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雨过天晴的诗句

描写雨过天晴的诗句,第1张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田家》

宋 · 欧阳修

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郡南亭子宴(一作春宴)》

唐 · 张谓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

宋 · 陆游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雨过天青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这两句诗,最早出自明代人谢肇淛(音浙)的《五杂俎》。

“雨过天青云破处”的“天青色”经常被作为汝窑瓷器颜色的描写。

瓷器上的天青色,传说需得在烟雨天气中烧制才可实现。那一抹浪漫纯净的颜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的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

这两句常常被人误传为是宋徽宗的作品。

误传版本为:有一天宋徽宗做了个梦,梦醒之后吟出“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 诗句,指示工匠按照雨后天空的颜色烧造汝窑瓷器。

而实际《五杂俎》卷12记载:“(柴窑瓷器)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文中的柴世宗就是后周世宗柴荣。传说他命人烧造的一批瓷器,仿照雨过天青色,被称为“柴窑”。

五代时期这个传说中的柴窑,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公认的窑址。柴窑和北宋的汝窑有没有可能是同一个窑场的不同发展阶段呢?

很遗憾,不是。

北宋时期的汝窑窑址目前已经发掘,位于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村。考古发掘的结果显示,清凉寺窑的规模化烧瓷始于宋初。宋代以前的地层中,只发现了少量白釉、黑釉瓷片。

很明显,五代时期的清凉寺村,即使有陶瓷烧造,也是个处在打基础阶段的小窑场,能烧的瓷器没几种。仅存在于文献记载中的精美“柴窑”瓷器,更不可能在清凉寺村烧成了。

扩展资料

汝窑,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中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一,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器。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

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工艺品,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专家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从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张名片。

赞美雨过天晴的诗句,详细介绍如下:

一、《晚晴》唐代李商隐:

1、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2、初夏经历过连绵的阴雨之后,唐代诗人李商隐登上了高高的城阙,俯瞰着城墙的夹城,老天爷应该是怜惜那些在幽暗处生长的小草吧,所以快到傍晚的时候,终于雨过天晴了。

二、《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宋代周邦彦:

1、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

2、宋代的诗人周邦彦依然写到了雨后天晴的景色,翠绿的竹子已经成行,竹子边是一道弯弯曲曲的小径,雨水打在荷叶上,又蹦跳开来,那小小的亭子,在九转回廊的尽头,风吹动着帘子,燕子急急忙忙地飞回来。

三、《清平乐雨晴烟晚》五代冯延:

1、巳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2、傍晚的时候,雨终于停了,池子里涨满了水,天色被淡淡的烟雾笼罩着,一双燕子飞回到垂柳依依的院落,院子里的小楼上,帘子已经被卷起来了,一个人在这样的黄昏独自倚着红色的栏杆,一弯新月挂在西南方向的天边,台阶下的落花被风吹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141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