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逻辑行得通吗?

这个逻辑行得通吗?,第1张

  那你要前搞清楚什么是爱吧~~~爱的定义是为滋养个人和别人的心灵成长而扩充自我的意愿。如果你搞清楚了,你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下面是摘自派克医师的一篇论文!

  《爱的定义与本质》

  既然肯定纪律是人类心灵进化的工具,本篇接着就要谈纪律的原动力——爱。我知道,爱极其神秘,几乎不可能讨论,这像是企图研究一种不可能研究的东西,或尝试了解一种不可能了解的东西。爱的博大精深,绝不受语言文字的衡量或囿限。但我若不是确信这么做有它的价值,我就不会写这篇文章,而开始动笔时我就知道,不论这份工作有多大的价值,都不可能做得完美。

  就我所知,到目前为止还不曾有人给爱下一个真正令人完全满意的定义,这可说是爱的神秘的最佳佐证。有人把爱分成很多种:肉欲之爱、心灵之爱、手足之爱、完美的爱、不完美的爱等。在此我要大胆的用一个定义界定所有的爱:虽然我有自知之明,它不可能尽善尽美。我的定义是这样的:为滋养个人和别人的心灵成长而扩充自我的意愿。

  有几点必须先加以说明。首先,因为我在定义中使用心灵成长这样的字眼,可能会予人宗教方面的联想,科学的拥护者往往对宗教性的定义不以为然。但我并非透过宗教性的思维获得这个定义;相反的,它是从我心理治疗的临床经验(包括自省)中产生的。爱在心理冶疗中居于重要地位,因为病人经常对爱的本质混淆不清。比方说,有位个性畏缩的青年告诉我:「我的母亲爱我太深,她甚至到高三还不肯让我搭校车上学,我必须苦苦哀求,她才放我自己去坐车。我相信她是为了怕我在外受伤害才天天开车送我上学。她太辛苦了。她实在太爱我了。」治疗他畏缩个性的过程中,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教他明白,他母亲的动机很可能与爱无关。爱或不爱最大的区别,在于当事人意识与潜意识的目标是否相符。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爱是一种周而复始的过程。扩充自我也就是一种成长。在帮助别人成长当中,自我也会更趋成熟。我们努力带给别人进步,进步也会降临在我们自己身上。

  第三,我界定的爱包括爱自己和爱别人。我们追求人类的心灵成长时,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益。前一章指出,不变自己的人没有法子爱别人,没有纪律的父母不能教孩子纪律。任何一颗心灵都不会因促进别人的心灵发展而退步;为了照顾别人而奉行的纪律不可能跟我们的自律相抵触;惟有好好培养自己的力量,才能成为别人力量的支柱。在探讨爱与被爱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自爱与爱人不但齐头并进,甚至最后两者之间的界线也会完全泯灭。

  第四,扩充自我也就是努力超越自我的极限,向所爱的人证明白己的爱只有靠力求表现。爱不可能坐享其成。爱需要不断的努力。

  最后一点,我用「意愿」这个字眼的用意,是希望特别强调它超乎一般欲望之上的地位。欲望不见得能化为行动,意愿却是强烈得足以发展成行动的欲望。两者的差别就相当于「我想去游泳」和「我要去游泳」之间的差别。我们的文化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爱人的渴望,但很多人做不到。问题症结就在于想爱不等于去爱;爱是行动,是一种基于意愿的行动。不论我们多么想要爱人,如果不实际去做,也就无异我们选择不要爱,原来的良好动机就此一笔勾销。相对的,我们若实际的为促进自身与他人的成长贡献力量,也必须出于自动白发的抉择,那就是爱的抉择。

  爱的神秘造成了很多误会,使很多人对爱的本质大惑不解。虽然本书的目的不在于解答爱的神秘,但我希望能在此消除大多数的误会,使很多因处不愉快经验中的人得以从痛苦中解脱。下面我就从「爱不是什么」开始,讨论爱的本质。

  坠入情网

  与爱有关的错误观念中,最有力也最被接受的就是把「坠人情网」当作爱,或至少是一种爱的表现。坠入情网的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我爱他(或她)」,这时立刻出现两个问题。首先,坠入情网常涉及与性有关的爱欲,我们不论怎么爱自己的子女,都不可能跟他们坠入情网;虽然大部分人都拥有亲密的同性朋友,但除了有同性恋倾向的人,也不会跟同性的朋友坠入情网。我们只会出于意识或潜意识的性动机坠入情网。第二个问题则在于坠入情网的经验千篇一律不会持久,不论对象如何,我们早晚都又会从情网里爬出来。这不代表我们不再爱那个跟我们一块儿坠入情网的人,但冲昏头的热情总有一天会消逝,就像蜜月总要结束,浪漫的花朵也总要萎谢一般。

  要了解坠入情网和它无可避免的结局是怎么回事,必须先对心理学上所谓的「自我疆界」略作说明。从间接证据看来,婴儿初生几个月内,还不懂得分辨自我与外在世界。他挪动自己的手脚,以为全世界也跟着动;他感觉饥饿,以为世界跟他一块儿挨饿;他看见母亲动,以为自己也一起在动;母亲唱摇篮曲,他以为那是自己发出的声音。在新生儿心目中,一切会动的和不会动的、你和我、个体和世界,全都没有区别。

  随着经验增加,婴儿逐渐发现自己和世界的其他部分不一样。他饿的时候母亲不见得立刻来喂食,他要玩母亲却不见得有兴致,他的意愿跟母亲的行为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我」的意识开始发展。一般相信,母亲与婴儿的关系是培养自我意识的温床。由观察得知,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倘若因自幼失母或母亲有问题而遭到破坏与干扰,自我意识的发展就会出现障碍。

  婴儿出生第一年当中,就学会分辨自我与外在世界,了解自己的身材大小与体能极限,这些限制就是我们的疆界。这样的认识就是所谓的「自我疆界」。

  自我疆界的发展会持续到青春期,甚或成年以后,但愈到后来,愈侧重心理方面。例如两到三岁之间,孩子开始认清自己的能力有限,在这之前,他虽然明知道无法左右母亲照自己的心意行事,但他仍然会把自己的愿望与母亲的行动混淆,所以两岁大的孩子往往是家里的霸王,凡事稍有拂逆,就大发脾气。

  三岁开始,孩子的态度会明显的软化,因为他已经能接受自己实在没什么权力的事实。

  不过,一呼百诺,随心所欲的幻想,通常还得好几年才会在挫败中消失。在这之前,孩子还是会经常作无所不能的梦,所以无敌超人、太空飞侠之类的故事特别受这个年龄层的孩童欢迎。

  但即使超人的故事,也不能全然满足进入肯春期的青少年,肉体与能力薄弱造成的限制感愈来愈真切,所有个体都必须在一个名叫社会的团体中,靠合作维系生存。每一个个体在团体中都毫不突出,同时他们却又因为个人的认知与局限,被迫与其他个体隔绝。

  处身自我疆界之内是非常寂寞的。有些人(尤其是心理学上所谓的神经衰弱患者)会因童年不愉快或破伤害的经验,认为外在世界充满危险、敌意、混乱和欠缺。这种人认为自我疆界是一种保护,寂寞能给他们安全感。但大部份都觉得寂寞难耐,渴望逃出自我疆界的牢笼,与外界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坠入情网的经验就使我们得以逃亡,只可惜是暂时性的。

  坠入情网这回事本身,就是自我疆界的一部分突然崩溃,使一个人的自我眼另一个人合而为一。一个人突然冲出了自我,像决堤洪流般涌向心爱的人,蓦然之间,寂寞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无以言喻的狂喜。我们跟心爱的人合而为一!寂寞不再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坠入情网是一种退化,与心爱的人合而为一跟儿时与母亲合而为一的记忆互相呼应,我们似乎又重温童年时代无所不能的快感。一切都变得可能!与心爱的人共处时,我们觉得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相信爱的力量能征服一切,前途一片光明,这些感觉与现实脱节的程度,就跟一个两岁大的孩子自命统治全世界一样不可理喻。

  早晚,现实会粉碎爱情之梦;早晚,日常生活的难题会再次出现。他要做爱,她不要。

  她要看**,他不要。他要把钱存进银行,她要买洗碗机。她要谈自己的工作,他却要谈他的。最后双方都痛苦的发现,自己并没有真的跟爱的人合为一体。对方将继续拥有全然不同的欲望、品味、偏见乃至对时间的掌握,而且永远如此。自我疆界重新合拢,他们又是两个不同的个体。这时他们若不谋求分手,就势必得开始学习在现实中真正相爱。

  我在此用「真正」二字,因为我认为坠入情网那种相爱的感觉,只是一种幻觉。我相信,情侣要等脱离情网后才能直正相爱,因为真爱的基础不是一种恋爱的感觉。真爱发生的时候,很可能完全没有恋爱的感觉,爱的行为也不需要恋爱的感觉做后盾。

  坠入情网并非爱

  根据我在本章之初下的定义,「坠入情网」有以下好几个理由不能算真爱。坠入情纲不是出于意愿,它不是有意识的抉择。无论如何热烈的期待,情网不见得为我们张开;但它经常趁极为不巧与不方便的时机不请自开。我们很可能爱上一个完全不相称的对象,其至我们可能根本不喜欢他,但热情冲昏了头之下,什么事都变得可能。相对的,我们也可能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跟一个各方面都很值得爱的人坠入情网。

  不过,这并不代表完全不能用纪律约束坠入情网的经验。例如心理医师就常常跟病人坠入情网,病人也常不自觉的把感情寄托在医生身上。但基于对病人的责任与自己的身分,医生必须努力把持自我疆界的完整,不能把病人当作浪漫爱情的对象。这样的纪律要经过极大的挣扎与痛苦,但纪律与意志力只能控制经验,却不能创造经验。激情来临时,我们可以选择用什么方式反应,却不能凭空制造这种经验。

  坠入情网不能扩充一个人的疆界,它只造成自我疆界的一部份暂时崩溃。扩充自我需要靠努力,坠入情网却不需要花半点力气。一旦坠入情网的美好时光结束,自我疆界又恢复原状,当事人只会觉得幻灭,但并不因而成长。自我的极限扩张后,通常不会再缩小,其爱是永久性的自我扩充,坠入情网则否。

  坠入情网无助于心灵的成长。坠入情网惟一的目的就是消除寂寞,或许会经由结婚使它更持久,但绝对与心灵成长无关。事实上,坠入情网的过程当中,我们会一面觉得处于某种登峰造极之境,不须要成长,只要处于现状就非常满足。我们的心境非常平静,也不觉得心爱的人的心灵需要再作成长,在我们看来,对方十全十美,纵然有些小缺点,也无伤大雅——他们的一些小怪癖只会增加他们的魅力。

  如果坠入情网不能算爱,那么它除了是自我疆界的暂时崩溃外,还能算什么?我也不知道。但这种事件与性的特殊关联,使我怀疑它可能与受基因支配的生物交配本能有关。换言之,坠入情网是人类因应内在性需求或外在性刺激的典型反应,作用在于增加生殖机会,促进物种生存。或者换种说法,坠入情网是基因对我们理智要的花样,使我们欣然落入婚姻的陷阱。没有它的话,很多目前婚姻生活愉快或不愉快的配偶,早在步入结婚礼堂前,就会被婚姻的现实吓得落荒而逃。

  浪漫的爱情神话

  坠入情网的经验能如此有效的维持婚姻关系,它造成的永恒幻觉功不可没。我们的文化中,这种幻觉来自童话故事式的浪漫爱情,公主与王子终于结了婚,永远快乐的生活在一起。浪漫的爱情神话还告诉我们,世界上每个年轻男子都有个年轻女子与他相配,相反亦然。

  这是天定的良缘,他们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对象;他们相逢时,必定会坠入情网,而且往往一见钟情。

  我们既然遇见了上天注定的佳偶,成就天作之合,就该永远能满足彼此的需要,永远生活得和谐又快乐。万一事实并非如此,发生磨擦,激情消失,那么一定发生了严重的错误,我们违背了上天的旨意,错过了最配我们的人。我们以为的爱不是真正的爱,一切都无从补救,只有痛苦一辈子,要不就离婚。

  神话的伟大之处在于往往涵盖了放诸四海皆准的宇宙真理,但浪漫爱情的神话却是一则可怕的谎言。数以百万计的人浪费毕生的精力,只为了使现实的生活契合不真实的神话。

  F夫妇彼此坦承,他们已经走出了令人意乱情迷的情网。自此两人都不断向外寻求所谓「真爱」,互相背叛,把双方的生活都弄得一团糟。他们都没有想到,走出情网的认知其实应该是真正婚姻生活的开始,而不是结束。这对蜜月期宣告结束,不再透过浪漫迷雾相对凝视的夫妇,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爱情神话,硬要把现实生活嵌入它的模式,徒然的希望靠意志力唤回逝去的浪漫之感。

  这些怨偶都极度坚持夫妻统一阵线。他们参加婚姻团体治疗时,都坐在一块儿,互相代为发言,为彼此的过错辩护,以联成一气的态度面对团体中其他成员。他们以为这样能证明他们的婚姻比较健全,比较有希望改善。

  早晚(通常只会早不会晚)我们不得不告诉大部分参加治疗的夫妇,他们走得太近,靠得太紧,他们必须建立一点心理上的距离,才能积极的为他们的问题谋求出路。有时甚至必须把他们分开,禁止他们在治疗过程中坐在一起;他们互相代言或代辩的习惯也要加以制止。如果这些夫妇接受这样的安排,继续治疗,最后他们就能学会真正把配偶当作独立的个人;接纳造个事实,在健全的基础上迈向成熟婚姻。

  再谈自我疆界

  坠入情网虽然只是一种幻觉,但另一方面,它之所以骗得过大部分世人,正因为它跟真爱十分相似。

  由于真爱是一种扩充自我的经验,它跟自我疆界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爱里,我们无限的向心爱的对象延伸,希望滋养他,帮助他成长。但首先,我们必须先被自我疆界之外的一个对象吸引,我们必须出诸以身相许的热情投入。心理学家把以身相许与投入的阶段称为「精神贯注」(cathexis),这时我们「贯注」(cathect)在爱的对象上。

  一般都知道,性与爱虽然可能同时发生,却是不相干的两回事,但性行为(尤其是高潮——自慰也包括在内)跟自我疆界的崩溃和因而产生的狂喜,多少有点关联。就因为自我疆界在刹那间消失,我们才会在妓女面前狂喊「我爱你」或「上帝」,但狂喜的瞬间过后,自我疆界恢复原状,我们可能再也提不起一点感情,甚至连喜欢对方都谈不上。

  高潮的狂喜不一定要有伙伴共享,它造成的自我疆界消失感自成一体,那一刹那间,我们忘了自己,迷失在时空里,灵魂出窍,遨游太虚。我们跟宇宙合一,但只限那短暂片刻。

  我把真爱产生的那种长时间「与宇宙合一」的感觉称为「神秘的结合」,因为神秘主义根本就相信宇宙是浑然的一体,一般观念中的恒星、行星、房屋、树、鸟、自己,其实都是错觉或幻觉。印度教徒和佛教徒称之为「幻化」(maya)。他们和其他神秘主义者相信,惟有放弃自我疆界,才能体认真正的现实。一个人一直觉得自己是宇宙中的独立个体时,就不可能了解宇宙的和谐。所以印度教徒和佛教徒都认为,自我疆界尚未发展的小婴孩,比成年人更懂得真实。有人甚至说,惟有退化成婴儿才能理解真实的统一感。这番论调对还不准备挑起成年的担子的青少年极具吸引力。他们可能会想:「我不必应付那些可怕的要求,我不长大,反而可以超凡人圣。」可是这种念头非但不能使他们成为圣哲,反而会造成精神分裂症。

  好在大多数神秘主义者都明白,我们必须先拥有或完成某些东西,才有资格放弃它们。

  还没有培养成自我疆界的婴儿,或许比他的父母更亲近真实,但他没有父母的照拂就不能生存,也没有办法表达他的智慧。一定要经过成年的阶段才有可能成为圣人。虽然借助性高潮或服食迷幻药也能让我们一窥涅盘的境界,但绝非涅盘本身。本书强调的就是,涅盘、永恒的启发或心灵的成长,都只有经过坚忍卓绝的真爱才得以成就。

  坠入情网与性不但有可能成为直爱的开端,也给我们一个浅尝终身之爱永恒狂喜滋味的机会,构成一个有力的诱因。所以,尽管它本身不是爱,却是爱的神秘架构的重要一环。

  依赖

  第二种最常见的对爱的误解,就是把依赖当成爱。心理医师几乎天天碰到这个问题。在企图自杀、以自杀为要胁以及因为感情失意而极度沮丧的人身上,这种误解最显着。他们说:「我不要活了,没有了我的丈夫(妻子、男朋友、女朋友),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太爱他了。」我不得不告诉他们:「你刚才描述的情形,不是爱,而是寄生。如果你必须靠别人才能生存,你就是寄生在那个人身上。你们的感情之中没有自由,你们在一起是基于需要而不是爱。爱是一种自由的抉择。相爱的人不是一定要生活在一起,他们只是选择生活在一起罢了。」

  当一个人得不到另一个人尽心的照拂,就觉得自己不完整,无法正常的生活时,就构成依赖。健康的成年人有依赖心理可视为一种病态,但我们必须把依赖跟依赖的渴望分开。每个人都有依赖的需求与渴望,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怀,希望有更强大的人照顾;不论我们自己多么强壮,有多大的责任感,也不论我们多么努力的装出不需要依赖任何人的外表,内心深处都会觉得换换口口,依赖一下别人也不错。不分年龄或成熟的程度,每个人都希望生命中有个令人满意的父亲或母亲形象,但大部分的人不会让这种感觉主宰我们的生活。一旦这方面的需要控制了生活的品质,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渴望,就出现依赖的问题。心理学家把依赖引起的心理失调称为「消极依赖性人格失调」。这是所有心理失调中最常见的一种。

  消极依赖的人成天忙着寻求别人爱他们,以致根本没有精力爱别人。像一群饥饿的人,只会跟别人要食物,自己没有一点点食物可资付出。他们心里有个无底洞,永远填不满,永远没有满足感,水远觉得「少了一部分」。他们无法忍受寂寞,更没有自我认知,惟有靠着与别人的关系界定自我。

8首即兴曲 op90,op142是舒伯特钢琴创作中较为重要的作品,这两组作品既可以被看作是各自独立的八首钢琴小品,也可以被看作是两首大型的钢琴曲,因为从结构和形式上来看,每一组作品都与一首奏鸣曲很相似。但是它们又没有舒伯特晚期三首钢琴奏鸣曲的那种强大的内在凝聚力,所以这两组作品在作者数量庞大的钢琴作品中显得颇为独特。随着舒伯特的日渐成熟,他愈发的把名利和掌声都弃置一边,他的音乐风格也走在了时代的前面,这一点在两首《即兴曲》里面表现的最为明显 —— 一个简单的即兴灵感衍生出一首大型的作品,他是浪漫派钢琴音乐的使者,比肖邦还要早十几年。

舒伯特的《即兴曲》有两组,每组四首,共八首。第一组作品90(D899),第二组作品142(D935),均作于1827年,即作曲家逝世的前一年。富有悲剧意味的是,写于舒伯特30岁的这些东西已经是他的晚期作品了!和舒伯特同期创作的"音乐瞬间”(作品94)一样,它们都是为钢琴写的抒情性短曲,5~10分钟,即兴成分很强,而曲式简单,大都是三段体或变奏曲,不采用较为复杂的奏鸣曲式。正因其旋律抒情、结构简单,也不企图表达什么复杂的内容,把它们当作浪漫小品就行了,不费心思,人人都能接受。

《即兴曲》作品90的第一首是十分自由的变奏曲,C小调,4/4拍,曲调忧伤,如含泪的歌唱,且有脉脉柔情包裹着骨子里的一点自尊。乐曲的开头效果别致, 八度强奏的轰鸣过后,全曲的主题却以清淡安详的弱奏陈述,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十分动听的主题简单易记,既朴素又纯美,然而长达十来分钟的整首作品却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构架起来的。仔细听主题的初次陈述。第一句有意用单音弹奏,不加任何和声,如果钢琴家的音色足够柔美,那可真有点如梦似幻的意境了。第二句才加上淡淡的和声伴奏,且用断奏手法以求变化。有人把这第一句形容为河流的源头那一滴滴泉水清冷地涌出,传神之至。在主题一次次地复述变化中,和声逐渐丰富起来,回音、装饰音使旋律发生了细微的色彩变化,力度的强弱交替蕴含着深邃的诗意。这时候,滴滴泉水已汇聚成了小河,在微风吹送下奔涌向前。和一般变奏曲不同的是,这个主题的形貌始终没有很大的变化,除了个别乐句外,情绪几乎总是那么平和安详,超脱凡尘。主题的速度、节奏也没有多大变化,而每一次的和声、调性均有细致的改变。其中,左手三连音伴奏下的那次变奏最为迷人,洋溢着浪漫情调。乐曲悠缓的流淌中,主旋律忽然移到左手低音域,三连音换到右手高音区,给主题带来丰富的音色变化。乐曲末尾,主题回归原貌,以柔弱的音色向听众依依惜别,余味无穷。

第二首降E大调,3/4拍,三段体,是8首里最短的,快速的华丽句子带出一支如歌的舞曲。一开头,一连串的三连音(连奏)便如一股溪流不停地奔泻而出,沁人心脾。想象一下,这段音乐用来配什么画面最合适 当然是林中小溪欢快地奔腾,蝴蝶漫舞,草长莺飞。中段陡然一变,钢琴奏响了一支乡村舞曲,风格优雅欢快,恰如溪边的野花在微风吹拂下翩翩起舞,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味。这支即兴曲最富画意,拍成MTV再合适不过,能活生生地把听众带到田野小溪边去。无形的声音几乎要化为有形有色的画,扑面而来!

第三首即兴曲被公认为8首即兴曲中最美的一曲,用少见的降G大调写成,是一段孤独、沉静的吟唱,虽然其间也有阵阵激动的波澜涌起。由于带有6个降记号的降G大调太麻烦,许多钢琴家干脆把它移调,用常见的G大调演奏。霍罗维兹1953年的录音就是弹G大调,后来他意识到了G大调并非舒伯特的原意,而是后人的篡改,又按照舒伯特的原谱降G大调再录一遍。听着如此意境高绝的音乐,我们只能叹一声"此曲只应天上有”!在如小溪潺潺流水声般的左手连奏琶音伴奏下,一支悠然自得的女高音歌曲缓缓飘来,仿佛一位仙女凌波微步,乘风而来,吟唱着天上美妙的生活。很奇怪,歌曲大师舒伯特却没有把如此适合歌唱的旋律谱成一支艺术歌曲,而是用在了钢琴上,可见他对钢琴是多么情有独钟了。由于此曲的情调太美、太虚幻,每每令听者有懒洋洋的梦幻般感觉,以过去的眼光看,它多半要算靡靡之音了。此曲的抒情意境广袤而深远,即兴流动的乐句带出我们无边无际的遐想。

第四首即兴曲降A大调的主题出自那一串水珠滚动般的华彩式短句,欢快而优美。舒伯特在钢琴上的快速华丽乐句,都有流畅、动听的曲调,这又是一例。

《即兴曲》作品142的第一曲可分成两大部份,一开始出现的美妙旋律带出第一部份,这里有可以和贝多芬、巴哈互见高下的内声部风格和最动人的节奏感,被人戏称为「不断地打铁」的持续同音反覆的风格在此己经有高明的表现。然而一转成第二部份,在复杂的左手琶音单纯伴奏下,右手在高音部和低音部跳跃奏出旋律线的对话;淡淡的诗意是这乐段的主要风格,和前一乐段的热情奔旋形成充满张力的感人乐念。

第二曲中,舒伯特一开始先使用接近小步舞曲的速度和气质来表现,中段一转而成为诙谐式的快板,从左手传来的节奏感(在三拍子中只点出两拍的音符)和 作品90的第二曲非常类似,但大家可以听出,同样是右手快速音符的流泻,只是在这首曲子中加入了中音域的内声部(这是舒伯特后期作风最主要的特徵之一),而且在大小调间跳跃式的连续转调,结果乐风是那麼完全不同的迷人。

第三曲是变奏曲式,对舒伯特这个技巧拙劣的「天才」作曲家而言,他从来没办法从变奏的技巧本身给人满足,这是我们欣赏他的技巧面所要注意的。若论如何让一个旋律的发展和变奏能拥有最多旋律本身的美感,那无论如何贝多芬是永远比不上舒伯特的旋律天才的;但论变奏技巧,舒伯特简直像小孩子一样浅薄可笑(虽然比鳟鱼五重奏进步了一点)。但是论及我们应该最重视的精神感受时,虽然仍以贝多芬该作品为上乘,但那是因为心境的不同而无关技巧或旋律,也就是严格来说,舒伯特这作品仍过度伤於情绪的过度描绘,他要一直到 D946、D951、D959、D960 中,才真正表现出最越越的成就。

第四曲,总觉得和德步西的「黑娃娃之舞」似曾相识。这首曲子的节奏非常辛辣,重音的特殊放置也造成旋律惊悸的律动。此外,装饰音适时的调味,急速三十二分之一音符(大约是)的一瞬流泻起伏,一下子就深深吸引我们的情感投入。这种手法后来在 D946的第一曲发展部同样造成最深切的倾诉。动人的第一乐段后,以不停止流动的快速音符和一再反覆的强烈和弦节奏产生一段过门,然后产生另一种辛辣的节奏:X-X-X-XXX(三连音)。同时,装饰风的音符不断缠绕在主旋律上,这时我们特别有体会这乐曲的三大特点:特殊情趣的节奏,装饰音符的调味和不时流泻的快速音符。而且这些特点是互为宾主的:在第一乐段中节奏是主,装饰音是宾,而快速音符只是一瞬的重心;而这里的第二乐段同时有以快速音为主的过门和以装饰音为主的主旋律,这是否是舒伯特精心的安排结构呢?曲风越趋热烈,慢慢的有些迟缓,「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回到第一乐段,由於装饰音符使用的更为华丽,曲风比起乐曲开始更为热烈了,但却也如第二乐段般水泉冷涩而声声绵延,这里是一段非常幽美的倾诉,说明了相同的节奏要素却可以在舒伯特的乐思下表现最多的风情。然后,真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但是,却有那麼一瞬,首次在这首小调写成的乐曲中听到相当悲怆的一面,这乐曲的不安结尾,对比 D960的诙谐结尾,舒伯特的心灵,究竟要对我们传达什麼?

这个地位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偶尔有非印第安人代表今天的印第安人涌现出来的时候--马龙·白兰度,威廉·肯斯特勒,罗伯特·莱德福,简·芳达,大卫·布劳尔--他们都被当作“浪漫的人”(我觉得这里表达的是"romanticists"的意思,浪漫主义者)而被排除在外。

意思不是很完整,请把前文发来看看。

大多数美国人,甚至那些深具正义感的美国人,都倾向于将印第安人问题当作一件遥远过去的悲剧来对待。这种观念如此之深,以至于偶尔当一些非印第安人为今天的印第安人挺身而出的时候--马龙白兰度,威廉肯斯特勒,罗伯特莱德福,简芳达,大卫布劳尔--他们都被当作“浪漫主义者”而被排挤了。人们为他们感到羞耻,就好像他们越出了某种礼节上的规范一样。

印第安人问题并不属于遥远的过去。很多最惨绝人寰的反印第安人战斗都是仅仅在80到100年以前进行的。在那个时候,你们的曾祖父祖母们已经活在这世上了。而且侵略至今仍在继续。虽然现在在美国,直接针对印第安人进行军事行动的那个所谓的“卡斯特时代”已经过去,但是更多暗中进行的所谓“尊重法律”的行动仍然在将印第安人与他们的土地和主权隔离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197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