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如何分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第1张

 一是细节的真实性

  要有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现实主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著名油画传达出来的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体性来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见其人

  二是形象的典型性

  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可以说,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区别于自然主义的标志生活现象是纷纭复杂的,如实记录生活,不过是照相师的手艺;现实主义则要求作者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人物与事件,经过个性化和概括化的艺术加工,创造出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环境正如恩格斯说的,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三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作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而不要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别地说出来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解释说:“现实主义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韵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同恩格斯所说的“除了细节上的真实之外,现实主义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定义基本一致 如果我们不把现实主义简单地理解为各种真正艺术所固有的现实性,而是理解为单独具有一整套性格描写的原则和艺术方法的话,那末,在西欧来说,现实主义的形成,一般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从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其中又有十八世纪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以描写人物生动的丰富的感情,欲望和感受而著称它表现出人类的崇高,人物性格的完整,纯洁,而且富有诗意但在分析社会关系方面又不及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后者具有更多的社会性和分析性,强调创作要有明确的社会目的和思想教育作用

我们来谈谈想象中的这个世界。比如说公司的这个概念,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孔子的《大同》,可见这个词由来已久,直到现在才将它发扬光大。可我们有没有想过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比如说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是什么?是一群员工和老板吗?是公司所有的资产吗?是公司的产品吗?是公司的品牌吗?可以说都不能准确的表示公司这个概念。公司的概念只存在于法律条文中,而法律条文呢?就是我们想象出来的。除了这个概念,还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浪漫主义与消费主义就是只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东西,而这种价值观对我们的影响远超过客观世界对我们的影响,甚至我们真的信以为真,认为这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那么真相是什么呢?

浪漫主义是我们从小就被许多人灌输的价值观,周围的人也拥有这样的价值观,好像我们理所当然的要去信奉这种价值观。浪漫主义告诉我们,要去做很多事情,去发挥自己的潜力,使自己积累各种有用没用的“宝贵”的人生经验或者经历。就像我们一定要经历多次的恋爱,尝试不同的感觉,品尝各种吃过没吃过的美食,必须学会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去体验各种运动,去看各种风景,去体验各种民族的生活方式等等。要更好的获取人生经历其实有一种更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去旅游。我们刚好有五一、十一的假期可以去这些人满为患的地方。我们甚至可以去摆脱我们日常熟悉的环境,坐进国际航班去有各种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或者购物天堂,好亲身获得这些美好的人生经历。我们总会听到很多声音对我们说:“某某地方美极了,自从去了以后让我的世界从此不一样了。”真的是这样吗?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长足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可以说应有尽有,只要去努力赚钱你就可以拥有你想要的一切。消费主义,开始存在于我们的美好的想象中。消费主义告诉我们,想要快乐,就去买买买。不管什么商品或者服务只要你买回来,你就获得了快乐。如果你与别人相比发现自己不快乐了,那就一定是缺少了什么东西,比如big house,甚至不用考虑到底需不需要,只要越大自己就越开心。比如汽车,汽车从实际用处来讲,就是我们的代步工具,而更多的人是去在意所谓的面子,只要买了,就有了面子,就能收获所谓的快乐。就连电视的广告里都在持续的给我们灌输这样的概念,“自从买了或者用了某某某,生活变得更美好”,真的是这样吗?

这两种价值观一拍即合,一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一个有钱人和自己的太太吵架了,太太很不开心。而先生要做的事情,就是马上订一张机票,去巴黎购物或者去躺在迷人的沙滩上享受着阳光。这种情况使我们看到并不是由于人们的欲望使然,而是她/他坚信脑海里所想象的价值观。换成古埃及的贵族可不会这么做,可不会带她去度假,反而可能是为她建造她梦寐以求的豪华陵墓,那样她才会真心快乐。

身为人类的我们,不可能彻底摆脱这些由想象构成的世界,我们只能尽力的提高自己的认知,争取看的更高一点、更远一点。每一次我们以为打破了这些没道理的价值观组成的牢笼,其实只是让我们的视野能够活动的地方变的大了点,过不了多久就会发现远处还有一层更高的墙,等着我们去打破……

如果说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的话,那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最初的文学活动中,就已经存在这种形态的文学了表现理想和幻想本是促成文学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精神是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文学从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德语诗人荷尔德林、诺瓦利斯、里尔克;法国作家雨果、夏多布里昂;英国诗人拜伦、雪莱、济慈等的作品你可以看看

浪漫主义一词在文艺评论中使用较多,通常与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相对应。请看两首古代诗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诗经》的第一篇《诗经·关雎》

上邪!(天啊!)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民歌《上邪》

如果硬要“贴标签”,读者不难区分哪首是浪漫主义,哪首是现实主义。

1958年毛'泽东强调:“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对立的统一”。提出:“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应采用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简单说来:

现实主义注重直观,浪漫主义注重想象;

现实主义注重如实,浪漫主义注重夸张;

现实主义注重冷静,浪漫主义注重激情;

现实主义注重实际,浪漫主义注重理想;

现实主义注重现在,浪漫主义注重未来。

个人以为,最能表现浪漫主义的方式是用夸张、比喻和诗化的语言,压迫阅卷者的视觉和心灵。

简单地说,用你的文采,去放肆地抒情,怎么华丽怎么写;

你要是能句句有

冗长如流水的比喻,

非凡如李白的夸张,

奇美如明珠的语言,50分里拿个40分怎么也没有什么压力

——绝对浪漫了。

“新古典主义”

所谓新古典主义的主要风格在于:在力求正确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前提下,用最现代的技法来处理故事情节及结构,强调节奏和速度。大量使用现代语言,准确而有限地使用文言和古典语汇,力求使现代人在感情和心理上无隔膜地切入古代社会。

“浪漫主义”(Romantic)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不大的差别在于它们所强调的方面,那是属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问题,浪漫的艺术家将情感的表现置于一切之上,因此,浪漫的艺术中,情感常与形式的规则相对抗;另一方面,古典的艺术家,则寻求形式与内容之间的 理想的平衡,他将情感的力量控制载他的艺术后面,努力协调情和理的要求,因此,和声获得均衡、平静和古典艺术的有控制的品质。

古典的性情,在古希腊达到它的黄金时代,而且成为两千年后文艺复兴的灵感源泉。其实,古典和浪漫始终是交替存在或并存着,因为它们调配着人的天性中的两种基本冲动:一方面,对于传统规范的热爱,需要有情感的净化和控制;另一方面,对于陶醉和狂喜的愿望,使他充满对于未知的渴望。古典并不是没有情感的形式,浪漫也不是没有形式的感情。情感与形式是不可分的。关键在于它们的强调点。

法国革命是极重要的契机,权利从封建贵族手中转移到新兴的中产阶级,大革命强调个性、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宗教自由、个性自由。而在艺术家那里,这种个人主义的冲动,激发了浪漫主义的表现。

浪漫时期大师:

门德尔松(1809-1847) 、舒伯特 Frantz Peter Schubert(1797-1828)、

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 、柏辽兹、肖邦 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瓦格纳、

威尔第、普契尼、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1833-1897)、

柴科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lovsky(1810-1856) 、马勒 、斯特劳斯

比才 (1838-1875) 、斯美塔纳 、西贝柳斯 、拉赫玛尼诺夫 、穆索尔斯基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表示二分明套哲学理论,一个关于普遍概念的本质和另一应付对象知识在世界上。

在后-古典和中世纪哲学方面,现实主义是形式的帕拉图式的理论的发展 和举行,一般,普遍性譬如"红色"或"人"有独立,客观存在,或在他们自己领土 或在上帝的头脑。中世纪现实主义与Nominalism通常被对比,并且现实主义经典批评从这个观点由彼得·Abelard和威廉提供了Occam 。

在现代哲学方面现实主义是一个宽广的期限,包含团结在哲学、理想、主义的共同的拒绝的几运动。以它的最一般的形式现实主义断言,对象在外在世界独立地存在什么,考虑他们。最直接的这样理论通常为人所知作为天真现实主义。它主张那在悟人直接地使明白对象和他们的属性和因而得以进入对外在世界的直接。这个看法失败,然而,解释感知差错和幻觉,和多数现实主义者争辩说,原因过程在头脑里斡旋,或解释,直接地被察觉的出现。因而对象实质 上依然是独立,虽然原因机制也许变形,甚至完全弄虚,个体的知识他们。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常常被用来谈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文学艺术。它标明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学精神气质或“现代的感受性”,是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等诸种流派的总称。与许多文论术语的演变相似,最早的“现代主义”也是一个带有批评和嘲讽意味的贬义词。根据卡林内斯库的研究,1755年,塞缪尔·约翰逊把现代主义作为斯威夫特创造的新词收入《英语语言词典》里。斯威夫特在致蒲柏的一封信中说:“蹩脚文人以拙劣的减省和古怪的现代主义,带给我们这些用散文和诗写成的垃圾。”到19世纪末,这个词的使用从贬义转向中性化,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被广泛接受并获得了合法性。鲁文·达里奥是把“现代主义”作为褒义词使用并用以指称现代美学革命的第一人,早在1888年,他就用“表现手法彻底现代主义”来赞扬墨西哥作家卡里多·贡特雷拉斯。

在现代西方的文论与批评中,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大致有五种用法:①一种美学倾向;②一种创作精神;③一场文学运动;④一个松散的流派的总称;⑤一种创作原则或创作方法。这些用法有各自的偏重,但共同之处均把现代主义的含义界定为现实主义的反动。正如彼得·福克纳所说:“现代主义是艺术摆脱19世纪诸种假定的历史进程的一部分,那些假定似乎随着时光移易已经变为僵死的常规了。”

1)德拉克罗瓦:作品有:《加利列海》、《自由***民前进》、《希奥岛的屠杀》等。

2)米勒:作品:《拾穗》、《播种者》等。

3)马奈:作品:《露台》、《草地上的午餐》、《吹笛子的少年》等。

4)德加:作品:《熨衣妇》、《赛马场上的马车》、《舞台》等。

5)罗丹:作品有《吻》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一词最早曾在19世纪70年代使用。后现代思潮的真正兴起是在本世纪60年代以后,到70年代其影响已较广泛,80年代以来以法国为中心,后现代话语开始在全世界流通,主要代表人物有福柯(Michel Foucault)、利奥塔(JFLyatard)等。后现代主义对囊括一切面面俱到的世界观提出了挑战,它的目标在于消除传统权威的合法性。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非决定论而不是决定论,是多样性而不是统一性,是差异性而不是综合性,是复杂而不是简单。它特别关注合法化危机和支配世界文化系统以现代计算机和传媒为特徵的这些方面,对基于共识,理性沟通行动和人类自由之上的理论和科学深表怀疑,试图寻求关于社会、语言和人类主体的新观念,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视角,更新了传统的思维方式。

后现代主义者清醒地看到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核武器和环境这两个足以毁灭世界的难题。正是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对于人类今日的不幸,现代性难辞其责。因此,挑战、批判现代性便成为后现代思想家的主要任务。正如格里芬(DRGriffin)所说:“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抛弃现代性,事实上我们必须这样做,否则,我们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后现代主义主张消除现代性所设置的人与世界之间的对立,因为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是与我们相分离的,是由一些计算操纵的,由互不相关的部分组成的,那么我们就会成为孤立的人,我们接人待物的动机也将是操纵与计算。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源自于对工具理性及其恶果(极权统治、核恐怖和生态恶化)的批判。尽管现代性在后现代主义者眼里有种种劣行,然而,后现代主义却难以摆脱对现代性既爱又恨的关系。它要否定的不是现代性的存在,而是现代性的霸权,不是现代性的优点,而是现代性的局限。它欣赏现代性给人们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进步,同时对现代性的负面影响深恶痛绝。后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是:能否有效地汲取现代性的优点又有效地避免现代性的弊端显然,问题的难度是不小的,因为这不仅关涉到现代性的命运,更关涉到人类社会的前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369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