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对武松西门庆的感情,你有哪些了解?

潘金莲对武松西门庆的感情,你有哪些了解?,第1张

在潘金莲短暂的一生之中,武松是第一个让她动了真情的男人,在没有遇到武松之前的潘金莲是没有灵魂的。然而当被作者称为“虎中美女”的潘金莲,真正的爱上了“打虎英雄”武松的那一刻起,其实就注定了她的结局必定要死在这个男人的手中。

遇到武松之前的潘金莲

要了解潘金莲为什么会将武松当成是自己的“今生挚爱”,我们就必须要从潘金莲的出身说起。潘金莲是南门外裁缝的女儿,由于她缠得一双好小脚儿,所以名字叫金莲。与很多当时的女性不同,潘金莲从七岁的时候便上了女学,读了三年的书,在九岁的时候,她的父亲潘裁缝因病去世,潘金莲被卖入了王招宣府里。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王招宣这个人物,王招宣并不是一个普通人,他的祖上是“太原节度汾阳郡王王景崇”,所以他算的上是名门之后。在潘金莲到了王府之后,王招宣每日会亲自教潘金莲读书写字,并安排家人教潘金莲品竹弹丝,女工针指,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王招宣与潘金莲并不像是主仆,而更像是师生。

面对这样一位出身名门,腹有诗书的优质中年大叔,潘金莲不禁开始春心萌动,于是在她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描眉画眼,傅粉施朱,并且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做张做致,乔模乔样”。在古代女人都是十五岁梳髻,以示成年,可以聘嫁,潘金莲在十二三岁的时候故意打扮成这样,无疑是给家中的男主人一种暗示,告诉他,自己已经可以做一些成年人做的事情了。

但是潘金莲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结果,在她十五岁的时候,王招宣死了,她又被转卖给了张大户。从作者对这个人物的称呼就可以知道,张大户更像是一个暴发户的感觉,所以他面对如花似玉的潘金莲,自然也不会客气,很快就将潘金莲收入房中。

张大户的老婆知道了这件事后,马上将潘金莲视为了眼中钉,开始习惯性地对潘金莲进行毒打,眼见形式不好,张大户想出了一条计策,他把潘金莲免费送给了武大郎,并且还将房子免费借给他,同时给武大郎钱让他白天出去做生意。而这一系列做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趁着武大出门时,继续“收用”潘金莲。

可以说从潘金莲七岁开始,她的人生就从来不曾有过选择,无论是面对张大户还是面对武大郎,她都没有说不的权力,当张大户死后,她和武大郎更是直接被赶了出来,这时候她连最起码的经济条件都没有了,她之前所有在王招宣家中的辛苦努力以及在张大户家中的卑微讨好,到最后竟然只换回了一个武大郎,她甚至连被再次转卖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样看不到出路的人生,对于刚刚二十多岁的潘金莲来说,无疑是悲惨的,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武松出现了。

当“虎中美女”遇到“打虎英雄”

在张大户离世之后,武松出现之前,整条街的轻浮子弟都对潘金莲垂涎三尺,并使出了各种手段来吸引潘金莲的注意,可潘金莲并没有为之所动,尽管她不甘心受到命运箝制,但她也不愿意被怜悯与同情。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身材高大威猛、挺拔健硕、性情果敢机敏的男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是武松,武松出场的时候,身上带着“打虎英雄”的光环,对于迫切等待着被拯救的潘金莲来说,这种光环的吸引力是无穷大的。

这时潘金莲的眼前出现了两条路,一条是就此认命,默默的与武大郎过完一生;另一条是排除一切世俗成见,紧紧抓住这个能拯救她的英雄。在短暂的接触之后,潘金莲觉得武松是一个“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男子汉”,而自己则是“一个不戴头巾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有了这种想法后的潘金莲,更加坚定的认为自己的感情归属就是武松,于是在那个雪天,她终于决定放出自己心中的那只老虎,来冲破那一层层包裹在武松身边的“道德”。

那一天由于大雪,武松提早回了家,潘金莲让武迎儿将前后门都关上,温上热酒,向武松发出了邀请,面对嫂子的盛情,武松没有拒绝。一杯酒过后,潘金莲便开始了对武松的试探,她说:“天气寒冷,叔叔饮过成双的盏儿。”不知道武松有没有听出这语带双关的“成双的盏儿”到底是什么意思,反正他是喝下了这第二杯。

武松的含糊让潘金莲有了动力,她开始在武松的面前释放自己的风情万种,同时说话也更加肆无忌惮,甚至编造出一个金屋藏娇的故事来试探武松对于男女之事的态度,当武松矢口否认的时候,她娇嗔着对武松说:“我不信!只怕叔叔口头不似心头。

当做足了言语试探之后,潘金莲终于压制不住心中的欲火,开始了肢体上的试探,她主动去触碰武松的身体,同时用:“叔叔只穿这些衣裳,不寒冷么?”这样的嘘寒问暖来合理化自己的动作。看到武松没有什么反应之后,潘金莲决定彻底挑明,她拿过自己的酒杯喝了一半,然后提给武松说:“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这“口水交融”的意思已经是再明显不过了。

没想到的是,在这雪天、泥炉、热酒、美人的环境中,武松却说出了一句大煞风景的话:“嫂嫂休要这般不识羞耻……我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之后便起身离去,临走前对潘金莲说了一句:“却不要心头不似口头”,这也正好对应了之前潘金莲说的那句“只怕叔叔口头不似心头。

“虎中美女”终会死于“打虎英雄”之手

原本潘金莲对武松从仰慕到期待再到渴望,整个过程都充满了粉红色梦幻般的曼妙。但是这一次雪天表白的失败,让一切都破灭了,武松的行为让潘金莲觉得感情被刺伤,自尊被践踏,没想到就在这时,一个武松的替代品出现了,这个人就是西门庆,尽管西门庆的人品极其不堪,但是他的外表却与武松非常接近,西门庆也是一个高大威猛、体型健硕充满阳刚之气的男人。在刚被武松刺伤的潘金莲眼中,这个人无疑是武松的最佳替代品。

可是当潘金莲费劲一切心机嫁给了西门庆之后,她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西门庆的五姨太,面对出身高贵的大奶奶吴月娘,带资过门的孟玉楼和李瓶儿,潘金莲真的是没有任何优势,她想要在这个家里立足,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花样翻新的讨好西门庆,即使这样,西门庆稍有不满还是会对她非打即骂。

也正是有了在西门庆家中的这些经历,潘金莲的心中更加坚信,只有武松才是自己最好的归宿,所以在西门庆死后,她听说武松要娶她过门帮忙照顾武迎儿时,才会完全忘记了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忘记了自己与武松有杀兄之仇,头脑一热就走了出来,还兴奋的想着:“我这段姻缘还落在他手里。”而这一次的头脑发热,也让潘金莲的生命彻底的走到了尽头。

综上所说,无论潘金莲这一生做了多少无耻之事,但他对武松的感情是真挚的,不然的话一直“百伶百俐”的潘金莲怎么可能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一遇到武松,依然还会瞬间变成“恋爱脑”,甚至连自己的生死都来不及考虑。可以说潘金莲对武松就是一个深陷泥沼的少女对于一个英雄的爱慕,可惜的是这个满足了她一切关于爱情想象的英雄,偏偏却是她丈夫的弟弟,只能说命运对于潘金莲确实是不公的。但是从潘金莲害死武大郎,嫁给西门庆的那一刻起,她所遇到的那些不公,就已经不再值得同情了。

引言:多年来,一些学者读出了武松和潘金莲之间的微妙关系。回去读书吧,要么潘金莲迷恋武松,要么武松欲望强烈,心存邪念却没有胆量。是这样吗?书上没有,但大多数学者都没这么说过。武松还活着。作为一个政党,这个真的不清楚。

至于武松,民间流传着许多文章和口头文学,民间艺术和戏剧也以他为主角。他的名气很高,影响很广,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聊天中,很多朋友问,他们对《水浒传》最早的了解是从“武松打虎”开始的。人的故事在中国最受欢迎,其中大部分是武松的故事。可能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武松。我想先分析一下武松的身份。武松在清河县杀了一个人,出来隐藏案情。后来因为打老虎出名,当上了阳谷县的县长。

武松可能想在阳谷县找一份这样的工作。和哥哥一起吃饭也是一种天伦之乐。他从小没有父母,是武大带大的。应该说,武大在武松心中有一个父亲的影子。武大是大哥如父的典型。但是一个西门庆把武松赶到了狮子楼的命案现场。看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感到悲伤。西门庆上台后,闯入宇田大学的生活。武松不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接球手,只想做一个普通人。他做不到。

武松和西门庆是怎么认识的?读者都知道100%的责任在西门庆。武松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这种遭遇。西门庆是先富起来的城里人。既然他有钱,人们就只关注现实,而不能追究他的原罪。在那个年代,情妇可以获得公平合理的报酬。所以西门庆有钱了,开始享受生活。他喜欢在女人身上下功夫。那一天,西门庆偶然遇到武大的妻子潘金莲,人长得漂亮,西门庆一眼就看中了她。他想把潘金莲包装成小三。男人调戏女人,开始外遇。武大的悲剧开始了。

西门庆与潘金莲通奸,与常见的男女婚外情并无太大区别。自古以来,赌贼就是人类的普遍做法。中国是外国。但西门庆不一定这么想。强奸别人的生命?人生是什么?按我的身份是西门庆,恒。就算我西门庆和别人老婆有染,这个男人也要老老实实的戴绿帽子。这应该是西门庆老师的逻辑。可是,偏偏武大有个哥哥。这位兄弟是武松。会很热闹的。情况越来越糟。你在西门庆的钱怎么样?武松不会买你的账,我也不会杀你。西门庆,你怎么这么生气?

这时,一个老话题浮现在脑海:人们来研究武松时,总是津津有味地猜测武松和潘金莲之间发生了什么。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学者的悲哀。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中国的文人总是对这个故事感兴趣。其实不管是71份还是120份。在小说《水浒传》中,武松和潘金莲根本没有这种关系。然而,多年来,一些学者读出了武松和潘金莲之间的微妙关系。回去读书吧,要么潘金莲迷恋武松,要么武松欲望强烈,心存邪念却没有胆量。是这样吗?书上没有,但大多数学者都没这么说过。武松还活着。作为一个政党,这个真的不清楚。

我相信施耐庵写《武松》的时候,绝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对于学者来说,玩武松是无聊的。我曾经在30年代看过一部

我们继续看小说。后来,武松喝醉了,打败了蒋门神。这一次,写得很精彩。说到歌曲,这里就要提问了。蒋门神有一个妻子,那个被武松扔进酒坛子的女人。不知道这些评论家怎么看。武松和蒋门神的妻子是初恋吗?否则,是恨这个女人,把她扔进了酒坛,还是对蒋夫人又爱又恨?武松杀了很多女人,希望联想丰富的评论家能把这些女人一一梳理出来,分析武松当时的性心理。

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色情文化。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都有大量的色情作品。到目前为止,有一种奇怪的理论认为,如果不写男女,似乎就不是好的文艺作品。这也是当代中国文人的一种默契。、《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几部著名小说的成就是否不如《水浒传》?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上述书籍中很少有

武松终于出家了。他还在方腊战场上丢了一个残废,丢了一条胳膊。

潘金莲,《水浒传》中出现的人物,因为与西门庆偷情、杀害丈夫武大郎,经过无数戏剧舞台文学作品的演绎,堪称妖艳、*荡、狠毒的典型,成为几百年来人人皆知的坏女人样板。《水浒传》毕竟是小说,历史上是否有此人物暂且不说。她的种种行为都让大家不想正眼看她。

《水浒传》中的潘金莲是个有罪的人。但她的罪在于她杀死了人,而并不是她个人品格上的堕落。她不应该承受数百年中国人一直的“*妇”等道德意义上的唾骂。尤其当我们再深一步追究她为什么会杀人,怎么走上杀人之路,以及其中的道德内容,我们就会发现,潘金莲的生命,实在是一种巨大的不幸,一个巨大的悲剧。

可是生活终于没有让潘金莲沿着这个悲剧走下去,却转向了另一个悲剧。潘金莲毕竟是个活生生的人,毕竟年轻美貌,无论怎样压抑,她毕竟需要感情生活,需要性的慰藉。这一切,武大郎都不能给予她。这情况下,与武二郎的相见,便使潘金莲感情生活的意识觉醒,,而且如久枯干柴遇火,一发而不可收。但是在封建道德体系的罗网里,离婚不可能,要被视为大逆不道。她只好走许多不幸婚姻迫害下的妇女走过的道路:偷情。这是一个非人道社会压迫出来的不“道德”的行为;是一个罪恶道德体系压迫下产生的抢夺生活权力的变态抗争。

潘金莲在人们眼中是一个不守妇道,水性杨花的女人。 但是,她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也许是吧! 但也可能是一个寂寞深闺无处解闷的可怜人而已。 “武大郎五短身材,武二郎又如此的不解风情,唯有西门大官人才能稍解奴家的相思之苦。可是她偷情的行为本身就是违反道德的。现在更是对出轨偷情不能容忍,她只会被骂得更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194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