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入情网”好似一种“还童”行动:与相爱的人在一起的感觉,酷似当初婴儿与母亲在一起的感觉,是那样无忧无虑、安全、踏实;同时还觉得,两人在一起便无所不能,无往不胜。
对爱的一个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堕入情网”就是爱或者至少是爱的表现。这一误解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堕入情网是主观经历到的一种酷似爱的感觉。当一个人堕入情网时,他或她当然就觉得“我爱她”或“我爱他”了。但这里有两个明显的问题。第一,堕入情网的体验是与性相关联的一种特殊性爱体验。例如,为什么一个人即使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却不可能与孩子堕入情网呢人们一般也不会与同性朋友堕入情网,除非是同性恋者。只有当我们有性动机时,才会堕入情网,这种性的动机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第二,堕入情网的体验均是短暂的,无论与什么样的异性堕入情网,迟早都会跳出情网。这并不是说你肯定不再爱那个你与之堕入情网的异性,而是说你的激情体验总会过去,蜜月终将结束,浪漫的花朵总有凋谢之时。
要理解堕入情网这一现象的本质及其必然的结局,首先有必要考察精神病学家们所说的“本我的限度”。新生婴儿在最初几个月分不清自己与周围世界的界限,动一动他的手脚,
他便以为世界都在动摇;他分不清自己与房间、摇篮、他人的界限,他不能区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总之,对婴儿来说,没有界限、没有区分、没有身份,什么都是混淆不清的。从本能意义上说,“堕入情网”酷似婴儿当初的那种模糊感觉。
然而,随着孩子长大,他渐渐地把各种人和事务区别开来,知道自己是谁,妈妈是谁,自己饿了,妈妈不饿,自己玩耍,妈妈不玩,等等。孩子的身份感、认同感、意志力,都是在成长中发育和健全的。从儿童到青春期,甚至直到成年,这种成长发育的过程都在持续着,这就是所谓“社会化”过程。一个人的成长是有代价、有挫折、有痛苦的。特别是成长到青春期阶段,年轻人有了更多的独立身份、自主权、自我意识,但同时又发现在自我圈子内的孤独感。尤其是那些幼年时代经历过创伤、不幸或不良环境影响的孩子,到达青春期后更容易感到孤独寂寞、不自信、不安全、迷茫、不满足。于是,他们很想逃避这类心绪,逃避的办法自然是到“自我”之外去寻求伙伴,建立关系。此时“堕入情网”便是暂时逃避的途径之一。堕入情网这一现象的本质就是突然冲出自我的界限,顿时把自己的一切完全交给了另一个人,彼此之间毫无界限感,因而先前在自我界限背后的那种寂寞感也荡然无存了,觉得两个人就象一个人那样,一时间无比兴奋、陶醉。
从某种意义上说,“堕入情网”好似一种“还童”行动:与相爱的人在一起的感觉,酷似当初婴儿与母亲在一起的感觉,是那样无忧无虑、安全、踏实;同时还觉得,两人在一起便无所不能,无往不胜。于是,堕入情网者相信,性爱的力量可以驱散黑暗、迎来光明,一切困难和问题都不在话下了。其实,这种感觉的不真实性就象一个两岁孩子的错觉那样。相爱的双方迟早要面对真实的生活:你想,对方不想;你想外出,对方想在家;你想看**,对方想看书。就象孩子长大了,母亲与他不能总是形影不离那样。于是,相爱双方在内心深处发现了彼此的差异、分歧、矛盾,先前的“自我”缰界有时是突然地,有时是逐渐地复归原,情网也就到此破裂了,双方重新成为分离的个体。此时,双方要么彻底割断其感情纽带,要么面对现实,开始去建立一种真正爱的关系。
所谓“真正”的爱,是对于堕入情网时的“虚假”的爱而言,后者只是一种特定情景下的主观感觉和幻觉而已。真正的爱并不是置根于爱的感觉之中,相反,它经常存在于那种感觉不到爱的情况下。例如,我们对所爱者做出各种充满爱心与关怀的事情,但并不是在感觉到爱的情况下去做的,或者说,我们做出这些真爱的行动时,在感觉上并没有“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冲动与激情。
为什么说“堕入情网”并非真爱呢
第一,堕入情网不是由意志决定的行动,不是有意识的选择。所谓“一见钟情”,正是在我们并无选择的情况下发生的,也并非我们愿望之中的。人们往往与很不般配的异性堕入情网,但却仿佛觉得两人就是“天生的一对”。有时,“堕入情网”的双方彼此并无多少爱慕之感,但激情却奔腾不止。相反,人们往往不能与其崇敬的、有着深层交往和沟通的、十分熟悉了解的人堕入情网。
第二,“堕入情网”是自我疆界的暂时突破,而不是它的延伸并从而去包容另外一个人。因为延伸自我的疆界,使其变成“我们”的共同纽带,那是需要长久努力的。懒惰和怯懦的人最易“堕入情网”,因为这无需努力。但当自发而来的激情过去时,情网就破裂,自我就会退回到先前的疆界之内。而真正的爱情却是自我疆界持续不断地扩大,足以包容对方,包容他人,包容更大的世界。
第三,“堕入情网”并非有目的地促进自身的精神成长。如果说这种“爱”也有什么目的的话,那顶多不过是要暂时地逃避内心的寂寞感,或许也想通过婚姻结合来达到此目的。当然,一般人并不去想精神成长这一高远的目标。一个人从堕入情网到情网破裂这一段时间内,都会觉得自己达到了最高的理想境界,心满意足,觉得不需要也不可能更上一层楼了。堕入情网的人看对方,都是完美之极,看不到对方是处在精神成长之中的,肯定有不完善之处。这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总之,从心理学上说,“堕入情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向婴幼儿感觉与行为方式的回归或倒退。从性的意义上看,堕入情网包含着性欲本能的驱使和外表因素的刺激,这种情和爱都不可避免地浅薄而短暂。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如此众多的男女如痴如醉地堕入情网,又如梦初醒般逃离情网,很难在云山雾罩般的情网之中去建立持久而幸福的婚姻关系。(文章来源:网络)
希望可以帮到你
当我们脑海里出现浪漫爱情的字样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温馨,唯美,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大多数人对爱情的理解,都停留在浪漫之爱上。
但是这种感情最令人困惑,因为浪漫的爱情,有时候只是昙花一现。一个人遇到另一个人的瞬间,产生电光火石般的爱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狂热和悸动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少。甚至,逐渐消失。于是,失去这种感觉的人,就对浪漫爱情失去了信心。
当我看了法国**《芳芳》之后,才深入了解了浪漫爱情的本质。故事是男主角亚历山大是一个即将结婚的男人,却突然遇到让他一见钟情的女主角芳芳,并且还认定芳芳是他生命里的真爱。因为自己一直没有勇气,告诉自己的未婚妻罗荷。但他更不想欺骗自己的感情,因为他和罗荷在一起没有浪漫的爱情了。
但他同时也害怕,有一天芳芳也和罗荷一样的结局,失去浪漫爱情的本质。究竟一段浪漫的爱情,该如何去面对。
大多数浪漫爱情的发生,都会依赖于心理唤醒。以及将这种唤醒的原因,归咎于另一个人。也就是说我们相信内心传达出来的强烈信号。并且相信这种信号,是因为一个人的存在而发生的。
心理唤醒:是指我们体验到浪漫爱情时,会发现内心有很明显的变化: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心里变得兴奋和紧张。
这时大脑就会产生大量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是发生浪漫爱情的首要条件。当我们确定了这种感觉,是由对方引起的,我们就确定了两个人之间存在浪漫爱情。这就是我们坠入浪漫爱情的过程。
所以,这种浪漫爱情的本质。是一种被特定对象唤起的强烈心理反应。但是很难长久,这种心理反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唤醒反应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反应。既然是心理反应,人就不能永远维持一种特定的心理反应。让我们永远都保持激动的心理状态,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浪漫的爱情里,人的大脑因为对伴侣越来越熟悉,再无法像初恋时,那样产生大量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于是,唤醒的反应就减弱了。两个人之间的心跳,悸动和紧张的感觉,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地消退。
刚开始对一个人拥有甜蜜的幻想,有一部分是我们对伴侣的幻想。越是了解,幻想的空间就会越小。当两个人进入日常生活中锁碎的相处中,在一段亲密关系里,最大程度的还原真实的自己。这种幻想就很大程度的被削弱了。
没有幻想的空间,只要不断熟悉的彼此。从而神秘感就不复存在了,浪漫的爱情,让人失去理智,从而盲目的随从。但是随着彼此不断深入了解之后,盲目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原来我们加在伴侣身上的理想光环,也就不存在了。这种理想化的失去,也是失去浪漫爱情的重要因素。
刚进入一段浪漫的爱情里,我们常常在这段关系里,感受着新奇感。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在一起,对方的内心世界,令我们感到好奇和着迷。
心理学家:阿瑟阿伦曾经提出了一个“自我延伸”的概念,这个理论认为,在一对伴侣刚认识的阶段。大家会对彼此带来新的体验和角色的转换。这种自我扩展的感觉,这种自我扩展的感觉,会让我们在一段浪漫爱情里,体验到强烈的亲密感。从而缓解了我们的孤独感。
那么当一对浪漫热烈的恋人,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在浪漫逐渐消退的时候,他们的爱情将走向何方?
有人认为,爱情在失去了浪漫之后,随着时间的相处,最终也能变成亲情。
还有人在一段又一段的关系里徘徊,和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对象,寻找浪漫爱情的感觉。甚至,就算步入自己的婚姻生活,还对浪漫爱情的感觉念念不忘。
但是这似乎也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想要把一段关系维系在浪漫之爱里。是一种不现实的想法,因为浪漫的爱情,并不是人们在日后长久维持婚姻幸福的主要因素。
有一项有趣的研究发现,在浪漫爱情的背景下,也能产生深厚的友谊。恰恰就是这种深厚的友谊,就是浪漫爱情的生命之源:相伴之爱。
这种爱产生的浪漫爱情,不是产生大量的多巴胺而是催产素。催产素的作用是促进人们彼此互相信任,加深彼此的依恋。只有产生这种信任和依恋,浪漫的爱情才能天长地久。
在一段浪漫的爱情里,把浪漫之爱变成相伴之爱,把相恋变成相处,这才是浪漫爱情的延续之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