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一个人可以骄傲而不虚荣

读书‖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一个人可以骄傲而不虚荣,第1张

这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的开篇第一句。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就好像接下来发生的定是一个充满幽默而诙谐的故事。不过,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很多时候,故事的进展和节奏都不乏轻松而滑稽的情调,给读者带来一个相当愉快的阅读体验。

《傲慢与偏见》自1913年出版至今已有两百年的历史,而之所以两百年来经久不衰,不仅仅因为故事当中男女青年之间恋爱婚姻中曲折而浪漫的经历, 他们的活泼、调皮、柔顺、坦率、趾高气昂和傲慢,等等性情随着故事的跌宕而充满风趣。

除此之外,更因为奥斯汀的这部作品中影射出来的那个时代英国封建社会中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上流社会中有关道德和社交礼仪的行为规范等。 比如拜访新邻居的习俗;比如婚姻不仅是个人问题等等,这一点,在其他作品中鲜有深刻体会。

最关键的,是作者对这些习俗和礼仪的表述充满着幽默和滑稽的腔调,在表明客观事实的同时,避免了古板单调,不落俗套,且恰如其分。

《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主线,而“傲慢”和“偏见”则分别代表着两个男女主人公,尤指彼此之间的“初印象”。 由于最初的执念和误解,两人的情感之路荆棘丛生,过程中纠葛与浪漫如影随形。

无疑,这是全书最引人入胜的部分,作者对男女主人公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习惯的刻画,给读者带来很强烈的精神享受。

达西,是故事当中最有钱的单身汉,一年有百万磅的进项。然而,在那个几乎人人都被浮华和拜金驱使着的上流社会里,他并没有得到大家由衷的青睐和仰慕。原因便是他神情当中表露无疑的目中无人的傲慢了。

在故事的初始阶段,他的傲慢引起了公愤,人人都表示不喜欢他。然而,随着故事的一步步进展,这个人的形象才如出水芙蓉般慢慢展示于人。

他的管家如此赞誉他: 有人说他傲慢,可我真看不出来他有什么傲慢的地方。依我看,他只是不像其他青年那样夸夸其谈罢了。

伊丽莎白的舅妈也从达西的一举一动中看出他性格的缺点只是 “稍欠活泼” 而已。

其实,达西的确是个骄傲的人。从某个层面而言,他有骄傲的资本。他的家世,父辈留给他的财富和荣耀,他对仆人的尊重、对穷人的救济,以及那个社会有身份有地位人家的优越感等等。

而众所周知,“骄傲”一词并不一味含有贬义成分。 一个人可以骄傲而不虚荣。骄傲多指我们对自己的看法,虚荣多指我们想要别人对我们抱有什么看法。 从这一点,达西是一个骄傲而不虚荣的人,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傲慢之人。

达西对伊丽莎白说: 小时候,大人只教我如何做人,却不教我改正脾气。他们教给我这样那样的道义,可又放任我高傲自大地去尊奉这些道义。

于是,众人眼中这个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苟言笑的 傲慢 形象便得以慢慢成长起来。那是一副傲慢而镇定的神气。

伊丽莎白,是达西的心上人,也是最终改变达西“傲慢”形象的人。

伊丽莎白是故事中最重要的角色。一个生性活泼,爱开玩笑,目光敏锐,有主见,既温柔又调皮的形象。也是家里五个女儿中父亲最喜爱的一个,父亲信任她的处事果断和品行端庄。

然而,自打一开始她便犯了一个错误。她对达西的偏见起于初见面时达西对她的怠慢,更因为之后她虚荣心作怪而轻信威克姆的谗言。以此为起点,偏见与误解愈来愈深。

伊丽莎白对达西主要的偏见有三:

其一 ,平日里达西的趾高气扬和爱挑剔人,以及他向她求婚时,表现出来的理智与心愿的两相矛盾。

其二 ,达西对宾利和简之间感情的破坏。

其三 ,达西对威克姆的所作所为。

如此一个为人狂妄自大,自私自利,无视别人感情的人,伊丽莎白深恶痛绝,她觉得他傲慢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于是,当她手拿达西写给她的信时,是 抱着任你怎么说我也不相信的强烈偏见 去读的。

所幸, 当她一遍遍的读着那些话,才慢慢发现是固执的偏见和无知,使自己丧失了理智。到头来,原来是自己太盲目,太偏颇,心怀偏见,不近情理。

简·奥斯汀笔下这个充满着喜剧色彩的故事,首先是由急于将女儿们嫁入有钱人家的母亲代入。是的,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故事中共描述了四起姻缘,四对新人以各自对婚姻的不同看法和追求展示于人。而不同的婚恋观念和影响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社会对道德和行为的规范问题。

宾利和简,他们的爱是属于 高尚的情感 。

二人的性格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宾利为人和易、坦率、温顺;简性格柔顺、善良,在她眼里天下人都是好的,都很可爱。

只不过他们的性格有着致命的弱点。宾利诚挚、谦虚,遇事缺乏自信。所以当朋友和姐妹告诉他简对他根本就没有意思时,他便轻易相信了。并且任由他们左右自己的幸福。而简,她太善于掩埋自己的情感和心事。她虽然感情热烈,表面上却不露痕迹,她那副安然自得的神态,使她险些失去自己的爱人。

好在,最后是皆大欢喜的。 他们的结合以“爱”为基础,所以也必然是幸福的。只是,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这种过分的谦虚和腼腆实不可取。

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结合,是属于 真正的美满姻缘 。

他们的性格既有相似性,又有互补性。他们遇事都有独到的见解且处事果断,而彼此的性情缺憾之处,又促成二人结合的完美性。

女方大方活泼,可以把男方陶冶得心性柔和,举止优雅;男方精明通达,见多识广,定会使女方得到更大裨益。

达西平静接受伊丽莎白的指责,并虔心改正。伊丽莎白也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不当之处,推翻以前的固执和偏见,重新认识了达西。 当“傲慢”和“偏见”相抵的同时,幸福和美满便接踵而至。

柯林斯在书中是一个滑稽人物,这方面我会在下面单独拿出来讲。单就婚姻而言,他这个角色可以说没有值得特别交代的。他之所以来到贝内特先生家,并且在三天内求了两次婚,也是因为他的恩主凯瑟琳夫人觉得他应该成一个家。

而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一个特别乏味的人。这是他的妻子夏洛特为了寻求安逸的“归宿”所必须于日常间承受的。

无疑, 他们的婚姻是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之上 。夏洛特作为伊丽莎白最好的朋友,却有着和她截然不同的性情和选择。 她甘愿摒弃美好情感,反身去追求世俗的利益。嫁人这一体面的出路,使她赔上了一生的欢愉和幸福。

这两个人是书中的反面角色,他们结合的过程惊心动魄,惊扰四方。如此的滑稽可笑,当事人却浑然不觉,心安理得。

他们的婚姻是以纯粹的美貌和情欲为基础 ,所以对于莉迪亚而言,她的婚后生活和前面其他人相比,既没有两个姐姐的幸福,也没有夏洛特的安定。年纪轻轻地与人私奔,扬言比谁都幸福,当激情和钱财耗尽,单调拮据的婚姻生活的个中滋味唯自我细细品味。

至于威克姆,至始至终他一直追求的都是金钱、美貌和刺激,这场婚姻对他而言倒没什么损失。他本来要指望婚姻来发一笔财,事实也的确如常所愿,因为达西答应了他所有要求。

无疑,像他们这种只顾情欲和利益不顾美德的结合,很难得到久远的幸福。

从以上四起姻缘上,婚姻的好坏标准及道德标准自然而然浮出水面。这也正是这部作品的核心价值体现,作者意在向我们表明婚姻绝不仅仅是个人问题。

先说夏洛特,她的婚姻不单单使她自己找到“托付”和“归宿”,也使得并不富裕的娘家立即有了希望。尤其是几个妹妹由于姐姐的出嫁,可以早一两年进入社交界,寻求幸福。而男孩子们也不担心她会当一辈子老姑娘了。

然后是莉迪亚的私奔,则使家里姐妹的名声大受影响,险些破坏了简的婚事。而自始至终,母亲和两个妹妹的轻浮、虚荣和放荡,都对女孩子们的前景和未来产生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后来,当宾利和达西摈弃世俗观念,只看重姐妹俩的人品和性情,简和伊丽莎白从而有了好的归宿后,家里的名声便立即得到改善,同时也给两个妹妹带来希望和机会。

所以,无论是古时还是现代,也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婚姻大事不仅仅是对个人负责,还要考虑家人和社会,必须慎重对待。诚然,这在书中人物所处的封建社会尤为重要。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喜剧作品,其间除了幽默、风趣的人物和场景外,最引人入胜的要属它的讽刺艺术。

故事中有两个代表性的滑稽人物:贝内特太太和牧师柯林斯。

本书开篇我们就见识到了贝内特太太的滑稽可笑:一个有钱的单身汉,每年有四五千磅的收入。真是女儿们的好福气!

贝内特太太是书中虚荣和拜金的代表,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女儿嫁给有钱人家。虽然一大把年纪却和所有崇拜金钱和美貌的轻浮姑娘一样,喜欢军官和帅气有钱的年轻人。

威克姆虽然没钱没势,但他帅气,油嘴滑舌,又是一名军官,所以这个女婿她喜欢。柯林斯虽然自负迂腐、自以为是,但他既有地位又有固定收入,更重要的他要继承贝内特先生的财产,所以当他扬言要娶一个表妹为妻时,贝内特太太高兴得不得了。而达西,自打一开始贝内特太太就那么讨厌他,可是当听伊丽莎白说要与他结婚时,她脑子里转的都是金钱、名利、浮华、享受的念头,而丝毫不考虑达西一贯的傲慢了。

另一个滑稽人物,是柯林斯牧师。 他抱着施恩于贝内特家的“伟大”形象出场,却在三天之内求了两次婚,最后娶了贝内特邻居家的女儿,上演了一场滑稽闹剧。

柯林斯是个两面派人物。一方面,在恩主面前他自卑自贱、尽显奴性,另一方面,在外人面前又自命不凡、傲慢十足。他把恭顺与傲慢、谦卑与自负完美地集于一身,将愚蠢和滑稽演绎到淋漓尽致。

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结合,归功于达西姨妈的一番“努力”。凯瑟琳夫人高傲自大,不可一世,看不起穷人。在她眼里伊丽莎白一无门第,二无贵亲,三无财产,是个不知廉耻痴心妄想的小妮子。完全配不上她侄子达西。

然而结果却得益于她不辞辛苦的左右阻拦,如此,两个默默相恋的年轻人得以更加顺利的走到一起,省去了许多暗自揣度的时间。 这种讽刺巧合,真叫人大呼过瘾。

再看贝内特太太,自打一开始她就向丈夫嘀咕,请求他拜访宾利先生,要给女儿们创造条件,以此为起点,她的滑稽形象层出不穷。然而故事的结局却是很大程度上顺应着她的心愿,在这里,也是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讽刺。

书中人物语言的幽默风趣比比皆是,而尤以贝内特先生最为典型。

书中贝内特先生这个人物虽然并非纯粹的正面角色,他有做丈夫和父亲方面明显的失职行为。作为家中的男主人,很多时候他都任由家人折腾,像个局外人般冷眼旁观,但这并不影响这个人物的招人喜欢。

他是书中难得的清醒人之一,他乖觉诙谐、性格古怪、变幻莫测,并以打趣、戏谑太太女儿们为乐,却往往能轻易地看清事物本质,再用幽默风趣的语气表达出来。

比如,当伊丽莎白提醒他注意莉迪亚的轻率冒失的形象,姐妹们已经受到连累时,他如此说: 已经受到连累了?怎么,她把你的心上人吓跑了?可怜的小莉齐!不要灰心。这么挑剔的年轻人,连个愚蠢的小姨子都容不得,不值得你去惋惜。得啦,请你告诉我,究竟有多少可怜虫让莉迪亚的蠢行给吓跑了。

比如,当三个女儿前后有了不同的归宿时,他对伊丽莎白如此形容对女婿们: 我非常器重我的三个女婿,威克姆也许最受我宠爱。不过我想,你的丈夫也像简的丈夫一样讨我喜欢。

书中贝内特先生幽默、机智, 看似心不在焉却寓意深刻 的讽刺语言比比皆是,当然,这种语言的讽刺风格不止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在达西和伊丽莎白的对话中也有很多,且同样引人入胜。所有这些给故事本身带来很大风趣的同时,也给予读者朋友相当愉快的阅读体验。

从《傲慢与偏见》开始,一度很沉迷于英剧中宏伟的庄园、优美的田园、精致的艺术、优雅的礼节、灿烂的礼服和浪漫的爱情,以及迷人的英伦口音,尤其热衷BBC文学改编的迷你影视剧。印象中夜以继日地追了蛮长一段时间,大致整理一下那些跟《傲慢与偏见》风格类似的影视剧。

从**的要素——画面、对白、演员表演、服装道具、音乐等后期制作等几个方面来对这几部《傲慢与偏见》的影视改编作品做些分析和优劣排序,其实每一部作品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从画面上看,40版的黑白老**在视觉效果上差于其他两部,而新近的05版则是最赏心悦目的。它将观众置身于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乡村生活之中,黎明的阳光、旁晚的暮色,森林、湖泊,庄园、屋舍,甚至还有猪群、鸭群,人物不是单单的活动,他们作为主体置身于色彩丰富饱满、复杂生动的配景中。比如伊莉莎心烦意乱时,她想象自己在高山之巅、悬崖之上,迎面吹来风,这便是新鲜的气息,体现了渴望自由的人物性格。

简奥斯丁的作品其实都是风格都差不多,大都是浪漫的爱情喜剧。剧情的构思让我一度联想到琼瑶阿姨,毕竟都是女性作家,只是琼瑶阿姨的剧情往往太过虐心。当然只是说剧情,在语言风格、用句措辞和文学地位上,简奥斯丁大师甩琼瑶阿姨那可不只是几条街的距离。

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

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对照。如夏绿蒂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悲剧。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她在1796年开始动笔,取名叫《最初的印象》,1797年8月完成。她父亲看后很感动,特意拿给汤玛士·卡德尔,请他出版,但对方一口回绝,这使得他们父女非常失望。于是简·奥斯汀着手修订另一本小说《理性与感性》。

1805年她父亲去世后,奥斯汀太太带着简和她姐姐卡珊德拉搬到南安普顿。直到1809年定居在乔顿城其兄爱德华的汉普夏庄园之后,简·奥斯汀才再度认真提笔。

《理智与情感》修订后她自费出书,销路不错。于是她重写《最初的印象》,改名叫《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

我一直非常喜欢简奥斯汀的文字,时不时的会反复读她的小说,我幻想着里面的女主角坐在这里与她的家人和好友们闲话家常,同享轻松惬意的时刻,那一定是一幅非常美好的画面。这里的餐具非常讲究,茶具、茶壶、过滤网、三层点心架、饼干夹、糖罐、奶盅瓶全都晶莹剔透。在这里,我们一直呆到晚饭时刻才起身离开,早已记不得吃了什么,却一直记得当时的心境,还有温暖的环境。当天晚上我就捧着在简奥斯汀故居买的原版《傲慢与偏见》重温起来。

这是我第一次读原版的《傲慢与偏见》,一直以为十八世纪末的英文用词晦涩难懂,却欣喜的发现这是一本多么有趣的小说,简奥斯汀对文字所倾注的情感,对生活细致入微的描述,让我仿佛走进了那个活泼风趣的田园村庄,与绅士共舞,与友人骑射。

其实,“一曲关于爱情、财产和婚姻的咏叹调”这句话是我在学校图书馆推荐书目的介绍上看到的,在此借用作为题目。

《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出生在英国汉普郡斯蒂文顿镇的一个牧师家庭,从小过着祥和、小康的乡居生活。她从未进过正规学校,但对生活具有敏感的观察力的她却写出6部小说,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傲慢与偏见》写的是班奈特一家五个女儿的故事。班奈特太太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五个女儿都体面的嫁出去。大女儿简美丽善良,但性格内向,与新搬来的邻居宾利先生相恋,却不敢表达自己感情,差点让她错失了一段好姻缘。二女儿伊丽莎白聪明、有教养,但对宾利先生的好朋友达西先生有偏见,认为他很傲慢。三女儿玛丽古板木讷,沉迷于阅读陈腐的书籍。四女儿吉蒂和小女儿莉迪亚性格外向豪放,不懂礼仪。

全书描写了四段婚姻:伊丽莎白的好朋友夏洛蒂为了财产,为了以后能有优渥安定的生活,不成为家人的负担,嫁给了伊丽莎白的表兄科林斯先生。没有任何感情的婚姻,使夫妇两人过着貌合神离的生活。班奈特家的小女儿莉迪亚只为一时的头脑发热,相信爱情,就跟无所事事、不务正业的骗子威克尔先生私奔,让家族蒙羞。后来,在达西先生的资助下,威克尔先生还是娶了莉迪亚,但婚后两人还是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至于男女主角,本来,伊丽莎白对达西先生存在着偏见,而达西先生则对乡村里的人表现傲慢。但经过一系列的事情后,两个人终于互相了解,缔结美好的姻缘。而姐姐简与宾利先生在经历了一连串风波后,算是好事多磨,大团圆结局。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曾经说简·奥斯汀的小说缺乏激情。的确,《傲慢与偏见》没有写什么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它描写的只是乡村里几户乡绅家庭的故事。但却能从这几户人家的平淡生活中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对爱情、财产和婚姻的不同看法。

不可否认,简奥斯汀笔下的女人无疑都是丰满的,她们有的热情,有的保守,有的自私,有的良善,她将女人的千百种面貌反应出来,在那个相对守旧的年代,却又遥相呼应现代的繁华闹市。很多**、电视剧都将《傲慢与偏见》翻拍成现代版的“达西与伊丽莎白”,因为这样的爱情同样生活在我们周围,这样的人物也好似我们的朋友一般亲切,简奥斯汀让这些几百年前的人物扎根于我们心中。

很多读者在读到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爱情故事时,都是很憧憬的,辗转、浪漫、激情无疑让许多年轻读者对爱情充满了向往。伊丽莎白的果敢、聪明、善良,对规矩的不妥协,对财富的蔑视,都成为了简奥斯汀笔下女主人公最美丽的瞬间:温柔坚定,聪明豁达,即便是承受终身寂寞的代价亦从未妥协。她透彻的了解一切失望和瑕疵,却宽容的理解了它们,她是那么值得珍惜的好姑娘,就像简奥斯丁;而夏洛蒂,凉薄清醒,果断的把握时机,选择一场不需要爱情的婚姻;那么简,柔弱善良,被动矜持,眼睁睁的看爱情消失也没有挽留的勇气。还有许多女性在简奥斯汀笔下流淌,她们都是那么的活泼生动,呼之欲出。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英国乡村生活是多么的恣意,却又小心谨慎,简奥斯汀完整地还原了那个时代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却又理想化的给爱情上足了砝码。

简奥斯汀的女生依然活在我们周围,从她的文字中我看到了女性的可爱动人,以及田园乡村背景下伪善刻薄与浪漫情怀的和谐共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528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