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说的具体是哪首toccata
印象中Poulenc好像不止一首 Trois Pieces里面有一首toccata 你应该指的就是这个了
留下你的邮箱 乐谱我发给你
Francis Poulenc是法国作曲家 钢琴家 1899-1963 是反对浪漫乐派和debussy等法国传统音乐家的法国“六人团”成员之一
他的创作强调旋律的造型美 只要是自然音与旋律性的 饰之以不谐和性
他所表达的情感常常是欢乐与忧愁的混合
在处理独奏乐器上有独到之处 协奏曲都有较高的认可
宗教音乐曲调优美 令人沉浸于喜悦之中 承袭了海顿的传统
他的作品本质上是即兴式的 早期创作多有喜悦的明亮 而稍后的作品渐渐向内收敛 有结晶的效果
埃里克•萨蒂 (Erik Satie 1866-1925)国作曲家萨蒂是一位玩世不恭的音乐怪杰。他虽然未采用巴洛克的风格写作,但以率直质朴的音乐风格著称,其音乐观点对现代音乐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新古典主义的先驱。萨蒂反对浪漫主义,也反对印象主义。他对 19 世纪末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的后期浪漫主义及表现主义的夸张形式十分反感,说“ 不是出自真诚的音符 , 我一个也不写 !”这种简约主义的风格确实为新古典主义乐派奠定了基础。他还认为德彪西的音乐是近视眼中看到的景象,是粉饰太平的海市屋楼,同时他也不喜欢德彪西那种过于华丽繁复精细的音乐语言,而提倡简单自然、朴实无华的表达。萨蒂喜欢表现怪诞的形象和狂悖的思想。他的全部创中,钢琴作品所占的比例最高,并多为小品。
在萨蒂的钢琴音乐中既没有庞大的气势,也没有浓重的激情,只有简洁而平静的“白话”,然而他的钢琴作品却常冠以奇特或有讽刺意味的标题,如《几百年和一刹那》、《中午的晨曦》、《脱水后的胎儿》、《害牙疼的猫头鹰》等等。他那玩世不恭、辛辣怪诞的作风恰恰与印象主义的艺术风格大相径庭 , 萨蒂最具代表性的钢琴曲《3首梨形小品》就是为了答复德彪西那句 “萨蒂的音乐缺乏形式” 的批评而作的。意即他的作品形式就是梨形①。《3首吉姆诺培迪》也是萨蒂的代表佳作。乐曲由单纯的旋律构成逐次反复的乐节,而在低声部支持旋律的仅为一些简单的节奏和单一的调式化和弦。整首曲子的音乐进行纯朴明净、色彩淡雅、毫无虚饰。
萨蒂对法国六人团有着直接的影响。六人团中的普朗克(1899—1963)对钢琴音乐的贡献最大,一生写下数十首钢琴曲,大部分为名符其实的即兴小品。还有双钢琴的奏鸣曲与双钢琴协奏曲,以及《钢琴协奏曲》、《主题与变奏曲》等。普朗克深受拉威尔和萨蒂的影响。纯朴明晰和幽默讽刺兼而有之。他早期追摹法国古键盘音乐风格并赋予其新意,旋律自然流畅、和声抚媚动听。
Jean-yves Thibaudet被誉为「在当今众人面前最令人兴奋的天才之一」,钢琴家提鲍德以其雄辩式的分句、光辉的色彩,与灿烂的技巧而闻名於世。而师法其诗意诠释的演奏家更遍及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与远东。在过去十七年里,他曾经与世界各主要乐团合作过,包括了波士顿交响、芝加哥交响、纽约爱乐、克利夫兰管弦、洛杉矶爱乐、费城管弦、旧金山交响、蒙特利尔交响、伦敦交响、皇家音乐会堂管弦、史卡拉剧院管弦、法国国家交响,以及鹿特丹爱乐。与其合作过的指挥则包括了阿胥肯纳吉、布隆斯泰特、夏伊、杜特华、葛济夫、雷帕德、李汶、史特拉金,以及提尔森 汤玛斯。
兼具法国与德国血统的提鲍德出生於法国里昂,五岁开始学习钢琴,七岁首次公开演出。他的老师狄斯卡维斯(Lucette Descaves)与拉威尔过从甚密。十二岁时提鲍德进入巴黎音乐院学习,同时也与西可里尼(Aldo Ciccolini)学习。西可里尼在音乐上对他的影响甚深,也是他最大的支持者。十五岁提鲍德获得音乐院的第一名成绩。三年后,也就是在1981年,赢得了青年音乐演奏家奖(Young Concert Artist Auditions)。
身为已出版过二十馀张专集的DECCA专属艺人,提鲍德的首张专集便是具里程碑意义的《拉威尔钢琴作品全集》(CD 433 515-2)。这张专集除了获得葛莱美奖的提名,亦赢得了德国「唱片大奖」的肯定。两套德布西钢琴作品全集(CD 452 022-2, 460 247-2)中,第一集已经获得了法国音叉奖的肯定。「能够录制德布西钢琴作品全集绝对是我生命中的里程碑」—提鲍德如是说。1992年,与指挥夏伊和皇家音乐会堂管弦乐团合作录制了梅湘的钜作《艳调交响曲》(CD 436 626-2),这张专集获得了爱迪生大奖与音叉奖的双重肯定。他表示:「这部作品本身就是生命的循环,宛如充满爱、欢愉,以及各种事物的巨大建筑。当我们演奏时,听众从头到尾都保持静默,紧绷的情绪直到最后才获得释放。」1997年提鲍德的录音曲目有了更宽广的发展。演奏爵士钢琴大师比尔艾文斯作品的《提鲍德与比尔艾文斯的对话录》专集(CD 455 512-2),获1998年「回声德国唱片大奖」。美国告示排杂志评论这张专集:「由於深刻瞭解德布西与拉威尔作品对爵士钢琴的影响,因而能将这些作品诠释完美。」
提鲍德目前定居巴黎与洛杉矶两地,并且培养音乐以外的广泛兴趣,包括了优雅的时尚。在演奏行程之外,他也从事水上运动、阅读、参访博物馆,并享受醇酒、美食,以及知性的对话。「当我不演奏钢琴时,我不会挂念它,但是当我重回它的怀抱时,我会以更大的欢愉心情,重新探寻旧作的内涵」
埃尔温·薛定谔
百科名片 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物理学家。概率波动力学的创始人。1887年8月12日生于维也纳,1961 年1 月4日卒于奥地利的阿尔卑巴赫山村。1906 年入维也纳大学物理系学习。1910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维也纳大学第二物理研究所工作,直到1920年以前主要在维也纳大学任教,1921~1927年在苏黎世大学任教,开头几年,他主要研究有关热学的统计理论问题,写出了有关气体和反应动力学、振动、点阵振动(及其对内能的贡献)的热力学以及统计等方面的论文。他还研究过色觉理论,他对有关红绿色盲和蓝**盲频率之间的关系的解释为生理学家们所接受。中文名:埃尔温·薛定谔外文名:Erwin Schrodinger国籍:奥地利出生地:维也纳出生日期:1887年8月12日逝世日期:1961 年1 月4日职业:物理学家毕业院校:维也纳大学主要成就:概率量子力学-波动力学的创始人
目录人物简介人物经历个人档案人物生平趣闻轶事遭遇挑战写出方程浪漫故事性情中人成果及荣誉主要作品四维量子力学社会评价人格形象独到的贡献丰富的思想展开
人物简介 Erwin Schr&振动粒子几率化,弦论的量子决定论诠释振动中的量子概率量子力学--波动力学的创始人
人物经历 薛定谔1887年,8月12日出生于维也纳。
1906年,进入维也纳大学物理系学习。
1910年,取得博士学位,在维也纳大学第二物理研究所工作。
1921年,任瑞士苏黎世大学数学物理学教授。
1926年,证明波动力学与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
1927年,接替普朗克到柏林大学担任理论物理学教授,并成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1933年,因纳粹迫害移居英国牛津,在马格达伦学院任访问教授。同年与狄拉克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晚年定居爱尔兰。
1956年,返回维也纳大学物理研究所,获得奥地利政府颁发的第一届薛定谔奖。
1961年1月4日,病逝于阿尔卑包赫山村。
个人档案出生:1887年8月12日
出生地:奥地利维也纳
逝世:1961年1月4日
逝世地:奥地利维也纳
研究领域: 物理学,生物学,哲学(最主要的为物理学)
著名成就:薛定谔方程
国籍: 奥地利
研究机构:弗罗茨瓦夫大学苏黎世大学
柏林大学牛津大学
格拉茨大学
都柏林高级研究学院
母校: 维也纳大学
博士导师: 弗里德里希·哈泽内尔
获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
人物生平薛定谔(1887 年~1961年)(德文:Erwin Schrdinger; 英文通常写作Erwin Schrodinger)1913年与RWF科尔劳施合写了关于大气中镭 A(即Po)含量测定的实验物理论文,为此获得了奥地利帝国科学院的海廷格奖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服役于一个偏僻的炮兵要塞,利用闲暇研究理论物理学。战后他回到第二物理研究所。1920年移居耶拿,担任M维恩的物理实验室的助手。
1925年底到1926年初,薛定谔在A爱因斯坦关于单原子理想气体的量子理论和LV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说的启发下,从经典力学和几何光学间的类比,提出了对应于波动光学的波动力学方程,奠定了波动力学的基础。他最初试图建立一个相对论性理论,得出了后来称之为克莱因-戈登方程(见场方程)的波动方程,但由于当时还不知道电子有自旋,所以在关于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理论上与实验数据不符。以后他又改用非相对论性波动方程──以后人们称之为薛定谔方程──来处理电子,得出了与实验数据相符的结果。1926年1~6月,他一连发表了四篇论文,题目都是《量子化就是本征值问题》,系
埃尔温·薛定谔统地阐明了波动力学理论。
在此以前,德国物理学家WK海森堡、M玻恩和EP约旦于1925年7~9月通过另一途径建立了矩阵力学。1926年3月,薛定谔发现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是量子力学的两种形式,可以通过数学变换,从一个理论转到另一个理论。
薛定谔起初试图把波函数 解释为三维空间中的振动,把振幅解释为电荷密度,把粒子解释为波包。但他无法解决“波包扩散”的困难。最后物理学界普遍接受了玻恩提出的波函数的几率解释。
1927年~1933 年接替 M普朗克 ,任柏林大学物理系主任。因纳粹迫害犹太人,1933年离德到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等地。1939年转到爱尔兰,在都柏林高级研究所工作了17年。1956年回维也纳,任维也纳大学荣誉教授。1924年,LV德布罗意提出了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即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也具有波动性。在此基础上,1926年薛定谔提出用波动方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理论,后称薛定谔方程,奠定了波动力学的基础,因而与PAM狄拉克共获193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44年 ,薛定谔著《生命是什么》一书,试图用热力学、量子力学和化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本性。这本书使许多青年物理学家开始注意生命科学中提出的问题,引导人们用物理学、化学方法去研究生命的本性,使薛定谔成为蓬勃发展的分子生物学的先驱。
薛定谔在1935年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量子力学的现状》,在这篇论文中,他发表了著名的薛定谔猫猜想,为量子力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埃尔温·薛定谔在后期,薛定谔研究有关波动力学的应用及统计诠释,新统计力学的数学特征以及它与通常的统计力学的关系等问题。他还探讨了有关广义相对论的问题,并对波场做相对论性的处理。此外,他还写出了有关宇宙学问题的一些论著。与爱因斯坦一样,薛定谔在晚年特别热衷的是把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推广为一个统一场论,但也没有取得成功。
薛定谔对哲学有浓厚的兴趣。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就深入研究过B·斯宾诺莎、A·叔本华、E·马赫、R·西蒙、R·阿芬那留斯等人的哲学著作。晚年,他致力于物理学基础和有关哲学问题的研究,写了《科学和人文主义--当代的物理学》(英文版,1951)等哲学性著作。
薛定谔1887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906年进入维也纳大学物理系学习,1910年取得博士学位,在维也纳大学第二物理研究所工作。1921年任瑞士苏黎世大学数学物理学教授。1926年,薛定谔证明波动力学与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1927年接替普朗克到柏林大学担任理论物理学教授,并成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因纳粹迫害,薛定谔移居英国牛津,在马格达伦学院任访问教授。同年与狄拉克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晚年定居在爱尔兰。1956年,薛定谔返回维也纳大学物理研究所,获得奥地利政府颁发的第一届薛定谔奖。1957年他一度病危。1961年1月4日,他在奥地利的阿尔卑巴赫山村病逝。
趣闻轶事遭遇挑战有一天,薛定谔就这一奇特现象作了一个讲座。他受到了一位物理学家同行彼得·德拜(Peter Debye)的挑战,他问薛定谔:如果电子是用波来描述的,那么它们的波动方程是什么
写出方程自从牛顿创造了微积分,物理学家们得以用微分方程描述波,因此薛定谔将德拜的问题--写出微分方程当成一项挑战。那个月薛定谔外出度假,当回来的时候他已经写出了方程。正如在他之前的麦克斯韦采用法拉第的力场,提炼出了光的麦克斯韦方程;薛定谔采用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提炼出了光子的薛定谔方程。
浪漫故事科学史家们作了些努力,试图搜索出薛定谔发现永久改变现代物理学和化学面貌的方程时究竟做了什么。显然,薛定谔是自由之爱的信奉者,并且一直由情人们或者他的妻子陪伴着度假。他甚至保留有一份关于他所有为数众多的情人们的详细日记存档,对每一次相会都精心作了编码。历史学家现在认为,在他发现方程的那个星期,他与他的一位女友住在阿尔卑斯山的赫维格别墅。
性情中人作为一名科学家,薛定谔确实有其独特不群之处。简单说来,可关注的至少有三点:首先是他的人格形象。不同于一般的,或者说图式化的科学家形象,据穆尔的传记看来,此公似乎是一位性情中人,或者说一位多情种子,毕生陷于恋情的漩涡与纠葛中。不计青少年时期的情窦初开和数次情感遭遇,即使在33岁那年成婚后,他仍然是激情充溢,外遇不断,其对象既有已婚的研究助手的妻子,也有年方二八的他曾辅导过数学的女中学生,既有闻名遐迩的演员和艺术家,也有年轻的政府职员,而这种浪漫风流一直持续到年逾花甲,并且有不止一个非婚生的孩子。对于每一段情感履历,他都非常投入,并为此创作了不少缠绵的情
埃尔温·薛定谔诗。但奇怪的是,生活在维也纳和都柏林这样宗教色彩很浓的地方,他竟然能全然不顾忌传统礼数,认为这是他个人的自由,甚至设想过一妻一妾的生活;而同样令人称奇的是,他与其元配安妮的婚姻历经这种种事端,竟然能白头到老,而且安妮还亲自照料了他非婚生孩子的婴儿期。或许这与安妮自己没有孩子不无关系,但即便如此,这种薛定谔式的爱情,这样的家庭关系,与我们头脑中的科学家形象,恐怕还是会有很大反差,相去甚远的。 另一段说明此公惯于我行我素的轶事,是尽管他一贯远离政治,保持距离,但在奥地利格拉茨大学任教时,迫于亲纳粹当局的压力,曾发表声明对自己以往的“不敬”行为表示“忏悔”,结果在当地报纸和《自然》杂志上都刊出了他向纳粹妥协的消息。但当终于逃到英国,面对其他人的问询时,他却又不屑于为自己的行为作任何辩解,认为这纯属他个人的自由,无须为此权宜之计而内疚,反倒令其他科学家颇为尴尬。而在五年前,也同样是他,在纳粹刚刚上台,开始刁难驱逐犹太科学家之时,因不愿与纳粹同流合污,主动辞去了柏林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的职位,而为其他科学家所赞赏,因为按照他的雅利安血统,宗教背景和普朗克继承人的学术地位,他当时是完全可以自保其身的。显然,在这种丰富复杂的性格形象面前,通常的政治标签似乎是显得过于苍白简单了。
独到的贡献
不确定关系-薛定谔方程其人其事如此,其科学上的成就也不乏独特之处。薛定谔于1926年提出其波动方程时已39岁,比起量子力学史上的其他英雄们,可谓是大器晚成(发表他们的第一篇成名论文时,爱因斯坦26岁,玻尔28岁,海森伯24岁,泡利25岁,狄拉克24岁,约当23岁,乌伦贝克和戈德斯密特分别为25和23岁),在这一点上,他倒是与其柏林大学的前任普朗克不无相似。据说他的这种创造性的激情,恰恰来自圣诞节假期中与情人的幽会,且一发而不可收,在短短不到五个月时间里,一连发表了六篇论文,不仅建立起波动力学的完整框架,系统地回答了当时已知的实验现象,而且证明了波动力学与海森伯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狄拉克也证明了],令整个物理学界为之震惊。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为革命性的量子力学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薛定谔本人的初衷却是恢复微观现象的经典解释;而更令人称绝的是,薛定谔本人坦承他的科学工作,常常并非是独创性的,但他总能敏锐地抓住一些始作甬者的创新性观念,加以系统的构建和发挥,从而构成第一流的理论:波动力学来自德布洛意,《生命是什么》来自玻尔和德尔布吕克,而“薛定谔的猫”则来自爱因斯坦。 今天,量子力学已成为整个理论物理学和高科技的基础,从粒子物理和场论,到激光,超导和计算机。格利宾的书对量子力学的历史发展和应用作了相当通俗形象的描述。但如何解释和理解量子力学的成果,却至今依
埃尔温·薛定谔然是学界,尤其是科学哲学上的热门话题。爱因斯坦和玻尔为之争论了一辈子,“薛定谔的猫”则被爱因斯坦认为是最好地揭示了量子力学的通用解释的悖谬性。其大意是: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装有一只猫和一个与放射性物质相连的释放装置。在一段时间之后,放射性物质有可能发生原子衰变,通过继电器触发释放装置,放出毒气,也有可能不发生衰变,因此依据常识,这只猫或是死的,或是活的。而依据量子力学中通用的解释,波包塌缩依赖于观察,在观察之前,这只猫应处于不死不活的迭加态,这显然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从而凸显出这种解释的困境。为摆脱这种困境,人们设想出了种种方案,但似乎并不能填平这种常识与微观特异性之间的鸿沟。例如格利宾本人所赞成的多世界解释,认为猫死与猫活这两种结果分属两个独立平行且真实存在的世界,是我们的观察行为选择了其中之一为我们的世界。这似乎不仅没有消除,反倒是增加了人们的困惑。
丰富的思想
薛定谔猫从薛定谔的“猫悖论”,引出了我们对于他的第三点关注:他的丰富的哲学思想。“猫悖论”反映出在科学哲学层面上,他反对哥本哈根学派,试图用连续的波动图象,重建对微观对象的经典理解,当然,他的尝试并不成功;而在更抽象的形上层次,他则从叔本华那儿接受了古印度的吠檀多哲学,并从这种信仰中去追求自然的统一,追求自我与宇宙精神的统一。他曾先后写作了《生命是什么》《科学与人文主义》,《大自然与希腊人》,《科学理论与人》,《心与物》,《我的世界观》和死后出版的《自然规律是什么》等哲学论著和文集,甚至一度设想过在教书之余,以哲学为主要兴趣,以至于被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西蒙尼认为“是我们世纪的物理学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哲学家”。这样的科学家形象,与当代职业科学家的技术化,工匠化,商业化和平面化趋势相比较,是否也会给我们若干启示呢 现在的社会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新事物,从而发现更高层次的理论,以更好的建立物理理论大厦。
成果及荣誉1901年14岁的薛定谔薛定谔的猫悖论(7张)就已经对物理学有极大的兴趣,据说他关于薛定谔猫猜想就来自于他当时一次虐猫的活动,他把他的构想告诉了老师,但因为过于难以理解被老师痛斥为"令人发指的可怕行为"[1]1926年他提出著名的薛定谔方程,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方程的提出只是稍晚于沃纳·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学说,此方程至今仍被认为是绝对的标准,它使用了物理学上所通用的语言即微分方程。这使薛定谔一举成名,他还在同年证明了自己的波动力学是与海森堡和玻恩的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
1937年被授予马克斯·普朗克奖章。
1944年薛定谔出版了《生命是什么》,此书中提出了负熵(Negentropie)的概念。他自己发展了分子生物学,想通过用物理的语言来描述生物学中的课题。他还发表了许多的科普论文,它们至今仍然是进入到广义相对论和统计力学的世界的最好向导。
薛定谔方程图解(6张)最著名的思想实验是薛定谔的猫,在这个试验中他把量子力学中的反直观的效果转嫁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上来,并想以此来表达他对想要用一般的统计学说来解释量子物理的拒绝。
此外薛定谔还发表了50余本著作涉及到不同的题目,还进行了统一的语义场论的努力。
主要作品薛定谔曾先后写作了《生命是什么》《科学与人文主义》,《大自然与希腊人》,《科学理论与人》,《心与物》,《我的世界观》和死后出版的《自然规律是什么》等哲学论著和文集,甚至一度设想过在教书之余,以哲学为主要兴趣,以至于被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西蒙尼认为“是我们世纪的物理学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哲学家”。
四维量子力学膜上的四维量子力学诠释10维或11维的“弦论”-模型图册(4张)类似10维或11维的“弦论”=振动的弦、震荡中的象弦一样的微小物体。
霍金膜上四维世界的量子理论的近代诠释(邓宇等,80年代):
相关书籍(8张)振动的量子(波动的量子=量子诡波)=平动微粒子的振动;振动的微粒子;震荡中的象量子(粒子)一样的微小物体。
波动量子=量子的波动=微粒子的平动+振动=平动+振动
=矢量和量子诡波的DENG'S诠释:微粒子(量子)平动与振动的矢量和社会评价作为一位科学家,薛定谔确实有其独特不群之处。简单说来,可关注的至少有三点:
人格形象不同于一般的,或者说图式化的科学家形象,据穆尔的传记看来,此公似乎是一位性情中人,或者说一位多情种子,毕生陷于恋情的漩涡与纠葛中。不计青少年时期的情窦初开和数次情感遭遇,即使在33岁那年成婚后,他仍然是激情充溢,外遇不断,其对象既有已婚的研究助手的妻子,也有年方二八的他曾辅导过数学的女中学生,既有闻名遐迩的演员和艺术家,也有年轻的政府职员,而这种浪漫风流一直持续到年逾花甲,并且有不止一个非婚生的孩子。对于每一段情感履历,他都非常投入,并为此创作了不少缠绵的情诗。但奇怪的是,生活在维也纳和都柏林这样宗教色彩很浓的地方,他竟然能全然不顾忌传统礼数,认为这是他个人的自由,甚至设想过一妻一妾的生活;而同样令人称奇的是,他与其元配安妮的婚姻历经这种种事端,竟然能白头到老,而且安妮还亲自照料了他非婚生孩子的婴儿期。或许这与安妮自己没有孩子不无关系,但即便如此,这种薛定谔式的爱情,这样的家庭关系,与我们头脑中的科学家形象,恐怕还是会有很大反差,相去甚远的。显然,在这种丰富复杂的性格形象面前,通常的政治标签似乎是显得过于苍白简单了。
独到的贡献不确定关系-薛定谔方程其人其事如此,其科学上的成就也不乏独特之处。依据量子力学中通用的解释,波包塌缩依赖于观察,在观察之前,这只猫应处于不死不活的迭加态,这显然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从而凸显出这种解释的困境。为摆脱这种困境,人们设想出了种种方案,但似乎并不能填平这种常识与微观特异性之间的鸿沟。例如格利宾本人所赞成的多世界解释,认为猫死与猫活这两种结果分属两个独立平行且真实存在的世界,是我们的观察行为选择了其中之一为我们的世界。这似乎不仅没有消除,反倒是增加了人们的困惑。
丰富的思想从薛定谔的“猫悖论”,引出了我们对于他的第三点关注:他的丰富的哲学思想。“猫悖论”反映出在科学哲学层面上,他反对哥本哈根学派,试图用连续的波动图象,重建对微观对象的经典理解,当然,他的尝试并不成功;而在更抽象的形上层次,他则从叔本华那儿接受了古印度的吠檀多哲学,并从这种信仰中去追求自然的统一,追求自我与宇宙精神的统一。这样的科学家形象,与当代职业科学家的技术化,工匠化,商业化和平面化趋势相比较,是否也会给我们若干启示呢 [2]
爱因斯坦生平故事
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西南的乌耳姆城,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爱因斯坦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爱因斯坦合开了一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厂。母亲玻琳是受过中等教育的家庭妇女,非常喜欢音乐,在爱因斯坦六岁时就教他拉小提琴。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
在四、五岁时,爱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当他发现指南针总是指着固定的方向时,感到非常惊奇,觉得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现象后面。他一连几天很高兴的玩这罗盘,还纠缠着父亲和雅各布叔叔问了一连串问题。尽管他连“磁”这个词都说不好,但他却顽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这种深刻和持久的印象,爱因斯坦直到六十七岁时还能鲜明的回忆出来。
爱因斯坦在念小学和中学时,功课属平常。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对他更是厌恶,曾经公开骂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而且因为怕他在课堂上会影响其他学生,竟想把他赶出校门。
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电器工厂里专门负责技术方面的事务,爱因斯坦的父亲则负责商业的往来。雅各布是一个工程师,自己就非常喜爱数学,当小爱因斯坦来找他问问题时,他总是用很浅显通俗的语言把数学知识介绍给他。在叔父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的受到了科学和哲学的启蒙。
父亲的生意做得并不好,但却是一个乐观和心地善良的人,家里每星期都有一个晚上要邀请来慕尼黑念书的穷学生吃饭,这样等于是救济他们。其中有一对来自立陶宛的犹太兄弟麦克斯和伯纳德,他们都是学医科的,喜欢阅读书籍、兴趣广泛。他们被邀请来爱因斯坦家里吃饭,并和羞答答、长着黑头发和棕色眼睛的小爱因斯坦交成了好朋友。
麦克斯可以说是爱因斯坦的“启蒙老师”,他借了一些通俗的自然科学普及读物给他看。麦克斯在爱因斯坦十二岁时,给了他一本施皮尔克的平面几何教科书。爱因斯坦晚年回忆这本神圣的小书时说:“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致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留下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
爱因斯坦还幸运地从一部卓越的通俗读物中知道了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科普读物不但增进了爱因斯坦的知识,而且拨动了年轻人好奇的心弦,引起他对问题的深思。
爱因斯坦十六岁时报考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工程系,可是入学考试却告失败。他接受了联邦工业大学校长以及该校著名的物理学家韦伯教授的建议,在瑞士阿劳市的州立中学念完中学课程,以取得中学学历。
1896年10月,爱因斯坦跨进了苏黎世工业大学的校门,在师范系学习数学和物理学。他对学校的注入式教育十分反感,认为它使人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思考其他问题。幸运的是,窒息真正科学动力的强制教育,在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要比其他大学少得多。爱因斯坦充分的利用学校中的自由空气,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所热爱的学科上。在学校中,他广泛的阅读了赫尔姆霍兹、赫兹等物理学大师的著作,他最着迷的是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他有自学本领、分析问题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爱因斯坦早期工作
1900年,爱因斯坦从苏黎世工业大学毕业。由于他对某些功课不热心,以及对老师态度冷漠,被拒绝留校。他找不到工作,靠做家庭教师和代课教师过活。在失业一年半以后,关心并了解他才能的同学马塞尔·格罗斯曼向他伸出了援助的手。格罗斯曼设法说服自己的父亲把爱因斯坦介绍到瑞士专利局去作一个技术员。
作者:酸梅沙冰 2007-5-6 19:39 回复此发言
--------------------------------------------------------------------------------
2 爱因斯坦生平故事
爱因斯坦终身感谢格罗斯曼对他的帮助。在悼念格罗斯曼的信中,他谈到这件事时说,当他大学毕业时,“突然被一切人抛弃,一筹莫展的面对人生。他帮助了我,通过他和他的父亲,我后来才到了哈勒(时任瑞士专利局局长)那里,进了专利局。这有点象救命之恩,没有他我大概不致于饿死,但精神会颓唐起来。”
1902年2月21日,爱因斯坦取得了瑞士国籍,并迁居伯尔尼,等待专利局的招聘。1902年6月23日,爱因斯坦正式受聘于专利局,任三级技术员,工作职责是审核申请专利权的各种技术发明创造。1903年,他与大学同学米列娃玛丽克结婚。
1900~1904年,爱因斯坦每年都写出一篇论文,发表于德国《物理学杂志》。头两篇是关于液体表面和电解的热力学,企图给化学以力学的基础,以后发现此路不通,转而研究热力学的力学基础。1901年提出统计力学的一些基本理论,1902~1904年间的三篇论文都属于这一领域。
1904年的论文认真探讨了统计力学所预测的涨落现象,发现能量涨落取决于玻尔兹曼常数。它不仅把这一结果用于力学体系和热现象,而且大胆地用于辐射现象,得出辐射能涨落的公式,从而导出维恩位移定律。涨落现象的研究,使他于1905年在辐射理论和分子运动论两方面同时做出重大突破。 名人资料网MRZL。COM
爱因斯坦1905年的奇迹
1905年,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奇迹。这一年他写了六篇论文,在三月到九月这半年中,利用在专利局每天八小时工作以外的业余时间,在三个领域做出了四个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他发表了关于光量子说、分子大小测定法、布朗运动理论和狭义相对论这四篇重要论文。
1905年3月,爱因斯坦将自己认为正确无误的论文送给了德国《物理年报》编辑部。他腼腆的对编辑说:“如果您能在你们的年报中找到篇幅为我刊出这篇论文,我将感到很愉快。”这篇“被不好意思”送出的论文名叫《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性观点》。
这篇论文把普朗克1900年提出的量子概念推广到光在空间中的传播情况,提出光量子假说。认为:对于时间平均值,光表现为波动;而对于瞬时值,光则表现为粒子性。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观客体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即波粒二象性。
在这文章的结尾,他用光量子概念轻而易举的解释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推导出光电子的最大能量同入射光的频率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10年后才由密立根给予实验证实。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这一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才仅仅是开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光、热、电物理学的三个领域中齐头并进,一发不可收拾。1905年4月,爱因斯坦完成了《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5月完成了《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这是两篇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的论文。爱因斯坦当时的目的是要通过观测由分子运动的涨落现象所产生的悬浮粒子的无规则运动,来测定分子的实际大小,以解决半个多世纪来科学界和哲学界争论不休的原子是否存在的问题。
三年后,法国物理学家佩兰以精密的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从而无可非议的证明了原子和分子的客观存在,这使最坚决反对原子论的德国化学家、唯能论的创始人奥斯特瓦尔德于1908年主动宣布:“原子假说已经成为一种基础巩固的科学理论”。
1905年6月,爱因斯坦完成了开创物理学新纪元的长论文《论运体的电动力学》,完整的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这是爱因斯坦10年酝酿和探索的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古典物理学的危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是近代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
狭义相对论不但可以解释经典物理学所能解释的全部现象,还可以解释一些经典物理学所不能解释的物理现象,并且预言了不少新的效应。狭义相对论最重要的结论是质量守恒原理失去了独立性,他和能量守恒定律融合在一起,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他还有比较常讲到的钟慢尺缩、光速不变、光子的静止质量是零等等。而古典力学就成为了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时的一种极限情况。这样,力学和电磁学也就在运动学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1905年9月,爱因斯坦写了一篇短文《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作为相对论的一个推论。质能相当性是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也为20世纪40年代实现的核能的释放和利用开辟了道路。
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突破性成就,可以说是“石破天惊,前无古人”。即使他就此放弃物理学研究,即使他只完成了上述三方面成就的任何一方面,爱因斯坦都会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笔。爱因斯坦拨散了笼罩在“物理学晴空上的乌云”,迎来了物理学更加光辉灿烂的新纪元。
巴赫音乐的特点
1928年,德国一家《星期画刊》给爱因斯坦寄去一封有关巴赫问题的信,请他回答,爱因斯坦未予置理,因为自从他成名后,人们对他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经常干扰他的工作杂志编辑等了一段时间未见回音,就再次写信给爱因斯坦,这一次爱因斯坦立即写了这样一封回信"对巴赫毕生所从事的工作,我只有这些可以奉告:聆听,演奏,热爱,尊敬并且不说一句话!”大师的回答虽然有些"意气用事",但还是道出了不少真谛:音乐,尤其是巴赫的音乐有时是不可言传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对巴赫的音乐评点一二,目的是希望引起后来者们对巴赫音乐的兴趣
除歌剧以外,巴赫的创作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声乐作品包括三百多首宗教康塔塔,二十多首世俗康塔塔,三首受难曲以及清唱剧,弥撒曲,众赞歌等;器乐作品有管风琴音乐,古钢琴音乐,六部《勃兰登堡协奏曲》,四部管弦乐组曲,以及为一架或数架古钢琴而作的协奏曲,由乐队伴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无伴奏的大提琴组曲,长笛奏鸣曲等
巴赫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同时又接受早期启蒙思想的影响,即使他的宗教音乐也常常闪烁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芒,深刻地反映了在使德国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三十年战争后,处于封建割据局面和贫困落后状况下的德国人民感到痛苦压抑,期望和平统一的心态他的音乐继承了16世纪以来德国声乐和器乐的传统,吸收了意大利和法国音乐的先进技法,把复调音乐
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崇尚理性,尊重科学,音乐思维富于逻辑性,他积极支持十二平均律,不仅把自己的键盘乐器改调新律,还先后创了两部《平均律钢琴曲集》,用创作实践来证明平均律的优点和切实可行他对键盘乐器的指法改进具有远见卓识,他的指法体系已为后人普遍采纳,一直沿用到现在
在巴赫的音乐中,预示了包括维也纳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晚期浪漫主义,十二音序列技术,无调性乃至爵士乐和流行音乐等各种音乐风格的显著特征,而且更清晰地体现出平衡与失衡,和谐与对抗,对称与非对称,有序与无序之间相反相交相对相合相易相和的运动规律,与宇宙秩序的最高自然境界获得同构
巴赫的音乐,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沃土,超越了宗教音乐的局限,建构起理性的音乐大厦,展示了一个纯美的心灵家园
扎根传统文化与民间音乐的沃土
作为一位杰出的作曲家,巴赫的创作植根于德国民间传统音乐之中,音乐语言极其丰富,并具有鲜明的个性中世纪以来,以民间艺人为支柱的德国民间音乐传统,在人民中一直保持着,历代充当民间艺人,城市吹鼓手或管风琴师的巴赫家族的音乐传统,也为巴赫所继承,从幼年充当歌童起,巴赫即在接触宗教音乐的同时,广泛接触民间音乐德国民歌,民间器乐以及在民歌基础上产生的新教众赞歌是巴赫音乐语言素材的基础自马丁 路德实行宗教改革以来,在德国各地设立教堂合唱队的制度,世代延续不断,这形成了德国所特有的一种音乐传统
它对德国的复调合唱,康塔塔和管风琴音乐的发展都有着重大作用巴赫不仅继承德国中部的音乐传统,对北德和南德的管风琴艺术和音乐风格也进行过深入的学习和继承
在继承本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巴赫富于创造性地广泛吸取了外民族的音乐瓦尔迪,A 科雷利等为代表的意大利器乐和声乐艺术,以F 库普兰为代表的法国哈普西科德音乐,室内乐和组曲的艺术成就德国音乐学家施威采尔曾指出:"德国中世纪一切音乐和诗歌的历史都引出了巴赫"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传教士语言里那种既有严肃的宣讲布道,又有朴素的民间俚语的文化语境;巴罗克诗歌中那种讲究词藻,追求深奥意蕴的特征;16世纪末17世纪初声乐,器乐华丽流畅的音乐风格;尤其是包容了几百年来民间音乐旋律的新教圣咏——众赞歌简洁而庄严的气质等等……这些悠远,丰富的德国音乐文化传统,都有机地交融于巴赫的音乐创作之中
超越宗教音乐的局限
巴赫生活在18世纪上半叶封建落后,四分五裂的德意志,终生在教堂和宫廷中供职,从未离开过德国仅队1729年至1737年,他作为一个音乐家便在莱比锡的四座教堂供职,从师承渊源来看,天主教和新教作曲家的作品对巴赫的创作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环境的局限使他和当时德国大多数人士一样,在思想,创作上打下深深的宗教烙印,但是这些并未妨碍巴赫伟大的创
造,他的许多宗教音乐在技法上,表现上与世俗音乐相互渗透,深刻地反映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市民阶级中先进分子的精神面貌以及广大德国人民的思想情感和愿望他在阿恩施培特任管风琴师的时候,他的艺术就经常与古板的教会监理会发生冲突,他们指责巴赫"在圣咏合唱中做出了许多令人惊奇的变化,参杂进许多陌生的音响,从而使全体教徒都对此感到惊诧"在今天,这些浅薄的责难恰是巴赫创新精神的最好证明
建构理性的音乐大厦
人文主义精神和德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包括理性主义哲学)给予他深刻的影响,巴赫对当时的早期启蒙哲学和数学有所接触,曾读过G W 莱布尼兹的《论智慧》1747年加入L C 米茨勒尔 冯 科洛夫创办的"音乐科学协会"巴赫音乐思维的高度逻辑性,结构的严密性,都和当时崇尚理性和数学的理性主义有所联系他积极支持音乐科学的创造——十二平均律,并通过创作《平均律钢琴曲集》加以应用和推广,这不仅扩大了调域的应用,转调的自由,以及丰富了音乐语言和写作手法,并且对于以科学的音乐理论取代神秘主义的音乐理论,也有重大的贡献这对于理性,知识,科学的追求,正是对当时德国社会的愚昧,迷信,和偏见的有力否定巴赫的音乐富于哲理性,具有沉思冥想的性质和内在的思想情感
从整体上讲,巴赫的音乐尤为严谨完整,往往具有宏大的幅度和宽广的气息,在统一的基础上又富于变化,常令人想起同时代的体积宏大,结构严密,比例对称而均衡的巴罗克建筑
有一次,歌德在致友人的信中谈到了他在欣赏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时的感受:"里面好象有一种永恒的和谐(die ewige Harmonie)喃喃自语,那仿佛是世界刚被创造好不久发自上帝胸臆的东西"巴赫时代仍在世的哲学家莱布尼兹曾说"音乐是灵魂在不知不觉中的算数"在避免牵强附会的前提下,数的研究和它的意义的发现,是了解巴赫音乐价值的一种有效手段,并能从中窥见巴赫对追求理性的精神之一斑
巴赫除了用他姓的字母BACH作为自己作品的主题,还把姓名字母注上数字,在作曲中用这个数字在英文二十六个字母,B,A,C,H分别为第2,第1,第3,第8个字母,它们相加等于14,而j和S又分别为第9(拉丁语系统中J与I相同),和第18个字母,所以巴赫的全名J S BACH的数字相加为41《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第一首C大调赋格的主题是由14个音符组
成,莱比锡时期两部重要的宗教作品第一康塔塔BWV75与76分别由14个乐章组成,巴赫临终前在床上口述的管风琴曲《我从此走到你的宝座前》众赞歌的旋律声部的音符数,第一行是14个,全部总共41个巴赫不仅在自己的姓名上尝试运用这种数象征法,还相当广泛地运用数字在结构上进行宏观控制,这在宗教音乐方面尤为突出例如在歌颂三位一体的上帝的音乐常常写成三拍子,三声部的东西,唱摩西的十戒的众赞歌旋律在曲中出现十次,当歌词涉及到"时"和"日"的概念时,器乐部分就奏
24个或365个音符《马太受难曲》里叙述基督死后发生地震的部分,描写震天撼地的低音部的音型,在与歌词相对应的地方,有18,68,104个音符群的段落,而旧约圣经诗篇的第18,68,104篇都谈到地震巴赫还经常用43个音符表现信念,121小节象征基督的概念
路德新教正统派的神学重视数字含义的解释,由此追本溯源,圣经中就运用奥妙的数字当时的音乐理论也把音乐当做一门数学,路德新教的理论家继承了中世纪的看法,认为音乐的本质是数的秩序,音乐就是鸣响的数,数这个永恒的真理存于音的相互关系之中因此在巴赫音乐中运用数决不是为了好玩,而是追求真理的一种表现
展示纯美的心灵家园
"甘美的宁静啊,
来吧,来到我的内心!"
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的这句名诗,不仅是几个世纪以来,在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里卓有建树的德意志民族一代又一代大师们心灵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巴赫全部音乐世界最言简意赅的注脚回望德国的历史,我们会容易发现,这是一个历经磨难的民族种种灾难迫使这个民族对现实社会深表绝望,而寄望于自己内心的文化创造,即在哲学,科学,艺术的王国中去追求真,善,美这同时也铸就了德意志民族追求内心世界自由,寻找心灵家园的民族精神从康德到黑格尔到费尔巴哈到马克思,恩格斯,从海涅到歌德,从开普勒到莱布尼茨到普朗克到爱因斯坦,从巴赫到贝多芬到勃拉姆斯,这种精神生生不息,贯穿了几个世纪
20世纪德国杰出的物理学家普朗克一再声称,尘世间最高的善的境界是"获得内界的坚定和持久的灵魂的宁静",而爱因斯坦也承认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是"在对神秘和谐的宇宙进行凝视深思的过程中,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安稳和宁静"巴赫更不能例外
在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的第37个年头,巴赫来到人间而他自己的一生也充满着不幸:9岁就成为孤儿,35岁时妻子去世,他和他的两任妻子所生20个孩子有10个先后夭折,死亡这个阴影,挥之不去,笼罩了他一生身处黑暗时代,历尽人世沧桑,巴赫所创造的无比灿烂的音乐世界,必
定是他孜孜以求的心灵家园,也是德意志民族用自己的理想世界来补充现实世界缺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b小调弥撤曲》,《马太受难曲》,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被看成是那个时代的安魂曲巴赫的音乐体现了新教的精神和德意志的灵魂:追
求超越悲惨社会现实的美,自由和道德的王国巴赫的音乐也就成为一个不能付诸于社会实践的精神家园
对于没有历经内心苦难的人,巴赫的音乐是沉闷的,单调的,枯燥的;对于饱尝苦难的人,巴赫的音乐便是一个透明,清凉和甘美的世界巴赫的全部音乐都是对和平的祈求和对安居乐业的渴望,这种心灵的情调在经历了三十年战争和国家长期处于政治分裂局面的德意志民族的内心深处必然激起了普遍,强烈的共鸣在巴罗克音乐方兴未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发现巴赫音乐的伟大,并从中得到慰藉,获取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