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浪漫之间貌似是亲密无间的关系,因为航天器材中的很多设备都和中国的神话故事密切相关。比如我们的登月器所用的明明就是我国的神话故事中的《嫦娥奔月》里边的女主角嫦娥仙子的名字。如今给火星探测器所起的名字又是祝融,也是我国的一个神话故事当中的神仙的名字。
祝融这个神仙是主要管理火焰的,天下的火焰都归他管。还被赋予这个名字的探测器正是去往火星的探测器,这也是我国人民浪漫的一面,将我们的火星探测器赋予火神的名字,让它变得更鲜活了,而且更加容易记忆了。
一、这一份浪漫来自我国的神话故事火星探测器被赋予了我国神话中的火神祝融的名字。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在天柱之间打斗,两位神仙力大无穷,打斗的威力不可估量。最终祝融战胜了共工。但是水神共工在失败之时一头撞向了天柱,天柱崩塌,天给捅了一个窟窿,大水从天上倾泻而下,接着就有了女娲补天的故事。祝融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用自己的神力将五彩神石融化,帮助女娲补天,但由于水太多女娲只好自己堵了上去。
二、航天梦就像神话故事一样其实我国的航天梦就和神话故事一样不可思议,想象的到我们一个后起的国家,比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在太空领域的成就还要高呢?航天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段美丽的神话。
三、给航天器取的名字十分容易记忆我国网友给航天器取的名字都非常有代表性,而且都是相互呼应,彼此有着含义的。说到月亮,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嫦娥,那我们月球探测器就叫做嫦娥号。说到火焰,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祝融,让我们的火星探测器就叫做祝融。
最喜欢的就是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天问”非常具有寓意,而且和航天工程非常搭配!天问,是我国古代诗人屈原的一首长诗,主题就是询问、求知。在诗中,无论是古今变化、神话传说、日月星辰,都进行了提问,表现出对传统的大胆怀疑,对自然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精神。
这恰恰就是中国航天的探索、求知精神,天问一号,也正是带着这种求知欲,前往火星,探索不为人知的星球!
1,天问一号,代表着求知、用于探索的精神!
人类相比宇宙,就如同沧海一粟,想要探索宇宙,最重要的就是求知欲,敢于怀疑,敢于想象的态度。
天问一号,作为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词表现出中国对太空的好奇与探索,尤其是火星!火星作为地球的邻居,同样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并且火星的种种迹象都表明,在数十亿年前,火星很有可能存在生命。
火星充满秘密,地球作为火星的邻居,需要对火星进行探索,或许火星真的存在生命,或者存在过生命,地球生命或许真的来源于火星。
2,天问一号即将到达火星:
2020年发射的3个火星探测器,都将在2021年2月到达火星。
天问一号在2月到达火星之后,会进入火星轨道,进行为期3个月左右的轨道探测,轨道探测器将探索火星的大气环境、地形,并拍摄绘制火星地图。
完成3个月左右的轨道探测后,中国首个火星漫游车将开展登陆任务,这也是天问一号最难的探测任务之一。
由于火星距离地球距离较远,信号无法实时传递,因此天问一号的登陆器只能依靠自己进行智能化登陆,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稍有差错就会导致登陆失败。
目前只有美国和苏联完成了火星登陆,苏联探测器登陆火星后一段时间失联,因此并非完全成功。
中国航天探测器的名字,往往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
天问一号的火星漫游车尚且处于征名阶段,目前排名前十的征名中,主要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神话传说,比如祝融、哪吒、赤兔、天行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结晶。
中国航天器的命名,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精神和文化,这些都是数千年的文化带来的成果,虽然只有一个词语,但却可以代替千言万语!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是祖国的第一次火星探索任务,它标志着我们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这是值得骄傲的大喜事。而“天问”的背后,其实也藏有许多浪漫的故事,它将现代科技与古代文化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传承了数千年的那份感动。
01、“天问”出自于战国时期屈原的长诗《天问》中国火星探测工程是个很重大的项目,它的项目名称和logo都不是简简单单就定下来的,而是向全球发出创意征集,然后收到了35912条优秀的创意作品,随后又经过全球各地300多万张投票,才敲定了“天问”这个名字,以及它的相关logo。
天问这2个字就是直接取材于屈原的著名代表作《天问》,在屈原的诗词里,他问日月星辰、问神话传说、问宇宙变化、问天下兴衰,这是屈原对传统观念的质疑,也是对真相的勇敢探寻。
时隔千年,我们直接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当笔,用“火星探测器”当墨,去书写一份满意的答案,回答千年之前的种种疑问。
“天问一号”的成功发射,不仅仅是为了回答屈原的疑问,它也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对于真理的顽强追求,生命不止,探索不息。古人用哲学和智慧来对自然和宇宙进行归纳,而现代人直接用科技和知识去征服和开拓寰宇,纵然征途漫漫,新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也不会停止脚步,他们会向着太空勇敢迈进。
02、《天问》本身就是一篇千古奇文,它蕴含着道家的精神内涵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并不是单纯的愚昧无知,盲目信仰,他们之中不乏聪慧之人,以几乎不可能的方式,直接对满天星辰和浩瀚宇宙展开了疑问、研究和探索,并且所得并不少,除了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为后人留下了思想启蒙和精神文化财富。
光是屈原所创作的《天问》,就直接以奇绝的角度对身边万物发出了灵魂质问:天地没有成形之前,它是从哪里产生的?天地一片混沌,又是为什么呢?到底是阴阳演变出来了宇宙?还是宇宙产生了阴阳?九重天是谁测出来的数据?是谁建造的?天跟地的相交点在哪里?黄道12宫又是如何等分的?
以上种种疑问,时至今日,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屈原早在公元前的战国时期就提出来这种疑问,蕴含着浓厚的道家色彩,同时也足以表现他超越时代的宇宙观。他对上古传说提出合理的质疑,又对真相抱有探索精神,再加上他新奇的艺术表现手法,堪称世界级的奇作。
03、《天问》问世之后,也引出了跨越千年的浪漫对话屈原这篇《天问》创作出来之后,并没有受到传统观念的针对,反而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后世之人也对这篇神作进行了各种模仿,写出来了《拟天问》、《遂古篇》、《杂问》、《天对》等相关作品。
其中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天对》,就是跟屈原跨越千年的对话,柳宗元同样是被贬、郁郁不得志、在山野之间怀疑人生的时候,用《天对》来发泄自己的牢骚,也根据唐代所能掌握的科技,以奇答奇,犀利地的对《天问》的疑问进行了解释和回答。
一问一对,跨越千年,却对答圆满,心灵相交,际遇相通,堪称是文学之中的绝对浪漫。
最后:既然有了“天问一号”的成功,那么后续的二号、三号、四号等等探测器,必然会给《天问》带来更圆满的解答,期待太空探索的更多成果。
物换星移,岁月如诗。中国航天的每一次发射、每一次飞行、每一次超越,都为世人展现了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这一过程看似轻描淡写,但现实的征程却刻骨铭心。国庆期间,讲述父母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建设,默默牺牲和奉献的**《我的我的父辈》燃爆银幕,其中的一个章节《诗》,就是对中国航天的致敬——在戈壁沙漠做早期研究的峥嵘岁月里,身为火药雕刻师和航天工程师的年轻夫妻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在天上写诗的人。”在丈夫牺牲之后,妻子以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事业和家庭,这一幕幕感人场景让观众破防。如果说爱国是最深沉的 情感 ,那么奋斗就是最长情的告白。为民族复兴、为航天事业躬身奋斗的身影,组合起来就是人世间的壮美诗篇。
“身在神州,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说到诗意,中国航天的名字,有着专属中国人的浪漫内涵。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全球定位系统叫“北斗”、空间站叫“天宫”、火星探测器叫“天问”……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拥有无数神话故事和 历史 传说,它们与中国尖端高 科技 擦出火花,使得中国航天就此有了“传统”和“现代”的意蕴。把载人航天飞船取名为“神舟”,更是把美好的寓意碰撞个满怀。“神舟”与“神州”同音,当火箭升空时的地动山摇之声响彻在无数中国人心中,航天圆梦的自豪感已经涌动在祖国大地各个角落。既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敢教日月换新天”,带着这份文化自信和航天诗意向着太空之路去披荆斩棘,我们更能“击破万里苍穹”。
干的是惊天动地事,做起了隐姓埋名人,可爱可敬的中国航天人隔了漫漫岁月而来,他们让我们这个国家“手可摘星辰”。还是在今年国庆,一个“中国C位是怎样炼成的”热搜刷爆社交媒体:新中国72岁生日之际,我们借助卫星从太空观察我们的祖国。由上海、嘉兴到江西瑞金、贵州遵义、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北京,我们发现了一条中国人熟悉而陌生的脉络,它隐藏着中国百年来日月换新天的秘密。是不可逆转的 历史 轨迹,更是穿越百年的光荣之路,中国航天所擘画出的奋斗历程,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远不止是“星辰大海”。
神舟再问天,奋斗是对太空最诗意的告白。今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现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奔向宇宙,中国人已然从太空的“访客”变成“房客”——“身份”的变化,代表着国力的增强,这一份民族自豪感的油然而生,当在每一名中华儿女心中念兹在兹。就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奔向太空前几天,10月14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探日时代”的到来,更意味着中国航天的传奇还将向更加深远和未知的领域延伸。中国航天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是对无垠太空的“心之向往”。相信这份以国之名的诗意告白,最终将凝聚成“奋斗吧,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谢伟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