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春三月下扬州诗句的诗

关于阳春三月下扬州诗句的诗,第1张

1阳春三月下扬州是哪里的诗

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原句为“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

原文如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如下: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词句注释如下:

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扩展资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

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搜狗百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全诗

全诗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bai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

帆影渐消失du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作者:唐·李白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zhi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dao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版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权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烟花三月下扬州是谁的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惟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4“阳春三月下扬州”下一句什么

应为烟花三月下扬州,下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烟花三月下扬州"整首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zhidao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回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答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6请问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

译文及注释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注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7请问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译文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

这两句诗的意思:老朋友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这句话的出处是: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该作品的原文如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作者写下该作品的时候,当时的背景是怎么样的呢了解创作背景才能更好地赏析这首诗: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地赏析该作品:

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多了点诗意,少了份伤感。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他当年轻快意的时候,所以眼里所看到的无不是美好惬意。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最后一句是眼前景象,但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李白名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烟花是春日美景。

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烟花三月下扬州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一曲悠扬的歌声,表达了无尽的思念、惜别、问候、思念和寄托。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滔滔的长江,东依静静的京杭大运河,历来就是风光秀美的风景城、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博大精深的博物城。扬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

其由来是因州界多水,水扬波,遂以扬为州名。扬州建城始于2400余年前的春秋时期,灿烂的历史文化给扬州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春秋时代的运河,汉代广陵王的墓,南北朝的古刹大明寺,隋代迷宫、隋炀帝陵,唐城遗址。

宋元时期的普哈丁墓、仙鹤寺、平山堂以及明清时期的楼、台、亭、阁、园林等,更使古城扬州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平添了扬州这座古城名邑的无限风韵。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绵州昌隆县青莲乡。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学士,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意思是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

原句为“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原文如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如下: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词句注释如下:

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扩展资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仲春三月,草长莺飞。江南路上,游人如织。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阳春三月下扬州心情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阳春三月下扬州心情随笔 篇1

想去扬州,细赏那亦南亦北的建筑,漫步在有各色古旧店铺的老街小巷,寻访书中那操着轻声细语、唱着扬州小曲儿,一肚子民谚和故事、会做各种美食的扬州婆婆。这是我五年前写的札记,也是我对扬州最初的印象。那个时候我还在读书,偶然在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让我对扬州着了迷,或许正是一份痴迷在冥冥之中化作一种因缘。

李白的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成了千古绝唱,也成了千万游人纷至沓来的坐标。虽说还未到阳春三月,却大地回暖已至春分,明媚的春光与李白的诗句交相辉映,唤醒了我对扬州最初的记忆。盎然的美景已然无法让一颗悸动的心等到农历三月,于是我也不由地踏一缕春光,哼一曲小调,下一回扬州。

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这座俏丽的古城悠然走过两千五百年的岁月,当它出现在你眼前时,依旧是那样明艳动人,不染沧桑。古运河岸的杨柳摇曳着,绿了,瘦西湖畔的桃花儿笑着,红了。粼粼的水波荡漾着,沾湿了飞禽拍打的翅膀,折皱了楼台高翘的飞檐。老树的枝桠伸展着,蔓入眼前瓦蓝的天空,触碰到二十四桥皎洁的明月。垂杨不断、雁齿虹桥,楼台处处、月影迢迢,这哪里是美景,分明是扬州绣娘手中的绣案。

扬州的路你得慢慢地走。来到扬州你会发现,这里很少看见宽敞的马路、危耸的高楼和疾驰的汽车。这里有的是窄窄的道路、低矮的建筑和慢条斯理的生活。早上“皮包水”——吃些点心喝碗茶,晚上“水包皮”——修个脚泡个澡,还有比扬州人更会享受生活的吗。生活得如此惬意,主要得益于扬州人的一双巧手,这一点来到东关街,走进那里各色的百年老店你就会明白。当你闻到谢馥春纯手工制造的清香,看到扬州的漆器工艺和刺绣手艺,尝到扬八怪的姜糖、三和四美的酱菜,还有建湖藕粉圆子……你不禁会感叹扬州竟是这般人杰地灵,恨不得也做一个扬州人。

扬州的故事你得慢慢听。北京的园林彰显的是帝王之家的霸气,苏杭的园林展现的是豪商富甲的贵气,扬州的园林吐露的则是文人墨客的文气。而观赏何园这样的一座文人建造的园子,正如导游所说的,三分在于看七分在于听。了解每一个事迹,你才知道这座耗费了十三年功夫建造的园子,它的主人在一砖一瓦上的用心,以及每一个布局中蕴藏的深意。听完每一个典故,你才能感知每一处景观的历史生命,你才能读懂楼台廊间的一字一画,还有堂间匾额上的诗文水墨——那无疑正是扬州的最高建筑,以扬州文人的风骨和才情筑就。于是,你怎么看都觉得这园子里的一草一木是这般独一无二又相得益彰。

扬州的美你得细细地品。琼花观里花无比,明月楼头月有光。扬州就像一个秀外慧中的姑娘,不仅有俏丽可爱的模样,更有别具一格的才气,让你回味无穷。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坐在富春花园茶社的角落里,背靠窗外宜人的风景,听见身旁轻声细语的谈笑和吹拉弹奏的小曲,你会发现扬州的灵魂就氤氲在这细碎的时光中。坐拥繁华历史,静观时事变迁,巧手慧心摆弄的日子里,永远保持着一份从容不迫跟悠然自得,这也恰恰就是扬州人处世的态度吧。

行走扬州,总也忘不了那里景色醉人、文化灿烂,日子很长、时光很慢。每每想起,心就变得柔软,好像又坚定了那颗热爱生活一直向前的心。

阳春三月下扬州心情随笔 篇2

烟花三月,下扬州

花一开,就出发吧;风一吹,就奔跑吧;若喜欢,就大声说吧!趁阳光正好,微风不躁

——题记

最美不过春天。春风十里,莺飞草长,繁花盛开,朵朵娇艳。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我像一朵向日葵,努力的将我的脸朝向太阳,吸取着它的能量,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烟花三月,据说该下一趟扬州呢。于是,两张火车票,一个邮差包,一双帆布鞋,一顶遮阳帽,就这样,一个人的旅行,开始了。经过几个小时的旅程,就到了火车站。我选择了坐公交车,也欣赏了一路的风景。

旅行,是个心灵舒适的过程。如果,你觉得很累,可以,那必定得是身体,绝不是心灵。在东关街逛了许久许久,只是简简单单地喜欢这种灰白相间的格调。是的,有点像老照片,或者是古代画家手下的点点笔墨晕染。

唯美食和风景不可辜负。风景固然美,但是美食也是一种美。尝了阳春面,吃了三丁包,蟹黄包以及千层油糕。当然还有甜蜜蜜的酥糖,甜到心坎,心里美滋滋的。此季节,也正是荸荠上市的时候,自然是少不了,要尝尝的。没错,还有闻名全国的扬州炒饭,等等。

庭院深深深几许。一座园子,其中又含有多少故事呢。经过岁月洗涤的,留下来的,都是最好的。我想,何园就是这样一座有故事的园子吧。我惊讶于它的大面积,但是我却更敬佩它的沉淀。

欲把西湖比西子。那么,瘦西湖,也是这样的一个西子吧。虽然瘦西湖,并不如我脑海中那么仙逸,但这样也更真实。漫步在湖岸,岸边垂柳,风吹桃花十里香。我用眼睛拍下了瘦西湖,我以为我拍下了整个春天,偷偷藏在了心里。

风景美,人更美,生活最美。许许多多的游客,都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同一个地方,只因了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春天是美的,春天的扬州更美。有美景,有美食,当然还有美人。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必定是幸福的。没有过快的生活节奏,大家和和气气,互帮互助,悠闲而舒适。如果,到了退休的年纪,择这样一所城市,以终老,也是一件相当美好的事,你说呢

旅行,也是一场修行,温柔了岁月。或许,岁月的美,就在于它必然的流逝。但是,唯有我们的记忆,不会流逝,或者说,流逝的不那么快

花都开好了,青春在路上,满目都是风景,你,准备好了吗

阳春三月下扬州心情随笔 篇3

柳絮如烟,繁花似锦,扬州三月让不少文人墨客为之倾慕动容,何况我一个小小人儿。

站在这片土地上,我仿若误入藕花深处的精灵,与我邂逅的却不是夏日的荷而是春日莹莹的琼花。伴着初升的太阳和大明寺中小僧徐徐敲响的晨钟,就着一股清风送来的'檀香烟火,花淡淡,叶蓁蓁,这便是三月杨春,肃穆祥和中的生机勃勃。

出了古刹以是日上三竿,早起风还夹杂的寒流如今已被瘦西湖晒暖日头的波光粼粼给润暖,“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这首瘦西湖,叫我爱上湖边的杨柳,井然有序的虹桥,还有这十里如少女身段般的蜿蜒。那天不知是不是该说运气好,遇上了贵如油的绵绵春雨,淅沥的雨水似在唤醒沉睡的廊桥,趟过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那么的有味道。这便是三月杨春,如深宅大院的闺秀,透着娇羞和偶然见的怦然心动。

吃过了午饭雨已经停了,嗅着雨后独有的清新,伴着个园的竹香,仿若雨后春笋,整个人都松快起来。个园中的绿叫人不忍映在心里,不是夏日的碧色,是属于春日的幼嫩,柔软的细尖儿上还挂着方才的雨水,在若影若现的太阳光下闪烁,一片晶莹。山石跌水在其间,三两好友一壶新茶,这便是三月杨春,繁华俗世中的一方乐土,安逸闲适。

日暮时分,夕阳也是柔和的美,古运河畔两侧已是灯火通明,霓虹绕河三两圈,神仙不知哪凡间。河畔的梅花褪去了狂傲,沉溺在桃花的娇嫩中。我乘着小船,划向湖中央,那光影交错,美的那么虚幻,夜风徐徐散播着春意,辛勤的布下一日更胜一日的生机。不知是哪儿吹来的风,它带着一阵香,像早晨寺中点了鲜露的琼花,又似雨后修竹的清新,更像两岸醉人的桃花所酿,这大抵就是春字相同,春色不同的味道,却又如出一辙。这便是三月杨春,没有浓烈与激昂,却不乏生气灵动,就那样徐徐的,徐徐的乘着清风,吹进我们心里。

阳春三月下扬州心情随笔 篇4

千年繁华知何处,梦魂萦回是扬州。向往已久的,在浓荫烂漫的烟花三月,沐晨霭暖风,揽千里春色,一路东行,如约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这首送别诗使扬州闻名天下,烟花三月,更是冠以扬州无尽的浪漫和诗情。三月扬州,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只等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与扬州最浓情不化的晚唐风流才子杜牧,写尽了扬州的美丽与繁华,也寄予了他诸多的绮糜和艳恋。遥想千年,少年才俊不被重用,“欲把一麾江海去 乐游原上望昭陵”,毅赴吴兴,在淮南节度使幕府中任推官,十年情缘,十年梦幻。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 , 赢得青楼薄幸名”。让后人生发多少唏嘘和感慨。

扬州的美,在水,在桥,在园,在楼。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身在仕宦,心留江南,诗情画意,梦里魂牵。

柔美的江南,更是浸润出娇媚温婉、楚楚可人的江南女子。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渡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无数词人极尽婉约之辞,发出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的慨叹!杜牧的《赠别》袅袅娉娉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更是道出心中无尽的爱慕和眷恋…,情之所钟,心归何处。

扬州的水,才是造就柔美江南的精 灵。古老的大运河贯穿南北,发达的长江水系,扬州自古以来,成为东西南北中,水上交通枢纽。帝王将相,江都南巡;才子落魄,江南寄情;商贾往来,繁忙漕运……扬州见证了太多的繁华过往,沧桑烟云。隋炀帝三下扬州,“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半作帆”,何等繁华绮糜!骄奢*逸令人发指,也侧面 映衬出国力的强盛,扬州的富庶。姜夔解鞍少驻维扬,竹西佳处,荠麦弥望,感慨今惜。赞杜郎俊逸,豆蔻词工,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今日大运河,波色潋滟,千帆点点,两岸菜花黄,桃花红,梨花白。

扬州兴化千垛油菜花海,正上演着一场盛大的油菜花事。百亩油菜花铺天盖地,铺成一片耀眼的金黄。游人如织,歌声如潮,香味弥漫。徜徉其间,蜂飞蝶舞,暖风熏染,甘醇如酒,心醉神迷。花间留晚照,丝巾舞春风,摇摇冶冶黄,姣姣丽人面!遥怜故乡情,低首依田园…

春江花月夜,扬州瘦西湖!梦里依稀曾相逢,珍容芳姿今日见。

在春风和煦的时光里,你嫣然的一笑,仿佛就醉了江南。

瘦西湖的瘦,名副其实。瘦在精致,瘦在秀气,瘦在灵动。亭台轩榭,花池水沼,玉带小桥,扶疏花木,无不错落有致,布局精妙。一处一景,步步皆画…

刚进园门,一阵浓郁馥香扑面而来,甘醴香淳,沁人心脾…,郁金香娇艳摇曳,紫荆花含烟笼霞,碧桃,菊桃,樱花,海棠,迎春,争奇斗艳,交相生辉。花圃婉蜒,奇石嶙峋,格花回廊,曲径通幽…,河水清澈,水光滟潋,乌蓬船缓缓摇来,摇醉了一江春色。

啊,二十四桥。玉砌雕花,长虹卧波,衔岸接水,流畅典雅。“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遥想千年,笙箫红管,佳人何处,梦魂俱远,才子断肠!“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桥上眺望,脚步斑驳,重叠着多少动人故事…

河道纵横,阡陌交通,姣花照水,流瓦粉墙…这样的景致,需遇见一位丁香姑娘,愁怨散去,窗扉开启,得得的马蹄,亦不再是错误…

扬州,扬州,天涯海角有时尽,只有相思无尽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696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