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通俗说法

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通俗说法,第1张

    顾名思义,宏观是指从大的方面去观察,微观是指从小的方面去观察。在宗教学、社会学、经济学领域,还常常用到中观这个概念,即处于宏观与微观之间。在自然科学领域,介观是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概念。

   在自然科学中,微观世界通常是指分子、原子等粒子层面的物质世界,而除微观世界以外的物质世界被称为宏观世界。   在自然科学中,还有介观的概念,它是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一种体系。

  处于介观的物体在尺寸上已是宏观的,因而具有宏观体系的特点;但是由于其中电子运动的相干性, 会出现一系列新的与量子力学相位相联系的干涉现象, 这又与微观体系相似,故称“介观”。 在社会科学中,一般来说,我 们通常把从大的方面、整体方面去研究把握的科学,叫做宏观科学,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宏观方法。

    通常把从小的方面、局部方面去研究把握的科学,叫做微观科学,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观方法。比如说,研究某种社会总体发展规律的科学,我们称之为宏观社会学;研究某个社会特殊现象、局部现象的科学,我们称之为微观社会学。

  又比如,从整体上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我们称之为宏观经济学;从局部的深层次上研究某种经济现象的科学,我们称之为微观经济学。   在宗教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还有中观这个概念。

  虽然名词相同,但在不同领域的定义也有不同。 宏观微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没有宏观,也就无所谓微观;反之亦然。哲学范畴里到处都是这样的矛盾,比如整体与局部、质与量、存在与思维等等。如果要在宏观上把握大局,就要抛弃微观的影响,比方说宏观调控就是这样。

    如果代表了微观的利益,那自然就会不断放大微观的比重,以达到影响宏观、服从微观的目的。宏观是建立在微观之上,是微观的积累到一定的产物,从整体和部分来讲,宏观是微观的集合。

  两者是统一的,微观和宏观只是一个角度,微观的影响会制约着宏观的发展。所以必须全面分析问题。 [收起]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体经济表现和宏观变量,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它研究经济体整体运行和政府干预对经济的影响。微观经济学则关注个体经济行为和微观变量,如消费者决策、生产者行为和市场供求等。它研究个体行为如何影响市场价格和资源配置。尽管它们关注的尺度和范围不同,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宏观经济学的整体经济表现受到个体行为的总和影响,而微观经济学的分析结果也受到整体经济环境的制约。例如,宏观经济增长与微观经济中企业的投资和创新密切相关。同时,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制定也需要考虑微观经济的效果,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也需要宏观经济环境的背景支持。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企业或家庭参与者的行为和后果,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整个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简单地说,微观经济是靠无形的手(市场)去干预经济,宏观经济靠有形的手(政府)干预经济。

另外,它们的需求曲线一般都向右下方倾斜,即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供给曲线会右上方倾斜,即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相同之处就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价格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它们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它们的交点决定价格和产量。

异: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同:

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后果

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需求曲线一般都是向右下倾斜的,供给曲线一般都是向右上倾斜的,有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其交点都决定价格和产量。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及联系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整理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及联系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现代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产生划分的四个阶段,只有确定了此项内容才能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与分析。本文简述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形成环节,并就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主要区别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形成;区别;联系;

 引言:

 西方经济学自凯恩斯起就被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致力于通过对单个单位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在其所产生的经济行为的基础上阐述价格机制的本质,思考怎样解决一直以来社会上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宏观经济学与其不同之处则在于,宏观经济学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社会经济的研究中,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从国家角度对社会经济进行管理的理论,并需要采取合适的经济政策用以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帮助解决存在已久的由于不同利益矛盾而影响社会稳定性的问题。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学致力于对资源配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从宏观经济学角度看,经济学又是对资源利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因此,怎样选择合适的方式保证配置的合理性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就成为人们努力的方向,这也是现代经济学想要找寻的研究答案。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1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在15世纪产生,于17世纪结束。重商主义在马克思看来,是探讨现代生产方式与发展理论的最早探究行为的成果。但受时代、地域等条件的限制,重商主义的诸多研究者均将研究范围局限于流通领域,所包含的内容也大多数为政策主张,并没有在不断进行深入研究的相关过程中获得具有完整性与实际应用价值的体系。因此,重商主义也只能将其看作是最早的经济学阶段。

 12、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最早起源于17世纪中期,是19世纪70年代前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作为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研究人物,亚当·斯密在古典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其代表作为著名的《国富论》,该着作的出现也意味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对于古典经济来说,其最为主张的政策就是自由地放任一切产生的经济行为,让价格能够自主地对经济进行调节,即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由于人们不断追逐私利而产生的一系列后果,但也将在这一过程中使得资源的分配逐渐趋向于平衡,继而帮助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分配。古典经济学家在对经济学进行研究时,不再仅仅局限于流通领域,而是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生产领域,这也是经济学成为具有相对独立研究体系的主要原因。

 13、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从19世纪70年代发生边际革命起,新古典经济学开始产生,直至20世纪30年代结束。边际效用价值论在这一阶段被诸多经济学家提出,并最终由庞巴维克将其完善并使其最终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特征的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1890年,经济学家马歇尔所编着的《经济学原理》中,将生产费用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研究并逐渐建立起以均衡价值论作为体系研究核心的经济学体系。该体系的产生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建立,为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定了重要且坚实的理论基础。

 14、宏观经济学

 20世纪30年代以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发展标志,并在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形成与资本世界爆发的环境下,危机的产生促使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彻底明确了就业水平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两者的紧密联系使得其能够从总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国民收入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并能够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对现阶段失业所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由此制定出了一系列具有干预国家经济与对具体需求进行完善管理的具体办法。凯恩斯在此种环境条件下所提出的相关理论,由于其确定以国民收入作为理论体系的核心,并在国家干预的基础上,辅助以政策和理论主张,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为其理论的不断丰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

 21、基本假设差异

 针对微观经济学进行的研究均是在确定的一系列假设条件下展开的相关内容,而其所关注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三点:第一是具有完全化的理性特征;第二是市场出清;第三是信息具备完全性。而有关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也有两点:第一是其所处市场环境或所沿用的市场机制具有不完善的特征;第二是作为政府具有对经济进行调节的基本能力。

 22、基本内容的不同

 均衡价格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以及生产者行为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包含了时间、产权经济学等基础内容;而宏观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容则与微观经济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既包含理论(例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周期与增长理论等),也包含与宏观经济相关的一系列政策福利等,涉及的内容极多,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市场环境与基础的经济增长条件。

 23、研究对象的差异性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其研究对象为具有单个经济单位特征的一系列经济行为。所谓微观经济学,实际上就是对单个经济主体(如居民户、厂商)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探讨如何通过采取合适的方式用以实现各类商品消费均能够一一对应有限收入的基本目标。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其探讨的则为怎样在受到有限资源条件的限制下实现各类商品的生产,以帮助实现其利润的最大化。有经济学专家强调:厂商与居民,这一具有单一特点的经济单位是否能够实现其行为的最优化,是决定微观经济学理论探究效果与理论基础夯实的重要基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着诸多不同,宏观经济学是对由个体单位而共同构成的整体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其研究的对象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与方式,在对所存在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时,是将重点放在总体角度上。萨缪尔森说:“产量、价格水平、失业以及收入是对整个经济行为进行完整分析的重要基础”。夏皮罗也强调,在对国民经济进行考察时,应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将所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为与内容看作一个整体。

 24、解决问题不同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来看,其所针对解决的问题主要为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资源配置简单来说就是生产何种产品、针对的服务对象是谁以及选择了怎样的生产方式。而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则是对具有单一特征的经济单位在一定范围内所能够突显出最大效果的一系列行为的研究,用以达到社会资源的配置最优目的。总体来看,宏观经济所能够解决的就是资源利用问题,其将研究精力重点放在了资源在某一阶段为何没有能够获得及时补充的重要机会,如何在现有资源基础上获得最大化应用效果以及在已经确定的经济环境下经济应该如何增长。

 25、核心理论的不同

 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居民与厂商所产生的一系列行为,起引导作用的主要因素为价格。而具体应该生产何种产品、确定了怎样的生产方法以及生产所针对的对象等,这些内容均是以价格为中心。此时的价格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仿佛是一只无形的手,用以对所包含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科学调节。而作为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围绕该理论所产生的其他内容均以价格理论为核心,这也是在该种环境条件下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之为“价格理论”的主要原因;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核心则为国民收入,在将其作为研究核心问题后能够对资源的具体利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具体运行进行完整研究提供基础条件。作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国民收入理论”也是其他在宏观经济学范围内所产生的基础。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31、目的相同

 无论是何种经济学,其最终的目的均是能够为一切的经济行为提供正确的引导条件,继而帮助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为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内容方面互相补充

 在已经对假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前提条件下,微观经济学重点分析的问题为如何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而宏观经济学对应的则是在已经确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以达到资源被充分利用的问题,其通常是以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才能获得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答案。两者从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角度来看,具有互相联系与互相补充的作用。在互相补充的背景下,只有保证其结合的紧密性,才能为构成具有完整特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33、研究分析法均为实证分析法

 两种经济学类型,其所研究的假定前提均为社会经济制度已经确定,并不将研究重点放在对社会经济由于何种原因变化与最终将产生的后果上,其仅仅是在经济制度保持不变的环境背景下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与合理利用的问题。该类型的研究同样不适用于对其价值与制度有效性进行判断上,一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环节上,以实证描述方法分析经济运行过程的方式就是实证分析法。从这一角度来看,无论是宏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均应将其归入实证经济学的范围内。

 4、结语

 综上所述,先后形成是微观与宏观两种经济学的形成时间上的特点,但两者所包含的本质以及研究目的等均是相同的。两者同样存在着多类型的研究区别,但研究者应明确两者之间统一辨证的根本关系。

 参考文献

 [1]吴遵杰,陈勇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与问题[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7(01):72-97

 [2]崔冬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系[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3)

 [3]王凯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一体化趋势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7(20):15

 [4]黄邦根本科生“西方经济学”课程之结构框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8):106-108

 [5]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团队简介[J]经济研究,2017(09):209

 [6]牟进洲紧密跟踪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N]劳动保障研究,2018(01):3

 [7]金碚试论经济学的域观范式——兼议经济学中国学派研究[J]管理世界,2019(02):7-23

 [8]王花球西方经济学概论[M]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宏观和微观是将研究的对象范围进行限定。宏观注重研究对象的全局性、整体性。微观注重研究对象的具体化、差异化、结构化、多样化,注重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单独或者相关情况下的存在形态和运行状态。

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在消费、出口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加大投资成为重要的政策选择。2008年11月中央政府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以刺激经济,并于2009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

扩展资料:

同步指标:

我国常采用如下指标作为一致同步指标:工业总产值、全民工业总产值、预算内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社会商品零售额、国内商品纯购进、国内商品纯销售、海关进口额、货币流通量、广义货币M2、银行现金收入等共10项。

滞后指标是指相对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在指标的时间上落后,例如某指标的高峰或谷底均比国民经济周期的高峰或谷底落后若干个月,则称该指标为滞后指标。我国主要有:全民固定资产投资、商业贷款、财政收支、零售物价总指数、消费品价格指数、集市贸易价格指数等共6项。

-宏观经济指标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如下所示: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ZF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互为前提的。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因此,既要对有限的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又要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而资源的最优配置是微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资源的充分利用则是宏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两者是相互补充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555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