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盘点福建舰将配哪些新型舰载机

媒体盘点福建舰将配哪些新型舰载机,第1张

媒体盘点福建舰将配将有3款舰载战斗机和2款舰载直升机上舰。

分别是歼-15T舰载战斗机、歼-15D舰载电子战攻击机、歼-35五代隐形舰载战斗机、直-20H舰载直升机和直-18舰载直升机。另外,得益于配置电磁弹射的缘故,固定翼空警-600舰载预警机也可以上舰。

未来这些舰载作战飞机上舰后,预计“福建舰”可搭载60-70架,分别是2个歼-15T大队,总共24架,2个歼-35大队,总共24架,1个歼-15D大队,总共6-8架,1个空警-600大队,总共4-6架,1个舰载直升机大队,总共8-10架。

在满编状态下,“福建舰”可以依托预警机有效掌握空中态势,歼-35凭借隐形能力掌控制空权,歼-15D依靠强大的电磁干扰能力压制干扰敌方雷达系统,歼-15T携带大量精确导弹执行火力打击任务,一个完善严密的打击体系将建立。

航空母舰的构造:

现代航空母舰,按排水量可分为大型(6万吨以上)、中型(3-6万吨)和小型(3万吨以下)航空母舰,按动力装置可分为常规动力和核动力航空母舰,按作战任务可分为攻击、反潜和多用途航空母舰等。

航空母舰舰体拥有巨大的甲板和舰岛,舰岛大多坐落于右舷。航空母舰一般总是一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战斗群舰船,舰队中的其它船只提供航母保护和供给,而航母则提供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能力。

航空母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战最重要的舰船之一。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区域、在不依靠当地的机场的情况下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航空母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我个人认为福建舰还需要两年的时间才可以服役,因为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太花费时间了,而这两项试验又是必须的,所以福建舰最早的服役时间也是2024年。

怎么说呢,其实我也说不准福建舰的正式入列服役时间,因为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很麻烦的,耗时又长,还挑天气,所以我只能猜个大概。我自己的猜测就是2024年了。因为按照全球航空母舰的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来说,只要不是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中出现问题,基本上两年内都可以搞定的。如果急于求成的话,那么可以加快这个速度,但最多也就缩短半年,不能再缩短了,因为再缩短,很可能日后航母在使用中会出现问题。毕竟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就是为了保证航母在日后正式入列之后不会出现大问题,不然到时候航母算是报废来的。

有一说一,如果我的猜测没错,福建舰应该可以在2024年就正式入列服役了,但是还有一个要说的。那就是航空母舰正式入列服役并不意味着其就形成了战斗力,是要完成航母战斗群的配备和舰载机的配备之后,才算是真正的形成战斗力。目前舰载机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我国最先进的舰载机歼-15其实算是过时的了。不过比这个问题更严重的是福建号航空母舰的人员配置,也就是地勤、指挥这些,我国并没有多少培训这些人员的经历,而且航空母舰上的人员大部分都是要求高学历的,你不可能说派一个初高中毕业的去,所以说,现在官方也是急于培训这些航母工作人员。

总的来说,如果不出意外,那么我国的福建号航空母舰应该可以在2024年正史入列服役。

福建舰沪建绕口令如下:

福建舰的舰长姓傅福建舰的副舰长姓胡

福建舰的傅舰长

想见见福建舰的胡副舰长

福建舰的胡副舰长

不让福建舰的傅舰长见见福建舰的胡副舰长

福建舰的傅舰长

偏要见见福建舰的胡副舰长

福建舰的胡副舰长在福建舰里哭。

福建(简称“闽”),中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市。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与浙江省毗邻、江西省接界、广东省相连,与中国台湾相望。截至2021年2月,共有11个县级市,42个县,31个市辖区。

福建舰的好搭档

自福建舰下水后,空警600预警机也是再次试飞,在中国多地拍到了有关它试飞的照片。由此不少军迷判断,我国看来是不打算将空警600藏着掖着了,它的服役时间也不远了。

而即将登上福建舰的另一款舰载机——歼35,也是开始了同期测试,中国的新锐舰载机项目加速推进,进展神速。

建舰上可以确定的舰载机款式有三种,分别是弹射版歼15、歼35以及空警600预警机。这几款舰载机各有各的定位,而它们全部服役,也意味着中国建成远洋海军的步伐又前进了一步。

弹射型歼15:

其中弹射型歼15和原版歼15的区别,主要是结构以及材料上的区别。此次歼15改成弹射型,自然要乘此机会大改。

首先就是材料的问题,现代不管是陆基战机还是舰载机,都是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更轻的复合材料。因为这种材料更轻,节省出来的重量能带更多的燃油和弹药。

歼15的首飞时间是2009年,十多年过去了,我国的材料学领域发展还是相当不错的。所以歼15大改,机身肯定要大量用新材料。

到时候弹射型歼15的自身重量会大幅度降低,再加上舰载机滑跃起飞时不能满油满挂载,所以弹射型歼15比起原版,在航程、载重等方面都会有相当巨大的提升。

同时弹射型歼15的结构也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差别,因为舰载机在弹射时需要承受巨大的力,因此弹射型歼15在起飞时的受力点需要有足够的强度,不然飞机飞上天后就成一堆零件了。

所以弹射型歼15在关键结构处会进行一些修改,进行补强。

空警600上舰:

空警600之所以没有在辽宁舰和山东舰上服役是因为它的重量,其空重便有25吨,满油后重量直达30吨。在滑跃型航母上,这样的重量根本就飞不起来。

即使是较轻的歼15,在滑跃型航母上都无法满油满挂载。所以舰载预警机要想服役,必须要有弹射型航母。

法国航母戴高乐号上的弹射器是尼米兹级航母使用弹射器C13型的简化版,为C13-3型。

因为戴高乐号船体长度太短,导致弹射器也只能截去一截长度,弹射力度至少下降了30%。所以戴高乐号上根本弹不起来预警机,这也是为什么戴高乐号明明是弹射型航母,却只有舰载战斗机服役的原因。

福建舰的服役,让空警600的服役成为了可能。

在有了空警600后,中国的舰载机编队便可脱离舰队的雷达系统作战,让舰队实现静默航行,自身则拥有雷达探测能力。

此外空警600还能对我军中以舰载导弹为首的各种武器进行引导,将我军舰载导弹射程远的优势最大化。甚至它还能指挥无人机,让我军的海战体系更加复杂多变。

歼35服役:

歼35的服役,则象征着我国将建成了一套完整的舰载战机体系。

歼35是我国的“海四代”,是一款隐身战机,其作用和歼20一样,都是夺取制空权,让我军获取空中优势。世界上仅有美国有隐身舰载机服役,歼35上舰将会让中国有能力和美国分庭抗礼。

歼35上舰后恐怕会比美国现在的F-35C更强。F-35型战机本身是一款对地攻击机,美国为了省经费强行让其一机多用,结果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F-35C对空隐身性不强,对舰载弹量又不够,根本就不适合做舰载机。美国空军有F-22背书,还能接受F-35A。美国陆军本身就不受军方重视,有的用就不错了。而海军拿着F-35C,和F/A-18搭配的适配性又不高,压根就不算完善的空战体系。

我国舰载机编队有空警600作为舰载机编队的“眼睛”,歼35夺取空中优势,在获得空中优势后再由有着巨大载弹量的歼15对失去了制空权的敌人进行高强度打击。

期间再有航母舰队以鹰击21为首的舰载导弹进行辅助,能看出中国的海上作战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了。

由此能看出,中国对于自身海战体系的建设有一套完善且合理的方案,而且目标明确。现在福建舰下水后,空警600和歼35的服役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一步。

福建舰正在舾装并进行海试,等到2023年中旬到2024年上半年就可能服役。

到时候预警600和歼35也会正式服役,所以这两款舰载机还有各种实验的最后时间,它们出现也会越来越频繁。

“福建舰”提前锁定南海舰队

《观察者网》报道,称中国海军驾驶歼-15航母着舰第一人——海军少将戴明盟,已经就任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司令员。这是海航成立数十年来,第一次由一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担任战区(舰队)航空兵司令员。这不仅仅是海航由陆基转向舰载的典型标志,也意味着南部战区海军将是这轮变革大潮中的领跑者。

在上世纪,海军为筹备航母发展,开办了仅有一届的“飞行员舰长”培训班,其结业学员最终成为辽宁舰、山东舰服役早期的主要舰长来源。但这很明显只是过渡手段,无法满足越来越旺盛的航母指挥人才需求,因此,海军需要顺应时代变化,建立起更完善的航母指挥人才培养机制。以航母运作经验最丰富的美国海军为例,其10万吨航母舰长几乎都是舰载飞行员出身,甚至舰队司令员中舰载飞行员出身的比例也很高。像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现任司令员塞缪尔·帕帕罗,开始在海军服役时就是F-14舰载机飞行员,之后又飞过F/A-18,甚至还作为交换军官驾驶空军F-15C,在沙特驻扎过。

到结束飞行生涯时,其飞行小时数已经超过5500小时,在航母上完成了1100多次着舰,乃是美国海军绝对的飞行精英。其职务升迁历程也很有美国海军特色,早期是在航母舰载机联队中逐步升职,成为第7舰载机联队(CVW-7)副指挥官后,又前往美国陆军轮调,担任山地旅和空降兵旅副指挥官,铺平了担任舰载机联队指挥官、航母舰长的道路。再之后,又在海军训练、整备以及三军联合指挥中心就职,最终成为舰队司令员级别的高级将领。此外,其三位前任的经历也很相似,都是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出身(飞行时间最短也在4200小时以上),经历了舰载机联队指挥官到航母舰长,以及最终海军舰队司令员的升迁。

美国海军的航母使用思路比较特殊,其全球联合作战的态势,也是目前国内海军做不到的,因此,倒也不需要全面学习美国海军培养航母舰长、舰队司令员的步骤。但其选择舰载飞行员培养航母舰长、舰队指挥官,却是现阶段以航母为编队核心作战时,最能发挥航母战力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事实上,国内官方媒体虽然尚未专题报道相关训练内容,但以戴明盟少将公开参加的部分活动,仍然可以简要勾勒出,现阶段海军航母舰载机部队的发展特征。

按公开资料,戴明盟生于1971年,在1990年入伍后成为战斗机飞行员,曾服役于著名的“海空雄鹰团”,2006年海军为辽宁舰发展秘密招募舰载机飞行员时,已担任大队长职务的戴明盟顺利入选。2012年11月23日,戴明盟驾驶首飞仅三年时间的歼-15战机,完成中国海军首次航母舰载战斗机起降,书写了中国航母发展的新篇章。之后数年,戴明盟先后以航母舰载机部队副部队长、航母舰载机试训基地司令员、航母舰载机部队长、航母舰载机着舰指挥官等职务,公开参加官方节目或接受表彰。2019年12月,已经升任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副司令员的戴明盟,正式晋升少将军衔。

对比塞缪尔·帕帕罗的职务变化历程(以少将职务为终点),可以发现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帕帕罗从一开始就作为舰载机飞行员服役,并且有航母舰长这个关键职务作为过渡。其他例如在舰载机部队中逐步升迁,甚至是负责整训、联合指挥的步骤,都高度相似。换句话说,以国内首位驾机着舰的飞行员服役历程为参照,中国海军已经基本走通了舰载机飞行员培养体系。考虑到海军第一支舰载机部队,是在2013年正式组建,真正实打实的舰载飞行员“老鸟”出身航母舰长,预计不到10年就会出现,在航母发展早期难以避免的一些混乱,届时也将真正结束,中国海军航母事业随之进入全新阶段。

恰好,这也正是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结束服役初期测试,并完成磨合基本形成战斗力的时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届时国产航母、舰载机和航母人员训练体系,将在这一阶段全面成型,后面只是对这一过程的复制和增加而已。更有意思的是,既然海军第一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出身的舰队航空兵司令员,出现在南部战区海军,那么福建舰届时在南部战区海军服役就基本板上钉钉。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何南部战区海军能够拥有4艘055(北部战区海军4艘055在拱卫航母之外,还有海基远程防空、反导的专属职责),而东部战区海军则一艘055都没有。

如果将这个思路进一步延伸,甚至可以猜测海航陆基部队走向远海的步伐,并不是之前外界猜测的三支舰队同时缩减编制,而是按照各舰队现实情况,分别快速或缓慢转型。而无论最终实际步骤如何,南部战区海军作为目前国内航母发展资源的集大成者,都注定是这一转变中最关键的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225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