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30年,拿亲生女儿做实验,培养出世界天才:神童能后天培养?

他花30年,拿亲生女儿做实验,培养出世界天才:神童能后天培养?,第1张

拿自己的孩子做神童实验,这位父亲做的真的对吗?

天才

Genius

“如果给我10个 健康 婴儿,通过不同的训练设计,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10个孩子培养成优秀学者或杰出艺术家或超级罪犯。”

这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曾向美国政府提出的想法。

人们都觉得这种想法十分荒谬,但有位匈牙利心理学讲师却心动了,他就是拉斯洛·波尔加。

“把孩子培养成神童”的念头萌发,拉斯洛以自己的三个女儿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一场为期30年的实验。

令人讶异的是,他的这场教育实验, 培养出了三位国际象棋界的女子神童,并且都拥有国际象棋男子国际特级大师的称号。

拉斯洛本人,成了国际象棋届闻名的“波尔加三姐妹”的父亲,而他的这场实验,就是后来人们口中的“波尔加实验”。

在实验的开始,拉斯洛·波尔加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并研究了不同行业里顶尖人才的“成功规律”。

最终,他得出了一个结论: 神童,后天也能培养练而成。

也就是说,在他的概念里,任何 健康 的孩子,自出生后都有潜力成为天才,因此要抓住他们的童年时代早早进行教育。

在打好理论基础后,拉斯洛开始了实验,不过,第一步是先有孩子。

孩子?拉斯洛又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给外语教师克拉拉(也是他笔友)写了封信“求婚”。

在信里,拉斯洛也没瞒着这位朋友,他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直言自己需要一位志同道合“培养神童”的妻子。

按理说,听到这种另类“求婚”的女人一般都会拒绝吧,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克拉拉同意了。

两人很快结婚,然后拥有了他们第一个女儿,苏珊·波尔加 (Susan Polgár),“神童”的培养计划就此开始。

培养一个普通孩子,其实对父母们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显然拉斯洛的目标更为远大。

很快,他们就有所收获。自出生以来,苏珊就是个好动的孩子,可某一天,3岁的她居然自己翻出了一套国际象棋,然后在象棋面前完全安静了下来。

或许只是一时兴起?

夫妻俩又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象棋对苏珊的吸引力真的很大,这不像是对普通玩具产生的兴趣。

于是,拉斯洛决定教女儿下棋。

很巧的是,拉斯洛是国际象棋的爱好者,家中也有很多象棋的书籍,这一切都为苏珊的“象棋培养”提供了更好的资源。

在苏珊上手“象棋”后,拉斯洛惊喜的发现,女儿真的对这件事很专注,甚至能长时间的专注在棋盘上。

学棋六个月后,小苏珊已经能真正的上手来一局了。

当苏珊沉浸在象棋的世界中时,她的两个妹妹也相继出生,拉斯洛想:不如以“国际象棋”的方式,贯彻实验。

孩子的早期教育,强制性的干预容易适得其反,因此在二女儿和小女儿的教育上,拉斯洛用上了心理学引导。

如何让二女儿和小女儿都对象棋产生兴趣呢?

拉斯洛想了个办法,在大女儿苏珊练习象棋时,他会故意关上她的房门。刚开始两个妹妹没有觉得不妥,时间长了,她们就开始好奇:

姐姐总一个人呆在房间干什么呢?

拉斯洛就会告诉她们,姐姐在玩一种神奇的 游戏 ,两个小女孩听了当然不依,也嚷着要玩。

就这样,在“同伴效应”的影响下,姐妹三个都开始了国际象棋之路。

这种心理学的引导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属于“强行干涉”。

拉斯洛抓住了孩童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三姐妹的教育和培养也从幼年就已经开始了。

从让孩子们产生兴趣到养成良好的习惯,专注于这件事,拉斯洛又做出了其他父母会觉得不可思议的事。

在他们家里,女儿们6岁之后,就不再去学校了, 准确来说是,学校开学就去报个名,学校期末就去考个试,但学习全都在家里。

这么做的用意是让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学习象棋,当然,夫妻俩并没有落下女儿们的文化教育:英语、德语、数学都由他们亲自来教。

女孩们在家中的学习并不轻松,每天早上,6点钟准时起床,7点钟去俱乐部打乒乓球、锻炼,然后回到家一起练棋。

和父亲、姐妹们一起讨论棋局、练习对局、创作排局她们每天至少有5个小时会花费在象棋上。

这样想来,孩子们真的不会乏味吗?

拉斯洛和妻子考虑到了这点,他们充分尊重了孩子的其他爱好,比如苏珊喜欢小动物,家里的宠物们都由她来负责,而小女儿喜欢摄影,那就也放手让她去做。

除了练习,他们时不时带孩子们进行家庭活动,游泳,乒乓球等等,出国比赛时,他们也一定会抽空带女儿去参观博物馆,了解 历史 和人文。

但家里也有不变的规定:每天晚上10点,女孩们就要准时去睡觉,电视也是被禁止的。

他们的家中,到处都是摆放的棋局,以及数不清的棋书。

为了让女孩们受到最好的象棋指导,夫妻俩还变卖了父亲留下的遗产,请了著名的棋手来当教练。

在严格却又不失自由的培养下,波尔加三姐妹,渐渐名声大噪。

当你对一件事产生兴趣,并在未来的10年、20年都专注于这件事上,很难不做出成就吧。

在学习象棋前,拉斯洛没有强制女儿们一定要选择它,他只是告诉她们, 如果选择了,就不能放弃。

在陪伴女儿们学习的过程中,加之以不断的赞赏和信任,让孩子们的自信心保持充沛。小女儿曾经在采访中说过, 她的父亲是她遇到过的最优秀的激励者。

这场持续了近30年的实验,成果的确显赫。

拉斯洛的大女儿,也就是苏珊,成为了匈牙利国际象棋 历史 上有名的神童,她不曾上学,却会说5门外语,她4岁开始下棋,10岁参加国内成人组比赛,成为国家大师,而她也是 历史 上第一位获得世界冠军称号的匈牙利棋手。

拉斯洛的二女儿和小女儿,同样也毫不逊色。

二女儿索菲亚,12岁就拿到了女子组世界冠军,14岁在罗马一战成名,人称“中波尔加”。

至于小女儿朱迪特,被更被公认为20世纪至21世纪初世界最强的女棋手。 15岁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各类重要比赛中战胜过多位男子世界冠军,退役前,一直占据女子世界第一长达25年。

人们评价她是来自外星的少女,和姐姐们一样,她也是五门外语技能在身,并且拥有超一流的逻辑判断里、想象力和心理素质。

从这样的结果来看,拉斯洛的“神童培养”是成功的,因为他的“实验”,波尔加三姐妹,成了国际棋坛的一个罕见的传奇和现象。

虽然很多人不认同他的“实验初衷”,可在教育方式上,他却留下了很重要的东西。

他验证了:一个孩子,如果能帮助他们发现自身潜能、长期专注于此,全力投入,并时刻为他们建立信心,孩子们就会知道用什么方法能让自己梦想成真。

而在此之前,更重要的是,在孩子们的“兴趣养成”中,父母的角色扮演,是规矩与自由的平衡。

MBC本部的有:

强仁和李允智(已下车)

特特和素拉(酒窝夫妇)(正在继续)

东海和孙恩书(只有两期,因为M本部要看节目效果再决定这一对是否继续下去,已经停了)

中国特辑:

圭贤和娄艺潇(菜刀夫妇)(是《爱情公寓》的那个一菲!!!!楼上的说错了,)因为是特辑所以也结束了)

酒窝夫妇在特妈入伍的时候就会下车。

目前只有这些,不过120825的我结公开招募新的夫妇,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又有咱家。 T T

希望能帮到亲~

没有四喜结婚的情节,第二部结束的时候,二妹姐说她和神童快结婚了的,第3部就说他们已经结婚了,神童去了大陆做生意了,四喜一直在二妹姐家住,而且神童也没出现几次,好像第4部就没怎么出来了。。。

清朝时期的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就选取了当时学习能力最拔尖的120名幼童,将他们送往美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不过最终回来的却只有94名学生,除了因为水土不服而死亡或者是被考试制度刷下来的,剩下的就是在见识了美国的繁华,对比了清朝的落后之后不愿意回来了。

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的选择我们都不能多加干涉,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是,他们出去留学,用的是清政府的钱,当时的人们还在期盼他们学成归国之后为祖国带来发展,而不是让他们在公费留学之后就过河拆桥,若是他们用自己家里的钱出国留学我们也不会说什么。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14年前,北大的全体师生筹集费用送黄思路出国留学,当时她也承诺学业完成之后必定会回报祖国,但结果是她在美国毕业之后就留在了美国发展,还和当地人结了婚,拿到了绿卡,并且生下了孩子,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黄思路是福建福州人,出生于1982年,她从小就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是第四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1998年还获得了宋庆龄基金会奖金,并被列入《中国少年榜》,她的亲笔签名还被镌刻在上海儿童博物馆门前的石碑上。同年,她被选中成为福建省中学生代表团出访日本,不仅如此,她很早就拿到了钢琴十级的证书,1999年的时候更获得美国艾斯本音乐学校全额奖学金,因此得以赴美学习古典音乐,因为全面发展,她也被称为“千手观音”,光是这列出来的,就足够她骄傲的了,但是黄思路的优秀不止于此。

2001年的时候她考取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优秀的人在哪里都是优秀的,哪怕是在学霸成群的北京大学,黄思路的成就也一样璀璨夺目,2003年的时候,她担任国际关系学院留学生部部长,在毕业的时候还获得了国际政治、经济学及艺术学三个学士学位。她的优秀都被北大的师生看在眼里,所以2006年她考取了美国常春藤盟校哥伦比亚大学却没有足够的经费出国的时候,是她的老师们和同学们筹集资金帮助她成功留学。

当时黄思路很是感动,并承诺一定在美国好好读书,不会忘记母校的关怀,学成之后就会回国建功立业,黄思路确实是很优秀的,她的才能就算出了国也没有被埋没,在校期间就兼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汉语教师。2008年,她获得了艺术管理硕士学位,就在她的同学旧友以及北大的老师知道这个消息后,都在翘首以盼她的回音。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黄思路不打算回国了,她想要留在美国发展,并且已经成功在纽约罗德公关公司艺术与媒体部就职。人们的议论她远在美国并不关心,她关心就是自己的生活和发展,忙于工作的她遇到了爱情,她和当地的一个白人相恋了。之后的发展大家都能想到,黄思路在恋爱两年之后就和男朋友结了婚,并且生下了一个孩子,永久得居住在了美国。

道路是自己选的,评价是别人给的。选择道路的时候,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有人义之所在,万死不辞;有人见利忘义,贪图富贵;有人不畏艰难,逆流而上;有人避难畏险,顺水推舟。盖棺而论的意思是你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不重要,等你死了,重要的是,有人会根据你的人生鉴定你是什么样的人。

神童

田晓菲,一个中国的才女神童,出国留学后选择嫁给了53岁的美国教授,成为了一个美国人。

1971年冬季的一天,田晓菲出生在东北的冰城哈尔滨。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从小田晓菲就喜欢舞文弄墨。有一次,她随手拿起笔在纸上写出了一行字句:“我热爱大地/爱爸爸/爱妈妈/我爱蓝天/爱妈妈/我爱我的家!”她的父亲惊喜道:“我女儿是个天才,竟会写诗。”一句赞美,让田晓菲心花怒放,从此爱上了写诗。

父母也有意识地引导她,每逢周末休假,就在家里举行诗歌比赛。爸爸与女儿做选手,妈妈做裁判。结局自然是女儿大胜,妈妈在评判的时候常常引导她这里应该描绘,哪里应该写景。

4岁的时候,田晓菲的一首小诗上了《天津日报》,之后竟然出了五本诗集。田晓菲神童的名声逐渐越传出越远,还与天津许多作家做了笔友。13岁的时候,路过妈妈交口称赞的北大门口,她就对妈妈表示,以后自己一定会到北大读书。14岁北大经过考察面试,特招田晓菲入北大英语系。田晓菲经此一事,神童之名远扬四方。

16岁那年,正是北大90年校庆,田晓菲挥笔写下《十三岁的际遇》,写的情景交融,优美流畅。这是田晓菲少年时期的优秀作品。

结交海子

北大有一个写诗很厉害的人,就是著名诗人海子。海子这时在哲学教研室工作,田晓菲拿着诗歌去寻找海子交流,海子很欣赏她的才气,对她赞许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从此,田晓菲对诗歌更加热爱。

1989年,海子静静地躺卧在山海关的一处铁轨上,结束了他25岁年轻的生命。消息传来,田晓菲百感交集。一个鼓励自己坚持努力写诗的诗人,他自己却先走了,人生的意义何在?他为什么要放弃?田晓菲迷茫中甚至一度停止了写作。她在路口悄悄地烧了两本自己的诗集,来缅怀海子的离世。

海子选择了卧轨自杀终结了自己的人生。海子的死对田晓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思考和反思。或许,她以后的思想变化与海子死有很大的关系。但到最后,她也没有坚持住,她选择了爱情。

选择爱情

海子死后的第二年,她在清凉的秋风里,进入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境。哈佛大学向她张开了怀抱。这一年,田晓菲仅仅20岁,已经成为哈佛大学文学博士。她是有史以来哈佛年龄最小博士生。一个爽朗热情的美国教授引起了她的注意,这个人就是她的导师斯蒂芬·欧文。这一年,斯蒂芬·欧文53岁,非常喜欢中国诗词教授斯蒂芬·欧文向她表白爱意。

可以说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也许就是这一点让两人走到了一起。出生于密苏里州的斯蒂芬具有很强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他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宇文所安。宇文这一姓氏出自南北朝时期,乃是北魏的鲜卑族姓氏。所安乃是他英文名音译。

父母对他们两个的感情强烈反对。被西方思想洗脑的田晓菲,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说服了父母,1999年,两人在美国纽约举行婚礼,不久田晓菲又更换了自己的国籍,从此,她变成了一个美国人。

对她的这种行为,引起众多人的不满。在指责纷纷中,她与斯蒂芬相爱依旧。婚后田晓菲努力的帮助和支持丈夫的汉唐文化研究,婚姻的幸福也让斯蒂芬的研究取得了成果。2018年,斯蒂芬荣获第三届汉唐文学奖。斯蒂芬有十几种专著,以唐诗的研究为主。他已获得了詹姆斯·布莱因特·柯南德特级教授称号,这是美国最高级别的职称。

在学术上,田晓菲夫妇还是很有水平的。二人曾经回国举行过演讲,获得了不少好评。婚后的田晓菲一心辅助丈夫,但自己却没有太大的成就。但也发表《秋水堂论金瓶梅》《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等学术文章。田晓菲的文章也不时地见于新闻媒体,虽然缺少亲力亲为的学术专著,文章中也可以看到她在学术上的功力。

田晓菲后来随着丈夫把名字改为宇文秋水,甘心情愿地做丈夫的助手,可以说对丈夫爱心满满。时光匆匆,如今的田晓菲已经五十有余,两鬓渐白,结婚几十年依然膝下无子。总体她的婚姻是幸福的,没有选错丈夫。

爱情没有国界,从这一点来讲,田晓菲的选择没有什么过错。不能要求都像钱学森那样深明大义,毕竟钱学森那样的人在中国也是很少的。钱学森选择了伟大,牺牲自己,报效国家。田晓菲选择了爱情,放弃故乡,成全自己。

国家贫穷的时候,人才总是流向富裕的区域;国家富强的时候,人才纷纷回归。如今,许多的海外学子纷纷回归国家,更是说明了这个道理。要想留住人才,不仅要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更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制度。爱国要从孩子抓起,一味的重视神童天才,忽视树立爱国观、价值观的建设,结局往往就是留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的局面。

宋太祖打鸟遇到臣子谏阻,大怒之下打掉了臣子的两颗牙齿。臣子拾起牙齿放入自己的怀里,宋太祖道:你想告我吗?臣子回答:我不能告你,自会有史官记载这件事情。宋太祖听了,马上就赏赐了许多金帛给这位臣子。

宋太祖这类人重视名声,因此畏惧史官的笔头。可见,盖棺而论是一个可怕的成语。人们做什么事情,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一定不能违背大义。违背了,自会有人记载,理由再充足,也免不了盖棺而论的下场。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人生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扩展资料:

四悲四喜指的是人生四大喜和人生四大悲,出自《神童诗·四喜》。人生四大喜指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四大悲指少年丧父母,中年丧配偶,老年丧独子,少子无良师。

出处

《神童诗·四喜》,作者汪洙,字德温,北宋晚期人。汪洙九岁时即赋诗,有“神童”之佳称。汪洙诗才横溢,他先后写了不少言绝句诗,都是一些便于孩童记诵的短诗。

就有当时的塾师门将汪洙所赋的三十多首五言绝句汇编诠补成集,题为《汪神童诗》。《神童诗》文词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儿童记诵,它与《三字经》等同誉为“古今奇书”,成为训蒙儿童的主要教材,流传极广,影响至为深远。

一说出自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得意失意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也有野史记载是杜甫所写。 明初江西才子解缙以四喜诗中的四大喜事为依据,创作了“四喜同局”的“四喜娃娃”。但是具体并没写是谁所作。)

《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得意失意诗》

参考资料:

四悲四喜_

我们周围很少有被称作”神童“的人,大部分的人都是中庸之资。但是历史上却有很多神童。下面举几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一,”音乐神童“莫扎特。

3岁开始弹琴,6岁开始作曲,8岁写下了第一部交响乐,11岁便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14岁指挥乐队演出了该歌剧。可以这么说,莫扎特是为音乐而生的,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和音乐熔为一体了。

他是历史上第一位自由作曲家。

作为一个早熟的天才,莫扎特受到过王公贵族的种种厚爱和赞赏,但也饱尝了贵族社会对他人格的蔑视和侮辱,身心遭到一次次打击。在当时的社会上,做一个自由作曲家并不为人们认可,选择这条道路就等于选择了艰辛。在维也纳的生活,是在饥寒交迫中度过的,在死的时候还欠着钱。但是他创作的音乐却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产。

二,初唐四杰之首王勃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著名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

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只可惜天妒英才,在被贬经过南海时,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惊悸而死。

三,中国人最熟悉的“伤仲永”。

宋代有个叫王仲永的神童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渐渐有人请他父亲带他去作客,也有人拿钱帛请他作诗的。他父亲认为此有利可图,便每天拉着他到处拜见县里人,不让他学习。成年以后,仲永由夭才变为平庸。这是幼年早慧,成年平庸的例子。

世界上真的有天才存在,那些在《最强大脑》中的选手们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有天赋,再加上后天的勤奋,才能有所成就。而有的人,少年有才,但是没有后天的努力和勤奋,导致成年以后也沦为泛泛之辈,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

我们的孩子,都是普通人,而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一切有可能的环境,鼓励孩子去创造,去坚持努力,能让我们的孩子以后有能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立足于这个社会。

我是四海遨游。我是一个男宝妈妈,每天都和孩子共同成长。欢迎关注我,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1987年丁俊晖在江苏省呱呱坠地,他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个体户,但是父亲特别喜爱台球,从小丁俊晖就在台球边长大,耳濡目染,加上自身天赋,他在台球上也小有成就。

在他八岁的时候,丁爸爸与当地的一名台球高手进行切磋,就在丁爸爸离场的几分钟时间,丁俊晖替丁爸爸打了几杆球,等丁爸爸回来,竟然发现丁俊晖轻松的赢下了比赛,这时丁爸爸才注意到了丁俊晖的台球,开始有意的培养。

在丁俊晖12岁的时候,丁爸爸直接让他放弃求学这条路,主攻桌球,为了能让丁俊晖练球,丁爸爸变卖了家产房子,为丁俊晖开了球房,丁俊晖也没辜负家人对他的期望,在13岁就获得了亚洲邀请赛的铜牌,在短短的五个赛季就完成了100个满分杆,从此“神童”的称号不胫而走,年仅15岁的丁俊晖就为中国拿到了第一个亚洲锦标赛的冠军。

在亚运会上,丁俊晖更是改写了中国在亚运会台球项目没有金牌的历史,以三比一的战绩成功夺下了斯诺克单打的冠军,在世界锦标赛上丁俊晖平了老将郭华的历史战绩,丁俊晖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04年的温布利大师赛中,丁俊晖以六比三的成绩完全碾压世界排名第16的乔佩里,也就是这场大赛使丁俊晖在英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可以说丁俊晖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丁俊晖改变了大家一贯对台球运动的看法,直到今天台球王子丁俊晖手握排名赛冠军,被称中国第一人,这样的成绩放眼整个亚洲都很难找到同样厉害的对手,20岁之前,他便在排名赛上击败过奥沙利文、戴维斯、亨德利、埃伯顿、达赫迪、希金斯、多特这七位世界冠军。

如今的他更是不一般,作为公众人物,广告代言接踵而至,据了解2006年到2011年,丁俊晖每年的收入是800万到1200万,然后又签下了服装、餐饮、服务业等多份合同,就蒙牛这个广告来说价值就高达上百万了,所以轻轻松松身价上亿,这个事业上顺风顺水的丁俊晖,感情上却有些许的坎坷,丁俊晖和潘晓婷被大家称为是中国台球界的天生一对。

当年两人还是单身的时候就被球迷多次撮合,两人虽然有多次的接触,不过由于当时丁俊晖的母亲觉得自己儿子还小,需要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放到台球上而坚决反对,潘晓婷有一次在比赛之后也曾在采访中说,丁俊晖有时候就像是一个小孩子,我只把他当做弟弟看待,由此两人的关系也是不疾而终。

如今的丁俊晖已经结婚,他的妻子张元元网传是个富二代,家境优越是名副其实的白富美,颜值一点也不输明星,张元元是一个编辑,他们因为一次采访认识,之后就留下了各自的****,那时的丁俊晖还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名气,随着了解两人谈起了恋爱,经过五年的爱情长跑,终于在2014年两人领证结婚。

结婚之后张元元接过婆婆手中的工作,全心全意的照顾丁俊晖的生活,在2018年两人成功的迎来了第一个孩子,丁俊晖这个冠军随即变成了女儿奴,现在丁俊晖堪称人生赢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9066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4
下一篇2023-10-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