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浪漫的星星名字

比较浪漫的星星名字,第1张

有如下: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谷神星、灶神星、牛郎星、织女星、天狼星、大角星、北极星、北斗七星(共七颗星,分别是:天枢、天权、天机、天璇、玉衡、开阳、瑶光)、老人星、天津四、北河二、北河三、轩辕十四、参宿七、参宿四、心宿二等。

具体分类:

星星按种类分:恒星,行星,卫星,矮行星(此分类只在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彗星等)。

恒星按阶段分:新星,主序星,红巨星,超新星(分为以下几种)1白矮星,2中子星;3黑洞。

恒星按大小分:(褐红)矮星,(蓝,蓝白,黄,红)巨星,(蓝,红)超巨星。

恒星按光谱分:O、B、A、F、G、K、M及附加的R、N、S等类型。

恒星按组合分:单星,双星,聚星和星团。

恒星其他分类:非变星,变星。

变星分为:造父变星,食变星。

行星按组成和体积分为:类木行星,类地行星。

1、祖冲之小行星——1964年11月9日,由紫金山天文台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2、郭守敬星——1977年,经国际小行星研究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把他在1964年发现的编号为2012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郭守敬星”。 

3、张衡星——1977年紫金山天文台报国际小行星中心批准,将该台1964年10月9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0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4、张钰哲星——1978年8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出版的《国际小行星通报》第4420期公布,把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把他们发现的正式编号为205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张钰哲星”。 

5、沈括星——1979年7月1日紫金山天文台将在1964年11月9日发现了第2027号小行星命名为“沈括星”。 

6、邵逸夫星——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申报,正式批准将该台于1964年10月8日发现、国际永久编号第2899的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按照国际上的规定,对新发现的小行星,在计算出它的运动轨道以后,还必须有两次以上在离地球最近的位置观测到它,才给它编号和命名。最先被发现的小行星,也就是谷神星,被编为第1号,智神星被编为第2号,其他小行星的编号也是按照被发现的先后次序来定的。现在已经被编号和命名的小行星已经有5000多颗。

我国观测小行星的工作,是从本世纪才开始的。1928年,我国的天文学家张钰哲,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用60厘米的反射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小行星。这是我国的天文工作者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这颗小行星后来就命名为“中华”。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进行了大量的预测工作,先后发现了400多颗小行星,其中有54颗小行星已经正式编号,有41颗小行星已经正式命名。

从谷神星的发现到现在,只经过180多年,但是在这18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小行星的认识却发生了多次变化。人们最初只认为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只能存在一颗行星,甚至还不承认第二颗小行星的发现。但是,现在人们已经知道了有一条密密麻麻的小行星带,横贯在火星和木星之间。为了纪念在发现小行星方面最初做出贡献的皮阿齐和奥伯斯,国际上把第1000颗小行星命名为皮阿齐,而把第1002,号小行星命名为奥伯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258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