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帖有哪些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帖有哪些,第1张

一苏轼《前后赤壁赋》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作品。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他的前后赤壁赋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图中书法字帖边角上有个有红色印章 ,回答中的这些所有古代名字的这些字帖合集、、、、、在哪里获得我就不多说了,你应该明白了吧

二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书法墨迹《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原作纸本,纵28.8厘米。横75.5厘米,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余个)。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被誉为“天下第二草书”,《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至为宝贵。

三米芾《蜀素帖》

为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墨宝。写于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以行书写成。今藏于故宫博物院。《蜀素帖》纵长278厘米,横长2708厘米。“蜀素”指的是这卷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在四川东方所织造的名贵绢。卷上的乌丝栏也是织出来的,可见是专供书写用的。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天下十大行书之一。

四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仲尼梦奠帖》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纸本,纵255cm ,横336cm,为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作,是欧阳询现存的四件墨迹之一。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仲尼梦奠帖》行书,九行,行九字,共七十八字。元朝人郭天锡跋:“信本行书蝉联起伏,凝结遒耸,裁萧永之柔懦,拉羲献之筋髓。比之诸势,出于自得。此本劲险刻厉,森森焉如府库之戈戟,向背转摺,浑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书也。”

五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纸本墨迹。纵23厘米,横148厘米,4行,28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六王献之《中秋帖》

《中秋帖》为晋代王献之所书纸本手卷,纵27cm,横119cm。《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稀世珍宝,现藏故宫博物院。草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署款。

七王羲之《兰亭集序》

王羲之是东晋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与儿子王献之合称“二王”。《兰亭集序》是最出名的作品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现存版本为唐代书法家冯承素之手,传说真迹是唐太宗李世明逝世后作为陪葬品下葬。

其它的我收集的古今各朝代书法名家书法字帖,

包括了 唐、宋、西晋、明、清、等非常全面的书法字帖、以及碑刻

约1500幅超高清书法贴扫描图,约75G大小, 是学习毛笔书法不可能多得的资料合集

古代名家书法字帖合集目录:

《古代书法字帖_48_圭峰禅师碑》

《古代书法字帖_05_兰亭叙五种》

《古代书法字帖_29_乙瑛碑》

《古代书法字帖_39_集字圣教序[刘铁云本][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07_礼器碑》

《古代书法字帖_08_曹全碑》

《古代书法字帖_03_集字圣教序[朱卧庵本]》

《古代书法字帖_13_孟法师碑》

《古代书法字帖_02_雁塔圣教序》

《古代书法字帖_15_白氏诗巻》

《古代书法字帖_34_伯远帖》

《古代书法字帖_22_祭侄稿》

《古代书法字帖_11_空海风信帖》

《古代书法字帖_44_王洪范碑》

《古代书法字帖_38_化度寺碑[诒晋斎本]》

《古代书法字帖_49_石鼓文[中权本]》

《古代书法字帖_01_书谱》

《古代书法字帖_18_兴福寺断碑》

《古代书法字帖_19_多宝塔碑》

《古代书法字帖_40_九成宫醴泉铭[李鸿裔本]》

《古代书法字帖_31_兰亭叙[虞世南临]》

《古代书法字帖_28_高贞碑》

《古代书法字帖_12_孔子庙堂碑》

《古代书法字帖_04_皇甫诞碑》

《古代书法字帖_43_善才寺碑》

《古代书法字帖_47_李广业碑》

《古代书法字帖_20_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

《古代书法字帖_16_关中本千字文》

《古代书法字帖_36_兰亭叙[冯承素模]》

《古代书法字帖_09_争座位稿》

《古代书法字帖_39_集字圣教序[刘铁云本]》

《古代书法字帖_06_十七帖[上野本][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10_草书千字文》

《古代书法字帖_26_魏晋唐小楷集》

《古代书法字帖_46_李玄静碑》

《古代书法字帖_24_王羲之尺牍集[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42_柳州罗池庙碑》

《古代书法字帖_45_段行琛碑》

《古代书法字帖_17_张猛龙碑[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06_十七帖[上野本]》

《古代书法字帖_43_善才寺碑[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37_石鼓文[先锋本]》

《古代书法字帖_41_孔颖达碑》

《古代书法字帖_24_王羲之尺牍集》

《古代书法字帖_23_泰山刻石》

《古代书法字帖_14_石鼓文[后劲本]》

《古代书法字帖_32_兰亭叙[褚遂良临]》

《古代书法字帖_35_平复帖》

《古代书法字帖_33_中秋帖》

《古代书法字帖_35_平复帖[小图]》

《伯远帖》(王珣)

《土母帖》(李建中)

三国 皇象

三国 钟繇

上虞帖

东山帖

东晋 王献之

东晋 王珣

东晋 王羲之

中秋帖

二谢帖

伯远帖

何如帖

俞和《自书诗》卷,元,俞和书,行书,纸本,纵288cm,横216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 康里巎巎

元 赵孟頫

元 鲜于枢

元_耶律楚材《送刘满诗卷》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纸本,行书,纵33cm,横6369cm

力命表

南宋 赵孟坚(1199-1264或1267)《自书诗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陈容《行草书自书诗卷》 纸本 手卷 311×382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局部) 纵338厘米,横130 厘米。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吴叡篆隶书卷 [元](1298—1355)字孟思,号雪涛散人

唐_贺知章草书《孝经》全图

唐《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图),中国国家图书馆。

地黄汤帖

大道帖

妹至帖

姨母帖

宋孝宗赵眘 草书《后赤壁赋》

宋拓大观帖太清楼帖卷十王献之书法长卷高清翻墨本

宋赵构书洛神赋长卷高清本

对酒诗

平复帖

得示帖

忧悬帖

提取文件夹名bat

日本空海《金刚般若经开题》

明 张瑞图

明 徐渭

明 文征明

明 王宠

明 祝允明

明 董其昌

明 蒋杰

明 蔡羽

明 解缙

明 陈九德

明清 王铎

朱熹《城南唱和诗卷》帖凡64行,共462字

杨守敬

松风阁

次韵辩才诗

汉 隶书 曹全碑

洞庭中山二赋

清 何绍基

清 刘墉

清 吴大徵

清 吴让之

清 康熙

清 邓石如

清 黄自元

清代乾隆《泥金书四得续论》

清代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卷

清初 朱耷

清明上河图跋

澄心堂帖

目录树bat

蒙诏帖

薛绍彭(生卒年不详。字道祖,号翠微居士。宋神宗时长安)《杂书卷》

蜀素帖

西周 青铜铭文 史墙盘

西晋 索靖

贺捷表

赵秉文《赤壁图卷题诗》纸本,原图纵高51.9厘米,横长38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近现代 于右任

近现代 吴昌硕

近现代 毛泽东

近现代 沈尹默

近现代 白蕉

近现代 赵朴初

近现代 邓散木

隋 小楷 董美人墓志

隋 智永

隋 楷书 苏慈墓志

频有哀祸帖

鹡鸰颂(李隆基)

黄州寒食全卷

秦汉尚势,魏晋尚韵,南北朝尚神,唐代尚法,宋代尚意,元明尚态,清代尚朴。

秦汉尚势——秦汉时代书法的群休风格美,其主导倾向是尚势。它体势飞动,并融雄放、秀逸、骏发以及沉厚、劲健等于一体。

晋人尚韵——晋代书法流美妍媚,风流潇洒,反映了士大夫阶级的清闲雅逸,流露出一种娴静地美。

南北朝尚神——南北朝承接魏晋尚韵之风,在理论和实践上又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尚神。“韵”和“神”是有密切联系的两个美学范畴。“汉人重骨法,晋人重神韵”。“神韵”可以并在一起使用。“神”既包括了雄健的骨,也包括了温雅的韵,而“韵”,则不属于“神”中的温雅部分。

唐人尚法——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

宋人尚意——宋代书法纵横跌宕、沉着痛快的书凤,正是在“国家多难而文运不衰”的局面下,文人墨客不满现实的个性书法,以书达意,表达一种心境。

元明尚态——元朝书法崇尚摹古,平庸无奇。元代书法的特征是“尚古尊帖”,宗法晋、唐而少创作。

清代尚质——明末愤世嫉俗的风气在王铎、傅山等人的作品中仍时有体现,自我生命力转化一种不可遏止的情绪,于作品中随处可见。清中期“扬州八怪”集狂放不羁、怪诞险卓于一身,自我张扬之风格于尺牍之间挥洒自如,为历代所不及。及至晚清,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等人在刻意传统的同时,也力图表现出新面貌。或以淡墨书写,或变章法结构。与此同时,金石考据之学悄然兴起,一时朝野内外,学碑者趋之若骛,终成清朝书坛的发展主流。当时著名的书家如金农、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张裕利、康有为等纷纷以碑意写作作画,达到了尽性尽理、璀灿夺目的境地。

书画同源

希望有时间的话也可以看下画史

对时代书风也能有更深的理解。

唐代楷书残篇《孟浩然诗》,属于典型的唐代写经体风格,和大多数流传下来的唐代的写经体书法一样,用笔熟练,结构精美,而这幅作品在楷书的基础上融入了行书的笔法,书写潇洒自然,颇有一种浪漫主义气质,学习小楷书法可以用来参考。

唐代楷书残篇《孟浩然诗》,属于典型的唐代写经体风格,和大多数流传下来的唐代的写经体书法一样,用笔熟练,结构精美,而这幅作品在楷书的基础上融入了行书的笔法,书写潇洒自然,颇有一种浪漫主义气质,学习小楷书法可以用来参考。

唐楷书残篇《孟浩然诗》六首,其中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重复

1、柳公权,作品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2、黄庭坚,作品有:《松风阁诗帖》《诸上座帖》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3、王羲之,作品有:《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4、陆机,作品有:《平复帖》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

5、王献之,作品有:《鸭头丸帖》《淳化阁帖》《中秋帖》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外戚,“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

-陆机

-王献之

-王羲之

-黄庭坚

-柳公权

如何评价王铎的字

王铎,清朝时期的有名的书画家。他官位做到挺高的位置,但是对于书法的热爱从未减少。他可以日复一日,不间断的去练习书法,只为在他的书法之中能够更加完美,追求更好,只为精益求精。

王铎书法作品

在中国的书法史上,有一个说法,就是“先王后王”,先王就是著名的书圣王羲之,而和他并名的后王就是王铎。另一个说法,明朝的董其昌他的书法在当时盛行一时,但是王铎则提倡取用法,开创新的书法局面,独树一帜,所以历史上将董其昌和王铎齐名,并称作为“南董北王”。

王铎的书法上是风格多变的,他是一个书法奇才。他的字中,草书是把二王当做宗源,并且学习米芾和颜真卿的一些笔法,所以他的草书字是强劲洒脱的,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让人看字也可以看出奔腾之感。王铎的楷书则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但在此中却不乏一种典雅的气质,一笔一划间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每一个字都显的很挺拔。王铎的行书里的字体用墨大胆,但是却不失沉稳,让人感觉稳健,一种清风傲骨之气跃然纸上。字体上,王铎的行书纵横曲直,字体总的来说略长,微微会向右边倾斜,结构耐人寻味,巧拙结合。

王铎擅长写诗文,尤其是在书法上有及其卓越的成就,他的字不同的字体会带给别人不同的感觉,时而奔放时而含蓄,所以被世人称作“神笔王铎”。

王铎故居住处在哪里

王铎的故居位于现今中州的会盟镇里面的老城村,它属于河南省的文物保护遗址。王铎的故居随时间变化,历史的变迁,经历了许多的战争,他的故居其实很早就在战火中被烧毁。但是因为王铎的书法名声,大家都想纪念他,于是他的故居又重新被修复。以此弘扬和宣传王铎的书法艺术,以及可以将他的一些作品都放在他的故居,供现代人的欣赏和借鉴。

王铎故居现址

如今的王铎故居,在现代工艺的修复之后,故居现址的建筑面积有五千多平方米,占地大概有180多亩。故居的总体布局是五进院落,它有前厅客厅和中堂后堂,以及上房,这五个为主体,然后搭配东厢房和西厢房,以此组成每一进院落的单独结构。每一进的院落都是用青色的砖和青色的瓦片组成,每一个建筑上都雕刻了一些精致的图案,门窗边的木质横栏上都篆刻了一些花鸟兽之类的图纹,充满了古色古香的韵味。这种建筑形态很明显的有一种明清时候官邸的建筑艺术形态,让人感觉到欣赏这样的府邸有一种壮观的文化气氛,也带有一丝威严的感觉。

故居的后花园叫做再芝园,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园中有两棵灵芝。后花园的布局是把泓涟碧水当做整个的中心,运用大小不同,高低不一的特别的建筑手法打造而成。园中,花草丛生,小桥流水,再加上一些参差不齐散落的石子,让人印象深刻,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王铎书王维诗介绍

王铎的书法造诣颇高,当时人称“神笔王铎”,日本人更将王铎称为“书圣”。因为喜欢诗词,王铎也书写了很多著名诗人的诗词,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就是其中一个,将诗与字完美的结合。

《王铎书王维诗》作品节选

后人何海林将他的作品集中,编撰了《王铎书王维诗》一书,并与2010年4月出版,供书法爱好者欣赏,而此书也是“馆藏国宝墨迹”系列丛书之一。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何海林还请专家在书中写了不少注解。此书内容与原作近乎一比一印刷,原版是很适合读者临摹的,但是由于现在印刷质量不一,有些版本就只适合观赏研究之用了。

《王铎书王维诗》收录了王铎书写的王维的《济州过赵叟家宴》、《春过贺员外药园》等诗篇,此卷主要摘录的是王铎的楷书,王铎精通行书与草书,他的楷书并不多见,在技法上感觉也没有像他的行草书那样高超。原贴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馆。

除了王维的诗,在书中还收录了王铎的《临阁贴》,王铎一直认为要想练就一手好字,必须从前人中取其精华,王铎十三岁时就开始临摹王羲之的作品,并模仿的极好,后有传闻说,王铎每天都必须要临摹一幅字,《临阁贴》就是他五十多岁时书写的。原作被收藏在上海博物馆。

在书的最后,是王铎对他画《枯兰复华图》的所思所感所悟。其被收藏在苏州博物馆内。

王铎拟山园帖赏析

王铎是清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自小家境贫寒,有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后来在自己的努力之下,走上了仕途之路。他的行书草书楷书,可以说是各具特色,而且备受世人的追捧。在动荡的时局下,王铎的官位最高做到了礼部尚书的高官,但是即使他的官职已经如此之高,也无法减少他对书法的强烈热爱之情。

王铎《拟山园帖》

在王铎众多作品之中,有一个比较有名的就是《拟山园帖》。《拟山园帖》一共有十卷,属于个人从帖。它是王铎晚年的时候 各书法家临摹当中的一些精选和王铎自己本身的一些优秀的篇章 在这部作品之中。所以这部作品集结了许多人的智慧与精华,很是珍贵。王铎花了40多年的时间才完成了个巨作,大多是用行书书写而成,一般是临摹古迹。王铎的儿子把作品刻在园中,以帖传名,整整经历了3个世纪那么久。《拟山园帖》一经问世,就被世人所惊叹,视作珍宝般对待它。

所以王铎在今天可以获得这么多赞誉,甚至获得了“笔神”这么高的赞美,除了他本身拥有的高超的天分,还有他对书法这么多年来刻苦的不断练习和强烈的热爱之情。王铎对于书法上的刻苦程度,一般人是无法想象的,他很长一段时间一天天坚持临摹碑帖字帖,一日又一日,从来没有间断,如此的坚持和刻苦才有了今天在书法界如此之高的地位。

王铎峨眉山记游诗卷赏析

王铎是清朝时期的一个著名的书法家。他小时候家境很贫穷,有时候一顿粥都要分两顿吃,饭都吃不饱。但是在书画上面他却显示出惊人的天分,再加上他后天异常勤奋的努力,使他的书法水平巅峰造级,被世人流传。而且在仕途上,他也有一定的成就,官位高达礼部尚书的官职,也是一个在官场有地位的人。

王铎峨眉山记游诗卷部分选

在王铎的众多作品之中,有一个作品是用行书写成的峨眉山记游诗卷。王铎在这篇作品中倾注了很多的心血,主要是描述了王铎在峨眉山游玩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文中有描写雨夜的画面,很是细腻。对于峨眉上的山水也是有大篇幅的描写,置身于这幽幽山水之间,享受这娟娟细流和雨滴轻轻落在树叶上的这一份宁静的感觉。文中还描述了情人坡前的一些景象,让人感觉到山川浩瀚的气势的魅力。曲径通幽处,在安逸静谧的小道上,尽情享受着峨眉山的魅力,带给人一直别致的美。可以让人沉浸在山水之间,放松自己的身体,净化自己的灵魂。

峨眉山记游诗卷一共分为了十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特色,可以说是王铎行行走走停停之间,在不经意时,抒发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验和感悟。峨眉山记游诗卷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也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它的文字纵情飞舞,给人一直淋漓精致的洒脱感,更是如今我们很值得收藏的佳作。

王铎行书作品欣赏1

王铎,清末明初著名书的画家,他的字是觉斯,号为十樵,是当时的孟津人。因为王铎自己本身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书法水平,在官场上他被封为了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等一系列高位。王铎最让世人铭记的还是他的书法,他的书法有自己独特的味道,被世人称作“神笔王铎”。

王铎行书作品

王铎的书法可以和著名的董其昌相比,所以被人们称作“南董北王”。王铎的书法粗粗一看规规矩矩,松弛有度,但是仔细一看,书法用笔很是自由流畅。

王铎的行书是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他的行书把奔腾和收敛,古典和放纵结合在一起,既有对法度存有的约束力,也不失对于自己本身情感的宣泄;既有对于传统的继承,也有对于当时时代精神的发展。对于王铎的《行书卷》,它是王铎行书的代表作之一,由于王铎书法水平的高超,所以在当时出现了一场盛行的时代书风的风潮。《行书卷》中王铎用笔沉着又痛快,笔触线条流畅又充满了跳跃感,文字在他的笔下在纸上疾骋。在用墨的方法上,王铎用墨可以用大胆来形容,让人感觉酣畅淋漓,而且文字之间过度很是自然。虽然用墨大胆,但是却不失沉稳,让人感觉稳健,一种清风傲骨之气跃然纸上。字体上,王铎的行书纵横曲直,字体总的来说略长,微微会向右边倾斜,结构耐人寻味,巧拙结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406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