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京高考状元的分析 他们为什么能拿第一

对北京高考状元的分析 他们为什么能拿第一,第1张

文科状元刘庭梅,总分688分,语文132、数学142、英语142、文综272,101中学应届毕业生;

 理科状元宁少阳,总分703分,语文140、数学147、英语142、理综274,人大附中应届毕业生。

 这一结果与2007年北京高考状元类似,2007年,人大附中林茜以总分709分获得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北京高考文科第一名张玥来自101中学,总分685分。两校均在海淀区。

 笔者对这两位北京高考状元成绩的分析如下:

 1、“文科拼数学,理科拼语文”的规律又一次得到验证

 笔者在博客文章中多次说到,在高考时,要想取得好成绩,文科生拼的是数学,理科生拼的是拼语文。

 这一规律在2009年北京高考中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文科状元刘庭梅,语文成绩132分,不是很高;数学成绩142分,在文科生中算是高的了。

 理科状元宁少阳,语文成绩140分,在理科生中算是很高的了,甚至超过文科状元刘庭梅语文成绩8分,这样的语文高考成绩是不多见的;数学成绩147分,不知道今年数学有没有满分的,这个成绩与去年的数学成绩相比,不是很高的。去年,数学有满分的,数学成绩148分的考生比较多。

 2、高考要想考高分,英语成绩应该在135分以上

 文科状元刘庭梅和理科状元宁少阳的英语成绩都很高,都是142分。

 看来,想得高考状元者,英语成绩一定要在140分左右。

 高考要想总成绩考高分,英语成绩应该在135分以上,起码不能低于130分。

 3、文科是得文综者“得天下”,理科是得理综者“得天下”

 上面的这句话,不是我的知识产权,也不是我的版权。这句话讲得有一定道理,我只是拾人牙慧而已。

 文科状元刘庭梅,文综成绩272分不低,描述性的答题想得满分很不容易,得高分也是不很容易的;理科状元宁少阳,理综成绩274分,不是很高,可能与今年理综出题比较难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只是有一定的关系,不是全部的关系,所以说,今年理科状元的理综成绩不是很高。就今年理综的试卷而言,估计也有考生能冲上290分,在280分以上者也会有一批考生。参加过物理、化学、生物竞赛的考生就是不怕出难题;示范高中实验班的同学,特别第一实验班的考生就是不怕出难题,题越是出的难,破解这些题的欲望就越是强烈。

 4、高考成绩均衡,且有强项科目是获得状元的关键

 为什么说“文科是得文综者‘得天下’,理科是得理综者‘得天下’”只是有一定道理呢?

 很多时候,得文综者未必得文科状元,得理综者未必得理科状元。

 这是因为,高考讲得是总成绩,所以,只是单科成绩突出还是不行的;还是要靠各科成绩的均衡,且有强项科目才是获得状元的关键。

 今年,文科状元刘庭梅、理科状元宁少阳都是高考成绩均衡,且有强项科目的典范。

 文科状元刘庭梅每150分的试卷平均成绩是1376分,其中数学142分、英语142分,高于平均成绩是强项。

 理科状元宁少阳每150分的试卷平均成绩是1406分,其中数学147分、英语142分,高于平均成绩是强项;语文140分虽低于平均成绩06分,但也是绝对的强项。

 5、保送生考得状元既在情理之中,更是不懈努力的结果

 理科状元宁少阳是已被北京大学录取的保送生,看似考得状元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因为没有压力。但是,这更是不懈努力的结果,没有压力既是好事,又不是好事。“井没压力不出油,人没压力轻飘飘”。保送生想考状元、要考状元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保送生不想考状元、不要考状元是一次超越自我的认识过程;保送生想考状元、要考状元又是一次超越自我的认识过程。这两次超越自我的认识过程也是不容易的,有时甚至是要经历比较痛苦的思想斗争过程。这是很多人不太理解的。

 6、祝贺人大附中,祝贺101中学

 人大附中的考生已经是蝉联几届北京市的高考理科状元了,是被赶超的“众矢之的”,很不容易。夺取高考状元相对容易一些,想保住高考状元,而且,一保就是几届,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101中学的考生连续两年获得北京市的高考文科状元,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文科高考成绩的变数比理科更大,其他学校考生赶超或“篡权夺位”的可能性更大。101中学校名的本意就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能进“两步”也真是不容易。

 所以,要特别祝贺人大附中,祝贺101中学!

开栏的话

 1977年,高考大门重新敞开,数百万学子再次走向考场,从那时起,“高考”作为一项一年一度必然发生的教育盛事,便一直伴随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影响着这个国家和民族。

 与最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高考状元的强烈关注相比,2000年之前,赢得高考第一名是悄无声息的,那些在学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青年才俊有何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

 为探寻历史轨迹,揭秘高考历程,本报今起推出特别策划-寻访海南历年高考状元。

 如果您身边就有当年的高考状元,如果您知道当年的高考状元的近况,欢迎拨打本报新闻热线电话66810221、66810222提供线索。

 时势造就人才,海南历届高考状元的经历均以浓郁的时代背景为依托,有的令人嗟叹,有的令人钦羡。

 〖恢复高考第一年〗

 高二学生摘得理科状元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第一年,文昌中学一名叫韦坚的学生考得了海南理科第一名。当时,他是一名高二学生。

 韦坚当年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后到美国读博士,现在美国马里兰州大学任教授。

 据了解,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是允许高二学生参加高考的。后来,高考门槛逐年增高,条件日益完善,高二学生便不能再报名参加高考了。

 当年任文昌中学校长的邹福如老先生说,1977年,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只录取了273万人,韦坚能考出那么好的成绩非常不容易。那时的高中生要在生产劳动中投入大量精力,当年文昌中学有100多亩农场,学生们个个是农业高手,种蔬菜、种水稻、种甘蔗、种橡胶,每个班级都养好几头猪。

 当年任文昌中学教导主任、副校长的潘正结老先生曾教过韦坚化学,他说,韦坚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不仅理化成绩好,还拉得很棒的小提琴,是学校文艺队成员,经常参加学校演出。

 韦坚的家乡在定安,最近几年来,他多次回家乡探亲,曾专程回母校文昌中学探望老师。

 非常巧合的是,1981年,高考海南理科第一也是出自文昌中学,也是姓韦,叫韦文,同样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数理化成绩都在90分以上,当年被清华大学录取。韦文的家乡在琼山,他现在美国工作。

〖1986年〗

 文理科状元都是女生

 曾担任文昌中学、海南中学校长的邹福如亲手培养出好几十位高考状元,其中一位是他的女儿邹姬。

 1986年,高考成绩公布后,海南文理科第一名均出自海南中学,两人都是女生。文科第一名邹姬是当时任海南中学校长的邹福如亲手培养出的“硕果”。

 邹姬从小学习努力、力求上进,上到小学三年级,她跳了一级,直接上五年级。从小学到高中,她一直成绩优异,原本可保送北京大学,可父亲坚持让她通过高考来实现梦想。

 邹姬当年被北京大学录取,学的是法律专业,在上大一、大二时,她的成绩稳居全班第一。从大三起她开始做出国深造的准备。

 “她把出国学习的想法告诉我们后,我们相信她的能力,可很为她的学费发愁。凭我们当时的收入,买张机票送她去美国走一趟可以,但要供她在美国上学是不敢想像的。”邹福如夫妇说,看到父母为难,女儿自信地说,“我可以拿全额奖学金读书。”大三那年,邹姬以600多分的成绩通过了托福考试,后又以2000多分的成绩通过了其它课程的考试,并赢得全额奖学金。那一届120名学生中,只有邹姬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从北京大学毕业后,邹姬直接考取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这是世界名人宋耀如先生的母校。1996年5月,邹福如、龙琼英夫妇曾专程赴美,参加女儿法学博士的毕业典礼。

 邹姬学成后曾在美国工作数年,现在安理国际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任顾问律师。

 当年理科第一名张琼与邹姬很有缘分,她当年也被北京大学录取,大学毕业后与邹姬结伴赴美国同一所大学。张琼学的是生物遗传工程专业,现在香港工作。

 〖1987年〗

 女状元就读经贸大学

 1987年,海南中学又考出两个文理科第一名,其中一位状元是个女孩子,当时,学校很多老师建议她报考北京大学,可这姑娘倔强得很,就是不愿报考北京大学,而是选择了一所经贸大学,老师们听说,后来她被分配到海关工作。

 另一位第一名叫郑孔栋(音),当年被北京大学录取,后到美国继续念书,现在美国一银行工作。

 〖1988年〗

 文科状元现在北大任教

 1988年海南建省,当年海南文科第一名叫李博白(音),被北京大学录取,毕业后他曾回海南工作两年,后去美国念斯坦福大学,学成后曾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去年暑假他回到祖国,到北京大学光华学院任教。去年春节他回海南时,曾专程拜望过老校长。

一、楔子(暗恋是徒劳无功的喜欢)

苏晓晓从慕容谨在的那个理科重点班转走了。

想当初,自信满满的苏晓晓为了能与慕容谨同在一个班而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理科这条艰苦奋斗的道路。

如今,她不是放弃喜欢慕容谨。而是,以她那文艺青年的风范在理科班重点班呆着可谓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苏晓晓离开的时候叹息了一口气,原来世上不是做什么事情努力就有用的,就像她暗恋了三年的慕容谨,到现在都不知道她喜欢他。

二、文理科生好像因为学术不同,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在理科班学习了一个学期后的苏晓晓转回文科班,明显有些不适应,她不得不在周末的时候挤时间补课。

早晨的天气有些阴沉沉的,睡眼惺忪的苏晓晓嘴里叼着一袋牛奶慢吞吞的走在去补课老师家的路上。

“苏晓晓!”从后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有个清秀干净的少年气喘吁吁的跑到她跟前,“再不走快点就迟到了!”

“啊?”苏晓晓失神了,跟前的这个秀气的少年,正是她朝思暮想的慕容谨啊。

一路上,苏晓晓找不到什么话题打破尴尬,慕容谨也一直沉默着,大步的向前走。好似文理科生因为学术不同,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忽然,慕容谨微微咳嗽了一下。

“哈?你感冒了吗?”苏晓晓终于脸红着挤出了一句奇怪的话。

“恩是。”慕容谨点点头。

“好巧哦!我其实也感冒了,这几天真是难受死了,还请了几天病假呢,感冒真的是很难受很难受!”气势汹汹的说出这串话的时候,苏晓晓就开始有些后悔了,她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因为她看到了慕容谨无语的表情。

“额最近天是有点冷,你要多多小心身体,嘿嘿。”苏晓晓总算说了句自己觉得还算正经的话,一面说一面羞涩的笑着。

“恩,你也是。”慕容谨看了她一眼,淡淡的回答道,转眼就到了补课老师的家。

于是,星期六的补课对于苏晓晓来说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虽然有时她和慕容谨没说过一句话,但只要看到慕容谨,心里就像装了蜜糖一样的甜。

年轻时候的我们总是这样,喜欢一个人不敢表白,爱情总是止于唇齿,怕被拒绝,跑被嘲笑。可是只要看到那个人,哪怕是在茫茫人海中,也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闪光点,让你舍不得离开视线。

三、一心一意的爱一个人以为可以到天荒地老

成绩表上,慕容谨总是高高在上,即使是在众多精英聚集的理科重点班;而苏晓晓,在文科班依旧很吃力。

学校橱窗上贴着今年高三毕业考上重点大学的理科状元和文科状元的照片,苏晓晓路过的时候,听见自己的好朋友小婷和小薰在议论不休:

“听说今年的理科状元和文科状元是对情侣哦!”

“是吗?难怪看照片上他们是那么配!他们真是幸福,学习都那么好,还可以在一起。”

是啊!他们真的很配,真的很幸福。苏晓晓暗自伤感,也许三年后的慕容谨会出现在学校的橱窗上,成为众所周知的焦点吧,那自己呢?

苏晓晓开始有了动力,她也要努力成为文科年级的第一名,到时候就可以和慕容谨同时出现在橱窗上,被学弟学妹们所羡慕。

慕容谨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呢,我要变得很优秀很优秀,才能配上他。

苏晓晓开始努力的学习,首先从形象上改变:把遮眼的刘海全部扎起,束成一个高高的马尾辫;戴上副黑框眼镜,穿着规规矩矩的校服,每天晚睡早起,背着沉重的大书包,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样的苏晓晓让慕容谨都有些吃惊,再次见到慕容谨,苏晓晓虽然有些紧张,但听见从慕容谨口中说出那句“加油”时,苏晓晓的自信心又回来了,继续“不眠不休”的学习。

一个学期下来,排名第二的成绩让苏晓晓和老师们,同学们都有些大跌眼镜。

现在只差最后一步了。

不服输的苏晓晓继续向着第一名的宝座进攻。

年轻时喜欢一个人,会有些冲动,有些闹脾气,可是殊不知,在我们成熟以后回望这些青涩的岁月,会发现原来那就是所谓的青春,我们曾那样懵懂,单纯过,一心一意的爱一个人以为可以到天荒地老。

四、喜欢一个人似乎有些对,有些错

偶尔慕容谨会路过苏晓晓的班前,这时候,无论是在聚精会神的钻研数学题还是认真背书的苏晓晓都会抬起头来,有些慌张的看着慕容谨,直到慕容谨的身影消失在她的视线里。

偶过苏晓晓路过慕容谨所在的班级时,总要上下整理自己一番,保持着淑女的姿势缓缓走过。

年级上有场排球比赛,慕容谨参加了,而四肢简单的苏晓晓只有加油的份儿了。

苏晓晓那天似乎有些没心没肺的跑去给慕容谨加油,而忘了自己所在的班级。

回来的时候,苏晓晓被小婷和小薰训斥成没心没肺。

苏晓晓有些无奈,喜欢一个人难道有错吗?

可能我们会有些自私,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只以那个人为中心,绕着他转,忽略了太多的东西;我们像圆规那样,明知结果都是一样,却还认真的旋转着。

五、三年,我暗恋你的时候你正好也喜欢我

三年里,苏晓晓偶尔会在校园里碰见慕容谨,声细如蚊的喊了三个字慕容谨,看见他回头冲自己点头微笑,苏晓晓会心跳加速,想念一节课。

三年里,只要有慕容谨出现的地方,苏晓晓是永远的前排听众和观众。

三年里,苏晓晓有时也会设局偶遇,笨笨的对迎面走来的慕容谨说句今天天气真好。

三年里,苏晓晓买通了慕容谨所在班级的一个女生,不停的向她打听慕容谨的事情。

三年里,苏晓晓每天重复性做的只有这几件事情:吃饭,睡觉,学习,想慕容谨。

三年里,人们都知道,理科最厉害的是慕容谨,而文科最厉害的是苏晓晓。

三年里,暗恋了六年的苏晓晓还是不敢对慕容谨说出喜欢之类的话语。1/212下一页尾页

7位高考状元谈考前保健饮食

2005黑龙江理科状元:模拟考试前上吐下泻

刘诗泽,2005年黑龙江省理科高考状元,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因代言某品牌电子词典,在北大校园知名度颇高。

朝气、帅气、文气的刘诗泽坦言,爸爸是中医大夫,所以历来很注重饮食健康,自己从小就养成了不挑食的好习惯,因此营养的摄入也比较均衡。刘诗泽的家离学校很近,他吃住都在家里。他说早餐每天都会有牛奶、鸡蛋,午餐和晚餐都是些家常饭,晚上回家要学到11点,所以会吃加餐,加餐也多是水果或自己偏好的小零食,说到零食刘诗泽调皮地笑了笑,零食也并非女生的专利嘛!

因为考前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刘诗泽在此着重强调了饮食一定要注意卫生。他说在第一次模拟考试前,他在校外的饭店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导致上吐下泻,最终未能参加考试。刘诗泽回忆说当时家人很紧张,生怕会影响到高考,所以此后在卫生方面更加注重。诗泽建议考生平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要预防感冒、腹泻。

20岁的刘诗泽业余爱好很广泛,篮球、台球、摄影、电脑等是他业余的“必修课”,用刘诗泽的话说,自己是个“杂家”,什么都愿意参与一下。这些爱好既丰富了他的生活,对于紧张的学习又起到了很好的调适作用。但是刘诗泽强调在考前一定不要做剧烈运动,以防身体受伤会影响考试。只需做一些低强度的锻炼舒缓一下紧绷的神经即可。

另外,用刘诗泽的话说“放松的心态助我成功”。高考之前复习得很充分,该复习的东西都复习到了。再加上学校心理咨询周老师与他的谈话和父母、同学的鼓励,让他考试时很放松,这很关键。他对2006年及以后的考生说“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2005山东省文科状元:高考前夜睡了不到3小时

林小杰,2005年山东省文科状元,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来自孔孟之乡的林小杰戴着一副蓝色休闲款的近视眼镜,时尚中透着儒雅。

小杰说自己生长在海边从小就爱吃海鲜,对虾尤其钟爱,考前每天都让妈妈给自己做对虾,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早餐会吃些牛奶、鸡蛋、豆浆等,晚上10点多加点餐以补充体力。除此之外,并无任何营养配餐,更无任何营养补品。

小杰说自己放松的方式是运动,他喜欢打篮球、踢足球,他说运动既可以减轻压力又可以强身健体。

另外,中午他会休息30分钟,即使不能入睡也要闭目养神,以保持头脑清醒。

一贯睡眠很好的小杰在考试的第一个晚上竟然失眠了,凌晨3点钟吃了2片安定才勉强睡了不到3个小时,但他在考场上仍然是沉着冷静、泰然处之。对于取得的骄人成绩,小杰说了一句很精彩的话“考前十名是实力,考第一名是运气”。

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小杰寄语考生家长,不要刻意地给考生补充营养,这样会给考生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无疑是在提醒考生你马上要参加高考了。一切保持常态,只需注重饮食的卫生就可以了。

考生自己也切勿贪吃,以免引起腹泻、发烧等不必要的麻烦。如果考生在考试过程中遇到失眠的情况也无需担心,要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尽量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2005山西省理科状元:跛着脚走进考场

陈敏,2005年山西省理科状元,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曾做客于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高考大咨询》栏目。

她有着山西人特有的豪爽与干练,比同龄人更多出几分成熟与严谨。陈敏的高中时光是在运城康杰中学度过的,这是山西省富有盛名的一所中学,每年的升学率高达95%以上。因为离家比较远,所以她食宿都在学校,饮食方面也是自己自主调理。考前关心她的叔叔经常发短信告诉她一些报纸上报道的专家关于考前饮食进补的建议。但陈敏很有主见,她认为不能一味盲目地跟风,考前饮食千万不要和平时有太大的差别,以免引起肠胃不适。考前一个月,她都是吃食堂的小炒,一来是比大锅饭卫生,二来是味道也好一些,陈敏强调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千万不要出现拉肚子的情况。此外,陈敏坚持每天晚上喝牛奶,因为这样有助于睡眠。

陈敏平时喜欢打羽毛球,既能锻炼身体,又可以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但是她叮嘱考生,在考前千万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只需饭后散散步,稍加活动一下就可以了。因为她在考前就扭伤了脚,幸运的是没有影响到高考,所以她希望广大考生能引以为诫。

陈敏在考前一周把作息时间调整到与高考时间一致,并且把老师强调的考试重点与基础知识系统复习了一遍,她说高考注重考查考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把握,切不可一味追求偏题、难题,把自己引入死胡同。而且在这一周内一定要调整心态,带着平静、轻松、愉快的心情走入考场。

2004广西文科状元:蒸水蛋加蜂蜜好吃好消化

何燕,2004年广西文科高考状元,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娇小清秀的何燕,来自山川秀丽的广西桂平市。

何燕一提起自己曾经经历的高考就情不自已地谈到了父亲,何燕说父亲是个很好学的人,虽未上过大学,但靠自学取得了中医专业的大学文凭。考前的那段时间,父亲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亲自下厨给她做了很多味道鲜美又营养丰富的饭菜。早餐要么是牛奶、鸡蛋,要么是在蒸水蛋里加些蜂蜜,她说这样吃既营养又能帮助消化,这个方法考生家长不妨可以借鉴一下。中午的时候都会吃点水果,比如:苹果、雪梨、香蕉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其它微量元素。晚餐会比较丰盛一些,通常会有清蒸鱼、紫菜汤、莲藕炖排骨等,这些食物都有补脑的功效。何燕还补充说要多吃些清淡的食物忌食辛辣、油炸食品。

何燕说能取得好的成绩,除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还得益于自己良好的心态。她说自己第一模和第二模考试时成绩不是很好,但自己并没有气馁,也没有出现对考试不利的情绪。而是冷静地总结错误,寻找出错的根源,进一步解决问题。在考前把一些基础的知识点和重点再系统的梳理一遍。

何燕给2006年考生的建议是: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考前不要熬夜,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做剧烈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科学、合理的放松方式。

2005山西省文科状元:水果酸奶能让头脑清醒

马帅,2005年山西省文科状元,现就读于清华大学文学院。马帅就读的高中是当地一所名不见经传的私立中学,他是这个高中第三届参加高考的学生。他的考试成绩揭晓后,在当地引起了轰动,他的学校也因他名声鹊起。马帅食宿都在学校,他说学校食堂的伙食还不错。早餐他会吃牛奶、面包、豆浆之类的东西。午餐以新鲜的蔬菜和肉类为主,午睡后会吃些水果和酸奶,他感到这些食品可以让他头脑清醒。晚餐大多是面条,一来是自己喜欢,二来是面食容易消化。

在采访过的所有高考状元里我对马帅的印象是最深的,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不说则已,一说惊人”。他说在考前,其他学生的心理波动比较明显,但他自己很超然,眼界也很高远,做到了心静如水,心清如水。说起考试时的情景,他说从监考老师发下试卷的那一刻开始,他便觉得身无外物,尤其在考数学的时候,他用一个小时就答完了所有的题目。

马帅很喜欢打乒乓球,他说乒乓球可以锻炼他的手、眼、脑,可以磨砺他的韧性,可以检验他的智慧,可以让他具备战胜一切的勇气。

马帅对2006年的考生说,对于学习不要把它太当回事,要站在高处俯视它。要有足够的自信,他巧用了毛主席的名言“在战略上藐视学习,在战术上重视学习”。他借本报送给考生一句话“The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

2005山东省理科状元:考前在校园漫步放松大脑

孙林峰,2005年山东省理科状元,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学院。

孙林峰身高178米,憨厚、朴实略微有些腼腆。他说考前饮食与平时一样,没有刻意地补充过什么营养,他认为良好的心态是最重要的。他说能取得这个成绩是实力+运气,每次模拟考试自己基本上都是年级第一,但能考全省第一名自己也没有想到。在模拟考试时因为感冒,模考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背上心理包袱,否则高考成绩也不会那么出色。他说不要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想法,顺其自然,保持一颗平常心,尽量发挥出正常水平。

虽然篮球是林峰最喜欢的运动,但考前他不想消耗太多的体力,也怕会受伤而影响考试,所以考前他采取的放松方式是在校园里漫步,排除脑子里的一切杂念。

2004广东理科状元:鱼汤可补脑牛奶能助睡

陈洁,2004年广东省理科高考状元,现就读于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陈洁兼有南方人清秀的外表和北方人豪爽的性格。

陈洁是住校生,考前的两个月,妈妈为了给她补充点营养,每个周末都会到学校给她送鱼汤、鸡汤、甜汤等补品,她说多喝点汤是很有好处的,不同的汤有不同的功效,她建议考生可以多喝点鱼汤补补脑,喝点百合莲子汤消消暑。每个晚上她都会喝牛奶以提高睡眠质量。另外,要多吃些水果来补充维生素。但是和其他状元们一样,她也强调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陈洁说她每天都有午休和饭后散步的习惯,她认为学习要做到劳逸结合,有张有弛,不要把自己搞得特别疲惫,就像一个学习的机器。一定要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头脑里要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更为重要的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患得患失,要排除一切杂念,用心去做每件事就可以了。

陈洁对广大考生说:“高考就是一个大舞台,尽量把自己的一面展示出来”,“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话语虽少,但含义很深!

高考状元:考前保健经验集锦

1、不必刻意追求高营养,但牛奶、鸡蛋、豆浆等富含蛋白质、钙质的食品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晚上睡觉前喝牛奶有助于睡眠。

2、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但考前不要做高强度的运动以防止扭伤手、脚等。

3、考前应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要多喝水,尤其注意预防感冒、发烧、腹泻等常见疾病。

4、考前三天可以放松一下,不必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学习上,尽量让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带着一颗平常心走入考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471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