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简介 庄子简介是什么

庄子简介 庄子简介是什么,第1张

1、中文名称:庄子

2、又名:庄周

3、性别:男

4、所属年代:春秋战国时代

5、民族:汉族

6、生卒年:369~286

7、生平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一生率性任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8、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庄子·让王篇》)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庄子·秋水篇》)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朴归真。

9、总之,他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髓,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为此,他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庄子这些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0、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如果说,屈原的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鼻祖,那么,庄子的文章,无疑是中国浪漫主义散文的先河。

老子是“思想家型”的人,老子天下第一。李耳是一位内家拳武术高手。生前逝后皆是名震九州。庄子是一位剑术高手。在地方很有软实力性的影响力。庄子可以说开创了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先河,并在寓言和讽刺类作品上有独特成就。老子官位不大,历任太子伴读、征伐将军、农林部长、图书馆和博物馆馆长等职位,属周朝中央官员。孔子是一位官场上的落败者,官职属于地方官。孔子是“文化型”的人,且在教书育人上很有一套。--------------------------------------------------------------------------------------------------------------------老子的治国思想是政治家的思想;孔子的治国思想是政客型的思想。--------------------------------------------------------------------------------------------------------------------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在于:政治家“在其位”是为了国家社稷以及人民的福祉而“谋其政”;而政客“在其位”是为了一己敛聚钱财、光耀门楣,和满足“骑在人们头上”的虚荣感觉。

庄子、孟子文章风格的区别为:反映不同、风格特征不同、手法不同。

一、反映不同

1、庄子文章风格:庄子文章风格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

2、孟子文章风格:孟子文章风格主要反映了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二、风格特征不同

1、庄子文章风格:庄子文章风格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2、孟子文章风格:孟子文章风格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具有气势浩然的风格特征。

三、手法不同

1、庄子文章风格:庄子文章风格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主张以自然义、生成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

2、孟子文章风格:孟子文章风格出发点为性善论,运用类比推理,主张德治。

两千多年来, 庄子 的存在即一直是个谜,一个漫无际涯,云诡波谲,惊心动魄的谜。在 庄子 的世界里,可以一会上天一会入地。在他的世界里,有住在天池的大鱼,一个翻腾能把天池的水给打翻;也有抟扶摇直上九重云霄的大鹏,展开的翅膀能够遮天蔽日。他的世界总是波诡云谲的,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他的世界是个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世界。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最有特色的人物。庄子比较特殊,他不像 孔子 、 孟子 ,人们能够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而庄子似乎来无影去无踪的样子,人们似乎知道一些关于他的行踪,又对他一无所知。庄子,名周,生卒年失考,据说与 孟子 是同一时期的人,曾经做过漆园吏。他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老子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人将庄子和 老子 并称为“老庄”。他的一生自由且洒脱,他不愿意像鱼池里被善待的鱼儿,更愿意做个在泥水里拖着尾巴优哉游哉的乌龟。他出生的年代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得天马行空,他的思想也被人看作是“消极”,而对世间事物无裨益,庄子很孤独,他的神秘不为人所道。在纷乱的世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当时间都静止,他就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圣贤的超脱我们能够做到几分,庄子的超脱和自适,让世人都对庄子刮目相看。庄子和孟子、孔子都不太一样。孔孟之道谈道义、谈仁义,空而不实际,以教义来教育人们,但庄子不一样,虽然他的理论继续沿着老子思想,推行万物有道,继续践行着老子的道路。庄子把孔孟用来研究帝王之术和社会法则的时间,拿来研究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他擅长天马行空的想象,总是用飞禽走兽来隐喻人的境界,因此,庄子的世界充满了诡谲,充满了想象,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为什么,后世的 李白 、 苏轼 能够过得如此洒脱,因为他们深深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他们读懂了庄子的世界。当一个人超越了世俗的得失欲和功利心,就会像“鹏”一样,拥有挟泰山以超北海,有抟扶摇直上云霄的雍容气度,庄子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却介于老子和禅宗的特质之间游走。他跳跃而跳脱在心物之中。曾经一位叫胡文英的学者曾评价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介于真实与虚幻之间,庄子游走在万物之中,糊涂一点,混沌一点,反倒自在逍遥,这便是庄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文章里,出现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事物,而且神秘离奇得让人目瞪口呆。在文章里庄子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只有做到了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能真正逍遥,无所阻隔。在《逍遥游》自由遨游的鲲鹏,本是一种在天池的大鱼,变为鸟之后,扑腾翅膀一飞冲天,展开的双翼遮天蔽日,飞向遥远的天边。天马行空到, 鲁迅 先生也感叹到:“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可见,庄子的想象力和文学功底。

庄子对人生的考虑不是空穴来风、纸上谈兵,相反是建立在对人性对生命的深刻认识之上,所具有超凡的感知力。他探讨的其实也是人活着追求自由的真谛,庄子是天地都无法局限的天才,是思想界的疯子,更是动荡社会里的自由人。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望采纳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56年),是一个大动乱、大变革的时

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大转折时期,是各种政治主张、哲学观点、学术思

想异常活跃的时期,形成了儒、道、法、墨、名、兵等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

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

王同时。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一

生率性任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

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

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

(《庄子·让王篇》)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

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

是谓友其真。”(《庄子·秋水篇》)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

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朴归真。

总之,他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髓,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为此,他对世俗社会的礼、

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

为诸侯”的精辟见解。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

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

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庄子这些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人类思想史上

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政

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

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具有

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如果说,屈原的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鼻祖,

那么,庄子的文章,无疑是中国浪漫主义散文的先河。

但是,庄子其人距今已经二千多年,《庄子》一书属于古汉语,文字奇诡古奥,今

天的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非穷心研读者,难以读懂。为了使庄子的学求思想和绝

妙文章为今人所广泛了解,我们组织兰州大学青年讲师王新民先生撰写了这部《庄子传》。

王新民先生,甘肃省民勤县人,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生学位时,曾专门研究

过庄子,对庄子的身世、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文章的美学价值等都有精深研究,因而

在1991年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这部作品,第一次以传记小说的形式,再现了庄周的

身世、人品和学问,以及他所处战国时代的历史风云,将历史性、学术性、文学性有机

地融为一体,1992年8月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令人惋惜的是,这样一位有才华的青年讲师,还在他写作《庄子传》一书时,既已

发病,后查出为肺癌骨转移,经多方治疗无效,不幸于1992年10月6日、《庄子传》一书

刚刚出版不久,即离开了人世,享年仅28岁。

庄子》又称《南华经》,为道家重要经典。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原有五十二篇。现在通行的三十三篇,是晋人郭象整理的本子。其中内篇七篇,为庄周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传说为庄周门人及其后学所著。�

庄周是宋国蒙人。生于公元前三六九年,卒于公元前二八六年,与孟子生活年代约略同时。他自幼家贫,终生“处穷闾阨巷”,虽曾向监河侯借粟,却拒绝了楚威王的厚币礼聘。与当时儒、墨显学之士(更不用说法家了)汲汲然向当权者兜售自己的理论以求一仕不同,他是一位遁居民间的自由思想家。这就是为什么以“好辩”著称的《孟子》不曾提到他的原因。�

庄周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思想史上百家竞起,诸子争鸣,儒道墨法,学派纷呈的辉煌时代。庄子则是道家学派集大成的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道”是“自本自根”、“无所不在”,强调一切事物都是自生自化,否认超自然的神和超社会的主宰。因而庄子的“道”就不是所谓“内圣外王之道”的“道”,它不是为统治者提供为何进行统治的驭民术,而是探究作为个体的人的精神超越与自由。在庄子思想中,“道”是界限与差别的(“道未始有封”),万物也是一齐而根本无所谓差别,只要通过“坐忘”,即摒弃社会意识与理论思维的方式,就可以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这样就可以逍遥自得,遨游天地了。�

庄子思想超越追求的意义,在于它揭露与批判了处于统治地位的“礼乐”文化的虚伪性与异化,成为历史上最为典型的社会批判理论。那些怀抱崇高理想而又蔑视世俗利禄荣辱的文人侠士,往往都以庄子思想为皈依。他们甘于“被褐”的边缘地位,对世俗价值抱着强烈的拒斥,对专制强权保持着冷眼旁观的批判态度,从而在社会理想与学术风范上,表现出与正宗官学相对立的异端性格。他的哲学思辩却又是中国哲学史上最具活力的酵母,魏晋玄学、佛教禅宗、宋明理学,都与庄子哲学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他那恣意汪洋,想象丰富的文章,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的先河,而“美在自然”、“大美不言”等观念,更成为传统美学的精髓。

http://wwwtianyabookcom/zhuangzi/

楚地山明水秀、地灵人杰,文化氛围十分浓厚,也孕育出富于幻想和浪漫色彩的风格。庄子和屈原皆为这一风格的代表者,但庄子是哲学家、思想家而兼文学家,屈原则是政治家、思想家而兼诗人;庄子是“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的平民知识分子,屈原则是身仕左徒、三闾大夫并为楚王近臣的同宗贵族。由于出身不同,政治态度不同,经历不同,所以庄子和屈原虽然同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虽然在批判现实、崇尚人格美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但在创作风格、精神境界、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异。

1.因政治态度不同而导致不同的浪漫主义风格

屈原和庄子都生活在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的战国时代,是当时才华横溢的学者,然而两人的政治态度迥异。

屈原是濡染着民族精神成长起来的民族诗人,楚民族独特历史发展进程所形成的热爱祖国、顽强不屈、勇于进取的精神培养出了他的爱国激情、耿介人格和奋斗不息的抗争勇气;贵族的出身又使他对宗国的感情更为深挚浓烈,可以说屈原的一生都在为立德、立功、立名而奋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把个人的命运同楚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国势的兴衰,所以才会在楚都被破,眼见报国无望时才愤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受老子思想影响较深,他一生追求的是人生完美,就是超功利的顺应自然的自由人生,“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逍遥观。庄子一生生活贫穷困顿,但却鄙视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中保持其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这点和屈原的“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倒是不谋而合。但庄子出于对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不满,对政治始终抱着一种疏远和冷峻的态度,对统治者始终抱着一种反抗的不合作的态度,庄子的这种政治态度可以从以下这段话中明显地看出来:“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正由于二人不同的政治态度,形成了他们在创作上不同的浪漫主义风格。屈原作为一个受时代理性精神激荡而觉醒较早的诗人,对祖国的现实、民族的前途和自身的命运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江河日下的国运使他忧心如焚;对弥漫于朝野上下的贪婪愚妄之风和迫害贤良、祸国殃民的群小,他切齿痛恨;对自身价值和所坚持的理想的自信,使他对自己的遭遇愤慨难平。屈原虽“以道自任”,但超乎寻常的忠诚换来的却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结局。对宗国的眷恋,对国君的深情,对时不我待的感伤,对忠贞而被放逐的委屈,对重新起用的希冀,种种忧怨,郁结心头。这种情绪在诗人胸中激荡冲撞,浑融为一股悲慨愤激之气,于是就形成了屈原浪漫主义创作上郁愤缠绵的风格。

同屈原不同,庄子为文的目的主要不在社会批判,而在为困境中的人类寻找精神的家园,只是内心炽烈愤激之情无法掩抑的自然流露,洒脱超然才是他的终极目标。庄子不像屈原那样执着于政治理想,而是致力于对世俗价值的超越,对人生困境的超脱,这样就形成了庄子浪漫主义创作上冷峻超然的风格。

2.因政治态度不同而形成了迥异的浪漫主义精神

由于庄子、屈原的政治态度不同,同样也形成了他们在创作上不同的浪漫主义精神。在屈原的诗篇中,始终充满着奋发向上的入世精神。作为屈原浪漫主义精神核心的“美政”理想跳荡于屈原的壮丽诗篇中。屈原的浪漫主义是用奔放的语言和瑰丽的想象来塑造形象,表达自己的节操、志向、忧患、理想等内心世界的感情,抒发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这是屈原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

而庄子的作品始终葆有平民知识分子的强烈愤世精神。我们读《庄子》,常常感到好像在读声讨黑暗现实的檄文,对鼓吹“圣、勇、义、知、仁”的圣人,庄子认为是“利天下也少”,“害天下也多”,主张“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月去箧》),对国君、诸侯表示了极大的憎恶。在《列御寇》篇的一则寓言中,庄子更揭露宋国政治的黑暗是“非直九重之渊也”,揭露宋王的残暴与乖戾是“非直骊龙也”。尽管在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中杂有厌世、避世、混世等消极因素,并含有某种复古主义、虚无主义倾向,但是其愤世精神是贯穿于庄子一生的。此外,庄子的浪漫主义,更多地歌颂自然,批判人的异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探索人生自由的理想境界—这是庄子浪漫主义的突出精神。

3.庄子的文章属于消极浪漫主义,屈原的作品属于积极浪漫主义

庄子主张“小国寡民”和“至德之也”,他的作品主张人们采取避世的态度,显然属于消极的浪漫主义。就《庄子》的思想内容来说,其消极成分确实很多,所以我们说庄子的浪漫主义属于消极的浪漫主义。然而《庄子》的思想内容绝不仅仅只有这些,我们还应该看到其隐匿于“天”、“道”之中的积极内容,如对于客观自然规律的依循与尊重,对暴君政治的揭露,对仁义礼法的蔑视等。我们应对其思想内容做出科学的分析与评价,吸取其有益的东西。

屈原则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积极参与现实政治,始终想用“美政”来改造楚国,反复表达“九死未悔”的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奋斗决心,申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和光明的进取精神,这都显示出屈原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本色。

4.屈庄浪漫主义文学对我国后世文学影响巨大而深远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诗歌领域浪漫传统的开创者。屈原对后世影响最深的,一是他的爱国思想感情和高洁的品格。千百年来,在反抗强暴,伸张正义,维护祖国利益和尊严的斗争中,人们总是以屈原为榜样,从那里获得鼓舞和进取的力量。屈原的精神和品格始终为后人景仰,从端午吃粽子,挂艾草的传统中就可见一般。二是屈原继《诗经》之后所开创的重幻想的浪漫传统,从古至今,影响了无数的大文豪。如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精神,明显属于对屈原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鲁迅曾称赞屈原的《离骚》说“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庄子》散文则开创了浪漫主义风格的先河,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在诗、词、文、赋、小说诸方面都有庄子浪漫主义的痕迹,诸如宋玉的赋,贾谊的文,魏晋时期阮籍、陶渊明的诗、文,唐宋李白、苏轼、王维的诗、词、赋,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乃至现代郭沫若的诗,深受庄子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响。对次,鲁迅也曾说过:“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先秦文坛上,庄子和屈原的作品,一为散文巅峰,一为诗歌极顶,它们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洪流中的巨江大河,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537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