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阶段:(1)数据表格的形式。计算每个测量元件3的平均值。计算类的元素的不确定性,A和B级的不确定性(这表示该错误的实验数据和实验室仪器误差)最后表达:X =±X =不确定性/平均比例系统误差分析阶段的不确定性相对误差:主要讨论的误差来源可能来自实验原理或实验方法或实验仪器的改进,则必须提出如何改进或做的更好一样清晰,让你的分析是有意义的结果。通常是为了表达效果,我们将使用图像的形象描述,它是必要的,实验报告的数量应该是简洁,清晰的,建设性的,即使是专业
实验的题目
一、实验原理:一般书上回写,抄就可以咯
二、实验目的:一般都写掌握什么什么的方法啊。了解什么什么什么啊!
三、实验步骤:你做实验的过程
四、实验结果:
五、分析于讨论:写你的实验结果是否适合真实值!如果有误差要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还有实验的一些比较关键的步骤的注意事项。
应该有试验报告纸和试验预习报告纸。有的话照着填。没有的话这样:
预习报告:
1试验目的。(这个大学物理试验书上抄,哪个试验就抄哪个)。
2。实验仪器。照着书上抄。
3重要物理量和公式:把书上的公式抄了:一般情况下是抄结论性的公式。再对这个公式上的物理量进行分析,说明这些物理量都是什么东东。这是没有充分预习的做法,如果你充分地看懂了要做的试验,你就把整个试验里涉及的物理量写上,再分析。
4试验内容和步骤。抄书上。差不多抄半面多就可以了。
5试验数据。做完试验后的记录。这些数据最好用三线图画。注意标上表号和表名。EG:表1紫铜环内外径和高的试验数据。
6试验现象随便写点。
试验报告:
1试验目的。方法同上。
2试验原理。把书上的归纳一下,抄!差不多半面纸。在原理的后面把试验仪器写上。
3。试验数据及其处理。书上有模板。照着做。一般情况是求平均值,标准偏差那些。书上有。注意:小数点的位数一定要正确。
4试验结果:把上面处理好的数据处理的结果写出来。
5讨论。如果那个试验的后面有思考题就把思考提回答了。如果没有就自己想,写点总结性的话。或者书上抄一两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句子。
实验报告大部分是抄的。建议你找你们学长学姐借他们当年的实验报告。还有,如果试验数据不好,就自己捏造。尤其是看到坏值,什么都别想,直接当没有那个数据过,仿着其他的数据写一个。
不知道。建议还是借学长学姐的比较好,网络上的不一定可以得高分。每个老师对报告的要求不一样,要照老师的习惯写报告。
实验结果与分析写如下内容:
1、实验名称以及姓名学号: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什么”、“分析什么”等。
2、实验日期和地点:
比如2020年4月25日,物理实验室。
3、实验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4、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在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用物,药品以及对环境的要求。
5、实验原理:
在此阐述实验相关的主要原理。
6、实验内容: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7、实验步骤:
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http://wwwchinesejycom/Article/148/2008/20080830172521html这是链接,希望对你有帮助
吃过中饭,几位篮球爱好者打了一阵篮球后来到学校的一片树林下休息。小李说:“地面上一个个亮的光斑,是不是树叶的影子?”小明接着说:“这些光斑怎么会是影子呢!影子应该是光照不到的阴影部分、是暗的,而光斑是亮的”。小李和其它同学都觉得小明说得有道理。此时小李又发现:“这些光斑怎么有大有小,形状也各不相同,有圆形的,也有非圆形的?”“这不是很正常的吗!树叶与树叶之间空隙的大小和空隙的形状各不相同,太阳光透过这些空隙照射下来,投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大小和形状当然就不同了”小明说。小李和其它同学觉得还有些纳闷,他们想:树叶间的空隙虽然有近似圆形的,但圆形的空隙比较少,而地面上圆形的光斑却多得多,这又是为什么?这时小明想起了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说:“哎,这就是小孔成像!是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像吗,太阳是圆的,像也就圆的”。这些平时上课并不十分专心的篮球爱好者,现在却来了兴趣,决定去问问物理老师是不是这样。 他们来到物理老师办公室,把刚才看到的情况和想法跟老师说了一遍。张老师表现出非常惊呀的神色说:“你们这是在研究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问题,刚才你们根据看到的情况得出的结果有些是正确的、重要的,当然也有一些不太全面”。张老师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结果到底是怎样的,而是给了他们两张硬纸板:一张上面有三个大孔,形状分别为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另一张上面有三个小孔,形状也是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如图所示)。
要求他们利用这两张硬纸板去做模拟实验,进一步探究(A)
(B)
树阴下的光斑,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同学们在指导下拟定了以下探究内容:
1.树阴下的光斑到底是什么?哪些光斑是像、哪些光斑不是像? 2.光斑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 3.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4.不管光斑是不是像,这些光斑都是怎么形成的? 同学们拿着硬纸板准备到阳光下去做实验,小李又有点疑惑,问老师:到底如何判断这个光斑是不是像呢?老师提示他们:像的形状应与物体的形状相似。 他们来到阳光下,先让太阳光通过(A)硬纸板上的大孔,观察地面上的光斑,发现这些光斑的形状与大孔对应的形状完全相同;改变纸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光斑的形状不变、大小也不变。由此他们得到以下结论: 这些光斑并不是太阳的像;光斑的形状和大小与大孔形状、大小是相同的,不过这些光斑也是光直线传播形成的。 接着他们再让太阳光通过(B)硬纸板上的小孔,观察地面上的光斑,发现这些光斑的形状都是圆形的;改变纸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光斑的形状不变、仍然都是圆的,但圆形光斑的大小改变了,纸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越大,光斑也越大。由此他们又得到了如下的结论: 这些光斑就是太阳的像;像的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而与太阳形状相似;像的大小取决于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距离越大,像就越大。 “为什么叫‘小孔成像’,原来大孔不能成像”,同学们若有所思,似乎明白了不少道理。 最后,大家根据事先拟定好的探究内容,把刚才得到的有关结论,再经过归纳整理记录了下来,去问问老师是否正确: 1.树阴下的光斑有些是像,有些不是像。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非圆光斑不是像;这些光斑都不是树叶的影子。 2.小孔形成的光斑(像),其形状与物体(太阳)的形状相似、与小孔形状无关;而大孔形成的光斑,其形状与物体(太阳)的形状无关、与大孔形状有关。 3.小孔成的像,其大小与小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4.不管光斑是不是像,都是由于光直线传播形成的。 张老师看了同学们的探究结果,大加赞赏,并希望他们在今后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继续多注意观察和实验。看到大家兴趣还很浓,张老师又给他们出了两道课外作业: 第1题:制作一个“小孔成像”演示器,并进行探究。 制作:用一个“八宝粥”空罐,去掉罐盖,在罐口用一层半透明纸封住,底部钻一个小孔。 探究:在有小孔的一边,点燃一支蜡烛,人在另一侧观察半透明纸(如图所示)。
半透明纸
问题:A、半透明纸上是否有烛焰的像?此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为什么? B、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C、如果蜡烛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则像向什么方向转动?
s2
s1\
d2
d1
第2题:利用树阴下的光斑(小孔成像),来估测太阳的直径(如图所示)
已知:太阳到地面的距离为s1=15×108km,树叶间的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为s2=75m,光斑的直径为d2=4875px。求太阳的直径d1。
第二天,同学们把做好的的两道题给老师看,结果完全正确。老师肯定了他们学习上的进步。
亲爱的读者朋友,上面的这些问题如果让你在探究,你会吗?相信你一定也会,而且比他们完成得更好。以下是这些同学做的两道题的答案,供你参考,其实你可能早就会了。 第1题: A、半透明纸上有烛焰的像,此像是倒立的,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图所示)。
B
A
B'
A'
B、像的大小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像越大。 C、如果蜡烛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则像也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
第2题:利用数学上的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成比例:
1。用安培计测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器材
示教安培计,用红、绿透明纸包的小灯泡(2.5V、0.3A),红的1只、绿的2只,开关3个,3伏直流电源,木板或纤维板(长50厘米、宽40厘米、厚0.5厘米),导线若干,2厘米长的小铁钉18只。
操作
(1)把铁钉按图2-2钉在木板上,用导线把各元件按图2-2连接上,检查线路无误后,闭合K1、K2、K3,使红灯和绿灯都亮。
(2)测量流进红灯的电流:先选好安培计的量程,再把安培计串联在红灯的电路中,根据图2-2的电路,要测通过红灯的电流。先断开K3,取下A、B间的连线,将安培计的“+”接线柱接A,“-”接线柱接B。再闭合K3,从安培计指针的偏转,便可读得流进红灯的电流。
(3)测流进绿灯的电流:先断开K3,把安培计A、B上拆下,改用导线将A、B连通。再将A′、B′间的导线取下,把安培计接到A′、B′上。接好后,重新闭合K3,从安培计上就可读出流进绿灯的电流。
2。用验电器演示导体和绝缘体
器材
验电器(或自制验电器),有机玻璃或橡胶棒,丝绸或毛皮,被检验的物体:铁丝、铜丝等金属丝,陶瓷、松香、玻璃、橡胶等。
操作
(1)将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接触,使验电器带电,金箔张开一定的角度,然后用手接触一下验电器上的小球,金箔马上合拢。这表明手碰了小球后,验电器上的电荷通过手和人体传给大地了,这证明人体是导体。
(2)用上述方法使验电器重新带电。手拿铁丝和铜丝等金属丝用它们去跟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可以看到金箔也会合拢,表明验电器上的电荷通过金属丝和人体传到地球上去了,金属丝是导体。当手拿陶瓷、玻璃、松香等用它们去跟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金箔仍张开并不合拢,表明验电器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陶瓷、玻璃、松香等传到地球上,说明陶瓷、玻璃松香等是绝缘体。
注意事项
被检验的绝缘体的表面要清洁干燥,以免表面漏电。
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步骤:
①在烧杯里放入适量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然后把温度计插入水里。
②把酒精灯点着,给烧杯加热。
③边观察边记录。
④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
观察记录:
①水温在 60℃以下时,随着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上气泡越来越多,有少量气泡上升。
②水温在60℃~90℃之间时,杯底气泡逐渐减少,气泡上升逐渐加快。
③在90℃~100℃之间时,小气泡上升越来越快。
④水在沸腾时,大量气泡迅速上升,温度在98℃不变。
⑤移走酒精灯,沸腾停止。
实验结论:
①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②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
有哪些属于物理学的浪漫:
楞次定律:当初明明是你硬要闯进来,最后却是我舍不得你离开。
同种电荷相斥:当我努力像你靠近的时候,你却极力将我推开。
万有引力定律:基本我想飞上蓝天,但我依旧舍不得你怀抱的温暖。
渐近线:无论我多么努力,你都要与我保持距离,即便明明就在眼前,却也只是可望而不及。
物理学是人们对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和转变的知识做出规律性的总结,这种运动和转变应有两种。一是早期人们通过感官视觉的延伸;二是近代人们通过发明创造供观察测量用的科学仪器,实验得出的结果,间接认识物质内部组成建立在的基础上。
物理学从研究角度及观点不同,可大致分为微观与宏观两部分:宏观物理学不分析微粒群中的单个作用效果而直接考虑整体效果,是最早期就已经出现的。
微观物理学的诞生,起源于宏观物理学无法很好地解释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光谱等新的实验现象。它是宏观物理学的一个修正,并随着实验技术与理论物理的发展而逐渐完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