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十大必听十首养心名曲为:《出水莲》、《林冲夜奔》、《渔舟唱晚》、《高山流水》、《侗族舞曲》、《汉宫秋月》、《雪山春晓》、《寒鸦戏水》、《香山射鼓》、《战台风》。
1、《出水莲》
此曲旋律清丽、典雅;速度中庸、悠闲;演奏者右手以连托演奏的前倚音润饰曲调,富有动力。以各种丰富的表现手法将出水莲的神态、气质刻画得栩栩如生。
2、《林冲夜奔》
取材于《水浒传》,描写林冲受到高俅迫害后,亡命水泊梁山途中的经历。陆修棠、王巽之两位先生受其感染,创作了同名筝曲。
3、《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
4、《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并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一般认为是民国以后古筝艺术家所创作。
5、《侗族舞曲》
古筝曲《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6、《汉宫秋月》
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
7、《雪山春晓》
《雪山春晓》是一首古筝独奏曲,没有歌词。
8、《寒鸦戏水》
《寒鸦戏水》是一首很有名的潮州筝曲,是潮州弦诗《软套》十大曲中最富诗意的一首。
9、《香山射鼓》
《香山射鼓》这是一首陕西秦筝音乐风格的创作曲,作者是西安师范大学的曲云教授。
10、《战台风》
王昌元作于1965年,当时她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上海港码头体验生活时,有感于工人与台风搏斗而作的一首筝独奏曲。
十大最好听的古筝曲如下:
一、《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本是古琴曲,相传先秦的琴师伯牙在荒野弹琴,被路过的樵夫子期盛赞峨峨兮若泰山和“洋兮若江河。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故摔琴封乐,后来高山流水也比喻知己或者知音,也比喻乐曲的精妙,后世把高山流水比作珍贵的友谊。
二、《渔舟唱晚》
前几期的内容当中我们详细分析了《渔舟唱晚》这首曲目,他是娄树华先生在1938-1939年间创作的,描绘了夕阳下美丽的湖景以及渔民们丰收的喜悦场景。
这首曲目非常具有古典风格,是在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古筝曲了,可以说是筝人们人手必会的一首曲子了。
三、《林冲夜奔》
顾名思义,这首曲表达的是《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在遭受迫害之后风雪夜投奔梁山的故事。这首筝曲气势壮烈,情绪激昂,为筝曲创作曲目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四、《汉宫秋月》
作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汉宫秋月》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种是二胡曲,另一种就是筝曲!这首曲子风格纯朴古雅,富有韵味,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之一。
五、《寒鸦戏水》
不必多说,作为客家筝的代表曲目,《寒鸦戏水》生动描绘了鱼鹰在水中追逐嬉戏的场景,搭配古筝明亮婉转的音色,画面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六、《侗族舞曲》
《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全曲共分四段一中速稍快,侗寨之歌;二稍快,粗犷而热烈的芦笙舞;三慢速,月夜侗寨家琵琶深情;四中速稍快,赞美侗乡。
七、《出水莲》
客家筝梅开二度,不得不说广东客家筝在筝界的地位真的超级高,《出水莲》被人比喻为盖以红莲出水喻乐之初奏,象征其艳嫩也。该曲悠扬清丽,描绘出了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
八、《香山射鼓》
《香山射鼓》创作于1980年,算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首古筝名曲了,1983年《香山射鼓》在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乐作品。
九、《东海渔歌》
《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欢乐而又紧张的劳动生活以及他们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十、《战台风》
《战台风》是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所以说《战台风》的意思就是曲名的意思,奋战台风,由于其跌宕的节奏转换以及流畅的旋律,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古筝人的必会曲目了。
《渔舟唱晚》(超著名的)、《高山流水》、《茉莉芬芳》(很柔和的)、《塔塔尔族舞曲》、《彝族舞曲》、《伊犁河畔》、《战台风》、《将军令》(很雄壮的)、《银河碧波》、《春到拉萨》、《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
古筝名曲弹奏重难点点评《秦桑曲》《孔雀东南飞》《高山流水》《雪山春晓》《秋思曲》《战台风》《云庆》《香山射鼓》《纺织忙》《渔舟唱晚》 《秦桑曲》 《秦桑曲》是陕西秦筝流派筝曲典型的代表作品传家宝一。曲作者周延甲和强增抗先生,根据陕西地方戏曲音乐“碗碗腔”音调创作而成。根据乐曲曲意,曲名出自李白一首唐诗,在这首《春思》中写到:“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取诗中“秦桑”二字为名,乐曲通过泳叹性的曲调,描述了一位妙龄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悠怀和长思。 《秦桑曲》的创作手法简洁精练,曲式结构严密紧凑,它是继承和沿用了戏曲板腔体的各种板式转换。全曲由“苏板”(引子部分)、“慢板”、“紧板”(快板)、“散板”等多种板式的变化创作而成。在不长的引子(八小节)音乐中,运用了多变的节奏转换,借以表现激越的思绪。慢板以其委婉、柔和的音调,深情地倾诉了思念远方亲人的悲切。快板部分音乐急骤转化,情绪激昂,节奏变紧,使思念的急切情感进入高潮。乐曲最后六小节的尾声是与快板一气呵成而结束全曲的,在节奏上散而不松,情绪上紧而激动。这首乐曲在旋法的格式上更接近于传统,比较美、感情真、韵味浓、地方音乐风格鲜明的四大特点。 乐曲演奏要点: 1)四级音⑷的音高介于(原位4)和(升4)之间;七级音(7)的音高介于(原位7)和(降7)之间,这些音可称为“中立音”,或“微升4”、“微降7”音。在筝曲记谱中,一般只作整体说明,不再标记这些“中立音”。“中立音”的游移性,通常是“4”音向“3”音倾向游移,“7”音向“6”音倾向游移。 2)右手大指双托加左手滑音时,左手的按滑要柔、缓,不要过快。 3)左手大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或交替按弦时注意音准、音与音之间的连贯。 4)右手大指触弦要讲求浓、厚、深的音色,切忌音色漂、浮。 5)在慢板与快板转接处出现了七度大跳音程,它具有“甩腔”的特点,左手的滑颤尤为重要。 注意速度的掌握,慢板舒缓而不失深沉,快板迅疾而不暴躁。特别是在些由慢渐快的转折处,过渡一定要自然。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首乐曲通过对一双孔雀凄凉的哀鸣、哭泣,最后无可奈何地飞离“借物喻人”的“拟人化”描写,叙述了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下,焦仲卿和刘兰芝这一对恩爱夫妻不得不离散分别的爱情悲剧。 乐曲的开始和结尾是长时间的撮弦弹奏,描绘出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场景。这里和弦的变化是通过食指改变三音,所以食指的力度要稍微加重、突出一些;在乐曲的慢板部分,其中几个乐句是以复调形式出现的,要分别把左右手的旋律弹熟,双手合奏时要把握好左右手织体的配合,不要一味地强调左手或右手的旋律;弹奏快板是要注重旋律的的起伏,在一小节内四三拍子强弱变化是渐强和渐弱,在右手摇指的同时,左手刮奏的节奏较自由,右手旋律音在两拍以上时,多为慢起渐快的处理。弹奏这首乐曲演奏时还要注意整体乐句的划分,不要弹得太乱、太散。 河南筝曲《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河南板头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乐曲之一“河南板头曲”又称“中州古曲”,是“河南曲子”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首乐曲结构严谨、旋律流畅而起伏多变,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该曲是当地民间艺人在初次见面时常常演奏的乐曲,以互表敬意结为知音。 弹好这首乐曲需要掌握以下演奏要领:1)大指摇技法:大指摇是大指大关节在一根弦上重复弹奏托指和劈指,托劈的音色、力度要求相对统一。2)游摇技法:游摇是指弹奏右手摇指的同时,左手边颤边滑,其音高的变化不能以十二平均率的音高为准则,该技法具有典型的河南地方风格。3)速滑技法:速滑音是反映左手按至需要的音高,右手弹奏该音后左手迅速做小二度回 《雪山春晓》 乐曲以西藏民歌为音乐素材创作而成,描绘了西藏高原多姿的风光和人们载歌载舞的喜悦心情。乐曲的主旋律非常优美动听,具有歌舞的动感。弹奏这一主题的时候,左手的按滑音很重要,滑音必须按准,上滑和下滑的韵味浓郁,具有藏族的音乐风格性。接下来的是摇指段,一定要分手练习,先练习右手,摇指的旋律要流畅,音与音之间换弦的缝隙尽量小一些,这样就更具旋律的流畅性。在练习左手琶音的时候,指序安排的要合理,音与音之间手指发音尽量连贯,手腕不要有太大的跳动。乐曲的快板部分是以带有舞蹈性慢起渐快的节奏来开始的,左手的低音使得舞蹈性的节奏更加分明,右手部分的快四点要求手指力点均匀,指尖发音轻松、流畅,手指弹弦的动作不能太大。在弹奏乐曲最后结束的时候,右手一瞬间的短摇,看似轻松,实则很难掌握,必须要具备扎实的摇指功底加上反复的单句练习,方可运用自如。 《秋思曲》 这是一首“重六调”的潮州筝曲,“4、7”这两个按音是学习的要点。它要求在这两个音上按出比降“7”音稍高而又比原位“7”音有低的(7)音和不及升“4”音又比原位“4”音稍高的(4)音。 乐曲头板是慢板,弹奏时一定要注意乐句的划分和旋律的流畅性,读谱时特别注意乐谱的小连线和大连线、强弱变化的标记。右手的发音要有弹性,触弦在速度上不要过快,连续的切分音节奏和为乐音调色的“点音”是这一段的特色。左手的点弹轻巧、自然,不要抢节奏。乐曲的最后一段是快板,弹奏快速的勾托抹指法时要求手指的动作尽量小一些,力点集中、发音均衡。另外,还要注意曲调的旋律性演奏旋律时发音应呈“线状”而非“点状”触弦。 《战台风》 《战台风》这首乐曲是曲作者王昌无元女士在上海港头体验生活时,有感于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事迹而创作。全曲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快速激烈的节奏,表现出码头工人生气勃勃、热烈欢腾的劳动场景。在连续弹奏快速八分音符的时候,节奏上不要越弹越快,手指的发音应该坚实、有力;第二部分是描写台风袭击,这一乐段形象地描绘也了台风的剧烈,演奏手法采用了左右手在筝码两侧反向刮奏、扣摇等技法来模拟台风的呼啸。在模仿台风的演奏时,要体会那种由远至近、由慢渐快的风速成,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握强而不燥的音色;第三部分通过旋律节奏由疏到密、由简至繁的多种变奏手法,表现出了工人与台风激烈搏斗的场面。稳定的节奏象征着坚定的信念,也是这一乐段情绪上突出性的渲染。扫摇段和双食点段不要有技术障碍,学习这首乐曲之前,必须先学会、练好扫摇和双食点这两种技法;第四部分以流畅的旋律,描绘了雨过天晴后工人们胜利的喜悦。弹奏这一段的时候要注意右手发音的松弛和乐句气息的划分,就像说话一样,不要把上一句的尾词和下一句的开头连在一起;第五部分描绘出欢腾码头的场景。它再现了码头工人战胜台风后的喜悦心情,这一段要求双手的弹奏在情绪和力度上更加激烈与突出。 《云庆》 浙江筝曲《云庆》源于同名江南丝竹,是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全曲共分三大段:第一段为慢板,曲调悠扬,抒情婉转。弹奏时应强调乐句的划分,连续弹奏变音时,要注意音准和变音的稳定性,同时需注意乐谱中的反复记号;第二段为中板,旋律明朗,节奏活泼。后半段慢起渐快处把握好节奏的自然过渡和乐曲旋律的流畅性;第三段为快板,热烈明快,一气呵成。右手快四点的弹奏,在力点和节奏上要注意均匀性,手指触弦的动作松弛并具有弹性,手指的动作不宜过大。 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特点是曲调平衡流畅,力度渐进变化,旋律进行顺畅无碍,发音柔泣灵巧,乐曲风格清新淡雅。所以,我们常用“如行云流水”来形容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这也是我们在演奏《云庆》这首乐曲时特别注重的。 《香山射鼓》 这首乐曲以西安鼓乐素材,描绘出陕西关中自古以来一年一度的:“香会”活动,并以深沉、内在、具有浓郁陕西地方风格的旋律,表现了香客虔诚的祷告和那高远、空旷、虚无缥缈的意境,还有鼓乐阵阵,咏唱轰鸣,朝拜佛的人群,熙来攘往的活动盛况。由于曲作者深谙古筝演奏技法,又十分熟悉陕西地方音乐风格,乐曲中运用了秦筝按变音等演奏技巧,使得该曲更加具有3浓郁的地方音乐色彩。 引子部分以清脆的泛音与华丽的琶音描绘了香烟缭绕、梵音绕梁的场景;乐曲第一段运用了揉、吟、滑、按等技法弹奏出缓慢而柔美的主题音调,右手的触弦多用传统夹弹法,单元以上追求古朴、浑厚的色彩;第二段是在左手上行刮奏声中呈现示出《月儿高》的音调后,右手以摇指加上左手伴以低音,表现出山的虚无缥缈之意境;第三段在演奏技法上以“勾搭”的指法组合,将全曲推向高潮,弹奏该段时,左手的变音和上下滑音的韵味也是不容忽视的;乐曲的最后是用双手快速交替演奏的技法,展现了人们在举行香会时热烈而欢腾的场面。 《纺织忙》 这是一首广东音乐风格的乐曲,该曲创作于是1955年,曲式结构为变奏曲。乐曲吸收了潮州音乐的变奏形式、潮汉古筝的滑音技巧和广东扬琴的演奏特点,以简朴、优美的旋律,流畅而富有层次感的节奏及古朴的韵味,形象地刻划出纺织工人劳动时的欢快情景。此曲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作者博采众长,融合了粤、潮、汉三大乐种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手法,使得乐曲整体具有浓郁的岭南古筝风貌但又不具体的属于哪一“家”。 乐曲的第一段是慢板,切分音的节奏是掌握的重点。弹奏变音时前一半强调“3”音,后一半强调“7”音,“7”音的音高为降“7”。在触弦方面,手指尽量用传统的“夹弹法”,大指多用连奏。 乐曲中“双撮”技法是难点,它要求左右手在节奏和力点上保持统一,不要忽快忽慢、强弱不均,同时不要忽略了乐曲的旋律性。 《渔舟唱晚》 这首乐曲以古曲《归去来辞》为素材发展而成。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之文句,“彭蠡”就是鄱阳湖。乐曲的旋律典雅、恬静,韵味悠长,全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慢板以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了一幅夕阳西照碧波荡漾的画面。乐曲中出现了较多的上滑音和按音,这些左手揉、按、滑音的演奏柔美而坚实,使得旋律的泣饰更有韵味。右手的发音醇厚、细腻,旋律富有歌唱性。第一部分尾部附点音符五声音阶的模进,右手略有跳动的顿音再加上左手轻微揉颤,使得乐曲更具动感。 在经过仅一个小节的过渡后,乐曲进入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勾画出了一幅渔翁载而归的画卷。旋律处由慢到快、同时右手花指的连续使用,要注意大指划弦后和中指的连接要自然、流畅,不要把它断开了。
《渔舟唱晚》------这个是古筝代表曲了,很有意境,考级的都必须考这个。。。
《东海渔歌》------我很喜欢这个,尤其是其中一段欢快的!
春江花月夜(古筝)-------这个是筝曲里的经典。。。
《寒空》----------是名副其实的古筝轻音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