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理小说的本格推理是什么意思

日本推理小说的本格推理是什么意思,第1张

本格指的是推理小说的本格派,所谓“本格”是从日本引进的名词,代表的是“正统”的意思;有人将本格定义为“兼具幻想性的谜(主要是与犯罪有关)与高度逻辑性的小说 定义1:以解开复杂的犯罪技巧和搜寻犯人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的推理小说形式,与硬汉派、间谍小说相对。 定义2:近代司法警察制度完备以后,推理小说的一种基本形式。提出谜团,然后通过各种方法、理论解开谜团(也可能是意外地解决了问题),此为本格推理的特点

什么叫做本格推理?本格推理有哪些经典作品?

baikebaidu/view/1826291

最早的艾勒里奎因兄弟的《希腊棺材之谜》、《X的悲剧》《Y的悲剧》(后期本格作家受奎因兄弟影响最深) 还有阿加莎的《无人生还》(相当具有代表性)

新本格教父”岛田庄司,代表作《占星术杀人魔法》、《异想天开》

“新本格旗手”绫辻行人,代表作“馆系列”(最有名的《十角馆杀人预告》)馆系列的作品评价蛮高的)

“新本格人气王”东野圭吾,代表作《嫌疑犯X的献身》、《白夜行》

“妖怪推理” 京极夏彦,代表作《姑获鸟之夏》、《魍魉之匣》

“科学推理” 森博嗣,代表作《全部变成F》

本格推理也是现在日本推理小说的主流 感觉上始祖还是推理小说3巨头 个人比较喜欢西尾鸡新 (因为我喜欢轻小说)

什么是本格推理?

编辑本段本格推理

本格,也称本格推理,是属于推理方面的名词。其实本格就是正统的意思 整个故事就是在杀人手法 杀人动机上下功夫,完全围绕“推理”展开的故事,以解开复杂的犯罪技巧和搜寻犯人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的推理小说形式,与硬汉派、间谍小说相对。但现概念基本已经较为模糊。

定义

字典定义1:以解开复杂的犯罪技巧和搜寻犯人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的推理小说形式,与硬汉派、间谍小说相对。 字典定义2:近代司法警察制度完备以后,推理小说的一种基本形式。提出谜团,然后通过各种方法、理论解开谜团(也可能是在外力协助下解决了问题),此为本格推理的特点。

特点

本格推理,又称古典推理,指与注重写实的社会派推理小说相对,以推理解谜为恭要走向,让读者和侦探拥有同样的线索、站在同一平面的推理小说主流类型。常有密室杀人或孤岛杀人等诡计类型。 进一步说明,作为本格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要有谜团:仅仅是有杀人事件,不能称其为本格推理。犯人及所用犯罪手法,让人困惑。然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拨云见日,谜团也渐渐解开,这才是本格推理应有的姿态。 用正确的方法解开谜团:这一点极为重要。推理、推论的方法必须严密清晰,来不得半点模棱两可之处。(很少有作品能做到这一点。)在推理中,用了靠不住的方法,就不是本格,充其量也只是犯罪小说。 “因为如此如此,所以得到这个那个,所以罪犯就是你!”诸如此类,是本格推理中常用的解谜方式

本格推理为什么要叫本格推理

“本格”是日语,大意好像是最初最原味。以前又叫古典派,不过近两年国内多数写手、评论家,尤其新一代推理迷多是日系控甚至推理漫画控,而且当代古典派作品基本集中在日本,所以惯用日系叫法。古典派顾名思义,指小说以解谜为主,严格遵守诺克斯公平性守则,气氛比较轻松,虽有谋杀但不血腥,场景多半是脱离现实的大宅子等密封空间,注重诡计和凶手人设,目的是娱乐大众,基本不考虑写实、反映社会等因素。代表作家黄金三杰、霍尔特、霍克等。本格派强调侦探小说以科学的逻辑推理作为侦破的重要手段,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反映日本社会现象。

本格派推理小说的共通点,是要具有“逻辑性”和“思索性”,而又可依其 “幻想攻彩”及“犯罪气息” 分为本格派和变格派,简单点说本格派就是现实主义的写法而变格派就是浪漫主义的写法。

麻烦解释下本格推理和新本格推理的区别。

日本的推理小说才分本格和新本格,欧美的可以叫古典推理或者更简单点,叫逻辑推理。 本格是日本早期推理小说的派别,就是差不多就是“案发-探案”固定的模式,本格没落之后,诞生的社会派注重反应现实生活,而减小了推理的描述!岛田庄司等人开创了新本格派,相当于本格的一个转变。 把“案发-探案”变成了“案发-探案-不可思议的结局”,也就是在中间加入了很多异想天开的元素。 松本清张是社会派的创始人,《点与线》算是社会派推理小说 (个人看法)

什么才是真正的本格推理?

一、本格推理的概念 字典定义1:以解开复杂的犯罪技巧和搜寻犯人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的推理小说形式,与硬汉派、间谍小说相对。 字典定义2:近代司法警察制度完备以后,推理小说的一种基本形式。提出谜团,然后通过各种方法、理论解开谜团(也可能是意外地解决了问题),此为本格推理的特点。 进一步说明,作为本格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要有谜团:仅仅是有杀人事件,不能称其为本格推理。犯人是谁、所用犯罪手法为何,让人困惑。然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拨云见日,谜团也渐渐解开,这才是本格推理应有的姿态。 用正确的方法解开谜团:这一点极为重要。推理、推论的方法必须严密清晰,来不得半点模棱两可之处。(很少有作品能做到这一点。)在推理中,用了靠不住的方法,就不是本格,充其量也只是犯罪小说。 “因为如此如此,所以得到这个那个,所以罪犯就是你!”诸如此类,是本格推理中常用的解谜方式。 二、本格推理的乐趣 猜测寻找罪犯:本格推理的解谜是建立在严密准确的理论基础上,并以此来构筑全文的。所以只要你能找出文中隐含的证明罪犯的证据,就能相当准确地找出罪犯。当然……此外在本格推理作品中,有时作者还会“明目张胆”地向读者发起挑战书。凡是接受挑战的读者,必定会憋著一股子劲发誓要找出真相的吧! 窥破罪犯的作案技巧:其乐趣与寻找罪犯相当。 精彩绝纶的解决篇:“哇,我总是猜不出罪犯是谁。”这种时候,千万不要上火。要是能这么简单地就被人看破的话,花了钱的读者们也不答应啊。不过不要紧,读者一愁莫展之时,自有名侦探登场,完美地为我们解开一个个谜。这时,你也许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原来如此!”,这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 意外的结局:在本格推理中,结局大出读者之意料者所在多有。有时,还会与自已的想像完全相左。这时,你捧著书,也许会有一种神游物外,梦游仙境之感。然后你可以扔下书,去做一个真正的美梦吧! 三、与其他推理流派的区别 推理的范畴很大,比如有犯罪小说、社会派推理、硬汉派。本格推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现将本格推理与其他推理的不同点做个简要说明。 本格推理是在理论指导下的解谜过程 ——这在本格推理的概念中已有涉及,也是与其他推理的一个主要区别。其他的推理,比如社会派,并不重视解谜,而是以现实社会中真实的人类生活为中心,写作推理小说。 本格推理大多不符合现实 ——在本格推理作品中,有大量的密室、像恶魔一般任意妄为的杀人狂、闻所未闻的不可思议的杀人事件此起彼伏,还有头脑聪敏、智商高不可攀的名侦探天才的推理……这样的作品数不胜数。实话实说,这些案件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机率几乎为零。也就是说,本格推理作品中,展现给读者的多半是非现实的世界。在这一点上,它与社会派推理区别明显。 补充: 爱莫能助 追问: 也就是 本格推理 是纯推理。别的类型的推理除了纯推理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吗?

狄更斯通过匹普追寻所谓“远大前程”的经历来表现这个主题。因此,抱负以及追求个人发展成为这部小说的一个中心主题,也成为促使匹普发展的一个心理机制。从内心深处来说,匹普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旦当他发觉有比自己已经拥有的更好的东西时,他就马上想得到它。当他看到郝薇香**的萨提斯庄园时,他就期盼成为一名有钱的绅土;当他发现自己道德上的缺陷时,便希望能够变成一个好人;当他意识到自己不会读书时,他便渴望知道怎样读书。匹普自我追求的欲望便是确定这部小说标题的主要原因。正因为匹普相信人生可以得到改善,所以他才觉得自己的未来有着“远大的前程”。

[2]在《远大前程》中,抱负与自我追求以三种形式表现出来:道德的,社会的和教育的。正是这些动因驱使匹普在小说中作·出最好或最坏的表现。首先,匹普渴望道德上的自我改善。当他做不道德的事情时,便会严厉自责;这种强烈的负罪感会激发他以后把事情做好。比如当他离家去伦敦时,内心经历了激烈的斗争,总觉得这样做实在对不起乔和毕蒂。其次,匹普渴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出于对艾丝黛拉的爱,匹普盼望成为艾丝黛拉所属阶级的一员。在他姐姐和潘博瞿克的鼓动下,匹普终日沉醉在绅士梦中。实现匹普的绅士梦成了这部小说的基本情节。这给了狄更斯机会去讽刺他那个时代的阶级体系,并揭示其变幻莫测的本质。很显然,与他作为铁匠学徒的生活相比,匹普的尸绅土”生活并不那么尽如人意,道德上也更为堕落。再次,匹普渴望获得良好的教育,这与匹普渴望提高社会地位和娶艾丝黛拉为妻有着必然的联系。要想成为一名绅士,良好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他仅仅是一个无知的乡巴佬,就毫无希望进入上流社会。但是,通过乔、毕蒂和马格韦契的例子,匹普明白了一个人的真正价值与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爱和良知远比博学与崇高的社会地位更重要。

社会阶级

  本格推理,又称古典推理,指与注重写实的社会派推理小说相对,以推理解谜为主要走向,让读者和侦探拥有同样的线索、站在同一平面的推理小说主流类型。常有密室杀人或孤岛杀人等诡计类型。

  定义

  本格推理 字典定义1:以解开复杂的犯罪技巧和搜寻犯人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的推理小说形式,与硬汉派、间谍小说相对。 字典定义2:近代司法警察制度完备以后,推理小说的一种基本形式。提出谜团,然后通过各种方法、理论解开谜团(也可能是在外力协助下解决了问题),此为本格推理的特点。

  特点

  进一步说明,作为本格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要有谜团:仅仅是有杀人事件,不能称其为本格推理。犯人及所用犯罪手法,让人困惑。然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拨云见日,谜团也渐渐解开,这才是本格推理应有的姿态。 用正确的方法解开谜团:这一点极为重要。推理、推论的方法必须严密清晰,来不得半点模棱两可之处。(很少有作品能做到这一点。)在推理中,用了靠不住的方法,就不是本格,充其量也只是犯罪小说。 “因为如此如此,所以得到这个那个,所以罪犯就是你!”诸如此类,是本格推理中常用的解谜方式。

  与其他推理流派的区别与斗争

  推理的范畴很大,比如有犯罪小说、社会派推理、硬汉派等等。本格推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现将本格推理与其他推理的不同点做个简要说明。 本格推理是在理论指导下的解谜过程 ——这在本格推理的概念中已有涉及,也是与其他推理的一个主要区别。其他的推理,比如社会派,并不重视解谜,而是以现实社会中真实的人类生活为中心,写作社会推理小说。 本格推理大多不符合现实 ——在本格推理作品中,有大量的密室、像恶魔一般任意妄为的杀人狂、闻所未闻的不可思议的杀人事件此起彼伏,还有头脑聪敏、智商高超的名侦探天才的推理……这样的作品数不胜数。实话实说,这些案件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机率几乎为零。也就是说,本格推理作品中,展现给读者的多半是非现实的世界。在这一点上,它与社会派推理有着明显区别。 本格推理的起源要早于如今广受欢迎的社会派推理,20世纪20年代,因江户川乱步发表《两分钱铜币》,推理小说开始受到日本文坛的重视,其后发展为风格不同的两派:一是“本格派”,二是“变革派”。前者被视为正统,注重逻辑推理;后者以离奇怪诞为特征,并不符合生活的真实和科学的逻辑,是惊险、恐怖和色情的混合体。这两派作品故事大同小异,人物形象千人一面,有的单纯追求趣味性,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典型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深入开掘。更有甚者,一味追求情节的离去曲折,表现案情的复杂性,人为制造悬念,常在进入情节中心时,把矛盾建立在误会和巧合上。20世纪50年代起,以松本清张为代表的“社会派”以其真实性逐渐成为日本推理小说的主流。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本格派”的严冬, 鲇川哲也、土屋隆夫、都筑道夫、山村正夫、泡坂妻夫、栗本薰、连城三纪彦、竹本健治、笠井洁是这一时期本格推理的主要代表。如今一些新人以绫辻行人、我孙子武丸和京极夏彦为代表的“新本格派”克服了一些原“本格派”的缺点,为本格派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格推理的代表人物

  江户川乱步(1894~1965)  鲇川哲也(1919~2002) 土屋隆夫(1917~ ) 都筑道夫(1929~2003) 山村正夫(1931~1999) 泡坂妻夫(原名:厚川昌男 1933~2009) 栗本薰(原名:今冈纯代 1953~ ) 连城三纪彦(原名:加滕甚吾 1948~ ) 岛田庄司(1948~ ) 竹本健治(1954~ ) 笠井洁(1948~ ) 绫辻行人(1960~ ) 我孙子武丸(1962~ ) 京极夏彦(原名:大江胜彦 1963~ ) 西泽保彦(1960~) 北山猛邦(1979~) 三津田信三()

本格推理 字典定义1:以解开复杂的犯罪技巧和搜寻犯人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的推理小说形式,与硬汉派、间谍小说相对。 字典定义2:近代司法警察制度完备以后,推理小说的一种基本形式。提出谜团,然后通过各种方法、理论解开谜团(也可能是在外力协助下解决了问题),此为本格推理的特点。

进一步说明,作为本格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要有谜团:仅仅是有杀人事件,不能称其为本格推理。犯人及所用犯罪手法,让人困惑。然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拨云见日,谜团也渐渐解开,这才是本格推理应有的姿态。 用正确的方法解开谜团:这一点极为重要。推理、推论的方法必须严密清晰,来不得半点模棱两可之处。(很少有作品能做到这一点。)在推理中,用了靠不住的方法,就不是本格,充其量也只是犯罪小说。 “因为如此如此,所以得到这个那个,所以罪犯就是你!”诸如此类,是本格推理中常用的解谜方式。

本格派推理和社会派推理分别是推理小说中的两大派别。

本格派:又可称为古典派或传统派。以推理解谜为主要走向,是推理小说的主流。所谓”本格“是从日本引进的名词,代表的是“正统”的意思;有人将本格定义为兼具幻想性的谜(主要是与犯罪有关)与高度逻辑性的小说。本格派可满足以解谜为乐趣的读者,通常尽可能地让读者和侦探拥有同样线索、站在同一平面。

社会派:某种程度上为反对本格派“流于纸上谜题游戏”而生,强调推理小说不应只是推理,更应当反映并描写现实社会。此派推理小说较着重于社会写实。

本格派是与欧美传统的推理小说风格比较一致的,其代表人物是江户川乱步,他在日本推理小说界的地位大概也就相当于柯南道尔在欧美侦探小说界的地位了,他笔下的明智小五郎在四五十年代曾是无数日本人心中的偶像。

社会派推理小说的代表作家是松本清张、水上勉、有马赖义、黑岩重吾、户川昌子等人。他们惯于把侦探案的情节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展开,深入罪犯的精神世界,探索杀犯罪的社会原因,揭示社会矛盾和黑暗现象,批判战争的邪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513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