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最浪漫的爱情说说 亲密无间,源自于我和你的深入了解

经典最浪漫的爱情说说 亲密无间,源自于我和你的深入了解,第1张

1爱情恰似一棵含羞草,在无人处静静绽放,一旦有人干扰,它又悄然卷起美丽的叶子。

2爱一个人就是在清晨醒来的第一那,努力搜寻昨夜梦里的那个他。于是,便有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

3你用心灵,弹拨着我的心弦,我听到我的心在爱情里荡漾

4在时间的驿站,我要许下一个心愿,叫永远;在爱情的港湾,我将寄一份希望,叫真挚。

5我要的是那份天然的和谐心灵触碰产生的那种微妙的欣喜。

6缘份使我们走在一起,理解、宽容、信任与真诚让我们彼此相爱,划向幸福的港湾。 爱的一笔一画是用你我的真诚勾勒!

7亲密无间,源自于我和你的深入了解。

8亲爱的你,我们何时才能找到那片不下雨的天空啊!

9有暖风在心中,何必畏惧寒冬,不必说什么是拥有,你给的我懂。

10我曾问自己: 我这一生的梦应该从哪里开始? 其实在我遇到你那一刻我就已经知道了。

11爱是彼岸,让我在此岸苦苦等待,在我看见你的时候才知道彼岸是这么近,又是那么远。

12相识别离都是缘,如果你是我注定今生的缘,请你站在灯火阑珊下,等我蓦然回首那一刻的机缘巧合好吗?

13你可曾在金色的沙滩上,遥望过银色的月亮,可曾找到那梦幻般的我的影子?

14浪漫像一首精美华丽的诗篇,使人赏心悦目;浪漫像一曲夺人心魄的旋律,使人梦魂萦绕。

15三月的雨来得太突然,你深情的眼睛湿润润,总打湿我记忆的晴空。

16当你早上开机时,能见到我对你的祝福,一朵心中的玫瑰,为你带来一天的好运。

17好想做你的手机,揣在你怀里,捧在你手里,看在你眼里,记在你心里!

18我可以忙得忘记时间,但我做不到忙得没时间想你,哪怕只有一分钟的空闲,那 60秒钟想的全是你。

19当你看到这条短信息时,你已经中了猛烈无比的爱毒,惟一的解药就是嫁给我,不用考虑了,咱们结婚吧!

20我把思念你的歌唱给了海洋听,大海把这心愿交给了天空,天空嘱托彩云再化成小雨,轻轻落在你身旁,你,收到了吗?

21我在佛祖面前许了一个心愿,希望化作一棵小树,矗立在你每天经过的路旁。我将爱恋与思念挂满枝头,希望有一天你会与我相恋!

22我爱你,这句话我会在心中每天默念一百,不,一千,也不够,无数遍

23我爱你,但我不敢说出来,我怕说出来后我会马上死去。我不怕死,但我怕我死后没有人像我一样爱你。

24我的相思,轻飘飘地落在你的身上,轻得如飞鸟的足迹,让你毫不知觉,偷偷地抱走你所有的呼吸。

25原谅我将你的手机号码告诉了一个陌生人,他叫丘比特,要他帮我告诉你:我心喜欢你,我心在乎你,我心等待你。

26每想你一秒,心就痛一秒,可是要不想你 天哪,我办得到么?

27茫茫人海,与你相识,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愿天上的繁星带去我对你美好的祝愿!

28寒夜里,冷冷的,举起手,呵了一口气,让我想起了你的手,那双需要我温暖的手,想告诉你,你已经是我的一部分。

29你的肌肤是五线谱,我的唇印是爱的音符,我要谱写一首难忘的歌,让你永远快乐

30我是一只船!撑起一片洁白的帆,飘泊在无人的海面!在你孤寂的时候,我会悄悄地驶向你心的港湾

31合上你的手机,然后抬起头,你会看到你一生的爱人。

32希望睡前可以看到你,希望睡时可以抱着你,希望醒来可以看到你!

3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读书需要深入了解道理

1、按照书本上的方法来驾车,就会完全合于马的脾性,以古人的制度来约束现今的人,就不能通达事物的变化。

2、学习不能贪多图广,少而精才会有所得,不杂乱地学,才能深刻领会。

3、我们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就像眼睛不能同时看两个地方,耳朵不能同时听到两个声音,手不能同时去做两件事情一样。

4、对于一切所有的事情,如果不能眼睛看不用嘴巴去问,就不能完全了解事物的本象。

5、通过现象可以推知其本质。如看见象牙可以知道象比牛大,瞧见虎尾可以断定它比狸大。

6、写文章时不应被眼前的事物所局限,而应让自己的想象驰骋于广阔的天地之间。

7、要丰富作家的才力,就必须扩大作家的眼界。

8、要全面正确地评价作品,就须广博地阅读。

9、人生一切需有紧定的意志,饥饿和寒冷捆不住自己。

10、如果不是虚心,怎么能得贤。

富兰克林36句和少数人常来常往,只跟一个人亲密无间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发明家和音乐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老战士。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深受美国人民的崇敬。他是美国第一位驻外大使(法国),所以在世界上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1对所有的人以诚相待,同多数人和睦相处,和少数人常来常往,只跟一个亲密无间。

2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3结婚前眼睛睁圆,结婚后眼睛要半睁。

4争吵是一种人玩的游戏。然而它是一种奇怪的游戏,没有任何一方曾经赢过。

5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打败的。

6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信任,甚至自己认为必将失败无疑。

7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8没有准备的人,就是在准备失败。

9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

10人生的悲剧就在于我们衰老得太早而又聪明得太晚。

11平庸的人最大缺点是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

12把别人对你的诋毁放在尘土中;而把别人对你的恩惠刻在大理石上。

13悠闲的生活与懒惰是两回事。

14想要有空余时间,就不要浪费时间。

15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16傻瓜的心在嘴里,聪明人的嘴在心里。

17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理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18如果一个人将钱袋倒进他的脑袋里,就没有人能将它偷走。知识的投资常有最好的利润。

19送给敌人的最好东西是宽恕,送给对手的是容忍,送给朋友的是真心,送给孩子的是好榜样,是送给父亲的是尊重,送给母亲的是能让她以你为荣的品行,送给自己的是自尊,送给所有人的是慈悲。

20凡事勤则易,凡事惰则难。

21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22学而无术者比不学无术者更加愚蠢。

23我不会说任何人的不好,我只会说我所知道的任何人的好。事实证明,所有人都会拜倒在我的赞美之中。

24绝望毁掉了一些人,而傲慢则毁掉了许多人。

25我的大部分知识都是这样获得的:在寻找某个资料时意外的发现了另上的资料。

26如果不想让你的敌人得知你的秘密,就不要把秘密告诉你的朋友。

27宝物放错地方就是废物。

28如果你不想一死就被忘记,要么写点值得读的东西,要么做点值得写的事情。

29让所有人都知道你,但别让人了解你。

30能忍耐的人才能达到他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31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32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

33一个人应具备25%的职业技术,25%的想象力,其余的50%,就是自身的涵养。

34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35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36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五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富兰克林36句:和少数人常来常往,只跟一个人亲密无间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发明家和音乐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老战士。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深受美国人民的崇敬。他是美国第一位驻外大使(法国),所以在世界上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1对所有的人以诚相待,同多数人和睦相处,和少数人常来常往,只跟一个亲密无间。

2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3结婚前眼睛睁圆,结婚后眼睛要半睁。

4争吵是一种人玩的游戏。然而它是一种奇怪的游戏,没有任何一方曾经赢过。

5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打败的。

6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信任,甚至自己认为必将失败无疑。

7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8没有准备的人,就是在准备失败。

9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

10人生的悲剧就在于我们衰老得太早而又聪明得太晚。

11平庸的人最大缺点是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

12把别人对你的诋毁放在尘土中;而把别人对你的恩惠刻在大理石上。

13悠闲的生活与懒惰是两回事。

14想要有空余时间,就不要浪费时间。

15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16傻瓜的心在嘴里,聪明人的嘴在心里。

17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理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18如果一个人将钱袋倒进他的脑袋里,就没有人能将它偷走。知识的投资常有最好的利润。

19送给敌人的最好东西是宽恕,送给对手的是容忍,送给朋友的是真心,送给孩子的是好榜样,是送给父亲的是尊重,送给母亲的是能让她以你为荣的品行,送给自己的是自尊,送给所有人的是慈悲。

20凡事勤则易,凡事惰则难。

21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22学而无术者比不学无术者更加愚蠢。

23我不会说任何人的不好,我只会说我所知道的任何人的好。事实证明,所有人都会拜倒在我的赞美之中。

24绝望毁掉了一些人,而傲慢则毁掉了许多人。

25我的大部分知识都是这样获得的:在寻找某个资料时意外的发现了另上的资料。

26如果不想让你的敌人得知你的秘密,就不要把秘密告诉你的朋友。

27宝物放错地方就是废物。

28如果你不想一死就被忘记,要么写点值得读的东西,要么做点值得写的事情。

29让所有人都知道你,但别让人了解你。

30能忍耐的人才能达到他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31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32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

33一个人应具备25%的职业技术,25%的想象力,其余的50%,就是自身的涵养。

34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35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36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五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萨顿

一位科学史家,在某种意义上讲,他可以说是当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也是一位著名的新人文主义的倡导者。

中文名:萨顿

外文名:GeorgeSarton

国籍:美国

出生地:比利时根特

出生日期:1884年(甲申年)8月31日

逝世日期:1956年3月22日

职业:科学史家

毕业院校:比利时根特大学

主要成就:创立科学史学科、创设《爱西斯》杂志

代表作品:《科学史导论》

性别:男

学历:博士

个人生平

青年时期

父亲是是比利时国家铁路公司的负责人。萨顿出生仅几个月,他母亲去世了。

早期的教育使萨顿对于文学、艺术和哲学都有很浓厚的兴趣。中学毕业后,萨顿进入根特大学学习。最初,他学哲学,但很快就产生了厌恶。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萨顿又回到根特大学,学习化学、结晶学和数学,获得根特大学等四所高等学校授予的化学金质奖章。1911年5月,他完成了题为“牛顿力学原理”的论文,并获得博士学位。这一博士论文,也表明他受到哲学家和科学史家孔德、迪昂和坦纳里等人的哲学影响。

工作时期

1911年5月,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萨顿与英国艺术家埃莉诺·梅布尔·埃尔维斯结婚,转年的5月,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取名为“梅”(May,即“5月”)。萨顿父亲在1909年已经去世,此时,萨顿要负担一家人的开销,这位“不肖”的后代将父亲一个著名的酒窖拍卖,在根特附近买了房子,开始具体筹划和实施科学史的研究工作。也是1912年,即他的女儿出生的那年,萨顿迈出了非常大胆的一步:他要创办一份科学史杂志,并用古代神话中专司生育与治病的女神“爱西斯”(Isis)的名字作为刊名。因此,后来萨顿不无骄傲地称梅·萨顿和《爱西斯》为他的“两个女儿”。

从个人的意义上来讲,这一刊物为萨顿提供了记录和传播其科学史研究和思想的阵地。1913年《爱西斯》正式出版,现在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科学史刊物之一。直到1951年为止,萨顿一直担任《爱西斯》的主编,长达40年之久,并时常以自己和夫人的经济收来补贴杂志的亏损。从1936年起,萨顿又主持出版了《爱西斯》的姊妹刊物——专门刊登长篇论文的专刊《俄赛里斯》(Osiris,俄赛里斯也是传说中古埃及的主神之一,是爱西斯的丈夫,负责掌管已故之人,并使万物自阴间复生)。

发展时期

1914年8月,德国入侵比利时,1914年11月,德军征用了他家的房子,萨顿只好将他的图书抛弃,将笔记本埋在后花园中,与家人匆匆离开比利时。1915年初,他暂时将家人留在英国,只身去美国寻求发展,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这样一个他认为更具有对多样性的包容和更具有一种进步精神的地方。

此时,美国不能说没有科学史,但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很少数人的一种业余活动而已。幸好当时哈佛大学有位叫亨德森的教员,他的专业是生物化学,却是一位博学的人,从1911年开始就在哈佛大学定期开设一门科学史课程。与萨顿接触后,亨德森最早认识到萨顿的计划的意义,并成为热心的支持者。而且,亨德森也是一位在哈佛大学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1916年5月,亨德森告诉萨顿一个好消息:通过从各种渠道筹资,哈佛大学将以2000美元的薪水聘任萨顿做一年的科学史讲师。他在哈佛作了“在科学家和艺术家列奥纳多·芬奇时代的科学与文明”的洛厄尔演讲。

历经波折

不过,好景不长,一年后,哈佛没有延长萨顿的聘期。另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是萨顿儿子出生半月后就夭折了。

从1918年7月开始,萨顿被卡内基研究院任命为科学史副研究员,最初期限是两年。但实际上,由此开始,萨顿整个职业生涯都与卡内基研究院联系在一起。由于在哈佛任职的终止,萨顿可能无法继续利用怀德纳图书馆。还是由于伍德沃德的干预,才使他可以继续在那个“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的怀德纳图书馆里工作。后来,他向哈佛大学校长提出,他可以不领薪水免费为哈佛大学讲一门科学史课,以此换得在图书馆中一间单独的工作室。这一建议被接受了。由于一战的结束,1919年,萨顿回到比利时取回了他埋在后花园的笔记本。1920-1921学年,萨顿再次担任哈佛科学史讲师。1940年9月,在来到哈佛20多年后,他终于被任命为这所大学的科学史教授。

虽然《爱西斯》在恢复出版后,有时还可以从卡内基研究院获得资助,而且在科学史学会成立两年后,学会也把《爱西斯》作为其机关刊物,并用部分会费予以资助,但这些经费依然远不够用,因此,许多年来,萨顿每年都要拿出约800美元支付办刊的亏损。当时这是不小的数目。多亏萨顿夫人,战前,她曾是一个杰出的现代家具设计师,《爱西斯》第一期,就是由她自己包装邮寄的。正是依靠她教学和从事服装设计的收用补贴家用,才使得家和刊物都能够维持下去。

接下来,对于萨顿,则是相对稳定的研究、教学和写作。尽管学生不多,但他对科学史的热情,人格的魅力和博学充分表现在他的教学中。后来,在美国许多大学进行演讲,也成为萨顿的重要活动,这些演讲部分经修订后正式出版。

1950年,萨顿夫人去世,这给萨顿很大的打击,他觉得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也熄灭了。1956年3月22日早上,萨顿准备乘飞机去做一次演讲,他在乘出租车去波士顿机场的路上发病,被送回家里,就在起居室中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科学贡献

“他创造了一门学科的工具、标准以及批判的自觉性”

勤奋学习,精通多门学科知识

说到萨顿在科学史领域的学术活动和贡献,不能不从萨顿本人的勤奋和刻苦谈起。虽然说他最初所受的主要是科学训练,但由于他本人的兴趣,以及他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萨顿自己在人文领域中成为一个极其博学的人,以至于有人认为在他生命的最后20多年里,他可能是世界上最渊博的学者。同时,他也是一个罕见的人文学者与科学家结合的典范。以对语言的掌握为例,要想对整个从古代到近代的科学发展及其背景进行研究,多种语言显然是一种必须的工具。有一种说法,说萨顿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他掌握了广博的历史知识,以及包括汉语和阿拉伯语在内的14种语言。但同时也还有另外的说法,认为萨顿本人可能也从来没数过他懂的语言到底有多少种,阿拉伯文是他在中年时才开始学习的,其它语言至少包括拉丁文、希腊文、法文、德文、荷兰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瑞典文、土耳其文、希伯来文和中文等等。他也喜欢用多种语言书写信件。有一次,一个著名学者被萨顿说成是一个学究:“唉!”萨顿说:“我给他写信用阿拉伯文,而他复信却用土耳其文!”萨顿在科学史方面有着庞大的研究计划,在勤奋工作中,除每天一小时古典音乐欣赏作为“止痛剂”外,他几乎没有给个人生活留下任何时间。

《科学史导论》

在萨顿所有的学术著作中,3卷本的巨著《科学史导论》可以算是最有代表性的出版物了。它们在极为详细的文献基础上,以半个世纪作为时间段来对从古代到1400年的科学发展做了详尽的编年式的叙述,收入了几乎所有生活在所讨论的时间的较重要的人物,无论是欧洲的还是亚洲的。

在萨顿的时代,科学史没有成为一个独立标准的学科,也极度地缺少可用的工具书和文献检索等参考书。在这方面,萨顿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作法,而且是以令人难以想象的个人努力。在他几十年来几乎一直是由个人力量来编辑的科学史刊物《爱西斯》上面,从很早开始,萨顿就刊印由他个人编辑的科学史的“重要文献目录”(CriticalBibliography)。编辑,或者说编写这样的文献目录,就个人的力量来说,绝非一件易事。这样的文献目录要求编者看过并收集尽量多有关的文献,并将其归入相应的分类项目,并对其中一些重要者撰写简要的评论。萨顿大多是在一天的工作之后,将这种编辑科学史文献目录的工作作为晚上在家中书房里的“一种游戏”。可以说,这绝对是一种绝无先例的个人成就。这种传统,传承至今。

1936年,哈佛大学设立了科学史的哲学博士学位,萨顿也相应开设了他的课程讨论班。但由于各种原因,只有两个学生是真正在他的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的,其中之一,就是后在哈佛成了萨顿的继任者,同时也是美国著名科学史家的柯恩(IBCohen)。他也是在美国第一位科学史博士学位的获得者。

成就

总之,就萨顿个人著述来说,他一生共写出了15部专著(这仅指在他生前出版的专著,在他去世后,又有若干由他人编辑的论文集出版)、340多篇论文和札记,编辑79份详尽的科学史重要研究文献目录。而且,与这些著述、研究及教学相关,他在科学史这门学科的形成和确立方面的贡献要更为重要。在20世纪初,在美国专门从事科学史教学与科研的职位还为数极少的情况下,萨顿幸运地得到了这样一个职位。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萨顿曾一篇介绍别的科学史家的文章中这样说过:“一个人有个好的位置是件幸事,但当他被一个抱负不凡的目标所激励,例如当一种宏伟的设想捉住他并占领了他的整个身心时,那就是更大得多的幸福了。此时,就不再是一个人找到了一个工作,而是一种伟大的工作找到了一个可敬的人。”其实,这样的说法也完全适用于萨顿本人!

在萨顿生前,他的成就便已得到了人们的承认。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科学史界最高的荣誉,由科学史学会颁发的以萨顿的名字命名的萨顿奖章的第一位获得者,就是萨顿本人。实际上,萨顿一直梦想着有一枚科学史的奖章,他甚至曾具体设想在奖章上能装饰有爱西斯女神的形象,但他从未想到他自己的肖像也会出现在奖章上。

评价

萨顿最重要的业绩在于他奠定了科学史学科的基础。正如萨顿的学生所言,萨顿的不朽功绩在于,“他创造了一门学科的工具、标准以及批判的自觉性”,“现在科学史已是一个稳定的学术领域。乍一看来显不出萨顿影响的痕迹,然而他不仅通过英雄般的劳动业绩创造并收集必要的的建筑材料,而且他也把自己看成将科学史建成一个独立的和有条有理的学科的第一个深思熟虑的建筑师,他的确是科学史的第一位建筑师。”

“他的灯光曾在那里,我把那灯光怀念”

萨顿坚信科学史是唯一可以反映出人类进步的历史。他最高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即科学的人文主义。他的学术活动就是为了要实现“全部知识的综合”,使科学史成为联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正如萨顿自己所总结的那样,在他的著作中,有四条指导思想一直贯穿始终。这四条指导思想就是:统一性的思想、科学的人性、东方思想的巨大价值,以及对宽容和仁爱的极度需要。

萨顿去世后,《爱西斯》杂志在萨顿诞辰100周年纪念的时候(1984年),萨顿的女儿,梅·萨顿这位后来比乔治·萨顿名气更大的诗人和小说家发表了一首充满感情的诗作来悼念她的父亲。在这首诗的结尾处,梅·萨顿深情地写道:此时,死亡的余音只是人们对他的颂赞,就像一位邻居所写所说的那样:“我不认识你的父亲,但是他的灯光曾在那里,我把那灯光怀念。”

价值

创建贡献

至少有三点:

第一,提出了科学史处于文明史核心地位的观点。他在各种场合反复论证了科学史的独立价值,断言“科学史是唯一能够说明人类进步的历史。”这样,科学史在所有的历史中就是核心和最重要的,因而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他把自然科学与技术视为支撑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而科学史也就是人类文明史的支柱部分。总体上说,萨顿这一观点是符合实际的。

第二,创立了科学史学科,并为现代科学编史学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以渊博的学识、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和对文献不辞劳苦的积累,为科学史的研究做出了极为重要的奠基性工作,他未完成的巨著《科学史导论》,他亲手创办的杂志Isis和Osiris,以及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本学科的教学实践等,为科学史的最终确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某一门学科得以确立,其标志有二:一是该学科成为一种社会建制,二是其研究课题基本固定、研究方法基本形成和成熟,并有其学术自主性。就科学史而言,职业科学史家的出现是学科建立的外在表现,而自主的科学史编史纲领的出现则是学科成熟的内在标准。一般认为,20世纪,科学史首先在社会建制方面成了一门专业性学科,是以萨顿及其成就为标志的。萨顿是当之无愧的科学史学之父。除此之外,萨顿坚持自培根到孔德和保尔·坦纳雷以来的主张,即科学史的研究者要把实证知识视为整体,要以通史(综合史)代替专科史。并由他本人里程碑式的工作将这一主张付诸实践。正如库恩所指出,虽然“后来的经验表明,各门科学其实并非浑然一体,按照一部科学通史的要求,即使有超人的学识也难以把所有的进步都编到一部连贯的历史叙述之中。”但是,萨顿的尝试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以至于其工作成了现代科学编史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第三,最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科学人性化的主张,成为科学人文主义思潮的首倡者。萨顿“对亚里斯多德很热情,但对柏拉图却表现出强烈的藐视态度。虽然他爱描写科学理念的美感和科学家们对事业的英勇献身,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成为一名‘科学至上主义者’,而且,他对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邪恶副产品(evilby-products)拥有一种严肃的判断力。”他关注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现象,并努力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他将科学史视为弥合两种文化鸿沟的桥梁,视为科学人性化的唯一有效的途径,因而极力主张并身体力行去创立人性化的综合科学史,他主张科学人文主义,为科学与人文的协调统一、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代

至少有以下两点:

首先有利于克服“西方中心主义”科学史观的缺陷。萨顿指出,努力追溯西方传统是必要的,但同样也需要对东方传统有更多的了解。萨顿不大熟悉中国科学史,因此未能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价值做出中肯的评价,因而是有缺陷的。尽管如此,他的主张和观点对纠正西方人的文化偏见,促使一些西方科学家把目光转向东方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林德宏、张相轮曾指出,或许可以说,正是萨顿在1930年发表的题为《东方和西方》的演说,促使七年以后,英国的生物化学家李约瑟走上了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道路。如今,李约瑟的研究成果已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对人类科学的巨大贡献,进一步证实了萨顿关于东西方文化亲如手足、相互促进的观点,弥补了萨顿对中国科学技术论及不多的缺陷,使世界各国学者对中国科学技术史价值有了充分的认识。萨顿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的科学史观,强调世界各民族的独特贡献和地位,这在今天经济、文化等日益“全球化”、“一体化”的形势下,为保持文化多元,保持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防止单一的西化,为文化今后的发展不至于停滞和枯竭,其意义就更为重大。

其次,萨顿“人性化”的科学史观为科学史研究指明了新方向。林德宏先生也曾指出:“科学史也应当以科学家为中心,以科学家的科学思想为中心。这应当是科学史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许多科学史论著,充满了“科学味”,却缺少“人情味”。有一些科学史著作从表面上看也是以科学家为中心的,但仅仅把科学家的思想视为历史环境的产物。虽然也列出了一系列科学家的大名,但这些科学家很少具有个性,过于强调理性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抹煞了感情的影响和作用。“可是,最善于抽象思维、最严肃的科学家,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充满了‘多彩多味’的感情,谁能说这种感情同他们的科学事业毫无关系?”科学史论著以科学成果为中心,而不是以科学家为中心的结果,将科学史写成铁的必然性和绝对合理的历史,这无疑造成了一种“无人的”科学史观现状,至今为止的科学史都写成了冷冰冰的、无科学家感情的、无人性的尤其是无萨顿所指望的“人性的”科学史,这样自然不利于人们尤其是人文学者对科学作人性化的理解,造成了两种文化的隔膜直至分裂对立。要真正做到以科学家为中心,就应当做到以科学家的思想为中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承认认识主体的差异性、认识思想的随意性和自由度。深入开展科学认识思想史的研究,有助于在科学史的研究中突出科学家及其思想的中心地位。如今,在我国已有一些专家、学者在努力去“写”一部“人性化”的科学史。如吴国盛的《科学的历程》就是一部力求写成人性化的科学史,虽然只是初步的,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林德宏先生在这一方面化了很大的精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已著有《科学思想史》,《东方的智慧》和《科学认识思想史》等。可以说,沿着萨顿指引的路不断向前探索,我们将日益获得丰硕的成果,直至完成萨顿的夙愿。

缺陷

主要体现于方法论原则上。

林德宏先生认为,科学史是用哲学、社会科学(如历史学)的观点、方法来分析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把科学作为社会现象来研究;另一类是把科学作为人类认识成果来研究。后者主要叙述科学思想发展的历史,即科学思想史。显而易见,这已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史,萨顿的科学史并不能归入其中的那一类之中,因为它属于实证主义传统的编年史,因此就具有后者所具有的种种缺陷,以致不少学者对他常加责难,甚至怀疑他是否真正的科学史学家。哈里·科林斯、特雷弗·平奇认为,科学史至少包含教科书历史、官方历史、评论者的历史、理性的历史、分析的历史和客观的历史六种类型。前三类历史给我们一种简单和成功的印象。当我们面对同时代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困境时,也会由于这样的印象而产生误解。再者,这三种历史对科学家来说是可行的,但是对那些需要理解科学事件是如何“建构”起来的,而不是要理解科学内容本身的人来说却是一种破坏。理性的科学史试图迫使读者进入科学家的境地中去,并且能够分享科学家当时所拥有的知识。科学分析史则试图理解科学的本性。以前哲学家通常是这种历史的接受者,但是他们当中一些人倾向于“理性地重建”历史事件来服务于哲学思想,而不是用哲学思想去适应历史。这种历史的主要缺点显然就是柯林武德所批判的“鸽子笼方式”的历史,“这就是所有那些图式和模式的来源,历史就以惊人的驯服性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人把它自己强行纳入其中。”

客观的科学史利用的是非常细节的科学事件的描述,而不是理性的重建。它试图促进科学的进步,是科学家们将智慧聚集起来的更为通常的途径。这种历史的缺点也就在于为了提取出一种方法论的“内涵”或其他什么,而倾向于强调科学的细节特征。萨顿的科学史实践或许比较接近于客观历史类型,因此也就难免这一类型的倾向于强调科学的细节特征的缺点,这种缺点被柯林武德称之为“剪刀加浆糊的历史”,而这一类历史学家所做的工作,柯氏批评他们似乎只是不厌其烦地抄录别人的陈述。他说:“由摘录和拼凑各种不同的权威们的证词而建立的历史学,我就称之为剪刀加浆糊的历史学。我再说一遍,它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历史学,因为它并没有满足科学的必要条件;但是直到最近,它还是唯一存在的一种历史学,而人们今天还在读着的、甚至于人们还在写着的大量的历史书,就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历史学。”在此,柯氏实际上对萨顿提出了尖锐的批评。霍尔(Hall)除了与柯林武德一样批评萨顿外,还特别指责萨顿喜欢传记,并且尤其喜欢文献目录。他肯定萨顿为科学史作为一门学术学科的组织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又对萨顿居然忽视中世纪的手稿或欧洲的藏书,忽视自迪昂的时代开始重新撰写的中世纪科学史表示极大不解。霍尔甚至指出:“萨顿是一个学识极为渊博的学者,然而人们不能不怀疑,就所有的方面来说,他究竟是否曾经是一个历史学家。”退一步来说,在霍尔的眼里,即使萨顿是一流的科学史家,但其科学史并非一流的,“在科学史家中间,萨顿——只举一个例子就足够了——从未发觉的是,第一流历史学者并不使历史本身成为第一流的历史,并且,其他的优秀的历史学家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的也正是这一点。”

库恩对萨顿科学史的缺陷也曾予以明确批评。他指出,直到20世纪初,科学史一直受自孔多塞、孔德到丹皮尔和萨顿几乎连续不断的传统的影响,这一传统把科学的进展视为理性战胜原始迷信、人类以其最高方式发挥作用的唯一实例,由此产生的编年史最终是忠告式的,除了告知人们何人何时首先做出何种发现外,它所包含科学内容的有关信息异常之少。由于创建了科学史学科,萨顿值得人们的感激和尊敬,但是他所传播的科学史专业的形象却造成了许多损害,以这一方式写成的历史给人的印象是:科学史是合理的方法战胜粗心差错和迷信的了无生趣的编年史,而它毫无疑问会很容易地把人引入迷途。库恩的批评是有道理的,因为科学的真正历程是复杂而曲折的,远不是一条简单而笔直的路。

萨顿深受实证主义思想影响,因而明确指出其科学史的目的,是尽可能全面地阐述体系化了的实证知识的发展。他的科学史实质上是一种编年史,而编年史法首先无法找到充分的理由选择历史材料,只能得到杂乱无章的不得要领的历史。用这种方法所写成的编年史是初浅的,它不仅未对历史提供进一步的理解,而且还很有可能是歪曲了的、不真实的。萨顿从他的新人文主义哲学观去说明科学史的价值,并从人类文明的统一性信念中强调科学通史的重要性,这在编史方法上没有什么创新,而仅仅是继承孔德的实证主义编史学传统,因而也就存在实证主义编史学同样的问题。况且,萨顿的科学史企图做到事无巨细,包揽无遗,以为如果不解释科学发展的具体而微小的起源,以及发展上的无穷盛衰变化,就无法证明科学深刻的人性。这样一来,当萨顿把视野进一步扩大,把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放在一个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考察时,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就无从下手。实践已证明此法确实不是十分有效的方法,萨顿以毕生精力写作《科学史导论》,也只写到了14世纪,“鱼形”的结构(萨顿语)使任何想继续其工作的人都望而却步了。

在科学史的重要方法论原则方面,至今已先后出现了实证主义的编年史方法、思想史学派的概念分析方法,以及在20世纪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史方法。事实上,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部分最优秀的科学史著作都属于思想史范式。思想史和社会史方法作为对科学发展的两种解释,尽管都有不足之处,但是它们却有各自独到之处,若使两者互补或许可能构成一部完整的科学史。科学史的这些发展,无疑也可以视为对萨顿的编史方法的批评与纠正。无论如何,继承和发扬萨顿的科学史思想,继续他未竟的“写”一部人性化的科学史的伟业,这毕竟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使命,我们应该为此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1 科学家成才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生于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1855年从彼得堡师范学院毕业后担任中学的化学教师;1856年获得博士学位;1857年任彼得堡大学副教授;1859年去德国深造,集中精力研究物理化学;1861年回国,任彼得堡大学教授。

小时候,门捷列夫家境贫寒。全家有17个孩子,门捷列夫排行十四。在他出生才几个月,任中学校长的父亲就因突然双目失明而丢掉了校长职位,退休回家了。微薄的退休金维持不了这样一个大家庭的生活,全家只好搬到托波尔斯克附近的一个村庄去。他的舅舅在那里经营一座小型玻璃工厂,母亲在那里帮助管理工厂,还在工厂院内搞些副业,生活开始变得好过一些。那时,年龄很小的门捷列夫经常悄悄地溜进工厂,看工人怎样熔炼和加工玻璃,这对他以后从事与烧杯、烧瓶打交道的化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

1841年秋天,门捷列夫不满7岁就同哥哥一起考上了托波尔斯克中学,这在当地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但是不幸总是跟踪着门捷列夫一家。在他13岁时父亲去世了,3个月后姐姐也死了,一年以后工厂又遭火灾化为灰烬,妈妈只好带领全家从乡下搬回托波尔斯克。1849年春天,门捷列夫中学毕业,妈妈变卖了财产带着孩子们到了莫斯科,她很想让这个小儿子进大学,因为教师们一致说他具有卓越的智慧和才能。妈妈在莫斯科的大学四处奔波,都无济于事,最后决定到彼得堡去碰碰运气。她丈夫的朋友当时身居要职,在他的帮助下,门捷列夫被破格录取进彼得堡师范学院,他父亲就是在师范学院读书的,因为那里的学生完全免费。

门捷列夫读的是物理系。对来自一个小地方的穷学生来说,彼得堡师范学院的门槛太高了。但是,只过了一年,他就成了优等生。除了紧张的学习之外,门捷列夫开始撰写科学成就简评,并得到少量的稿费,这对他来讲是唯一的收入。因为,这时候他已失去了任何经济支持。舅舅去世了;不久,**姐也害肺病死了;最后,连慈爱的母亲也离开了人间。1854年,门捷列夫大学毕业了,他以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学院颁发的金质奖章。23岁时,他就成为副教授,31岁时又升为正教授。

门捷列夫能从一个西伯利亚小城市的穷孩子成长为彼得堡大学的正教授,这与他始终一贯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使门捷列夫获得最初的名声,是他撰写的《有机化学》。为了写这本书,他几乎整整两个月没离开过书桌。他常常接连几昼夜工作,中午休息不到几小时。年过7旬之后,由于积劳成疾,门捷列夫双目半盲。然而,他仍是每天从清晨开始工作,一口气写到下午5点半,然后吃"中饭"。饭后又继续写作。他去世时是坐在椅子上死去的,手里还握着笔。

门捷列夫是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之一。在1869年以前被发现的元素已有63种。为了探索元素之间的规律,许多化学家进行了元素分类的研究。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元素的性质进行各种分类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终于发现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量之间的周期变化,于1869年正式发表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并根据这个规律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元素周期律作为自然界的基本定律,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大大地促进了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的发展,恩格斯誉之为"科学研究的一大功绩"。

门捷列夫提出了溶液水化理论,为近代溶液学说奠定了基础。他研究了气体和液体的体积同湿度和压力的关系,于1860年发现了气体的临界温度。

门捷列夫首先提出了煤地下气化的观点,为煤气化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广阔的前景。在石油工业、农业化学,无烟火药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贡献。他还是一位气象探险家。为了研究高空大气层和观察日蚀,曾于1887年8月冒着生命危险,操纵气球升入高空进行探测,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门捷列夫的话说,"对于我来说,最好的休息就是工作。停止工作,我就会烦闷而死。"

他真的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07年1月20日早晨,门捷列夫逝世了。这位伟大科学家逝世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俄国社会。葬礼是隆重的,通向沃尔科公墓的道路两旁绵延着不尽的人流。在送葬的行列中,高举着一条很大的横幅上面画着"周期表"。横幅在北风中迎风摆动,把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不朽名字传向四方

杰出的航空航天科学有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他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完了中学。在中学时代,钱学森就立定了要为祖国富强发奋学习的志向。他读书非常用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当时附中学生课程很多。在高中课程中,有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化学等。由于他天资聪明和超人的记忆能力,没有感到太大的压力。他自己还选学了无机化学、工业化学和英语、德语等。他回忆中学时代的生活,感慨地说:"在我一生所受的教育中,附中的教育是至今怀念的非常好的教育。"

由于他在中学的学习课程高,成绩又好,进了大学,学得就比较轻松,但他仍十分用功。他立志每次考试都要在90分以上。说到做到,结果每学期的平均分数都超过90分以上,而且得到免交学费的奖励。

1935年,钱学森在上海交大机械工程系毕业后,考取了公费留美生。次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后又到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深造,成为美国航天科学创始人之一,被誉为"超音速飞行之父"的著名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的门生,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这期间,钱学森如饥似渴地研究数学、偏微分方程、积分方程、原子物理、量子物理、统计力学、相对论、分子结构、量子化学等。3年后他站到了现代数学与力学的最前列。后又研究航空结构,仅用了1年时间,便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冯·卡门教授不仅指导钱学森的学习,而且一再推荐这位有才华的青年科学家参加美国许多重要的、甚至是高度机密的工程技术工作,钱学森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给冯·卡门教授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教授对钱学森的工作很满意,并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

1943年,美国军方经过慎重选择,委托钱学森研究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这一重大课题。同年11月,他与马林纳合作提出了一份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为美国四五十年代研制成功的地对地导弹和探空火箭奠定了基础,成为美国复合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导弹的先驱。1949年他又回到加州理工学院,担任喷气推进课程和"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的***。开始研究核发动机,写出了第一篇核火箭技术的出色论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军方高度赞扬钱学森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巨大的、无法估计的贡献"。钱学森被认为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是"制空空军从螺旋桨式向喷气式飞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无人航天器过渡的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这时,钱学森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力学、应用数学和火箭技术权威,流体力学开路人之一,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与航天技术的先躯,工程控制站的创始人。

1949年仲秋之夜,月圆夜静。钱学森与周围十几个中国学生共度中秋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们怀念着祖国,传递着新中国诞生的喜讯,一个个归心似箭。当夜,他们悄悄地商议了回国的计划。

万万没有想到,为了回到自己解放了的祖国,钱学森竟历尽千难万险,经受了整整5年多时间的折磨和关押,他的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体重竟下降了30磅。

1954年,钱学森写了洋洋30万言的《工程控制论》一书。他说:"那是写给美国当局看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们知道自己已改变了科研方向,以便尽快获准回国。1955年8月2日中美大使级会谈,我国大使王炳南受周恩来总理的嘱托,在会上代表中国政府揭露了美国当局在违背本人意愿的情况下,监禁中国公民钱学森以阻挠他回国的卑劣行径。美方不得已,被迫于8月4日准许钱学森离开美国回到新中国。

1956年,钱学森受命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导弹研究院院长职务。就在当年,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是钱学森带领我国自己的专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很短时间内研制出我国第一枚导弹,此后又攻下了中型导弹技术及火箭技术。钱学森坚信:"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在他的领导和组织下,1964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获得成功。接着又进行了用中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导弹飞行正常,原子弹在预定的距离和高度实现核爆炸,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有了用于自卫的导弹核武器。

1970年4月24日,钱学森又与其他科学家一起,成功地发射了重量为173公斤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这颗卫星向全世界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了新中国的航天时代迎来了新的曙光。

航空航天事业上的每一项成就,都倾注了钱学森的心血与智慧,他把聪明和才智全部献给了国家的航天事业。他总结了我国导弹武器和航天器系统的研制经验,将工程控制论提炼为系统工程理论,推广应用于军事运筹、社会经济、社会法制、农业生态、人体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和美学领域,对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钱学森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他喜欢音乐、美术和书法等。学生时代还是有名的铜管乐手。他同他的夫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蒋英合作写过关于发展音乐事业的文章。

钱学森热爱祖国,更热爱社会主义的祖国。当年他放弃优裕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投向祖国怀抱,就是明证;钱学森热爱人民,他说:"作为一名中国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就是对我最高的奖赏。"

杰出数学家华罗庚

在中国现代数学洪荒之地,有一位抱定"战士死在沙场幸甚"的开拓者,他就是华罗庚。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论、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个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也是我国进入世界著名数学行列最杰出的代表者。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王方法"、"华氏算子"、"华氏不等式"等。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两百多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被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经典著作之列。他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筛选出了以改进工艺问题的数学方法为内容的"优选法"和处理生产和组织与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他是美国科学院历史上第一个当选为外籍院士的中国学者。他还当选为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他的名字进入美国华盛顿斯密司-宋尼博物馆,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88个数学伟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他喜泪沾裳。为了重建自己的家园。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美国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丢下了优厚的薪俸、汽车和洋房,怀着一腔热诚,携全家,登上一艘轮船于1950年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他在户口簿的文化程度一栏中填上了:"初中毕业"4个字。这对华罗庚来说是个难忘的字眼,而对别人来说又是个费解的事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还是让我们来看着他的成才道路吧。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开了一个小杂货店,惨淡经营,艰难谋生。华罗庚15岁那年,毕业于金坛县初中,后到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读书。由于家庭贫寒,交不起饭费,只念了1年,就离开学校,失学了。

华罗庚从小聪明好学,念初中时,在数学课上就表现出了特殊的才华。一天王维克老师给全班出了一道数学题,这是一道出自《孙子算经》的题目:"今朝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王老师在读这道题时,读得很慢,声音抑扬顿挫。读完题目后,王老师把目光扫向全班同学,一张张紧张思索的面孔,一道道疑惑不解的目光尽在王老师的视野之内。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物品是23个。"这是个熟悉的声音,这声音把同学们从思索和疑惑中唤醒过来。大家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这个最先说出答案的同学就是少年华罗庚。华罗庚在解这道题时是这样想的:从"七七数之剩二"开始,就是说,七数余二,那么七的倍数再加二定是这个数,不防设这个数是7×3+2=23。再对23进行检验:23被3除,余2;23被5除余3,因此,23符合题目条件。正是由于华罗庚从小勤奋好学,王维克老师加倍看重他的聪明与才华。华罗庚在学校时给王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就在华罗庚18岁那年,王维克老师当上了金坛县中学的校长。王校长爱惜人才,把华罗庚请到学校当会计兼做事务工作。从此,华罗庚更忙起来了。他回忆这段时间的经历时说:"除了学校繁重的事务外,早晚还要帮助母亲料理小店的事务。每天晚上大约8点钟才能回家。清理小店的帐目之后,才能钻研数学,常常到深夜。"这就是说,即使在繁忙的事务之后,华罗庚也不忘学习数学,因此,他的数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华罗庚19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借了一本杂志,名叫《学艺》,在这本杂志的第7卷10号上刊登了一篇由苏家驹教授撰写的文章《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引起了华罗庚的浓厚兴趣。通过阅读与思考,华罗庚发现文章中存在着根本性的错误。于是他问王校长,"能不能写文章批评苏教授文章中的错误?"华罗庚的提问得到了王校长的肯定回答:"当然可以,就是圣人,也有错误,有什么不能批评的!"王校长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名著《神曲》的译者。他的一席话给华罗庚以很大的鼓励。于是华罗庚写了一篇逻辑严谨、说理充分的文章,经王校长过目与修改后,寄给了上海的《科学》杂志。文章于1930年发表了。文章一发表,就引起了当时不少人的重视。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看到了这篇文章。而且得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仅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金坛县初中的青年人,更感到震惊。他看出了华罗庚的才华,马上写信到金坛中学,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华罗庚接到信后,再三考虑:一方面,他想起在此之前曾因王校长让他在金坛县初中教补习班,由于有人向上告状说王校长任用一个不合格的教员(一个初中毕业生怎么能有资格教初中),王校长不得不辞去校长职位,而且自己也不再教书;另一方面,由于自己家境贫寒,连去北京的路费都有困难,于是回信婉言谢绝了熊教授的邀请。熊教授接到华罗庚的回信后,这位求贤若渴的"伯乐"又写信去催。信中说:如果你不来,我将亲自去金坛拜访你。华罗庚又一次收到熊教授的来信,从中得知其邀请的真切与诚意,觉得自己实在不能辜负熊教授的好意,只好由父亲出面借了路费,应邀到了清华大学。

在清华大学,华罗庚当上了一名助理员。主要职务是管理数学系的图书、收发公文、代领文具、绘制图表等。这样,他可以利用工作之余读书、听课。由于熊教授的安排与指导,华罗庚学业进步很快,学习也更加刻苦,常常自学到深夜。他只用一年半的时间就修完了大学课程,用4个月的时间自学了英语,并能达到读英语数学文献的水平。另外,他还自修了德文,特别是他听了研究生课程后,数学修养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不断取得了新的成果。他写的3篇论文,先后在国外数学杂志上发表,清华大学的教师对他不得不刮目相看。不久,在清华大学的教授会议上决定让他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人任清华大学的教师。可见,华罗庚的成才主要是由于他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华罗庚在给中学生谈学习数学时说过:"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他还说:"我不轻视容易的问题,今天练习了容易的,明天碰到较难的也就容易了。我也不怕难的问题,我时刻准备着在必要时把一个问题算到底。我相信,只要辛勤劳动,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攻不破的堡垒。"华罗庚就是这样刻苦学习,才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青年,自学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的。

1936年熊庆来教授又推荐华罗庚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38年华罗庚回到日本铁蹄下灾难深重的祖国,由熊庆来教授推荐当上了昆明西南联大教授,当时的他年仅28岁。在西南联大期间,华罗庚的生活是清苦的。他们一家住在昆明郊区的一个小村子中的两间小厢楼里,厢楼下是猪栏、牛圈,卫生环境可想而知。华罗庚在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晚上一灯如豆。所谓灯,乃是一个破香烟罐,放上一个油盏,摘些破棉花做灯芯。为了节省菜油,芯子捻得小小的。晚上牛蹭痒,擦得地动山摇,危楼欲倒!"华罗庚虽然居住在这样的厢楼中,过着艰难的生活,但他还是勤奋努力,不断地耕耘,用3年时间写出了一部数学手稿,名为《堆垒素数论》,华罗庚写完《堆垒素数论》后,自然打算出版成书。于是他又把中文稿译成英文稿,并把中文稿寄到当时的"中央研究院",但是,中央研究院不但未能给予出版,还把手稿弄丢了。这对华罗庚是一个莫大的打击,3年的心血,付之东流,怎么不使他心疼呢!后来,华罗庚把手头的一份《堆垒素数论》英文稿寄到当时苏联的维诺格拉托夫院士那里,终于由苏联把英文稿译成俄文稿出版了。这本书出版后,引起了世界数学界的震动。新中国成立后《堆垒素数论》(俄文版)又被译成中文,在自己的祖国出版了。像《堆垒素数论》先在别国出版,后在国内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上也属于罕见的现象。

华罗庚一共上过9年学,只有一张初中毕业文凭,却成了蜚声中外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的一生是勤奋好学的一生,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他的格言"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披露了这一成功的秘诀。他提出的"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的箴言是值得后人永志不忘的。这位开拓中国现代数学研究的巨人,逝世前的遗愿竟是"甚盼尸体能对革命有用,俟墙可作人梯,跨沟可作人桥。"

南北朝科学巨匠祖冲之

一位德国数学家讲得好: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上,许多国家的数学家都曾寻找过更加精密的圆周率,因此圆周率的精密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数学发展水平的标志。根据这种说法,我们就能认识到祖冲之的辉煌成就,具有多么巨大的意义,从中看出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高水平。

祖冲之(公元429~500),字文远,范阳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北)人,生活于南朝的宋、齐之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发明家。祖冲之卓越的数学成就,在世界数学史上闪耀着光芒,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南朝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因而也对科学技术进步提出较为迫切的要求。这为祖冲之的科学成就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祖氏家族世代掌管历法。祖冲之从小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对于自然科学、文学和哲学都有浓厚的兴趣。他尤其酷爱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苦心钻研。当时宋朝政府中有一个研究学术的机关,叫华林学省,祖冲之青年时期就被吸收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祖冲之一面研究继承家学,一面学习我国古代及外国传入的科学成就。他博览群书,兼学百家,为后来的科研工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祖冲之小时候酷爱数学和天文,学习非常刻苦,他"专攻数术,搜炼古今",把从古代到6世纪所保存的观测记录和有关文献,几乎全部搜集来作为参考。他对圆周率的研究开始得很早,后来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相传,有一天,夜已经很深了,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周髀算经》上说,圆周的长是直径的3倍,这个说法对吗?天还没亮,他就把妈妈叫醒,要了一根绳子,跑到大路上,等候着马车。突然,来了一辆马车,祖冲之喜出望外,要求量马车的轮子,经过再三测量,他总觉得圆周长大于直径的3倍,究竟大多少?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他的脑子里,直到40多岁,才解开了这个谜。

祖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对圆周率的精确推算。现在都知道,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这是一个常数,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已经证明,π不但是一个无理数,而且是一个超越数,就是说,既不能用有限的数字精确地表示它,也不能用有限的代数式精确地表示它。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包含在与他儿子祖恒合著的《缀术》中。这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呢?

原来,为了传播我国历代的数理精华,唐朝选定10部具有代表性的算书作为课本,称为《算经十书》,即《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五经算术》、《缀术》、《辑古算经》。在这10部鸿篇巨著中,内容最丰富的是《九章算术》。魏晋时数学家刘徽作注以后,才使人们能够理解它的内容。后来,祖冲之感到刘徽的注意犹未尽,就写了数十篇专题论文,称为《缀术》。作为对刘徽注的补充。《缀术》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科学巨著,内容博大精深,连当时的"学官"也看不懂。到了唐朝被列为国立学校的必读教材,需学4年,是学习时间最长的算书。日本和朝鲜在12世纪也把《缀术》作为教科书。后来在北来中期失传,这是数学界的重大损失。《缀术》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在唐朝魏徵等编著的《隋书·律历志》中有一些记载:"宋末,南徐州人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nù,不足)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

这里,"开"是开创,"以圆径一亿为一丈",是分直径一丈为一亿等分:"盈数"是圆周的过剩近似值,"朒数"是不足近似值;"正数"是正确数值,即真值。

上面的记载,包含了三点意思:

131415926<π<31415927;这一光辉的数据,使我国在数学上又创造了一个世界第一,在圆周率计算这个领域遥遥领先世界长达1000年。1000年后,相继又有法国数学家韦达取得以上结论一,德国数学家渥脱重新取得结论二,并由亚西亚阿尔、卡西打破祖冲之创造的结论一的世界纪录。

日本的数学家三上义夫将祖冲之的"密率"称为"祖率"。莫斯科大学礼堂前的廊壁上,用彩色大理石镶嵌着的世界著名科学家肖像中有我国两位,其中之一就是祖冲之。60年代初,人类探索太空奥秘时,曾将月球背后的一个山脉命名为祖冲之山。祖冲之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光荣,世界人民将永远缅怀这位科学巨人。

青年科学家陈章良

1986、1987年,在展示美国生命科学最高水平的盛会上,中国最年轻的陈章良教授,两次发表震惊世界的新发展,大会打破与会者每人15分钟即席发言的惯例,特许他的发言可延至半小时。他发现的有特殊功能的DNA,被国际同行专家称为"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里程碑"。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1991年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这项奖,被世界称为"青年诺贝尔奖",每次只奖一个人,陈章良是全票通过陈章良以他十分显赫的研究成果,登上了世界杰出青年科学家的领奖台,这完全是他勤奋好学的结果。

陈章良1961年出生在一个渔民家中。父母不识字。他6岁时就要帮助母亲带弟弟、喂猪、捡猪粪,上街买东西等。上小学后,他常常凌晨4点起床,帮妈妈做完家务活,再赶到学校去上课。清贫的农家生活、艰苦的劳动锻炼,培养了他不怕苦,能吃苦的顽强奋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陈章良无论上小学、中学、大学还是在国外学习,都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上中学时,他常主动留下来打扫实验室,并在老师的允许下,自己动手做实验。他平时做一些习题时,总是不满足书本上的标准答案,而是开动脑筋,提出另外几种解题方法,同老师一起研究。他在国外学习时,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他每次都是第一个走进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他比别的同学提前一年半获得华盛顿大学的博士学位。

在国外的学习结束了,陈章良的导师恳请他留在美国,几家著名的美国大学、大公司,都愿意为他提供优厚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并高薪聘请,委以重任。但是,这位满怀报国热情的青年科学家婉言谢绝了同行们的盛情,毅然回到祖国,开始了他新的、艰苦的创业历程。

陈章良抱着要为中国人争一口气的想法,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建起了中国第一个"蛋白质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外国专家们参观完这个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后说,这里的条件已足以完成当今国际上最新的植物基因工作操作了。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可它却患有多种病毒,影响其质量和产量,国家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大量烟草。在陈章良指导下的实验室,利用基因工程成功地培育出抗病毒的优质烟草品种,并很快在种烟产地推广开来,之后还出口到国外。外国专家对此项研究与推广的速度之快十分惊讶。就在这个实验室里,陈章良和他的伙伴们还利用基因工程消除了黄瓜X·Y病毒,新品种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大田。

陈章良为使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工作起来简直是"玩命"。他除教书、讲学和指导博士生以外,还要亲自做实验,几乎没有空闲时间留给自己去料理生活。有人问他:"你这样拼命干累不累,后悔不后悔?"他说:"爱我所爱,无怨无悔。"陈章良在用自己的全部心血,谱写着一曲科学家爱事业、爱国家的壮丽颂歌。他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新星,升起在世界生物学界的上空。

因为三毛本身就不是一个爱情的象征,她的爱情本身就不够完美,当然,这也只是单单只如果您想要的是一份合家欢乐大结局的爱情故事的话。

那么之所以说三毛作为一个科学家,是因为她就在做科学家做的事情。我们在百度词条中,其实可以查找到科学家实则是指对于一个对真实的感情,或者是身边的环境的进行认知探索的人。

那么读过撒哈拉沙漠的人其实就可以懂得为什么称三毛为科学家。三毛的这本撒哈拉沙漠,不仅仅是记录了三毛在撒哈拉生活的一系列事件。其实也通过三毛他这个人的角度来对于撒哈拉的风俗,地域风情以及人进行了第三视角的描写。

她去到撒哈拉沙漠,不仅仅是像她所说撒哈拉沙漠是她的第二个故乡,更多的是想以亲身的体验去了解撒哈拉沙漠这个神秘的地方。

不仅仅是这一个地方,其实三毛也去过很多的地方,比如说西班牙呀,到了后期,她和荷西一起去住的那个小岛。

她每到一个地方都记住了自己在那里生活的一系列事件,其实在这些事件中,我们就可以通过三毛的视角了解到很多有关的风俗人情以及三毛她自身对于这些事件的一个认知和感受。

但是其实可能对于三毛这个人而言,她并没有意识到她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可以被称之为科学家。那么,她这么做仅仅只是她想用文字来表达他所经所历所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822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