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不知道 莫扎特有写过《卡农》,但他确实在某些作品中用了Canon
卡农(Canon)复调音乐之一种,原意为“规律”。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造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地模仿,即严格的模仿对位。第一次出现的声部称“起句”,相隔一小节或两小节后出现的重复声部称“应句”,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称“卡农曲”,声乐曲中的“轮唱”亦即“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
pachelbel(帕切贝尔)的D大调CANON,
约翰·帕切贝尔(Johann Pachelbel )1653-1706----德国管风琴家、作曲家。1653年9月1日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Nuremberg)。早年随施韦默尔(Schwemmer)学习音乐,1669年进入阿尔特多夫(Altdorf)的一所学校接受音乐教育,但因支付不起学费,次年转入雷根斯堡的一所学校。1673年至维也纳,成为圣斯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管风琴师克尔(Kerll)的学生和助手。 1677年至爱森纳赫(Eisenach),担任了一年的宫廷管风琴师。爱森纳赫也是德国音乐的故乡,8年之后,JS巴赫 在这里诞生。1678年至爱尔福特(Erfurt)担任管风琴师,在这里教授了 JC巴赫(Johann Christoph Bach,JS巴赫的兄长,并在双亲去世后成为 JS巴赫的监护人)。1683年,他的第一位妻子和儿子不幸死于瘟疫,次年再婚。1690年之后在斯图加特(Stuttgart)和哥达(Gotha)担任管风琴师。1695年回到家乡纽伦堡,担任圣泽巴尔德教堂(St Sebald's church)的管风琴师,自此一直到1706年3月3日逝世。
帕切贝尔是巴赫之前伟大的管风琴家之一,也是中德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众赞歌前奏曲把北德宗教性较强的旋律移植到南德较为抒情的音乐气氛中去,自成一体。
帕切贝尔最有名的作品是约作于1680-1690年的《D大调卡农》,最初完成时是一首《D大调卡农和吉格舞曲》(Canon and Gigue in D),以三部提琴配通奏低音乐器写成,但只有《卡农》广为流传,此曲注重对位、编排,如同自然、数学公式般以演绎的方式,纺织永无止境的理性之路,给人以宁静、平和和鼓舞,被称为“人类理性在音乐上的代表作”。
帕切贝尔作品的体式和技法,对 JS巴赫有很大影响。
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至极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卡农Cannon虽不像浪漫派作品那样高潮起伏、惊心动魄,但在看似反复平常的进行中,却交相共鸣出多种音色效果。平凡的韵律脉动着瞬息万变的生命力,如同天使一般让人迷醉和沉静。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十九世纪的交响曲、奏鸣曲也常用卡农手法,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在卡农乐曲中,帕切贝尔的卡农是最著名的一首,简单不过的曲调一再反复,高低声部遵守着严格的对位法则,各自规律地不断往前发展,和谐演奏出曼妙的旋律,最后光辉地结束,听起来却丝毫没有单调之感,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深远。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人生,即使是在平淡而单调的重复中,生命的和弦却奏出永恒的迷人曲调。虽然日复一日近乎规律性的重复,过着少起波澜的沉闷生活,但与他人的情感和心灵交会也能谱写出毫不单调的幸福人生。
如果你要找帕切贝尔的Canon,在baidu MP3中直接搜索"卡农"或者"Canon",就可以找到很多版本的
很高兴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是一个爱乐者,随便说上几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爱因斯坦曾说,死亡对他而言,意味着不能再听莫扎特。
一句话,给了我们关于莫扎特的宏观定义。
从音乐的发展来讲,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大致为1750--1827年(贝多芬逝世于1827年,通常以此作为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和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分界线),音乐形式渐趋完善,所以作曲家能够更好的在音乐中进行情感的表达。
经典音乐属于严肃音乐的范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始终要以一种严肃的心情来聆听,来感受。有人说,莫扎特的音乐是胎教最好的音乐教材,因为他带给人们的,是心灵的洗涤与纯净。此言甚然。比如《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也就是脍炙人口的《土耳其进行曲》,诙谐生动,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贯穿作曲家人生的天真童趣。真的很难把这样欢乐的曲调与他后半生的多灾多难联系起来。
再比如贝多芬,一提到他,相信诸位马上都会肃然起敬。原因很简单,一个能够打败耳聋的作曲家,还有什么是他不能战胜的!!!曾经深深折服于他扣响命运之门的声音,然而,在《第六号交响曲》,也就是《田园》(Pastorale)中,我见到的,却是一个与世无争,漫步于乡间小路的诗人过客。这种角色的转换让我读到了一个更为内在的贝多芬。贝交六号是我收藏版本最多的唱片,指挥家包括Karl·Bohm, Bruno Walter, 根特·旺德,Simon Rattle(极具争议的版本,有机会我再跟你细聊)等等,但最震撼我的,还是Furtwangler的版本,不只因为他的指挥技艺非凡高超,更因为他在二战那样的特殊时期,在希特勒惨无人道的暴政夹缝中,仍以指挥棒坚强的挥舞着人生!这才是贝多芬的精神所在!!!
聆听古典音乐,需要摒弃文化快餐式的走马观花,需要阅历的积累,更需要一种人格上的尊重。切莫附庸风雅的去大谈特谈某段曲目多么多么动听,因为动听是相对的,比如英语中表述动听为"fair-sounding",而fair又包含了公平的意思,这就说明音乐对于每一个热爱它的人来说,是没有任何门槛的,爱听吗?爱听就是爱乐人。作为一个欣赏者而非研究者,干吗一定要弄清楚每段乐曲的深层含义。个人认为,这跟中国失败的教育也有一定关联,因为从小学时,我们就要为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背得头昏脑胀,其结果却恰恰背离了个性伸张的初衷。
楼主,如果你真的喜欢古典音乐,完全可以每天听上几段,小品一下,比如巴赫的《G弦之歌》,帕海贝儿的《卡农变奏曲》,短短几分钟,却那样舒缓动人。这比一上来就去接触那些浩瀚深邃的交响乐或宗教音乐,要轻松的多,也容易的多。
不好意思,一谈到古典音乐,兴致就来了,说了这么多,也不知对你是否有些帮助。这样吧,留给你一个地址http://libverycdcom/2004/11/28/0000028102html,集中了巴洛克音乐时期至印象主义音乐时期众多作曲家的经典之作,希望你能满意。
卡农钢琴曲并不是具体一首钢琴曲而是一种曲式的名称,来源于巴赫的老师Johann Pachelbel(是传说),还有传说是当时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为了售出此曲而冒称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帕卡贝尔的作品。
出名的卡农是十七世纪德国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帕卡贝尔, 1653-1706)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调卡农)。
因为有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配乐,这首曲子便广为人知,《我的野蛮女友》同样也在场景中运用了这首作品。
扩展资料
卡农,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的一个小节,最后的一个和弦,融合在一起。
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也是一种卡农。
卡农根据各声部高度不同的音程差,可分为同度卡农,五度卡农,四度卡农等;根据间隔的时间长短,可分为一小节卡农,两小节卡农等;此外还有伴奏卡农,转位卡农,逆行卡农,反行卡农等各种手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