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舞蹈草原随想特点

蒙古族舞蹈草原随想特点,第1张

丰富、含蓄、舒展、豪迈。

根据蒙古族舞蹈草原随想表演显示,这段舞的特点是丰富、含蓄、舒展、豪迈。

蒙古族舞蹈一般指蒙古舞。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吉林、黑龙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间舞蹈。

蒙古民族历来是欢歌乐舞的民族,宴会、婚礼、庆典、体育竞赛无不既歌且舞,而且宗教舞、宫廷舞、民间舞有着难以截然划分、千丝万缕的因缘关系,统治者宫廷中的盛大宴会,还保留着民间即兴舞蹈的习俗。《出使蒙古记》记载:“当他们举行盛大宴会时,他们全都拍着手,并随着乐器的节奏跳舞,男人们在男主人面前,妇女们在女主人面前。”蒙族民间舞如《踏歌》、《倒喇》、《筷子舞》、《酒盅舞》,至今流传在民间,成为娱乐性强的集体舞。

《踏歌》

蒙古族进入中原之前,流行氏族部落的集体舞,形式是绕树踏歌。《蒙古秘史》中有一段记载,说是立忽图刺(成吉思汗的叔祖)在成为合罕(部落的领袖)时,在豁儿害纳黑川举行了庆典,“蒙古之庆典则舞蹈筵宴以庆之”,既推举忽图刺为可汗,所以要“绕蓬松繁茂树而舞,直踏出没肋之蹊,没膝之尘矣”。绕树而舞或围成圆圈起舞为游牧民族舞蹈的原始形式。“在繁茂的树阴下,跳舞欢宴,把杂草踏烂,地皮也踏破了”(均见《蒙古秘史》)。古代蒙古的游牧部落以“库伦”的形式居住,每个“库伦”都是圆形的,部落首领的帐篷居中,其他人家层层围着它,所以他们习惯于围成圆圈载歌载舞,还喜欢顿足踏步(莫德格玛《蒙古舞蹈文化》),元代从草原进入大都市仍流行这种舞蹈形式。而且在宫廷巍峨的殿堂里,宴会上也欢舞踏歌,《辍耕录》记载:“黄羊尾,文豹胎,玉液淋漓万寿杯。九殿高紫帐暖,踏歌声里欢如雷。”至今蒙古族民间的《安代》中还保留着这种即兴踏歌(还有移步动作)的形式,虽有种种不同的传说,但从动作特点看是和踏歌一脉相承的。莫德格玛的研究认为是《德布恩勒特踏舞》。

《倒喇》

《倒喇》(蒙语又歌又舞的意思)和现在流传于内蒙古杜尔伯特部族的《顶碗舞》(头上顶碗)以及广泛流行于鄂尔多斯民间的《筷子舞》、《酒盅舞》等,和佛教舞《灯舞》、《珠腊》都有很密切的渊源关系。《历代旧闻》曾谈到:“元有《倒喇》之戏,谓歌也,琵琶、胡琴、筝皆一人弹之,又顶瓷灯起舞。”清代人吴长元著《宸垣识余抄》曾指出,《倒喇》是金代和元代的戏剧名,而且还引用了陆次云的《满庭芳》词:“左抱琵琶,右持琥珀,胡琴中倚秦筝,冰弦忽奏,玉指一时鸣。唱到繁音入破龟兹曲,尽作边声。倾耳际,忽悲忽喜忽又恨难平。舞人矜舞态,双瓯分顶,顶上燃灯。更口噙湘竹击节堪听。旋复回风滚雪,摇绛烛,故使人惊,哀艳极,色艺心诚,四座不胜情。”从这一段生动的描绘,可以知道《倒喇》是一场优美动人的独舞,还有特技表演,不但头上顶灯,而且口里还吹奏着横笛。“双瓯分顶,顶上燃灯”,则指既顶双碗或顶点燃着的灯。蒙古族舞蹈艺术家莫德格玛集中杜尔伯特部族的顶碗和鄂尔多斯的《酒盅舞》的精华,创编了当代的《盅碗舞》,再现了高贵、端庄、典雅、秀美的古代蒙古妇女的神态风韵,在表演时,三只瓷碗好像长在人体上的零件,头顶不离碗,手不离盅,被誉为“东方一绝”。

《黑山鸡舞》

这是流行于布里亚特蒙古族的古老民间舞,模仿黑山鸡的动作和叫声,翩翩起舞,舞者边舞边吹口哨或用舌头作响,学鸡叫伴奏(《布里亚特蒙古史》)。

乐器、乐曲和舞曲

元代的乐器除蒙古族固有的胡琴、号角外,也吸收了汉族乐器,如方响、羯鼓、竽、拍板等,山西曲沃出土的元延佑元年的砖雕四乐伎就是典型例子。蒙古乐曲散见于《新元史·礼乐志》以及《辍耕录》等书中。这些乐曲都和汉族曲调不同,具有浓厚的蒙古民族色彩,除大曲、小曲之外,也有从新疆一带传来的乐曲,即所谓“回回曲”。

《海青拿天鹅》

海青是鹰的一种,全身为白色,红嘴,红爪,善于擒拿天鹅,是成吉思汗部族的图腾。蒙古族放海青拿天鹅是很古老的习俗,因之也产生了反映这种生活的乐曲和舞蹈,叫做《海青拿天鹅》。元代诗人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描述了这首琵琶曲:“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

根据内蒙古札木苏记录,兴安岭南麓的狩猎歌舞《海青拿天鹅》为两人扮演的小歌舞,据说蒙古族舞蹈的顺拐和小碎步向前跑,都是模仿海青的,这可说是蒙古族图腾舞的遗迹,值得重视。

《白翎雀》

《白翎雀》是元代著名的《答罕曲》。“答罕”为蒙古语,亦名《白翎雀双手弹》,见《新元史·乐志》。杨维祯《元宫词》有“开国遗音乐府传,白翎飞上十三弦”之句(十三弦为筝,是用筝奏的曲子)。最初元世祖忽必烈令伶人硕德闾作曲,表现在朔漠之地能制猛兽又能驾天鹅的白翎雀。此鸟雌雄合鸣,声音悦耳,曲子开始缓慢柔和,曲终急促,表现“白草黄云日色薄”,“啾啁百鸟纷参错”的朔漠风光,动人心弦。此曲后为舞曲。张昱在《白翎雀歌》中描述了女真族舞伎作此舞时的妙丽多姿:“女真处子舞进觞,团衫盘带分两傍,玉纤罗袖柘枝体,要与雀声相颉颃。”

《白沙细乐》——《别失谢礼》

这是至今保存在云南省丽江县的元代歌舞曲。相传南宋末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取道吐蕃之地,过大渡河抵金沙江,丽江摩些(纳西族)部土司阿良对忽必烈表示拥护并帮助他进军大理。临别时忽必烈将乐曲十章和乐工、乐谱赠送给阿良。这就是《白沙细乐》——《别失谢礼》的来源。《丽江府志》记载:元太弟(忽必烈)革囊渡江,其音乐相传有胡琴、筝、笛诸器,其调有南北曲,叨叨令、一封书、寄生草等名。名曰细乐。据调查,现在元代遗音仍保留在纳西族丽江地区,成为纳西族的古典乐舞。而且配以舞蹈,这原是大型套曲,有十个乐章,但现在仅存乐曲《笃》(序曲),第一章为《一封书》(即堪蹉),第二章为《雪山脚下三股水》,第三章为《美丽的白云》,第四章为《多蹉》(即赤脚跳),第五章为《三思吉》,第六章为《劳曼蹉》(即《云雀舞》),此外还有《哭皇天》等,其他已失传。“蹉”即舞蹈,《堪蹉》、《多蹉》和《劳曼蹉》都是舞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劳曼蹉》(《云雀舞》),该舞由二人分别着黑白长袍,腰间系带,扮一对云雀,持黑白双扇绕场飞翔,曲调活泼,舞姿优美而敏捷,颇有元代遗风。这和硕德闾所作白翎雀及女真舞伎擅长的白翎雀舞是有着内在联系的。陈卫业曾向云南老艺人学习此舞。至今云南大理仍保存元代乐队陶俑,这些陶俑有的吹大号,有的吹竽,均着长袍,长靴,有的戴笠子帽。

《回回曲》

这是新疆一带的乐曲。《辍耕录》乐曲条说:回回有《马黑木当当》(当当即曲调)、《清泉当当》。《马黑木当当》很可能就是新疆维吾尔族最古老的乐曲《木卡姆》。“木卡姆”当时称“马黑木”。成吉思汗西征,使东西交通畅行无阻。其后到至元间(1264年),忽必烈控制了岭北局势,势力已伸入畏兀儿(即维吾尔)地区,西域和边疆乐舞在元代非常盛行。“木卡姆”乐舞已成为大都(汗八里,即北京)和上都(开平)演出的重要节目,至今新疆地区仍保留“十二木卡姆”。据学者考证,“十二木卡姆”发源于南疆和田一带。

蒙古族兴起于中国北方草原,历史悠久的强大民族。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自古以来一直过着游牧的生活,草原的辽阔造就了蒙古族人民性格的豁达开朗,而长期的游牧生活造就了他们的性格格外地粗犷、豪放、勇敢,草原广阔、人烟稀少、居住分散,所以使得蒙古族人民格外的热情好客。

蒙古族的人民能歌善舞,所以蒙古族有着“歌乡”和“善舞”的美称。蒙古族民间舞蹈则是节奏明快、动作刚劲有力、感情奔放。女性舞蹈欢快优美;男性舞蹈则彪悍刚劲,并以抖肩、揉臂各种马步呈现其特色,充分表现了马背民族的雄姿。

舞充分代表了蒙古族舞蹈的风格表现形式。其蒙古族舞蹈的形象特征,可用。天之骄子”一词予以概括,它包含着民族性格的豪放与自信,展示着动态形象的古拙与朴质。这种精神在今日的蒙古草原、蒙古人民、蒙古舞蹈中依然洋溢着勃勃生机。

扩展资料

蒙古族民间舞蹈热情彪悍有力的基本风格特点,蒙古族民间舞是通过模仿矫健的大雁,活泼多样的马步。蒙古族民间舞的音乐特点是热情奔放,悍健有力,节奏欢快,富有草原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调式多为羽调式,音乐宽广,音程跳动较大马步音乐活泼跳跃。

蒙族舞蹈的舞蹈技巧 蒙族舞蹈中的太平鼓舞、盅碗舞、筷子舞都是技艺性很强的舞蹈。这些舞蹈具有很多很复杂的舞姿,例如立姿、坐姿、麓姿、跳姿、转姿等。随着节奏的变化,舞者也应该从身体的每个细节发生相应的变化,变化一定要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然后民族舞蹈中有很多步伐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八字步、搓步、拖步等。

舞者一定要做到这些步伐在舞蹈中运用自如。蒙舞中的太平鼓舞主要是由妇女来表演的,多数舞姿是以腰为轴来支撑做仰俯等有力的动作,这些动作一定要富有弹性,一些小技巧要运用得当,这样观众看了才会随舞者融入其中。

蒙舞之中的蛊碗舞,这种舞蹈的技巧性动作是碎步,以前为男子表演,而现在多为女子表演,女子的动作流畅,将身体舒展开,在夹杂这其中带有技巧性动作的碎步和以“板腰”、“旋腰”为技巧的动作,直接带观众进入演出的高潮。

-蒙族舞

 一、上肢的动作技巧

 蒙古族舞蹈上肢动作比较丰富,包括手部动作、臂部动作、肩部动作。在蒙古族的早期,舞蹈动作还不是太丰富,舞蹈形式多为集体舞,在部落重大集会时,整个部落的人们都会“绕树而舞”,动作就是简单的拍手、挥手、顿足、转圈等。这些简单的动作一直延续至今,如著名的“安代舞”的舞步主要以“顿足”、“拍手”、“挥帕”为主,手帕是“安代舞”的主要道具。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等地流行的“托普修尔舞”,其表演形式则是在乐器伴奏下跳舞,动作特点是绕臂、提压腕和抖手,同时整个身体上下轻微颤动,这些动作都极具蒙古族特色。蒙古族民间舞蹈经常出现鹰击长空、鸿雁高飞、天鹅翩翩的舞姿形象,这方面的舞蹈代表作有《雁舞》、《鹰》等。蒙古族舞蹈的男子动作技巧,经常模仿鹰击长空、展翅翱翔的形象,动作特点是抖肩、昂首挺胸、双臂舒展,模仿雄鹰在高空飞翔的动作,使手臂呈波浪式摆动,表达了蒙古族人民豪放博大的胸怀和顽强的生命力。

 “筷子舞”和“盅碗舞”是鄂尔多斯草原上广为流传的蒙古族传统舞蹈。由于要在狭小的毡房中表演,限于室内的空间,舞蹈者道具较为简单,多为筷子、酒盅或瓷碗等小巧的物品,动作也较为简单,没有大幅度的跑跳等动作,姿态多为坐姿、蹲姿和跪姿,手拿道具,以上肢动作为主,通过手部、臂部、肩部和腰部的动作变化形成舞蹈动态。筷子和盅碗等道具在舞蹈中通过舞者按照一定的节奏敲击或碰撞,发出美妙的声音,配合伴奏音乐形成节奏,表现了蒙古族舞蹈编创者的艺术智慧。蒙古族舞蹈中上肢动作主要来源于对鹰、雁、马等动物的模仿,因为这些动物对草原牧民来说是最熟悉、最重要的。马是他们必需的交通工具和生活伙伴;雁的南去北归告诉牧民季节的更替;鹰的凶猛自由是蒙古族崇拜的对象。这些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因素深深地影响着蒙古族舞蹈。

 二、下肢的动作技巧

 在蒙古族的传统民间舞蹈中,由于牧民日常居住在空间狭小的毡房内,在舞蹈时限于空间,不能大范围地移动脚步和跳跃,所以下肢动作受到限制。而腰部以上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技巧比较丰富,尤其是手臂和肩部的动作成为蒙古族舞蹈的一大特色,这是生活环境所决定的。蒙古族人民是天生乐观、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有悠久的舞蹈传统。《多桑蒙古史》记载:“忽图剌汗率部进击篾儿乞部时,曾祷于树下,若胜敌,将以美布饰此树,后果胜……率其士卒,绕树而舞。”“绕树而舞”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其下肢动作就是蹬踏、顿足、走步、转圈,舞蹈动作相当简单,但蒙古族人民却乐此不疲,史料记载,古代蒙古人跳舞竟然“直跳出没胁之蹊,没膝之尘”。继承这个传统的是“安代舞”,它是草原上特色最为鲜明的舞蹈,舞蹈动作热烈奔放,气势雄健、粗犷,主要以顿足、踏步、跳、转等下肢动作为主,跳起来激情四射、热情高涨。

 游牧民族需要常年骑马,蒙古族人和马共同生活、不离不弃,马在蒙古人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传统蒙古族舞蹈中,很多动作都是模仿和表现马匹的动作形态的。这些动作被称为马步步法,它是蒙古族舞蹈特有的动作技巧。蒙古人长时间的马上生活动作也被融进舞蹈动作当中,像“打马扬鞭”和“单勒马”等动作就是表现蒙古人在骏马上奔驰的飒爽英姿。由于马上动作表现在舞蹈中动感更强、更有气势,所以跟马有关的动作在蒙古族舞蹈技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下肢的舞蹈动作的设计也以模拟人体在骏马奔驰时的状态为主。

 三、体态的动作技巧

 蒙古族舞蹈的体态动作特征主要模仿骏马驰骋的动态和继承蒙古族传统集体舞蹈的步态。在蒙古族古代部落举办的盛大聚会上,经常以跳集体舞为庆典仪式。在古代,产生部落首领对任何一个部落来说都是重要事件。蒙古族在选举首领后就要举行庆典,庆典的高潮就是全民大跳集体舞蹈。《元朝秘史》中记载了一段古代历史事件:“全蒙古,泰赤兀惕,聚会于斡难之豁纳黑川,立忽图剌为可汗焉。蒙古之庆典,则舞蹈延宴以庆也。既举忽图剌为可汗,可豁儿豁纳黑川,绕蓬松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胁之蹊,没膝之尘矣。

 蒙古人的主要生活方式是游牧,草原地广人稀,牧民们需要不断地更换草场,人们聚少离多,生产和生活方式单一,乏味寂寞。在单调的游牧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为了排解寂寞,蒙古人逐渐创造了特点鲜明的民族舞蹈,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之后,蒙古族舞蹈的动作造型形成了基本的姿态――站姿:双手一位,脸向八点斜上方,开肩、屏息挺胸、脚站四位,胸间一点,腰微后倾,抬头、目视远方。此基本姿态舒展、挺拔,给人以开阔、端庄的感觉,舞蹈动作族传统精神气质的外化,而蒙古族豪迈的精神气质是长时期的游牧生活所积累的。

 总之,无论是四肢的动作技巧还是整个体态的动作技巧,无不体现着蒙古族深厚独特的草原游牧文化,蒙古族舞蹈的动作和神韵都是典型的蒙古文化氛围的反映,体现了蒙古族传统的审美意识。

 四、特色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蒙古族民间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盅碗舞。

 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风格特点的“软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语汇,表现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风格。鄂尔多斯民间流传的盅碗舞,舞姿质朴简单,没有严格的规律动作。

 二是筷子舞。

 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或台面)。随着腕部的翻转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转身左前倾,有时转身右前倾。其肩部的动作既有律动感,又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融欢快、优美与矫健为一体。动作虽简单,但却以技巧取悦观众,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在鄂尔多斯民间流传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独舞,也有男女群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单手执筷子发展为双手执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语汇也更加丰富。因此舞蹈显得欢快、明朗、新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蒙古族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三是安代舞。

 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安代舞,有准备、发起、高潮、收场几个程序,都由“博”来主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兴安地区带有迷信色彩的安代舞已不复存在,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民间歌舞传承下来。在科尔沁地区,在逢年过节时、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在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妇挥舞头巾跳,小伙子脱去马靴光着脚丫跳,孩子们做着鬼脸跳……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踢腿、腾空蜷身、左右旋转、甩绸蹲踩、双臂抡绸等等,这些优美潇洒的动作,融稳、准、敏、轻、柔、健、美、韵、情为一体,形成了盛大的狂欢场面,把美和对美的追求推向了极致。

 四是查玛。

 查玛是藏传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传播教义、阻止邪恶诱惑、坚定佛门信念而举办的一种带有庆典性质的艺术活动。历史上,在“殿宇雄壮、比拟佛国”的科尔沁地区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全境,绝大多数寺院召庙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们表演这种舞蹈。至今,部分召寺依然传承表演这种舞蹈。查玛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科尔沁地区查玛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经堂查玛。表演者二至四人,于经堂诵经时主要通过手势动作对佛进行功德礼赞。二是米拉查玛。在召寺前广场搭台表演。人物有米拉、黑白老头、狗、鹿(均由人扮演)等,以说、唱、舞、乐的形式,颂扬米拉撇家弃业,苦意修行,云游四方,传播佛理,终成正果的故事。三是广场查玛。在大雄宝殿前广场上表演。人物众多,程式固定,动作规范,舞蹈性最强,流传较为普遍。在查玛表演中,登场者统称护法神。护法神分大查玛(主神)、小查玛(皈神)两类。查玛一般由13—15个舞蹈段落组成。凡属大查玛者,均以单人舞的形式表演一个独立舞段;亦有一神化作多神、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同时起舞的。小查玛多以四人舞的形式出现;亦可在主神舞蹈时,以侍者的身份在旁伴舞。相对而言,舞蹈中大查玛的动作沉稳犷悍,神态超然,举手投足都很有造型性,体现了强烈的宗教内涵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小查玛则动作灵活,节奏明快,不拘形态,较少神威,有很强的韵律性。某些规模较大的召寺,为了便于传承,还将近似的人物动作予以规范,确定名称。

 五是科尔沁“博”舞。

 “博”,是萨满教中的巫师,研究者称之为“萨满”。蒙古人则自称为博。博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行博。博舞即指行博时所跳的舞蹈。博教曾为蒙古族所长期信奉,但自藏传佛教传入后即日渐衰落,仅有少量残存,主要流传于科尔沁草原。博舞保留较完整的是兴安盟和通辽市。博舞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态,由于其自身的丰富内涵及其所具有的艺术性和娱乐性,不仅仍有一定的生命力,而且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科尔沁地区的行博,主要是用来祭祀求福和驱魔治病。以歌舞事神,治病驱魔,是其具有的主要特征。

 科尔沁地区的博舞动作基本相同,但风格各异,有的古朴雄壮,有的典雅健美,有的刚柔相济,有的风趣幽默,有的舒缓曼妙,有的潇洒明快。个别女博跳的博舞,其舞姿更是细腻柔媚,别具风韵。博舞也有其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博们在行博时都须头戴沉重的铜制五佛冠,腰扎九个圆形铜镜,身着法裙、法服等;行博过程中要做出颤腿、扭腰、旋转、跳跃等动作,并且能够对神鼓、神鞭、铜镜、宝剑、腰刀等运用自如。粗犷、炽烈、颠狂的激情表演是科尔沁博舞的独特风格。

 五、种类

 安代

 蒙古族传统民间歌舞。是古代"踏歌顿足"、"连臂而舞"、"绕树而舞"等集体舞形式的演变和发展。安代的表演形式,在场院里几十、上百人不等,围成大圆圈,圈里由两名歌舞能手对歌对舞,众人呼应踩脚、甩动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热烈,欢腾的场面。解放后广大舞蹈工作者通过搜集、整理、改编、创新,使古老的安代发展为反映生活,表现时代的新的艺术形式。形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在广场上自娱性的集体舞,一种是在舞台上表演性的。

 顶碗舞

 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尔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1人或2人头顶茶杯或碗状小油灯或碗,碗里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顶灯、顶碗舞的动作没有固定的套数、掌握好基本动作和击盅、打筷子的规律之后,舞者现场即兴发挥,情绪越激昂,动作、舞姿的变化越丰富多彩,充分展现出舞者的技艺、智慧和民间舞蹈丰富、灵活、多变的特性。

 筷子舞

 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两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细头,击打筷子的粗头。动作有双手胸前交叉击打筷子,也可击打双肩;双手腹前交叉击打筷子;双手胸前击打筷子,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转圈打击地面蹲转;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顺着打腿,再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脚下舞步有平步行进与后退,亦有点地步行进后退,或各种转和跳跃动作随舞者即兴而做。筷子舞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盅子舞

 流传于鄂尔多斯的一种舞蹈。每逢佳节、喜庆欢宴之际,人们在酒足食盛之时,拿起桌子上的酒盅舞蹈起来,以表达喜悦之情。每一只手持两个盅子,击打出各种快、慢、碎、抖等声音,随着音乐舞动的双手用盅子击打出各种节奏。动作有双手横绕八字,上身随左右八字(阿拉伯字)亦左右摆动;双手上、下、左、右十字形击盅,身体随手上下起伏;双手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划圈;双手向舞台位置的二点或八点抖盅,身体随手起落,脸和视线与手呈反方向,盅伸向哪一侧,哪一侧的耳朵便随身探过去听盅声;绕圆动律一一手在头上方另一手在身前侧由里向外绕圈;双手从身后向一旁慢慢摆出,动作范围在胯旁为小,在身体的正旁为中,一手至头上一手在腰后为大,依次左右做即谓横摆扭动律。下身动作有双腿跪着,亦有迂回步等各种舞步伴之。头可顶碗、也可顶灯。舞得端庄质朴,韵味持稳雄恽,刚柔相济。

 角斗

 流传在自治区以摔跤之乡著称的锡林郭勒草原的一种模拟性舞蹈。由一个人表演两个人摔跤的生龙活虎般的拼搏动态,而且表现得比生活中的摔跤还要生动、灵巧、幽默、滑稽,所以深受群众的喜爱。表演者要穿特制的服装,身着蒙古袍的两个小假人摆好摔跤姿式(抱腰状)缝在一起,使两袍子成筒状套在身上,扎好腰带上身向前弓腰180度,两个贴在一起的假头正好顶在腰背上,用套上马靴的双手当作其中一人的双脚,在歌声或鼓点中做摔跤的各种抱、踢、蹁、钩等技巧。

 普修尔乐舞

 又称托普修尔乐舞。巴拉特蒙古用蒙古语跳民间舞称为贝.贝伊勒,汉语意为身体的律动。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巴拉特蒙古四大部落:准格尔、陶尔扈特、杜尔别特、和硕特,每一个部落都有极其丰富的民间舞蹈,他们具有一种古老的两根弦的弹拨乐器名叫托普修尔,按巴拉特蒙古的习俗,托普修尔一响必随之贝·贝伊勒,贝·贝伊勒必在托普修尔的乐声中进行,故此,巴拉特蒙古民间舞蹈又称托普修尔乐舞。托普修尔乐曲较完整保存下来的有12—17支曲,以内容每一支曲都有各自的名称和不同的动作和跳法,如黑吉马、育老人、慢撤布尔登等,巴特拉蒙古民间舞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有表现劳动的,如剪羊毛、赶毡、挤奶等;有表现日常生活的,如梳头、照镜、戴头饰等;有模仿飞禽走兽的,如鹰展翅、山羊跑跳、走马、骆驼步等;有模拟自然景物的,如水波、水浪、草浪等。形式上分徒手与带道具2种,带道具的有顶碗和双手各拿一双筷子跳。手拿托普修尔边弹边跳,其动作中除硬肩、耸肩、转身之外有反弹托普修尔的舞姿和动作。跳法有达勒勒恩贝伊勒(招手式,指提压腕动作)、敖德勒恩贝伊勒(缠绕式跳,指绕臂动作)、阿查贝伊勒(托重而跳,指甲用双腿抱住乙的腰部,乙托着甲,二人面对面跳),整个舞蹈贯穿绕围动律,以双滕微微颤动,典型动作:硬肩、耸肩、压提腕、抖手、绕臂,在2人、3人和多人的对舞中动作即兴中可千变万化。

 圈舞

 蒙古族民间流传的舞蹈。两脚交替悠晃步,粗狂奔放的跳踏步,明快潇洒的下身或侧身跑跳步等几种动作组成。上身动作有甩手,与人背后拉手,众人手拉手,围着圆圈跳舞,所以通常人们又称布里雅特民间舞蹈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欢快敏捷,跳跃性强。民风淳朴,具有远古色调,感情热烈奔放。

 舞蹈预防受伤

 根据调查有氧舞蹈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依次为胫骨、脚、背、膝、踝、头,产生有氧舞蹈的受伤的主要原因是运动过度,脚扭伤。韧带拉伤等。

 产生有氧受伤的原因:

 1外因,服装鞋的问题、准备活动、放松、伸展不充分、动作有问题、教练教法不好等。

 2内因,自己的舞蹈技术掌握不够,调整不够,腿太紧,髋部没力,急于求成。

 预防有氧受伤的方法:

 1针对外因可以,穿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准备活动、放松、伸展要充分、跟好的教练等。

 2针对内因可以,选择自己适合的课程、不急于求成,同时要注意自己身体基本素质的提高。

舞蹈作品分析可参考下方。

1、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舞蹈艺术几乎伴随五千年文明一路走来,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而舞蹈形成完整艺术体系却始于周朝,雅尔舞即是代表,它严整而不失典雅,反映了那时舞蹈艺术的最高成就。

2、到了汉唐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国力基础雄厚,为舞蹈艺术的进一步完善发展提供强大助推力,也为我们汉族舞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艺术基础。宋元以后,戏曲艺术大行其道,舞蹈艺术便以戏剧的形式存在,逐渐走向衰落。

3、清晚期时,国门洞开,国运不昌,却意外的为舞蹈艺术的再次繁荣提供了契机。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舞蹈事业蓬勃发展,优秀作品如雨后春笋。艺术源于生活,中国的社会生活为舞蹈艺术贡献了宝贵的创作素材。

4、代表我国当代舞蹈艺术最高成就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女士,她演绎的《雀之恋》,基本达到美轮美奂,登峰造极的艺术境界,展现的个人舞蹈技艺更是炉火纯青,无以复加,几乎把观众置身于忘我的境地,使观众很难分别是在观赏画卷,抑或就是置身于画卷之中。

5、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我国经典的革命舞剧,老而弥新,经久不衰。首先这部剧在创作上完成了政治题材与舞蹈艺术的统一;其次,在形式上完成了民族舞蹈与西方舞蹈(芭蕾舞)的统一;再次,在作品鉴赏上完成了革命豪情与艺术浪漫的统一,这些共同打造了《红色娘子军》与众不同的独特艺术表现力,可谓家喻户晓,有口皆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781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