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时期重要的两个文学社团是什么?写出重要作家和他们的艺术追求

五四运动时期重要的两个文学社团是什么?写出重要作家和他们的艺术追求,第1张

1、文学创造社

文学研究会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

重要作家: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

艺术追求: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成立时发表有《文学研究会宣言》及《文学研究会简章》。会址设在北京。

2、创造社

重要作家: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

艺术追求: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

后期创造社受当时国际国内左倾思潮影响,理论倡导和文学活动不免带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倾向,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对待鲁迅、茅盾等作家表现出了偏激的情绪。

然而大部分成员在参加革命实践,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联新兴无产阶级文艺方面,以及倡导革命文学和革命文学理论建设方面,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发起,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文学研究会不但是成立最早的文学社团,而且因其成员多、影响大,在流派发展上具有鲜明突出的特色,成为新文学运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小说创作占有重要比例,曾有沈雁冰、郑振铎先后主编了《小说月报》。文学研究会的发起者与参加者后来有许多成为对中国新文学运动有卓越贡献的人物。

文学研究会成立初期

组织成立了“读书会”。“读书会”设中国文学组、英国文学组、俄国文学组、日本文学组(以上按国别分组)、小说组、诗歌组、戏剧文学组、批评文学组(以上按文学类别分组)。

规定凡文学研究会会员均须加入读书会。这对提高会员文学素养和创作及研究水平起了积极的作用。文学研究会十分重视外国文学的研究介绍。他们的目的一半是为了介绍外国的文艺以促进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一半是为了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茅盾《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

南国社 戏剧在内容上发展了“五四”时期的爱美剧,由于其成员多属小资产阶级青年,他们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往往带有伤感成分和浪漫色彩,形成南国社话剧那种以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为主调,而又带有忧郁色彩的抒情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636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