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浪漫主义绘画?

什么是浪漫主义绘画?,第1张

浪漫主义绘画兴起于18世纪末。其特点是:偏重感情,重视色彩和笔法的热情奔放。

当法国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不但不再抵制和消灭封建专制的残余势力,反而与他们勾结,继续执行许多为君主政体所适用的法律,借以巩固他们的反动统治。这使一部分资产阶级人士深感失望。艺术上的浪漫主义运动正是对上述制度的不满和失望所引起的。浪漫主义在法国,它的政治背景是王政复辟和七月革命的浪潮。这种艺术思潮在反抗资产阶级统治时,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在抨击现实的同时,把希望寄托在人民革命上面,如雨果、拜伦、雪莱、德拉克洛瓦 ……等即是,这是积极的浪漫主义;另一种是在尖锐严酷的斗争面前恐惧或憎恨人民革命,把自己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或幻想的世界里,有的向往中世纪生活方式。

浪漫主义在绘画上,是与以官方学院派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相对立的,其表现特征是:注重个性表现,耽于幻想和夸张,选择惊人事件作题材,情绪激越。

希阿岛的屠杀

1822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属于希腊版图的希阿岛,并且血洗掠夺了这个小岛。据说被杀平民有二万三千人,被卖为奴隶的有四万七千人。侵略者的暴行激怒了全欧洲的进步人士,也深深地激怒了画家德拉克洛瓦,他怀着巨大的同情,以鲜明有力的构思、动人心魄的形象和雄劲奔放的构图揭露了土耳其人的残暴罪行。在《希阿岛的屠杀》这幅画里,画家充满了人性和同情,极其生动地塑造了几组独立而又有联系的人物。在画面右下方横躺着奄奄一息的**,胸怀袒露,不懂人事的婴儿正伏在胸前寻找活命的母乳。画家选择这一令人揪心的情节向侵略者发出最强烈的抗议;画面左边描绘了一组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少,已经失去反抗的能力,濒临绝望,束手待毙;前景坐着一位老妇人,抬首仰望苍天,向上帝发出求助和控诉,有人认为这个形象就是画家当时的精神形象;画家特别在前景右上方画一个骄横残暴的土耳其士兵,勒马驻脚、以胜利者的姿态得意地看着被他们蹂躏过的土地,在他的马背后还拖曳着被缚的裸体少女,那是豺狼的猎物。画家为了加强残暴的气氛和悲剧的色彩,大胆借用了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画中的光色,使画面色彩产生恐怖的真实感,透现了印象主义的晨光,有人说这幅画中的色彩打开了印象主义的天窗。这是一幅画家用生命激情、用愤怒与同情、用狂放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塑造出来的人间悲剧场面。这幅史无前例的画震动了法国画坛,连他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老师格罗看了都大吃一惊,脱口而出:“这不是希阿岛的屠杀,而是绘画的屠杀。”就这幅画的艺术处理来看,画家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色彩的力度上,他采用豪放的大笔触,通过明暗对比与人物的动态,将画面分为前后两个大层次,这使评论家戈蒂埃感慨陈词:“强烈的色彩,画笔的愤怒,他使得古典主义者如此不满与激动,以致他们的假发都发抖了,而年轻的画家却感到非常满意。”土耳其人残酷地镇压希腊人民的反抗,激怒了当时欧洲的一切进步的文艺家。贝多芬谱写了《雅典的毁灭》;柏辽兹写了《希腊革命大合唱》;英国大诗人拜仑直接参战,牺牲在米索隆基。1827年德拉克洛瓦毅然用象征的手法创作了《米索隆基废墟上的希腊》,再次声援希腊人民。

风景油画按类别可分为:写实风景油画,印象风景油画,抽象风景油画,古典风景油画,现代风景油画,欧美风景油画,俄罗斯风景油画,荷兰风景油画,地中海风景油画,托马斯风景油画,森林风景油画,高山流水风景油画,田园风光风景油画,桂林山水风景油画,白桦树林风景油画等各地的名胜古迹画家也都进行过描绘创作。 风景油画是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用油画材料进行绘画创作称为风景油画,早期的绘画并没有这一独立的门类,风景油画只是在一些人物画中以背景或陪衬的形式出现。直至文艺复兴以后的16世纪,风景油画才作为独立的绘画体裁出现于欧洲画坛,并得到极大发展。 风景油画的六大技法 一、挫 挫是用油画笔的根部落笔着色的方法,按下笔后稍作挫动然后提起,如书法的逆锋行笔,苍劲结实。笔尖与笔根蘸取颜色的差异、按笔的轻重方向不同能产生多种变化和趣味。 二、拍 用宽的油画笔或扇形笔蘸色后在画面上轻轻拍打的技法称为拍。拍能产生一定的起伏肌理,既不十分明显,又不致过于简单,也可处理原先太强的笔触或色彩,使其减弱。 三、揉 揉是指把画面上两种或几种不同的颜色用笔直接相互揉合的方法,颜色揉合后产生自然的混合变化,获得微妙而鲜明的色彩及明暗对比,并可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 四、线 线是指用笔勾画的线条,油画勾线一般用软毫的尖头线,但在不同的风格中,圆头、校形和旧的扁笔也可勾画出类似书强中锋般的浑厚线条。东西方绘画开始时都是用线造型的,在最早油画中通常都以精确严谨的线条轮廓起稿,坦培拉技法中排线法是形成明暗的主要手段。西方油画到后来才演变为以明暗和体首为主,但尽管如此,油画中线的因素也从未消失过。纤细、豪放。工整或随意不拘以及反复交错叠压的各种线条运用,使油画语言更为丰富,不同形体边线的处理更是十分重要。东方绘画的用线也影响了很多西方现代大师的风格,如马蒂斯、凡高、毕加索、米罗和克利等都是用线的高手。 五、扫 扫常用来衔接两个邻接的色块,使之不太生硬,趁颜色未干时以干净的扇形笔轻轻扫掠就可达到此目的。也可在底层色上用笔将另一种颜色扫上去来产生上下交错、松动而不腻的色彩效果。 六、跺 指用硬的猪鬃画笔蘸色后以笔的头部垂直地将颜料跺在画面上。跺的方法不很常用,通常只在局部需要特殊肌理的时候才应用。

一条条小河宛如蓝色的缎带缠绕着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远处一座座造型古朴、色彩和谐的小屋,一派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

一座座古老的风车,风车的风叶像张开的翅膀,迎风转动,与绿草、野花构成了独特的景致更为这童话般世界增添神奇色彩!

一对对色彩鲜艳、精致绚丽,象征着甜蜜爱情的木鞋!还有那华丽的郁金香倾倒无数情人……

郁金香飘香的季节,娇艳妩媚的女孩的笑容如花传芬芳……

幽幽湖边,风车,绿草,小房,多惬意

红红火火郁金香花田,阵阵芳香,风车悠悠转!这是梦吗?

高高的建筑也是一种艺术品,古典、优雅,像一幅浓郁的油漆彩画!

到处弥漫着绿色,连空气也飘着青草味

四周一片绿油油,绿色的惊艳,风车也停下来,陶醉在美景中……

田园情结:西方风景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君琳

摘要:希腊化时期,由忒奥克里托斯始创的田园诗是浪漫抒情的牧歌,它反映了人们逃避现实的幻想和要求改革的潜意识。田园情结是西方风景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田园诗和风景画中的田园情结两者经常潜移默化地相互影响。风景画里表现出的田园氛围是抚慰心灵的甘泉,总体上体现了人们希冀归于自然的情绪,使人类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关键词:希腊化;田园诗;田园情结;风景画

中图分类号:J202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西方风景画自14世纪文艺复兴以来,在人文主义的氛围中,逐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其呈现出的整体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孕育自西方文化中的田园情结。在这一点上,可谓中西同一而归。人类的文化活动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人类对自然感到神秘与惊恐到想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再到赞美歌颂自然、表现自然,并逐渐通过自然表现自我,这一线贯穿于中西方对于自然的描绘之中。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谈到:自然物本身显现出的是自然的自由生命,这就在也具有生命的主体心理产生一种契合感;其次,客观事物的某些特殊情境可以在心灵中唤起一种情调,而这种情调与自然的情调是对应的。人可以体会自然的生命以及自然对灵魂和心情所发出的声音,所以人也可以在自然里感到很亲切并把这种亲切情感用作绘画的题材。(注:参见〔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62-263页。)西方风景画从一开始就是在田园情境的自然中找寻精神家园的。

二、田园诗及其影响

正如历史上经常发生的那样,旧时代中总能透出新时代的曦光。希腊化时期孕育出的田园诗就是将逐渐深入人心的一种文学体裁并在以后的社会中时时体现出它的作用。公元前276年左右,一个名叫忒奥克里托斯(注:忒奥克里托(Theocritus约公元前300年,西西里叙拉古〔意大利〕-公元前260年):希腊诗人,牧歌的创始人。他的诗歌被称为田园诗。——第17卷,第8页。)的年轻人来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并在此创作。作为典型的逃避现实文学的代表作家,他“讴歌了沐浴着阳光的烟雾蒙蒙的乡村幽谷的风韵,并把乡村民歌所表达的‘纯朴快乐’理想化。‘唱吧,唱起我那悠扬的田园牧歌,献给迷人的缪司女神/我是埃特那的斯里西斯,请听我甜美的歌声。’”(注:参见〔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密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Ⅰ》,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表现出对牧人的单纯生活心驰神往,忒奥克里托斯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文学体裁,他善于描写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在牧歌(注:牧歌eclogue:一种短篇田园诗,通常采取对话形式,题材大多为田园生活和牧人群。牧歌把牧人群生活描写为一种自由的享受,即免遭比较文明的生活中的复杂关系和腐化堕落的折磨。——第5卷,第505页。)创作方面达到了最高成就。在此以前,希腊文学从未将万物同源的秘密表达得如此恳切,而以人类对岩石、溪流、湖海、土壤、及天空的感谢与亲爱之情扣人心弦。”(注:参见威尔•杜兰著,幼狮翻译中心编译《世界文明史——希腊的衰落》,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67年版,第222页。)他的田园诗所产生的持续而又美妙的感染力影响深远。彼翁(注:彼翁(Bion活动时期公元前100年):生于小亚细亚吕底亚士麦那-今土耳其伊兹密尔,次要的古希腊田园诗人。)、摩斯科斯(注:摩斯科斯(Moschus活动时期约公元前150年):希腊田园诗人、语法学家。)是他的公认的模仿者,维吉尔(注:维吉尔(Virgil公元前70-19年):早期作品《牧歌》摹仿希腊田园诗,而又吟歌意大利恬静优美的乡村生活和纯洁的爱情,融入哲理意趣,一问世即被广为传诵,受到奥古斯都重视。)、弥尔顿都继承了他的传统并影响到整个西方的田园诗,画家与雕刻家也从中借用了许多素材。恩格斯高度评价忒奥克里托斯“曾经歌颂了他们同时代人——牧人奴隶的田园诗式的生活,毫无疑问,这是美丽的、富有诗意的幻想。”(注:参见〔德〕马克思、恩格斯著,〔苏〕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57页。)

贡布里希说过,文艺复兴最初是对文字的复兴,可以理解为对语文的复兴。当时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文学兴趣浓厚,非常崇拜理想的古希腊阿卡狄亚地区恬静的牧民生活。这一时期的田园诗把中世纪骑士文学中最富影响的浪漫爱情传统的遗产融合进来,并在16世纪下半叶风靡于欧洲,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到英国。在法国,姗姗来迟的文艺复兴运动高潮在15世纪末枫丹白露派的美术和七星诗社派诗人们的文学作品中开花结果。国王的姐姐玛格丽特纳瓦尔(昂古莱姆的)开创了对质朴、纯洁的自然魅力,即牧歌式田园风光的热爱。这种感情在七星诗社派的诗歌中起着众所周知的重要作用。(注:参见〔奥〕本内施著,戚印平、毛羽译《北方文艺复兴艺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才华横溢的诗人皮埃尔•德•龙萨和基阿基姆•德贝莱是七星诗派的代表。

在意大利,桑那扎罗借《阿卡狄亚》讲述爱情故事,回复古希腊、罗马田园诗的风格和内容。小说在16世纪曾风靡一时,连续印行60多次,对欧洲其他国家的田园诗和田园小说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当时著名的田园作品还有:卢多维斯•阿缪斯托的《愤怒的奥兰多》、蒙特马耶的《狄安娜》、菲利普•锡德尼爵士的《阿卡狄亚》、埃德蒙•斯宾塞的《牧羊人笔记》(或《牧人日历》),他们将更多的现世和现实的成分融入田园诗中。大约与田园诗兴盛同时,随着宫廷盛大集会的逐渐增多,以反映童话般的牧民生活为内容的牧歌被搬上集会的舞台,并在此出基础上逐步演变为抒情田园戏剧。瓜里尼的《费多的牧羊人》、塔索的《阿米塔》(或《阿明达》)都影响了莎士比亚和本•琼生的戏剧。

莎士比亚最后阶段的三部田园诗式的传奇故事的剧本,表现出一种深厚的和解的态度,作者设法解决了他之前对人性和宇宙产生的深刻的怀疑。英国最著名的田园戏剧有约翰•福莱切的《忠实的牧羊女》。

到17、18世纪,欧洲文人掀起了一场复兴古希腊田园文学(包括诗歌和小说)的热,这场复兴可看作文艺复兴的余波。那时大量的诗歌和艺术品已经在仿造古希腊田园情调。在陶瓷作品、油画、舞台剧以及长诗里,出处可见衣着别致的牧羊郎和牧羊女——他(她)们的名字叫Amaryllis或Phyllis什么的,举止矜持可爱,熟悉古希腊文学作品的人,一看就晓得这些名字来自古希腊文学的田园诗或牧歌。(注:参见刘小岚编修《凯若斯:古希腊语文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在意大利出现的阿卡狄亚诗派就是一例,他们主张以古典诗歌为楷模、写作自然、朴素的田园诗。

同时,科学家着手进行征服大自然的尝试,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知识源于感觉的学说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激发了回归自然、享受自然风光的要求,达官贵人纷纷修建带有田园风光的园林以备自己休闲享乐。所以在洛可可式的作品中以歌颂田园为主题的诗作层出不穷。这里,似乎是为田园而牧歌。

可见,自出现田园诗后,不管是诗人真情所感还是为宫廷服务,它日渐发展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田园诗的每次复兴又都与复古有一定关系,且和绘画、音乐相互影响。

三、风景画产生之前绘画中的田园情结

我们可以假设语言的巨大影响力。因为直至中世纪盛期在西欧各国兴起大学之前,文字的普及率是非常低的,而一种能吟唱的农事诗必定广为流传。在田园诗中我们看不到激烈的冲突,它给予我们的是一片宁静、优雅的乐土。虽然在勃发向上的时代看来它未免有些避世,但它是人类心灵不可或缺的调和剂。“及至希腊化时期,像忒奥克里托斯之类的诗人,一经发现了牧民的简朴生活富有魅力,艺术家也试图为世故的城市居民呈现出田园生活的乐趣。……我们确实感觉自己是在观看一个恬静的场面。”(注:参见〔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林夕校《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一旦画家把所有对自然真挚的感情融入风景中时,画面所带给观者的是对灵魂的安抚。

西方独立的风景画诞生之前,也即在作为壁画点缀或人物画背景之时,田园情结就已初见端倪。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希腊化时期各种载体的绘画都难以留存。今天我们要了解就只有通过历史文献资料和硕果仅存的壁画残迹。

庞贝是人们最熟悉的壁画中心,它是意大利南部的一个希腊民城市,很早就有希腊人在那里定居,一直保持着与希腊文化的密切接触与联系。庞贝从公元前82年起成为罗马的领地,公元79年因维苏威火山爆发而埋没,18世纪40年代开始发掘,出土了大量壁画。在这幅《画中的花园》中,花木、珍禽形象生动,鸟语喈喈的场面跃然而出。

在罗马发现的一幅描绘乡村景色的壁画通过几只吃草的牛羊、小桥上缓步前行的牧人和黑山羊以及背景中古朴的建筑共同构筑出一首田园诗歌的意境。

意大利人文主义之父弗朗西斯•彼特拉克早就深切表达了逃避城市喧嚣、向往乡村的和平的愿望。他是如此深爱着自然和风景。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自由自在,与高山、森林和山泉为伴,是多么快乐。”西莫内•马尔蒂尼的一幅为彼特拉克所藏的《维吉尔》画的扉页表明牧羊人和看管葡萄园的人开始作为一种图式在绘画中象征着牧歌和田园诗。“这是自希腊-罗马以来,第一次在艺术中描绘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并以此作为快乐与诗意的向往。”(注:参见〔英〕肯尼斯•克拉克,芷子译《风景入画(1)》一文,《世界美术》。2001年第4期。)

及至文艺复兴时期,将绘画当作一种诗的观点已被广泛地接受了。乔尔乔内作品中的田园景色就是画的意大利诗人桑那扎罗所写的题材。(注:参见〔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选编《艺术与人文学科:贡布里希文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论和风景画的兴起》,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142-143页。)当时许多人物画的背景中都透出田园的静谧。

四、风景画中的田园情结

风景艺术的诞生地奥地利风光迷人,每一位到过那儿的画家无不为之沉醉。巍峨雄壮的阿尔卑斯山、星罗棋布的湖泊和郁郁葱葱的河谷感动了画家的心灵,造就出最早的风景画杰作。多瑙河画派的杰出代表阿尔特多费尔的《圣乔治与龙》生动体现出他对自然的情感。那茂密的树与远景河谷间的空气在颤动,我们似乎闻到森林的气息,自然物的每一寸生命都凝固在小小的画面中;在感受到中世纪泛神论的同时,更多的还是田园那如诗画般的美景。他于1511年前后沿多瑙河作长途旅游,并南下维也纳,沿途饱览山水美景,使其作品中的风景描绘益增诗情画意,他的许多画不仅再现了田园情境,而是对浪漫诗般的田园性质的解释,是画家自身陶醉于自然的愉悦之情与画面的完满融合!自此,独立的风景画诞生了,并且广为接受,在现代美术中成为占重要地位的画种。

为自然美景而旅于乡村、寄情于景的田园情结反映了人们逃避现实的幻想和潜意识。这种呼唤归田园的情结每在社会动乱产生紧张心绪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反映出人们要求修养生息的切望。在荷兰宗教战争的动乱和本•琼森制造的喧嚣之后,风景画呈现出寂静的征兆。当时最伟大的绘画是理想化的风景,如伦勃朗的《磨坊》和赫尔库斯•西格尔斯的群山景观,还有杨•凡•霍延那宁静平凡的乡土景色。当时,人们要求有可识别性的东西,非理想化的景色,就是他们生活的村庄,是实在的农村景色,这也是他们艰苦奋斗、抵抗自然灾害的标志。

近代,出于对工业社会的逃避,人们又在田园中寻找庇护所。其实,18、19世纪,田园诗往往把对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的理想化作为主题,它和正兴起的浪漫主义对理性的反动是合拍的,再现了农村天真朴实的生活和体现出原始主义的情调。英国风景画家康斯泰勃尔终生眷恋故土,他认为绘画是自然哲学的一个分支,他的作品更是对大自然的礼赞,充满着宁静、温和、优雅的田园牧歌情调。当康斯泰勃尔还是皇家美术学院的学生时,华兹华斯出版了《抒情诗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更加亲密的阶段。

人类艺术史上表现田园情结的风景画作品不胜枚举,其中的田园情结是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意味的,但总体上体现了人们希冀归于自然的情绪。

五、结语

田园意味着农村的、牧人的、宁静的情境,古代艺术、哲学、文化中充满着田园牧歌风味,充溢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时空意识。当田园情结在文学作品、绘画中成为一种图式、各种田园景象代表一种符号后,画家们在感受到田园风味时自然会把它们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并加以想象、创造。不论艺术家的意图是什么,风景画中的田园情结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份丰富的视觉感受,它确能唤起人的归属感,抚慰人的心灵,滋润人的生命情感。田园情结作为西方风景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她使我们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回归田园也就是回归自然。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中古

古典主义的核心是回到古代罗马,一切以古罗马为典范,浪漫主义则要求在被视为野蛮的中世纪的荒诞中寻求创作的灵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代表作品如德拉克洛瓦的《但丁与维吉尔》、《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中世纪传奇大多与骑士游侠有关,再加上当时资本主义正向海外扩张势力。在“本土”,过去宁静的生活已被机器生产所破坏,因而浪漫主义在向往中世纪的同时,也渴望和追求着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异国情调。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自然

古典主义以宫廷为描写的对象,即使是真正的自然也要加以人工的雕琢以适应上层社会的审美趣味,交谈必须使用经过修饰 的语言。浪漫主义者则重视自然,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真正地回到没有经过人矫饰、改造过的大自然中去。二是摆脱羁绊得到真正的自由。只有自由才能打碎封建的枷锁,反之,只有打碎封建的枷锁才能得到自由。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感情

古典主义讲求共性,认为共性、理性即真理、即美,提倡在统一的道德标准下冷静地对待一切,抑制自己的感情和个性。浪漫主义认为应该大力肯定人的感情和个性,敢爱敢恨,强调“感情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浪漫主义的作品热情澎湃,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形式

浪漫主义的形式在于用多种形式表达内容。浪漫主义从开放中注意形式,以表达感情的奔放,达到“美”。浪漫主义的形式与审美相联系。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对比

重对比是浪漫主义重要的美学原则。艺术的真实基于现实的真实,为此必须选择,不过不是选择“美”而是选择有特点的东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143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