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他的诗对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进行了极力的赞美,并对处于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者进行了歌颂,其中大部分都被收入了《草叶集》(Leave of Grass,1855)。
《草叶集》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草叶是最普通、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象征着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美国。诗集通过“自我”感受和“自我”形象,热情歌颂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
作者在诗歌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创造了“自由体”(Free Verse)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之一。
人物生平
乔治·戈登·拜伦: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间被租用的简陋房子里。父母都出自没落贵族家庭。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非常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1年,为了同拜伦的贵族地位和身份相称,家里决定送他到一所素有名望的学校——哈罗公学就读。这所在1571年由约翰·里恩建立的学校,在英国历史上培养了非常多知名的人物,其中对拜伦十分崇拜的丘吉尔首相就是这所学校毕业的。
哈罗公学毕业后,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刻苦的学生,非常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拳击等各种活动。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
剑桥大学毕业后曾任上议院议员。学生时代即深受启蒙思想影响。1809-1811年游历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受各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鼓舞,创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ChildeHarold'sPilgrimage,1809-1818)。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DonJuan,1818-1823)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之一。
从1809-1811年,拜伦出国作东方的旅行,是为了要「看看人类,而不是只在书本上读到他们」,还为了扫除「一个岛民怀着狭隘的偏见守在家门的有害后果」。1809年6月26日,离开英国,去东方(南欧和西亚)游历。在此后的半年内,先乘船到葡萄牙里斯本;再骑马到西班牙南部的塞维利亚和加的斯,经撒丁岛、西西里岛、马耳他岛到阿尔巴尼亚,会晤了那里的统治者阿里·帕夏;12月25日抵达希腊名城雅典。拜伦此次出国远游,饱览了各地的自然景色,观察了各国的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接触了各阶层的人们。他亲眼看见了给法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的西班牙游击队,看见了在土耳其铁骑蹂躏下正在聚集力量准备发动解放斗争的希腊人民,这壹次旅行也激发了他对南欧各民族文化的强烈兴趣。这些,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阿尔巴尼亚开始写《恰尔德·哈罗德游记》。[2]《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在1812年2月问世,轰动了文坛,使拜伦一跃成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然而这并没有使他和英国的贵族资产阶级妥协。他自早年就晓得这个社会及其统治阶级的顽固、虚伪、邪恶及偏见,他的诗一直是对这一切的 。
1811-1816年,拜伦一直在生活在连续的感情旋涡中。在他到处受欢迎的社交生活中,逢场作戏的爱情俯拾即是,一个年青的贵族诗人的风流韵事自然更为人津津乐道。拜伦在1813年向安娜·密尔班克**求婚,于1815年1月和她结了婚。这是拜伦一生中所铸的最大的错误。拜伦夫人是一个见解褊狭的、深为其阶级的伪善所囿的人,完全不可以理解拜伦的事业和观点。婚后一年,便带着初生一个多月的女儿回到自个家中,拒绝与拜伦同居,从而使流言纷起。以此为契机,英国统治阶级对它的叛逆者拜伦进行了最疯狂的报复,以图毁灭这个胆敢在政治上与它为敌的诗人。这时期的痛苦感受,也使他写出像《普罗米修斯》那样的诗,表示向他的压迫者反抗毕竟的决心。1816年,拜伦居住在瑞士,在日内瓦结识了另一个流亡的诗人雪莱,对英国统治者的憎恨和对诗歌的同好使他们结成了密友。
拜伦在旅居国外期间,陆续写成《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1816-1817)、故事诗《锡隆的囚徒》(The Prisnero fChillon,1816)、悲剧《曼弗雷德》(1817)长诗《青铜世纪》(1823)等。钜著《唐璜》是拜伦最重要的一组诗,半庄半谐、夹叙夹议,有现实主义的内容,又有奇突、轻松而讽刺的笔调。第一、二章匿名发表后,立即引起巨大的反响。英国维护资产阶级体面的报刊群起而攻之,指责它对宗教和道德的进攻,是「对体面、善良感情和维护社会所必须的行为准则的讥讽」,「令每个正常的头脑厌恶」,等等。
1824年不幸遇雨受寒,一病不起,4月19日逝世。他的死使希腊人民深感悲痛,希腊的独立 宣布拜伦之死为国葬,全国哀悼三天。6月29日,灵柩运抵伦敦。
人物影响
乔治·戈登·拜伦是举世公认的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歌,他倡导热情,倡导想象,他的诗作被世人赞誉为「抒情史诗」,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的叛逆者,被称作「拜伦式英雄」。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Thomas Hardy, OM (2 June 1840 – 11 January 1928) was an English novelist and poet A Victorian realist, in the tradition of George Eliot, he was also influenced both in his novels and poetry by Romanticism, especially by William WordsworthCharles Dickens is another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omas HardyLike Dickens, he was also highly critical of much in Victorian society, though Hardy focussed more on a declining rural society
While Hardy wrote poetry throughout his life, and regarded himself primarily as a poet, his first collection was not published until 1898 Initially therefore he gained fame as the author of such novels as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1874), 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 (1886),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891), and Jude the Obscure (1895) However, since the 1950s Hardy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major poet, and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Movement poets of the 1950s and 1960s, including Phillip Larkin and Elizabeth Jennings
The bulk of his fictional works, initially published as serials in magazines, were set in the semi-fictional region of Wessex and explored tragic characters struggling against their passions and social circumstances Hardy's Wessex is based on the medieval Anglo-Saxon kingdom and eventually came to include the counties of Dorset, Wiltshire, Somerset, Devon, Hampshire, and much of Berkshire, in south west Englan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