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6种兵器,第六种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古时的6种兵器,第六种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1张

古时的6种兵器,第六种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3种让敌人望而止步!

三眼神铳 三眼神铳是明朝辽东铁骑的专属武器,三眼神铳有三个管,枪口有准星,可旋转,每打完一发,自动转向下一个点火口。古时的6种兵器,第六种是“尚方宝剑”,第三种让敌人望而止步!

狼牙锤 狼牙锤是明朝一种常见的冷兵器,通常采用纯铁打造。据《兵仗志》记载:“兵器名,取坚重之木为棒,长四五尺置直针于其上,如狼牙者,谓之狼牙棒。盖此物古实以木制,后始以用者之嫌其轻,故易为铁制耳”。古时的6种兵器,第六种是“尚方宝剑”,第三种让敌人望而止步!

夜叉檑 夜叉檑是一种非常恐怖的守城兵器,又名“留客住”,并且是可以回收的。夜叉檑由一丈长,茎粗一尺的榆木制成,周围逆须密钉长钉,长钉露出五寸,两端各有一个直径两尺的车轮,用铁链拴住两端,再以绳拴住铁链,夜叉檑重量都有几百斤,上面又上铁逆须,砸到敌兵脑袋上必是脑袋开花、脑浆崩裂跌落城下。

如引反复收放,令攻城者难以登城。古时的6种兵器,第六种是“尚方宝剑”,第三种让敌人望而止步!

羊角骶 羊角骶在古代是一种杀伤威力较恐怖的冷兵器,是中国峨嵋派奇门兵器,古代巴蜀地区的独门兵器。使用的时候在羊头部位还要安装一根长手柄,到后期的时候这种冷兵器不再使用纯羊头,而变为铜铁铸成,木棒变为铁棒,非常沉重,多为大力猛将使用。

如不幸被砸到,那骨头都会被打碎。古时的6种兵器,第六种是“尚方宝剑”,第三种让敌人望而止步!

诸葛连弩 诸葛连弩是三国时期蜀国士兵大量装备的武器,一次发射可以射出10发箭,对敌杀伤力巨大,在守城战中战果显著,诸葛连弩相传是诸葛亮发明,后期由马钓改进,可一次射出50支箭。诸葛连弩在可以算是古代的“连狙”了。古时的6种兵器,第六种是“尚方宝剑”,第三种让敌人望而止步!

打王鞭 可以上打昏君下打奸臣,更可以先斩后奏,相当于汉代和明清时的尚方宝剑。通常打王鞭都由上代君王赐给忠实可靠的托孤老臣,为了防止自己选出的皇位继承人昏庸无道或者由于年轻气盛作出错事的时候,可以有能够制止他的方法而发明的一种措施。古时的6种兵器,第六种是“尚方宝剑”,第三种让敌人望而止步!

不是燧发。

武官世家出身的戚继光曾如此评价三眼神铳:

“远不及鸟铳(射程不如鸟铳),

又手夹铳后,又必手发(手执火源点火,所以不是你说的“燧发”),

远近高下势不由人(精度差)。

然北军惯习之,一铳入二、三子,放毕当锤击之,痼不可变。”(打完就完,无法重复装弹)

所以戚继光研究过后,觉得三眼神铳不过尔尔,还是自己的鸳鸯阵可靠。

戚继光也是一代名将,也曾提督北疆,肯定用过真正的三眼神铳,他的观点不可能错。但辽东铁骑当时是天下无敌,三眼神铳是他们的制式装备,不可能不好用。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在于这两位名将的成名之路大不相同。

纯正汉人,世袭武官出身的戚继光,是以传统步兵阵法成名的。

但说不清自己是汉人还是朝鲜人的李成梁是下级军官出身,打出来的功名,依靠的是“骑铁”——辽东铁骑。

中文里没有带火器骑兵这一说,所谓“骑铁”其实是日语词汇,意思是带着鸟铳的骑兵——是鸟铳不是三眼神铳,但这已经是最接近的词汇了。

辽东铁骑和后来的关宁铁骑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汉人骑兵,问题是汉人不是马背民族,居然能在马背民族面前以极少量(高峰时期也不过三五千人而已)骑兵称雄,究其原因,一定是三眼神铳有什么过人之处!

但这个瞄不准,无法换子弹只能放一次枪而且放枪还要拿着火捻子点燃,当榔头砸人费力还容易砸坏的怪武器,被骑兵夹在腋下,忽然冲到敌军近处,以一定距离和密度开火从而形成一定密集度的火力网——那么暴露在前面几排的敌军,不管是伤到了心肝脾肺肾的任何一处,非死即伤,哪怕只是被火药迷了眼睛,也会头晕眼花。这时敌军的前几队已经崩溃,而铁骑却已经冲到他们面前,马刀过处,人头落地……

只要稍有距离,三眼神铳就开火。射不死敌军也能重伤,不重伤也会有火药灰迷了眼睛,然后铁骑抡着马刀就冲过来了……

一只事先装弹的三眼神铳只能放一次枪,而碧蹄馆大战,日本方调集了三四万人,不仅无法剿灭李如松贴身的五千辽东铁骑,最后反过来被李追杀……

这种战法后来在拿破仑手里进一步完善。拿破仑战无不胜的诀窍其实就是——先用大炮轰,轰不死的再上骑兵砍,砍不死的再上步兵收拾残敌。

拿破仑刚开始在欧洲用这个战法时,反法联盟的士兵几乎都是在没看清法国人的脸就稀里糊涂的完蛋了,不是被炸死就是被砍死了

三眼铳管约长一尺,铳口如鸟铳大,可容铅弹三钱。铁要炼熟,两筒相包务使合缝密实,眼内大小得宜;亦以钢钻稍车之,使眼内光直,出弹方准。三管攒而为一,用箍三道或只用口箍一道。眼要挨底钻使不后坐。铳后共打一库箍装木柄,柄后用一铁钻或以铁箍。(来自《武备要略》,其实三眼铳的制造除了材料不是精铁外,几乎与鸟铳的造法一样。) 《神器谱》的鸟铳制作方法:播筒双层交错,岔口卷成者为上。若铁不净,内有重皮,反不如单播。全要岔将合未合之时,用铁去铁上灰滓,自然合成一家。筒成丘住一眼,以滚水灌人腹中,看有隙漏处,再加煮火。(双层铳管。先造两个大小铁棒,各卷一条长铁皮打成铁管,然后细管套进粗管里。内外管子的竖接缝是在反方向,安全性好,小口径,气密性好。)

三眼神铳全长约120厘米,共有三个枪管,枪头突出,全枪由纯铁打

造,射击时可以轮流发射,是辽东铁骑的标准装备。发起冲锋时,辽东铁骑即冲入战阵,于战马上发动齐射,基本上三轮下来,就能冲垮敌军。但问题似乎也未完全解决,三枪打完后怎么办呢?一般说来,换兵器是免不了的了,但中国人的智慧在此得到了完美的验证,这把火铳之所以用纯铁打造,枪管突出,是因为打完后,吹吹枪口的烟,换个握法,把它竖起来使,那就是把十分标准的铁榔头。人骑着马冲进去,先放三枪,也不用装弹,放完抡起来就打,这么几路下来,估计神仙也扛不住。明朝在抗日援朝战争中,就是用三眼神铳重创日本小西行长的第一军。

然而另据考证,三眼铳并没有火绳击发和燧石击发的装置,也没有方便装填的子,纯属手工点火的火门枪,因此使用十分不便,尤其在马上。三眼铳又称快枪,口径一般都有15-20毫米,相对一尺五寸的长度来说,身管长度并不高,因此精度、射程和威力均差强人意。戚继光就曾如此评价:“(快枪)远不及鸟铳(射程不如鸟铳),又手夹铳后,又必手发(手执火源点火),远近高下势不由人(精度差)。然北军惯习之,一铳入二、三子(超量装填,难怪容易炸膛),放毕当锤击之,痼不可变。”可见戚继光对三眼铳很不感冒,他手下的火枪骑兵使用的都是被誉为“(鸟铳)能及远(射程远),又多中(精度高),又能透甲(威力大),为马上步下第一利器”的鸟铳。北方骑兵使用三眼铳多是因为鸟铳装填繁琐,又不能近战(戚继光的火枪兵都配备了七尺长的野太刀,靠野太刀冲锋肉搏的),大概与北方人性子急躁有关。辽东铁骑的骑兵或许有很少一部分人配备了三眼铳,但这种原始的火器与满蒙人的强弓重箭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能惊吓马匹算是一种特殊用途。

虽然三眼枪铳管短,不能三点一线瞄准,但它在三四十步还是有相当的威力和足够的射击精度!明朝一步五尺1635米,营造尺:32厘米,量地尺:327厘米,裁衣尺:34厘米。三眼铳的最佳射程为三十步,也就是4905米,破重铠,五十步(8175米)之外能重创不披甲目标,百步(1635米)之外就没有杀伤力了。

明代兵书的火器射程是不可信的,因为作者为了保密往往会夸大射程。《火攻挚要》自序中云:“惟赵氏(成书于1603年,详述鸟铳制造和用法的《神器谱》的作者赵士桢)藏书海外,祝融佐理,其中法则规制,悉皆西洋正传;然以事关军机,多有慎密,不详载,不明言者,以致不获兹器之大观,甚为折中者之所歉也。” 我估算过,《神器谱》的火器实际射程只有书上所说的一半。翼虎铳的火药铅弹重量与铳管长度与三眼枪相同,《神器谱》说他“用之于百步之内为宜。步下:五六十步方能透甲。马上:二三十步方能命中。”射程折半计算就是三十步之内方能破甲。

非军事著作《天工开物》的火器射程却比较可信:

鸟铳。凡鸟铳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嵌盛木棍之中,以便手握。凡锤鸟铳,先以铁梃一条大如箸为冷骨,裹红铁锤成。先为三接,接口炽红,竭力撞合。合后以四棱钢锥如箸大者,透转其中,使极光净,则发药无阻滞。其本近身处,管亦大于末,所以容受火药。每铳约载配硝一钱二分,铅铁弹子二钱。发药不用信引,(岭南制度,有用引者。)孔口通内处露硝分厘,捶熟苎麻点火。左手握铳对敌,右手发铁机逼苎火于消上,则一发而去。鸟雀遇于三十步内者,羽肉皆粉碎,五十步外方有完形,若百步则铳力竭矣。鸟枪行远过二百步,制方仿佛

鸟铳,而身长药多,亦皆倍此也。鸟铳射程的其他

参考资料:

鉴于日军的鸟铳威力强大,为此,很多明军在战前准备了高七尺、阔一丈二尺的大绵被,以遮挡弹丸。然而,根据宋应昌做的试验,日军鸟铳在八十步之外,能击破二层湿毯被子,在五十步之外能击破三至四层湿毯被子,可见绵被遮挡弹丸的效果有限,故此,宋应昌建议入朝将士临阵作战时,要在敌营四百步之外施放大将军炮,等到日军鸟铳射完弹丸之后,再向前进军。(这里的鸟铳铳管长达三尺,用三钱铅弹、三钱火药)也就是说用配硝一钱二分的火药、铅铁弹子二钱、长约三尺的鸟铳能在三十步内破甲,五十步能杀死不披甲目标,百步则没有杀伤力了。而三眼枪每筒长一尺三寸,使用火药二钱及一钱五分的铅弹,威力与鸟铳应该相差不大,应该也能在二三十步内杀伤披甲目标!在三十步之外,三眼枪的三发子弹就算打不穿骑兵的重铠,也能在五十步之内重伤不披甲的战马。(有些资料提到三眼枪打靶距离为八十步。铳管仅长一尺的‘熟铁’三眼枪:平发则力仅及五十步。)

日本人觉得三眼铳的近距离威力十分惊人,《德川家康·乾坤梦1》这样描述三眼铳(子母炮):明军在近身战中使用的是一种拥有着惊人威力的被称作子母枪的火枪。对于子母炮,参加碧蹄馆战役的武士们是如此描述的:“共有三个枪口。三个枪筒相连。可自由选择发射一次或三次。”骑马的武士手拿长柄火枪。柄长六尺有余,带有长约一尺的枪身,,其上插有刀刃,故枪身分为两部分,一旦靠近武士就会开枪。(即上文的快枪)他们的衣服外层是红色的毛毡,里层用铁链连着一块被切割成大约三寸四平方米大的钢片,有着像道服一样长长的下摆。盔甲是用磨白的钢制成,护臂也是钢制,刀枪不入。

美国娱乐YY节目《致命武士》对三眼铳武器的实测评价(只供参考,别当真)步下用三眼铳能够在25码(22785米)的距离上进行精确的射击,也能够击穿骑士的锁子甲,虽然锁子甲能够有效防御刀的攻击。三眼铳能够有效的让骑士失去作战能力而更容易被杀死。它不能打穿骑士的板甲,但依然在中程武器中占据优势。最好的武器——三眼铳没有取得最多的击杀数,但如果没有三眼铳的辅助,刀无法取得如此多的击杀数。《致命武士》的‘明武士’的打扮像蒙古人,且身披蒙古铁甲,用精铁枪管的欧洲三眼铳,配腰刀一把。 (马上)步兵的三眼枪每铳只著铅子一个,在八十步内平放发射;明朝骑兵的三眼枪由于马上发射命中率低,为了提高命中率,有时用的是散弹“每铳著铅子二、三个”,在三四十步内发射,但马上步兵一般都会下马结阵放三眼枪,如果来不及下马,就各按队伍条为长营轮番更打且战且行,有进无退。三眼枪若单独使用时是连发的;与鸟枪配合时,有时为了弥补鸟枪火力弱的缺点,是齐发三弹的,有时为了加大近距离的杀伤效果,每铳管用二三个铅子。三眼枪可根据战场情况选择是否将三条引线并在一起,连发还是齐发。(很多人虽知道三眼枪可连发、齐发三弹,但却没想过三眼枪在什麽情况下连发、齐发三弹。)每队造十五人为三眼铳手,四人为大炮手。火炮故虏人所忌,然今习闻而巧避,每见放了,却才装药,虏便突来冲屣,故必十五人为三叠,便递入药,可以接放。又多用纸爆,先后混之。此引申前人之法,亦多方误敌之意也。(在明初,有些敌人在临战时伏在地上听声,等明军的铳响过之后,便跃起突阵。因此,明军开枪前后,会在附近连放三五个爆竹,真真假假,使敌人无所适从。)

三眼铳近身作战可参考‘夹刀棍、大棒’。第六。校刀棍正所以比敌马讨一寸便益之物也,俱用大棍。教师之法,一打一戳,余皆花法也。只专刺马腹、人喉、马眼、人面。听中军竖红高招,刀棍手俱集中军听候,亦照前备二项木棍。听擂鼓,骑马飞驰,向短根戳一下,即戳马眼、马腹也。次将长棍截一下,即戳贼喉、面也。先将锋炭染黑,或以灰刷白,中者为止。务要戳入重,拔出速,不然不得戳第二下也。第七。校大棒听中军立起蓝高招,各棒手俱集听候。每队备短枝一根,长一尺,长枝一根,长四尺。禀安讫。兵以六人为列,听擂鼓,飞跑向前,一齐打去。先打短一下,如打马脚同。又高打长棍一下,如打马头同。赏罚例与刀棍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7868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1
下一篇2023-10-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