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第1张

课外校外教育主要特点: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一)自愿性

课外、校外教育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现有知识水平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教师的职责是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供学生选择,并对不同的学生给予启发引导,指导他们参加适宜的活动。

(二)灵活性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课外、校外活动的目的,从现有设备条件、辅导教师的特点、能力以及学生的不同需要出发确定的。活动的组织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小组活动、群众性的调查参观、竞赛讲演、个人活动等。无论是活动的内容,还是活动的形式,都体现了灵活性。

(三)实践性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在活动中,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自己设计、动手获得。那些经由辅导教师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可运用到实践当中来验证它的科学性,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品德课的课外校外教育是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觉悟的好方法,是由封闭型教学转化为开放型教学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和训练良好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它在品德课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意义

(一)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新知识

正在成长和开展的青少年,他们求知欲强、兴趣广泛、精力充沛。在课外校外活动中,由于不受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限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本人的兴趣、爱好广泛阅读各种课外读物,参加各种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广泛接触社会和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吸收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这样,不仅能加深已学知识地深度,而且还能扩大视野,增长新知识。

(二)课外校外教育是对少年儿童因材施教,开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课堂教学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课外校外教育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 课外校外教育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可以自愿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 可以获得更多的亲身体验。这种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

(三)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多数是以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为主。整个活动过程是学生动手动脚,运用知识并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性的过程。它不仅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种锻炼,而且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各种实际工作能力,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多的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但是,学生思想品德地形成只有通过行为实践才能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另外,学生在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中能接触实际的人和事,能得到较深刻的感性认识跟情感上饿感染,往往能收到比单纯地的说理教育更有效的教育效果。

武汉市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中心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几千年的教育历程告诉我们,无论是知识的拓展,智慧的发展,还是技能的形成,都是在反复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书本知识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不断外化的循环体验之后,才能形成技能。而这种内外结合的中介便是体验性活动。体验又分心理体验和实践体验两种。小学生校外教育作为课堂教育的延续与拓展,无疑应成为实践体验的主阵地,并通过实践体验强化心理体验。而所有的书本知识都要通过实践体验才能逐步内化,几经亲身体验的事物,才逐渐升华为智能。

由于课堂教育的环境与空间的局限,使得很多实践体验活动无法开展,小学校外教育基地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把握契机,使校外教育基地成为体验教育的新航路,是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的建设目标之一。为此,笔者认为,应扎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校外教育要以兴趣活动为引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兴趣可以唤起某种动机、改变某种态度;兴趣不仅可以吸引大批学员参与其中,而且可以激励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践证明,学员在感兴趣的情况下,注意力集中,接受新知识最容易,记忆东西最牢固,思维最活跃、最敏捷。在体验活动中,注重培养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不仅有利于提学员的参与兴趣,而且有利于开发智力,形成能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是校外教育的一大特色。

引发兴趣是校外活动的任务,也是校外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其方法种种,不可计数,在此仅提供数种,抛砖引玉:热爱学生、交流激趣;明确意义、理智激趣;直观体验,启发兴趣;假设岗位,巧妙激趣;语言幽默,自然风趣 ;对阵演练,生动有趣······

总之,我们要正确利用这一时空,吸引更多的学员参加到这一活动中来,同时要组织和引导学员开展有趣的实践体验活动,唤醒沉睡的智慧,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才能。

二、校外教育要以体验活动为载体

让学员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会生活。是校外活动的又一形式 ,在这里辅导老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体验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员生活的人。我们在组织这些活动时,要联系学员的生活实际,让活动深入、延续,通过活动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和初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这里,辅导员要把那些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的书本知识和道德观念或行为规范,转换成活动形式,为学员提供一定的情境,组织他们经历体验过程以后就会悟出道理来。例如把《小马虎历险记》这篇课文创设情景改编为互动活动,让学生一起去体验,并续编故事,让学员用自己的经历去感受“马虎”给人们带来的麻烦。这样,儿童深刻地体验到了马虎所带来的危害,从而能科学地指导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

又如数学的枯燥演算使人乏味,学员常为此而感到烦躁。然而数学又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工具,也是未来人才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为此,我们在引导活动时,就可以开展技术员看图纸、会计算下料、农民喷洒农药计算浓度配比、船长航海计算方位、航天计算高度、售货员要用到简便算法、上街买菜、银行存款计利息等体验活动。让学员们在这样的模拟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经过具体的实践运用,自自然然地形成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

可见,体验活动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验田”,它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三、校外教育要以特色活动为凸显捷径

寓教于乐,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使之具备把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是校外教育的目的之一。怎样为学员创造一种欢乐、轻松、有趣、生动、民主的活动氛围,并以此加快能力的形成,也是校外教育的又一任务。

首先,引导学员开展游戏类活动。游戏活泼生动,趣味性强,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是人人都喜爱的活动。只要在编导这类活动时,适当容于一些知识点就可以了。

其二,组织学员开展竞赛类活动。竞赛能引发人们的好胜心,激发人的斗志,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还能提高人的战斗力。此活动同样可大可小,小到分组默写一首古诗,唱一支歌,大到漫无边际,你的思想有多大,智慧有多广,就可以设计多大的场面。而且可以设计跨学科的竞赛活动。

其三、经常开展脑筋急转弯活动。这类活动既有趣又灵活,能训练头脑的灵敏度,使人思维敏捷,增强反应能力,有助于培养智慧型人才。

其四、广泛开展实践类活动。实践是知识的运用,有助于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课本剧的表演,模型房屋的搭建,市场营销的模拟等,都是促进能力形成的好活动。

其五、大力开展科技类活动。科技活动主旨在于渗透科技观意识,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使之逐渐形成科学的人生观,用科学的发展观眼光看待社会和世界,培养一代科技人才。

其六、精心设计系列活动。系列活动容量大,信息量大,活动时间长,具有连续性,参加的人数多,受教育的面宽量大,其收效也颇具规模。

······

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有助于学员智力的充分表现,并使之从中得到各种愿望与要求的满足,反过来由可以促进其智力的开发。如此反复增进,螺旋提高,就能够加速能力和智慧的形成。

在实施校外教育之时,还可组织多种兴趣小组,向学员介绍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与成就,让学员交流研讨论学习的方法和玩味学科趣题,或开设课外选修课,帮助学员创办刊物,撰写小论文等来培养和提升学员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实现培养全能人才的远大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不仅要把小学生校外教育基地建设成为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验田,既与学校教育紧密相连却又相对独立的教育事业,而且要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体验教育新航路!

基本要求是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

(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之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1.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    

(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取新知识;    

(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3)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    

(4)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781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