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普罗旺斯的胜地都是哪?

巴黎普罗旺斯的胜地都是哪?,第1张

普罗旺斯,在法国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地区,虽然在繁华程度上不及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巴黎,但它有巴黎没有的秀美之处。就好像上海的高楼大厦绝不同于西部的仙山古阁,九寨的行云流水相差于西藏的连绵群山。塞纳河有轻舟小船,波光荡漾,而普罗旺斯则拥有碧海蓝天,阳光沙滩,拥有星光灿烂的嘎纳,景色迷人的地中海。普罗旺斯没有巴黎那样眩目的灯红酒绿,但有很淳朴的居民,有美味的食物,还有漫山遍野的薰衣草--普罗旺斯最有特色的标志物:幼小但充满神秘魅力的唇形花科植物,即使你只是在**或是书籍上看到它,你仍能真实感受到它浪漫而高贵的气息:美丽而不事张扬,简单而又纯净透明,看似渺小但让人永远过眼难忘。 在法国人眼中,将外界通称的“普罗旺斯”简称为“PACA地区“,这其实是“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法文首字母的缩写。有好多个理由可以将普罗旺斯列为法国最美丽的几个地区之一。首先,历史上的普罗旺斯地区或当今法国行政区域划分出的“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地区包含6个临山靠海的省份: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省、上阿尔卑斯省、滨海阿尔卑斯省、罗讷河口省、瓦尔省和沃克吕兹省。这些省份中的高山和大海构成了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地方性小气候。  “屋外杏花已经开始尝试着争奇斗妍。白昼也变长了,黄昏里的晚霞常常被夕阳渲染成壮丽的粉红色,宛如在天空中绽放出层层波浪。”每到3月份,普罗旺斯的春天便这样如约而至了。在彼得·梅尔的眼中,村里的男人们纷纷将猎犬拴好,把猎枪束之高阁,而葡萄园里,已经开始见到忙碌的身影,勤劳的农夫开始修整土地了,另一些人在慌慌张张地修剪葡萄枝。“普罗旺斯人以一种难于言表的旺盛斗志迎接着春天,仿佛大自然给每个人都注射了一针兴奋剂似的。”  全法国最美丽山谷  现在,吕贝隆山区已成为普罗旺斯的代名词,号称是全法国最美丽的山谷之一。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东西走向的吕贝隆山地北临沃克吕兹山,南接杜朗斯山。法国乡土作家亨利博斯科称它是“从阴影之国延伸到曙光之国”。山区的景色如马赛克镶嵌画般丰富多彩:一片片常绿矮灌木丛与高山植物和平共处,陡峭的悬崖俯瞰着条条平缓的山谷,茂密阴暗的森林背后又往往会奇迹般地冒出座座整齐的葡萄园。  从巴黎坐高速火车到了阿维尼翁后,一辆出租车就可以带你直奔吕贝隆的著名小城卡瓦荣,半个小时不到,在山上,便闻见空气中溢满白葡萄与草莓的甜香味。浓郁香味笼罩在布尔尼萨克河上,圣雅克山脚下,古城卡瓦荣风丰依旧。卡瓦荣人赶集是小城最热闹的时候,一株株巨大的法国梧桐树下,蔬菜、鲜花、水果的摊位一个挨着一个,大蒜、橄榄、各色花果应有尽有。扑面而来是阳光般绚丽的色彩、美酒般醉人的香气和交响乐般的阵阵喧闹声。  其实,卡瓦荣只是普罗旺斯数以万计村庄中的一个。这些建筑格局不同、安静祥和而色彩多变的村庄如散布于大地之上的珍珠。村庄原始风貌保存之好,一切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当地有一种古老而著名的农舍--“玛斯农舍”,长久以来,它因坚固异常而受到人们的宠爱。这种建筑独特的房舍能非常有效地阻止房屋外部炎热的侵袭,任凭室外骄阳似火,屋内却让人有置身凉亭水榭般的舒爽。时至今日,这种当地独有的古老“玛斯农舍”仍遍布整个普罗旺斯地区。它们常被建在山脚下或被围在橄榄树丛中,面向大海,看潮起潮落,听春暖花开。大海与山地之间,一片光明的土地上,你很难找到什么地方能像普罗旺斯一样,将过去与现在如此完美地融合。穿越在普罗旺斯的古城和小山村里,你会惊异地发现,数百年前的城墙和建筑至今还完好地站在那里,沉静地叙述着历史,任何人到了这里都要学会放下城市里惯有的匆忙步伐,而去慢慢地品味阳光下摇曳的树叶,石墙上见人不惊的小鸟和空气中弥漫的花香。你可以在蔚蓝海岸惬意地享受阳光;也可以坐在罗马时代的圆形露天剧场看戏;你可以坐在Place du Forum的咖啡厅里消磨一个下午,那令人沉醉的景致,与一个世纪前梵高所画的几乎没有差别。 普罗旺斯的三宝  有人说,阳光、葡萄酒与紫色薰是普罗斯旺的三宝。普罗旺斯地区靠近法国与意大利国界的蓝色海岸地区是法国全年日照量最大,阳光最充足的地方。这里夏季充沛的日照和干燥炎热的气候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享受日光浴。沿海,特别是蓝色海岸地区每年夏天都是普通民众和世界名人聚集的地方。远海的内陆地区则由阿尔卑斯山系自然的划分出该地区的内陆边界,夏季,你将会看到庭前屋后落英缤纷的栀子花,这种栀子花树是构成地中海地区迷人景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普罗斯旺是熏衣草的王国。传说,在普罗旺斯有一个名叫香阁娜的少女,一天,她独自在寒冷的山中采摘鲜花时,邂逅了一位来自远方的受伤的青年旅人。一见面,他们就被对方的魅力彼此深深地吸引了。于是,香阁娜把受伤的青年带回家中,并且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照顾他直到痊愈。而此时,两人的恋情却急速蔓延,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不久,青年旅人向香阁娜告别。正处于热恋中的香阁娜于是决定随青年一起到开满玫瑰花的地方,即使亲人们极力阻拦,也动摇不了香阁娜的决心。为此,在她临走时,村里的老人给了她一束薰衣草,要她用这束薰衣草来试探青年旅人的心,因为传说薰衣草的香气能让不洁之物现形。于是,在走出村口时,香阁娜便将这束薰衣草丢掷在青年身上,没想到,青年却随着一缕紫色的轻烟烟消云散了!而随后,形单影只的香阁娜也不见了踪影。她的消失,使得有一些人认为她和青年一样幻化成轻烟消失在山谷中了,也有人说,她循着玫瑰的花香去寻找她的心上人了。  普罗旺斯温和的气候大量接纳着外来水果和蔬菜在本地繁衍。在众多的外来植物之中,薰衣草一直稳坐植物界皇后的宝座。事实上,从6月盛开到8月衰败,薰衣草淡紫色的小花点缀着普罗旺斯的田野与道路,庭院与居室。但就是在这个季节中,大片的薰衣草田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轻而易见,它们往往生长在普罗旺斯地区的深处。在吕贝隆山区,塞南克修道院的花田是最著名的薰衣草观赏地,山上有一座12世纪的修道院,塞南克修道院前方有大片薰衣草花田,是由院里的修道士栽种的。而施米雅那山区,古堡罗通德四周环绕着一大片的薰衣草花田,紫色花香,无边无际地蔓延。8月下旬,吕贝隆山区会举办“薰衣草节”,镇上的男女老少穿着上个世纪的淑女乡绅的布衫绸服,骑坐着一百年前的脚踏车或马车,牵着他们的牛羊鸡鸭,带上他们用薰衣草做的肥皂香水、塞满薰衣草花籽儿的药枕头和当地产蜂蜜牛扎糖水果香瓜,从陶器泥塑到村外的树林里,空气中到处是淡淡的薰衣草的花香。在这里,薰衣草是大自然恩赐世人的圣物,是自然与人和融相处的象征,无论是和chees一起做成的蛋糕,还是和鸡蛋牛奶做成的布丁,或者单纯酿成薰衣草酒,薰衣草能和很多东西相溶在一起,擦出奇异的花火。  一年中,普罗旺斯薰衣草的花期是固定的,但普罗旺斯的美存在于每一个季节,存在于每一处地方。即使错过了花期,也要过于失望,当地人会用莫泊桑的经典名言笑着安慰你道:“薰衣草只是普罗旺斯美丽的衣衫,葡萄酒才是普罗旺斯的血液。”  普罗旺斯是法国粉红葡萄酒的原产地,而圣·特罗佩是普罗旺斯最美丽的葡萄酒之乡,踏上巴黎始发的老式火车,叮咣叮咣声中,窗外一大片空旷的农田,那原本都是薰衣草的田里,但秋天了,大地归于静寂。法国马尔罗有一句诗:“美丽的薰衣草田/那是葡萄的襁褓。”在普罗旺斯,葡萄酒与薰衣草,原来就像一对双胞胎,血脉相连,彼此相应。火车播放着50年前歌星埃维塔的著名歌曲《我的家乡在蓝岸》。其中的两句歌词“家乡葡萄已成熟/赶快压榨酿新酒”曾被当年戴高乐在就职演说中引用,寓意为法兰西开始了新时代。据说以后大红大紫的歌星埃维塔,当年只是普罗旺斯一个叫瓦尔堡葡萄酒庄园里的酒农。因为她酷爱唱歌,每当秋天采收季节,她的歌声就响彻整个葡萄园。1952年秋天,望着满眼晶莹的葡萄,她即兴创作出了《我的家乡在蓝岸》这首歌让她一举成名。后来曾经执导经典影片《广岛之恋》的法国著名导演阿仑·雷纳,邀请她为影片《海岸线》演唱此曲,作为影片的主题曲。影片拍完了,**男主角的扮演者菲力浦·路瑟却疯狂地爱上了埃维塔。当时埃维塔已回到瓦尔堡,但是菲力浦·路瑟一直追到瓦尔堡埃维塔的葡萄园,跪下向埃维塔求婚,埃维塔被路瑟的诚意所感动,当众就在葡萄园宣布跟路瑟定婚。  一切都是浪漫主义的  普罗旺斯是个充满奇迹的地区,很多全球睹目的大型庆典活动都选择在此举办,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在地中海海滨城市戛纳举行的一年一度的戛纳**节。戛纳国际**节每年都用它的金棕榈奖励富有创意的**作家和观点独特的影评家。每年戛纳**节都在全世界目光的高度关注之下拉开盛大的帷幕,铺开华美的红地毯,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影星和**制作人走上戛纳**节的大殿。持续大约十五天的**节是影迷们同他们热爱的影人和影星真正面对面的绝好机会,同时也是提前独享该年度大片的精彩时刻。  当然,对普罗旺斯浪漫的寻觅与了解不可能止于薰衣草、阳光与骑土的浪漫,马赛的肥皂与当地随处可见的大茴香也会让人过目难忘。在马赛穿梭或是闲逛的时,你会很快认识一种当地的特产:马赛肥皂。这种非常出名的肥皂可以说是这个城市历史与早期工业的骄傲。现如今,马赛城还保留着很少的马赛肥皂的生产量,并且一直坚持手工制造。马赛肥皂主要的生产原材料是植物油,制造一块至少需要三个星期的准备时间,可以说马赛肥皂是普罗旺斯人对芳香狂热迷恋的另一个见证。而大茴香被誉为“普罗旺斯地区的珍珠”。这种地中海类植物长期以来以它的多用途的医用效果以及独持口感而著名。因这些妙用,这种植物非常迅速地在普罗旺斯人的心中扎下了根。不久,全法国的人都爱上了它。大茴香曾是普罗旺斯著名的蒿木酒的主要成份,而蒿木酒又曾是一些伟大的诗人或艺术家譬如魏尔伦、兰波、毕加索或梵·高的最佳情人。这种烈性酒被当局明令禁止之后,大茴香成为了当地另一种现今仍在销售的著名酒精饮料“帕斯蒂”的原料之一。  浪漫主义是普罗斯旺的灵魂,而这个灵魂是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之下。这里是欧洲不少旅游者涉足的圣地,而且一直以来当地政府和民众,没有去挖空心思生造任何概念,狂打城市与山地发展的经济牌,这一点让我对普罗旺斯的一切油然生敬。  回到我们一直在谈及的“发展”这个概念,在普罗斯旺,时光停止了步伐,一切仿佛没有了发展,但对传统的坚守和与自然的亲近,让普罗斯旺,比单纯的发展得到了更多的东西。作为西部重镇的成都,与普罗旺斯有许多相近的地方,现代化的城市,城市周边充满田园风光的乡镇,乡镇外更为广宽的山区。多样的地貌环境,新旧交替的城镇,这样丰富与多元化的自然条件与城乡布局,应该如普罗斯旺一样,统领于自然之下,有发展,也有坚守。应杜绝任何急功近利的举动,在经济和发展的大口号下,狂炒“概念”,把城市置于一个空洞的概念之中,这样做仿佛把一棵大树连根爬起,树干最终会因枯干而缓慢走向死亡。文旺

被诗人拜伦盛赞为灿烂伊甸园的美丽小城,位于何处呢?

被诗人拜伦盛赞为灿烂伊甸园的美丽小城位于葡萄牙,名为辛特拉。这里是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结合的地方,也是一处浪漫的旅游胜地。

辛特拉小城距离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不到30公里,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辛特拉虽然被称为小城,但其实这里是葡萄牙一座除里斯本以外的第二大城市。这里本来是属于罗马帝国奥里希波城的一块领地,后来,经过历史发展和不断的战争,葡萄牙首任国王占领了里斯本,将辛特拉列为了基督教的一部分。到了13世纪14世纪的时候,辛特拉皇宫开始大兴土木。直到大航海时代持续到16世纪。当时的贵族们在城内和山丘上盖起了漂亮的别墅,这些宫殿和皇城就成为了贵族的休假地点。所以辛特拉这座城市,有着很深的历史痕迹。

辛特拉山脉在历史上虽然是皇家度假胜地,现如今也属于了大家的旅游圣地。无论是古时候还是现代夏天的里斯本热的就像火炉一般,于是当地的人都会选择去到很近的辛特拉,因为辛特拉这个地方很阴凉。自古以来都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就好像是我们国家的避暑山庄一般。直到现如今这里的山脉依然还是达官贵人和有钱人的避暑地方。

辛特拉文化景观最为突出的部分即为“雷加莱拉庄园。”这座庄园就像一个神秘的迷宫,别人对它起了个外号“百万富翁蒙泰罗的宫殿。”被诗人拜伦圣战的伊甸园小城“辛特拉”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旅游胜地。

请问一下葡萄牙旅游最值得去的地方有哪些

1 布拉加(Braga)

葡萄牙宗教首都、第三大城市,2000多年以前由古罗马人建造,依山而建,多数古建筑、尤其是宗教遗产得以保留。上善耶稣修道院堪称城市地标,建于制高点,数百级台阶对仗曲折、神圣庄严,宛若朝圣之路。巴洛克风格建筑鳞次栉比,到此一游不失为一场艺术与宗教的盛宴。

2 阿玛兰特(Amarante)

来此地一定游览阿玛兰特 (Amarante),这是一座跨T_mega河两岸的美丽城市。从阿玛兰特向上看,可以看到高大雄伟的马朗山(Serra do Mar_o)壮丽的风景,塔梅加河,起源自加利西亚的杜罗河的最大的支流,穿过城市的中心地带,使得河两岸的建筑群更加秀丽。

3 波尔图(Porto)

作为葡萄牙北部地区的省会城市,也是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尔图给葡萄牙带来盛名,错落有致的房屋沿着杜罗河一直延伸到里贝拉,这座城市与古罗马时代开始的航海活动有着很深的渊源。同时也给全世界带来举世闻名的葡萄酒:波尔图葡萄酒。

4索勒特里阿(Sortelha)

索勒特里阿高出海平面 760 米,建造在岩石层上,成为一个环形村庄。城堡高楼下的风景令人赞叹。

5 蒙桑图 (Monsanto)

蒙桑图位于葡萄牙东部新伊达尼亚辖区的山间,依起伏的山势而建,周边怪石嶙峋,常被誉为葡萄牙最美的村庄之一。镇上的许多巨石和建筑融为一体,沿着一条崎岖山路可以到达顶部的城堡。村落虽然很小,却非常具有特色,神秘且迷人。

6 辛特拉(Sintra)

辛特拉是里斯本北郊的一个小镇,也是葡萄牙王室的避暑行宫所在地。辛特拉是19世纪第一块云集欧洲浪漫主义建筑的土地,这里秀丽的自然风光,加上众多的历史古迹,使整个辛特拉地区作为文化景观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

7 卡斯凯什(Cascais)

卡斯凯什位于里斯本以西约35公里、特茹河入海口附近,是葡萄牙著名的滨海度假胜地。这里同时拥有古朴而富于情调的老城区、慵懒的咖啡馆、优质的沙滩、迷人的灯塔、成片的高档度假区和历经沧桑的要塞遗址。

8 亚速尔群岛(A_ores)

大自然在浩瀚的蓝色大西洋中创造了一片充满自然之美的土地,那就是期待人类去探寻的亚速尔群岛!亚速尔群岛由九个火山岛组成,其中圣米格尔岛的七城湖与皮库岛的皮库岛火山被列入"葡萄牙七大自然奇观"之中。在这里很多时都可见到山上的云盖!

9 里斯本(Lisboa)

来葡萄牙一定要来首都里斯本!里斯本是一座可以带给你无数的感动和惊喜的城市。它承载着葡萄牙最繁荣时期的历史遗迹。这里有最古老的有轨电车,最古老的建筑,也有繁华的现代都市,新旧交替,让人感慨万分。

10 马德拉群岛(Madeira)

马德拉岛是葡萄牙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位于北大西洋东部,由马德拉岛、圣港岛和两个渺无人迹的小岛组成,被誉为大西洋明珠。位于首都里斯本以南800公里,从里斯本飞到C罗家乡马德拉岛只需要1小时30分左右。

11 埃武拉古城人骨教堂(Capela dos Ossos)

说起人骨教堂,最为出名的是捷克的,而位于葡萄牙埃武拉古城的人骨教堂却少有人知。埃武拉古城人骨教堂(Capela dos Ossos)是圣弗朗西斯科教堂的一个厅,外表看上去非常普通,而内墙是用人骨堆砌装饰而成的,据说是由于在大瘟疫期间,由于死亡人数众多无处安放,于是采用逝者的遗骨来装饰教堂。建于16世纪的埃武拉的人骨教堂,内部收揽了五千具人骨作为死亡的纪念品,从墙壁到柱子都由人骨叠筑而成。礼拜堂长60米、宽11米,在入口的横梁上刻着一条令人心寒的标语我们尸骨在此等待你们的尸骨,让人不寒而栗。

埃武拉位是阿连特茹的中心地区。其卓越而辉煌的宗教、历史与建筑成就,在1986年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地。到了埃武拉,罗马神庙非去不可。该神庙有2000年的历史,是葡萄牙最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

12 阿连特茹海岸的维森蒂娜海岸自然公园(Parque Natural do Sudeste Alentejano e Costa Vicentina)

阿连特茹西南部和维森蒂娜海岸自然公园是欧洲沿海保护最安好的地带,从阿连特茹的波尔图科武到阿尔加维的布尔高,绵延超过 100 公里。公园内有各种独有动、植物物种,世界各地的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都曾到过此地。风景的特点是陡峭的悬崖,这也是公园的标志,经过多个世纪的侵蚀,呈现出不同的外形和色彩。

13 萨格里什要塞(Fortaleza de Sagres)

这里是葡萄牙的最南端。萨格里什要塞总是让人们回想起恩里克王子和葡萄牙的地理大发现时期。它在葡萄牙的地理大发现中饰有重要的一角,而这场活动最终也为它带来了蜚声海外的知名度。在这里你除了可以欣赏美丽的海景和游览文森特海角,还可以试着去了解萨格雷撒要塞那些留存至今的建筑。比如蓄水塔,防风墙,古民居,军营和古老的达格拉萨圣母教区教堂。

14 拉各斯(Lagos)

拉各斯位于葡萄牙南部,紧贴着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到大西洋的出海口,欧洲著名的黄金海岸和度假圣地。这里拥有全葡萄牙最壮观和景色最美丽的海滩,有水晶样晶莹剔透的海水和迷人的岩洞。

15 海滩

葡萄牙海岸线长达 850 多公里,拥有大量秀美的白色沙滩,简直不胜枚举。所有海滩都毗邻大西洋,但各不相同,其美丽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因此你最好亲身去体味。

里斯本郊区的皇家珠宝-辛特拉-葡萄牙

位于里斯本大区近郊的辛特拉,长期作为葡萄牙皇室的避暑胜地,多座城堡、夏宫等华丽建筑,风格跨度相当大。一个小镇就有四个世界文化遗产,粗犷的摩尔人城堡、色彩浓厚强烈的佩纳宫、散发传统之美的辛特拉宫、诡谲而神似羊男迷宫的雷加莱拉宫。若时间充裕,不妨造访蒙塞拉特宫的优雅庭园,临近傍晚时再跳上公交车,到欧陆最西点罗卡角欣赏黄昏。

造访辛特拉(Sintra)之前,我其实对参观宫殿缺乏兴趣,主要是因为皇宫内的建筑充满过多装饰细节,令人审美疲劳。不料后来在辛特拉住了两晚,比多数当天来回的旅客拉长了不少时间,行程依然走得超赶!每个景点都想待久一点,甚至错过了开往罗卡角的公交车。

造访辛特拉,一天不嫌少,两天不嫌多。事前规划把握住自己想看的重点,其它就勇敢断舍离,否则花三天都逛不完。建议除了罗卡角,一天不要排超过三个景点,毕竟多数景点傍晚五六点就关门了,想多塞很难。

从里斯本前往辛特拉,要到罗西乌车站搭乘葡萄牙国铁(CP),可以直接购买辛特拉的一日交通券,已经包含了里斯本往来辛特拉的国铁车票,以及辛特拉当地的客运车票。

里斯本到辛特拉的车程约40分钟,到了之后沿着月台一直往末端走,出了检票口,就会错过有游客服务中心的车站_。

车站在月台的侧面,过马路就是游客服务中心,可以在这边一次买到大部分景点的门票联票(雷加莱拉宫要单独在入口买)。

一晚一千元台币左右,车站旁走路约五分钟的Airbnb,竟然有两房一厅,还有超大厨房跟大面窗户的用餐区,一打开门简直吓坏我。不过车站附近好像没有超市跟杂货店,要到辛特拉宫附近的闹区采买。

辛特拉主要的景点集中在两条公交车路线434、435上,如果是单日往返的行程,可以集中在434路线上最受欢迎的三个点,摩尔人城堡、佩纳宫、辛特拉宫,因为换线一定要回到辛特拉宫或辛特拉车站,实在太花时间。

大部分游客的首要重点多半是摩尔人城堡或佩纳宫,尤其许多人认为摩尔人城堡最耗体力应该早上第一站就去,以至于上半天众多游客都挤在这两站,连公交车都排不上去。

建议可逆向操作,早上第一站悠闲地步行到辛特拉宫,下午再前往摩尔人城堡跟佩纳宫(风险是可能要在太阳正大时攀爬毫无遮蔽的摩尔人城堡,请视气温斟酌)。或是第一站先搭434到比较远的佩纳宫,下午沿着下坡路线走到摩尔人城堡,最后搭公交车回到辛特拉宫。

摩尔人城堡(Castelo dos Mouros)是辛特拉比较古老的伟大建筑,兴建于公元8~9世纪,用来抵御海上入侵的敌人。看看这陡峭又没有护栏的城墙,很难想象当时守城的士兵要怎样跑来跑去并在城墙上打斗。

到达入口之后,大约还要走个15分钟才会到达主城堡。途中是一大片堆满巨石的森林(巨石强森?),还有类似地下墓穴的展示地点。正因为几个景点进了入口都还要走上一大段路,所以别低估你在一个景点需要花费的时间。

再次建议,一天不要排超过三个景点。

光看这阶梯的坡度,就感到累了吧。可是很多欧洲的阿婆,穿着洋装跟便鞋就去爬了!跟在她们身后,「累」字也只能往肚里吞。

之前在「里斯本-阿尔法玛区」的文章中,有介绍过将摩尔城堡改建成宫殿的「圣若热城堡」。摩尔城堡就是北非摩尔人(伊斯兰阿拉伯人)占领伊比利半岛期间,于境内兴建的城堡,在西班牙跟葡萄牙不同地方都会见到,通常都处于险峻的制高点。

宏伟又肃杀的城堡,秋天却布满鲜红的植披,不知道是什么植物。

城堡的高处可以眺望辛特拉宫,视野非常好。

好的视野来自于没有遮蔽,看看这个城墙的凹处间隔有多宽,真的没有士兵走一走就摔死吗?

往城墙外眺望久,都觉得脚底开始发痒,还是多欣赏墙内景色好了。

城墙内侧有一些像是小房间的地方,可能是给轮班的士兵休息,或是存放防御武器的地方吧。

主城的剪票口旁边,有个外观现代的木造建筑,是洗手间跟贩卖部。贩卖部只有卖零食、饮料、冷的三明治,而且相当贵,最好自备简单的午餐。

从摩尔人城堡搭乘434公交车,下一站就是色彩鲜艳的佩纳宫(Palácio Nacional da Pena)。脚程不错的朋友,可以考虑从摩尔人城堡徒步到佩纳宫,从摩尔人城堡下山往入口处的中间,会有一个岔路可以走过去。因为434在线的游客真的太多太多了,可能等半小时都未必上得了公交车,而20分钟左右已经可以走到佩纳宫了。

嗯,我刚刚有说「走到佩纳宫」吗?不好意思,正确来说是走到佩纳宫的「入口」,从入口大约还要走10分钟的缓坡,才会抵达主宫殿。如果走到入口突然有被击溃的感觉,可以搭乘宫内的接驳车上山,一趟3欧元,不含在辛特拉一日券的范围内。

前面提到欧洲宫殿的华丽装饰常常令人审美疲劳,不过这或许正说明了辛特拉宫殿为何吸引人。佩纳宫乍看之下视觉非常夸张,不过仔细观察,色彩强烈的部分都是纯色的大色块,雕刻装饰的部分几乎都使用素色,并且善用留白跟撞色,整体视觉非常有层次跟节奏安排。

佩纳宫原本是一个修道院,毁于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后,当时的国王费迪南二世下令重建成夏宫,受到德国新天鹅堡「浪漫主义」风格的启发,于是请建筑师打造佩纳宫,融合了哥德式、文艺复兴式、摩尔式、曼努埃尔式等建筑风格,竟然还能这么好看真是不容易。外观上以颜色区分,红色部分是旧宫殿,**部分是后来增建的。

「浪漫主义」的「浪漫」并非少女情怀或男女情爱那种浪漫,而是注重以强烈的 情感 作为美学经验的来源,开始强调如不安及惊恐等情绪,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壮丽时所表现出的敬畏。

佩纳宫的门票有分单独参观外观的,也有加上宫殿内部的票价,可以视自己喜好跟时间选择。宫殿内部华丽归华丽,游客路线的走道却挺窄,几乎都要贴着前人亦步亦趋地参观。

宫内有自己的小教堂,也有伊斯兰的厅堂,内部跟外部一样混搭。

这个结合淋浴跟泡澡的二合一浴缸,真是设计大胆又富巧思!

展示的彩绘玻璃画风细腻,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照进室内时,会映照出五彩缤纷的光影。

佩纳宫的厨房空间宽阔,摆放了尺寸齐全的各式黄铜厨具,看起来简单大气,看来当时就有了中岛的设计。

外观不算抢眼的辛特拉宫(Palácio Nacional de Sintra),是葡萄牙保存得最好的中世纪宫殿,年纪也比较老一点。

天鹅厅是辛特拉宫重要的宴会大厅,因为伊莎贝尔公主非常喜欢天鹅,她老爸便规划了与公主订婚年岁27相符的27只天鹅,画像在八角形的木制天花板上来装饰大厅,我的老天鹅。

用以接待外国贵宾的「喜鹊室」。

彩绘磁砖的色彩带点灰,跟比较晚期的磁砖比起来有所不同。

器皿的色调,也跟整个辛特拉的色调相当符合。

存放宫内各房间钥匙的钥匙盒,看起来超复杂,可能比较不怕被偷吧,偷了也不知道哪把钥匙是对应哪个房间。

徽章大厅,蓝色的彩绘瓷砖上方,是充满徽章的金色穹顶,中央徽章是曼努埃尔一世国王、第二圈是8个王子、第三圈为8个神兽、最外围有72个皇亲贵族。可惜我去的时候正逢维修还是保养中。

大航海时代开启了欧洲皇室对中国风的着迷,许多贵族特地规划一间中国厅来放置来自清朝的艺术品。后来在马德里皇宫,也有看到融合中国水墨风格的西洋绘画。

皇宫教堂的色调非常有特色,墙上的菱格纹壁画,绘制了叼着橄榄枝的白鸽,我在其他教堂似乎没有见过。

户外的小中庭,出现了伊斯兰摩尔建筑常有的三重拱门,再次显示了阿拉伯文化对当时建筑潮流的影响。

夜晚远眺辛特拉宫,灯光衬托出不一样的美,两根大烟囱超醒目。

辛特拉宫附近有不少餐厅,若行程结束在此,可以挑一间享用晚餐。

在Tripadviser上找到评价很好的餐厅Tacho Real,我抵达时只有一个驻唱歌手在门口唱歌,没有任何服务人员跟客人,乍看还以为没营业。

店内有点洞穴餐厅的感觉,古色古香。

牛排用香菜跟无花果调味,很有特色,味道也不错,但是香菜hater应该会嗤之以鼻。

介绍完435路线上的三个景点后,接下来会介绍434路线上,两个庭院跟主建筑一样有趣的景点,雷加莱拉宫跟蒙塞拉特宫。

虽然网络上普遍这样形容,但我查询数据过后,发现雷加莱拉宫(Quinta Da Regaleira)跟潘神的迷宫这部**,只有视觉风格上近似,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关联。雷加莱拉宫其实不是宫殿,初始是一个富商雷加莱拉男爵的私人豪宅,后来被另一富商蒙泰罗买下并改建。

蒙泰罗聘请了意大利设计师,依照他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将原本华丽的豪宅改造成了充满炼金术、共济会、神秘主义宗教思想,与圣殿骑士等元素的诡谲庭园。

整个庄园有如一个迷宫,时常会出现不起眼的小入口,走着走着就通到了另外一处,在整个庄园不同的高低地势之间游移。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这个有如深井的地方,游客可以通过旋转阶梯走到深井底部。一开始完全不知道下方有什么,看到大群大群游客往下走,也就跟着去看看。

由底部往上看的样子,深度没想象中深,但是游客多的话,这段狭窄阶梯大概也要走个半小时以上。

这个天井不是拿来打水的,其实是用来当塔罗启动仪式时使用。这些阶梯的数目跟出口,都跟塔罗的神秘主义有关。

深井底部别有洞天,通过地下隧道穿向别处,究竟去到哪呢?

原本以为走在地面下方,想不到顺着亮光走,竟从地势低处的一个水帘洞穿出,洞口完全由奇岩怪石构成。

游客可以选择原路返回,人挤人地攀上旋转阶梯,再花半个多小时回到初始入口。或是踩过水面上的石头,仿佛穿越一般从庄园的另一角落继续行程。我朋友去的时候,水位比较高,据说这些石头会被淹到剩下薄薄的表面。

走一走路中间突然出现小巧可爱的罗马天主教小圣堂,雷加莱拉小教堂。小虽小,里面的螺旋阶梯,可以让游客从二楼往下欣赏整个小圣堂,还可以通到地下室,从地底隧道又穿越至他处。

主建筑内部的设计也饶富趣味,并且展示了一些庄园的设计图。

前面提到游客多的时候,搭乘辛特拉的公交车花费的等待时间可不少,车来了又不一定上得了车,是游玩辛特拉省不了时间的部分原因。如果人数刚好两个人,银弹足够的情况下,选择这种小型私家车,能够玩得更自由更紧凑。

或是一个人 旅游 的话,可以像我去体验这台雷诺小车,在辛特拉车站旁的游客中心附近可以租到。一天费用75欧元,我选择了半天四小时的方案。这种小车停车相对容易,路边很好塞,也不会有红线黄线的问题。

开起来的感觉很像Go Cart,悬吊跟避震几乎是没有,只有前进跟后退两种档。没有档煞,所以上坡起步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它会直接倒退噜没在跟你客气。租车还会附wifi跟行动电源,使用导航不是问题。

蒙塞拉特宫(Palácio de Monserrate,又称梦斯雷宫)原本是圣母礼拜堂,同样在1755年遭受里斯本大地震摧毁。后来英国纺织业富豪,同时也是艺术藏家的库克爵士收购后,将其依照自己的艺术品味整建,作为度假别墅。

第一眼看上去,会觉得蒙塞拉特宫非常可爱,它可是辛特拉最具有摩尔人建筑风格的宫殿。除了前面提到的三重拱门在此被大量运用之外,布满自然元素的图腾是另一明显特征。

不过伊斯兰教原始的摩尔风格是纯粹对于自然的崇敬,不会有人物雕像出现,因此从上面的照片可看出,蒙塞拉特宫应该是属于葡萄牙建筑师模仿、融合摩尔风格打造的。

一开始看到这密密麻麻的雕饰,实在太过惊人,就算在巴黎的凡尔赛宫、枫丹白露宫,或是让我密集恐惧症发作的马德里皇宫,都没有见过在立体造型的纹饰上做到如此高密度跟如此大面积的程度,通常都还是会搭配平面的彩绘装饰。这些华丽细节究竟花费了多少时间跟人力成本呢?

结果我的疑惑很快被揭晓,嗯,原来不是用雕刻的,很多墙面是用模具像盖章一样印出来的。不好意思我想多了。

这个磁砖就有点像是会在摩洛哥会看到的风格。

内部的设计都相当优雅细致,色调偏粉色系,阳光从窗外透进来时特别迷人,跟之前看的几个宫殿都很不相同。

除了宫殿本身之外,蒙塞拉特宫的庭园非常适合花点时间轻松漫步,甚至在这里野餐应该很不错,看看外面这迷人的草坪。

不只是草坪那么简单,庄园里不同区域,种植了不同种类,或是来自不同地区的植物,玫瑰、仙人掌、墨西哥植物, 探索 起来充满乐趣。

庄园里还有一间类似塔普伦寺那样跟树木共生的小教堂。

整个庄园真的很大,建议造访时多预留一点时间,否则抱着一个急迫的心来游览,蒙塞拉特宫的魅力就大打折扣了。

善意提醒,尽管蒙塞拉特宫是辛特拉少数比较晚打烊的景点,可是请留意公交车末班车时间,这边较少游客人潮,错过末班车的话还有些头疼。

罗汉脚喔不,罗卡角(Cabo da Roca)是整个欧亚大陆的最西南端,有一座灯塔跟一个面海的十字架,碑上以葡萄牙语写有:「陆止于此、海始于斯」(葡萄牙语: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_a)。天气好的时候,壮阔的岩岸跟海岸线非常醉人。

这些都是我听说的,我没去。

从辛特拉车站(游客中心对面)搭乘403路公交车,到罗卡角车程约40分钟,想要赶在黄昏前欣赏美景的游客,最好预先看气象报告的日落时间,倒推必须搭上几点的班次,然后提早准备。我就是在蒙塞拉特宫花了太多时间,回到辛特拉车站时,晚了十分钟没搭上前一班公交车,下一班抵达罗卡角时估算已经天黑了,只好直接去吃晚餐。

在Tripadviser上搜到一间当地排名很前面的餐厅,Incomum,就在车站附近的闹区街上,小小的一间店。

Incomum座位不多,生意又超好,我抓到一个户外空位,赶紧跟其他人并桌。主餐是伊比利猪排,佐蛤蛎海鲜粥跟菠菜,肉香四溢口感不错。甜点是巧克力派,上面搭配自制的莓果冰淇淋,用酸来调和巧克力的甜。

点了一杯辛特拉本地产的红酒,结束这个回合。

在欧洲其它国家参观宫殿或教堂时,常常一开始拍得很高兴,然后渐渐觉得大同小异,就愈拍愈少、愈走愈快。在辛特拉则是因为建筑风格差异很明显,各有特色,结果愈拍愈上瘾,三天两夜的行程都被我搞得很赶。

对于这种建筑或是中世纪文化有兴趣的朋友,若时间允许,不妨安排两到三个整天,应该可以享受更多余裕。

下一站,在北上波多之前,我还会在奥比多什Obidos停一晚。

自媒体 | 旅人制造

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是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几个因素,即盛唐土壤的哺育、屈原楚辞的影响、道教思想的支配以及诗人奇特的人生经历。

李白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风的集大成者李白的诗风个性张扬、雄奇飘逸、有吞吐天地、囊括寰宇的气势李白的诗歌主观色彩浓厚,要入京求官就高调地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政治上失意了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常用大胆的夸张和惊人的幻想来表达他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感情如《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高度夸张的比喻,赞叹飞瀑从高处腾空而下的壮观的景象,也展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气概。

在深入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与各个时期的诗作之后,笔者认为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四点重要因素:

一、盛唐土壤与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诗歌也不例外李白在诗歌上取得巨大成就是与盛唐的土壤密不可分的换言之,唐朝的政治、经济全面繁荣及由此形成的盛唐气象是李白浪漫主义诗风存在和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特定的时**育着特定的气象——政治上的开明、文化上的博大包容,使得大唐帝国孕育着一种乐观、自信与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李白就是生活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所谓 “时世造英雄”,当时的文化氛围,正是李白得以成长的沃土他那追求理想的精神,个性张扬的气质,雄奇飘逸的诗风,特别是他那吞吐天地的气势,无疑就是唐朝政治经济全面繁荣昌盛在精神领域的真实写照风格是时代的产物,可以说李白浪漫主义风格正是盛唐气象的反映。

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与唐朝特定的文化大背景有着必然的深刻的联系繁荣昌盛的社会带来了文学百花齐放的美景,造就了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诗歌中不同思想倾向的表现、不同题材领域的发展、声律的运用、语言风格的创造、手法技巧的革新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种广阔的文化空间和自由的文化氛围对盛唐诗人的心理和气质上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李白重传统,更勇于创新,善于吸取诸家精华,这不仅对他的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且对他诗歌的语言风格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如陈子昂扫荡齐梁诗风的文学改革就对李白影响极大——“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文学主张正是陈子昂文学革新的深化。

李白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于是一朵最绚丽的浪漫主义文学奇葩,适时地开放在盛唐肥沃的土地上。

二、屈原楚辞与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诗风

屈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洋溢着热爱祖国、忠于理想的激情,充满着神奇瑰丽的想象,其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风格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李白毫不隐瞒地表达了对屈原的追慕,诗曰“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在《代寿山孟少府移文书》一诗中写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可见其早晚之年都不离怀才报国之思就创作思想而言,李白与屈原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毋庸置疑,是一脉相承的。

在李白的诗歌中我们总能隐约约可以看到屈原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子——两者皆擅于通过意象的运用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褒贬之情;为了增加诗歌的浪漫主义气息,两位诗人都注意了神话传说的运用,并通过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感受但相比较之下,笔者认为李白的意象比屈原更加丰富从他们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李白对屈原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继承与发展。

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常常以神话、传说的题材和象征、比喻的手法来反映现实如《远别离》、《梁甫吟》都是借神话传说反映社会现实;《登高丘而望远海》、《古风》等篇,则是借古讽今;《蜀道难》也以雄奇的笔墨和丰富的想象,写出蜀地的奇险,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完美结合起来并在同一首诗作中体现——无疑,李白是继承和发扬了屈原高超的艺术创作技巧这种技巧的最大特征就是既写实又夸张,二者泾渭分明却又紧密相连,互为映衬如李白《古风》第十九首:“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诗中写到安史之乱,但并不对它多着笔墨,而是在升天神游的美丽幻想中,突然低头见到了被叛军蹂躏的洛阳,诗人的情感急转直下,浪漫的幻想亦告破灭这首诗与屈原《离骚》中写他听了灵氛和巫咸的劝告,准备去国远游,在想象中翱翔于天际之时,忽然居高临下地看到危机四伏的祖国,便再也舍不得离去,思想从想象回到了现实不难看出,这两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曼妙的仙境与苦难的现实融为了一体。

李白继承了屈原那种对理想不息地求索精神,一生不懈地追求报效国家的机会,以实现“济苍生”的抱负这种理想成为他一生追求目标的基石受屈原影响,李白浪漫主义诗风是诗人一生思想经历的真切体现,也是盛唐时代社会现实和精神风貌的必然反映。

三、道教思想与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诗歌,与盛唐时期风靡一时的道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道教思想对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道教思想造就了李白丰富离奇、想落天外的想象力,并为李白浪漫主义诗歌提供了构筑“神仙世界”所需要的大量意象。

李白从小生活在道教气息浓郁的蜀中地区,深受道教思想的熏陶,他不仅深信道教,而且还曾授了道录,做了一回道士道教带给李白一种热烈迷狂的情绪在道教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形成了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两道独特风景——文采绚丽瑰灿、想象驰骋丰富特别是道教“存想思神”这一思维方法,对李白那超越时空、沟通人神的奇特想象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盛唐,笃信道教者众,但真正深得其中三昧的,李白是最独特的一人他不仅虔诚地相信道教的修炼方法:“我去采菖蒲,服食可延年”(《嵩山采菖蒲者》);真诚地相信道教所描绘的那个仙境:“传闻海水上,乃有蓬莱山,玉树生绿叶,灵仙每登攀”(《杂诗》);而且,他还真正相信自己就是一个从天上贬谪下来的“谪仙人”,把自己摆进了神仙的队伍这种将自己的全部都融化在道教“存想思神”之中的迷狂与激情,这使李白诗歌的想象显得极为真诚也只有李白这样天真虔诚地“存想思神”,才可能有如此瑰丽神奇的想象,才有可能有如此美丽且富有浪漫主义风格的诗歌。

不可忽视的是,道教也为李白富有浪漫主义风格的诗歌的表达提供了广阔的意象空间如李白所写的那样:“仙人游碧霞,处处笙歌发”——道教世界里,仙人们腾云驾雾,上天入地,而且还一路仙乐嘹亮,真是令人飘飘欲仙、无限向往长期处于这种环境的熏陶,必然会刺激李白的想象力,并为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表达提供了构筑“想象世界”的大量意象,如大鹏、巨螯、高山、急流、大江大河、仙境、梦境等李白在《游泰山》一诗中就以神仙自诩:“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而诗中的许多意象如“王母池”、“天门阙”、“织女”等也都与道教离不开无疑,道教鼓吹的神仙世界,投合了李白飘逸洒脱的个性现实生活的黑暗龌龊使他更强烈地幻想和追求美好的神仙世界道教给李白安上了神游四方的想象翅膀,使他的诗歌增加了恍惚飘逸、光怪陆离的神异浪漫色彩。

四、奇特的人生——现实与理想激烈冲突的喷泉

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伴随了李白的一生儒家思想和道教、游侠本不相容,但李白却把三者结合为“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这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但是,李白这种人生理想过于高傲自负和理想化,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浪漫思想与严峻现实的矛盾,常使李白陷于悲愤与失望之中于是,李白身上那种狂傲不羁的性格和飘逸洒脱的气质就幻化为一首首或狂放不羁或悲愤激昂或自命不凡的浪漫主义诗歌。

一方面,儒家思想对李白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安社稷、济苍生”是他的政治抱负这从他早年的诗歌《送外甥郑灌从军》中可看出这一理想:“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被赐金放还后他仍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见他的抱负气概是何等的豪迈另一方面,李白的儒家思想,经自身变形走样,已带有他鲜明的个性色彩李白曾师从“任侠有气,善为横纵学”的赵蕤,对形成他的纵横家思想、豪放不羁的性格和诗风有所影响。

李白空有一腔热血和一身才艺,为理想而不懈奋斗,却失败得一次比一次惨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摆在李白的面前,激愤之情于是喷涌而出: “我不弃世人,世人自弃我” 理想屡遭挫折,失败打击接踵而至,所以李白的诗歌交织着自信与绝望、追求与颓放、眷念与怨恨、崇高与庸俗等思想感情的复杂矛盾,代表作有《行路难》三首、《梁园吟》、《将进酒》等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得是何等的自信,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却显得十分迷茫;“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忧愁悲愤何等深重,“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又是何等的旷放洒脱这些都是李白的崇高理想与黑暗现实相撞击后而迸发的心灵喷泉,具有惊心动魄的力量它们曲折地反映出时代的矛盾,又有折射了李白内心深处交织缠绕的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

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就是这样:怀抱着理想四处奔走,遇到的是嘲笑和冷漠,感到的是压抑和幻灭现实社会给李白带来了矛盾和痛苦,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他只能到山林、醉乡和仙境中寻找精神寄托,努力去探索和发掘其中的美,用他的神来之笔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浪漫主义诗歌。

杜甫称赞李白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飘然思不群”就是对李白浪漫主义诗风最贴切的评价李白浪漫主义诗风是诗人一生思想经历的真切体现,也是盛唐时代社会现实和精神风貌的必然反映李白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不愧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一道永恒而亮丽的彩虹。

总的来说李白的诗风不离开豪放 飘逸 离奇大胆的夸张。

《克伦威尔》序言

[法]雨果 著 柳鸣九 译

我们从一个事实出发:世界不总是由同一性质的文明,也就是说老是由同一个社会形式(这样说更为确切,虽然涵义较广阔了一些)所支配和统治。整个人类就如同我们每个人一样,经历过生长、发展和成熟的阶段。他通过了孩提时代、成人时期;而现在到达了老迈之年。在近代社会名之曰“古代”的历史时期之前,还有另一个世纪,古人称之为“神话时代”,而其正确的名称可能是“原始时代”。这就是文明从它最初的源泉发展到今天所经过的三大连续的程序。而由于诗总是建筑在社会之上,那末,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式,我们来分析一下,诗在原始时期、古代和近代这三大人类发展阶段中的特点究竟是怎样的。

在原始时期,当人在一个刚刚形成的世界中觉醒过来的时候,诗也随之觉醒了。面对着使他眼花缭乱、使他陶醉的大自然的奇迹,他最先的话语只是一种赞美歌。那时,他离上帝还很近,因此,所有的沉思都出神入化,一切遐想都成为神的启示。他抒发内心之情,他歌唱有如呼吸,他的竖琴只有三根弦,上帝、心灵和创造;但是这三种奥妙包括一切,这三位一体的思想孕含万象。土地差不多还是荒芜不毛的。已经有了家庭,但还没有民族;有了父老,但还没有国王。每个种族都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没有私人财产,没有法律,没有冲突,也没有战争。一切东西都属于每个人,也属于集体。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公共体。没有任何东西束缚人。人过着田园的游牧生活,这种生活是一切文明的起点,而且多么有利于孤独的幽思和奔放的梦想。他任情地工作,任情地行动。他的思想如同他的生活一样,象天空的云彩,随着风向而变幻、而飘荡。这就是最初的人,这就是最初的诗人。他年青,富有诗情。祈求是他全部的宗教,歌谣是他所有的诗章。

这种诗,原始时期的这种歌谣,就是《创世纪》。

但是,这种青年时期渐渐过去。一切的范围都扩大了;宗教变成部族,部族变成民族。……这些民族在地球上开始过于拥挤。他们彼此妨碍,彼此摩擦;由此便产生各国的冲突,产生战争①。他们互相侵犯;由此便产生民族的迁徙,产生流浪②。诗反映这些巨大的事件;它由抒发思想过渡到描写事物。它歌唱这些世纪、人民和国家。它成为史诗性的,它产生了荷马。

我们要重复指出,表现出这一种文化的,只有史诗。史诗具有好几种形式,但又永不失其特征。品达与其说是属于抒情诗的,不如说是属于史诗。如果编年史家这些在人类发展第二时期必不可少的人,去从事收集各种传说,并且开始以世纪纪年,那末,他们是白费力气了,纪年学不能把诗排斥掉;历史仍旧还是史诗。希罗多德就是一个荷马。

史诗的时代已经日薄西山。同样,它所代表的社会也面临末日,这种诗也因自我循环时日已久而陈旧过时,罗马模仿希腊,维吉尔摹临荷马;似乎为了体体面面地告终,史诗是在这最后的分娩中消亡的。

时候到了。世界和诗的另一个纪元即将开始。

一种精神的宗教,取代物质的,表面的偶像崇拜并潜入古代社会的中心,将它除灭,而在这一种衰老的文化的尸体上,播下近代文化的种子。这种宗教是完整的,因为他是真实的;它在教义和教仪之间,用道德深深地加以维系。并且首先把最重要的真理指示给人说,生命有两种,一种是暂时的,一种是不朽的;一种是尘世的,一种是天国的。它还向人指出,就如同他的命运一样,人也是二元的,在他身上,有一种兽性,也有一种灵性,有灵魂,也有肉体;总之,他就象双线的交切点,象包罗世界的两条实体的锁链间的连接环,这两条锁链,一条是物质实体的系统,一条是无形存在的系统,前者由石头一直数到人,后者由人开始而到上帝。

没有什么比古代的神谱更实际的了。它完全不象基督教那样把精神和肉体分开,而是赋予一切以形体和外貌,甚至对精神和灵智也都如此。在这里,一切都看得见,摸得着,具有感性。那些神都需要云雾来掩饰自己。他们也吃、喝、睡觉。把他们伤害了,他们也要流血;把他们伤成了残废,他们就永世成为跛子。这种宗教有一些神,也有一些半神。它的霹雷是在铁砧上锤炼出来的,在其他的成分之中,还有三道弯曲的雨线③,它的天神邱比特把世界悬吊在一根金链上;它的太阳驾上四匹马拉的大车;它的地狱是一个深渊,地理上还标志了它的出口;它的神界是在一座山上。

这样,多神教用同一种粘土来塑造种种创造物,因而就缩小了神明而扩大了人类。荷马的英雄差不多和神同样高大,阿雅克斯④冒犯朱比特,阿喀琉斯比得上玛斯⑤。我们刚才说过,基督教却相反,它把灵气和物质彻底分开。它划了一道深渊在灵魂与肉体之间,一道深渊在人与神之间。

基督教把诗引到真理。近代的诗艺也会如同基督教一样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来看事物。它会感觉到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感觉到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它会要探求艺术家狭隘而相对的理性是否应该胜过造物主的无穷而绝对的灵智;是否要人来矫正上帝;自然一经矫揉造作是否反而更美;艺术是否有权把人、生命与创作割裂成为两个方面,每一件东西如果去掉了筋脉和弹力是否会走得更好;还有,是否“凡要成为和谐的那种方法”都是不完整的。正是在这个时候,诗着眼于既可笑又可怕的事件上,并且在我们刚才考察过的基督教的忧郁精神和哲学批判精神的影响下,它将跨出决定性的一大步,这一步好象是地震的震撼一样,将改变整个精神世界的面貌。它将开始象自然一样行动,在它的创作中,把阴影掺入光明,把粗俗结合崇高而又不使它们相混,换句话说,就是把肉体赋予灵魂;把兽性赋予灵智,因为宗教的出发点总是诗的出发点。两者互相关联。

这是古代未曾有过的原则,是进入到诗中来的新类型,由于作为一个条件,它使整个事物都有所改变,于是在艺术中发展出一种新形式。这种新类型就是“滑稽”,这种新形式就是喜剧。

请允许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详加考究;因为我们刚才指出了那一种不同的特征,根本的差别。在我们看来,这一种差别把近代艺术和古代艺术,把现存形式和死亡形式区分开,或者用比较含糊但却流行的话来说,把“浪漫主义的”文学和“古典主义的”文学区分开来。

相反,在近代人的思想里,滑稽、丑怪却具有广泛的作用。它到处都存在;一方面,它创造了畸形和可怕;另一方面,创造了可笑与滑稽。它把千种古怪的迷信聚集在宗教的周围,把万般奇美的想象附丽于诗歌之上。是它,在空气、水、火和泥土里满把地播种下我们至今还觉得是活生生的、中世纪人民传说中的无数的中介物;是它,使得魔法师在漆黑的午夜里跳着可怕的圆舞;也是它,给予撒旦以两只头角,一双山羊蹄,一对蝙蝠翅膀。是它,总之都是它,它有时在基督教的地狱里投进以后被但丁和弥尔顿严峻的天才所召唤来的那些奇丑的形象⑥,有时则扔入加洛⑦这个滑稽的米开朗琪罗在其中自娱的形象。从理想世界到真实世界,是要经过无数的人类的滑稽变形。斯嘉哈莫奚⑧式,克利斯⑨式和阿尔勒甘⑩式的人物都是它的奇想的创造,这都是人的怪象的侧影,是严肃的古代完全陌生的、而从意大利古典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典型。最后,还是它把南北两方的想象的色彩轮换地涂在同一个戏剧上,使斯加纳海勒在唐·璜⑾的周围蹦跳,靡非斯特在浮士德左右周旋。

而它的举止是多么自由而明朗!它多么大胆地使前一个时代如此羞涩地用襁褓包扎起来的那些奇怪的形象都跳了出来。古代的诗不得不给跛子伏尔甘安排一些同伴,但却极力用扩大他们伟岸身躯的办法来掩饰他们的畸形。近代精神保存了那些非凡的铁匠的传说,但却一下子给它加上一个截然相反并使它更加突出的特性;它把巨人变成了侏儒,把独眼巨人变成了地下的小神。正是以这同样的独创性,它把并不怎么奇怪的七头蛇代之以我们传说中土产的怪物,鲁昂的加尔古叶,麦茨的克拉—乌易,特洛依的夏尔—沙内,蒙德勒利的特赫,塔哈斯贡的塔哈斯克,这些怪物的外形如此多变,而它们这些古怪的名子又更增加了一种奇特。这些创造物从它们自己的本性里就能得到一种深沉而有力的音调,在这音调前,古代有时似乎也要却步。的确,希腊的妖怪远不及《麦克佩斯》中的魔女可怕,因而也更缺少真实,希腊神话中蒲鲁东⑿也并不是魔鬼。

照我们看来,在艺术中如何运用滑稽丑怪这个问题,足可写出一本新颖的书来。人们可以举出,近代人从这个丰富的典型里汲取了多么强烈的效果,而今天却还有一种狭隘的批评在激烈地反对它。我们的主题可能马上就要引导我们来顺便指出这一幅广阔图画中的某些特点。但在这里,我们只想说,根据我们的意见,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所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毫无疑问,鲁本斯⒀是了解这点的,因为他得意地在皇家仪典的进行中,在加冕典礼里,在荣耀的仪式里也掺杂进去几个宫廷小丑的丑陋形象。古代庄严地散布在一切之上的普遍的美,不无单调之感;同样的印象老是重复,时间一久也会使人厌倦。崇高与崇高很难产生对照,于是人们就需要对一切都休息一下,甚至对美也是如此。相反,滑稽丑怪却似乎是一段稍息的时间,一种比较的对象,一个出发点,从这里我们带着一种更新鲜更敏锐的感觉朝着美而上升。鲵鱼衬托出水仙;地底的小神使天仙显得更美。

并且,我们也未尝不可以说,和滑稽丑怪的接触已经给予近代的崇高以一些比古代的美更纯净、更伟大,更高尚的东西;而且,也应该是这样。当艺术本身合理的时候,就更有把握使各种事物都达到最后的目标。如果荷马式的仙境与这种天国的情趣,与弥尔顿的天堂中仙使的美丽相距很远,那是因为在伊甸园的下面,有一个和多神教的地狱之底各有千秋的可怕的地狱。如果法朗塞斯伽·达·里米尼⒁和贝亚特丽不是在但丁这个把读者关进饥饿之塔迫使读者分享于哥利诺⒂可厌的餐食的诗人的笔下写来,会有这样吸引人吗?但丁如果不写得这样有力,就不可能这样动人。肌体丰腴的河神,强壮的人鱼,放荡的风神,他们有没有我们的水仙和天神那种透明的流动性?难道不是因为现代人能够想象出在我们的陵墓里有吸血鬼,食人怪,妖精,役蛇怪,大蝙蝠,僵尸和骷髅荡来荡去,这种想象才能够赋予它的妖精以那种虚幻的形状,那种为多神教的仙女所很少达到的精灵的纯度?古代的维纳斯姿容美艳,无疑地招人喜爱;但是,是什么在让·古容⒃所有的画面上散布那种精美、那种奇妙而空灵的风韵呢?是什么赋予它们以那种为生活和伟大所没有认识的特点?如果不是对中世纪雄劲遒健的雕刻术的接近,又是什么呢?

如果在这些还可以说得更为透彻一点的必要的议论之中,我们思想的线索还没有在读者的思想里面中断的话,他就一定会了解到,滑稽丑怪这一个被近代诗神所承继的喜剧的萌芽,一旦移植到比偶像教和史诗更为有利的土壤上,就会以多么旺盛的生命力生长和发展起来。实际上,在新的诗歌中,崇高优美将表现灵魂经过基督教道德净化后的真实状态,而滑稽丑怪则表现人类的兽性。第一种典型将从不纯的混合质中解脱出来而拥有一切魅力、风韵和美丽;总有一天它应能创造出朱丽叶,苔丝特蒙娜,莪菲丽亚⒄。第二种典型收揽了一切可笑,畸形的丑恶。在人类和事物的这个分野中,一切情欲,缺点和罪恶,都将归之于它;它将是奢侈、卑贱、贪婪、吝啬、背信、混乱、伪善;它将轮流扮演牙戈、答丢夫、巴西尔⒅;波罗纽斯、阿巴贡,巴尔特罗⒆;福尔斯塔夫、史嘉本、费加乐⒇。美只有一种典型;丑却千变万化。因为,从情理上来说,美不过是一种形式,一种表现在它最简单的关系中,在它最严整的对称中,在与我们的结构最为亲近的和谐中的一种形式。因此,它总是呈献给我们一个完全的、但却和我们一样拘谨的整体。而我们称之为丑的那个东西则相反,它是一个不为我们所了解的庞然整体的细部,它与整个万物协调和谐,而不是与人协调和谐。这就是它为什么经常不断呈现出崭新的、然而不完整的面貌。

研究滑稽丑怪在近代的运用和发展,这是一件有趣的事。首先,它侵入,涨溢,泛滥,象一道激流冲破堤防。它诞生之时,贯穿在垂死的拉丁文学之中,……然后,它就散布在那些改造欧洲的新兴民族的想象里。它充满在那些故事作者、历史家和小说家的想象里。它由南到北蔓延开来。它游戏在日耳曼民族的梦想中,并且同时以它的灵气唤活那些可赞美的西班牙《诗歌集》,这真正骑士时代的《依利亚特》。举个例子来说,它在《蔷薇传奇》(21)中这样描写一个庄严的仪式,一个国王的选举:

于是他们选出了一位大个子的平民

这是他们中间的头号大块头

……

要更加突出说明滑稽丑怪在第三文明期的影响,那是多余的。在所谓浪漫主义时代里,一切都表现出它与“美”之间的紧密的、创造性的结合。就以最为纯朴的民间传说而言,也无一不以一种可爱的本性表现了近代艺术的这种神秘。古代就不可能创造出《美人和野兽》。

的确,在我们刚才考察的时代里,滑稽丑怪在文学中比崇高优美更占优势,这是非常明显的。但是,这是一种反应的狂热,一种一瞬即逝的对新颖的热情;这是一个要渐渐平伏下去的最初的浪潮。美的典型不久又要恢复它的地位和权利,它并不排斥另一种原则,而是要胜过它。现在已经是时候了,让滑稽丑怪在牟利罗(22)巨大的壁画上,在维罗尼斯(23)神圣的篇幅中只占有画幅的一角;让滑稽丑怪只渗入到艺术将引以自豪的两幅《最后的审判》中去,只渗入到米开朗琪罗将用来装饰梵蒂冈的悦目而又可怕的图景中去(24),只渗入到鲁本斯将描绘在昂魏尔斯大教堂的穹窿屋顶上的人类堕落的骇人的图案中去。在两种原则之间建立平衡的时候现在已经来到了。不久就会有一个人,一个诗王(如象但丁称呼荷马一样),来确定它。这两种敌对的天才汇合起双方的光辉,而在这种光辉之中诞生了莎士比亚。

这样我们便到达了近代的诗的顶点。莎士比亚,这就是戏剧;而戏剧,它以同一种气息溶合了滑稽丑怪和崇高优美,溶合了可怕和可笑,悲剧和喜剧,戏剧是诗的第三阶段的,也就是当前文学的固有的特性。

我们把上面所讨论的这些事实加以简要的概括,可见诗有三个时期,每一个时期都相应地和一个社会时期有联系,这三个时期就是抒情短歌、史诗和戏剧。原始时期是抒情性的,古代是史诗性的,而近代则是戏剧性的。抒情短歌歌唱永恒,史诗传颂历史,戏剧描绘人生。第一种诗的特征是纯朴,第二种是单纯,第三种是真实。行吟诗人是抒情诗人向史诗诗人的过渡,就好象小说家是史诗诗人向戏剧诗人的过渡。历史家与第二个时期一道来临,编年史家、批评家则和第三个时期同时产生。抒情短歌的人物是伟人:亚当、该隐,挪亚(25);史诗的人物是巨人:阿喀琉斯、阿特鲁斯、奥里斯特斯(26);戏剧的人物则是凡人:哈姆雷特、麦克佩斯、奥赛罗。抒情短歌靠理想而生活,史诗借雄伟而存在,戏剧以真实来维持。总之,这三种诗是来自三个伟大的泉源即《圣经》、荷马和莎士比亚。

为了证明新的思想(指浪漫主义者的文艺思想——译者)远非要毁坏艺术而仅仅是要把艺术改造得更坚固、更稳实,我们姑且来试着根据我们的意见指出:区分从艺术出发的真实和从自然出发的真实这两者之间的不可逾越的界线究竟是怎样的。如果象一些不长进的浪漫主义者那样把这两者混淆起来,那真有些冒失。艺术中的真实根本不能如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是绝对的真实。艺术不能提供原物。我们且试想,一个主张不加考虑地模仿绝对自然、模仿艺术视野之外的自然的人,当他看到一出浪漫主义戏剧(譬如《熙德》吧)的演出时,会作何表现。他首先一定会说,“怎么?《熙德》的人物说话也用诗!用诗说话是不自然的。”“那你要人物怎样说话呢?”“要用散文。”“好,就用散文。”如果他坚持自己的原则的话,过一会他又要说了:“怎么,《熙德》的人物讲的是法国话!”“那么应该怎样呢?”“自然要求剧中人讲本国语言,他只能讲西班牙语。”“那我们就会一点也听不懂了;不过还是依你的。”你以为挑剔就完了?不;西班牙话还没有讲上十句,他又该站起来了,并且质问这位说话的熙德是不是真正的原原本本的熙德?这位名叫彼得或雅克的演员有什么权利顶用熙德的名字?这都是虚伪。这样下去没有任何理由使他不坚持要求用太阳代替台灯,用“真正的”树木和房屋来代替那些虚假的舞台布景。因为这样一开了头,逻辑就把我们逼下去,再也停煞不住。

因此,人们应该承认艺术的领域和自然的领域是很不相同的,否则就要流于荒谬。自然和艺术是两件事,彼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艺术除了其理想部分以外,还有尘世的和实在的部分。不论它创作什么,它总是框在语法学和韵律学之间,在吴日拉(27)和黎希莱(28)之间。对于最为自由的创作,它有各式各样的形式,各种创作方法和要塑造的一大堆的材料。对天才来说,这些都是精巧的手段,对于庸人来说则是笨重的工具。

我们好象觉得已经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戏剧是一面反映自然的镜子。不过,如果这面镜子是一面普通的镜子,一个刻板的平面镜,那么它只能够映照出事物暗淡、平面、忠实但却毫无光彩的形象;大家都知道,经过这样简单的映照,事物的颜色和光彩会失去了多少。戏剧应该是一面集中的镜子,它不仅不减弱原来的颜色和光彩,而且把它们集中起来,凝聚起来,把微光化为光明,把光明化为火光。因此,只有戏剧才为艺术所承认。

舞台是一个视觉的集中点。世界上,历史上,生活中和人类中的一切都应该而且能够在其中得到反映,但是必须是在艺术魔棍的作用下才成。艺术历观各世纪和自然界,穷究历史,尽力再现事物的真实,特别是再现比事物更确凿,更少矛盾的风俗和性格的真实,它起用编年史家所节略的材料,调和他们剥除了的东西,发现他们所遗漏的并加以修理,用富有时代色彩的想象来充实他们的漏洞,把他们任其散乱的东西收集起来,把人类傀儡下面的神为的提线再接起来,给一切都穿上既有诗意而又自然的外装,并且赋予它们以产生幻想的、真实和活力的生命,也就是那种现实的魔力,它能激起观众的热情,而且首先是激起诗人自己的热情,因为诗人是具有良知的。由此,艺术的目的差不多是神圣的,如果它写作历史,就是起死回生,如果它写作诗歌,就是创作。

如果我们看到戏剧这样广泛的发展,那真是伟大而壮丽的事情:在这种戏剧中,艺术强有力地发展了自然,情节坚定而又轻快地逐步朝向结局发展,既不繁杂又不小气,诗人全面地完成了艺术的复杂的目的,那就是向观众展示出两个意境,同时照亮了人物的外部和内心,通过言行表现他们的外部形貌,通过旁白和独白刻划内在的心理,总之一句话,就是把生活的戏和内心的戏交织在同一幅图景中。

我们认为,要写这类作品,如果说诗人应该在这些东西中有所选择的话,那他选的不是美,而是特征。这也并不意味着象人们现在所说的那样去渲染一些地方色彩,也就是说,在完成了一部归根到底是虚伪和一般化的作品之后,然后在这作品上加上一些触目的颜色,这样做是不恰当的。地方色彩不该在戏剧的表面,而该在作品的内部,甚至在作品的中心,地方色彩生动地从那里自然而均匀地流到外面来,也可以说流布到戏剧的各个部分,好象树液从根茎一直输送到最尖端的树叶。戏剧应该完全浸透着这种时代的色彩;戏剧在这种色彩中就好象在空气中一样,使人在进出于其间的时候,只感到变换了世纪和气氛。要达到这种境地就需要一些钻研和努力;这样更好。艺术的大道被荆棘所阻塞,在它面前,除了意志坚强的人以外,一切都见而却步,这也是件好事。正是这种为热烈的灵感所支持的钻研会使戏剧免于一种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一般化。一般化是短视的和缺乏才能的诗人的毛病。在舞台的视野上,一切形象都应该表现得特色鲜明,富有个性,精确恰当。甚至庸俗和平凡的东西也应有各自的特点。什么都不应放弃。真正的诗人象上帝一样同时出现在他作品中的每一个地方。天才好象制币机一样,既能够在金币上也能够在铜钱上铸刻国王的头像。

我们并不犹疑,而这正向有诚意的人证明,我们是多么不想使艺术走样,我们毫不犹疑把诗看作是最适于防止艺术遭受我们刚才所指出的那种灾难的一种方法,看作是防止“一般化”泛滥的最坚固的堤防,这种“一般化”与“民主”一样在精神领域里到处流泛。在这里,请拥有这样多作家和作品的年青的文学容许我们向它指出一个我们觉得它已经陷入了的错误,这个错误和旧派那些不可置信的谬误相比,就太值得辩护了。新的世纪正处在成长茁壮的时期,在这时,人们能够很容易就把错误纠正过来。

要是我们有权凭自己的高兴来说戏剧的风格应该怎样,那末我们希望一种自由、明晓而诚实的韵文,它敢于毫不矫揉地说出一切,毫不考究地表现一切;它以自然的步调由喜剧而到悲剧、由崇高而到滑稽;它有时实际、有的富有诗意,它的整体既是艺术的也是灵感的,既是深刻的也是突然的,既是宽广的也是真实的;它善于适当地断句和转移停顿,以掩饰亚历山大体的单调;它爱用延长句子的跨行句甚于混淆意义的倒装句;它忠于韵律这一位受制约的王后,我们的诗歌的最高雅的风韵,我们的格律的母亲;这种韵文的表现方法是无穷尽的,它美妙和结构的秘密是无从掌握的;它好象普洛透斯(29)一样在形式上千变万化,但又不改其典型和特征,它避免长篇大论的台词,而在对话中悠然自得;它总隐藏在人物的后面;它首先注意的是要得体,并且当它成为“美”的时候,好象只不过是偶然的事,不是由它自己作主,而且它自己也不自觉意识到这点;它成为抒情的,还是成为史诗性的或者戏剧性的,这得看需要而言;它能掠过诗的各个音阶,从高音到低音,从最高尚的思想到最平庸的思想,从最滑稽的到最庄重的,从最表面的到最抽象的,从来也不超出道白场面的界限;总之,这种韵文如此美好,就好似一个从仙女那里既得到了高乃依的心灵、又得到莫里哀的头脑的人所写出来的一样。我们觉得这种韵文会“象散文一样地优美”。

我们特别要重述,舞台上的诗应该排除一切自怜自爱的东西,一切过分的要求和一切取媚的卖弄。它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一种应该承受一切事物的形式,它没有什么要强加在戏剧之上的东西,相反,它应该接受戏剧的一切:法文、拉丁文、法律条文、王公贵族的辱骂、民间的俗话、喜剧、悲剧、笑、眼泪、散文和诗,把这一切都传达给观众。如果诗人的诗句故作傲然,那真是不幸!不过,这种的形式是青铜的形式,它把思想嵌在它的格律中,在这种形式之下,戏剧是不可毁灭的,这种诗把戏深深印刻在演员的精神里,向他指点它所增减的东西,禁止他篡改它的角色,禁止他僭替作者的原意,使每一个字神圣化,并且使诗人所说过的东西在很久以后还屹立在听众记忆里。思想,在诗句中得到冶炼,立刻就具有了某种更深刻、更光辉的东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785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