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宫廷音乐被称作什么

中国古代宫廷音乐被称作什么,第1张

雅乐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时所用的乐舞。周代雅乐是指“六舞”(云门、咸池、大磬、大夏、大镬、大武,前四种属文舞,后两种属武舞)。以后历代统治者都把这奉为乐舞的最高典范,认为它的音乐“中正和平”,歌词“典雅纯正”,故称之为“雅乐”。各个朝代均循礼作乐,歌功颂德,此类乐舞统称为“雅乐”。

宋代前的中国音乐史几乎是宫廷音乐史,宋以后事实上已是市民(或平民)的音乐史。自宋代开始,民间俗乐形态成为社会音乐生活的主流形态,也即中国传统音乐历史上的第三代形态。百乐兴起,娱乐场所由宫廷为主转以"瓦舍"、"勾栏"为主,"耍闹去处,通宵不辍"。社会音乐生活十分丰富,有民间音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其中,以戏曲音乐为其最高代表形式。音乐的发展主要有文人音乐、祭祀音乐、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文人音乐即琴乐和筝乐。

由于宋代统治者强调汉族音乐文化的正统地位,作为一种号召力的影响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北宋皇帝自宋太宗赵匡义至宋徽宗赵佶均月初好并提倡古琴,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仕皆倡琴瑟,重乐以治民"。宋代也是雅乐复古倾向最为严重的一个朝代。儒学创始人孔子被历代皇帝加封至大成至圣先师之后,祭孔的音乐(雅乐)推行全面复古。乐器有编钟十六枚,编磬十六枚,琴自一弦至九弦十张,还有笙、排箫等。

宋代音乐处于第二与第三阶段之转折点上,其戏曲音乐的确立与说唱音乐的成熟标志着中国古代音乐第三大历史阶段。

“琴”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不仅创造并完善了独特的琴器、琴曲、琴谱等,更因其深沉高雅的音色品质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03fb80e7bec54e763570fd6b2389b504ec26aba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古人对琴的评价极高,西汉时期便被文人们公认为“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

魏晋名士嵇康在其《琴赋》中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唐人顾况甚至说“众乐,琴之臣妾也。”另外,随着“琴者,禁也。所以禁止*邪,正人心也”的修身养性功能被文人日益强调,“左琴右书”、“士大夫无故不撤琴瑟”等古琴音乐观念在凝固。

琴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不可替代。琴成为历代文人们具备音乐修养及实践技能必修的一种乐器,同时也是历代文人们思想学识与人格情操的最佳体现方式。毫无疑问,琴是古人心目中的中国古代乐器之王。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d3eb13533fa828b2345882bf61f4134960a5a97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古琴的神奇魅力,首先来自于琴器所特有的音色品质,而这些特有的音色效果又与琴的材质、形制、结构、髹漆等斫制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4fbb2fb43166d224238005c4d2309f79152d2ae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琴体的构成,主要是由一整块木材腹腔开剜后制作的面板与底板胶合,内部形成一个狭长的“共鸣箱”,然后再周身髹以厚厚的大漆而成。

弹拨类的弦鸣乐器,是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2fdfc039245d6887764a76cafc27d1ed31b2497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以弹拨极具张力的弦为振动源,再与由面板和底板结合构成的共鸣体产生共振而发音的。

从囿困千年的宗庙里解脱出来,重新流入人世间的古琴,经过改良复生,终于焕发出其特有的音乐艺术表现力,紧扣住儒士的心弦,从而谱出世界文化史上特有的“文人音乐”:琴乐。考察琴乐在汉代兴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在周代,琴只是作为瑟的配搭,以“琴瑟和鸣”形式用在宗庙的典礼祭祀音乐中;而儒士家居弦歌弹唱,是用瑟不用琴的〖注五〗。在“乡饮酒礼”上,更是用瑟不用琴;这是因为琴的音量小,音乐功能低,不适合于热闹的大庭广众之中。即使到了汉代,经过改良的琴音量虽然有了提升,但是还是比不上瑟和其他乐器,所以在宴飨音乐中也是极少应用。这种情况也形成了“琴雅瑟俗”的两分观念,从而造就了琴;令人对琴有脱俗之感,琴成了唯一非世俗化的乐器。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2fa828ba61ea8d37a9961cc9c0a304e241f58ba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二、琴因为较适合在家居弦歌弹唱,因此取代了已世俗化的瑟,成为士人私底下自娱操弄的乐器。琴慢慢从弦歌弹唱向器乐化演变,丰富的左右手技法发展和琴特有的多种音色变化,使琴积累了不少曲意深邃隽永的琴曲。琴乐渐渐形成为一个独立的乐种,这也是唯一免受“郑卫之音”污染的乐种。

另方面琴的音量适中:

6大声不振华而流漫,细声不湮灭而不闻。(桓谭《新论6琴道篇》)

6琴之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哗人而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适足以和人意气,感人善心。(应劭《风俗通义6声音第六》)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f9dcd100baa1cd11e80d67e8b212c8fcc2ce2dba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这正符合儒家音乐审美观“中和”的理想〖注七〗。古琴音乐自然就成了最能体现儒家音乐思想的音乐了。

三、在先秦因弦乐器发音柔弱易于抒情,已有琴瑟修心之论:

6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舀(竖心旁)心也。《左传6 昭公元年》

6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荀子6 乐论》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b55b319ebc4b74591f2a2dec4fc1e178b821597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汉代的士人,多为官为宦或出入豪门大姓;大都是忱于享乐,乐于享用他们心目中卑下的乐人演奏的“郑卫之音”的。在风花雪月声色犬马酬酢之后,心灵又往往有矛盾空虚之感;惟有寄托于琴,抚弦操缦。琴音本身的清静特性,确实使人心净神清;在悠悠琴音的涤荡中,能重塑其傲岸浩然的儒士之慨。这就是“琴者禁也,所以禁止*邪,正人心也”、“御邪僻,防心*”等论点提出的真正社会背景。以下两则史实,就是这种风气的很好说明:

6两汉之交的桓谭,既喜好新乐,而又能琴;并且编撰琴论,创立琴道。“颇离雅操,而更为新弄。”《新论6离事篇》

“善鼓琴性嗜倡乐。”《后汉书6桓谭列传》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64543a98226cffccb4caa7ab2014a90f703ea90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6东汉通儒马融,也是既善鼓琴,也好俗乐,并作《长笛赋》。

“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后汉书6马融列传》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汉代的琴就从单纯“歌南风”的乐器,变为“御邪僻,防心*”、“修身理性”之器。琴也跟着从一件普通乐器,超出世俗,甚至超过曾肩负过周代礼乐重任的“金石之乐”的钟与磬,而跃为“八音之首”。琴的地位更被提升成四时五行、天地六合、尊卑位分的象征,从而成为“琴道”。从此,古琴成了士人的专用乐器;并造就形成了人类文化史上极其罕见的乐种:连绵延续二千多年,充满了文化人智慧的“文人音乐”--古琴音乐。

古琴艺术之所以能独树一帜而备受推崇,除“琴德最优”外,更由于其音乐的特质能顺乎自然,耐人寻味,符合中华传统文化追求意境、崇尚内在和寓意含蓄的特征,它含藏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而成为人格培养和精神升华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弹奏之人在古琴朴实低缓而又沉静旷远的音声之中,由躁入静进而物我两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致乐以治心,乐则安,安则久”。儒学创始人孔子对琴十分推崇,能弹琴唱诗经三百首,还曾向师襄学琴,成为后世士人典范。

扩展资料:

古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琴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世上的声响有五音。

儒学创始人孔子对琴十分推崇,能弹琴唱诗经三百首,还曾向师襄学琴,成为后世士人典范。后世有《孔子读易》和《泣颜回》两琴曲。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师旷、列子、伯牙、雍门周、孔子等。

琴的型制于东汉晚期确定。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汉初七弦琴结构简单,音箱较小,共鸣声小,尾部为实木,面板无徽位。东汉至魏晋时期,琴在士人中非常流行。

南北朝时期,君主和士人都爱好音乐和文学,文人爱琴解音,风气极盛;由于士族门阀制度对文人的限制,使得很多文人愤世嫉俗以琴书自娱。期间出现了最早的文字谱,南朝隐士丘明有文字谱《碣石调·幽兰》。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戴颙、宗炳和柳恽等。

-古琴

传统音乐的范围很广,包括所有的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琴歌《阳关三叠》(古代文人的古琴音乐),昆曲曲牌,元曲等;

民族民间音乐概指流传于各民族民众间的所有音乐类别,此类歌曲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汉族地区的类别有山歌、劳动号子、小调,其它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歌类别比较复杂。这类歌曲较熟悉的代表曲目如陕北的信天游(山歌类)《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青海的花儿(山歌类)《花儿与少年》、山西山曲(山歌类)《走西口》、江苏民歌(小调类)《茉莉花》《杨柳青》、河北民歌(小调类)《小白菜》、北京儿歌《水牛儿》····等;少数民族的歌曲基本都属于民间音乐。

“原生态音乐”这个概念其实不太规范,它应该是包含在前两类音乐中,如果非要定义的话,那么现在仍在流传并在当地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音乐,都应该属于原生态音乐的范畴。但现在大众媒体常常用它“原生态音乐”替代学术界常用的“传统音乐”或“民间音乐”,并且用它来专指由当地民众而非职业演员参与(或表演)的、在当地流传很久具有某种实用功能或社会涵义(而非仅具有表演性质的娱乐作用)的传统音乐类别。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民歌中国”栏目播出的很多歌曲,多是这种音乐。比如侗族的“大歌”、蒙古族的“长调”、新疆的“木卡姆”、汉族的“花儿”、“信天游”····等等等等。

当然,这里说的是中国的传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与原生态音乐的情况。了解了这几个概念的基本涵义之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曲目你自己找吧。

我国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远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在狩猎、搬运、祭祀、娱神、仪式、求偶等活动中开始了他们的歌唱。由于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被人看不起的,他们的歌也就遭受到同样的命运。甚至在元、明、清三代屡遭帝令禁唱。有关它的历史很少有文字记载。从出土文物考察,有关古代乐器的较多,而歌唱活动的较少。青海大通县出土的那个有歌舞图像的陶盆实在非常宝贵,它显示的是六千年前母系社会的图腾崇拜歌舞活动。在原始时期歌与舞是结合在一起的。直至今天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持歌舞不分的古老传统。古代有文字记载的《淮南子》这本书上,曾提到古人抬木头时唱着劳动号子,可见早期民歌与劳动紧密相连。从兄弟民族来看,如阴山岩画上的歌舞图像、瑶族的《盘王歌》、苗族的《古歌》、满族的《萨满调》等,又可看出原始民歌与巫等原始宗教活动有关。

有关古代的民歌,实际音响已不可能再现,只有它的歌词,从古代文学著作中可见到一些。至于曲谱是没有的,因为民歌一直是口头传唱,就是有了记谱法以后,劳动人民也不用它。宜到19世纪末才有民俗学家用工尺谱记录几首民歌。全面、有计划的搜集、整理、记录、出版民歌只有在新中国才成为现实。从历史上看民歌历来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小曲、俚曲、小令、俗曲、时词以及明、清时代常以山歌泛指各种民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词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五百年间流行于北方黄河流域的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它的鲜明特点是运用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阶级矛盾以及劳动人民多方面的生活。在形式与语言的整齐划一上,不难看出这是经过选择、加工整理过的。到了公元前四世纪出现了另一部长江流域的民歌集《楚辞》,这是一部在长江中游古代巫歌的基础上经过伟大诗人屈原整理加工的歌词集。它的突出特点是充满了古代的神话、传说,富于想象,它开始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并且把《诗经》的四言体民歌发展成一种句式自由,韵脚多变的“骚”体歌,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到了汉魏六朝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420年)的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里,汉《乐府》民歌实际是淮河流域、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各地民歌的汇合。这时已经有了故事歌,如《孔雀东南飞》、《木兰从军》等故事歌,其内容大多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疾苦,以及封建礼教下的家庭悲剧。这样的故事从公元初流传至今,几乎家喻户晓。不但有民歌形式演唱,而且成为戏曲的著名剧目,可见其影响之深。乐府民歌的突出特点是不仅文字部分经过整理,而且在音乐方面得到当时汉代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加工,配上丝竹乐器伴奏,称之为相和歌。

从《诗经》民歌到汉乐府民歌,可以说是中国民歌的古代早期,其内容之丰富,表现力之强烈,已相当完美,可以想象到在此之前,民歌还有一个相当长的原始时代。在原始时代音乐文化无专业可言,到奴隶社会,奴隶主有了专为他们享乐的乐奴,才开始有了分化。真正划分为专业音乐与民间音乐两个范畴还是到了封建社会,有了专为帝王、贵族的祭祀、仪礼、宴会、娱乐等演奏、演唱的人员,尤其是有了记谱法与专业作曲人员,才逐渐形成了明显的文野界限。在我国从汉代逐渐有了专业与民间音乐之分,汉代以后,也就很少再有由官方组织编纂的民歌集了。早期民歌的音调是否今天仍然存在很难确认,但是如今流传在湖北秭归县纪念屈原的划龙船歌(包括《起桨》、《游江》、《竞渡》)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古老船歌(包括《摇橹号》、《拉纤号》等)的音调恐怕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吧!也许就是千古遗音。

从汉代到隋、唐当中有一个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589年),在历史上这是我国各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歌明显的分为南朝民歌(南方民歌)与北朝民歌(北方民歌)两大部分。这一时期民歌的显著特点是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不论北方民歌的粗犷、豪放;还是南方民歌的清新、活泼,都不是单一民族风格色彩。这种南北民歌的不同风格,在今天现存的南北民歌中仍然能分辨出其深远的影响。

唐代(公元615——967),宋代(公元960——1279)是中国封建时代文化兴盛时期,尤其是盛唐时期,边疆民族的歌舞艺术大量传入中原,对于中原的音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显然内外文化交流对音乐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唐代的专业音乐有了很高的成就。唐、宋以宋民间音乐中的说唱与戏曲逐渐形成。有关唐代的民歌,我们从敦煌所藏曲子中可以找到一些,如《五更啭》之类。另从当时流传的《竹枝歌》也可了解一、二,竹枝歌是兴起于长江中上游巴渝一带的一种自由吟唱抒情山歌,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白居易都吸收过这种民歌因素,写过一些文人创作的《竹枝歌》。直至今天在湖北西部、四川东部的田歌中还能找到《竹枝歌》的曲式结构痕迹。宋代的“曲词”很盛行,当时这是一种来自民间的新型演唱形式。元代(公元1221——1368)以“小令”闻名,“小令”是民歌的一种,现今西北地区的民歌仍有以“令”命名的山歌。元代的小令流传后世的很少,元代统治者对民间带有不满与讽刺时事为内容的民歌,视如洪水猛兽,严禁传唱。

明代(公元1368——1684),清代(公元1641——1911)是封建社会的末期,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中、小城镇市民阶层兴起,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民思想异常活跃,民歌特别兴盛,其数量之多,人民性之强烈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时已有半职业艺人演唱民歌小曲。到清代晚年(1848年以后)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反封建,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成了近代民歌的时代特点。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文学家搜集编辑的民歌歌词集,如黄遵宪的《客家山歌》、冯梦龙的《吴歌》、李调元的《粤讴》以及华广生的《白雪遗音》等。由于个人的偏爱,这些民歌集在品种上大都偏重于民间抒情民歌。其中不少民歌今天仍在民间传唱。更值得提出的是清代著名民间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俚曲》,选用了明末清初民间流行的五十几种民歌曲牌。其中有一些一直为民间艺人传唱至今,使我们能够听到三、四百年之久的民歌曲调,甚为珍贵。

20世纪以来,经历了1911年辛亥革命,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民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反帝、反封建的民歌达到了高潮。1921年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广大农、牧民的觉醒,民歌得到了振兴。这个时期民歌的显著标志是,大量的内地新民歌向东部沿海地区传播,部分边疆兄弟民族的民歌也向中原地区传播,反映人民革命和团结一致抵抗外来侵略题材的新民歌,空前繁荣。此外,如争取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反对烟毒的民歌也为数不少。五四前后,李家瑞编《北平俗曲集》问世,已经有了民歌的曲谱记录。更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以后在延安兴起的向民间音乐学习的运动起到了划时代的意义,揭开了现代音乐史新的一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劳动人民才真正得到尊重,中国民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反映人民新生活的民歌如春笋般的大量涌现出来,不但题材新颖,而旦音乐格调更加活发、热烈、开朗、明快,充满了向上的激情合乐观主义精神,由于各个民族以往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有不少民族甚至尚无文字,民歌仍然是他们的主要艺术形式,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大都保留着“诗、歌、舞”相结合的形式。相比之下,汉族由于戏曲、说唱的迅猛发展,民歌演唱活动不如兄弟民族活跃,沿海不如内陆地区传唱的民歌多。这也是新的历史时期民歌的一个显著特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658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