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我国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如《诗经·关睢》里,就有演奏钟鼓古老乐器的诗句:"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古代指宫廷或庙堂的音乐或乐舞。 宫廷或庙堂的音乐或乐舞。《墨子三辩》:“昔诸矦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可见它是诸矦、 王以上享用的乐” (前16世纪—前221) 这一段历史长达一千三百年左右,跨越商、西周、春秋、战国,直至秦统一中国。它又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商代,西周以后则属后期。这两个时期既有共同之处,即以“钟鼓之乐”为主,又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商代 商代活动的区域比夏代大得多,但中心地区仍在今河南一带,和夏代一样。所以商直接继承了夏的音乐,并不断地向前发展,把它推到令人瞩目的高度。 商代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尊事鬼神。虽说是“殷因于夏礼”(《论语�6�1为政》),祭祀等巫术活动的繁复却是大大超过夏代的,所以史家对之有“巫文化”之称。凡祭祀等“礼”,举行时必然要伴以歌舞,这是从原始时期以来的传统,古人所谓“礼没有乐伴随便不能施行”的话,正是对于这种传统作的总结。即使晚至西汉中期(公元前二世纪),哪怕是穷荒之地,在祭祀当地的土地神时,依然要敲打起瓦瓶瓦盆伴奏,齐声歌唱。早在商代就更不用说,祭祀等巫术活动是一定要伴有隆重的乐舞的。商代的另一个社会特点恰恰是崇尚乐舞。商人以音乐与神鬼对话,是认认真真唱给神鬼听的。乐舞成为人们进献、事奉、娱乐神鬼,以使人神沟通的重要手段。 商代乐舞,流行于后代并见于古代史书的有《桑林》和《濩》。“桑林”本是一种大型的、国家级的祭祀活动,性质与祭“社”(土地神)同。直到春秋的墨子时代(约公元前5世纪),“桑林”仍是万人瞩目的盛大祭祀活动。“桑林”之祭所用的乐舞,也就沿用其祭名,称为《桑林》了。《庄子�6�1养 生主第三》曾用十分流畅的笔调描写过庖丁解牛时的动作、节奏、音响“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据其间接描述我们不难知道,《桑林》乐舞既强而有力,又轻捷灵巧,而且音乐震撼人心。 《濩》在周代被用来祭祀周的先母姜 ,其内容应与这一祭祀性质有关。我们知道商也有一位先母,名叫简狄,传说简狄在水边洗浴时,遇见玄鸟下蛋,简狄吞下了玄鸟蛋,便生下了商的祖先契。所以《诗经�6�1商颂》说:“天生玄鸟,降而生商。”看来玄鸟是商的图腾。“濩”字的甲骨文字形即是一短尾鸟(隹),两边加上水滴,与玄鸟翔于水上正相符合。推断《濩》的内容应与简狄和玄鸟的故事有关。惟其如此,周代才会用它来祭先母姜 。 除传世文献外,甲骨文中也记录有一些祭祀乐舞,但过于简略,很难详考。例如《 雩》,我们只知道它是求雨的祭祀性乐舞,而且从古代汉字的结构规律可推断,它是一种规模很大的乐舞,因为古代汉字中凡是以“于”这个符号表示读音的字,其词义差不多都含有“大”的意思。 商代音乐发展水平之高,从乐器上也可窥知一二。夏代音乐虽较原始时期有了明显提高,但夏代乐器,从相当于夏的时间和地点的出土物来看,无论品种和质量,都还没有在原始乐器的基础上得到大幅度提高(希望这不会是因为至今的出土物尚不具有代表性而产生的误断)。商代的乐器却已十分神气,可算是“有声有色”的了。 商代的乐器,在当时既重要,对后世影响又深远的当数钟和磬。用青铜铸造的商钟(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比例很讲究),其横截面不是圆形或椭圆形,而是橄榄形(但两端要更尖些),构成它主体的两孤形板片形状有点象中国的瓦,所以人们称之为“合瓦形”。这个名称在西方是不太好理解的,因为他们不用这样的瓦。正是这种“合瓦形”结构,构成了中国钟的一大特色,而且为在同一个钟的不同部位敲击出两个不同音高的音提供了最隹前提。“合瓦形”结构在商代以前的遗址中至今还没有被发现过,它很可能是商人的一大发明。商钟极少单独使用,基本上是成组的,大多为三个一组,并以其中空的柄套入木(?)架的竖着的棒中,即植置,与后世的钟悬吊于架上相反。如果在靠近钟口部的正中(1/2)和左或右(1/4)处敲击,商钟已有不少能发两个不同的音,历史时代早些的,两音之间以大二度关系居多,后来则以小三度关系居多。这种倾向和规律性现象,恐怕不能说是毫无意识的“偶然”现象,而应承认:商代的乐器制造家和演奏家,已开始有意识地铸造并使用这些钟上的另一个音了。经测音可知,有些三个一组的商钟,已具备五声音阶的五个音。 磬是用石块打制成的。上钻一孔,吊起敲击。磬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即有出土,一般单个存在, 打制则比较粗糙。在石器时代,石制的磬是比较突出的发音响亮,穿透性强(不易被其它声音淹没,传得远),又不易败坏的乐器。大约因此而在社会上享有较大的知名度。所以商代甲骨文声音的声字,就是“画”一个吊着的磬,旁边再“画”一只耳朵(或加“画”一手执槌敲打)来表示的。这等于说,磬可以作为发“声”的代表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商代的磬也制作得越来越精美。例如,1950年发掘河南安阳武官村一号大墓,出土的伏虎纹石磬,长84厘米,高42厘米,厚25厘米,是用白而带青的大理石经精雕细磨而成的,外观庄重端雅。磬的一面以细双线刻一伏虎图案,姿态优美,设计巧妙,与器形浑然融为一体。即使以现代的审美眼光看,整个磬也不失为一件上等的工艺品。经测音,它的音高比#c1略高。发音浑厚洪亮,音色近似青铜,并有较长的延续音。这枚伏虎纹大石磬是单件,不成组,这样的磬又称特磬。特磬以单音加入演奏,只能起加强节奏和强调稳定音的作用,这是它作为能发一定音高的乐器的欠缺之处。但商代成组的编磬尚未发展成熟,这个题目,要留待周代去完成了。 商代的鼓也很有特色。现存仅两件,都是以青铜铸的仿木鼓。一件是传世品,鼓面皮纹十分清晰;另一件1977年出土于湖北崇阳,鼓面光洁无纹,应是仿牛(?)皮面。这两件鼓仿制得逼真,但限于系青铜铸造,比起它们的原型木制鼓来,恐怕要小得多,不过我们仍可以由它们而看到商代木鼓制作的精美,绘饰的华丽,尤其是它的形制,其侧面(木腔面)形状与商代甲骨文之鼓字字形正相仿佛。 甲骨文中另有一些字,专家考证它们应是乐器,其中有簧管乐器竽,多管编排的乐器龠等,该是可信的,但因为竹器易朽,至今不能见到当时的实物。 商代高度发展的音乐,为周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为周族的文化本不及商,其文化技术均取之于商。周灭商以后,在商的中心地区分封了卫国,而没有把自己的政治中心迁到商地去。周的音乐,也就是岐周(今陕西关中一带)的本土音乐,即是其原有的音乐。大约是出于笼络人心,缓和氏族矛盾的目的,周人往往自称“夏人”,后来因为“夏”、“雅”两个字那时读音一样,习惯上便把周人的所谓“夏”写成了“雅”(这至少有利于把前后相差好几百年的两个“夏”相区别)。所以“雅言”就是周地的语言(音);“雅诗”(《诗经》中的大、小《雅》)就是周地的诗;“雅乐”,其实也就是周地的音乐(舞蹈)。 周代 周代是最早对“礼”(祭祀、朝飨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时代,这就是所谓制定礼乐。据说这一重大措施是周初的大政治家周公开始颁行的。礼乐制度影响及于其后几千年一直到清代结束,每个时代的具体内容并不相同,但理论上都以周为法式却是一律的。如果说商代人尊事鬼神的话,那么周代人尊事的则是礼,对于鬼神,却是虽敬但却“远之”的。周代的礼乐制度有两条基本内容,一是规定等级,二是规定伴随礼的乐舞基本是雅乐。 因为礼乐完全是局限于社会上层的活动,所以,为了了解周的礼乐制度,有必要先了解其社会上层的结构。从历史上考察,商代就有分封诸侯的现象,因为领土大了,分封便于统治。但商代没有把自己的同姓封到各地去。周代也搞分封,应该说是取法于商的,但周人的分封,绝大部分封的是同姓,也就是把周的族人分封到全国各地去成为当地的统治者。例如周初封到商的故地建立卫国的就是周公的弟弟叔康,西周末年被封建立郑国的则是周宣王的庶弟友。因此周代的分封诸侯,是把“宗法”与“封建(封侯建国)”结合起来的做法,由此便形成了围绕姬姓宗族的层层“大、小宗”的严密等级关系。诸侯对于周天子,是小宗跟大宗的关系;诸侯又分其领土给卿大夫,这些卿大夫对于诸侯,是另一层的小宗跟大宗的关系;卿大夫再把领土分给末等贵族士,这些士对于卿大夫,又形成一层小宗对大宗的关系。 礼乐制度,正是对于这个严密的宗法等级网的强调和固定。某一等级的人,才能享用这一等级的礼乐。就乐而言,等级的内容包含有对乐舞名目,乐器品种和数量,乐工人数等等的绝对限定,超出规格就是严重违法。在各等级贵族自己以及他们之间的活动中基本采用所规定的雅乐,也就是岐周音乐,无疑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加强宗族观点,形成“天下一家”思想的作用。 西周时,礼乐制度还能正常地维持,这从出土西周编钟的规范也不难看出。西周编钟继承于商编钟,但由商编钟的正着植置而改为倒着悬吊。(按商以前钟的演奏实际,钟口朝上为正。)钟体增大以后,这样安置无疑稳妥得多,钟体也就可以加长了(所以西周以后,钟体比商钟要长)。但周初的编钟仍如商编钟,是三枚一组,音阶则与商编钟的多样形式不同,一律是:羽(la)—宫(do)—角(mi)—征(sol)。即使后来编钟增加到八枚一组,其音阶仍如上述,与古书《周礼》所表述的典型雅乐的音阶形式也相同,可见这一长时期的钟全都是演奏周雅乐用的。 在周雅乐中,器乐、舞蹈、歌唱往往分别进行,并不完全合在一起,舞蹈由与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歌唱由弹奏乐器瑟或簧管乐器笙伴奏,器乐即所谓“金奏”,是钟、鼓、磬的合奏。“金奏”规格很高,只有天子、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单单用鼓。钟和磬以其宏大的音量和特有的音色交织成肃穆庄丽的音响,加上鼓的配合,确实能造成天子、诸侯“至尊至高”、“威严”无比的功效。这一类乐器得以长足发展,应当承认是贵族社会所作的准确选择。 以上古的诸多文献材料作出的综合分析告诉我们,西周所用雅乐,其歌唱部分均属于《诗经》中的《周颂》和《大雅》《小雅》,而这些,全都是岐周乐歌。至于《国风》,只有时代稍早的二《周南》《召南》,可以用于等级较低的“礼”,而且也只是较晚时代才出现的现象,因为二《南》基本上是西周晚期作品。 西周长达三百年,事实上过不了这么长时间,雅乐的岐周音乐的本来意思就慢慢给遗忘了。何况岐周是全国政治中心,“雅”顺 理成章转而产生了“正”的意思。“雅言”的意思已等同于“标准语”(当时的“普通话”),“雅乐”的意思则等同于“正规音乐”、“礼仪用乐”。周雅乐用岐周音乐唤起并统一人们宗族观念的作用已无从发挥,因为 按礼乐制度规定不能变动的音乐,随着时间的远逝,即使是贵族也已越来越对之感到隔膜,逐渐把它们看成只是“古乐”而已;西周雅乐的政治作用将与其无味的“古乐”一起萎缩、僵死,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命运。 春秋 春秋(公元前8世纪--前5世纪)时期,开始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春秋时期,宗法制度渐次瓦解,异姓不妨结盟,同姓反会相攻,宗族、血亲观念逐渐被地域性的封国观念代替,各地区原来只能在社会下层流行的当地音乐随之而取得了自己应有的地位。《诗经》中的《国风》是各诸侯国的本国歌诗,《国风》绝大部分是春秋时期的作品,正是春秋时期各地音乐逐渐复兴才出现的现象。到后来,地方音乐甚至可以取代雅乐,用于礼仪了。郑国音乐(郑声)是首开其端的。正因为此,以维护礼乐制度为己任的孔子才会“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并说“郑声*”(郑声浸*雅乐),提出要“放郑声”(把郑声赶出雅乐领域)。但是孔子并不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孔子去世之后,各地方音乐的影响更加扩大,社会上称之为“新乐”,其中著名的有郑、卫、宋、齐等地区的音乐。“新乐”是从“新兴起”的意义上起的名字,如果从历史上说,其实不少“新乐”比号称“古乐”的西周雅乐更加古老。例如郑、卫、宋等国,郑是早商活动地区,卫是商王室所在地,宋是商亡后商后裔的封国,它们的音乐都承袭自商,从渊源讲,比岐周音乐古老,而且发展水平也较高。更重要的是,一切“新乐”都没有象“古乐”那样,被礼乐制度堵死,而是按音乐自身规律发展。所以“新乐”清新活泼,风格多样,优美感人,连理论上懂得“古乐”重要的贵族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喜好“新乐”,听“新乐”不觉疲倦。 出土的春秋时期的编钟,已不再守雅乐“宫-角-征-羽”的音阶规律,它们非常生动地为后人保存了当时各地不同风格的音阶形式。例如郑国新郑编钟(新郑是郑的都城),既可构成历史上奉为“正统”的升四级七声音阶,也可构成自然七声音阶;并可构成三种调高的五声音阶。晋国侯马编钟的音阶六声缺角(mi),甚至与今天这一地区的民歌音阶特点相同。 各地“新乐”兴起后,不但在当地发展,而且进一步随着政治和经济的交往,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得到空前的大交流。春秋中晚期的楚国 编钟一套十三枚,备有完整的十二律,包含了演奏各地音乐的可能枣它们应是各地音乐大交流的反映。战国初期曾国的大套编钟,即最有名的曾侯乙编钟,不但从钟的音列上,更以钟的铭文告诉我们当时音乐大交流的真实存在。 战国 战国(公元前475年——221年)时期,各诸侯国纷争数百年,周王室由衰微而灭亡,各小诸侯国也被几个大国吞并。这一时期的“新乐”,引人注目的有赵国,其实更应注意的是楚国。但因为最早写这一段历史的是汉代人,而“新乐”又是以与“古乐”对立的“坏音乐”的面目被载入史册的,汉高祖刘邦却喜爱楚声,所以史家就不敢把异军突起的楚声纳入“新乐”范畴了。楚僻处南方,它接受了周文化,但思想上受礼乐的束缚要比中原各国小,春秋时期楚的伶人就是演奏当地音乐的。楚音乐的风格与中原各国也很不同,这从《楚辞》和《诗经》的不同就不难看出。楚国也是南北各地音乐交会的地方,郑、吴、蔡、越的歌舞都曾出现在楚国。 但是总的说来战国时代重视的是战争和治国方面的学问、人才,而且由于连年战争,战争的残酷又远远胜过春秋,结果往往是大肆杀掠,对经济和文化造成 的破坏很为严重。所以,雅乐固然已基本无存,“新乐”的发展却也受到了阻滞。 春秋中晚期编钟多为九件一组。在西周钟的基础上增铸了低音徵音和商音。在这两音为正鼓音时,其侧鼓音调成大三度的变宫、变徵。从而使整组编钟的正鼓音构成完整的五声音阶,全部音列可构成六声或七声音阶。如河南淅川下寺一号墓(春秋楚墓)出土的一组钮钟。此时期编钟,每钟均发两音,一般已不在侧鼓部铸鸟纹。 战国时期编钟,除仍有九件一组者外,又出现十三件、十四件的组合。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以编钟和建鼓为主要乐器的乐队,史称"钟鼓之乐"。还盛行笙、瑟等丝竹乐器组合在一起的乐器演奏形式。曾侯乙墓曾出土这两类乐队所用的各种乐器。这批乐器品种之多、制作之精美、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其中很多乐器系首次发现,是研究战国早期音乐发展的重要资料。 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的战国初曾侯乙墓的编钟、编磬及其它乐器,是迄今所见最庞大的钟鼓之乐的乐队配制。墓主是曾国的一位君主,名乙;侯是爵位。棺椁在东室,室内有殉葬的女性青少年八人。此室乐器有十弦琴、五弦琴、瑟、笙、小鼓等,可组成一个小型的丝竹乐队。殉葬者可能是演奏这些乐器或表演歌舞的女乐。中室有墓主举行盛大宴乐场面所用的乐队,即"钟鼓"乐队的乐器。如编钟、编磬、建鼓、排箫、笛、篪、笙、鼓、瑟等。西室又有殉葬的女性青少年十三人。 这套编钟最为世人瞩目。它由六十四件钟组成,分三层悬挂在矩形钟架上。上层钮钟三组,共十九件;中下层各有甬钟三组,共四十五件。编钟的音域跨越达五组,且其中间约三组十二音齐全。所有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无不制作精致,性能良好,达到了惊人的高度,有些甚至连今人都无法企及。 战国至西汉时期,在我国西南地区,如云南、广西、广东、四川等地遗址中,发现各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双角钮形钟和筒形钟,它们是西南少数民族使用的乐器。 迄今为止,先秦编钟的发现数量已相当可观,据1988年的不完全统计,共一百一十六批,一百七十四组,九百零三件(型式、组、件不明者未计在内)。其中有铭文者约四百余件。 秦汉 秦汉时期,周朝以来的礼乐制度彻底崩溃,先秦钟磐之乐的繁荣局面也结束了,双音编钟的制作随之消失。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在咸阳铸钟架的立柱"金人十二",又建"千石之钟"。这种巨大的钟应指朝钟。它是历代皇权君威的象征。随着佛教、道教的兴起,东汉之后,寺庙、道观使用佛钟(又称梵钟)和道钟。现存年代最早的佛钟铸于南北朝时期的陈太建七年(575),现存日本东京井上源太郎处。唐代以后,巨型佛、道钟常由皇帝铸造,如唐长安城(今西安)景龙观内的"景云钟"、北京大钟寺内,明永乐(1403-1424)年间铸造的"永乐大钟"。它们的实际用途是报时打点。永乐大钟高694米、下口直径33米。重量达465吨。至今音响圆润宏亮,可传至数十里。钟体内外用工整楷书铸佛经十七种,计二十二万七千余字。此钟以其宏亮的声响、精湛的铸造工艺和书法艺术驰名中外,有古代"钟王"之誉。 秦汉以后 秦汉以后的历代皇帝为恢复周礼古制,也铸造雅乐所用的钟,如南北朝时期,南梁武帝演奏雅乐所用钟磐达二十六架,五百零四件,均十二律俱备。宋代复古之风尤盛,宋徽宗(1101-1125)时,设置掌管音乐的机构"大晟府",铸编钟十二套,约三百余件,至今,见于著录和流传于世的尚有十余件,其形制仿自当时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出土的春秋时宋国的宋公戌钟。 清代宫廷所用编钟为十六件一组。悬于两层钟架上,每层各悬八件。从倍夷则到应钟,共十二律加四倍律
《听见下雨的声音》
剧情讲述的是一个下着雨的夏末,乐团主唱阿伦在市集中偶遇漂亮的大学生雨婕,阿伦一眼就被气质出众的雨婕吸引,于是,阿伦邀请雨婕来看乐团的演唱会,但是阿伦在一次意外中得知雨婕患有耳疾,听不见任何声音,对于酷爱音乐的阿伦来说,自己的音乐无法与最爱的人分享,他该作何选择呢…
《爆裂鼓手》
19岁少年安德鲁是个自小成长在单亲家庭,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的热血青年,目前就读于谢弗音乐学院一年级。某晚在学校练习时他被学校闻名的“魔鬼导师”弗莱彻相中,因此进入了正规乐队,但在狂喜之后,安德鲁也开始了为追求完美而付出代价的艰辛道路。安德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神秘巨星》
女主人公尹希娅出生在一个穆斯林家庭,这个小镇上的人对于女性充满了不尊重的情感,就如家暴成性的父亲总是百般践踏母亲的尊严,并且对于女儿身的尹希娅也漠不关心。
尹希娅梦想成为一个优秀歌手,但是母亲除了满足某些小需求外,根本无法实质性地改善她的生活,更没有勇气离开这个家、没有勇气支持她的梦想。渴望一展歌喉的尹希娅在视频网站上以“神秘巨星”为名,穿上罩袍上传自己的唱歌视频,很快她就吸纳了一群粉丝,视频在网路上火速传播,就连政客、明星、音乐导演也纷纷转发她的视……
在魔都这个交融各地文化的奇妙都市,
生活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也带来了世界各地的“家乡风味“。
可以在早上找到可颂配咖啡的香浓惬意,
可以拥有精致甜蜜的悠闲下午茶,
也可以轻松体味一场奢华的传统法式晚宴。
在静安寺附近一个安静街角,
就有一间自带面包房的法式小酒馆,
征服了身边一众挑剔讲究的法国朋友。
每日路过夹根法棍回家,
或是用这里的传统菜式慰藉乡愁,
体味法国的一天,去这里就好!
可颂配咖啡
在法国,早晨从一块热面包开始
对于每一个早起,步履匆匆的早晨,什么东西适合唤醒困顿的精神,对于法国人来说肯定是一块刚出炉的热面包。迷迷糊糊的早晨,晃到熟悉的街角面包房,被里面传来的麦香和黄油香唤醒,是开启新一天的温暖仪式。
面包是法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法国 美食 的标志之一。不管在哪个城市,夹着法棍穿梭的在街头的人,都是属于这个国家独特迷人的风景。
而在武定路街口,有一家低调到找不到门牌和名字的法式面包房。小小一间总是十分热闹,充满了法国街边小店的温暖朴质,来来往往的外国人、 匆忙上下班的白领、带小孩的爷爷奶奶们,路过都会很自然的推开门,买个面包再离开。
面包房的面包种类丰富,而且出品质量在魔都也非常能打,遵循传统做法。当然,也有些颇有想法,味道充满惊喜的特别款,闭眼买几乎没有雷区。
2017年第一次发现这间小店,就被这里的法棍所征服,体型饱满匀称,刀口整齐的翻开露出烤至金黄微焦的面包体。内部气孔均匀微微湿润,还能闻到淡淡的天然酵母香气。刚出炉时,热法棍外酥内韧,香气和口感迷人的直击内心,从此便爱上了这里。
如果说豆浆油条是中式早餐绝配,那么法国早餐中的黄金搭档就是可颂和咖啡。就算吃不惯法国酸面包,也几乎没人不爱法国黄油香气馥郁的酥皮面包,咬下酥香可口还带着微微的甜,再啜一口醇厚微苦的拿铁,困倦的精神也在幸福的包围中振奋起来。
精致法式下午茶
再忙碌也要享受甜蜜午后时光
想到法国大家还会想到什么?法式甜品大概第一时间就会出现在脑海中。外观精致娇俏,内部藏着复杂的层次,浪漫的法国人,把甜品做成了艺术。所以爱下午茶的并不止是英国人,热爱享受美好慢生活的法国人,同样有独具法式甜蜜风情的甜品下午茶。
用古典镜子陈放的精致甜品们都被做成了迷你的尺寸,马卡龙、巧克力、香缇泡芙、经典焦糖香草拿破仑、巧克力慕斯蛋糕、柠檬挞和可露丽,虽然迷你但依旧保持了优秀的味道和口感层次。这套下午茶几乎涵盖了的法式甜品的各个大类,而且款款经典,一次就能吃遍法式甜品的精华。
下午茶也配了咸点,酥脆香浓的迷你可颂小小一只很是可爱。夹上自制烟熏三文鱼做成可颂三明治,配法式酸奶油酱,两三口吃掉,好吃到意犹未尽。
迷你汉堡身材娇小却十分有料,布里欧修面包制作的汉堡胚带着浓郁的黄油香,配上肉汁丰盈的牛肉饼和大块鹅肝,把汉堡做出了法餐一般的讲究精致。
传统经典法式滋味
款款都有 历史 可以追溯的法国菜
而上面这家温暖的法式面包房和精致的法式下午茶,全都出自这家充满格调的法式小酒馆。身处静安寺商圈,却避开了繁华嘈杂,静静的藏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武定路街口。每到晚餐时段便人气火爆,来这里能尝到百年法餐的经典之美。
作为自己心爱的小酒馆,菜单早就滚了几遍,但每次想吃传统法餐我们总会想到这里。一是因为经典不会吃腻还总让人念念不忘;二是因为这里的菜品,在传统的基础上一直在升级,变得更加精妙,每口都能吃得出主厨倾注的热情和用心,不断带给我们愉快的小惊喜。
这里还有一间我们心爱的法国小酒窖,藏了各大产区上百种优质葡萄酒,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涵盖了各个产区的代表性葡萄酒,甚至包括收藏级别的大名庄知名年份酒款。法式晚宴,一定要餐酒搭配妥帖才算圆满。
于是每次来吃饭,点完菜后选酒成了开餐前的乐趣。作为老客人,拜托经理带我们逛酒窖,选酒之余也能学到不少关于葡萄酒和餐酒搭配的小知识。
法式传统风味馅饼
Pâté在法国是小酒馆和肉铺随处可见的经典,也是这里的招牌。香浓的肉馅包裹着火腿、鸭腿肉、鹅肝等各类食材,啫喱带着甜美的酒香和淡淡的烟熏味,夹杂着黑松露和开心果的香气,将丰富的滋味串联成整体,令人丰盛满足,把法国乡村风味做的格外精致讲究。
乡村肉冻组合
乡村肉冻也是有着百年 历史 的经典法国 美食 ,做法考究工序繁复且备料复杂,在魔都也难得一见。惊喜的是,最近这里的肉冻组合升级了!更加精细考究,配上面包和红葡萄酒,让许多法国朋友能够一解舌尖上的乡愁。
绿色款以混合香草味为基底,酸鲜滋味和肉感相交织,清爽开胃。中间一款吃得出明显的开心果香,和油润的鹅肝滋味、充满油脂的香气和快乐。最后一款入口烟熏味明显,口感爽滑汁水四溢。每款味道大不相同但都肉感十足,是豪放又不失考究的经典法式乡村味。
露杰鹅肝冻糕
产自法国的露杰鹅肝,是法餐三宝之一,也是位列前三的珍馐美味,馥郁美妙的油润香气,总是让人不知不觉便沉沦其中。鹅肝需要用混合香草和酒进行泡制后,经过特殊工艺长时间烤制,再用鹅油封入罐中,然后交给时间让风味融合沉淀,方才造就一块好的鹅肝冻糕。
在法国无花果酱是鹅肝的经典搭档,这里的无花果酱也不简单。用白波特腌制,烤制后细心过滤,恰到好处的酸甜刚好中和鹅肝的丰腴口感,配上烤至酥香的布里欧修面包,是无比曼妙的享受。
法式酥皮黑松露汤
酥皮黑松露汤是法国名厨博古斯的成名之作,首次出现是他在法国的爱丽舍宫中为法国皇室制作的菜单上。不仅汤底要恒温慢炖一整晚,酥皮也需要时间一层层冷藏折叠,颇费功夫。
上桌后在顶部刨上满满的黑松露,你可以像法国皇室一样优雅得敲开酥皮,黑松露落入汤中,香气伴着热气飘散出来。加入鹅肝,小牛肉和黑松露等食材,材料丰富的浓郁汤底混合着松脆的酥皮,带着黑松露的香气,让人身心满足。
西伯利亚鱼籽酱50g佐蛋白奶油酱,咸味苏打饼干
世界三大珍馐,除了鹅肝,松露就是鱼子酱,陈放在光泽温润的贝壳中,像是一粒粒珍宝。品尝鱼子酱一定要配上气泡细密优雅的香槟,和专属的贝壳勺,如此优雅的仪式才不辜负它的滋味。
在西伯利亚,苏打饼干是鱼子酱标配,用打发得轻盈如云朵的蛋白奶油酱打底,放上一小勺鱼子酱,入口鱼子酱曼妙得像是在口中舞蹈,再喝一口香槟,整个人都想跟着美味舞蹈起来。
烟熏帝王鲑佐土豆舒芙蕾
常见的烟熏帝王鲑,这里也做的格外精彩。长时间腌渍给了三文鱼更加柔韧的口感和浓郁的滋味,再用胡桃木冷熏,风味复杂迷人带着三文鱼独特的油香且十分嫩滑。
配菜的土豆舒芙蕾,轻盈得充满空气感,内部像泡芙一样中空,填了法式酸奶油酱。搭配三文鱼一起入口,鱼籽酱、牛油果泥、青柠皮、和奶酱中清香的茴香碎点缀其中,都是看似简洁的菜品中,一点一滴让人惊喜的小心思。
左:照烧鳗鱼与露杰鹅肝佐绍兴黄酒啫喱
右:蓝鳍金枪鱼鞑靼佐脆米片
牛油果酱,西伯利亚鲟鱼子酱
金枪鱼鞑靼和牛肉鞑靼一样,都是这里的经典菜品,金枪鱼肥美鲜甜,配上脆米片和细腻的牛油果酱,滋味丰富,口感充满对比。另一道则是这里不多见的创意菜,用照烧鳗鱼的鲜甜包裹鹅肝倒也十分和谐,酸香十足的黄酒啫喱刚好解腻,把传统和创意演绎的十分精彩。
法国布列塔尼蓝龙虾佐意大利扁平面
龙虾汁,新鲜番茄酱,鲜奶油,罗勒叶与新鲜香草
主食中有三道经典菜来这里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季节布列塔尼蓝龙虾是首推。100万只中才有1只的稀有,加上捕捞困难,让这个矜贵的海洋珍宝,自15世纪开始已经大受法国老饕追捧,是法国超好餐厅的餐桌宠儿。
这个季节,鲜活的蓝龙虾带着满满的虾籽,不需要复杂的调味烹饪,完美的火候带出虾肉饱满鲜甜的脆嫩滋味。龙虾汁富有大海的鲜美浸润了劲道的意面,还能吃到口感脆甜的一串串龙虾籽,配一杯Chablis白葡萄酒,有着沁人心脾的美妙体验。
法国布雷斯鸡酿黄油松露佐黑松露土豆泥,原味鸡汁
法国会被称为“高卢雄鸡”,而这个“鸡”就是法国“国鸡”布雷司鸡。像葡萄酒一样有AOC法定产区,并且有着严格饲养监管标准的布雷斯鸡,是法国一众米其林餐厅首选食材,红冠、白羽、蓝脚也刚好是法国国旗的颜色。每年圣诞前夕,布雷斯地区还会举办布雷斯鸡比赛,头奖那只将成为爱舍丽宫圣诞晚宴的主菜。
用特制的调味黑松露黄油酿入鸡腔内增香,出炉后光是香气就足够勾人。可以交代侍者先端上来拍照,之后再交由厨房帮忙细心切开,上桌后刨上法国黑松露,仪式感十足。
布雷斯鸡油脂分布均匀,鸡肉味十分浓郁,外皮焦脆的烤鸡,鸡肉汁水充盈,肉质鲜美有嚼劲,连鸡胸肉都香气十足口感滑嫩,难怪法国总理都是它的粉丝。鲜嫩可口的鸡肉搭配果香浓郁,滋味清爽的勃艮第黑皮诺,更是妙得恰到好处。
Racine招牌惠林顿牛排(M9澳洲纯血和牛牛柳)
佐季节烤蔬菜,松露土豆泥,红酒松露汁
惠灵顿是这里的招牌菜,也是厨师技术的试金石之一,酥皮要有层次和香气,两次烹饪的牛肉要精确掌控熟度,蘑菇酱也有讲究,过湿过干都会影响口感。
这里的惠灵顿本就人气超高,现在换了造型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圆柱形的包裹方式,可以让酥皮、鹅肝、松露蘑菇酱更均匀的包裹住牛肉,而且肉的分量也更足,每一口都满足感爆棚。
面包房的可颂出品优秀,餐厅的酥皮当然不会差。软嫩的肉感配上入口即化的油润鹅肝,再搭配酥松奶香十足的外皮,香气四溢。蘑菇酱里放了黑松露,搭配浓郁的红酒松露汁,再配一杯波尔多复杂浑厚且略带有矿石气息的红葡萄酒,有着喝酒吃肉的富足感但又不失法式优雅。
烤深海银鳕鱼佐西伯利亚鱼子酱
烟熏鳕鱼花菜酱,龙虾汁
除此之外,我们还试了新升级的烤银鳕鱼,鳕鱼细嫩鲜甜之余,带着迷人的烟熏香气,打成泡沫的龙虾汁鲜美轻盈,佐鱼子酱、芝士花菜酱一起吃,滋味层层递进。鱼下面还藏了法餐中爱用的小扁豆,在顺滑之余增加了咀嚼的快乐。
虽说这里的每道菜都格外考究精致,但很多菜依旧不失乡村风小酒馆大分量的诚意,想多吃几个菜可得多约几个好朋友,还能开瓶好酒。
相约浪漫暧昧夜巴黎
藏在上海小马路上的古典法式小花园
这间让人充满幸福感的法式小酒馆,称得上是我们名副其实的“老朋友”。老板也是个颇为有个性的人,不仅沉迷钻研菜品,也常常冒出些有趣的小想法,屡次装修,餐厅变得越来越精致浪漫。
从2017年刚开业,这间法式小酒馆就成了我们以及身边一众法国朋友的心头好,从自然气息的露天庭院,再到现在的精致复古小酒馆,我们也算是见证了这里的成长。
曾经的露天南法风小花园,变得更加温馨浪漫,但一直不失绿意和自然感。像是巴黎精致的花园餐厅。精心雕塑的艺术品、浪漫古典的烛台、每一株鲜花和绿植都美的恰到好处。
除了外面的小花园,走进带有壁炉的室内,则像是走进了一间法国考究的乡间小酒馆,墙上挂着印象派的油画,室内陈设着不少精致的古董和工艺品,带着时间积淀所形成的 历史 和故事。
惊喜的是,这里还加了新灯光,柔和的白光投在每个人的餐位上,能让菜品的呈现出更加精美诱人的一面,拍照也更好看,是格外贴心的小细节。
店内的小细节还不止这些,充满自然感的R字Logo,葡萄酒瓶塞的装饰,连外墙都是用生蚝,和海螺壳一个个贴起来的,一砖一瓦都藏着细腻精巧的小心思。
烛光闪烁的法式古典风情“小花园”,玻璃屋里的浪漫夜巴黎,这里似乎藏了所有关于法国的浪漫幻想。暧昧和柔情也随着夜的深沉愈加升温,配上精致的菜品喝到微醺,和爱人一起来制造些关于 美食 和爱的故事吧!
Le Bistrot de Racine
地址: 常德路609-1楼
营业时间: 周二至周四 13:30-00:00 周五至周日 12:00-00:00
芭蕾舞服装历史发展
15~16世纪,初期的芭蕾舞服装崇尚豪华。17世纪,男演员穿的有金属丝箍的“拖涅利”短裙、女演员穿的“鲁尼耶”鲸骨裙,都显得笨重。为充分展现芭蕾舞的舞姿和技巧,历史上曾对芭蕾舞服装进行了几次革新,逐步使之完善。其中舞鞋和舞裙的改革比较重要。
①芭蕾舞鞋:18世纪初,M卡马尔戈发明用柔软材料制成的无跟鞋。1790年在无跟鞋的鞋头部位加入特殊的衬垫,以便于演员使用脚尖舞蹈。
②芭蕾舞裙:1832年,M塔廖尼开始使用E拉米为她设计的一种露肩式连衣裙,称“浪漫主义芭蕾舞裙”。这种舞裙有紧贴的上衣身,下接过膝的钟形褶裙,裙部以数层白色薄纱裁制,配浅红连袜裤,便于演员展现大跳、打脚等舞姿。1880年芭蕾舞裙缩短,裸露大腿,称芭蕾短裙(tutu),成为芭蕾舞标准裙。其裙部由4~5层丝绸绉褶构成,上连在相应尺寸的背心上。
20世纪以来,现代芭蕾舞剧多采用艺术化的生活服装。
丽派朵芭蕾舞鞋创意海报
丽派朵 (Repetto) 是法国顶级芭蕾舞鞋品牌。丽派朵创建于1947年,现在巴黎总店的地址就是当年的品牌创始人罗思·丽派朵(Ross Repetto) 女士所主持的芭蕾舞教室。罗思·丽派朵女士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法国著名的芭蕾舞蹈大师罗兰·佩蒂(Roland Petit)打造一双最好的专业芭蕾舞鞋,开创了丽派朵舞鞋专卖店。
由于口碑载道,丽派朵自此成为不少芭蕾舞者和芭蕾舞团的指定舞鞋品牌。而真正令其声名远播的,还是1956年法国性感女星碧姬·巴铎 (Brigitte Bardot) 在其**中穿上了有丽派朵标志的红色Cendrillon舞鞋,自此这款Repetto Cendrillon舞鞋就正式成为了代表法式风格之一的经典圣品,时至今日,Repetto Cendrillon芭蕾舞鞋仍是巴黎女人的最爱。
芭蕾舞演出用服装要求
芭蕾舞演出用服装。包括男演员的紧身衫、裤,女演员的芭蕾舞裙、连袜裤及芭蕾舞鞋。 15~16世纪,初期的芭蕾舞服装崇尚豪华。17世纪,男演员穿的有金属丝箍的“拖涅利”短裙、女演员穿的“鲁尼耶”鲸骨裙,都显得笨重。为充分展现芭蕾舞的舞姿和技巧,历史上曾对芭蕾舞服装进行了几次革新,逐步使之完善。20世纪以来,现代芭蕾舞剧多采用艺术化的生活服装。
现在男式芭蕾舞紧身衫主要是芭蕾艺术形式的规范化产物,是慢慢衍变过来的,是俗成的东西,所以并不代表现在的紧身衫就有绝对的合理性(现代派的舞蹈家就常常批评芭蕾舞服装和舞蹈是不合理的,完全违反自然法则的,是不美的舞蹈),其目的是最大程度展现人体线条轮廓,展现人体的形体美,另外也是方便做较大肢体动作的运动。
芭蕾舞 历史发展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人们开始重视人体本身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的经济、科学和文化的迅猛发展。而在文艺复兴的摇篮“意大利”,王公贵族竞相把艺术做为炫耀自己的权势与扩大政治影响的工具和手段,他们不惜巨资相互攀比,相互竞争,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芭蕾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在古朴的民间舞的基础上,从一种游戏性质的舞蹈开始在意大利宫廷中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确定风格、舞步与技巧的艺术形式。那时的芭蕾作为一种简单的娱乐形式由王公贵族在各种宫廷庆祝活动和宴会上亲自表演,因此也叫“席间芭蕾”。1489年,米兰公爵的婚礼上演出的《宴会芭蕾》就是他的代表。与此同时宫廷里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舞蹈大师。
15世纪末法兰西国王理查八世率军来到意大利时惊喜地发现了这种优美、豪华的“席间芭蕾”,于是法国人将芭蕾艺术连同意大利的艺术家一起“引进”到了法国,1581年法国王后路易丝的妹妹的婚庆上演出的《皇后喜剧芭蕾》是历史上第一部大型芭蕾舞剧。此剧由意大利音乐家和舞蹈教师贝尔焦约索(15——1587)后改名“博洛耶”编导的。芭蕾舞在17世纪成为了法国宫廷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路易十三、路易十四都酷爱芭蕾,并亲自参加演出,特别是“太阳国王”路易十四对芭蕾的喜爱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他先后在26部大型芭蕾中担任主角,并组织了三位艺术大师——吕利、莫里哀和博尚专门负责芭蕾艺术的创作和演出并形成了新的芭蕾形式“幕间芭蕾”。1661年他下旨创办了芭蕾史的第一所舞蹈学府————皇家舞蹈学院,开始对舞蹈训练进行规范化的研究整理工作。芭蕾舞的脚的5位及其手位都是那时确定下来的并一直沿用至今。17世纪后半叶芭蕾艺术走出宫廷,登上了舞台,开始成为剧场艺术。于是首批专业芭蕾舞演员也应运而生了。但那时的女主角都是由男演员扮演的,直到1681年在巴黎歌剧院上演吕利的《爱情的胜利》中,芭蕾舞女演员才首次登台亮相,而扮演女主角的拉·芳登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女芭蕾演员(Ballerina)。而后慢慢的便出现了我们所现在见到的女演员所穿的“足尖鞋”
法语ballet起源
法语ballet一词,源于古拉丁文bal-lo,原只有跳舞或当众表演舞蹈的意思,并不具有剧场演出的含义。芭蕾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孕育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形成于17世纪的法国宫廷,芭蕾史上称之为宫廷芭蕾。它实际上是在一个统一的主题下,具有松散结构的舞蹈、歌唱、音乐、朗诵和戏剧的综合表演,由专职的宫廷舞师设计,国王和贵族大臣担任演员,女角色也由男子扮演,演员戴有皮制面具,故又称假面芭蕾。1661年,法王路易十四下令建立巴黎皇家舞蹈学院,大大促进了芭蕾的发展。此前宫廷芭蕾是在皇宫中央大厅表演,宫廷显贵和贵妇环绕在大厅周围观看。17世纪70年代的芭蕾演出开始使用黎塞留主教宫廷剧场,这使演出场地和观众角度发生了变化,舞蹈技术、审美观点也发生了变化。由于演员要面向观众,故而站立的姿势越来越外开,因此而确定了脚的5个基本形态和位置,这成为芭蕾技术发展的基础。专业演员这时也应运而生,并逐步取代了王公贵族业余演员,职业女演员也开始出现。芭蕾已从一种自娱性的社交活动变为剧场表演艺术。一直到18世纪中叶,芭蕾的演出一般是加在歌剧中的场面,是比较单纯的表演,被史学家称为歌唱芭蕾。J-G诺韦尔在1760年发表的《舞蹈与舞蹈书信集》首次提出“情节芭蕾”的主张,强调芭蕾不只是形体的技巧,应该是戏剧表演和思想感情交流的手段。这一理论推动了芭蕾的全面改革,芭蕾在内容、题材、音乐、结构形式和服饰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一种独立的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台艺术。这使芭蕾能完整地表现戏剧作品,塑造人物形象。19世纪后期,芭蕾已出现交响化的发展倾向,20世纪现代舞发展起来之后,受其影响,芭蕾中也涌现出大量表现情绪、哲理或解释音乐的作品。
芭蕾——纯粹的舞蹈
芭蕾发展史上,有两种主要美学观点一直在起作用。一种观点认为,芭蕾是“纯粹的'舞蹈”。它完全着眼于芭蕾的形式美,几乎完全不考虑其内容,这导致追求高超的技巧和场面的华丽。18世纪中叶以前,这一观点占统治地位。而另一种观点则强调芭蕾是“戏剧性舞蹈”,它始于诺韦尔。这种观点认为,“情节和舞蹈设计要保持统一,有合乎逻辑、明白易懂的故事作为中心主题,和情节无关的独舞和舞蹈片断都得取消”,舞剧“不仅是舞蹈技术光辉夺目,更须通过戏剧性表现,从情绪方面感动观众”。这一观点至今仍具有主导作用。20世纪以来,在不断涌现优秀的戏剧性芭蕾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注重形式美的无情节芭蕾。随着人们审美趣味的提高与多样化,这两类作品都受到观众的欢迎。在各种现代文艺思潮的影响下,芭蕾的风格日益多样化,各类作品日益丰富多采。
一部芭蕾作品,首先要求编导根据剧本(也可能是一首诗、一部音乐作品)构思出舞剧或舞蹈的结构,再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体现。编导的构思和演员的表演应深刻反映剧本(诗、音乐)的思想和感情。编导和演员都必须掌握芭蕾语汇--芭蕾的技术技巧,以及运用它们表现特定内容的能力。编导应深谙它们长于表现什么,不能表现什么。而演员则应训练有素,能适应并创造性地体现编导的构思和意图。此外,编导和演员应与作曲、美术设计通力合作,使舞蹈、音乐、美术有机融合,实现整体艺术效果。芭蕾中包括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编导通过古典舞、性格舞(舞台化民间舞)、现代舞等形式编排上述各种舞蹈可以编出多幕芭蕾、独幕芭蕾或芭蕾小品。
芭蕾(Ballet)一词,源自意大利文Ballare,意思就是跳舞,专指“足尖舞”,是欧洲古典舞蹈的一种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因常以这种舞蹈来叙述表演故事,而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演出形式。1772年,查理·狄德罗(CharlesDidelot)在法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芭蕾系用跳舞解释行动……特别要求剧场性的赏心悦目……”
芭蕾艺术孕育在意大利,诞生在17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18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到19世纪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期。芭蕾在近400年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流传极广,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都努力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了。
到了19世纪,先后在巴黎出现了“浪漫芭蕾”这个芭蕾史上的黄金时代,推出了以《仙女》(1832)、《吉赛尔》(1841)和《葛蓓莉娅》(1870)为代表的传世之作,然后在俄国进入“古典芭蕾”这个整部芭蕾史上的鼎盛 时期 ,留下了以《睡美人》(1890)、《胡桃夹子》(1892)和《天鹅湖》(1895)这“三大舞剧”为首的一大批经典剧目,从而促使人们形成了“舞剧是舞蹈的最高形式”的观念。
四个间接判别质量高低的视角
1 芭蕾舞者的表演是否引人入胜,使观众无法懒散地或靠或躺在椅子里,而只能坐在椅子的前半部分,伸直脖梗、睁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
2 芭蕾舞者的表演是否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或至少给观众留下了从容不迫的印象;
3 芭蕾舞者在表演中,是否达到了忘却细节,只管顺着动作本身的逻辑向前发展之境界;
4 芭蕾舞者在表演中,是否留下了只管带着身体在空间中运行,而忘却了一切世俗间的烦恼之印象。
欣赏芭蕾有学问
传统的欣赏思路,要求观众提前半小时左右到达剧场,以便能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统统留在剧场的大门外,然后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剧场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审美场。现代欣赏思路认为,剧情到底是怎么“写”的无足轻重,芭蕾舞剧说到底,还是以舞为主,以剧为辅的,否则,怎么解释芭蕾舞剧中的主演们在跳完双人舞后,甚至在跳完其中的变奏后,便向观众频频施礼的现象
在欣赏芭蕾的过程中,“第六感觉”——动觉应该是观众最重要的工具。假如你真的不懂如何去欣赏芭蕾的话,那就什么也别想,只管走进剧场,从“感觉”芭蕾开始做起好了。因此芭蕾观众最好轻装上阵,两手空空,以便能够随时对芭蕾舞者的动作做出自己的、自由的、松弛的和即刻的动觉反应和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