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平王和伍子胥

楚平王和伍子胥,第1张

楚平王:

楚平王(?―公元前516年),芈姓,熊氏,名弃疾,继位后改名居,又称陈公、蔡公,是楚共王幼子,楚灵王之弟,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528年―公元前516年在位。

楚灭陈、蔡二国后立他担任陈公、蔡公,后楚灵王死,楚平王立,为与各诸侯国和好,楚平王立陈哀公之太孙公孙吴为陈国君主,蔡灵侯之太孙公孙庐为蔡国君主,恢复两国。以伍奢为太子太傅,费无极做太子少傅。

楚平王派费无忌替太子建到秦国去迎接秦女孟赢来和太子结婚,孟赢甚美,无忌便劝平王自己娶她,宠信有加。伍奢后来被费无忌迫害而死,其子伍子胥逃至吴国,先后兴兵伐楚五次,屡次大败楚国,楚国国力江河日下,不但失去了晋楚争霸的强大实力,还屡屡被小国侵犯,诸侯国都叛楚归晋,楚平王郁郁而死。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本楚国椒邑(一说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 ,一说安徽省全椒县)人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观音灵签第二十五签姚能受职

签诗版本一

过了忧危第几重 从今再历永无凶 宽心自有宽心计 得遇高人护圣功

签诗版本二

过了忧危事几重 从今再立永无空 宽心自有宽心计 得遇高人立大功

吉凶 上中签 宫位 巳宫

签语 此卦古井逢泉之象,凡事贵人成就也。

解曰 讼终有理 病得安全 出入求谋 古井逢泉

仙机 此签家宅平平,自身阻滞,求财阻滞,交易阻滞,婚姻和合,六甲有险,讼有理,行人寻人阻隔,田蚕六畜不利,移徙不合,失物难寻,病祈福,坟不安。

注解 度过了担心危险的重重关卡,从此以后即使遇到也不会再有灾祸;放宽心顺其自然一定有因应之道,能遇高人相护顺利成功。讼中有理,病得安痊,出外求望,枯井逢泉。凡事遇贵则吉。君之签。是宽心自有宽心计。得遇高人-贵人也。方能护圣功。易言之。凡事遇贵人方能吉也。亦即能过了忧危第几重。从今再历永无凶之境。凡事谋略之时必守之。不宜盲目冲之。三思而后行。方不致吃大亏。是到头来讼中有理。病得安愈。出外求外。枯井逢泉者也。此签有有惊无险之意。提醒当事人,勿自乱阵脚。遇事焦急于事无补,只会让自己更加慌乱、不知所以。应能保持镇静,仔细地思考应对之道。不管做任何决定,都必须以「理智」、「冷静」为前提考虑。在自己本身方面,坚守施恩不求报、予人不追悔的道理。然而面对他人的协助,则要铭记在心不可或忘。不论是替你解决了实际上的困难、或帮你解开心中疑惑的人,都应该要充满感激,有机会便加以报答。

典故 李广,汉朝名将,善骑射,以勇敢善战着称。汉文帝时,李广领军攻打匈奴,受了伤,被匈奴兵捉住,放在两匹马之间驱走。李广装死不动,走了十多里路,李广觉察到有个匈奴兵骑匹好经过,即刻腾空而起,跳到匈奴兵骑马上,把他打倒,夺了他弓箭,策马扬鞭走了几十里,重集其军队,回营准备再攻打敌人。《史记》

详细解释

清凉月解

凡事做事

本签代表,这事件已经经历过多次的危机了,而今后终于可以安定了。这是高人给予的指点之功。

若事情处在危机时,若你的心地是宽大的,那你自然能想出好计策而脱困。换言之,若人自私、心地狭隘,那自然想不出好法子了。所以,当你面临困境时,利他的慈悲心不可少。若能如此,则自有脱困之好方法。

或者,当面临困境时,若有智慧,则事情可解。若自认能力不足,那找个高人帮你解围吧!

爱情婚姻

若问姻缘何时来

经历了多次的姻缘失败,今后将遇到新的姻缘,而这一次,将让你安渡一生。将有媒人介绍而成。建议,宽你的心,可以让爱情更顺遂。

若问心仪对象可否交往

过去的姻缘追求总是失败,但是,这一次将有机会安渡一生了。你的追求需要高人指点,以祈此爱情能顺利走向婚姻。

若问当前交往对象可否更进一步或结婚

只要你用宽畅的心而经营,这个爱情的发展就是正面的。

若能得到贵人的指引,那走上婚姻之路就更可靠了。

若爱情、婚姻面临分手、困顿,问挽回或关系和好

已经经历过多次的分合,而这一次对你来说很重要了。在高人的指点之下,可以恢复爱情,并且走向结婚之路。

工作求职、创业事业

若求职问工作在何方或工作前途

找了许多工作都没有结果,今后你就要遇到终其一生的工作了。当有媒人替你介绍时,这就是你的好工作了。

若问创业、事业前途

这个事业之初,要经历不少的困境,但熬过历次的困境之后,你的事业才终于安定了下来。若有顾问的话,这对你的事业是有帮助的。

考试竞赛、升迁竞选

若问考试或各种竞赛前途

这个竞试经历了几次都失败,然而接下来你的好运就来了。建议多多听闻前辈的竞试经验,这将有助你在这次竞试中脱颖而出。

若问升迁、升官运途

过去几次的升迁机会都未果,而接下来这一次,将有贵人之协助,而使你得到升迁了。

投资理财

过去的营理,亏损频频,而接下来这次,你需要有贵人指引,而得到获利。

经商生意

过去的生意总是在亏损中度过,但是自此之后终于可以安定了。若有贵人提供经验,则要好好吸收。

房地交易

等候了好久,总是没有成交,接下来在贵人的协助之下,终于可以成交了。

治病健康

此病困顿了许久,总是没有起色,你需要他人的治疗经验来帮助自己。若能心地宽畅,心情开朗,那就对健康有益。

转换变更

虽然当前的经营不佳,其实你不必转换职场,你需要转变的是自己的态度。当你用宽容的态度去应对,一切自然好转了。

求孕求子

盼望怀孕生子多时,一直没有成果。其实,你应该转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多多行善布施,对人慷慨大方,只要多多累积德行,那就能如愿怀孕或生子了。

若已经怀孕者,当维持宽松心情,不要有负面心情,以免损及胎儿。

官司诉讼

由于有贵人协助,故让此官司得到最好的成果。

寻人寻物

七寻八找了许久,总是没找到。建议换个新的吧!

远行出国

若想出国,会遇到不少的困境,请以宽松的态度应对,则有助成事。若有贵人相助,则有助远行成功。

签诗故事一

◇姚崇治蝗

姚崇(649-721年),本名元崇,陕州人,曾任唐朝的夏官侍郎、春官尚书、紫微令、中书令、宰相等职。

开元四年(716年),山东(泛指华山以东之黄河流域)蝗害成灾,老百姓受迷信思想束缚,不敢捕杀,而在田旁设祭、焚香、膜拜,坐视庄稼被蝗虫吞食。

百官均认:「蝗是天灾,岂可制以人力!」,是除治还是不除治,在当时两种不同理念斗争十分激烈。

姚崇说:「只要齐协力,就可以除尽。他说;蝗虫怕人,故易驱逐。苗稼有主人,故救护者必定卖力;蝗虫能飞,夜间见火,必定飞往;设火于田,火边挖坑,边焚边埋,定可余尽。」

玄宗说:「蝗是天灾,是由于德政不修所致,你要求捕杀,这不是背道而驰吗?」

姚崇又说:「捕杀蝗虫,古人行之于前,陛下用之于后,安农除害,是GJ的大事,请陛下认真考虑。」

玄宗被说服。但当时朝廷内外,都说蝗虫不能捕杀。

玄宗说:「我同宰相讨论,已定捕蝗之事,谁再反对,即行处死。」于是派遣御史分道督促,指挥老百姓焚埋蝗虫。

果募成效,蹦昱竦昧私好的收成。结果颇见成效,全国捕蝗900万担,成功杜绝蝗祸,当年农业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治灾避难当用智慧,必有巧妙之计而渡脱难关。姚崇就是此事件的高人了)

签诗故事二

◇伍子胥过昭关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国太子建的太傅,太子建被奸人所诬陷,伍奢也受到了牵连。伍奢被囚时,楚平王要伍子胥与其兄伍尚前往迎救,否则便杀了他们的父亲。伍子胥料到楚平王欲杀其父子,劝其兄伍尚勿往,留有用之身为父报仇,但伍尚不忍见父亲被害而不救,还是前去相救,果然不久就和伍奢一起被处决了。

此时伍子胥欲逃往吴国,奈何路途遥远,只好作罢。之后他因太子建在宋国,遂投靠之,但宋国内乱,只好与太子一起奔郑。在郑国,太子为了和晋国联合谋反的意图被郑国君主知晓而被杀,最后子胥只好奔吴。途中过陈国欲出昭关到吴。

楚平王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他的画像,贴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官吏加强盘查。伍子胥逃到吴楚两国的交界昭关时,昭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他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

幸亏遇到一个人叫东皋公,很同情他的遭遇,把他接到家里躲藏。东皋公有个朋友,长得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人逮住了假伍子胥,而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守关的官吏认不出来,就让他蒙混过关了。

(若欲救急,但用智慧,必有妙方。--有佛法就有办法)

2022年端午节民政局上班吗?

端午节是我国的法定假日,民政局属于机构,所以,端午节民政局是不上班的,但具体的地方民政局究竟是否放假,主要看当地的安排,有的可能会因为时间特殊,会有值班人员为新人办理结婚登记。

结婚登记的要求

1、男女双方必须自愿结婚。

2、结婚年龄:男性年满22周岁,女性年满20周岁。

3、双方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4、要求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持所需证件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的区、县级市民政局(或镇人民政府)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申请补办结婚登记或复婚登记的,按照结婚登记程序办。

5、双方当事人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各填写一份《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

6、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婚姻登记员面前亲自在《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中声明人一栏签名或按指印。

7、婚姻登记机关对双方提交的证件、声明进行审查,符合结婚登记条件的,准予登记。

端午节的来历

1、纪念屈原

相传,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为了寄托哀思,荡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2、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是五月五日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自刎而死后,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由此就有了端午节纪念伍子胥的说法。

 原文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 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海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黑稍唬“何殴胖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f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 ;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弊邑寰宇,亦寡人之愿也。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遂灭吴。

 译文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弟兄,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进见回答说:"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就是打算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 供养他们。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要到处找。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迟了吧"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又有什么晚的呢"于是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终于使文种去吴国议和。

 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和好。吴国大夫伍子胥进谏说:"不行!吴国与越国,是世代的仇敌,经常打仗;外有三条江水环绕,老百姓没有地方迁移。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我听说,住在陆地上的人习惯于住在陆地上,住在水上的人习惯于住在水上。中原各国,即使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也不能长期住在那里,也不习惯乘坐他们的车子;而越国,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就能长期住在那里,也能乘坐他们的船。这是消灭越国的有利时机,千万不可失去。大王您一定要消灭越国!如果您失去这个有利的时机,以后后悔也来不及了。"

 越国人把八个美女打扮好,送给吴国的太宰,对他说:"您如果能够让吴王赦免了我们越国的罪行,还有更漂亮的美人会送给您。"太宰就向吴王夫差进谏说:"我听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对方认输也就行了;现在越国已经认输了,您还想要求什么呢"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而后撤兵了。

 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亲自迎接;凡是老百姓认为不好的事就不去做,凡是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就补做。然后恭卑地服事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勾践的地盘,南到句无,北到御儿,东到鄞,西到姑蔑,土地面积长宽达百里。又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发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的老百姓都来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现在我无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繁衍生息。"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样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支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埋葬的时候还一定要哭泣,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还下令孤儿、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那些明智理之士,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而切磋磨砺义理。前来投奔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勾践亲自用船载来稻谷和油脂。越国出游的年轻人,没有不供给饮食的,没有不给水喝的:一定要问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 。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

 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践就推辞说:"从前打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请暂时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请求说:"越国全国上下,爱戴国君您,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勾践就答应了,于是招来大家宣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不担心自己的人力不够用,担心的是自己缺少羞耻之心。现在夫差那边穿着水犀皮制成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不担心自己缺乏羞耻之心,却担心他的士兵数量不够多。现在我将帮上天消灭他。我不赞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进同退。前进就想到将得到赏赐,后退则想到要受到惩罚;像这样,就有合于国家规定的赏赐。前进时不服从命令,后退而无羞耻之心;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不可以为他效死吗"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古地名,在苏州附近)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

 吴王夫差派人向越求和,说:“我的军队不值得越王来讨伐,请允许我用财宝子女慰劳越王的辱临!”勾践回答说:“先前上天把越国送给吴国,吴国却不接受天命,如今上天把吴国送给越国,越国怎能不听从天命而听从您呢我要把您送到甬江、勾章以东地方去,我同您象两个国君一样,您以为如何”夫差回答说:“从礼节上讲,我对越王已有过小小的恩惠了,如果越王看在吴与周是同姓的情分上,给吴一点庇护,那就是我的愿望啊!越王如果说:‘我要摧毁吴国的国土,灭掉吴国的宗庙’,那就请求让我死吧!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天下百姓呢越军可以进驻吴国了!”于是越国就灭掉了吴国。

 通假字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率领。

 南至于句无——句通“勾”。勾无,山名,在浙江。

 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句意是,规定青年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

 将免者以告——免通“娩”,生育,临产。句意是,妇女将要临产时向官府报告。

 三年释其政——政通“征”,赋税徭役。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

 无不哺(bǔ)也———哺哺通“哺”,给人食物吃。

 无不f(chuò) 也——f通“啜”,给人水喝。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通“岂”,难道。

 古今异义

 1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中原,原野之中,现常用于“中原地区”。句意是,因而使百姓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之中。

 2丈夫二十不取

 丈夫,男子。今常用于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句意是,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媳妇。

 3生丈夫

 丈夫,男孩。今常用义同前“丈夫”句。句意是生男孩。

 4十年不收于国

 国,指国内人民。今常用于“国家”或“代表国家的”。句意是,十年不向人民征收赋税。

 5爪牙之士

 爪牙之士:指武士,今为贬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6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大夫:官名。今指医生

 7广运百里

 广运:指土地面积的长和宽。

 8南至于句无

 至于:到达。今用作介词,表示一件事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

 9乃至其父母

 父母:父老兄弟。 今意为父亲和母亲的总称

 名词的活用

 A 名词活用为动词

 (1)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衣——穿

 (2)宦士三百人于吴:宦——派遣做……的奴仆(本为官宦)

 (3)必庙礼之:礼——恭敬地对待

 (4)无不哺也:哺——给他食物吃(哺,干粮,泛指食物)

 B名词作状语

 (1)又郊败之:郊——在郊外

 (2)必庙礼之——在庙堂上

 动词的活用

 A活用为名词

 (1)今寡人不能——能力,才能(不能——没有才能)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使……撤退(勉强释为打退,则不准确,因为原句是:“谋取而退”即:谋取划使吴退兵)

 (2)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使……离开

 形容词的活用

 A活用为名词

 (1)水则资车,以待乏也:乏——物质匮乏的时候

 (2)四方之忧:忧——忧愁的事,指外患

 (3)吊有忧,贺有喜:忧——忧愁的事;喜——高兴的事,喜事

 (4)耻——羞耻之心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洁其居:洁——使……洁(打扫干净)

 (2)美其服:美——使……美(使他穿上漂亮服装)

 (3)饱其食:饱——使……饱

 (4)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暴露——使……暴露

 判断句

 (1)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吴国与越国,是相互仇恨、相互敌对、相互征战的国家。

 (2)此寡人之罪也

 --这是我的过错。

 (3)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过去与吴国的战争,不是你们哪几个人的过错。

 (4)昔者之战也……寡人之罪也

 --……是我的过错。

 (5) 此其利也。

 --这是就是有利的啊!

 省略句

 (1)夫差将欲听(之)与之成(省略动词宾语之。之--指代文种)

 (2)(与之成)不可!(省主语--与越国订立盟约的事)

 (3)纳之(于)太宰(pǐ)(省略介词于)

 (4)以(之)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省略介词宾语之)

 (5)寡人请更(对待吴国的态度)(省略动词宾语)

 (6)(勾践)无不(之)也(省略主语与宾语)

 倒装句

 A 介宾短语后置

 (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昔者夫差于(在)诸侯之国耻吾君

 (2)乃号令于三军曰

 --乃于(向)三军号令曰

 (3)又有美于此者将献之

 --又有于(将)此美者献之

 B 宾语前置

 何后之有

 --有何后(在疑问句中,宾语靠"之"的帮助可以前置)

 又何求焉

 --求何焉

 是故败吴于囿

 --是故于囿败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7840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1
下一篇2023-10-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