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5年,年仅26岁的贝多芬因病导致耳朵渐渐变聋。
作为一个音乐家,这无疑是极大的打击。
1801年,贝多芬结识了朱丽叶·琪察尔第女伯爵,
交往初期,这位年轻姑娘给贝多芬带来短暂欢乐,
热恋中的贝多芬写下了《月光奏鸣曲》赠给朱丽叶。
但她轻浮、浅薄、自私的本性给贝多芬带来痛苦,
最后,朱丽叶还是背弃了他。
1802年在海利根施塔特疗养的贝多芬,
开始着手写作《第三交响曲》,
次年完成《第三交响曲》并首次演出。
1806年5月的一个晚上,
贝多芬弹奏了巴赫的一支情歌,
吸引了泰丽莎·勃仑施维克,不久,他们相爱了,
并在泰丽莎哥哥的同意下订了婚。
在婚约维持的四年里,
贝多芬享受了少有的温情与欢乐,
他还谱写《热情奏鸣曲》献给她。
但命运总是抓着贝多芬不放,最后他们还是分离了,
泰丽莎比贝多芬多活了34年,至死仍爱着他;
他也在晚年时时以她的画像作为安慰:
“当我想到她时,我的心跳仍和初识时一样剧烈。”
虽然命运没有善待贝多芬,
但在之后贝多芬还继续创作了不同的乐曲:
1812年贝多芬写下《第七交响乐》。
1824年完成《第九交响乐》。
1826年黄疸病的发作使贝多芬陷入绝望,
次年3月,乐圣贝多芬在维也纳病逝。
贝多芬曾经说过:
“最美的事莫过于接近神明而把它的光芒散播人间。”
以贝多芬的爱情故事为蓝本的音剧会《维也纳之恋- 贝多芬的爱情故事》将于今年7月15日起在各大城市浪漫上演。
十八世纪的维也纳,莫扎特在宫廷担任乐师,而钢琴小女孩泰丽莎则是一位贵族千金,十分迷恋莫扎特的音乐。年轻的贝多芬来到音乐圣地维也纳,期待精进艺术技艺。不料莫扎特英年早逝,贝多芬在伯爵家邂逅泰丽莎。若干年后,泰丽莎成了贝多芬的未婚妻……音剧会完美演绎了泰丽莎从15岁~80岁的音乐情感人生,全部曲目和角色取自于: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等。《维也纳之恋》戏剧部分用中文表演,观众不仅可以回味唯美的爱情故事,而且同时欣赏到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舒伯特的作品及大师所经历的一段音乐史,是性价比极高的代入感极强的新型表演音乐会剧目。
万有音乐系音剧会《维也纳之恋- 贝多芬的爱情故事》
Drama-concert LOVE IN VIENNA
贝多芬与贵族千金泰丽莎的一段情
浪漫,神秘,动人心扉
然,造化弄人,情人离散
自此两人分隔,成为一段遗憾的美好回忆
瑞士钢琴美人 兰香缇
中国女演员 贾加
将以钢琴和话剧表演
深情演绎贝多芬这段神秘的订婚之约
很巧,在匈牙利,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特殊的原因,陆续看完了三个关于钢琴师的影片:《钢琴师》、《布达佩斯之恋》、《海上钢琴师》。
三个影片都很美,其中两部是经典的反战影片,两部是绝美的爱情片。
看完《布达佩斯之恋》这一天,正好3月14日,白色恋人节。推荐者说:一定要看,女主特别美。
其实最美的不仅是女主伊洛娜,还有一出场就以其忧郁的个性、英俊的面孔、惊艳的琴艺征服了观众、征服了女主、也让影片里许多男人吃醋的穷钢琴师安德纳西;以及一脸世俗、精于算计,却充满侠义精神的音乐餐厅老板拉什洛;还有后来成为纳粹军官、疯狂而偏执的德国青年汉斯。
这是三个追求者和一首被称为“自杀”音乐的爱情故事。
落魄青年的爱情
就像现在很多特色餐厅一样,二战时期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一条幽静的小巷内,也有一家以“薄片肉卷”闻名的高级餐厅。
经营餐厅的犹太老板拉什洛,风度翩翩、略显发福、善良而市侩。餐厅里美丽动人的女招待伊洛娜,既是他的雇员,也是他的亲密恋人。
餐厅里有一架黑色的三角钢琴。喜欢音乐的伊洛娜和老板一起,正在为筛选钢琴师而发愁:应聘者不是世俗,就是匠气;不是虚浮,就是艳丽……
一位面色忧郁、瘦削英俊、不修边幅的应聘者安德纳西,与阳光下捧着一束紫色鸢尾花的伊洛娜不期而遇。弹完一首曲子,伊洛娜被深深迷住。这位落魄青年惊讶的发现,让他眼前一亮的女孩,正是这家餐厅的女招待。
餐厅老板看出了两人灵光乍现的倾慕之心,犹豫之后,同意留下这位钢琴师。
一段奇怪而暧昧的三角开始了,就像那架餐厅大堂的三角钢琴。
才华出众的安德纳西为伊洛娜生日创作了一首凄美的歌曲:《忧郁的星期天》。
餐厅老板拉什洛虽然市侩而精于算计,但是骨子里却有一种贵族精神。布达佩斯深夜的十字街头,他看出恋人伊洛娜对钢琴师的爱慕之心,虽然痛苦,但很绅士的说:“我继续往前走,你可以选择我,也可以选择他”。
伊洛娜选择了心之所属。
第二天醒来,钢琴师在狭窄的出租房里,手捧着一小包方糖:“怕你喝不惯苦咖啡,我去借了一点糖”。
一个“借”字,困窘全出。但这种困窘,也真实的呈现出穷小子的一颗赤诚爱心。
钢琴师散乱的桌面、堆满的琴谱和他自己的作品旁边,是一本恩师送给他的手稿:“送给我无法青出于蓝的差劲学生”。
美丽的伊洛娜深深的爱上了钢琴师。
三角恋:世俗老板的侠义精神
餐厅老板看见出双入对的钢琴师和伊洛娜,心中痛楚,却接受了现实:每个人都有两种追求,美好的灵魂,世俗的生活。他明白伊洛娜追求钢琴师艺术的心灵,却喜欢餐厅老板世俗的生活。
伊洛娜、安德纳西三人开始了心照不宣却相安无事的三角恋:钢琴师每天继续用他的音乐寻找着生命的价值、爱情的含义;餐厅老板每天为生意为生活忙忙碌碌快快乐乐;伊洛娜在爱情的滋养和两个男人的呵护下,每天都像快乐的小鸟。
善良而聪颖的伊洛娜也用她的智慧和爱情,激励着两个男人。
伊洛娜留意到餐厅里来了几位维也纳来的特殊客人,告诉了老板。世俗的老板和落魄的钢琴师虽是情敌,却也光明磊落。老板给钢琴师递了一个眼神,音乐从钢琴师灵巧的指尖流出,整个餐厅顿时弥漫在优雅而忧郁的旋律之中。
音乐犹如依依不舍的恋人,迟疑不决的告别;充满天堂的召唤,夹杂着人间的留恋。正在高谈阔论的客人们瞬间沉浸在音乐的魅力中。
一曲终了,静默片刻,餐厅响起一片掌声。维也纳客人问:此曲叫什么名字?
老板不失时机又略带骄傲的告诉客人:这是音乐家特意为本餐厅创作的曲子——《忧郁的星期天》。
客人递给老板一张名片:维也纳某著名唱片公司音乐总监。
曲终人散,老板、钢琴师、伊洛娜和维也纳客人坐在桌前,讨论为这位初出茅庐的作曲家出一张唱片。精明的餐厅老板为朋友据理力争,将版税从6%增加到9%,同时附加了一个条件:唱片封面上要提到此曲出于本餐厅。
这首唯美音乐让无数人逃避现实而自杀
钢琴师的曲子上了电台,唱片带着美妙的音乐飘往各地。餐厅的生意开始格外红火,三个朋友拎着酒瓶在布达佩斯的街道漫步。钢琴师仍然在苦苦寻找音乐中的生命源头,老板建议他跟着感觉走,因为“音乐家只管感觉,不管大脑”。
钢琴师说:宁愿只管感觉,也不愿管理生意。这是那个时代真正的艺术家拥有的内心世界。
这段短暂而美好的时光,也是欧洲一战后、二战前难得的一段宁静。
当我们为钢琴师而赞叹、为音乐总监的慧眼识珠而高兴、为朋友们的仗义心肠而敬佩时,战争爆发。欧洲再次陷入战争的毁灭、意识形态的绞杀、种族的清洗之中。
远远不止这些!
纠结的世界,还有音乐的催眠,让一个又一个灵魂受到这首曲子的感染,选择了自杀,希望在音乐的陪伴下进入天堂。知道这个消息的钢琴师痛苦不堪,不告而别。备受灵魂折磨的钢琴师在链子桥上撕掉他的作品,音乐的碎片随风飘入多瑙河。
两个朋友劝导:你并没有引导他们自杀,音乐只是让决意离去的人走得更快乐一些。"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你必须破译你音乐中的生命密码。要跳河,我们三人一起跳”。
友情和爱情唤回了迷途的生命。在美丽的多瑙河边,餐厅老板没收了安德纳什随身携带的毒药。
邪恶与凌辱,纯洁与尊严,生命与沧桑
拉什洛从河边救回的不止安德纳西。
当年这首钢琴曲的忧郁之美,惊艳全场,也让一直暗恋伊洛娜的德国青年商人汉斯,鼓起勇气为伊洛娜拍下一张精美照片,并向她求婚。遭到拒绝的汉斯伤心欲绝,在音乐的催引下,跳进多瑙河自杀,被拉什洛救回,并用世俗的“烤肉卷”,暂时唤醒了德国青年一心向死的偏执灵魂。汉斯回国前,向送别的拉什洛表示:一定要报答拉什洛的救命之恩。
多年后,从德国重返餐厅的汉斯摇身一变,已经成为党卫军上校。汉斯的来临,犹如黄昏乌云里的一头秃鹰,给整个布达佩斯和这家餐厅带来了挥不去的死神阴影。他把枪放在椅子上,用居高临下的命令,让他的情敌——忧郁的钢琴师,演奏《忧郁的星期天》。
钢琴师安德纳西高傲的内心,和充满音乐的头颅,怎会为得意忘形、仗势欺人的纳粹军官汉斯演奏!
一触即发之时,从来不当众演唱的伊洛娜快步走到钢琴师身边,拿起曲谱,轻声唱起来,希望钢琴师为她伴奏,化解危机。
安德纳西用悲伤而深情的眼光看着伊洛娜,开始用音乐为心爱的人伴奏。一曲终了,伊洛娜柔情的看了一眼安德纳什,走到后厅偷偷落泪。
前面突然传来一声枪响,伊洛娜惊恐的跑过去,发现安德纳什已经拿起纳粹军官放在椅子上的枪,饮弹自尽。
这时伊洛娜才真正读懂了安德纳西忧郁的眼睛,他最后的弹奏不是为了向强权低头,而是为了让他纯洁的内心,用生命与音乐、爱情、尊严做一个依依不舍的吻别。安德纳西为抗拒凌辱,维护自尊,宁愿选择告别人世,也不愿迎合强权。
汉斯最终还是将餐厅主人拉什洛送进了集中营,并在当天奸污了试图营救拉斯洛的伊洛娜……
伤心欲绝的伊洛娜回到餐厅,发现了钢琴上的毒药和拉什洛留下的一封信。
最亲密的朋友和恋人接二连三的离去,伊洛娜这时已经怀上了不知是谁的孩子,只能选择屈辱的生活。
在艰难的人世间,从一个曾经如同小鸟一样快乐的女孩,到一个背负着生离死别的痛楚、难以忍受的凌辱、阅尽世间沧桑的妇人,艰难的生存下来,并将记载着他们纯洁梦想和青春时光的餐厅勉强维持下去。
爱情三桥:《魂断蓝桥》、《廊桥遗梦》、《布达佩斯之恋》的链子桥
数十年后,已经是跨国公司老板的汉斯故地重游,伊洛娜和儿子在乐手演奏《黑色星期天》的时刻,巧妙的用两位友人留下的毒药,结束了作恶多端、臭名昭著的纳粹军官。
三个男人,三种追求,在伊洛娜面前的不同表现,高贵、坦荡与猥琐立判。德国青年商人汉斯求爱不得而跳河,容易走极端,用偏执毁灭了情敌、毁灭了良知,也毁灭了自己;而困窘的钢琴师安德纳西赤诚相见,无惧穷困与死亡,忠于纯洁的灵魂,把伊洛娜看作和他内心追求的音乐一样美好的天使;世俗的餐厅老板虽然精于世故,但对爱情、友谊真挚而坦荡。
**背后真实故事:音乐曾被列为禁曲
《布达佩斯之恋》改编自尼科巴科夫的同名小说,作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首被称为“禁曲”的《黑色星期天》,也叫《忧郁的星期天》。这首曲子据说是匈牙利自学成才的作曲家拉佐·萨雷什(Rezső Seress,1899-1968年)因为失恋而谱写的歌曲。
这首曲子,在旋转起伏的音乐中呈现出一种天堂的向往与人间留恋的纠缠。
由于绝美的音乐流露出的绝望神情,数以百计的人在听了它后,安静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音乐也被称为“匈牙利自杀之歌”。二战期间此曲传遍世界,有人把它视作瘟疫和毒品,曾经被BBC等多家电台联合封杀数十年。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有那么多听众因为这首忧郁的曲子而自杀。其实真正忧伤的,并不是那首曲子、那个钢琴师,而是那个动荡的时代、复杂的人性、战乱的阴霾。
而我惊讶的,是一部**,居然能够用光影、故事和音乐,与这座城市、这座桥、这样的女孩、这样的朋友、这样的思考融为一体,如此打动人心。
我更惊讶于这部片子居然是德国和匈牙利合拍、反思二战的影片。德国在二战时曾经扮演了疯狂而邪恶的角色,匈牙利在二战时也曾经出现过于纳粹德国合作的“箭十字党”黑暗时期。
《布达佩斯之恋》能够通过一部音乐爱情片反思这段历史,让我们相信人类内心的光明,终将战胜外在的黑暗。
实际上,这是一部以音乐为线索,展示唯美与忠贞、爱与音乐、自由与尊严、隐忍与死亡的优秀影片,用悲剧的手法,让美好的灵魂在残酷战争和邪恶世界面前柔弱抵抗,让人性的高贵在猥琐面前被残酷的毁灭。
但是,贪婪与邪恶,终究不如爱与善良、尊严与自由更长久,一个又一个年代,总有人不断为爱、为梦想、为值得追求的品质,不畏强暴而牺牲。
虽然在真实生活中,音乐家的爱情故事并非如此,但观众们更希望这是他们心中最真实的故事。
相信所有的观众都会对敢爱敢恨、敢于追求、敢于为了营救心爱的人而屈辱牺牲的女主人伊洛娜有一种心痛的爱恋。为爱而生,为爱而活,为爱而受尽凌辱,隐忍几十年,最后巧妙的为爱复仇,给正义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走过几十年和平之后,当今世界再次趋于对立,在局部战争不断毁灭地区安宁、经济对抗随时可能演化升级为另类战争的今天,《布达佩斯之恋》或许能够用另一种方式提醒人们:珍惜和平、珍爱生命。
西方古典音乐乐坛在十九世纪最著名、最奇特和凄美的三角恋爱,无疑来自舒曼、他的妻子克拉拉、以及他的学生勃拉姆斯。
说起作曲家舒曼,无法不提著名钢琴演奏家克拉拉,而谈到克拉拉,就不能不提另一位德国音乐巨匠——勃拉姆斯,以及发生在三人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出生于德国汉堡,逝于奥地利维也纳。
勃拉姆斯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后一位作曲家,也是最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早年师从科赛尔、戈赛尔、马克逊学习钢琴。一生中交友颇广。
1853年勃拉姆斯在魏玛与阿希姆相识,阿西姆给勃拉姆斯写了一封推荐信,介绍他认识当时已经大名鼎鼎的舒曼。
勃拉姆斯前往杜塞尔多夫去见舒曼,并受到舒曼的欢迎。他跟随舒曼学习的时候,内心暗自爱上了舒曼的妻子克拉拉。在舒曼生病住院之后,勃拉姆斯协助克拉拉照顾舒曼和他的孩子,舒曼死后,勃拉姆斯克制住自己的感情,离开了克拉拉。他终生未婚,把自己的爱情留给了大他14岁的克拉拉。
1897年4月3日,也就是克拉拉死后的第二年,勃拉姆斯病逝世于维也纳。
当勃拉姆斯第一次敲开舒曼家大门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他这一生会与这扇门里的女人结下不解之缘。
舒曼听说来了客人,从书房里走出来,他穿着便服和拖鞋,文静而忧郁,声音低得简直难以听辨,目光亲切柔和,使羞怯的勃拉姆斯顿时摆脱了窘境。
勃拉姆斯取出他最早创作的一首C大调钢琴奏鸣曲的草稿,请舒曼指教。舒曼打开琴盖,让勃拉姆斯坐下来弹奏。他还没弹完一页,站在他背后的舒曼就轻轻按了一下他的肩头,并亲切地说道: “请停一停,我希望克拉拉也能听到……”
当克拉拉走进客厅的时候,勃拉姆斯眼前一亮。这时的克拉拉虽然已经过了如花似玉的少女时代而步入中年,但正是一个女人的知性、情感和美貌最成熟最有光彩的时期。克拉拉高贵的气质和风度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魅力。勃拉姆斯愣了片刻。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情感油然而生。
他的手指无比灵巧地在琴键上滑动。当他弹完一曲站起来时,舒曼热情地张开双臂抓住他,兴奋地喊道: “天才呵!年轻人,天才!……”
这天晚上,克拉拉在她日记里写道: “今天从汉堡来了一位了不起的人——勃拉姆斯……他只有20岁,是由神直接差遣而来的。罗伯特(舒曼)说,除了向上苍祈求他的健康外,不必有别的盼望。”
舒曼情不自禁地提起10年前就中断的评论之笔,为《新音乐杂志》写了著名的音乐评论《新的道路》,热情地向音乐界推荐这位新的天才。
这也是舒曼一生最后一篇音乐评论。他还运用自己的影响,使出版商出版了勃拉姆斯的早期作品。他邀请勃拉姆斯住在自己家里。 (这无异于引狼入室啊!)
那些天,这对大师夫妇整天议论的就是这个金发青年。他们深深地被这个年轻人迷住了。勃拉姆斯也完全被这对音乐大师夫妇征服了。他不仅出于感激和知遇之恩,更是钦慕他们的智慧和人格。
勃拉姆斯出生于汉堡的贫民窟,少年时代即为生活所迫而混迹于酒吧间里;缺乏受教育的机会,也无从学习礼仪。他待人接物粗疏直率,不拘礼节,脾气近乎乖戾。但是,他在舒曼和克拉拉面前,却像换了一个人。尤其是对于克拉拉,这个女人无论在知性、教养和气质上都要比他优越。即使在他成熟和成名以后,只要他站在克拉拉面前,就处处感觉到她比自己优越。
在勃拉姆斯与舒曼夫妇会面之后,不到半年,舒曼精神失常。早在舒曼和克拉拉结婚四年后的夏天,舒曼就第一次出现神经虚脱症状。后来,甚至连听到音乐声音,神经都无法忍受。他父亲死于精神病。这种遗传症是他的致命伤,也给他和克拉拉如诗如花的幸福生活蒙上了阴影。
1854年2月的一天,舒曼整个通宵被天使和魔鬼的声音所折磨。接着在一个下雨天,连帽子也不戴,悄悄走到莱茵河桥上,跳下激流中。幸亏被人发现,送进了精神病院。当时,正在汉诺威的勃拉姆斯听到这个可怕的消息,便什么也顾不得,立即赶到克拉拉身边。
克拉拉当时正怀着第七个孩子,这样可怕的打击使她悲恸欲绝。勃拉姆斯成了这位不幸的妻子和母亲的唯一可信赖依靠的朋友。她的苦难感召了他的勇气和同情,使这个木讷的、有点粗俗的年轻人变得感情细腻和无微不至。
他全心全意地照顾她和她的孩子们,当克拉拉外出表演时,他就在家里看管孩子。他还曾一本正经地给克拉拉写信,不厌其烦地告诉她:“孩子们不肯用功学习ABC,我给他们吃了许多糖果,还是没用,真拿他们没办法。”
他还代克拉拉去精神病院看望舒曼,把探望的情形详细地写信告诉在外演出的克拉拉。他向克拉拉描绘了他把她的肖像放在舒曼手中时的情景:
“他吻着它,然后哆哆嗦嗦地双手捧着它放下来。这真是最动人的一幕。他那优美而沉静的动作,他说到你时所表现的温馨,以及他见到你的肖像时的欣悦,我都无法加以描绘,只能让你自己用最美的想象去摹拟了,我是快活得几乎要醉倒了。”
这时,勃拉姆斯的创作正处在最初的高潮中,通过与舒曼的交往,他捕捉到了浪漫派音乐的精髓,于是,他用了半年时间写作了“B大调钢琴三重奏”。在克拉拉心情平静的时候,他就弹给她听,征求她的意见。有时候,又根据舒曼送给克拉拉的主题,弹出一首美妙的变奏曲。
长期以来,克拉拉曾一直作为缪斯女神受人崇拜。而当她痛苦而又疲惫不堪的时候,还能给一个年轻的崇拜者以灵感,不能不是一种莫大的慰藉,这使她的心境变得开朗一些。
在这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亲切气氛中,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愈显炽烈。
起初,勃拉姆斯是为了道义上的责任感回到克拉拉身边去的。而后来,他已经不可能和克拉拉分离了。
克拉拉为了疗养,前往佛斯丹特。勃拉姆斯正在外旅行,闻讯立即赶到克拉拉身边。几个月后,克拉拉到荷兰巡演,勃拉姆斯为了和她相聚几天,花去了他仅有的金钱,赶到鹿特丹去伴随她。
勃拉姆斯起初对于克拉拉的虔诚的崇拜和真挚的情感,很自然地渐渐变成了热烈的爱情。虽然,克拉拉比他大整整14岁,而且,是七个孩子的母亲,但这一点也没有减退他对她的眷恋。相反,由于她对人生懂得比他更多,反而增加了她的吸引力。而她对于悲痛的忍耐力和自制力更使他钦佩不已。
但是,克拉拉是他恩师的妻子,当时,舒曼正落于可怕的病魔之手,而克拉拉依然把自己永恒的爱情奉献给自己的丈夫。因此,勃拉姆斯只能默默地爱她,只能把她看作母亲般的朋友。
他几次放弃可以出名和赚钱的工作机会,留在了克拉拉身边。他不断地给她写情书,倾诉自己的肺腑之言,但这些情书一封也没有送到克拉拉手里。因为,他从克拉拉那儿理解了爱情的真正的涵义,看到了自我克制的美。
克拉拉理解勃拉姆斯的热情,理解他想要为她献出一切的狂热。但她更爱惜他的天才和他的忠诚。她也原谅他的稚气。她以女性的温柔引导他面向现实,又以母性的爱抚慰他骚动的灵魂。
整整两年,勃拉姆斯的整个生活,全部是为了克拉拉,为了那种纯洁的、崇高的、无望的爱情,为了那种只能深深埋藏在心底的爱情。
两年后,舒曼去世了。这两年来,漫长的痛苦并没有减弱这最后一次打击克拉拉的分量,克拉拉的心碎了。而两年里,那些热衷于散布流言蜚语的人们更加起劲的鼓噪着。有人甚至说,勃拉姆斯就是克拉拉最后一个孩子的父亲。然而,这时勃拉姆斯却出人意料地离开了克拉拉。
勃拉姆斯不是惧怕那些闲言碎语,而是因为,他越来越感到他的爱情是道义所不容许的,而且,这种爱情也不可能填补克拉拉失去舒曼的精神缺憾。
这种感情与理智、感情与道德的冲突越来越尖锐。不能忘却的爱情和难以逾越的道德,在他心灵里撕咬着,使他感到莫大的无法解脱的痛苦。
舒曼之死对他影响甚大,舒曼解脱了,他也解脱了。他找到了控制自己激情的力量,这也是克拉拉教会他,给予他的。
少年维特因为失恋用手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勃拉姆斯在失恋后则用音符记录下维特式的痛苦。维特没有找到出路,而恰恰是艺术拯救了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离开克拉拉时只有23岁,他20年后还没有忘却这种痛苦。他写的一首《C小调钢琴四重奏》是对克拉拉爱情的纪念和痛苦的结晶。《C小调钢琴四重奏》是个标志,是不能忘却的爱情的标志,是不可逾越的道德的标志,也是这种永恒的冲突的标志。
1896 年,勃拉姆斯拖着病危之躯,绝望而痛苦的行驶在欧洲大陆。从瑞士急匆匆地赶往法兰克福参加一场葬礼。由于行色匆忙,他踏上了相反方向的列车,车载着他离他要去的地方越来越远。当他赶到法兰克福的时候,那场葬礼已经结束。十字架后面睡着他永远无法再看到的人——他一生的挚爱克拉拉。
天苍苍,野茫茫,勃拉姆斯一个人孤独站在克拉拉的墓地前,把小提琴架在肩上,拉了一首无人知晓名字的小提琴曲,倾诉着43年的情愫与40年的思念。一年后,勃拉姆斯死于维也纳,时年64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