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它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诗。这首诗抓住瀑布的动态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

原文: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扩展资料:

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李白是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大师,这首诗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精神、激奋的爱国热情和横空飘逸的才气。

诗人积极浪漫地调动想象、夸张、比喻等艺术手法来突现庐山开先瀑布的变幻多姿和雄奇壮观,把瀑布描绘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形象。

全诗融情于景。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洋溢着诗人昂扬激进的思想,蕴含着他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切感情。诗人丰富独特的想象,使全诗的字里行间飘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

诗人又调动衬托、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段,更使全诗神采飞扬,浑然天成。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是李白的《将进酒》,读到这几句,不禁在脑海当中看到了一个放荡不羁又自由狂荡的李白形象,不过这几句诗里面却似乎还透露着淡淡的忧伤与哀愁。

为何要别人“倾耳听”呢?根本原因就是知己太少,没得其他人来听,所以遇到知己,大醉一场,想把一肚子的心里话说出来,让朋友好好听听。李白生于公元701年,虽然他的诗当中都是豪放派的风格,但是他的人生可并不顺利,甚至可谓坎坷。一辈子没有大官,没有实现他的“帝王师”之梦想。

那么李白的感情生涯如何呢?正史当中对李白这种非重要官员的人并不多加记载,不过好在李白的一个好朋友魏颢却给我们寻找李白的感情生活留下了蛛丝马迹,在魏颢的《李翰林集序》当中有这样一段话:

“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宗。”

由这段话我们大概可以看出来,李白的婚姻是比较坎坷的,他一共明媒正娶了4个老婆,1个嫌弃他而与他离婚,其他3个也似乎都先李白而死,从这个角度来说,李白的命似乎有些“克妻”。

李白的第一个老婆姓许,她是唐高宗李治时期的宰相许圉师的孙女,李白的文采如此之好,名声如此之大,连宰相孙女都下嫁给他,可见当时的李白的厉害之处啊!不过这段婚姻李白并不幸福,而且可能还略有些屈辱,准确来说是李白“嫁给了”许氏,因为李白是倒插门过去的。虽然唐朝女性地位提高,但是作为一个剑客和诗人,倒插门毕竟还是比较丢脸的。

但是既然是宰相的孙女,而且李白还是倒插门,当然由不得李白有其他的想法。而且当时的李白还很年轻,没有像后面那样放荡不羁。公元727年,在孟浩然做媒的前提下,李白“嫁给了”许氏,并且生下了一男一女,男的小名明月奴,女儿嫁人之后就病死了。738年,许氏病逝,李白又恢复了“单身”。

可能是觉得第一个妻子家世太好,地位太高,给自己压力太大。在娶第二位妻子的时候李白选了一个普通的农妇,这个农妇姓刘,也许李白心中许氏的阴影太大,于是按照“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标准娶了个农妇。不过这段感情比许氏那里还要糟糕,刘氏只是一个想要好好过日子的农妇,哪里受得了李白整天到处吟诗作对、游山玩水还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的生活?

于是刘氏把李白给“休”了,与他分手。742年,李白见唐玄宗的时候还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写诗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在诗中引用汉朝朱买臣的例子,来说明自己也被目光短浅的刘氏所嫌弃,今天终于见到皇帝,高升有望,所以吟诗以抒心意。

经历两场失败的感情只会,李白更加向往一段真挚的爱情。他甚至也自己去寻找心上人,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个马车里面坐着一个美丽的年轻女孩,让他觉得十分心动,于是前去搭讪,并且邀请女子前去酒楼,唐朝的风气开放,女孩拿着扇子遮着脸浅笑着答应了他。

酒楼吃饭的时候,李白就向她表白,却惨遭拒绝,于是写下了一首《相逢行》,表达了自己深深的遗憾“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同时还似乎在心里劝说那个女孩道“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不过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公元745年,李白与一个妇人结婚,这一次的婚姻对于李白来说还相当不错,因为李白是游侠、诗人,花钱如流水,所以基本攒不了多少钱。他给妇人置办了一块田产,居然被妇人打理的井井有条,给李白省了许多心思,同时他还给李白生了一个孩子,取名为李天然,让李白非常开心。然而世界那么大,李白想去看看,747年,李白出门游山玩水去,等到3年之后才回来,老婆都已经去世了。

再一次陷入单身的李白索性又四处游玩,他来到河南开封,喝得烂醉如泥,诗兴大发,在别人家的墙上乱涂乱画,写了一首《梁园吟》,喝完酒、写了诗,李白拔腿就走。但是主人家看到自家的墙壁被涂成这样,就要把字迹擦掉。这时候宰相楚客的孙女看到了李白的诗,惊为天人,以千金买下了这面墙。

看着墙还不过瘾,楚氏又看上了李白,于是二人结为伉俪。李白这一次的婚姻也比较幸福,楚氏和他一样信仰道教,而且对他的才学十分仰慕,但是这还是不能阻止李白游山玩水的决心,他只能写下了一首《自代内赠》来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

最终楚氏也在对李白的思念当中去世,并没有为他诞下儿女。李白共有2个儿子1个女儿。1个女儿叫李平阳,结婚后不久就去世了。2个儿子分别是李月奴和李天然,这两个儿子继承了李白喜欢到处游玩的习性,最后都不知所踪。唯有李月奴留下了2个女儿,这两个女儿最终嫁给了普通农民,其后代也就不知所踪了。

1、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作者李白 朝代唐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2、三五七言 / 秋风词——作者李白 朝代唐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译文

秋风凌清,秋月明朗,风中的落叶时聚时散,早已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也被这阵挂的树枝作响落叶飘散的声音惊醒,难耐凋零凄凉之景,呱呱的加了几声,想起曾经相遇相知的种种,不禁感慨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见?

而此时此刻我实在难耐心中的孤独悲伤,叫我情何以堪。如果有人也这么思念过一个人,就知道这种相思之苦。想起你的时候数不胜数,而孤单的时候则陷入了更加漫长无休无止的相思中,唉,早知道如此牵绊我心,不如当时就不认识你好了!

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李白 朝代唐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4、登金陵凤凰台——作者李白 朝代唐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

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 朝代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人物有:屈原、苏轼、李白、李贺、李商隐。

1、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其代表作是《离骚》。

2、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而且苏诗的表现能力是惊人的,在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

3、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4、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5、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多首。

李白的诗歌都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而在蜀道难之中,最能体现其浪漫主义诗风的就是运用了大胆的想象,大量的运用夸张。神话传说手法为我们描述了蜀道的艰险。

就是一唱三叹,分别描写了蜀道之难,蜀道之艰和蜀道之险。低端一上来跟我们用了夸张的手法,以及叙述了蜀道来历。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挠欲度愁攀援。

这段在叙述蜀道之间的过程中,描绘到了他的那种萧瑟孤寂的感觉。但见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子规啼夜月,秭归这个印象就是体现了哀怨的感觉。

第三段写的是现实之难战争之难。杀人如麻案给我们展示了当时的整个社会背景。

生前穷困潦倒,生后显赫一时,古今中外有多少名人志士逃得过这个怪圈?

荷兰印象派画家梵高,生前活的绝对是个惨不忍睹,死后呢,无论他的什么画,只要有他的签名,马上价值连城。外国人尚且如此,在我国历史上同样也有这样的人,比如唐朝大诗人李白,无可置疑的属于此类。

李白为何要参与政治?真的是智商为零!

遥想在盛唐之时,不明白已经极负盛名的李白,为何把追求仕途当官看得那样重。他本本分分的在长安担任“供奉翰林”这样的御用文人不是挺好的吗?

平时只负责给皇上巡游时写写应景之类的文章,钱多事儿少离家近,而且还能将自己的名声更上一层楼,天下皆知李太白是皇帝的御用文人,这么好的差事,神仙也比不上。

李白画像

可是,李白却偏要剑走偏锋,受不了诱惑,毅然当上了永王李璘的幕僚,以为永王也能当上皇帝后,让他上得朝堂位列三公。

可是梦想很性感,现实很骨感。

永王叛乱很快被镇压下去,李白虽然不是主犯,但也属于同流合污之辈。幸运的是,对于这样一位大诗人唐肃宗并没有要他的脑袋,而是流放至夜郎,结果第二年又被大赦,终获自由,当然,李白这当官梦是泡汤了。

好好地皇粮不吃,非得往火坑里跳,怪谁呢?怎么办呢?只有流浪,李白便在大唐的国土上开始浪迹四方了。

“静夜思”这首诗自然就涌上了心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家回不去了,只有把对家的思念,放在心底的最为柔软的地方了。他来到了哪里呢,顺长江而下,投奔友人,靠朋友混了两年多,最终因病投靠他族叔李阳冰,此人是当地县令(现安徽省当涂县地界)

醉酒的李白才是好李白

流浪的日子感觉世态的炎凉

虽是亲戚,但毕竟仰人鼻息,尤其是彻底失去仕途的诗人,消沉苦闷,如影随形般的“陪伴”着他。

举杯邀明月的李白

孤独和寂寞使得诗人只能借酒浇愁。酒,可以说从他出了长安城后,特别是彻底断了仕途的念想后成为其形影不离的最佳伴侣。

而一杯接着一杯的酒,也只能称之为酒,根本谈不上是佳酿,酒在此时已经不是用来品味的了,而是用来沉醉麻痹自己的,所以,佳酿不佳酿又如何?灌醉了就行。

没人再敢欣赏他的诗,没人再敢与他接近,身上的盘缠早就败光了,喝的酒又是无名无牌的杂酒,水酒,这让李白陷入了极度苦闷和彷徨的忧愁之中。

想我灵感如瀑布,却混的如此不堪,激愤不已的李白,自然会感叹:想当年,自己在长安那是何等的快活自在和逍遥,如今呢,只能面对一个月亮,一个酒杯,一个形单影只的自己。

“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纪念李白生平的太白楼

这首诗是非常平静的 ,也是落寞的,更多的是李白的伤感。

至于传说中所谓李白斗酒诗百篇,那很有可能是无稽之谈了。一个朝廷流放过的诗人,又有多少银两可以支撑他能那样的挥霍呢?

埋在翠螺山半山腰的李白衣冠冢

虽然,他的叔叔李阳冰时任当涂县县令,可以在物质上适当地接济他。但是,唐朝的官员,尤其是基层的官员,也不是那么富裕的(贪官除外)

李白书法真迹

他也会以长者的身份劝他这个侄儿,不能过于贪杯和嗜酒无度。按照现在的说法是:绝对不能患上重度酒精依赖症,那样不仅伤了身体,还会就此沉沦。

但是,潜台词还有:你叔叔我也要过日子,也要应酬之类,你这么喝,我也遭不住啊。

如此,李白对酒的挚爱和无度的消耗被叔叔拒绝了,以至于贪杯的李白没钱喝酒,也不会斯文扫地一般像孔乙己先生那样潇洒的排出几个铜钱来要上两碗酒的。

因为赊帐太多,诗人的硬气和无奈,不得不出此下策竟跳下了悬崖了此残生,这是李白的大不幸。

当时没有稿费的概念,如果有了润笔之资,爱幻想,喜欢足迹走遍四方的大诗人,绝不会选择在采石镇的翠螺山上作为他的终老之地,凭借着李白的名声,不用说早已跨越了大咖的行列,字如千金更不必说,尤其是他的书法,那更是天价。

李白墓正门牌坊

有了钱的李白还是始终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复还来”的气魄的。他会顺流而下,去虎锯龙盘的南京,去枫桥夜泊的苏州等等的地方去潇洒。

只可惜啊!历史没有如果!大文豪就此了结一生。

民间及文史著作上对李白的死法各说不一,但永王叛乱特赦后不久,李白便草草了结此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怎样,都是一个悲情的结局。

醉酒李白形象的画作

比钱穷更可怕的是志穷,只有以死求得解脱

因为李白囊中羞涩,身无分文,所以只得在当涂县采石镇停止了他寄情山水远游不息的浪漫。被困在当涂采石镇的大诗人,自此每日极其苦闷的独行在古镇的翠螺山上,每天对酒当歌,把苦日子也当好日子过。

那首脍炙人口的“望天门山”便从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翠螺山的清幽,缓解了诗人的郁闷,更寄托了诗人多少酒后的沉思和希望。而在翠螺山半山腰突兀的一块巨石,名为“联璧台”的地方,诗人端坐其上,他的内心是焦虑的,是在充满一复一日的等待皇帝能够启用他的梦想里饱受煎熬。

钱没了还可以再挣,名声没了也可以再涨,但志向没有用武之地,这才是最郁闷的,尤其是李白这样的名士,经历过大起又瞬间大落,加上疾病缠身,穷困潦倒,忧国忧民却又没人理睬,这是何等抑郁!

位于当涂县大青山的李白墓

李白终究是没有等来皇帝的再次赏识,也没有让他再生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兴奋。

时间一天天消逝,他早已分文皆无,文人的清高和知识分子的傲骨,使得他不愿偷生,更不能容忍别人在背后戳他的脊梁骨。

于是,他便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倾尽所有,真正的喝了斗上好美酒之后,摇摇晃晃地站在那块突兀江面的联壁台上。陷入癫狂状态的李白或舞或歌,更向京剧道白所唱的那样:“罢、罢、罢”纵身一跃,从这里跳向长江,让生命走到了尽头,羽化成仙。

诗人走了,走了的诗人。

他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浪漫传说,但谁能真正感受到他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无奈和悲情?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李白从联璧台断崖处跳入滚滚的长江,还留下了千古之谜,他的衣冠,也就是帽子鞋子和衣服是埋在与他相伴的翠螺山半山腰,他的赤裸的身体,应该是穿着内裤跳入长江的尸体,却逆流而上,在上游被发现了,人们惊呼这不是李白吗,马上把他入殓埋在了当涂县的大青山。

这传奇的故事,让后人如果想真诚的祭拜这位诗仙,就得分别跑两个地方,来回一天时间就没了,当然,心也就诚了。

很多人脑海里的李白,他是一个浪漫主义的大诗人,是一个风流不羁的大才子,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偶像派人物。

但其晚年的惨淡却很少有人得知。

浪漫终究斗不过面包,不羁终究斗不过权力,小胳膊如何能拧的动大腿呢?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李白为此追求过,他向往的是他心里的那个生活,我没有权力去评判,虽然结局落魄,但我觉得不枉此生了,李白活成了我心目中偶像的样子,李白同样也成为我叛逆怒火的警示钟。

让我在展示能力的时候无限张狂,在该圆润的时候警惕收敛。

这就是我眼中的李白:风尘中飘逝的岂止是仙骨,还有无尽的悲情与孤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969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