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是萨缪尔·柯勒律治。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年10月21日-1834年7月25日),英国诗人、文评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以〈古舟子咏〉(亦可称作〈古舟子之歌〉)(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一诗名家,其文评集《文学传记》(Biographia Literaria)以博大精深见称。
书中对想像(imagination)与幻想(fancy)的区别尤其著名。一生作诗不缀,但中年时自称弃诗从哲,精研以康德、谢林为首的德国唯心论。
另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珀西·比希·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作家,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
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
英国的工业革命进程,创造了财富,也激化了劳资矛盾、改造了社会结构,改变了人与传统、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促使知识界分化。于是,一批饱读诗书的诗人对此茫然、不知所措,这便是早期浪漫主义代表者“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而一批激情的诗人则以另一种方式投入其中,这便是拜伦、雪赖、济慈等人。
1、“湖畔派”诗人
主要是指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现金交易极为反感,向往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湖区,由是得名。他们的诗歌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
湖畔派诗人早年向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当革命深入到雅各宾党专政时期,他们被人民群众的革命行动吓破了胆,转而反对法国革命,站在保守的立场,反对资产阶级文明,主张恢复封建宗法制度,宣扬宗教道德观。
文学上,湖畔诗人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物论,歌颂大自然。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发表了《抒情歌谣集》,并写了序言。序的主要内容是强调诗的题材源于日常生活与情感,诗的语言应是日常生活语言,诗人应该具有创造性的想象。这篇序成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其中关于想象的论述,是重表现的理论,动摇了亚里士多德的摹仿理论传统。
华兹华斯(1770-1850)是英国浪漫主义的第一个大诗人,也是欧洲的大诗人。因为他喜欢歌颂自然美,被誉为“自然诗人”。他认为大自然有一种使人提高精神境界与道德价值的力量,所以他把自然作为一中精神力量来歌颂。让自然陶冶自己并激发灵感,自然是取之不尽的素材来源。代表作《丁登寺》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情。
柯勒律治(1772-1834)一个天性爱好探索问题的人,在求学时期就反对古典的浮华风格。他的作品充满神秘浪漫色彩,善于把玄妙迷离、古怪离奇的轶事写得逼肖现实生活。代表作品有《古舟子咏》、《忽必烈汗》、《克里斯特贝尔》。
雪莱(1792-1822)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第一个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诗人,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因《无神论的必然》(1812)被牛津大学开除,同年和小酒店店主16岁女儿哈莉特私奔成婚、被逐出家门。他一生抨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人类任何形式的压迫进行斗争,同情弱小者。
雪莱的主要创作有:长诗《麦布女王》(1813)表达了他的政治、哲学观点。《伊斯兰的起义》(1817)借东方故事歌颂资产阶级革命。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是雪莱的代表作,采用古希腊题材,把普罗米修斯塑造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形象,最后结局是全世界获得解放,表达了反抗专制统治的斗争必将获胜的信念和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剧中世界变为“平等,不分等级,不分种族,不分国家,不需惶恐,不需官阶,不需有谁称王”。抒情诗的名篇有《西风颂》和《致云雀》。
雪莱诗歌特色充满对反动统治和黑暗社会的揭露与反抗,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展望。空灵飘逸,激情乐观,没有阴郁色彩。采用象征手法,用浪漫主义的幻想来描绘理想世界。
济慈(1795-1821)浪漫主义诗人,与拜伦、雪莱齐名。他的创作期只有5年,却写出了很多传世之作,如《夜莺颂》、《秋颂》、《希腊古瓮颂》。他热爱古希腊文化,进步的思想倾向,追求美的境界,诗中有画。对唯美主义产生影响。
司各特(1771-1832)英国小说家,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创作有诗歌、小说、历史著作和传记。但他的最大贡献是历史小说,共写了27部历史小说,它们像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反映了从中世纪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社会生活。揭露民族压迫,美化苏格兰古老的宗法制社会。代表作《艾凡赫》(1819)。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情节惊险离奇,场面五彩缤纷,人物非凡奇特,可说是浪漫主义的历史小说,为欧洲19世纪后期的社会小说开辟了道路。
19世纪首先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繁荣。在19世纪头30年里,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是欧洲成就最高的文学,对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是“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和骚塞(1774-1843)。他们的诗歌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否定技术进步,主张倒退,妄图用中世纪宗法制生活方式抵制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但是他们不像感伤主义者那样用空洞的情感去替代现实,他们的全部诗作的基本主题是在个人的感受中,厌恶工业革命以来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种种社会丑恶,向往大自然的山川秀色,试图在大自然中寻找理想和人生的最后归宿。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比较、选型分析等)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作为英国著名的诗人、文评家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丰碑式人物。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经济、科技领域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人类大量的资源利用和自然活动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由此催生了思想意识领域的变革。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国内外对柯勒律治诗歌的研究多侧重于其浪漫主义思想和其中的哲学、神学、美学因素。在《论柯勒律治的有机整体诗学观》中,作者郭劲松将柯勒律治的诗学置于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的背景下,从有机观和想象论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刘耀辉在《论柯勒律治哲学思想的发展及其特征》中提到,柯勒律治宣称理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是“一种超感觉的器官”、“依照感觉进行判断的能力”;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艾布拉姆斯教授在其1953年出版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认为柯勒律治的想象力是他诗学的关键,称其为“有机论的重要渠道”和“浪漫主义审美的源泉”;其诗歌中的基督教主题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美国学者卡尔•克罗伯针对柯勒律治诗歌中的宗教主题,认为其宗教哲学观不同于其他浪漫主义作家,因为他的“主要原则是在超然基督教思想中将人类与世界融为一体”。
国内针对柯勒律治的生态批评研究,起于现代生态学和生态伦理思想指导下的分析,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过程;本文将结合生态批评主义对其两首诗作进行系统解读,为处理新的现代文明境况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依据。生态批评主义是一种全新审视文学的视角,它是18世纪工业革命开展以来,地球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后而形成的“拯救型”产物。美国学者威廉•鲁克尔特于1978年首次提出该词,随后生态文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并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汇入英美文学界的批评浪潮。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与当代的生态批评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并呼吁回归自然是英国浪漫主义的一大主题,摆脱工业文明的困境和建立新式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两者共同的追求。因此,从生态批评主义的视角对19世纪柯勒律治经典文学作品《古舟子吟》和《夜莺》中的浪漫主义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既能丰富生态批评在浪漫主义文学中的运用,还能够进一步使人们从文学作品中感知自然。
本文认为,《古舟子咏》作为柯勒律治的代表作,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渴望与关注;《夜莺》是柯勒律治前期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谈话诗,虽然题目和语言均简单明晰,但诗人赋予“夜莺”非凡的象征意义,柯勒律治对夜莺形象的重新定位体现了诗人深层次关注人类工业化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意识。在这两首代表作中,诗人通过老水手跌宕起伏的历险故事和对“夜莺”这一意象的独特阐释,对其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事物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强调了自然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同时教育人类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关系,以达到生态和谐的目的。在生态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柯勒律治的生态观对当代人的环保意识仍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诗人早期自然诗歌思想的深刻性和其卓越的生态智慧时刻提醒人们,生态和谐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古舟子咏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塞缪尔•T•柯勒律治
An ancient Mariner meeteth three Gallants bidden to a wedding-feast, and detaineth
oneIt is an ancient Mariner,
他是一个年迈的水手,
And he stoppeth one of three
从三个行人中他拦住一人,
'By thy long beard and glittering eye,
“凭你的白须和闪亮的眼睛,
Now wherefore stopp'st thou me
请问你为何阻拦我的路程?
The Bridegroom's doors are opened wide,
“新郎家的大门已经敞开,
And I am next of kin;
而我是他的密友良朋,
The guests are met, the feast is set:
宾客已到齐,宴席已摆好,
May'st hear the merry din'
远远能听到笑语喧闹。”
He holds him with his skinny hand,
他枯瘦的手把行人抓住,
'There was a ship,' quoth he
喃喃言道:”曾有一艘船。”
'Hold off! unhand me, grey-beard loon!'
走开,你这个老疯子!
Eftsoons his hand dropt he
他随即放手不再纠缠。
The Wedding-Guest is spell-bound by the eye of the old seafaring man, and constrained to hear his tale He holds him with his glittering eye--
但他炯炯的目光将行人摄住——
The Wedding-Guest stood still,
使赴宴的客人停步不前,
And listens like a three years' child:
像三岁的孩子听他讲述,
The Mariner hath his will
老水手实现了他的意愿。
The Wedding-Guest sat on a stone:
赴宴的客人坐在石头上,
He cannot choose but hear;
不由自主地听他把故事讲:
And thus spake on that ancient man,
就这样老水手继续往下说,
The bright-eyed Mariner
两眼闪着奇异的光芒。
'The ship was cheered, the harbour cleared,
“船在欢呼声中驶出海港,
Merrily did we drop
乘着落潮我们愉快出航,
Below the kirk, below the hill,
驶过教堂,驶过山岗,
Below the lighthouse top
最后连灯塔也消失在远方。
The Mariner tells how the ship sailed southward with a good wind and fair weather,till it reached the Line
“只见太阳从左边升起,
The Sun came up upon the left,Out of the sea came he!
从那万顷碧波的汪洋里!
And he shone bright, and on the right
它终日在天空辉煌照耀,
Went down into the sea
然后从右边落进大海里。
Higher and higher every day,
“它每天升得越来越高,
Till over the mast at noon--'
正午时直射桅杆的顶极——”
The Wedding-Guest here beat his breast,
赴宴的客人捶打着胸膛,
For he heard the loud bassoon
当听到巴松管嘹亮的乐曲。
The Wedding-Guest heareth the bridal music; but the Mariner continueth his tale
行吟诗人走在她前面,
The bride hath paced into the hall,
这时新娘已跨进大门,
Red as a rose is she;
她如鲜红的玫瑰一样漂亮;
Nodding their heads before her goesThe merry minstrelsy
摇头摆尾快乐地歌唱。
The Wedding-Guest he beat his breast,
赴宴的客人捶打着胸膛,
Yet he cannot choose but hear;
但不由自主地听他把故事讲;
And thus spake on that ancient man,
就这样老水手继续往下说,
The bright-eyed Mariner
两眼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The ship driven by a storm toward the south pole
“这时大海上刮起了风暴,
'And now the STORM-BLAST came, and he Was tyrannous and strong:
它来势凶猛更叫人胆寒;
He struck with his o'ertaking wings,
它张开飞翅追击着船只,
And chased us south along
不停地把我们向南驱赶。
And now there came both mist and snow,
“接着出现了浓雾和冰雪,
And it grew wondrous cold:
天气奇寒,冻彻骨髓;
And ice, mast-high, came floating by,
如樯的冰山从船旁漂过,
As green as emerald
晶莹碧绿,色如翡翠。
The land of ice, and of fearful sounds where no living thing was to be seen
“冰山射出惨淡的光芒,
And through the drifts the snowy clifts,
在飘流的云雾中若明若灭:
Did send a dismal sheen:Nor shapes of men nor beasts we ken--
四周既无人迹也无鸟兽——
The ice was all between
只有一望无际的冰雪。
The ice was here, the ice was there,
“这儿是冰雪,那儿是冰雪,
The ice was all around:
到处都是冰雪茫茫;
Till a great sea-bird, called the Albatross, came through the snow-fog, and wasreceived with great joy and hospitality
“终于飞来了一头信天翁,
At length did cross an Albatross,Thorough the fog it came;
它穿过海上弥漫的云雾,
As if it had been a Christian soul,
仿佛它也是一个基督徒,
We hailed it in God's name
我们以上帝的名义向它欢呼。
It ate the food it ne'er had eat,
“它吃着丛未吃过的食物,
And round and round it flew
又绕着船儿盘旋飞舞。
The ice did split with a thunder-fit;
坚冰霹雳一声突然裂开,
The helmsman steered us through!
舵手把我们引上了新途!
And lo! the Albatross proveth a bird of good omen, and followeth the ship as itreturned northward through fog and floating ice
“南来的好风在船后吹送;
And a good south wind sprung up behind;
船旁紧跟着那头信天翁,
The Albatross did follow,
And every day, for food or play,
每天为了食物或玩耍,
Came to the mariner's hollo!
水手们一招呼它就飞进船中!
In mist or cloud, on mast or shroud,It perched for vespers nine;
“它在桅索上栖息了九夜;
Whiles all the night, through fog-smoke white,
无论是雾夜或满天阴云:
Glimmered the white Moon-shine'
而一轮皎月透过白雾,迷离闪烁,朦朦胧胧。”
The ancient Mariner inhospitably killeth the pious bird of good omen
“上帝保佑你吧,老水手!
'God save thee, ancient Mariner!
别让魔鬼把你缠住身!——
From the fiends, that plague thee thus!-Why look'st thou so'--With my cross-bow
你怎么啦?”——”是我用弓箭,
I shot the ALBATROSS
射死了那头信天翁。”
扩展资料:
《古舟子咏》是柯勒律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为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诗人之一,柯勒律治的作品并不多,《古舟子咏》是柯勒律治最伟大的诗篇。
这些诗表现了诗人奇特的想象力如何驰骋在遥远的海洋和中古的月下城堡之间,立意新颖,感情激荡,想象奇特,语言瑰丽,音律优美,代表了浪漫主义的神秘,奇幻的一 面,在技巧上则发掘了诗的音乐美。
他还写有一些伤感,阴郁的抒情短诗,表现了诗人不幸的生活遭遇和抑郁的心情。他写有大量的文学、哲学,神学论著,论述精辟,见解独到,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舟子咏》
你好:
具体作品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拜伦的作品,浪漫主义之父——卢梭的作品
浪漫主义运动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在文艺上也为欧洲各国浪漫主义运动作了思想准备但是,法国革命胜利后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却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正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革命的后果以及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普遍感到失望的一种反映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十八世纪晚期,十九世纪前半期盛行于法国,他是一个全欧洲性的内容广泛的思想文化运动,但直到20世纪仍余韵不散法国浪漫主义主要体现在绘画、雕刻、小说和戏剧领域;英国浪漫主义主要体现于诗歌、历史画和风景画领域;德国浪漫主义则在音乐、诗歌和绘画领域皆有体现
西班牙画家--戈雅(Francisco de Goya ,1746至1828)是一颗耀眼的星辰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浪漫主义"这一术语,是由"浪漫的"(Romantic,罗曼蒂克)这个形容词演化而成的而"浪漫的"这个形容词又是从法国的"罗曼司"(Romatic,即"传奇"或"小说')转化过来的据现有资料证明,一六五四年英国人才第一次使用"浪漫的"这一词语,大直是"传奇般的"、 "幻想的"、"不真实的",其中明显地包含着贬意的否定性的内涵到了十八世纪,这个词语才逐渐转变为肯定性的褒义词,它被用来评价作品,并获得"宜人的忧郁"这样一种附加的含义
十八世纪末年,随着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文坛的勃兴,浪漫主义这一术语就用得非常流行了,并且在一七九八年法兰酉学别的创作方法的名称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现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但由于作家所持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前者是进步的潮流,它引导人们向前看,后者属反动的逆流,它引导人们往后看这种区别,实质上是对当时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
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赞成空想社会主义代麦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昔希金(早期),波兰的密茨凯维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他们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都是同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与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作家是这些民族解放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消极浪漫主义者则不然他们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单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史雷格尔兄弟,即奥·史雷格尔和弗·史雷格尔,诺瓦里斯,法国的夏多布里昂,拉马丁、维尼,俄国有茹科夫斯基,英国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等
浪漫主义思潮的兴盛衰落,是由各国历史条件的特点所决定的作为一种成型的文艺思潮P它首先产生在德国由于当时德国容克贵族势力猖獗,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因而消极浪漫主义得势,积极浪漫主义发展迟缓只有海涅登上文坛之后,积极浪漫主义在德国才有所起色
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犹如大海的波涛,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来势迅猛,激烈异常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封建贵族的复辟和资产阶级的反复辟斗争分不开的浪漫主义首先从古典主义设置的种种障碍中冲杀出来,历经短兵相接的搏斗,一举获胜继而在漫浪主义内部角返相争,积极浪漫主义者组织了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打败了消极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消极浪漫主义称王称霸,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由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胜利,积极浪漫主义骤然兴起.并取得了主导的地位
在俄国,浪漫主义的发展是较迟的它在十九世纪初期才形成为一种流派其中积极浪漫主义与俄国十二月党人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贵族革命中起过显著的进步作用代表作家有早期的普希金,雷列耶夫等
职业:诗人
国籍:英语为什么出名: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晚年成为英国桂冠诗人。1795年,华兹华斯结识了同为诗人的塞缪尔·柯勒律治(Samuel Coleridge),他们一起成为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并于1798年出版了《抒情歌谣》。华兹华斯最著名的诗歌包括《我孤独如云》和《她生活在荒野之中》,尽管他的代表作被认为是自传体的《前奏曲》,写给柯勒律治并在死后出版,
出生于1770年4月7日出生地:坎伯兰的考克茅斯,英格兰星号:白羊座
逝世:1850年4月23日(80岁)
文章和照片威斯敏斯特桥违抗国王,伦敦教堂现在的威斯敏斯特桥在这一天开放,结束了多年的冲突,甚至包括向国王支付巨额贿赂。5月24日,1862年结婚生活1802-10-0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32岁)与儿时朋友玛丽·哈钦森结婚威廉·华兹华斯生平大事1795-09-15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和威廉·华兹华斯出版的《抒情歌谣》——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第一部作品(可能日期)1802-04-15威廉·华兹华斯和他的妹妹多萝西看到一条水仙花的“长腰带”,鼓励前者写下“我孤独如云”。1843-04-06威廉·华兹华斯被维多利亚女王任命为英国桂冠诗人在Twitter上分享著名诗人本·琼森奇努阿·阿切比艾米莉·狄金森马修·阿诺德奥斯卡·王尔德塞缪尔·泰勒·科尔里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