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舍的勾栏结构

瓦舍的勾栏结构,第1张

虽然南宋“勾栏”的实物遗存全部消失,形式的记载也完全失传,但还是可以从浩繁的文字记载中找到关于它的描述。还有一些考古发掘的古墓葬中的雕塑和壁画资料,虽然不是直接描写勾栏的,但也可以从中发现可以参考的踪影。

根据耐得翁《都城纪胜》、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杜善夫《庄家不识勾栏》、无名氏《汉钟离度脱蓝采和》、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和当代学者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等文献记载,经过总结归纳,得出了如下的关于勾栏的结构资料:

1整个勾栏剧场是木结构的,而且是全封闭的,只有一个门供观众进出。

2勾栏内部,舞台分为前部的“戏台”和后部的“戏房”。戏台周围是用栏杆围起来的,所以叫“勾栏”,它是画着各种花纹的(见莫高窟112窟《西方净土变》壁画局部)。戏台与后台的戏房用“鬼门道”相通供演员进出,戏台与戏房之间用“神巾争”隔起来,它的上面画着神像(见山西洪洞霍山明应王殿壁画杂剧作场图)。 3观众席分为神楼、腰棚。神楼是正对着戏台而位置比较高的地方,放着供奉的梨园神之类的神灵牌位,也可以放观众席;腰棚就是围着戏台的木制的观众席。观众席里是没有站席的,每个观众都有座位。座位是不编号的,先到先坐。

4在观众席中还有等级,有“金交椅”,还有“青龙头”。金交椅是留给皇帝坐的,当然是在舞台正中最近处。按照古代“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青龙头”在舞台的左侧下场门附近,“白虎头”在舞台右侧的上场门附近,都是最好的位置。

5舞台的一侧有“乐床”,原本是放置乐器的地方,在勾栏中成为乐队演奏时坐的地方(见山西稷山马村五号金墓杂剧雕砖“乐床”图)。

6勾栏的大门入口处,贴有“招子”,是花花绿绿的。上面写着当天演的是什么戏和名角姓名等。

7大门入口处还挂有“旗牌”“帐额”,旗杆上挂着“靠背”。这些东西的样式都没有留下来,现在已无从可考,但可以从其他的画面中参考。帐额是绢质的,上面写着金字,横挂在大门口的类似横幅的东西。

乌镇中市、东栅旅游景区的游程达2公里,由东栅老街、观前街、河边水阁、廊棚组成,自东往西复往东,依次是传统作坊区、传统民居区、传统餐饮区、传统商铺区和水乡风情区。

传统文化区,主要景点有茅盾故居、林家铺子、立志书院、文昌阁、修真观、皮影戏馆、戏台、翰林第、竹刻工艺馆、江南百床馆、余榴梁钱币馆、汇源典当等。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是嘉兴市迄今唯一的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乌镇市河东侧的观前街17号,四开间两进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总面积450平方米。 夏同善旧宅地

夏同善旧宅地的大厅中高悬一幅官员的画像,其人身着清朝官服,顶戴花翎一应俱全。其宅第为夏同善的外祖父家,其中还有一段与《杨乃武与小白菜》有关的故事。 修真观古戏台

戏台是道观的附属建筑,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与修真观一样屡遭毁损,但1919年的那次修缮后,便一直保持到今天。戏台占地204平方米,北隔观前街与修真观相对,南临东市河,东倚兴华桥。戏台为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台为两层,底层用砖石围砌 ,进出有边门和前门。边门通河埠,底层后部有小梯通楼台,亦可通过翻板门从河埠下到船里。楼台分前后两部分,后部是化妆室,雕花矮窗,宽敞明亮;前部是戏台,正对广场。 汇源当铺

在应家桥和南花桥之间,五开间的门面,楼上楼下,18米高的柜台。据《乌青镇志》记载,乌镇典当行最多时达13家,太平天国前还有7家。到了1931年,只有汇源当1家还支撑着,到了日寇入侵之前,典屋也只出不进,不久即告停业。自汇源当关门大吉,乌镇典当行的历史便划上了句号。 江南百床馆

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当地人又称赵家厅,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从富商大贾到极普通的平民百姓的各式木床无不具备,从一床一室到一床多室(床内备有化妆间、卫生间、仆人间等)。既有贵胄们的奢华,也有普通百姓的俭朴。 宏源泰染坊

中国的蓝印花布世界闻名,乌镇则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宏源泰染坊始创于宋元年间,原址在南栅,清光绪迁址于此,系蓝印花布制作基地,也是蓝印花布制品集散中心。 老街长弄

乌镇街、坊、巷的数量和规模非同小可,俗称有四门八坊数十巷。八大街为常春里大街、澄江里大街、通里大街、南大街、中大街、北大街、观前街和东大街。 逢源双桥  逢源双桥因其上有一廊棚,所以也称为廊桥。桥下有水栅栏,系古时水路进出关卡。传说踏走双桥有男左女右的习俗,走一遍桥,须分走左右两半,因此又演绎出走此桥便可左右逢源之说。 西栅由12座小岛组成,60多座小桥将这些小岛串连在一起,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为全国古镇之最。

在西栅有许多“老底子”的东西——老街长达数公里、青石板路、屋子有一半挑在水上。有几样纯手工的东西可以一看:一是手工制酱作坊,镇上的红烧菜系味道不错,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自产自销的酱油的功劳。二是生铁锅,系手工铸造。三是蚕丝,益大丝号始创于光绪初年,游客可以亲手在老底子的缫丝机上操作。

这里还保留着一些民俗活动。女人们梳妆后各带一只平时煎药的瓦罐结队而行,过桥时将瓦罐丢入河中,认为这样可保佑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到了近代,丢药罐的举动消失了,提灯走桥演化为节日游乐和祈福活动。 亦昌冶坊  位于乌镇西栅南岸,是明代嘉靖年间,一位湖州的铁匠来乌镇开坊经营的。  进门是四面围廊,院子正中一口巨大的“天下第一锅”,直径大约有5米的大锅,锅底的铸印记号是“天下第一锅,同治五年造”。现在早已歇业了,仅做众人拍照而用。 昭明书院  进了书院大门,里边很空旷,灯影下有一个石牌楼,上面一块石板上书了四个大字:“六朝遗胜”,下边一块石板上书了一行字:“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这座石牌坊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高3.75米,面宽3.8米,龙凤板上的“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字样为刑科给事中、里人沈士茂所题,“文革”时被有心人涂上石灰得以幸存。石牌楼后边是开阔的庭园,园前有四眼水池,四周古木参天。 王会悟纪念馆  王会悟纪念馆,陈列了王会悟的许多历史资料,唯有一尊王会悟年青女性打扮的塑像和一艘“中共一大纪念船”,更是引起游客和观众注目,也写就了王会悟为“中共一大”顺利举行保驾护航的卓越功勋。  王会悟被世人称为“红色守望者”、“一大卫士”和“一大幕后功臣”不朽的人生。 茅盾纪念馆  茅盾纪念馆建筑面积大约10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其间陈列有茅盾遗物59件,书籍近1000余册,90多幅,许多资料还是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整个展馆以人生之路和文学之路为主线,展示了茅盾先生的一生。 茅盾陵园

茅盾陵园占地2150平方米,这是来自茅盾的名篇《子夜》。里面不仅安放着茅盾和夫人孔德沚的骨灰,而且还由茅盾的母亲陈爱珠的陵墓。

在茅盾先生的陵墓前,首先我们看到的是茅盾先生的半身铜像,它取自茅盾任文化部长影像。铜像前面是一个用黑色花岗岩雕刻的墓碑,它是像一个打开的书本,书页上刻有茅盾的代表著作《子夜》第一章《夕阳》的手稿手迹;铜像后面的墓穴内就安放着茅盾和夫人孔德沚的骨灰。

整个陵墓是一个规则的椭圆型。 草本染色作坊  手工环保印染晾晒大型工坊。晒布场地以青砖铺就,竖立着密密麻麻的高杆和阶梯式晒布架,规模相当庞大。草木本色染坊除了以蓝草为原料浆染制作蓝印花布工艺外,还有独特的彩烤工艺流程。彩烤色彩丰富,是从当地的草木原料中提取的,像茶叶、桑树皮、乌桕树叶都是提取色彩的原料,所以这个染坊在当地叫做草木本色染坊。  厅上厅  朱家厅是乌镇一个朱姓大户人家的宅院,乌镇人都喜欢称其为“厅上厅”。在乌镇,有许多大户人家的厅堂宅院,像东大街的徐家厅、赵家厅等,这些房子建筑风格别致,厅堂雕刻精美。朱家厅不仅汇集了这些大宅院的特色,而且也是乌镇独一无二的一个厅,它的特点就是“厅上有厅”。 白莲塔寺  乌镇素有“一观二塔九寺十三庵”之说,一观是指东栅的修真观,二塔中的其中之一就是白莲塔寺。原位于乌镇十景塘的北面、天井巷西面,当地老百姓都喜欢称呼它为西宝塔,这是由于它与东栅的寿圣塔遥相呼应,故在乌镇有东西宝塔之说。 水上集市  西栅的水上市场人称“水市口”。清晨,晨雾还没散去,水市口就熙熙攘攘热闹起来,八方来船已挤满了河道,两边的水阁里,茶馆、肉铺、小吃店、豆腐摊也早早的卸下了门板开张了,水乡的一天拉开了序幕。傍晚,暮色笼罩了小镇,水阁窗棂间、门缝中透出了点点灯光,水市口两侧的茶座、夜宵、烧烤店又热闹起来。

去深圳游玩我强烈推荐你去世界之窗游玩,这个景点我去打卡过三次,简直是绝绝子,这也是深圳最为出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让你不用出国就能拍出异国大片~下面奉上一些攻略给你惨开下。

世界之窗

深圳世界之窗占地48万平方米,由世界广 场、亚洲区、大洋洲区、欧洲区、非洲区、美洲区、世界雕塑园、国际街八大区域构成,有按照比例建造的世界景点130多个,十大动感刺激的娱乐参与项目、大型广场艺术晚会、景点异国风情表演、主题文化节庆活动。

级别:AAAAA级

位置: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037号

门票:全票220元/人,夜场票100元/人

交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836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