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楚辞有哪些?

《典籍》里的中国楚辞有哪些?,第1张

典籍里的中国》楚辞: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3、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因此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

赋体

赋体文学出于“楚辞”。这里的“楚辞”指屈原开创的文学形式,包括《楚辞》之前的就流行于世、有可能未进入《楚辞》的楚辞体作品。

赋体的形成前人有多说,从大的方面上讲,它与《诗经》传统、战国诸子文风、纵横家排比论辩的气势不无关系,然而最重要、最直接的渊源则是“楚辞”。

从句型上看,赋体文有的全部或大部运用骚体句,如枚乘《七发》等;有的大量运用散句的散体赋,如之后宋代苏轼《前赤壁赋》等。

从题材上和描写手法看,赋体文的主要题材是约定俗成的,构思方法有规可循,这种类型化倾向来自前代的模仿,由于《楚辞》提供最典丽优雅的榜样。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提起诗仙李白,每个人从儿时起就久仰他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一生性情豪放、不拘小节,他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李白的诗歌打破了传统的固定格式,笔法多端,而他的绝句更是登峰造极。杜甫曾赞誉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对后代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样一位诗人,在爱情上也是十分浪漫的,李白最大的粉丝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曾这样记载“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决;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离,终娶于宗。”

由此可见,李白一生经历了四段婚姻,其中他和宗瑛的浪漫爱情故事流传甚广,被传为一段佳话。

01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李白五岁读道教典籍,十岁读诸子百家,十五岁习剑术,二十五岁倚剑仗走天涯。他在中原结识了很多诗人朋友,他们见李白孑身一人,于是开始催婚。后经孟浩然的撮合,他和前朝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紫烟结婚了。

婚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可李白生性洒脱不喜约束,他喜欢游历名山古川,饮酒赋诗。许紫烟温良贤淑,经常在李白醉酒后,在床边服侍他。

李白心里深知自己愧对妻子,一日醉酒醒来后写下了这首“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许紫烟为李白生下了两个孩子后,便撒手人寰。当初李白是以倒插门的身份在许府上居住的,妻子死后他带着两个孩子便来到兖州定居。

在这里李白认识了女子刘氏,刘氏本以为李白才高八斗,也有很多钱财,可没想到他除了饮酒就是作诗,是一个穷书生,自己没有过上锦衣玉食的豪门生活,心生不满后离开了。

期间李白被唐玄宗召入京城后,以为能有一番抱负,却不想每天就是陪伴玄宗游园赏景、饮酒赋诗。李白很快厌倦了这种生活,辞别长安之后来到了山东任城。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颇懂诗词的邻家女子,顿时心生好感,为她写下了一首唯美的爱情诗。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李白自从认识了这位邻家女子,经常邀她月下散步、谈古论今,不久后两人便生活在一起。可惜红颜薄命,她为李白生下儿子颇离后就去世了。

自古才子多风流,纵观李白的这三段感情经历,虽然三个女人背景各有不同,但她们都是李白的粉丝。在感情上过于仰慕,在生活上过于依附,并没有真正的走进过李白的内心。

02千金买壁牵红线,高山流水遇知音

从李白的诗中不难看出,他想在政治上施展才华,可是在接连碰壁之后才发现,自己空有济世之才,在官场上并不如意。

李白离开了伤心地,在途中分别遇到了诗人杜甫和高适,三人结伴而行来到梁园饮酒赋诗。酒后三巡,李白有感而发,在粉墙上写下了著名的《梁园吟》。

黄昏时分,一白衣女子带着侍女散步路过此地,看到了粉壁上的这首诗。她缓缓走上前,轻读之后觉得这首诗聚山川之奇秀,融天地之神韵,令人叹为观止。当僧人正要把这面墙壁擦掉时,这位白衣女子急忙说:“切莫动手,这面墙壁我花千两白银买下,你定要好好看管。”

白衣女子千金买壁的故事传到了李白耳中,人生失意的李白顿时很感动,想要见一见这位奇女子。

这位白衣女子就是前朝宰相的孙女---宗瑛。她生性孤傲,知音律,善操琴,是有名的才女。李白在宗璟的介绍下,终于见到了他的姐姐宗瑛。

见到宗瑛的第一眼,李白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只见她芙蓉如面柳如眉,一身白衣,冰清玉洁。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宗瑛也见李白仙风道骨,潇洒飘逸,本来就仰慕李白的她脸上飞起一丝红晕,更加婉约动人。

夜晚宗瑛辗转难眠,在朦胧的月光下依窗弹奏了一支《秋夜月》的古瑟曲,动听哀怨的瑟声如潺潺溪水入山涧。李白心中大为触动,取来古琴弹奏了著名的《高山流水》,似有俞伯牙和钟子期知音相遇的感慨。

一曲奏罢,李白又弹起了《凤凰飞舞》,宗瑛也用锦瑟跟随瑶琴的节拍,一起奏出了欢快的曲子。

这一夜琴瑟和鸣,满天星辰都忘记了眨巴眼睛,沉醉在这优美的韵律之中。两人未说一语,却早就借着曲子各自表达了心中的爱意。

 

《 诗经》有云: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千金买壁牵红线,高山流水遇知音,李白的浪漫爱情像一道曙光,一扫往日苦闷的心情。

之后李白以《梁园吟》作聘礼,宗瑛以粉墙作嫁妆,两人就此成就了一段姻缘。

李白和宗瑛结婚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到处旅游,而宗瑛并不是“会稽愚妇”,她同情李白坎坷的经历和官场上的失意。对于李白经常离家的行为,不仅没有阻止,还完全给了李白自由,让他不受家里的羁绊。

正是宗瑛的这种大度,让李白在外漂泊的时候,十分想念她。李白为她写过很多寄内的诗篇,比如《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我不及此鸟,远行岁已淹。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缄。”

此时的李白在外游荡了半生,在对宗瑛的思念中渐渐明白了她的善解人意,更加珍惜这份难得的夫妻之情。

03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李白和宗瑛曾有过一段幸福、安稳的甜蜜时光。婚后不久,李白接到幽州节度使何昌浩的信函,邀请他同去幽州“密事”。李白二话不说就要前去,却遭到了宗瑛的阻拦。

宗瑛不同于寻常女子,十分有智慧,比李白更能看清官场上的瞬息万变。她神色凝重地对李白说:“我觉得幽州不久会发生内乱,你千万不要去。”

可李白根本无视宗瑛对当前局势的利弊分析,铁了心去了幽州。来后不久,李白发现安禄山果真不安分,宗瑛说的那些话都被一一应验。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起兵直逼长安,百姓民不聊生。李白见状赶紧骑上战马一路飞奔,接上宗瑛后,两人为躲避战乱来到浔阳。

此时永王李璘受玄宗指示,带兵去平乱。途中经过浔阳,因久仰李白大名,多次邀请李白给自己做幕僚。宗瑛不愧是名门之后,早就看透了当时的局势,她再次苦苦劝告李白:“宁愿其糟糠,不教觅封侯。在这世上,我们做一对普通夫妻度此生,也很幸福了。”

李白理解妻子担心自己安危的心情,他慷慨激昂地说道:“现在国家危难,正是用人之时,我不能坐之不理。”宗瑛眼含泪水,只好任由李白离去。谁知仅仅一个多月后,刚继位的肃宗怕永王和自己抢夺皇位,下令灭了永王,李白以“从罪”的罪名被关进了监狱。

宗瑛得知消息后,为了李白四处奔走,放下身份在达官贵人面前哭诉求情,只求李白能活一条命。狱中的李白得知宗瑛为自己的付出后,很后悔当初没有听妻子的话,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在浔阳非所寄内》:

“闻难知恸哭,行啼入府中。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知登吴章岭,昔与死无分。崎岖行石道,外折入青云。相见若悲叹,哀声那可闻。”

是呀,宗瑛就如蔡琰那样执着救夫,倘若没有她,自己怎能从斩刀下活命呢。在宗瑛的帮助下,李白最终被改判流放夜郎。

李白被流放要离开时,宗瑛拉着李白的衣衫,死死不愿撒手,语未说泪先流。

此时58岁的李白悔恨地对妻子说:“要是没有你,我早就不再人世。遇见你,是我一生最幸运的事。这份情意,恐怕此生我都无力偿还了。”宗瑛听到这句话,哭着说道;“我在家等你回来,永远在你身边。”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本来说好要一起白头的,这一别还能否相见?望着李白渐渐远去的背影,宗瑛数次哭到晕厥。

在孤寂的流放途中,李白对宗瑛日夜想念,相思成疾。他看着天空南来北去的大雁,写下了著名的断肠诗《南流夜郎寄内》。好在流放不久,肃宗下令赦免了李白。李白一路跋山涉水回到了宗瑛的身边,夫妻今生终于得以相见。

从现在的爱情观上来说,宗瑛和李白三观相同,又都信奉道教,在生活中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而宗瑛经历了家族的兴衰,对官场比李白看得明白通透。

李白在危难之际,宗瑛没有“大难临头各自飞”,而是动用自己的人脉到处求情,解救李白。这份感情早就超越了一般的夫妻之情,李白对宗瑛除了爱情,更多的是感激。

李白这一生的仕途可谓命运多舛,坎坷不断,可他又是幸运的,有宗瑛这样一位智慧与才貌兼备的妻子陪伴,人生路上少了多少悲苦。

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文学的河流里追本溯源,诗歌恐怕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如果从“杭育杭育”派的原始诗歌开始算起,那么,诗歌的历史也就几乎等同于人类语言的历史。流传至今的《弹歌》也许就是远古时候最美的诗歌了。有了诗歌,也就有了诗歌教育——利用诗歌来传承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运用诗歌来教授自然知识与社会伦理,同时完成识字写字的任务,教会读诗作诗的方法。

  从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教育史的进程来看,诗歌教育伴随着诗歌的产生而出现,伴随着诗歌的繁荣而兴盛;而诗歌教育的兴旺又进一步促进了诗人队伍的壮大和诗歌创作的繁荣。因此,诗歌的历史有多长,诗歌教育的历史就有多长。《弹歌》的流传也正是诗歌教育的结果。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诗歌教育是什么样子,没有办法说清楚,只能凭借想象去猜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后,诗歌教育的内容、形式、作用大致可以说得清——因为有许多时候即使是用文字记载的所谓“历史”也往往极不可靠。

  从远古时代起,中国古代的诗歌向来就与音乐关系密切,并一直延续至今。因而古代的“乐教”也往往包括诗歌教育。历代宫廷乐舞往往融诗歌、舞蹈、音乐于一体,就是典型的例子。追本溯源,诗、词、曲就其本来面目而言都是歌词,其出现、形成、发展和成熟都与音乐密切相关。《诗经》里的所有诗篇、汉代的乐府诗、唐宋时期的词、元代的散曲,原本都是配乐演唱的。因此,古代的诗歌教育往往还伴随着音乐艺术教育。

  在中国古代社会,诗歌教育被统治者上升到政治教化的高度,被视为巩固统治秩序的基本手段之一。所谓“诗教”,其主要含义是要通过诗歌教育来达到政治教化和道德教化的目的。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诗歌教育,从最初的启蒙教育到最后的选拔人才,诗歌写作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关系到文人一生功名的成败。因此,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历史主要就是诗歌教育史,诗歌教育受到从帝王到百姓的普遍重视,学会读诗作诗成为学子受教育的主要内容。

  由于诗歌教育史与诗歌发展史密切相关,因此,考察古代诗歌教育史,既要考察古代教育史——主要是古代语文教育史,也要考察古代文学发展史——主要是古代诗歌发展史。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其实主要是诗歌发展史。在古代文学史上,在西周之前,诗歌几乎一统天下;自春秋战国之后,以诗歌为主流,诗歌与散文相互影响,共同繁荣。虽然中唐以后形成“以文为诗”的特色,到两宋发展到极点,但溯根求源,诗歌对散文的影响作用更大。且不说诗歌是最早产生的文学形式,看一看中国的古代典籍,《尚书》、《易经》、《老子》、《庄子》里的有些句子就有明显的诗歌色彩。尤其是《老子》,相当多的篇章就是诗歌。汉代的赋,本身就是从《楚辞》发展而来;而六朝的骈文也具有浓重的诗歌色彩。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往往诗文并重,诗歌与散文交相辉映;而以文学名世的作家也大多有诗歌作品传世。而诗歌对散文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现代所谓的“散文诗”,不就是散文化的诗歌吗?当代的作家在写作散文时也常常讲究音韵和谐、平仄相对,常常使用整齐的句子来表达思想感情。至于古今散文中引用的诗句,那简直数不胜数,层出不穷。古典诗歌对小说的影响也很大,古代相当多的小说家本身就是诗人,而古典小说中出现的诗歌就更多了。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传统章回小说往往从诗歌开始,又以诗歌结尾。至于戏剧与诗歌的关系则更密切,人物的韵白和唱词本身往往就是诗歌。从古代作家的成长历程来看,归根结底,诗歌对其它文学形式的影响和作用,往往是通过诗歌教育来传递的。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实际上主要是诗歌教育发展史。从远古到清末,诗歌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诗教”对中国人的影响可谓深矣!自夏、商、周以来,学习读诗、写诗、用诗一直是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的宫廷颇重视“乐教”(诗歌是主要内容),因而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能够即兴赋诗的帝王,其中几位成就突出,对古典诗歌的发展贡献很大。而自孔子之后,《诗经》一直是儒学教育的基本教材之一。两汉以后,以《诗经》为主的诗歌教育成为古代教育的重要方面,学习《诗经》是“诗教”的基本途径,凡是读书人有谁不知道“关关雎鸠”?谁没读过“杨柳依依”?魏晋南北朝以后,特别是唐代之后,中国的传统文人自出世就一直浸泡在诗歌的海洋里,甚至可以说是在诗歌的海洋里泡大、泡老一直泡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天,诗酒风流成为他们基本的生活状态。隋唐之后,科举考试制度与诗歌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翻一翻中国历史,有哪一个秀才、举人、进士、状元不会作诗?而自两宋之后,吟诗填词就成为古代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日常事务;甚至一些统领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帅也以诗词闻名于世。在一些书香门第,也涌现出了许多才学卓绝、成就非凡的女诗人,其芳名足令后人仰慕。流风所及,就连古代的青楼女子也以能诗善词而自诩风流,其中也的确孕育了几位诗名远播的女诗人。

  根据有限的资料判断,在漫长的远古时代,文艺活动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诗歌教育具有综合性、全民化的特点。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学校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学校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在夏、商、周三代,为了满足奴隶主阶级的需要,无论国学还是乡学,都是培养奴隶主贵族子弟的地方,奴隶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奴隶制国家的文学艺术和文化教育都为奴隶主阶级的官府垄断,即“学在官府”,诗歌教育也主要是为大大小小的奴隶主贵族服务。这种“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到了春秋时期才被打破,私学应运而生并逐渐繁盛起来,以《诗经》为代表的诗歌教育才能逐渐走向平民化、大众化。西汉之后,随着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封建时代的诗歌教育始终强调“温柔敦厚”。《礼记·经解》中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教者也。”唐代孔颖达的《礼记正义》解释说:“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因为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的是驯顺的奴才,而不是诗歌创作上的天才,因此,封建社会的诗歌教育也往往是培养奴才的教育。在隋唐科举制度产生以后,这种奴化的诗歌教育愈来愈严重,直至明清两代发展到顶峰,其流毒至今仍然存在。

  民歌是文人诗歌的源头,在文学史上,民歌曾经对诗、词、曲的形成和文人的创作发生重大影响。民歌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他们总结生产知识、归纳生活经验、表达喜怒哀乐的一种手段,其数量非常庞大,若非有意保存,就会很快消亡。在正统诗歌教育之外,民间歌谣的流传显示了另一种诗歌教育形态,它在内容、形式和目的上都与正统诗歌教育有显著不同,尤其在内容和目的上有时甚至与正统观念相对立。它虽然是主流之外的一条若隐若现的小溪,也值得引起重视和研究。

  诗歌教育在中国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至今仍余音未歇。问一问今天的中国人,有几人不知道李白杜甫?有几人不知道唐诗宋词?问一问今天的小学生,有谁没背过“鹅鹅鹅”?问一问今天的成年人,谁不知道“四喜诗”?……可惜的是,今天的诗歌教育已经是强弩之末。所谓“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多”的传言恰恰说明了诗歌创作和诗歌教育的现状,而“梨花体”诗歌的泛滥表明当代文人诗歌正在趋向消亡。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偶尔也能读到“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这样的诗句;而当代流行的民谣也要比所谓“诗人”的所谓“诗歌”更像诗歌。即使是一些童谣,也比所谓“诗人”的所谓“诗歌”更有价值。前几年,一些小学生传唱的童谣曾引起极大的争议,比如,有这样一首童谣:“太阳天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这至少证明诗歌的种子仍在生长。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物质文明高度繁荣的背后是人文精神逐渐荒漠化,诗歌的苟延残喘正需要诗歌教育来拯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232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