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管宁割席说明了什么道理

古文:管宁割席说明了什么道理,第1张

管宁割席”的故事传颂至今,人们一直把管宁作为不慕荣华,不贪金钱的典型加以宣传。但管宁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朋友,只采取绝交的态度,实在过于片面。

管宁因朋友的一二细节不符合自己做人的标准,便断然绝交,有点苛求于人,但是,华歆贪慕虚荣,就不能怪管宁割席断义。

但是,管宁仅以这两件小事就断定华歆对财富、官禄的向往之心,也未免有些武断。不过,他很有定力,而且他发现了与华歆不志同道合,迟早会割席!

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谨慎交友。

做事不能过于武断,要多一点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才可以做到更好。

不要被金钱和名誉迷惑了,失去了自我,否则很难交到好的朋友。

寓意:做事不能过于武断,要多一点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才可以做到更好。不要被金钱和名誉迷惑了,失去了自我,否则很难交到好的朋友。

出自: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原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释义: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

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扩展资料:

文章创作背景

《管宁割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创作的一篇散文。收录在《世说新语》中。《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

“管宁割席”的故事传颂至今,人们一直把管宁作为不慕荣华,不贪金钱的典型加以宣传。但管宁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朋友,只采取绝交的态度,实在过于片面。

管宁因朋友的一二细节不符合自己做人的标准,便断然绝交,有点苛求于人,但是,华歆贪慕虚荣,就不能怪管宁割席断义。

但是,管宁仅以这两件小事就断定华歆对财富、官禄的向往之心,也未免有些武断。不过,他很有定力,而且他发现了与华歆不志同道合,迟早会割席!

告诫人们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谨慎交友。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管宁割席

原文

管宁、华歆②(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③而掷④去之。又尝⑤同席读书,有乘轩服冕⑥(miǎn)过门者,宁读如故⑦,歆废书⑧出观。宁割席⑨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⑩。"

译文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菜,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不停,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他们又曾经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华贵车辆的官员从门前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

你不再我的朋友了。”

释义

①本篇通过管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显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原属《德行》第十一则。

②管宁:字幼安,汉末魏人,不仕而终。华歆:字子鱼,东汉人,桓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

③捉:拿起来,举起

④掷:扔。

⑤去:抛去。

⑥尝:曾经,从前。

⑦轩服冕:复词偏义。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

⑧故:原来一样。如:像。

⑨废书:放下书

。废:放下。

⑩席:坐具,坐垫。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⑾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基本同意楼主观点

我们先来看一下抛去“管宁割席”这件事之外两人的生平:

管宁:管宁少时就是一个学霸级的人物,不仅好学而且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完全一副好学生的派头。

东汉末天下大乱的时候,管宁听说辽东太守公孙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与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到辽东。公孙度空出馆舍等候他们。管宁拜见公孙度,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之后,管宁随即就居住在山谷中。当时渡海避难的人大多住在郡的南部,而管宁却住在郡的北部,表示没有迁徙的意思,后来的人渐渐都来跟从他,一月之间就形成了村落,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管宁的教导,管宁于是颇受人们爱戴。

在看人物的“仕途”。曹操的司空召命被拦截了就不说。管宁躲避公孙氏战乱回到中原,坚决辞让了太中大夫的官职,曹叡继位下召征兆管宁为光禄勋,还下召给青州刺史废话太多,就一个意思你丫的把管宁给弄过来朕要给他官做,不能老是博我曹家面子。这次又被管宁上疏辞让。

管宁的节:在辽东的时候,管宁作为时代标杆被公孙三世恩宠,得其不少馈赠,但是在管宁西渡之时把所有馈赠全部奉还。从黄初(220年—226年)年间到青龙(233年—237年)年间,征召管宁的命令接连不断,常常在八月赐予牛酒。明帝又下诏书询问青州刺史程喜:“管宁究竟是守节自高呢,还是老病萎顿呢?”程喜上报说:“管宁有一个族人叫做管贡,现为州吏,与管宁是邻居,臣常常让他探听消息。管贡说:‘管宁常常戴黑色帽子,穿着布衣布裙,随季节不同或单或夹,出入于内室外庭,能凭借手杖走路,不须扶持。一年四季的祭祀,总是自己强力支撑,改换衣服,着粗丝棉巾,穿着过去在辽东时所有的白布单衣,亲自布置食物供品,跪拜行礼。管宁幼时就失去了母亲,不记得母亲的样貌,常常特意加设酒觞,泪流满面。另外他的住宅离水池有七八十步远,夏天时到水中洗手洗脚,步行在园圃中。’臣下揣测管宁前后推辞谦让的意思,只在于认为自己生长在隐居潜逸中,年纪老迈,智力衰退,所以安于休息,每次都谦逊退让。这是管宁志向行事所一定要保全的,不是故意矫情以显示自己的高尚。”管宁自从避难辽东及后来回到中原后,常坐在一个木榻上,持续了五十多年没有席地而坐,因为屈膝而坐,膝盖顶起被褥,小床上的被褥与膝盖接触的地方都磨穿了。

不得不说管宁老夫子确实高风亮节,不慕钱财,不图权贵。只是不与当时一般士人走的一条路。

我们再看看华歆:

不想写了,还要看**了,(原谅我的懒,其实人家写的挺好的我干嘛要自取其辱)我就直接传送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5c86d50102drz1html

其实华歆没有那么不堪,相反也是作为一个读书人之楷模的君子。对于避难老人,他是善始善终的义,有自己的标准,也有自己的底线。对于“管宁割席”而说他是贪图富贵的小人则大错特错,北上曹魏之时退换所有的馈赠,人家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馈赠好伐!北上来到曹魏那里哪怕是位高至相国也是家无十斗余粮,赐给他婢女他也是让他们嫁人。明明是安贫的大善人好不好。

还有大家别忘了华歆在曹魏的时候,极力举荐曾经与自己“割席绝交”的管宁,人家并不是打压“羞辱”,反而不计前嫌。

很多关于华歆从东吴到魏国,很多人认为这是他变节。洒家不敢苟同,如果是变节则必有所图,许攸弃袁投曹是家人安全个人欲望得不到保证!郭嘉弃袁是个人才智不能得到发挥。他图什么?名利,他在东吴的地位就不说了吧!权贵更是扯淡。所以个人认为他跟孙权说的原话是比较可信的。毕竟当时名义上还是大汉天下。至于华歆逼宫这件事,人家《三国志》里面更本没记载好吧,不要被《三国演义》误导。个人觉得当时情况轮不到逼位,献帝也不傻,曹丕更不傻。

所以对于“管宁割席”。我个人觉得更多是管宁“中二”的过敏,自己属于“安贫乐道”就要求身边人都这样,这样的“强迫症”放身边你们会搭理吗?人各有志嘛!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古人又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人云:“古人云,读书应为天下苍生,为天地立命”不好意思YY了一下。)人至察则无徒。华歆确实定力不如管宁,但是以此判断华歆“贪慕权贵”是不是太武断,有失公允。我们真的还要用它来褒管贬华吗?

道理:“管宁割席”的故事传颂至今,人们一直把管宁作为不慕荣华,不贪金钱的典型加以宣传。但管宁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朋友,只采取绝交的态度,实在过于片面。

管宁因朋友的一二细节不符合自己做人的标准,便断然绝交,未免苛求于人,也过于绝情寡义。而但仅以这两件小事就断定华歆对财富、官禄心向往之,未免以偏概全,片面武断。但是,他很有定力,而且他发现了与华歆不志同道合,迟早会割席!

原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

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扩展资料:

管宁“割席断交”被传为千古美谈,世人常褒管而贬华,谓之“道不同不相为谋”,因此造成了一种成见:管优而华劣。然而这种观念与评价的形成是有社会历史原因的。身处乱世的管宁、华歆,虽然选择的处世方式不同,但最终殊途同归,达于济世安民之旨,都践行了儒家理想。

其实华歆的积极有为,较之管宁的默然自守,未尝不是一种进步。当代知识分子当中,心忧国事者不在少数,是否独善其身抑或兼济天下一直是许多人心中的徘徊,欲知世事而不能却又难解心中之忧。

可以把管宁的“独善其身”理解为一种性情,把华歆的“兼济天下”理解为一种志向,这两种人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只有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兼采二者之长才更具现实意义。

故事一:

园中共锄说的是管宁华歆两个人有一次一起在园子里锄地,地上有块金子,管宁看见又扔了出去,而华歆捡起来却很是欢喜,管宁劝说不义之财不可得,华歆却还是舍不得的左看右看,管宁看了只得摇头叹息。

故事二:

割席断交的故事是说两个人读书的时候,门口有贵族乘着华丽的马车经过,管宁专心读书,对马车视而不见,而华歆却盯着那车看的津津有味,还时不时的发出羡慕的感慨,于是管宁割断了席子以示断交之意,并且对华歆说道:“以后你不是我的朋友。”

管宁(158—241年),东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临朐)人,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代。著名隐士。

华歆(157—232年),东汉平原高唐人(今山东高唐县)。汉末名士,曹魏重臣。

扩展资料

这两个故事显示了两人的志趣,预示了两人的未来。管宁弃金、割席绝交,说明他抱守名士之则,不慕荣华,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处事刻板、缺乏容人之量。他后来终生不仕,成为经学家。华歆则追求治世、务实,后来仕途顺利。

华歆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比较柔和。他被曹操征召后,朋友故旧送了许多礼物。如果直接推却,无法保全朋友面子。于是华歆全部接受,暗暗作了记号。临行登船时,说路上不安全,带值钱的东西就更不安全了,以此为由,将礼物全部归还。既照顾了朋友之谊,又保持了自己的清廉。

参考资料

-管宁

-华歆

东汉末年,管宁、华歆同为学子。某天,两人在园中锄菜,不经意间地里现出一小块金子。管宁见了,挥锄依旧,视之与瓦石无异,华歆则将金子捡起来扔到远处。后来,两人在一个屋子里读书。窗外传来车马喧嚣声,管宁读书如故,华歆没沉住气,跑到门外看热闹。转身回来,管宁以刀割席,同时还说:你,不是我的朋友。管宁恪守学子独善其身的传统,不敢与世俗同流,乃至视之若无物;华歆则不然。从此,两人走上截然相反的两条道路。我们可以再极端一些,认为管宁走得是讲求“独善其身”的出世之道;而华歆恰恰相反,走了一条“兼济天下”的入世之路。读书人有两个极端:一种比如管宁,书读的多了,心会慢慢的冷漠下来,对众生百态视若无物。对他而言,黄金一片,抑或是车马喧嚣都入不了他的眼。管宁读的是经典诗书,维护的是大汉正统,生逢乱世,法度礼仪之颓丧,让他愤怒,所以他宁愿出世。公元223年,眼看中原法度之不存,管宁干脆远赴辽东,觅一片荒郊野谷去做他的土人,也不愿意出世为官。终其一生,管宁留给世界的是推辞: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华歆恰恰相反,汉灵帝时举孝廉,做了国家公务员。有意思的是,虽然《世说新语》上专门记载了华歆两件糗事,但他后来为官,却以廉洁自奉。当初,曹操假天子之命征华歆回朝。孙权意图将华歆留在江南。华歆道:“将军当奉天子之命,同时可与曹操结好。”孙权遂遣华歆北上。数千人为华歆送行,共赠送数百金。华歆收下礼金,临行前又将所收之礼一一奉还。到了魏文帝时,华歆已经官拜相国,却依旧清贫,家中没有“担石之储”。在《三国志》中,陈寿评价其为:“清纯德素”,可谓恰如其分。更为难得之处,华歆作为曹魏重臣,主张“重农非战”,以为“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应当先留心于本国的治理,“以征伐为后事”。管宁割席,分出的处世态度,却未分出境界高下。想要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上独善其身,很难!要拒绝太多的诱惑;而要在同样令人抓狂的乱世成就一番作为,更难。站在今人的角度,华歆的积极有为,较之管宁的默然自守,未尝不是一种进步。当代知识分子乃至大学生当中心忧国事者不在少数,是否独善其身抑或兼济天下一直是许多人心中的徘徊,欲知世事而不能却又难解心中之忧,我们可以把管宁的“独善其身”理解为一种性情,把华歆的“兼济天下”理解为一种志向,这两种人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只有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兼采二者之长才更具现实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97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