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在英国发表用希腊神话写的长诗《恩底弥翁》时,曾遭受评论界激烈抨击,唯有雪莱给了他宝贵支持,二人在意大利邂逅,遂结金兰。济慈病故后,雪莱悲痛异常,称亡友为“生命与自然的象征”。孰料,雪莱本人也于翌年在意国覆舟溺死海中,骨灰葬在罗马的非天主教徒墓园,成为建立“济慈—雪莱纪念馆”、将两位英国浪漫派诗人名字紧紧相联的缘由。
济慈,J·JohnKeats(1795~1821)。
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他的父亲以经营马车行为业,生活比较富裕。1804年父亲去世,母亲再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810年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管他们弟兄的财产。
1811年,济慈由保护人安排离开学校,充当医生的学徒。他对医学并不厌弃,但也喜好文学,并在中学的好友查尔斯·克拉克的鼓励之下开始写诗,模仿伊丽莎白时代诗人埃德蒙·斯宾塞。
1815年10月,济慈进入伦敦一家医院学习。这时他已热爱写诗,深受诗人亨特和华兹华斯的影响。1816年5月在亨特所编《检察者》杂志发表十四行诗《孤寂》。1816年7月,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继续学习外科。同年夏写成十四行诗《初读查普曼译荷马史诗》。10月间经克拉克介绍,与亨特相识,并与雪莱、哈兹里特、兰姆等人来往。11月间,济慈决心从事文学创作,通知他的保护人,放弃学医。1817年,济慈出版第一部诗集,其中大多带有模仿的痕迹,但也有佳作,如上述的读荷马史诗的十四行诗和《蟋蟀与蚱蜢》等,而《睡眠与诗》则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给人们以安慰,并提高他们的思想。诗集出版后得到好评。4月,济慈写作长诗《恩底弥翁》,以凡人恩底弥翁和月亮女神的恋爱故事为题材,虽嫌松散,但已显出他对周围世界中的美的境界的`敏感和独特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济慈也形成了许多对哲学和艺术的观点,其中著名的有“天然接受力”的思想。
根据济慈的解释,在一个大诗人身上,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如莎士比亚就突出地具有这种能力。1817年冬,济慈在伦敦与华兹华斯相见。虽然他仍然钦佩华兹华斯的诗,却不喜欢他的为人。和亨特也渐渐疏远。
1818年3月,济慈去外地照顾患病的弟弟托姆。这时他写成取材于薄伽丘的《十日谈》的叙事诗《伊萨贝拉》。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强调感官享受转而强调思想深度。长诗《恩底弥翁》出版后,有3家保守的杂志进行指摘,甚至对济慈进行人身攻击。但这并没有使他灰心,或像传说那样使他过早去世,他更加自信地向友人说:“我想在身后是能名居英国诗人之列的。”他立即开始写作以希腊神话中新神和旧神的争夺为题材的史诗《许佩里翁》,使用无韵诗体。在他弟弟去世前完成了两章。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始终爱慕的女友芳妮·布劳恩。
1819年1月,济慈写成长诗《圣爱格尼斯之夜》,这首诗采用了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的情节,绚丽多彩,表达了对托姆去世的哀悼和对他与芳妮关系的忧虑。1819年又开始写《圣马克之夜》,但未完成。1819年春夏之间,济慈写成他的传世之作,如颂诗中的《夜莺》、《希腊古瓮》、《哀感》、《心灵》和抒情诗《无情的美人》,十四行诗《灿烂的星,愿我能似你永在》等。它们和上述的《圣爱格尼斯之夜》以及早期的十四行诗《初读查普曼译荷马史诗》等,成为济慈诗作的精华,也是英国诗歌中的不朽之作。同年,济慈开始写作以蛇化美女的神话为内容的抒情诗《莱米亚》,同布朗合写剧本《奥托大帝》,并改写《许佩里翁》。9月间还写了具有丰实静谧之美的《秋颂》。10月,济慈在伦敦同芳妮订婚。但他这时因看护托姆而传染了肺结核病。1820年7月,他的诗集《莱米亚,伊萨贝拉,圣爱格尼斯之夜和其他》出版,反应良好。9月间他遵医生之嘱,由友人陪伴去意大利休养,但终于不起,于1821年2月23日在罗马去世。遵照他的遗言,墓碑上写着:“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
济慈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甚强。这和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有密切关系。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在瓦砾中啄食”。他在《伊萨贝拉》中对伊萨贝拉的两个贪婪的哥哥的3段描写,曾被伯纳·萧称为集中表现了马克思谴责剥削者和剥削制度的思想。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丁尼生、布朗宁,后来的唯美派诗人如王尔德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济慈的手迹济慈的书信不仅有传记价值,而且也包含着有关诗歌和哲学的精辟见解。
灿烂的星!我祈求象你那样坚定——
但我不愿意高悬夜空,独自辉映,
并且永恒地睁着眼睛,
象自然间耐心的、不眠的隐士,
不断望着海滔,那大地的神父,
用圣水冲洗人所卜居的岸沿,
或者注视飘飞的白雪,象面幕,
灿烂、轻盈,覆盖着洼地和高山——
呵,不,——我只愿坚定不移地
以头枕在爱人酥软的胸脯上,
永远感到它舒缓地降落、升起;
而醒来,心里充满甜蜜的激荡,
不断,不断听着她细腻的呼吸,
就这样活着,——或昏迷地死去。
作品:《济慈诗选》
作者:济慈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派的杰出代表,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在英国的大诗人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比济慈的出身更为卑微。”
他英年早逝,在短短7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济慈在18岁之前没有写过诗),济慈创造了那么多充满想象力、气势磅礴、直指人心的作品,足以使他进入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的行列”。
济慈在《希腊古瓮颂》中提出了“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这个内涵深刻的命题, 对后世抒情诗的创作影响极大。
济慈对英国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的文学有着巨大的影响,他从三个方面影响了众多的的诗人和艺术家:丰富的感官描写,舒适恬静地表现中世纪的理想,有关艺术和思想,或思想和世俗的悖论。深受济慈影响的诗人和艺术家主要有:浪漫派诗人托马斯·胡德,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诗人艾尔弗雷德·丁尼森,前拉斐尔派诗人和画家D·G·罗塞蒂,象征派诗人w·B·叶芝以及死于一战的年轻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等。济慈为他们的诗歌提供了创作灵感、写诗的技巧、故事内容和主题风格。
济慈不但以其优美的诗篇为英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而且还以其诗歌的影响为英国文学(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约翰·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6年发表处女作《哦,孤独》。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崭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像”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http://baikebaiducom/view/39091html
济慈简介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早年学医,但热爱写诗,1816年11月弃医从文,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819年春夏之间,济慈写成他的传世之作,如颂诗中的《夜莺》、《希腊古瓮》、《哀感》、《心灵》和抒情诗《无情的美人》、十四行诗《灿烂的星,愿我能似你永在》等,它们和早期的十四行诗《初读查普曼译荷马史诗》以及长诗《圣爱格尼斯之夜》,成为济慈诗作的精华,也是英国诗歌中的不朽之作。
1819年9月,济慈写了具有丰实静谧之美的《秋颂》。10月,他在伦敦同范妮订婚。但这时他因看护弟弟托姆而传染了肺结核病。1820年9月,他遵医生之嘱,由友人陪伴去意大利休养,但终于不起,于1821年2月23日在罗马去世。遵照他的遗言,墓碑上写着:“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
济慈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很强。他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http://gbjcbnupcomcn/czyw/newsdetailcfmiCntno=2107
http://wwwmrmynet/show_mraspid=4221&wz=0
一、济慈的代表作品是——《恩底弥翁》。
二、恩底弥翁:
恩底弥翁(古希腊语: Ἐνδυμίων, Endymiōn),又译安狄明(此译名出自《斐多篇》),希腊神话中的美男子,牧羊人。卡吕刻(Calyce)与厄利斯国王埃特利俄斯之子,一说为宙斯(Zeus)之子。恩底弥翁最著名的传说是与月亮女神塞勒涅(Selene)的恋情,最后恩底弥翁处于长眠,永葆青春,每夜在睡梦中与塞勒涅相会(恩底弥翁的美梦)。
三、关于恩底弥翁:
希腊神话中关于恩底弥翁身份的说法较多,为厄利斯国王,带领埃俄利亚人从特剌刻来到厄利斯,并在此建国筑成,与一个仙女结婚,生下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据伪阿波罗多洛斯(《书库》)说,恩底弥翁是卡吕刻(Calyce)与厄利斯国王埃特利俄斯(Aethlius)之子,另一说为众神之王宙斯(Zeus)之子,又有根据史料认为恩底弥翁是来自卡里亚(Caria)的牧羊人。老普林尼则认为恩底弥翁是第一个观察月亮运行轨迹的人,并用此说来解释恩底弥翁与月亮女神每夜的相会。
四、传说:
恩底弥翁是位风度翩翩的青年牧羊人,他在小亚细亚的拉特摩斯山(Mount Latmus)牧羊。他住在一幽静明媚的山谷中,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有时,当羊群在四周茂盛的草地上逍遥自在地吃草时,他就在草地上沉睡,丝毫不受人世间悲伤与忧虑的侵扰。
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当塞勒涅驾着马车穿越天空时,无意中看到一位漂亮青年正在下面静谧的山谷中睡觉。她芳心荡漾,对他充满爱慕之情。她从月亮马车中滑翔而下,匆忙而深情地偷吻了一下他的脸,甚至当熟睡中的恩底弥翁睁开双眼看到仙女时,也有点神魂颠倒。但眼前的一切很快消失,以致他误认为这是一场梦幻。每天夜间,塞勒涅都从空中飘下偷吻熟睡中的牧羊人。然而女神偶尔一次的失职引起了主神宙斯的注意。众神与人类之父决定永远清除人间对女神的诱惑。他将恩底弥翁召到身边令他作出选择:任何形式的死亡;或者在永远的梦幻中青春永在。牧羊人选择了后者。(另一说为月神请求宙斯让恩底弥翁长眠并永葆青春)他永眠在拉特摩斯山上。每晚月亮女神怀着悲哀的心情看望他,吻他。
五、约翰·济慈简介:
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杰出的英国诗人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员。济慈才华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去世时年仅25岁,可他遗下的诗篇誉满人间,他的诗被认为完美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济慈被人们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