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现代女性越来越多「厌男」「恐男」的社会现象?

怎样理解现代女性越来越多「厌男」「恐男」的社会现象?,第1张

“厌男”情绪实际体现了现代人对于性别结构的一种单一化想象——女性面对父权制结构性压迫的反抗被消解为了对男性的攻击,仿佛问题可以通过非黑即白的相互攻击得以解决,但双方却都陷入了二元论的泥沼之中,真正重要的问题反而被忽视。男女相互基于刻板印象的身体羞辱与谩骂像两个在泥潭中打架的小孩,幼稚而无趣,对于任何一方生活的改善都毫无益处。

如果说很多女性早已意识到基于性别的社会期待是错误的,并且在一次次意义深远的运动中试图“解放女性”,那么男性则鲜少对此产生异议,他们反而更像是无意识的受压迫者。

近期的热门综艺《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上,选手杨笠一炮而红,她将男性说教(Mansplaning)编成了段子,巧妙而精确地吐槽男性“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点破了生活中无处不在,却极少被人注意的男性气质迷思,也恰恰迎合了近来网络上“厌男”的风潮。

在这之前,关于“厌女”(misogyny)的讨论早就开始了,其是指在父权制之下,一系列针对女性的蔑视、偏见、憎恨——这些态度的表露,仅仅因为对方是一个女人。随着更多人的性别平等意识的“觉醒”,“厌女症”这一理论也越来越为人所知。

与此相对,“厌男”则是女性在个体意识觉醒后,面对性别不公的社会环境,产生的对男性的厌恶乃至恐惧。近年来,女性的主体性成长开始变得普遍,女性整体上变得更独立,并开始反抗基于性别而产生的不公。在这过程中,“厌男”的声音也在变大。

微博上,#中华男性魅力时间#这一话题的阅读量超过82亿,其中贴出了大量关于男性自大、猥琐的言论及截图,以及对性骚扰、家暴等行为的愤怒乃至辱骂,诸如“蝈蝻”(中国男性)、“屌癌”等针对男性的侮辱性网络用语也被发明出来。

▲ 微博#中华男性魅力时间#话题页面,其中有大量关于男性如何表现“盲目自信”的截图。

“厌男”风潮出现的原因不难想象,从前几年爆发的“#MeToo”起,中国铁板一块的男权结构逐渐出现了大块的裂隙,人们渐渐发现,女性面临的问题如附骨之疽一般难以摆脱。上财教授性骚扰、北大女生被PUA致自杀、疫情期间“甘肃援鄂医疗队护士集体剃光头”、职场权力不公、以及屡见不鲜的家暴致死事件……男性对女性施行的暴力弥漫在各个角落,女性在夜路上、在亲密关系中、在职场与学校里,始终难以获得“免于恐惧的自由”。

这种环境之下,女性对于自身处境越来越敏感,也越来越有意愿发出回击。网络上针对男性的攻击,主要围绕着男性在外貌、生理方面的双重标准,对女性甚至对他人评头论足,但对自己“迷之自信”,此外还有爱说教、身体暴力等等。而这些令人厌恶的男性特质,恰恰也是父权制对男性的规训的结果。可以说,男性也是社会性别期待的受害者,但对其的攻击反而遮蔽了对这一整体困境的反思。

▌脆弱的男人——从女性凝视到裆部凝视

1976年,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布兰农(Robert Brannon)和黛博拉·戴维(Deborah David)罗列了传统的男子气概所包含的要素,其中一条就是“娘娘腔免谈”——男性不被允许展现脆弱,他们的身高、体态、穿着、收入乃至性功能都被严格要求、监督,向着强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理想形象并不受任何合理性支撑,只是源自于性别刻板印象。

网络上流行的“厌男”话语中,最常见的便是对男性性功能的嘲讽。“快细软”可以一发制敌,使男性气质灰飞烟灭。女性们也不吝于羞辱男性的外貌与身高,长久以来作为被凝视对象的她们,开始对男性“以牙还牙”地进行“裆部凝视”。

然而,这种情绪实际体现了现代人对于性别结构的一种单一化想象——女性面对父权制结构性压迫的反抗被消解为了对男性的攻击,仿佛问题可以通过非黑即白的相互攻击得以解决,但双方却都陷入了二元论的泥沼之中,真正重要的问题反而被忽视。男女相互基于刻板印象的身体羞辱与谩骂像两个在泥潭中打架的小孩,幼稚而无趣,对于任何一方生活的改善都毫无益处。

仔细审视一下这些话就可以发现,它们通常与厌女话语来自同一套逻辑——讽刺男性差劲的生理功能与脆弱的内心的同时,恰恰是在试图证明男子气质的合理性——只有强大的、有雄性气概的男性才值得被尊重。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美队扮演者克里斯·埃文斯的裸照流出后会引发如此多的雀跃与赞美。

也许“厌男”情绪并不是真的“厌男症”,它远没有“厌女症”那样深刻的普遍性,没有弥散在社会结构中,也没有对男性产生真正的伤害——其中包含的甚至是对更谦虚、更包容、也更强大的男性形象的期待。可以说,它对父权制的批判性足够弱,因为其中体现的仍然是传统刻板印象下的性别期待。

▌爱说教的男人——尴尬而无措的面子工程

男性说教是2012年的纽约时报年度热词,它的起源通常被认为是作家丽贝卡・索尼尔特(Rebecca Solnit)在2008年发表的文章《男人向我解释事情》(Men Explain Things to Me)——讲述了她参加一个派对,遇到一个自以为是的男人,对她滔滔不绝地讲一本新近面世的书,而那本书的作者实际正是丽贝卡。

全世界的女性都或多或

“睡自己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睡别人”。

和朋友喝酒聊天聊到性生活的话题时,谢伟总是这样回答。

只是,这个答案敷衍得了酒肉朋友,敷衍不了整日里睡在自己身边的人

女朋友试过很多办法,想让他对她提起性趣,甚至开始质问他是不是不爱他了。

其实刚开始和女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伪装的很好。

哪怕自己内心对发生关系这件事并没有什么期待,生理器官也能有反应,能让女朋友觉得满足,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心理安慰。

更何况,最开始,性爱对他尚是一件新奇的事。

可是和女朋友在一起的时间越久,这种新奇感逐渐消失,他能体会到的除了伪装的累,还有想要逃避的无可奈何。

像谢伟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少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无性恋”。

01

什么是无性恋?

无性恋,又被称为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之后的第四性恋,代指觉得他人与他物不具性吸引力的人群。他人与他物对其是否有性吸引力是无性恋最重要的判断原因,而非有无性行为或者性欲。

简单来说,就是无性恋有两种倾向:一种有性欲但不指向他人,一种没有性欲。

有研究机构数据统计显示,无性恋者并不意味着性经历缺失,无性恋者可能由于各类原因而发生性行为,如进行自我探索;表达亲密关系;满足伴侣的需求等。

无论是否有性欲的无性恋者,和其他性取向的人一样,都可能对他人产生亲密关系的需求,也可能对亲密关系没有任何需求。

也就是说,以下两种情况均符合上述无性恋定义(但是否将自己认同为无性恋者则是个人的选择):

情况①:感受不到性吸引,但接受或有意愿参与性活动。

情况②:感受不到性吸引,也没有和他人发生性行为的欲望。

2012年发表的《了解无性恋》(UnderstandingAsexuality)中就有提到无性恋在统计上可能和同性恋一样是普遍的存在。

相比同性恋,大众对无性恋的认知程度无疑要低许多。

同性恋至少符合“所有人都需要性”的主流观念,只是欲望对象是同性,而无性恋则偏离主流更远。

02

无性恋面临的困境

知乎上名叫戴晨的网友提过一个90后的男生横横的故事。

确定了自己性向之后,他鼓足了勇气,向父母“出柜”。

电话拨通的那一刻,他坐在宿舍楼下的电话亭里,紧张到感觉自己的胃都开始抽搐。

可是他说了很多,父母在电话那头始终没有什么反应。

直到他提到“以后不会有小孩”,父母才紧张地打断他,“你胡说什么?”

横横说: “感觉父母不是很在意我是不是无性恋,他们只在意我以后要不要小孩,会不会影响他们抱孙子。”

能够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认同的横横,其实是幸运的,大部分无性恋,其实还无法对自己的性取向进行正确识别。

纪录片《(无)性恋》中有一个已经多年没有过性生活的无性恋者。

早年间一直觉得,自己之所以无法感受到对性爱的渴望,一定是因为自己没有找到对的人。

她也并不是感受不到兴奋,只是这种兴奋,并不来自那个和她发生关系的人,这种挫败感一度让她对自己产生怀疑。

她先后交往了20多个人,和每个人都几乎发生了1-2次性爱。

可是,每一段感情都无疾而终。

她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去证明自己身上是否真的存在“障碍”,想要和其他人一样对爱的人存在渴望。

可是最终却在结束这种不断质疑和探索的证明之后,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活法。

缺失的自我认同,让无性恋者无法在成长阶段总是自我否定。他们无法对自己的性取向进行准确判断,总是在质疑自己,尤其是当缺乏对他人的欲望被识别为不正常时,往往会把这种倾向识别为缺失,并想尽办法弥补。

无性恋社区创始人乔,在青少年时期就为自己的性取向进行了命名。

他创造了一个讨论社区,称之为“无性恋”,他想要建立一个可以不需要依靠性爱来获取幸福感关系的集体。

他曾经拥有过同时和几个人产生情感联系,却不发生性爱的关系,几个人彼此依赖,产生情感支撑,一度也非常美好。

后来,那些曾让他产生亲密感的伴侣一个又一个离他而去。

没有羁绊和忠诚度而言的关系,最后接连瓦解。

乔在纪录片的最后提到,他觉得最为沮丧的事情是,曾经觉得只要能够获取幸福感就可以的自己,现在会为了获取亲密感而妥协。

性爱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能够起到的作用,远比他年轻时以为的要多得多。

和一个有性恋者交往,无性恋者被质疑最多的,是“不试试怎么知道”。

性冷淡、禁欲、柏拉图式爱情、性欲减退功能障碍、性经历缺失、没有找对对象等等,有太多能够让人不产生性欲的理由,对于无性恋者以外的人,接受无性恋的存在,本就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

更何况,要和一个无性恋者交往。

无性恋者彼此之间的结合因为缺乏羁绊和约束力无法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而与有性恋之间的交往,常常因为彼此对于性爱的不同感受而产生分歧。

真正束缚无性恋者的,除了他们本身无法形成的自我认同,还有外界不断产生的质疑和难以接受。

03

无性恋者,可能是“爱取向”

很多人对无性恋者会产生误解,认为他们只是对亲密关系具有恐惧情绪,不愿意与人建立建立深度联系。

当然,的确存在不需要依赖亲密关系来获得幸福感的无性恋者,他们对他人不存在性欲,也不渴望从他人那里获得亲密感和幸福感。

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想要从他人那获得亲密和幸福感的无性恋者,和有性恋者不同的是,他们对于关系的界定在于内心的需求,而不是外在的行为。

简单来说,无性恋者也会渴望建立亲密关系,只是不以性欲为标准。

很多人往往简单粗暴的将对一个人是否对另一个人产生了吸引力的方式界定为性吸引力(与被吸引的人发生性接触的欲望),但除此以外,还有浪漫的吸引力(对他人有浪漫的幻想,渴望与被吸引的人建立浪漫关系)、审美的吸引力(外貌、装扮等等的欣赏)以及感性的吸引力(引起情感共鸣)。

知乎某匿名网友就曾说过:

比起性爱,我更想抱抱他,亲亲他,抚摸他的肌肤,他的头发,和他一起入睡,和他一起醒来,和他一起生活,和他一起恋爱,和他一起面对以后的风风雨雨,和他一起走过所有的日日夜夜。

对于有性恋者来说,性爱是亲密关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对于无性恋者来说,那仅仅是生活中可有可无的存在。

他们自身没有太强烈的欲望,但大多数和有性恋者交往的人,也会愿意让爱人来在性爱方面的引导。

一位叫戴晨的知乎网友在文章中表示,大部分的无性恋者,其实更偏向于“爱取向”。

“我不过是拿别人找男朋友、处对象、约炮、分手、失恋、劈腿、复合的时间做想做的事罢了,脑子里只有这些的人类,就不奇怪了吗?”

当他们接受自己的无性恋取向,往往能够更清晰地分辨感情与欲望之间的关系。

相对于有性恋来说,感情来得更加简单纯粹。

04

Kinsey(1948)等进行的一项7000万人参与的研究指出,无性恋大约为105%,Bogaert(2004)等其他人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它的概率会更高。

无性恋者其实并不罕见,只是大多数无性恋者无法对自己进行性取向识别,生活在有性恋群体之中,更是会加剧他们把自己判断为异类,需要被纠正的想法。

比起迎合大众,他们更难做到的是接纳自己。

在无性恋者无法被大众视角裹挟着不断进行自我否定的同时,我们或许需要思考,普及无性恋存在的必要性。

就像国内著名性学家李银河说的 ,“多数的爱情经常是带着性吸引的,但如果有人喜欢这种非性的状态,为什么不可以呢?既然喜欢,就照这种方式去生活。社会会越来越宽容和多元化,大家总有一天不会因此而感到大惊小怪。”

无性恋就是指不具有性渴望或没有性取向,即不容易对男士或女士任一性别主要表现出性渴望,也就是欠缺性兴奋。实际上无性恋者与戒欲者和单身主义者是不一样的,无性恋者往往会变成无性恋一般没有民族宗教的要素,她们无论是对男士还是对女士都不容易造成与之发生关系的冲动,但会由于自身的性别或平时亲身经历而对某一性别空出一些好感度。

  尽管无性恋者没有性渴望,但一部分无性恋者通常会由于各式各样的缘故(比如家中逼婚或期待寻个爱人,又或是期盼有着小孩)而处于被动与他人发生性行为,虽然她们欠缺性欲望和性吸引力。

这事怎么说都不对。其实我也觉得自己很可笑。以前跟女生恋爱但是一直没有性的要求被羞辱。期初我以为只是她是这样。后来第二个女朋友。第三个女朋友。所以后来因为一个玩笑接触了一个同性(都是直的)。也互相产生了感情才发现自己依然没兴趣。谈恋爱也不会想跟对方发生关系(可以说完全没想过)。因此对方憋不住就想来强行的(我是攻)。其实对我来说一起睡亲亲抱抱就够了。对方喜欢,我也能接受口。但是做就完全没兴趣。反而我会想多疼呀。为什么你会想要我这么做之类的。所以后来还是分了。我一直以为自己太慢热。研究了六年才明白。我是个 半无性恋。

其实我也羡慕别人成双成对。看着其他的异性恋同性恋朋友换的对象一个又一个。我真的很想知道他们对性渴望的感觉是什么感觉。那种冲动是什么样子的。我也想体会。可是没有过。

无性恋其实因人而异。程度。经历也是不同的。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反对别人。因为你们不了解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切。就像直男还是弯男只是观念是否接受。亲身经历才知道自己爱的只不过是个人。对于我来说其实更想要的是一个人的陪伴。而不是男女的性别。所以我之后这几年一直选择沉浸在一个无爱的个人世界里不去想那些事。但年纪大了又不得不寻找婚姻。独子的痛苦。

修正一句。也有不少人因为身体缺陷等原因。说自己是无性恋的。这种并不一定就真的是无性恋。因为无性恋是一种性取向。希望正面对待问题寻求解决之道才会得到幸福。切莫虐人害己。。

什么是无性恋?

无性恋是指不具备性欲望或没有性取向,即不会对男性或女性任一性别表现出性欲望,也就是缺乏性冲动。

其实无性恋者与禁欲者和单身主义者是不同的,无性恋者之所以会成为无性恋一般没有宗教信仰的因素,他们不管是对男性还是对女性都不会产生与之发生性关系的欲望,但会因为自己的性别或日常经历而对某一性别多出一些好感。

虽然无性恋者没有性欲望,但部分无性恋者往往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例如家里催婚或希望找个伴侣,又或者渴望拥有孩子)而被动与别人发生性行为,尽管他们缺乏性欲和性吸引力。

无性恋者不对罗曼蒂克(浪漫)情绪限制,因此无性恋既可以有浪漫情节,也可以无浪漫情节,所以会有浪漫主义无性者和无浪漫主义无性者之分。

有浪漫情节无性者根据对其产生爱的吸引的人的性别又可以分为同性浪漫无性恋者、异性浪漫无性恋者和双性浪漫无性恋者。

不爱男性也不爱女性的无性者叫做无浪漫情节无性恋者,很多人可能会跟单身主义混淆,但是本质上是不同的,因为无性恋是一种性取向,而单身主义是一种主观选择。

无性恋者对罗曼蒂克(浪漫)情绪并没有限制,因此无性恋既可以有浪漫情节,也可以无浪漫情节。

无性恋者没有爱情吗?

很多人以为无性恋者就是对同性和异性都不感兴趣的人,但是大家忽略了一点,爱与性没有必然的联系。无性恋的重点就是讨论性,而不涉及爱情,所以虽然无性恋者没有性欲望,但是他们还是会爱上别人,因为他们缺乏的是性趣,而不是缺乏爱。

无性恋与精神恋爱是一样的吗?

很多人一提到无性恋首先想到的是精神恋爱,毕竟没有性的话,不就是只有精神在恋爱吗。其实两者之间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在于两者都是把恋爱和性爱彻底分开,认为精神部分和肉体部分是可以分开的,不需要相伴相随。

不同点在于精神恋爱着大力提倡精神部分,认为精神追求高于一切,无性恋是无肉部分,连着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精神恋爱者如果双方在精神上达到一定的契合,那么不排除后期会有发生关系的欲望,也就是说精神恋爱有“因爱而性但高于性”的特点。

无性恋与双性恋一样吗?

双性恋是对两种性别的人都会产生性吸引和爱情的性取向,很多人以为无性恋是不在乎性别,既会喜欢男性也会喜欢女性,其实无性恋中的“性”不是性别的“性”,而是性欲的“性”。

因为最常见的是异性恋,也就是男女之间的恋爱,所以很多人觉得,除了异性恋之外的性取向都是不正常的,甚至在心理上是病态的。

从心理学上说,一个人的性取向不管是什么,都不是心理疾病的体现,而且在现代社会中,性取向的不同也是一个人个性特点的体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548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