历史上貂蝉嫁给吕布了吗?

历史上貂蝉嫁给吕布了吗?,第1张

吕布三国名将《后汉书·吕布传》记载吕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也。以弓马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甚见亲待。灵帝崩,原受何进召,将兵诣洛阳。为执金吾。会进败,董卓诱布杀原而并其兵

正史上没有貂蝉其人的记载

貂蝉的事迹,按照《三国演义》的“演义”,涉及到王允、吕布、董卓三人,我们为了证明问题,不妨来个顺藤摸瓜。 先看《后汉书·王允传》: 允见卓祸毒方深,篡逆已兆,密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谋共诛之。乃上护羌校尉杨瓒行左将军事,执金吾士孙瑞为南阳太守,并将兵出武关道。以讨袁术为名,实欲征卓而后拔天子还洛阳。卓疑而留之。允乃引瑞为仆射,瓒为尚书。二年,卓还长安,录入关之功,封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固让不受。士孙瑞说允曰:“夫执谦守约,存乎其时,公与董太师并位俱封,而独崇高节,岂和光之道耶?”允纳其言,乃受二千户。三年春,连雨六十余日,允与士孙瑞、杨瓒登台请霁复结前谋。瑞曰:“自岁末以来,太阳不照,霖雨积时,月犯执法,慧孛仍见,昼阴夜阳,雾气交侵,此期应促,尽内发者胜,机不可后。公其图之!”允然其言,乃潜结卓将吕布,使为内应。会卓入贺,吕布因刺杀之。语在《卓传》。

从这段记载中,看不到一点貂蝉的影子。也没有貂蝉与吕布、董卓二人“三角恋”的任何记载。 我们再来看看《后汉书·董卓传》: 越骑校尉汝南伍孚忿卓凶毒,志手刃之。乃朝服怀佩刀以见卓。孚语毕辞去,卓起送至阁,以手抚其背,孚因出刀刺之,不中。卓自奋得免。急呼左右执杀之,而大诟曰:“虏欲反耶?”孚大言曰:“恨不得磔裂肝贼于都市,以谢天地!”言未毕而毙。时王允与吕布及仆射士孙瑞谋诛卓。有人书“吕”字于布上,负而行于市,歌曰:“布乎!”有告卓者,卓不悟。三年四月,帝疾新愈,大会未央殿。卓朝服升车,既而马惊堕泥,还入更衣,其少妻止之,卓不从,遂行。乃陈兵夹道,自垒及宫,左步右骑,屯卫周密。令吕布等捍卫前后。王允乃与士孙瑞密表其事。使瑞自书诏以授布,令骑都尉李肃与布同心勇士十余人伪着卫士服,于北掖门内以待卓。卓将至,马惊不行,怪惧欲还。吕布劝令进,遂入门。肃以戟刺之,重甲不入,伤臂堕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布曰:“有诏讨贼臣!”卓大骂曰:“庸狗,敢如是邪?”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 这段记载中同样没有“貂蝉”。 这也没有貂蝉,那也没有貂蝉,那么貂蝉是怎样“冒”出来的呢? “貂蝉”所由何来 中国古代一些有名的美人,其事迹虽然被“演义”得有些出神入化,但毕竟还是有真人作基础,如西施、王昭君等,莫不如此。 貂蝉其人,作为《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一个重要人物,其事迹纯属子虚,这已成定论,其人有无所本呢? 《后汉书·吕布传》有这样一段话: 董卓诱布杀(丁)原,而并其兵。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卓自知凶恣,每怀猜畏,行止常以布自卫。(布)尝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掷之,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顾谢,卓意亦解。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布)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时允与尚书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因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耶?”布遂许之,乃于门刺杀卓。事已见《卓传》。 《三国志·魏·吕布臧洪传》中也有大略相同的记载: (董)卓性刚而偏,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如果照正史说没貂蝉那貂蝉嫁吕布,肯定就不存在了

吕布传

吕布传

题解

吕布(?-199),字奉先,东汉末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在今内蒙古包头)县人。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术效力,被封为徐州牧,后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198)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由于《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原文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灵帝崩,原将兵诣洛阳。与何进谋诛诸黄门,拜执金吾。进败,董卓入京都,将为乱,欲杀原,并其兵众。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布便[1]弓马,膂力[2]过人,号为飞将。稍[3]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己,行止常以布自卫。然卓性刚而褊[4],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卓常使布守中閤,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先是,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后布诣允,陈卓几见杀状。时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布遂许之,手刃刺卓。语在卓传。

注释

[1]便:擅长。

[2]膂(lǚ):指人体肾脏外面的那层发白、发青的薄膜叫“膂”。那层膜越厚、越青,人的腰力也就越大。膂力,民间泛指腰力。

[3]稍:逐渐。

[4]褊:狭隘。

译文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因为骁勇善战在并州任职。刺史丁原兼任骑都尉之职后,驻守在河内,任命吕布为主簿,对他十分器重。汉灵帝死后,丁原率部前往洛阳,与何进密谋诛杀灵帝亲近的众位黄门官,丁原被任命为执金吾。何进为宦官所杀,董卓乘机开进洛阳,想除掉丁原,进而吞并他的人马。因为吕布是丁原的亲信,董卓便引诱他去杀丁原。吕布背叛了丁原,砍下丁原的首级献给董卓,因此被董卓任命为骑都尉,非常宠幸他,发誓永远像父亲对待儿子那样对待吕布。

吕布善长骑射,膂力过人,被称为“飞将”。不多久又被提升为中郎将,封都亭侯。董卓自知为人无礼,唯恐别人算计他,进出都让吕布跟随,以防不测。但董卓生性刚烈又心胸狭窄,一时气愤便忘了自己的危险,曾经有一件小事,使他很不高兴,他随手拔出手戟投向吕布。吕布敏捷地避开了,并就这件事向董卓道了歉,董卓的怒气也就消了。由此,吕布对董卓暗中产生了恨意。董卓常派吕布守卫他的内宫,吕布乘机与董卓的侍婢私通,但又时时害怕董卓发现,总觉得惴惴不安。

在吕布还没有被丁原重用以前,司徒王允因为吕布是并州城里最强壮的人,对他以厚礼相待。自从吕布怀恨董卓后,他去见了王允,述说了董卓差点杀他的经过。王允此时正与仆射士孙瑞密谋除掉董卓,因此便让吕布作其内应。吕布有些犹豫不决,说:“我们亲如父子,怎么好下手呢?”王允说:“你姓吕,你们本来就不是父子关系,如今你保全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还说什么亲如父子!”吕布便同意了并亲手将董卓杀了。这件事在《董卓传》中另外也有记载。

原文

允以布为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共秉朝政。布自杀卓后,畏恶凉州人,凉州人皆怨。由是李傕等遂相结还攻长安城。布不能拒,傕等遂入长安。卓死后六旬,布亦败。将数百骑出武关,欲诣袁术。

布自以杀卓为术报雠(仇),欲以德之。术恶其反覆,拒而不受。北诣袁绍,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余,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阵),遂破燕军。而求益兵众,将士钞掠,绍患忌之。布觉其意,从绍求去。绍恐还为己害,遣壮士夜掩杀布,不获。事露,布走河内,与张杨合。绍令众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

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人也。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太祖、袁绍皆与邈友。辟公府,以高第拜骑都尉,迁陈留太守。董卓之乱,太祖与邈首举义兵。汴水之战,邈遣卫兹将兵随太祖。袁绍既为盟主,有骄矜色,邈正议责绍。绍使太祖杀邈,太祖不听,责绍曰:“孟卓,亲友也,是非当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邈知之,益德太祖。太祖之征陶谦,敕家曰。“我若不还,往依孟卓。”后还,见邈,垂泣相对。其亲如此。

译文

王允任命吕布为奋武将军,授符节指挥军队,仪礼比照三司,进而又封吕布为温侯,与他共同处理朝中事务。吕布自从杀死董卓后,对凉州人是又怕又恨,凉州人对他也是又怨又恨。为此李傕等人联合攻打长安,吕布没有抵挡得住,李傕便一举攻进了长安城。董卓去世不到两个月,吕布也被打败,带着几百名随从出武关,想去投奔袁术。

吕布原以为杀了董卓,替袁术报了仇,袁术会厚待自己,谁知道袁术讨厌吕布的反复无常,拒绝接纳他。吕布只好带着人马又北上投奔袁绍。袁绍接纳了他,并与他一起去常山攻打山贼张燕。张燕有精兵万余,骑兵数千。吕布有一匹良种马,名叫赤兔。吕布与他的亲信将领成廉、魏越等一起,冲锋奋战,大破张燕的军队。吕布击败张燕后,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加之他手下的将士也时时抢劫、掠夺,袁绍便开始忌恨他。吕布也感到袁绍不会重用他,于是去见了袁绍,请求离开,袁绍同意了。吕布刚一离去,袁绍害怕他反戈继而加害自己,想派壮士夜里悄悄将吕布杀死,但壮士们没能找到吕布。此事被吕布知道,他急忙去了河内,与张杨联合。袁绍再次派兵追杀吕布,那些士兵却因为惧怕他,追上了也没有一人敢逼近。

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今山东东平)人。年少时以侠义闻名,接济贫困,助人为乐,倾家荡产,壮士多有归附于他的。曹操、袁绍都是张邈的朋友。朝廷征召他做官,他以出色的应考成绩被任命为骑都尉,不久又被任命为陈留太守。董卓引兵开进长安,犯上作乱,太祖与张邈最先举兵征讨董卓。汴水之战,张邈派将帅卫兹率部跟随曹操作战。袁绍成为盟主后,时常表现得傲慢矜持,不可一世,张邈经常直言责备他。袁绍派曹操杀张邈,曹操不从,反而责怪袁绍说:“孟卓是我的好朋友,无论怎样都该容得下他,如今天下大乱,不应自相残杀啊!”张邈知道这件事后,更加敬重曹操。曹操在征讨陶谦前对家人说:“我如果回不来,你们可以去投靠孟卓。”结果曹操胜利而归,见张邈,两人相视而泣。他们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亲密。

原文

吕布之舍袁绍从张杨也,过邈临别,把手共誓。绍闻之,大恨。邈畏太祖终为绍击己也,心不自安。

兴平元年,太祖复征谦,邈弟超,与太祖将陈宫、从事中郎许汜、王楷共谋叛太祖。宫说邈曰:“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邈从之。太祖初使宫将兵留屯东郡,遂以其众东迎布为兖州牧,据濮阳。郡县皆应,唯鄄城、东阿、范为太祖守。太祖引军还,与布战于濮阳,太祖军不利,相持百余日。是时岁旱、虫蝗、少谷,百姓相食,布东屯山阳。二年间,太祖乃尽复收诸城,击破布于钜野。布东奔刘备。邈从布,留超将家属屯雍丘。太祖攻围数月,屠之,斩超及其家。邈诣袁术请救未至,自为其兵所杀。

备东击术,布袭取下邳,备还归布。布遣备屯小沛。布自称徐州刺史。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攻备,备求救于布。布诸将谓布曰:“将军常欲杀备,今可假手于术。”布曰:“不然。术若破备,则北连太(泰)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便严步兵千、骑二百,驰往赴备。灵等闻布至,皆敛兵不敢复攻。布于沛西南一里安屯,遣铃下请灵等,灵等亦请布共饮食。布谓灵等曰:“玄德,布弟也。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明日复欢会,然后各罢。

译文

吕布离开袁绍去投奔张杨,经过张邈住处,与他告辞,两人拉着手立下了誓言。袁绍听说这件事感到无比气愤。张邈担心太祖最终将会替袁绍杀自己,心里总是怀着不安。

兴平元年(194),太祖再次征讨陶谦。张邈的弟弟张超,与太祖的将领陈宫、从事中郎许汜、王楷共同商议背叛太祖。陈宫劝说张邈:“当今雄才四起,天下纷争,您拥有那么宽广的土地和众多的兵士,处于四面受敌的处境,抚剑四顾,也可称得上是人中豪杰,却反而受制于人,不是有损身份吗?今天兖州城里的军队东征,城内空虚,吕布是位骁将,善于打仗,勇往直前,如果暂且将他迎来,共同占据兖州,静观形势,相机行事,这样或许可以做出一番大事业呢!”张邈听从了他。太祖东征陶谦时让陈宫带领部分将士留守东郡,于是陈宫领着这批人马东迎吕布,让他做了兖州牧,并占据了濮阳,周围各县纷纷投靠吕布,只有鄄城、东阿、范县没有反叛曹操。太祖率领主力回师,与吕布在濮阳一带激战,形势对太祖很不利,两军对峙了一百多天,不分胜负。时值大旱,又发生蝗灾,庄稼颗粒无收,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吕布领兵向东驻守山阳,在两年的时间里,太祖将失地全部收回,并在巨野打败吕布。吕布东逃,投奔了刘备。张邈跟着吕布一起逃跑,留下张超带着家属守雍丘。太祖围攻雍丘数月,攻破并屠戮城池,诛杀了张超及其家属。张邈去向袁术讨救兵,尚未见到袁术,自己却被部下杀害了。

刘备东征袁术,吕布夺取了下邳,刘备只得返回归附吕布。吕布派刘备驻守小沛。吕布自称徐州刺史。袁术派大将纪灵带领步骑共三万多人马征讨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援。吕布手下将领说:“将军您一直想除掉刘备,今天正好借袁术之手干掉他。”吕布说:“不行,袁术如果占据了小沛,就会联合北面太山一带的部队,我们就会被袁术所包围,我不能不去救刘备啊。”于是领步兵千人、骑兵二百,飞速赶往小沛。纪灵等人听说吕布前来援救刘备,只好收兵,不敢轻举妄动。吕布在离小沛西南一里的地方扎下营寨,派卫士去请纪灵等将领,纪灵等人也请吕布一起饮酒作乐。吕布对纪灵等人说:“玄德,是我吕布的弟弟。如今他被诸位所围,我特意赶来救他。我吕布生性不爱看别人互相争斗,只喜欢替别人解除纷争。”吕布命门候在营门中竖起一支戟,说:“诸位看我射戟上的小支,如一发射中,诸君当立即停止进攻,离开这里,如射不中,那你们就留下与刘备决一死战。”他引弓向戟射出一箭,正好中了小支。诸将大为震惊,夸赞说:“将军您真是有天神般的威力呀!”第二天,吕布又与诸将欢会宴饮,然后各自回兵。

原文

术欲结布为援,乃为子索布女,布许之。术遣使韩胤以僣(僭)号议告布,并求迎妇。沛相陈珪恐术、布成婚,则徐、扬合从(纵),将为国难,于是往说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辅赞国政,威灵命世,将征四海,将军宜与协同策谋,图太山之安。今与术结婚,受天下不义之名,必有累卵之危。”布亦怨术初不己受也,女已在涂,追还绝婚,械送韩胤,枭首许市。

珪欲使子登诣太祖,布不肯遣。会使者至,拜布左将军。布大喜,即听登往,并令奉章谢恩。登见太祖,因陈布勇而无计,轻于去就,宜早图之。太祖曰:“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非卿莫能究其情也。”即增珪秩中二千石,拜登广陵太守。临别,太祖执登手曰:“东方之事,便以相付。”令登阴合部众以为内应。

始,布因登求徐州牧,登还,布怒,拔戟斫几曰:“卿父劝吾协同曹公,绝婚公路。今吾所求无一获,而卿父子并显重,为卿所卖耳!卿为吾言,其说云何?”登不为动容,徐喻之曰:“登见曹公言:‘待将军譬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将噬人。’公曰:‘不如卿言也。譬如养鹰,饥则为用,饱则扬去。’其言如此。”布意乃解。

译文

袁术想联合吕布,让他为自己所用,于是向吕布提出让他的儿子娶吕布之女为妻,吕布同意了。袁术派韩胤为使节,向吕布正式转达他将更换年号、登基称帝的事情,同时请求接吕布的女儿来与自己的儿子完婚。沛相陈珪唯恐袁术、吕布成了亲家,徐州、扬州联为一体,将会危害四方,于是前往游说吕布:“曹公奉迎天子,辅佐朝政,征讨八方,威震四海,而将军您应与他合作,以取得天下安宁。如果您与袁术成了亲家,将会担上不义之人的罪名,那样形势就对您不利了。”吕布心里也怨恨当初袁术不接纳自己,虽说女儿此时已经随韩胤走了,他还是把她追了回来,拒绝了这门亲事,并将使者韩胤戴上枷锁、镣铐,送往许都街市上斩首示众。

陈珪想派儿子陈登到曹操那里,说明吕布愿意与曹操合作,吕布不同意。正巧曹操的使者这时来到,传天子令,任命吕布为左将军。吕布大喜,于是让陈登启程,还命他带着书信,向天子谢恩。陈登拜谒太祖,述说了吕布有勇无谋、反复无常的缺点,希望太祖早日除掉他。太祖说:“吕布是个具有狼子野心的人,实在不能让他久留世上,你当然是最熟悉内情的。”当即把陈珪的年俸禄提到二千石,任命陈登为广陵太守。临别时,太祖拉着陈登的手说:“东边的事,便全托付给你了。”命令陈登私下分化吕布的队伍,为自己做内应。

当初,吕布想通过陈登求得徐州刺史之职,陈登回来,吕布见自己的愿望没能实现,大怒,拔出戟来砍着桌子说:“你父亲劝我与曹公合作,我才拒绝了袁术的婚约。而现在我一无所获,你们父子反倒地位显赫,重权在握,我被你们出卖了!你倒说说看,你在曹公面前替我说了些什么?”陈登面不改色,从容地答道:“我见曹公时说:‘对待将军您,要像对待猛虎,应当让他吃饱,如果不饱,他会吃人的。’曹公说:‘并不像你说的那样,而更像养鹰,饿时可以利用,而当他吃饱了,却会自顾飞去。’我们就是这样谈论您的。”吕布的情绪才平定下来。

原文

术怒,与韩暹、杨奉等连势,遣大将张勋攻布。布谓珪曰:“今致术军,卿之由也,为之奈何?”珪曰:“暹、奉与术,卒合之军耳,策谋不素定,不能相维持,子登策之,比之连鸡,势不俱栖,可解离也。”布用珪策,遣人说暹、奉,使与己并力共击术军,军资所有,悉许暹、奉。于是暹、奉从之,勋大破败。

建安三年,布复叛为术,遣高顺攻刘备于沛,破之。太祖遣夏侯惇救备,为顺所败。太祖自征布,至其城下,遗布书,为陈祸福。布欲降,陈宫等自以负罪深,沮其计。布遣人求救于术,自将千余骑出战,败走,还保城,不敢出。术亦不能救。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但信诸将。诸将各异意自疑,故每战多败。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

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太祖曰:“缚虎不得不急也。”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5]。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布因指备曰:“是儿最叵信[6]者。”于是缢杀布。布与宫、顺等皆枭首送许,然后葬之。

注释

[5]疑色:犹豫不决的样子。

[6]叵信:不可信。

译文

袁术听说吕布回绝了婚事还杀了自己的使者,便与韩暹、杨奉等联合,派大将张勋领兵前去征讨吕布。吕布对陈珪说:“招来祸害的就是你,你看怎么办呢?”陈珪说:“韩暹、杨奉、袁术仓促联兵,计划不是事先定好的,肯定不会很好地合作,就像鸡生性不能群栖一样,他们也合不到一块儿,让我的儿子陈登前去瓦解他们,可以把他们拆散。”吕布采用了陈珪的计策,派人游说韩暹、杨奉,让他们与自己联兵改而攻打袁术,军械、物资一概由他出。于是韩暹、杨奉追随了吕布,张勋吃了大败仗。

建安三年(198),吕布再次反叛朝廷依附袁术,并派高顺去攻打沛县的刘备,刘备大败。高祖派夏侯惇去援救刘备,也被高顺打败。太祖亲征吕布,到了下邳城下,写了一封信给吕布,陈述了福祸得失。吕布意欲投降,陈宫等人感到自己罪责太大,便劝说吕布放弃这种想法。吕布一面派人向袁术求救,一面自己率千余名骑兵出来应战,大败,只得退回城中死守,再也不敢出战。袁术不能救他。吕布虽骁勇刚猛,但少谋,心胸狭窄,多猜忌,他不能控制部下,对手下诸将只是言听计从。而他的部将也是各怀心思,相互猜忌,所以每次战斗,总以失败告终。太祖在城下挖了壕沟,把吕布包围了三个月,吕布与手下貌合神离,将领侯成、宋宪、魏续捆着陈宫,领兵投降。

吕布与他的麾下登上白门楼,眼见太祖层层围住自己,只得下城投降。太祖生擒了吕布,在捆绑时,吕布说:“绑得太紧了,稍微松一点儿。”太祖说:“捆老虎,不得不捆紧一点。”吕布请求说:“明公所担心的不就是我吕布吗?如今我臣服了,天下就没有值得您忧虑的事了。明公您领步兵,就让我领骑兵,那天下就不难平定了。”太祖犹豫不决。刘备进言说:“明公难道没见吕布侍奉丁建阳及董太师时的情形吗?”太祖点头,表示明白他的意思。吕布于是怒骂刘备:“你是最无信义的小人。”太祖就将吕布绞死了。将吕布、陈宫、高顺的首级送往许都,然后才葬其尸首。

是客家人

早年曾随侍中山先生革命多年的北伐、抗日名将薛岳将军,他告诉台湾著名客属研究专家谢福健先生说:中山先生自己说过,他原籍在紫金县,是东江客家人。孙陈淑英夫人也曾在谢先生著作中亲签:“先翁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等字样。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中山先生本人也曾说过自己是客家人,承认客家渊源。

据杨庆平先生著《孙中山的家世与客属渊源》一文载:“有日孙中山在大元帅府接见到访客家人,对国家大事多有谈及,并蒙先生多作指示,无不表示敬佩,临别前有一位客家人对孙中山先生说:'中山先生,您是客家人?'中山先生肯定地答:'是,是!'

扩展资料

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反清事业,自诩“洪秀全第二”。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参考资料:

人民网-辛亥百年:孙中山与叶剑英两位客家伟人的情谊

朱元璋

朱元璋入伍后,因为他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郭子兴就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朱元璋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兴元帅,得了赏赐,又说功劳是大家的,就把赏赐分给大家。不久,朱元璋在部队中的好名声传播开来。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元璋商量 。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此时,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对自己的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便把21岁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有了身份,便不能再用从前的小名重八了,于是就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当时,在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这年九月,徐州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被元军杀害,其部将彭大和赵均用率兵到了濠州,彭大与郭子兴交好,而孙德崖等人则拉拢赵均用。在孙德崖的鼓动挑拨下,赵均用绑架了郭子兴,并将郭子兴弄到孙家毒打一顿,准备杀掉郭子兴。朱元璋闻讯后,在彭大的支持下,率兵救回了郭子兴。从此,两派结怨更深了。

朱元璋见濠州城诸将争权夺利,矛盾重重,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局面。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于是朱元璋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兴十分高兴,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

这年冬天,彭大的儿子彭旱住自称鲁淮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而郭子兴等仍是元帅。

朱元璋见这些人半年没出濠州城,于是他从自己招募的新兵中挑选了心腹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南略定远。在南略定远途中,朱元璋先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后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统率着这支队伍,朱元璋向东进发,乘夜攻破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元帅缪大亨投降。朱元璋从降军中挑选了精壮汉人二万人编入了自己的队伍,并南下滁州(今安徽滁县)。

在南下滁州途中,定远名人李善长到军门求见。李善长和朱元璋一见如故,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为例劝说朱元璋:只要效法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便可平定天下。朱元璋认为很有道理,于是留李善长做了幕府的书记,并嘱咐李善长好好协调将领间的关系,共创大业。

朱元璋很快攻下了滁州,其亲侄儿文正、姐夫李贞带着外甥保儿(后来取名文忠)前来投靠。从他们口中,朱元璋得知二哥、三哥、姐姐都去世了,不免伤心。其时还有定远孤儿沐英,甚是可怜,于是,朱元璋就将这三个孩子收作养子,改姓朱。后来,朱元璋又收养了二十几个义子。

在朱元璋进攻滁州时,郭子兴受到赵均用、孙德崖等人的排挤,所以,朱元璋攻下滁州城不多久,郭子兴也来到了滁州。朱元璋立即交出兵权,三万人的队伍,纪律严明,军容肃整,郭子兴见了十分欢喜。

1353年,朱元璋任命虹县(今安徽泗县)人胡大海为前锋,一举攻克了和州。消息传来,郭子兴即刻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一次,朱元璋外出,看到一个小孩在哭,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哭,答说是等父亲。朱元璋仔细一询问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亲和母亲都在军营,父亲在营中养马,母亲和父亲不敢相认,只好以兄妹相称。朱元璋意识到,部队军纪存在问题,他们攻破城池后,扰民滋事,掳掠妇女,这样下去,部队将失去民心。于是,朱元璋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此事广为传颂,朱元璋深得民心。

此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名义上,都元帅是军中之主,右副元帅的地位也比左副元帅高。但是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编的,而且朱元璋比郭天叙和张天佑有勇有谋,并且手下又有人才。所以,朱元璋事实上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

朱升献策

在朱元璋称帝之前,所奉行的策略是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是指加强军事防备,巩固后方;广积粮是指发展经济生产,储备粮食,增强经济实力;缓称王则是指不要过早称帝,以免树敌过多。这三条建议极具战略眼光,是朱元璋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

朱元璋在和州驻守几个月后,粮食供应成了问题。与和州相对,紧靠长江南岸的太平(今安徽当涂)、芜湖是盛产稻米的地方,但是没有船只,只能望江兴叹。这时恰好两支红巾军的巢湖水军前来归附,朱元璋亲自处理合并事宜。七月间,巢湖水军千余只战舰突破元军封锁抵达和州。朱元璋的步马军登上巢湖水军的船只,从和州东渡长江。到达对岸的采石,常遇春一马当先,率军冲杀,攻克采石,获得大量粮食。将士想把粮食和战利品运回和州慢慢享用。见此,朱元璋果断地命人砍断船缆,任船顺流而下,断绝退路。将士们见无路可退,一鼓作气,在朱元璋率领下攻克太平。进入太平,朱元璋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有个别兵士犯禁,立即处死,因此,朱元璋的军队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朱元璋于是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做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这样,朱元璋便开始了稳固根据地的工作。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发起攻势,进攻江南元军。乘此机会,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今江苏南京)。在第三天,攻破城外的陈兆先军营,其部三万六千人归降朱元璋。但是,朱元璋看出降军心存疑虑,军心不定。于是朱元璋就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勇士当亲军,在夜里守卫,而自己身边,只留有亲兵统领冯国用一人。

第二天,降军知道此事,都十分感动,疑虑全消,甘愿跟随朱元璋打天下。于是,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不到十天,朱元璋便攻下集庆。

朱元璋进城后,下令安抚百姓,改集庆为应天府。小明王韩林儿获报后,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朱元璋在应天则设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以廖小安为统军元帅,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

此时,尽管朱元璋拥有十万兵力,声势比过去大了很多,但是占有的地盘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敌。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虽然同是反元武装,但是张、徐二人同小明王却相互敌视。不过,北面小明王、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主力,大大牵制了元军,而且,张士诚、徐寿辉的力量还不足以兼并朱元璋。这样一来,朱元璋暂时没有对付不了的敌人,并且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朱元璋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巩固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于是在占领应天不久,朱元璋立即派徐达攻取镇江。出战前,为了严明军纪,朱元璋故意以放纵士卒的罪名将徐达抓起来,并准备以军法处斩。此时,李善长出来求情,众将不知是计,也一起求情。于是朱元璋就顺水推舟,说看在众人的面上,暂时免去徐达死罪,不过要徐达攻下镇江后,做到不烧不抢,方可完全赦免徐达之罪。众将见对待主将尚且如此严厉,因此,无不严守军纪,镇江很快攻下。到1357年冬,朱元璋在一年的时间里先后攻下了金坛、丹阳、江阴、常州、常熟、扬州等地,控制了应天周围的战略据点。到1359年,从现在的地图看,朱元璋已经占领了江苏南京、太湖以西,往南经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交界处,到浙东的一块长方形地区。与四年前刚占领应天时相比,形势已大有改观。

在完成了“高筑墙”的部署后,朱元璋便着手实行“广积粮”了。在初期,军粮的解决主要是靠强征,即征收“寨粮”。但是长此以往,军队就会成为纯粹的破坏力量,失去民心。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外,决定推行屯田法,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在1360年,朱元璋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了积粮,朱元璋明令禁酒,但是其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与别人违法犯禁,私自酿酒获利,朱元璋知道后,下令杀了胡三舍,有人进谏说胡大海此时正在攻打绍兴,希望朱元璋可以看在胡大海的面子上放了胡三舍。朱元璋大怒,坚决严明军纪,于是自己动手将胡三舍杀掉。

在争取民心的同时,朱元璋还不断网罗人才,特别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朱元璋在应天还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这些人在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李善长、朱升。朱元璋十分尊重儒士,他曾在1358年召见儒生唐解实,询问汉高帝、汉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平定天下之道,这也表明朱元璋决心要开创一个新的封建皇朝。

削陈平张

朱元璋建立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长江下游有张士诚,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方国珍、陈友定的目标在于保土割据,张士诚则对元朝首鼠两端,没有多大雄心;陈友谅最强,是朱元璋占领应天后遇到的最危险的敌人。

陈友谅本是徐寿辉手下大将倪文俊的部下。后来他杀死倪文俊,并于1360年挟持徐寿辉,攻占了太平、采石。于是陈友谅以为应天唾手可得,就杀了徐寿辉,在采石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

接着,陈友谅约张士诚东西夹击应天,平分朱元璋的领地,应天大震。朱元璋只好召集众将商量对策,一时众说纷纭。惟有刘基默不作声,朱元璋知道刘基有主张,于是征求他的意见,刘基认为目前最危险的敌人莫过于陈友谅,必须集中力量消灭他。虽然陈友谅势力强大,但是他杀君自立,部众离心,人民疲敝,故而不难战胜,只要等他们深入,再以伏兵击之,不难取胜。

朱元璋同意刘基的判断,于是设计诱敌深入,制造战机。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和陈友谅是老朋友,于是康茂才修书一封,派人送到陈友谅营中,约陈攻击应天,并说愿意在江东桥作内应。

六月二十三日早晨,陈友谅率舰队主力赶到应天郊外的江东桥,才发现桥是石桥而非木桥,方知受骗中计。但为时已晚,朱元璋的伏兵奋起攻击,陈友谅大败。朱元璋收太平,占领信州、安庆。陈友谅败逃九江,第二年八月攻下安庆,于是朱元璋率军直取陈友谅的老巢江州,陈友谅逃往武昌,朱元璋攻克江西和湖北东南部。

正在这时,中原红巾军发生分裂,力量削弱。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乘人之危,派部将吕珍进攻安丰,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待到朱元璋率军赶到安丰时,刘福通已被吕珍杀死,朱元璋只救出小明王韩林儿,把他安排在滁州居住。

朱元璋率主力营救小明王时,陈友谅认为反攻时机已到,于是率兵进攻洪都(今江西南昌)。

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率领将士坚守八十五天。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七月,朱元璋统兵二十万,进发洪都,陈友谅获悉后,撤出围军,迎战朱元璋,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决战。

鄱阳湖水战,从八月二十九日开始,至十月三日结束,进行了三十六天。朱元璋的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长处,火攻陈军,最终取胜,陈友谅被乱箭射死。

1364年元旦,朱元璋称吴王,建百官司属,仍以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因1363年张士诚早已自立为吴王,故历史上称张士诚为东吴,朱元璋为西吴。

至正二十四年三月,朱元璋再次到武昌督兵攻城,陈理最终出城投降。在吞并了陈友谅后,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

张士诚是泰州(今属江苏大丰市草堰镇)人,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1356年,建都平江(今苏州)。消灭陈友谅父子后,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五年十月进攻张士诚,一举攻下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安丰诸州县,将东吴的势力赶出江北地区。

至正二十六年五月,朱元璋发表檄文声讨张士诚。檄文列举了张士诚八大罪状,除了第四款和第八款与西吴有关外,其余的全都是指责张士诚背叛元朝。不看开头和结尾,非常容易使人误以为是元朝的讨伐令。这表明朱元璋已经以顺承天命的王自居,准备继承王朝的正统。

朱元璋的军队攻势迅猛,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杭州、湖州先后投降,平江成为孤城。于是朱元璋以重兵包围平江,发动平江战役。

在围城的同时,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到应天来,但在瓜州渡江时悄悄将船底凿漏,小明王沉于江底。接着,朱元璋宣布不再以龙凤纪年,称1367年为吴元年。平江战役开始时,朱元璋筑墙围城,并造有三层的木塔楼,高过城墙,以弓弩、火铳向城内射击,还设襄阳炮日夜轰击。城内一片恐慌,张士诚几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张士诚反复无常,贪图享受,对部下也十分放纵。平江被围困的最后一天,张士诚弟弟张士信在城头督战,仍不忘享乐,坐在银椅上饮酒,左右侍奉的人递桃子给他,结果桃子还没到口,恰好一炮打来,脑袋被打得粉碎。朱元璋曾多次派人劝降,都被张士诚拒绝。张士诚死守平江,粮尽后,便以老鼠、枯草为食;箭尽了,便以屋瓦为弹。直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初八,朱元璋率军攻入平江城,张士诚则展开巷战相抵抗。最后,张士诚被俘,解往应天。朱元璋问话,他不搭理;李善长问他,他则破口谩骂。无奈,朱元璋只得命手下卫士以乱棍打死张士诚。当时张士诚47岁,东吴灭亡。

刘备(161-223),蜀汉昭烈帝,蜀汉开国皇帝,西汉中山靖王之后。在镇压黄巾起义时结识关羽、张飞二人,三人亲如兄弟(正史中无结义之事)。镇压黄巾后,刘备被封为安西县令,后因不满督邮对自己的百般刁难,鞭打督邮后弃官出走。后又投奔公孙瓒,被封为平原县令。

其后,曹操攻打徐州,陶谦向刘备求救,刘备遂从公孙瓒处借来数千兵马,当时公孙瓒手下的赵云也奉命随军。往徐州救援。此时吕布偷袭曹操的根据地濮阳,曹操不得已而退兵。刘备则进驻徐州。陶谦将小沛城交与刘备。 之后,陶谦病故,将徐州城交与刘备,刘备遂自领为徐州牧。此后被曹操所败的吕布前来投奔,刘备让其居小沛。后来,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迎击,两军在盱眙、淮阴相持。这时,吕布偷袭了徐州,刘备战败,转军海西。途中击杀在徐州、扬州为寇的杨奉、韩暹,并向吕布求和,吕布让刘备驻军小沛。其后袁术派纪灵带大军攻小沛,吕布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用“辕门射戟”救了刘备。但其后,刘备再度召集万余人的军队,吕布于是率军进攻小沛。刘备战败,只能前往许都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刘备为豫州牧,至此人称刘备为“刘豫州”。

其后袁术称帝,曹操动员刘备、吕布、孙策三路人马攻打,占寿春后刘备前往小沛。其后曹操欲讨伐吕布,便派夏侯敦联合刘备一起讨伐吕布。吕布得知后派高顺攻破小沛,刘备只得逃回曹操营寨。下邳城破,白门楼上,吕布意欲投降,曹操也想要收服之意,询问于刘备,刘备厌恶吕布,深知其乃无义之人,劝曹操杀之,于是吕布遂死。其后,刘备随曹操一起回许都,而曹操此时野心膨胀,心生不臣,刘备感到惴惴不安,不愿久居人下,“青梅煮酒”后,刘备更是担心,以韬晦之计骗过曹操,以打袁术为借口,向曹操借兵,曹操允之。未至,袁术病死,刘备杀死徐州刺史车胄,攻占徐州。曹操闻讯后率大军攻城,刘备认为袁绍大军压境,曹操不可能进攻自己,因此遭受奇袭而大败,刘备单骑逃往河北投青州袁绍之子袁谭,袁绍得知后以礼相待,出邺城200里迎接刘备。后被袁绍派往汝南,策反依附曹操的黄巾余党刘辟,骚扰曹操后方的许昌。曹仁率军反击,刘备战败逃回袁绍处。刘备察觉袁绍不能成器,想要离开袁绍,于是说服袁绍再度来到汝南,并联合龚都,曹操派蔡阳进攻,刘备轻松击败蔡阳,并取其首级。(刘辟、龚都与演义中不同,未死,战后不知所踪)

击败袁绍后,曹操率军攻打汝南,刘备深知不敌,向南撤退,派孙乾、糜竺前往荆州游说刘表,刘表出郊相迎,待之以上宾之礼。但刘表为人外宽内忌,嫉妒刘备的才能,刘备到荆州后,荆州士人仰慕刘备之名,与之交好,刘表更是因此不信任刘备,暗地里提防他,刘备几次献计袭击许昌,刘表都不采纳。一次酒会上,刘备看到自己腿上长了肥肉,感叹老年将至而无法建功立业,就是髀肉复生的来历,刘表愈加猜忌刘备,让刘备驻军新野。202年,刘表命刘备带军北上,夏侯敦、于禁、李典率军抵挡。刘备伪退,设下伏兵,李典觉得有诈,劝谏,夏侯敦不听,被刘备打败,幸好李典及时赶来,刘备军力过少,知道相持下去占不到便宜,于是退军。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208年,刘表病死,曹操此时亲率大军南下,次子刘琮投降曹操,长子刘琦联合刘备。刘备从新野撤往江夏,路经襄阳时,很多荆州士人投靠刘备,有人劝说刘备抛弃他们,轻骑前进,但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游说抗曹,孙权以周瑜为将军率军三万,联合刘备军两万,在赤壁大破曹军,曹兵撤回江陵。刘备迅速夺取荆南四郡,孙权感到惧怕此,将其妹嫁给刘备,以促成孙刘联盟,并在周瑜主持下将江陵借与刘备。之后刘备采纳谋士殷观的计策,允许孙权伐蜀但自己按兵不动,使孙权不敢窥视益州,东吴伐蜀的计划也不了了之。

建安十六年,刘备借口帮助刘璋讨伐张鲁,以法正、张松为内应进入益州。刘备北进至葭萌便停军,收买人心。后来张松事情败露被杀,刘备于是与刘璋反目。刘璋派遣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在涪阻击刘备,都被刘备打败,张任逃亡,其余皆死。刘备进军雒城,庞统在攻城时中箭身亡,于是法正继承庞统谋士之职。一年后,雒城被攻破,张任不愿投降,刘备杀之。包围成都时,刘备让诸葛亮、张飞、赵云等进入益州。成都城前,马超加入,简雍劝降了刘璋,刘备遂自领为益州牧。建安二十年,张郃入侵蜀中,被张飞击败。建安二十三年,刘备因兵马整齐,便起兵攻汉中,欲收东川。刘备采纳法正的计谋,夜袭夏侯渊,夏侯渊被黄忠斩杀。刘备获得主动权,待曹操亲自到来后壁垒不战,只派小股部队在外骚扰曹操的运粮部队,曹操无奈退军。刘备获得汉中,自立为汉中王。

其后,关羽起兵攻樊城,水淹七军,收服于禁,但曹、孙联合,在徐晃、曹仁、满宠以及吕蒙从背后奇袭荆州,关羽走投无路,最后在麦城被俘遭受杀害。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任魏王之位,其后废汉献帝,建立了魏国。次年,刘备在成都称帝,立国号为汉,史称蜀汉,蜀国政权正式建立。

次年,为夺回荆州,出兵攻打东吴(兵力不详,通常认为在5~10万之间)。其先,蜀军士气旺盛,势如破竹,先后击破李异、刘阿等。孙权以陆逊为将军,陆逊坚守不战。时过一年,蜀军士气低落。陆逊趁蜀军战意已无之时用火攻,蜀军大败,刘备只能狼狈逃走。刘备逃至白帝城,在此驻扎。孙权得知十分惧怕,立即遣使求和。

次年,刘备病情恶化,从成都招来蜀相诸葛亮,以后事、孤儿托之。言讫即逝,终年63岁

1首先,赵云肯定结婚了,要不然两个儿子赵广、赵统从何而来。

2正史中并没有貂禅这个人,她取材于元曲——最早的名字叫“任红昌”,后来罗贯中把这个传说写入小说,定名貂禅。

3貂禅在小说中与关羽无关,两人根本没见过面。说貂禅与关羽有关,是元杂剧《关大王月下斩貂禅》的情节,现在的川剧与秦腔还有这个剧目,只是内容有所改变。

4貂禅与曹操没有关系,但京剧《白门楼》却说她暗中帮助曹操,这没有根据。

5暗杀董卓的策划者是王允、士孙瑞、种邵,执行者是吕布、李肃、陈谊。具体情况是在上朝时,王允、士孙瑞突然宣布杀董卓的诏书,种邵提前已经命陈谊率兵保卫皇宫,吕布当场刺死董卓,董卓的护卫田仪(《资治通鉴》的说法叫田景)上前抢夺董卓的尸体,吕布又把他杀死;李肃恐兵变,连忙砍下董卓的头颅,与吕布高喊“奉诏杀贼,余者不纠。”就是这样。

1人们一提到貂蝉,就会联想起《三国演义》里面那位舍身报国的可敬女子,她为了挽救天下黎民,为了推翻权臣董卓的荒*统治,受王允所托,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年华,成功的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最终挑动吕布杀死董卓,结束了董卓专权的黑暗时期。著名的京剧《凤仪亭》选段叙述的就是这段故事。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纪念貂蝉,将她与西施、王昭君、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传说她们分别具有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并围绕她们展开了无数凄美动人的故事。最终,西施与范蠡归隐西湖,老有所终;王昭君出塞,为睦邻邦客死他乡,内蒙草原上至今“青冢”犹存;杨贵妃因兵变被唐明皇赐死于马嵬坡,归宿问题在史书上亦有根据。除貂蝉之外的三大美人都芳魂虽归,青冢犹存,惟独貂蝉生死两茫茫,一缕香魂不知归附于何处。

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貂蝉这个人呢?答案是否定的。关于貂蝉其人其事,在正史中并无任何记载。“貂蝉”古语中是指古代达官贵人帽子上的装饰物,后又指达官贵人。但是在《三国演义》问世以后,貂蝉便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由此可见,貂蝉这个人物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

在仔细研读《三国志》以后,或许还能发现一些貂蝉人物原型的事迹。有一点是肯定的,历史上董卓确实是被吕布所杀,但是不是因为貂蝉。起初,董、吕二人的关系甚为密切,见《三国志·吕布传》:“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说吕布是董卓的干儿子一点也不为过。但是董卓这个人性情极为暴躁,做事情只要有一点不如他的心意,他就动则辱骂,甚至拳脚相向。一次,吕布不知因何事惹怒了董卓,董卓二话不说,竟然抄起手戟向吕布扔去。幸亏吕布身手敏捷,闪了过去,但是还要恭敬的站在一旁,堆起笑脸向董卓道歉,就好像没发生过什么事情一样。吕布也是位性情中人,怎能忍受如此羞辱。渐渐地,他越来越厌恶董卓。加之当时吕布与董卓的一名侍女私通,怕被董卓发觉,心里越发不安。终于,吕布在司徒王允、仆射士孙瑞等人的唆使下,刺杀了董卓。

时人有歌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殊不知,“千里草”、“十日卜”合起来正好是“董卓”二字。董卓竟然丝毫不知自己死期将至,真是死有余辜啊!

不管貂蝉其人是否真的存在,关于她的传说还在继续。有人说她后来做了关羽的小妾;也有人说她当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派人去抓她,貂蝉毅然扑剑而亡;还有人说她在吕布被杀的时候也跟着殉情了。

更为有趣的是,传说貂蝉的故里在山西忻州,吕布是山西定襄人。当地有民谚:“忻州没好女,定襄没好男”,是说因为有貂蝉和吕布之故,从此,忻州再也生不出好看的女人,定襄也生不出帅气的男人了。其附会大致如此。

貂蝉一生娇艳,一生谜。香消玉陨,留给后人的只有无尽地遐想了……

2公元191年,是年董贼57岁,而按照演义的安排,貂禅十六岁。说实话,貂禅挺倒霉的,她只是院子里叹口气,或许是因为少女怀春,或许是因为新衣服弄脏了,或许是因为月考考砸了,又或许是因为刚看了琼瑶或者是亦舒的小说而在那里自伤身世,王老头就死过来骂:“贱人将有私情耶?”貂禅只好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长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那也就是句客气话。我猜王老头当时是这么想的:“哈,这丫头,跟我玩花伙哪?我就知道你在外头有男朋友了。我得不着我还就不让你如意。”当时就想出这么一招来。作为貂禅一方,很可能是这么想的:“啊,我能和吕布结婚吗?万人迷吕布?”于是就糊涂的肯了。

后来就是著名的连环计了。貂禅的表现极佳。以吕布如此帅哥,追他美女多了,却还会对这个女孩子“神魂飘荡”,可见貂禅没有做公关是很可惜的。而董贼直接说:“真神仙中人也!!”那么貂禅的魅力无庸置疑了。

但下面就是对她极大的考验。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是一个很麻烦的事。这两个东西虽然白痴,但是毕竟有父子之名,只要前后一对质,很简单的就可以把情况搞明白。我考虑在此期间,董贼一直倾向于貂禅而不听吕布可能有这个因素在里面:董贼是陕西人,貂禅则是陕西米脂人,方言相近。而吕布是九原人,地处蒙古,国语水平估计也就和陈冠希差不多,很难交流。

董贼死后,演义做了交代:“吕布至眉坞,先取了貂蝉。”而后来貂禅又在下邳做了回蠢事,劝吕布休要突围。然后吕布死,貂禅不知所踪。以她的经历,如果写一本《我和两个男人不得不说的故事》,那么定能名震天下,不过可能年久失传了。毕竟美女作家的书一般是不长久的。

民间有诸般传说,渲染貂禅和关羽的事,不多赘言了。

谈一下貂禅的真名,在关汉卿的一个剧本里,她姓任,名红昌。因在宫中掌管貂禅帽,所以赐名貂禅。

我以前想貂禅的结局时,设想了很多,都不尽如人意。现在一想,央视版《三国演义〉的貂禅结局,倒是最好的:

紫陌红尘,西风古道,风尘恋恋,老马旧车。貂禅身着红裳,最后凝望了一眼那曾经风虎云龙的长安城,然后黯然垂下车帘。这一刹那,千年的风尘被她锁在车外,天下已经与她无关。

有歌:“说什么眉坞春深全不晓天意人心远离了富贵烦嚣地告别了龙争虎斗门辜负了锦绣年华错过了豆蔻青春为报答司徒大义深恩拼舍这如花似玉身从今后再不见尔的身影也再不闻尔的声音

貂禅已随着那清风去化做了一片白云“

那首歌给我印象很深很深。

每次想起,想说什么,总是无从说起。恍惚间一片白云西来,杳然无影。

所谓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3貂禅自从吕步被曹操所杀后,传说被送给了刘备,但是关羽很不满意,认为是曹操把红颜活水送给自己大哥,是为了害刘备的所以就决心杀了貂禅,但是一直找不到机会

一天晚上,关羽独自一人在园子里散步,忽然看见貂禅在月下的亭子里站着,若有所思影子落在地上,显的十分妩媚关羽觉得机会来了,就提着青龙偃月刀,悄悄的靠上去,正当他准备动手,貂禅动了一下,影子也动了一下,那感觉真的很美很美,关羽的心软了站着不动,但转念一想,连自己都会动心,何况大哥,所以一定要除掉这个女人,可是觉得貂禅实在很美丽,杀了可惜,他的心中一阵矛盾,结果手一软,刀掉到了地上,砸在貂禅的影子上,说也奇怪,当时貂禅就身首异处了所以民间说貂禅,生于露,死于影

貂禅在《三国志》里是没有的,她出身于戏曲家言;自然她的命运也是。元杂剧《关大王月夜斩貂禅》说,吕布败亡,张飞俘获貂禅,将她送给关公。关公夜读《春秋》,看到书中都是妖女误国,于是便决意杀了貂禅。

此或非凭空捏造。据《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称,关羽在同曹操一起攻打吕布时,战前就向曹操要求将吕布部将秦某老婆赐给他。城破,曹操见色生心,变卦自己留着享用了。此事在《魏氏春秋》里也有记载。民间艺人不用考证,相信秦妻就是貂禅,因为关羽被人夺爱,火冒三丈,所以杂剧家据此作了《斩貂》的剧目,为关公出出气,聊表“我得不到的,你也休想得。

《关大王月夜斩貂禅》一戏后来演变成:关羽敬重貂禅,要释放她,不料倚墙的青龙偃月刀自己倒下来,将貂禅误杀了;或者是关羽以刀斩貂禅的影子以代身,不料却把人斩死……

总之,貂禅终归是被杀掉了。

历史记载

那位姓王的女子跟随吕布,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吕布险些击败曹操

但最后吕布还是死了,貂蝉也不知去向了,说是死于乱军之中,也说是远走天涯,更有说法是她嫁给曹军勇将许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7328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0
下一篇2023-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