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INFP是大后期人格,为何会这么说?

有人说INFP是大后期人格,为何会这么说?,第1张

在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的infp们眼里,理想美好的恋爱离不开浪漫二字。她们相信真爱,对待爱情也十分真诚,抱有无限幻想。但是这样的他们恋爱时有一个弊端,就是他们会很容易把爱情看得太理想化,但现实又与他们的想象不相符合,实际生活中的恋爱没有那么美好,这会让他们感到难过,进而产生思想上的挣扎——要不要为了自己的爱情而在理想上妥协。这对他们是一种心理上的折磨,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挣扎,infp们应该应用一点理性去看待自己的感情生活,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在18岁以前,人格是不稳定的,可塑性比较大,所以青少年是不存在人格障碍的说法,医院也不会给出这样的诊断,在18岁以后人格就趋向于稳定,但也并非一成不变,对于有心去改变自己的人来说,还是会有变化的,这个变化不会是彻底的,但是在环境适应方面,绝对没有问题。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什么是有出息的人?无非是三种:钱、权和名!当经理是高端的,当员工就是低端的,钱多的是优秀,钱少得就低下了,出名的是牛人,无名之辈自然无人问津。这些道理自然不必细说,大家都懂的,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如今的经济高速发展,这些传统观念并未消失,甚至根植于某些人的心里。

infp调停者是善解人意的,他们具有很强的共情能力,那颗敏感的心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身边人的喜怒哀乐。他们总是心软的、容易被打动的,体贴且善良,他们尽力不去伤害他人。这也很符合调停者的人格名称,同时,他们也借此在人际关系中得到了认可。他们对待别人总是很慷慨的,乐于做一切使他人高兴的事情。当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着的时候,他们会拥有强烈的价值感,这种动力让他们无论做什么都心满意足。

解析INFP人格类型特征 (摘自知乎一位网友)

一句话概括INFP:情绪深刻、敏感而又“迟钝”、理想主义、洞察力、三分钟热度、拖延症、抑郁倾向、同理心、利他主义、追求自我理解。

01

INFP四个字母简析

I,内倾型的人的精力主要受想法推动,追求内心的刺激,更能够专注而忽视外界的纷扰。

N,偏好直觉的人相对来说对感官感知的事物不感兴趣,期望式面对生活,追求灵感,渴望机会和可能性,对生活本身兴趣不大,活在未来。

F,喜好用情感的方式做决定的人,重视感情,通常是基于个人的价值观做决定,忽略思考,会觉得判断型的人做事情过于冷漠,不近人情。

P,感知型的人是探索性的,他们并不作决定,除非不得不这样做;他们愿意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并且理解生活,具有开放性、理解性、容忍性、好奇心、渴望经历等特点。

02

INFP三分钟热度的3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他们P的特质表明了他们具有开放的生活态度,具有好奇心,所以很愿意尝试和探索新的事物;

第二个原因是NF型的理想主义,正是因为理想主义,他们可能会忽视掉做一件事情的困难,所以如果在做这件事的时候遇到了未曾想到的困难,而有没有足够的驱动力使得他继续下去,他们便很容易放弃;

第三个原因是他们的F的情感特质,做的决定都是符合自己价值或者是符合自己想法的决定,一如他们一时兴起想要做一件事,他们也有可能不喜欢了就不做了。

03

INFP的情绪深刻以及抑郁倾向

他们在观察世界时,接收到的是抽象的信息,而不是现实的五官可感的信息,所以这本身就使得他们有些敏感;接下来,大脑面对那些信息时,又用情感型的方式去处理,而情感型的判断方式本身就具有极强的个人色彩,比较主观而非客观。

加上感知型的偏好,也就是乐于接受不确定型的信息的偏好,在面对用主观感情色彩处理过的问题之后,他们不会拒绝这种突然的情绪,也不会给这个情绪做一个决定使其有一种归属于是就结束了,而是会感受这种痛苦。

再加上内向的性格赋予给他们强烈的内心情感,就使得INFP类型的朋友情绪极其深刻。这种高敏感的状态不仅使得他们情绪非常深刻,也使得他们非常容易受到情绪的伤害,这也就是他们容易抑郁的原因。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相比于喜悦和快乐的体验,人们通常更倾向于体会痛苦的感觉,因为人们多少希望能对生命的体验更深刻一些。所以很多INFP人格类型的小伙伴在经历、接受那些痛苦的时候,也会带给他们哲思的精神与追求生命存在意义的感觉。因为INFP的高度敏感以及对情绪的深刻体验,使得他们具有抑郁的倾向,但也正是这些原因,使得他们具有哲思精神,并且始终追求生命的意义。

04

INFP的敏感而又“迟钝”

这里就讲到了他们的另一个特质,敏感而又“迟钝”,看起来有点奇怪,尤其是和上面所讲的深刻的情绪对比起来甚至好像有一点冲突,但其实并不冲突。

通常来讲,INFP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其共情能力,情商比较在线,而且由于其内向的一面,他们会尽量避免与别人直接发生冲突,所以生活中的他们显得十分随和。

但是就像其他知觉(P)类型一样,不到实际发生的那一刻,INFP不会察觉到你对他产生影响。而且本质上他们是内向的,这意味着他们是从内心的想法和精神概念开始的。

当内倾型的人所遭遇的外部环境与一个熟悉的想法和概念先对应时,他们会以认同感来接受该环境,方式是看见一个早已所知的东西的解释说明,从而对外部环境有深刻的理解,

但是如果外部环境无法和任何熟悉的想法和概念相对应的时候,就会被看作是偶然的不相关的和不重要的,再加上主观的情感倾向的个人价值滤纸,他们极容易忽视掉外部环境所传达的隐晦的信息。

因此在事情实际发生的那一刻之前,在导火索点燃的那一刻之前,INFP不会察觉到你对他的影响。所以在这个层面上,他们又是“迟钝”的。

然而哪怕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冲突,这个冲突也是他们内心更大冲突的一个缩影,因为他们还是希望和谐,但是对于他冲突的对象,那一方可能会倍感困惑,因为对你来说,他根本没有和你沟通过他的意见,甚至有的时候会突然地翻旧账,但是对INFP而言,这时的冲突与爆发,很有可能不仅仅是因为面前的这一件事情,而是之前相关的很多事情的集合。

当他们跳脱出来的时候,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会觉得自己的感觉和反应有些太过突然和激烈了。人们常常会奇怪,像INFP这类随和的人怎么会突然变得这么强硬顽固,甚至不像他们原来的性格,但其实这正符合他们的性格特征。

05

INFP的避免受害者心态

由于他们的情绪非常深刻,而对情绪的处理又是经过极强的主观色彩的处理的,所以很容易过滤掉他们认为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情,从而产生受害者心态。

(1)抱着这种脑回路,不只让一个人想“以牙还牙”地敌意对待别人,更糟糕的是容易剥夺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让人从内心深处觉得无力,觉得自己(尤其指面对原生家庭时)遭受命运不公的对待,不是自己可以主动改变的。

(2)觉得“我就是惨”,和“我怎么做才能活成我想要的样子”这两种脑回路带来的结果是差异巨大的。

(3)其实不只是INFP小伙伴容易产生,各种类型的人,各种所谓健康的人的大脑里,都很有可能有这种心态的存在,而关于如何去改善受害者心态,我的见解是,当你意识到这种心态存在时,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剩下的就请时刻提醒自己,告诉自己,并且发自内心的相信,我有改变现状的能力。你甚至可以打一段话设置为手机屏幕,当你陷入情绪无法自拔十分无力的时候,提醒自己这种心态的存在。

06

INFP与原生家庭的常规模式

这里单独把原生家庭的问题拿出来分享交流一下,是因为很多时候INFP的受害者心态就是源于和原生家庭的相处,在INFP的眼中,他们与父母的相处通常并不温馨甜美,一方面源于小时候父母对自己天性的压抑,另一方面源于无法改变小时候性格所受影响的自我的无力感。

第一个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童年时,INFP型人往往生活在脑海里的各式幻想中,然而令人感到悲伤的是,他们却常常会因为这些幻想而遭到父母的否定,要求他们脚踏实地,勤奋学习,而他们会感到自惭形秽。面对父母提出的那些“无理”要求,其他类型的人也许会视而不见或不屑一顾,但是INFP型人却做不到,他们希望自己能够让父母感到满意和开心,于是他们尝试着去掩盖自己和别人的差异,试图相信沉湎于幻想是不对的——他们应该向其他人那样,抛弃幻想,脚踏实地的生活和学习。他们当中的有些人甚至会用余下的一生来思考这个问题:自己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错?但是其实他们并没有错,只不过他们和其他人不同,而他和他周围的人都不知道。

但是这里的要求,不单单指父母提出的要求,让他们脚踏实地不要幻想,也包括很多事情父母的不理解不赞同,而对于不愿意发生矛盾希望和谐的INFP来讲,都宛如被判死刑的反对。于是他们可能会应父母的甚至可能没有说出口的愿望,选择一个理工科的专业,他们可能会应父母的希望,和一个靠谱的人结婚,在人生或大或小的选择中,虽然选择是自己做的,但到处都充满着父母价值观的影子。

而对于意识到了自己本身的样子和父母所期待的样子有所差别和不同之后,他们很有可能进入第二个困境,就是无法改变的困境。

当他们离开父母开始独立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开始逐渐感觉到不适应,因为使用用力改变过后的样子去面对这个世界、去处理很多问题和事情的时候,会非常累非常消耗,当有某一个导火索开始点燃的时候(敏感而又“迟钝”的那面),他们就踏上了真正了解自己的路径,开始认同他们的INFP的这个身份,但是这个身份和原来父母塑造的不同,所以如果要承认真正的自己,就需要先打碎之前所塑造所努力的样子,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而在这个过程中,要打破以往十几年二十几年所塑造的形象谈何容易,同时又在探索理解认同真正的自己更是艰难,这种艰难再加上逃避的倾向,于是产生自己如今这般痛苦的源头就理所当然的指向了原生家庭。

07

INFP如何改善原生家庭关系

——“如果不是当初你们那么教育我,我现在怎么会活成这样”

这是不少INFP小伙伴的心声。

人的很多性格问题都起源于原生家庭,克服弱点、完善自我是一个痛苦且漫长的过程。但是人的反省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决定每个人都有机会克服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

针对INFP面对原生家庭的痛苦以及受到父母期望的制约,有两个自我探索的过程是INFP的小伙伴需要努力探索的方向:

第一个是认识到自己的需求,如果当你自己都不能明确的表达出来你自己的需求的话,就更不用指望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都不理解你的父母能满足你的需求了。你需要明确的知道,你已经无力穿越回过去改变你的童年,所以一味的痛苦一味的发泄除了满足一部分情感上的需求,并没有实质的帮助,因为这是有时空差的,他们也没有办法穿越回过去改变对你的教育方法;现在的他们理解了过去的你也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实。

但是现在以及未来的时间段还有机会发生改变。

你可以好好感受自己的需求,是希望他们现在能理解以前的你和现在的你,甚至是表达歉意,还是希望从此刻以后,希望他们不要再以自己的价值观影响你,等等。

其次,认清楚自己和父母的边界,不需要父母的认可,主动认可自己;不会再受到你不认可父母的价值观的影响是因为你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稳定的价值体系。找到自己和父母的边界,进而完善自己,然后疗愈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08

对INFP孩子要注意的家庭教育

父母遇到INFP的孩子要格外小心,他们非常敏感,并且非常相信你,你的一举一动对他们都有非同寻常的影响,从价值观的影响,到生活中的小细节,比如缺少表扬的时候他们需要认同和理解,而如果赞赏他们不太正确,过度赞美他们的结果而不是他们努力的过程,他们反而有可能因为表扬过度从而不敢去尝试;如果父母重视孩子远超过他们自己的生活,孩子会压力过大;父母经常吵架可能会使得孩子更加避免吵架这件事情,甚至严重的时候可能会有自我解离的倾向。总之,当你意识到你的孩子可能是INFP型的时候,你就中奖了,因为这意味着你需要非常小心的呵护他们的情感,并且需要更多的去学习家庭是怎样影响一个孩子的。

而最重要的是理解他们。落实到一些实际的行动就比如有意识的去发展孩子的长处,引导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爱好,然后挑选书籍并且带着孩子大量阅读,让他们从书籍中获得那些先于经验的知识,让他们在书籍中逐渐树立自己的价值观;而面对短处的时候,用合理的方式去补短,比如带领他们去旅游,发展外向性格的能力;比如面对他们P型的生活态度时,给他们留有一定的空间,而不要逼迫和责备。当然不是一定不要责备,而是在不触及原则的情况,不要故意去折腾,觉得“吃苦教育”更好。

09

INFP的专业和职业选择

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有多深刻,你的价值观对你自己有多大影响的时候,你大概应该也能猜到当你从事完全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情的时候,是有多么的不知疲倦。

INFP型人格专业和职业选择两大要素:

一是热爱,发自内心的感兴趣

二是利他主义。

利他主义是指不图回报的利他行为,有的人的利他主义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焦虑,而INFP的利他通常是因为强大的共情能力,让他们与处于困境中的人感同身受,于是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为了他人的幸福。虽然对于一些非理想主义者的父母来讲,他们可能很难理解这件事情,并且觉得没必要,过好自己就行了,但是对于INFP型人格的朋友来讲,这种强烈的利他主义的心,也会使得他们对自己要做的事情产生源源不断的热情。

之前有讲过,他们并不活在现在,他们活在他们的理想世界中,而那种理想国的样子,恰恰就是大家互相理解的样子,利他主义的样子。

因为最能形容INFP的毫无疑问就是蝴蝶,作茧自缚,背负自己给自己的枷锁,当它挣脱这种束缚时既会化蝶,从奇丑的毛虫变成华丽的蝴蝶。

被称作调停者(mediator)的INFP,又称小蝴蝶,是在互联网上存在感最强的一群人,但实际只占人群的44%。Ta们往往情感丰富,有着很高的共情力和创造力,对各种事物都很包容,并且非常乐意去帮助他人。同时,ta们也很理想主义,经常自我批判反思,情绪脆弱,容易讨好他人。

INFP特点

1、不切实际。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完美的——这对于调停者来说可能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具有这种性格类型的人可能是绝望的浪漫主义者,对他们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有着玫瑰色的愿景。当现实不可避免地达不到他们的梦想时,这会使调停者感到失望。

2、自我隔离。调停者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但他们并不总是知道如何。尤其是在新环境中,调停者可能不愿意以有助于他们结交新朋友或参与新社区的方式将自己摆在那里。因此,具有这种性格类型的人有时可能会感到孤独或孤立。

3、注意力不集中。调停者富有想象力、内省的天性并不总是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许多调停者对他们发现很难坚持下去并完成工作感到沮丧。问题不在于他们没有能力,而是当他们陷入不同的想法和理想以致无法采取行动时遇到问题。

化解者(INFP)

对于化解者而言,化解指解决困扰某人生活和人际关系中的发起行为,他的意思是,以一种安慰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和他人,帮助别人恢复失去的和谐、完整。这些化解者呈现给社会一副平静且友善的表情,表面上他们文雅随和,然而其内心世界绝非如此安宁,而是有着其它类型所没有的照管能力。他们深切、热情的关心几位特别的人或一项自己喜欢的工作,希望给社会带来和平,给自己及亲人带来完整性。

他们喜欢研究和调查,所以习惯于提倡者而非训诫型的角色,又因为他们喜好隐居以及矜持的个性决定了他们似乎更喜欢成为矛盾化解者。他们有一种源于强烈道义感的深刻的理想主义本性,将社会想像成一个合乎道德的、令人尊敬的地方。确实,为了理解化解者,我们必须理解他们的心理主义几乎无私,激励着他们为其所信服的人或事业做出非凡的牺牲。化解者因其隐居性和罕见性而仿佛孤立于世外桃源,理想主义使他们感受到与其它人的更大隔阂。他们约占总人口的1%。

化解者或许是因为一种源于他们往往很不快乐的童年的疏远感而寻求内心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和谐。他们过着充满好奇的童年生活,悲哀的是,他们受到许多父母的阻碍甚至惩罚。源于父母要求他们具有随和、勤勉的具体处事方式,现实中又有符合父母这些期望的同胞作为榜样,这常常会让化解者自惭形秽。其它类型的人可能不理睬这些不适合他们的期望,而化解者则做不到。他们即希望取悦自己的父母和同胞,却又不知道到底应当怎么作,所以会掩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与家人和兄弟姐妹产生反差是令人厌恶的,他们甚至会为此困惑终生。但,其实他们极正常,只是与其他人不同而已―――就像天鹅被饲养在鸭子的家族里。

即使如此,化解者仍然发现难以相信和指望自己。他们虽然善良而积极,却在别人的教导下,相信自己身上存在着罪恶,他们倾向于纯洁的品质,但也能潜心研究罪恶,随时警惕潜伏在他们身上的不道德行为。于是,当他们相信自己已经屈服于不良诱惑时,会习惯于采取自我牺牲的赎罪行为。但其他人很少查觉到他们内心的这种骚动,不过,这是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进行的,所以,他们并没有感到将这个问题公开的压力。

在评论事物并做出结论的过程中,化解者宁愿服从于他们的直觉而不是逻辑推理。他们对美与丑、好与坏、道德与不道德等问题十分敏感。他们在工作中适应能力很强,喜欢新思想和新知识,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与多数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尽管有些矜持。不喜欢受到电话干扰而善于独自工作,对复杂的情况很有耐心,却无法容忍例行的琐事。可能会犯实际行错误,却很少出现感觉上的失误。

他们对学术活动和示范有着天然的兴趣,他们语言方面出色,经常听到社会对他们的召唤,并能挺身而出,且似乎愿意为此而做出个人牺牲。

适合的工作:

宣传工作、社会工作、图书馆研究、幼儿咨询服务、人文学科方面的大学教育。

适合的伴侣:陆军元帅

很可能从婚姻中得到很大的满足感。化解者,矜持、喜欢探索,在择偶问题上要比其它类型更为困难,他们摇摆不定。不管任何情况,他们的配偶都要忍受由于不得不应付这种紧张而形成的压力。而陆军元帅,外向、善于安排、忙于未来而整顿化解者,似乎对多重状态的生活方式训练有素,能为其指出明确的方向。

关于家庭:

作为伴侣,他们对自己的誓言予以隆重承诺,对配偶忠贞不二。他们喜欢过和谐的生活,并尽极大的努力来避免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他们对配偶情绪变化反应敏感并喜欢取悦他们,尽管他们或许难以公开或直接地表达兴趣和感情。他们坚守自己的梦想,却发现与另一个人朝夕相处很难满足自己浪漫而理想的婚姻生活观念。即使在最美好的日子里,他们也感到恐惧,怕今天的快乐要用以后的牺牲作为代价。他们相信“快乐一定会以痛苦作为代价”,有种不安全感。作为父母,他们致力于孩子的幸福安宁,以极大的同情心和适应力来对待他们。他们是可以通融的,甚至是顺从于他们的配偶的,除非他们的价值观遭到破坏,他们就会固执己见。但,如果家庭里,有这么一类人,就会达到长期和睦、融洽。

关于领导:

把维护他人的完整与健康视为自己的分内之事。化解者们鼓励他人,缓和他们内在的矛盾,协调他们的敌对价值观,或者弱化他们的抗争欲望。因此他们擅长于各种形式的安抚―――通融、调解、折衷,他们不具有攻击性。宁静寡言的化解者却能够成为优秀的孩童劝导者和家庭教导者,尤其在孩子怕羞、孤僻、受挫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帮助。领导者在任何工作现场花费一些时间来感激这些杰出的个体都是很明智的举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586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