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歼-35使用涡扇-21发动机,综合性能超过F-35,到底凭什么?

美媒称歼-35使用涡扇-21发动机,综合性能超过F-35,到底凭什么?,第1张

凭借涡扇-21发动机,歼-35在综合性能方面并不逊色于F-35,原因如下。首先是歼-35相比起F-35C两个型号的战斗机拥有更大的作战半径,其次是歼-35在最大载弹量方面同样有着一定的优势,最后是歼-35无论在隐身技术还是雷达性能方面的表现都要略胜一筹。

继作为空军主力研发的歼-20试飞成功之后,主要用于航母舰载机使用的歼-35同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它的试飞成功意味着未来我国将在航母上装备第五代战斗机,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依靠自主研发做到这一点的国家。

一、卓越的机动性

虽然美国在战斗机上使用的发动机性能要优于我国,但是歼-35两台发动机的配置已经能够做到在机动性上不输对手。同时良好的续航能力也让歼-35能够做到飞行更远的距离完成任务,在实战中这将让它比F-35C更具威胁。

二、可观的载弹量

弹药是战斗机最重要的武器,而载弹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其威慑力。在飞行更远的情况下,歼-35还能够多装备约08吨弹药,这是让对手自叹不如的优势。歼-35是一款极具性价比的机型,以它为基础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各种改造,例如满足弹射起飞和滑跃起飞的不同条件。

三、优秀的配套技术

虽然我国的战斗机研发起步晚,但这也带来了一定的优势。晚研发意味着可以用上更加先进的配套技术,而歼-35无论在隐身材料的创新,还是雷达系统的完善方面相比起过去的许多国产机型都有了不小的进步。这种优势自然而然也体现在了和F-35C的对比当中。

你知道歼-35的前身是哪一款战斗机吗?

歼-15T和歼-35两款舰载机

6月17日,舷号18“福建”号航母下水,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是中国海军装备发展史上吨位最大的作战舰艇,从而开创了中国海军发展的新时代,让中国海军舰载战斗机迈入了电磁弹射的时代,对于实现了战略转型的中国海军来说,堪称具备重大的战略意义。

据较为可靠的消息,即将在2024年或2025年完成舾装、海试、接舰、入列的“福建”号航母,将装备现已研制成功的歼-15T战斗机、歼-15D电子战机、空警-600预警机和直-20多用途直升机等舰载机。

此外,对于“福建”号航母来说,也将装备正在研制发展阶段,由中航集团沈飞公司研制已取得了军方正式编号的歼-35战斗机。

歼-35,是“海五”型隐形舰载战斗机,倘若能够在“福建”号航母入列时,成为中国海军最新型的隐形舰载战斗机,则意味着在舰载战斗机领域,中国海军将追上拥有F-35B/C联合攻击/战斗机的全球海军强国。

当然,与“福建”号航母相配套的舰载机中,除了歼-15D电子战机以外,就是歼-15T了,这是一款在现役歼-15舰载机基础上改造提升而成,适合弹射技术起飞。

歼-15T,是一种弹射起飞舰载机,在沈飞研发当初,就考虑到了万一在“福建”号航母入列时,歼-35隐形舰载机未能取得突破时,必须得让弹射型号的歼-15上舰。

尽管歼-15是架非隐形的舰载机,与隐形舰载机存在技术上的代差,但在中国海军体系内作战时,有空警-600预警机的指挥和引导,装备有机载源相控阵雷达的歼-15T,仍然具备与隐形战斗机在空中一较高下的能力,空战将很难出现一边倒的态势。

歼-35,作为双引擎的隐形舰载机,当然最适合“福建”号电磁弹射型航母装备了。最大飞行速度18马赫,拥有1200公里的作战半径,机腹内置弹仓6枚“霹雳”-12中距空空导弹的配置。

在遂行空战时,歼-35对单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16马赫的F-35B/C,拥有飞行速度和作战半径的优势,双方至少在一个技术层面上。由于歼-35具备后发优势,或许综合作战性能不亚于甚至超过了F-35B/C。

近期,传得沸沸扬扬的歼-15T舰载机,机头的倾斜圆顶轮廓特征明显,取消了空速管,机体显得异常强悍,貌似一个雄性十足的“男子汉”,其战斗力是可以想象的。

歼-15T,在“福建”号航母上,将能实施电磁弹射起飞,而无需像“辽宁”号、“山东”号航母的歼-15一般采用飞行甲板滑跃起飞。

“满油满弹”的弹射起飞,增强了歼-15T的滞空时间和作战半径,空战、对海和对岸打击能力将更臻完善。

新型航空复合材料、新的加工工艺、新机载大功率相控阵雷达、新的航电设备、新的机载武器系统等,赋予了歼-15T强大作战能力。

现在,就连历来唱衰中国军机的印度媒体,都罕见地看好歼-15T这架中国海军新锐的弹射型战斗机,认为歼-15T是不折不扣的3++先进战斗机,将领先同为舰载机的F/A-18E/F“超级大黄蜂”。

作为“福建”号航母,舰载战斗机的双保险歼-35、歼-15T,即便歼-35在这艘电磁弹射型航母正式服役时,仍然无法上舰的话,则歼-15T也完全能够胜任保卫中国万里海疆的神圣使命,沈飞总有一款适合18号航母的先进舰载战斗机。

未来“福建”号航母,上述提及的与之相配态的各种型号的舰载机到位以后,将让“福建”号航母具备攻防兼备的作战能力,空战、对海打击,乃至对陆上目标的打击,能遂行独立海空联合作战。

我国三款新舰载机接连现身

随着福建舰下水,中国的三款新型舰载机也是相继现身,它们分别是弹射型歼15、歼35以及空警600。

这三款新型舰载机将与福建舰同步服役,在福建舰完成舾装、系泊试验和海上试验后就会正式服役,届时这三款舰载机也会迅速上舰。

福建舰的舰载机力量:

如果说辽宁舰和山东舰的服役是让中国有了远洋打击能力,那福建舰以及这三款新型舰载机的服役就是让中国有了将一整套空战力量投入远洋的能力。

山东舰和辽宁舰上仅能搭载歼15,这就相当于中国的空军只有歼16,有一定的打击能力,但对不同战局的应对能力很差。

福建舰和三款新舰载机可不同,有了预警机和空优机,它对复杂战局的应对能力远高于只有侧卫的战斗机编队。

像歼35,其定位作为一款空优机,对战机的作战能力非常强。如果中国舰载机发生空战,它能迅速为舰载机编队扫除大部分的威胁。

而空警600作为一款预警机,能让舰载机编队探测到更远的距离。在现代空战体系都是发现即摧毁的背景下,空警600的服役让中国舰载机编队更上一层楼。

除了能当舰载机编队的“眼睛”,空警600能做到的事情还有很多。

比如说作为一个信息处理节点,当舰载机编队的“脑子”。或者是引导舰队或战机发射出去的导弹,亦或者是控制无人机。有了空警600的加入,我国海军的作战体系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福建舰自身的实力:

除了舰载机,福建舰本身的实力也值得一说。作为整个欧亚大陆历史上吨位最大的军舰,福建舰给整个世界的冲击力是巨大的。

官方称福建舰空载排水量8万余吨,在其满载后吨位上85万甚至是9万都有可能。而且介于我国官方宣布山东舰和辽宁舰时有“余吨”余了两万吨的先例在前,所以也有不少人认为福建舰在满载后可以上10万吨。

有着这么庞大的吨位,福建舰的作战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在舰载机搭载量上,保守估计是70架左右,其中含40架弹射型歼15,20~30架歼35,以及数架空警600。相较于山东舰和辽宁舰30来架舰载机的搭载量,福建舰的战斗力直接翻了一倍。

福建舰的起降效率:

在有了巨大的搭载量后,福建舰还有非常高的起降效率。福建舰上有两部重型升降机,全部使用可以运送4架舰载机。

对航母有较多了解的人,都知道尼米兹级上有4部重型升降机,这是不是说明福建舰起降舰载机的效率并没有尼米兹级高呢?答案并不是这样。

虽然理论上航母升降机越多,运送舰载机的效率就越高,但实际使用的时候并不能用到这么多的升降机。

因为起降机位置的原因,此前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上就2号起降机用的最多,另外三步平常很少用。所以到了福特号,美国反而削减了一部升降机,更先进的福特号,其升降机数量变成了3部。

和升降机有同样问题的还有弹射器,福建舰上3条弹射器,尼米兹上4条弹射器。但这并不是说尼米兹级起降航母的效率更高,相反,美国此前就已经证明了4条弹射器和3条弹射器在起降效率上并没有本质区别。

美国的福特号上原本也打算设立三条弹射器,但因为一些技术上的原因,导致这三条弹射器如果有一条出现故障,另外两条也得跟着瘫痪。

所以美国为了防患于未然又多加了一条弹射器备用,而这条多加的弹射器甚至挤占了飞行甲板的空间。

更何况福建舰使用的还是电磁弹射,在弹射效率上就比使用蒸汽弹射的尼米兹级高。因此有专家预测,福建舰的日平均弹射效率能达到150次,巅峰弹射效率应该能达到260~270次。尼米兹级的日平均弹射效率则是120次,巅峰弹射效率为240次。

尼米兹级也试过极限弹射,达到了24小时279架次,创造了记录。如果是福建舰尝试极限弹射,应该能过300次。可以说除了动力方面,福建舰超越尼米兹已成定局。

不过福建舰和它上面的舰载机,最大的优势还是稳定。舰载机的稳定性上中美差不多,但在航母的稳定性上,美国就有些问题了。

像美国寄予厚望的福特级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因为采用的是不稳定的交流电系统,所以故障率极高,平均弹射272次就得出一次故障。

这个故障率是很高的,假设福特级打算在一天内起飞300架次的战机,那它连一天之内不出故障都保证不了。一艘价值上百亿美元的军舰在战争中只能使用1~2天,之后就得维修,这比日本在二战中的大和饭店和武藏旅馆都要离谱。

这也是为什么福特号2013年就下水了,都快10年了都还没有进入战斗序列。所以福建舰这艘看似比福特级落后的航母,反而比福特级更稳定,也可能更早形成战斗力。

央视披露歼-15T和歼-35

2013年5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正式组建,标志着航母舰载机部队战斗力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海军航空兵舰载机部队正式迎来了组建10周年,这个具备里程碑意义的纪念日之际,CCTV-7国防军事频道以专题的形式播出节目,纪念海航舰载航空兵成立10周年。

央视见证着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的崛起与成长,在海军航空兵大学看到了一支充满活力、富有朝气的学生队伍,未来他们将成为海军舰载航空兵的中坚力量。

回顾了海军舰载航空兵的成长与变化,完成了许多重大的任务,如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服役,以及多次在海上演练中所展现的敏捷、精准和果敢等。

央视在其节目中,还报道了中国海军相关的航母,出现了歼-15T弹射型舰载战斗机,一架若隐若现具备隐形性能的歼-35舰载战斗机。

CCTV是国内权威的视听媒体,在见证中国海军航空兵舰载机部队成立10周年过程中,镜头中出现歼-15T和歼-35,本身就是一个明显的风向标,可视作这两款适合003型弹射型航母的舰载战斗机研发成功。

歼-15T和歼-35,都是由中航集团沈飞公司研制,是一个齐头并进的“双保险”组合。将非隐形的歼-15大改成弹射版歼-15T(也有称歼-15B),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换下原本的多普勒脉冲雷达,让其作战性能媲美甚至超越国外F/A-18E/F“超级大黄蜂”。

即便歼-35需要稍晚些时候才能上舰,在空警-600预警机笃定上舰的背景下,那么在体系内作战,“福建”号航母的综合作战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空警-600预警机,先进的机载KLC-7型有源相控阵雷达。

能探测和锁定较远距离上的隐形目标,将隐形目标的相关参数,通过高速数据链系统及时告知歼-15T,仍然有起飞接战的能力。

歼-35,能在“福建”舰入列时,飞上其飞行甲板,真正成为“海五”型隐形舰载战斗机,则军方皆大欢喜,在舰载战斗机领域,至少与他国海军F-35B/C隐形舰载机在技术上不存在代差了。

歼-35用国产WS-19取代了俄制RD-93发动机,项目在601所主导下,在辽宁兴城中国海军航空兵舰载机训练基地进行紧张的陆地飞行测试工作。

据悉,歼-35项目的进度,让研制单位沈飞公司相当满意,用于科研和生产的新厂区也已经完成,意味着歼-35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歼-35,最大起飞重量约30吨,最大飞行速度22马赫,作战半径1350公里,最大载弹量78吨,这些参数和指标包括机动性能,超过了国外单发的F-35B/C隐形舰载战斗机,能够让军方和军迷感到满意。

航母的核心战斗力,除了固定翼预警机外,主要来自舰载战斗机,顶级的非隐形歼-15T和顶级的隐形歼-35,都成为“福建”号航母的舰载机,让这艘电磁弹射型航母入列时,就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战斗力的航母。

这一点将是毋庸置疑的,上述提到的空警-600、直-20、歼-15T、歼-35等配套的相关舰载机,在这艘8万余吨航母入列时。

“福建”号航母,能搭载24架歼-15T、24架歼-35、4架空警-600、12架直-20,64架舰载机的规模,这个实力已经相当强悍了。任何其他型号的航母,在海上与“福建”舰对峙时,都不敢轻举妄动。

为何歼-35比歼-20更适合上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军事频道在“兵器面面观”栏目、中国海军建军七十四周年特别节目“人民海军向前进-驶向深蓝”中,再度以CG画面的形式,公开了传说中的海军新一代舰载机。

从该型舰载机的3D建模来看,建模已经从“神似”的程度发展到了“精准”的程度,可以说是赤果果的暗示甚至“官宣”了。其实,从前年年底海军新一代舰载机正式公开之后,这一切对于大家来讲属于“心照不宣的秘密”,只等着一个合适的契机由海军来告诉大家而已了。

新一代舰载机的选型

其实从海军新一代舰载机的选型来看,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综合了多方因素之后,统筹考量得出的最优结果:

在装备研发方的角度来看,海军新一代舰载机的研发方本身就有丰富的固定翼舰载机研发经验,是海军第一代舰载机歼-15的总体所,且本身就有一个新一代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所谓打底。无论是研究经验还是研究力量都相当富余,可以将研发团队主力全部集中到新一代舰载机的研发上;

在装备技术性能的角度上来看,海军新一代舰载机采用常规气动布局相比采用鸭翼气动布局,更符合舰载机飞行和着舰/起飞的客观技术要求。且由于该新型舰载机的后发优势,可以大量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比如3D打印结构件,超材料等;

而在舰机适配性能上,新一代舰载机的空重、最大起飞重量、停机面积、折叠机翼停机面积等,都为海军新一代航空母舰做了相应的适配设计。可以说舰机匹配性能较好,更符合海军新一代航母强调日出动率和打击效率的要求;

最后在舰载机的战术性能上,相比另外一款某些人预想中的重型舰载战斗机,海军新一代舰载机任务更为通用化,单位时间内出动架次数更多。对于一款打击航母来说,有的时候任务的通用化反而比任务的专用化要更合适。

因此,总的来说,海军新一代舰载机最终花落谁家,现在开始逐步公开。估计,在明后年会实机官宣,也算是长期铺垫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美国海军的舰载机编制

那么中国海军未来海军舰载机部队的编制编成大概会是怎样、承担的战术任务又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还是来看一看美国海军舰载机联队2025年版本的预计编制表:

美国海军舰载机联队2025版本编制表中,主战机型包括F/A-18E/F Block3和F-35C。这两个主战机型各两个战斗攻击机(VFA)中队,其中F/A-18E/F战斗机中队各12架战斗机,F-35C战斗机中队各10架战斗机,也就是44架战机;

美国海军福特号航母领衔的第12航母打击群配置

伴随电子对抗和电子支援中队两个,其中预警指挥与控制中队编入5架E-2D“先进鹰眼”预警机,电子对抗与支援中队编入5架EA-18G“咆哮者”电磁攻击机,分别承担战场态势感知和随队电子对抗任务,一般一个中队编入1架随队电子战机;

伴随空中加油和战场勤务保障中队各一个,其中空中加油中队编入6架MQ-25A型无人加油机,战场勤务保障中队也就是物流中队编入3架CMV-22B型倾转旋翼运输机;

正在为预警机进行空中加油的MQ-25A无人机

反潜和海上作战直升机中队各一个,其中,反潜战中队编入了8架MH-60R型直升机,海上作战中队则编入了10架MH-60S型直升机。前者主要负责建立近程反潜警戒幕,后者则则主要负责搜救、反海盗、承担烈度较低的航空制海作战任务等。

当然,美国海军舰载机的编制表也并不是固定的。比如在2021年下半年美国海军部署到亚太地区的一次任务,本航次中美国海军就对EA-18G型战斗攻击机和E-2D型预警机都进行了高配,高配到了7架EA-18G,确保平均一个战斗攻击机中队可以得到2架随队电子对抗飞机的支援。事后美国海军认为实践效果比较好,符合亚太、西太平洋海区电磁环境比较复杂,频谱对抗烈度较高的客观现状,未来不排除推广;

又比如美国海军预想的、给自己的海军舰载机联队中编入MQ-25A无人机的设想。目前该型无人机还在试飞中,且美国海军之所以打算给自己的CVW编入无人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战时以第二岛链作为作战基地,向第一岛链内部实施力量投送的需要。因此,单看美军的这个编制,似乎也不一定适合其它国家的需要。

未来中国海军的舰载机编制

所以从建立舰载机合成部队的角度来说,目前对于中国海军来讲,其实美国海军的舰载机联队就是“珠玉在前”,有现成的经验甚至可以直接“平移”:

比如美国海军的这四个战斗攻击机中队,两种型号的战斗机,四代/四代半战斗机和第五代战斗机混编,咱们现在不就是有现成的嘛。歼-15型舰载机和海军新一代舰载机混合编制,对我们来讲本质上不存在任何问题;

又比如美国海军的这舰载预警指挥和控制中队,舰载电子干扰机中队等,咱们同样有对应型号的机型存在,海军舰载预警机,海军伴随电子干扰机咱们该有的都有,那估计同样会在航母上各部署一个中队;

又比如美军的海上作战中队和反潜中队,这个在咱们的“辽宁”号和“山东”号航母上同样存在。只不过到了我们的新型航空母舰上,原有的直-18和直-9的组合,是时候被统一更新为直-20的不同技术改进型了。

咱们的海军舰载机部队和美国海军舰载机联队有所区别的部分,大概是舰载物流中队和舰载加油机中队:美军的舰载物流中队已经用上了较为先进的倾转旋翼运输机,咱们目前还没这个“西洋景儿”可看,接着用固定翼运输机好了。至于加油机中队呢,咱们在海军舰载机远程突击能力和滞空时间技术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其实算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或者用伙伴加油进行保障就行。

未来海军舰载机部队的任务

在航母舰载机部队未来承担的任务上呢?大伊万认为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其一是航母部队传统的打击任务。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美国海军,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作为打击航母存在的。相比一些人喜欢的航母部署截击机,确保空域控制和大作战半径,美军航母似乎更倾向于确保出动架次,确保舰载机的打击效率。这一思想发展到后来就是美国海军的全甲板攻击,加上对每日极限出动架次、日均出动架次数的追求。

其实航母的打击能力,用来对付90%以上的潜在对手都是完全足够的,较为适合配合实施海外力量投送和对陆战役进攻等任务。咱们的航空母舰在编制和机型与美军航母相当的情况下,用于承担打击任务是完全足够的。无非是日均出动架次数相比美国海军来讲可能要稍微少一些,舰载机机队的规模相比美军航母可能要稍微少一些。但考虑到咱们航母的打击任务很大程度上跟美国海军关系不大,只要符合我军的作战需要其实就完全够了。

其二是舰队防空任务。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舰队防空任务中作战半径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你的舰载机光有作战半径,没有前出的空域态势感知保障,那你要这1000千米,甚至1200千米的作战半径有啥用?你的舰载机前出太远,和舰队防空出现了巨大的火力空档,防空作战正面又太宽,那这么宽的正面岂不是很容易被敌方利用来突防?

当然,舰队防空任务算是苏联红海军对航母运用模式的一种继承,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被视为舰队决战中,中国海军航空母舰较有可能存在的运用模式。即由航母舰载机承担防空和制空任务,甚至掩护预警机承担战场态势辅助感知任务,用航母舰载机为舰队内的055大型驱逐舰、052D型驱逐舰上搭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还有陆基火箭军的反舰高超音速飞行器打开进攻通道。只不过,这种舰队防空没有大家想像的这么简单。

总之,随着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再度在电视节目中出现海军新一代舰载机的CG,也随着中国海军“福建”号航母建造越来越接近尾声、距离首次试航可能已为时不远,中国海军新一代舰载机,包括由各型新一代舰载机所组成的新舰载机部队,似乎都到了正式公开的时刻。

歼-35第三架原型机亮相。

自福建舰下水后,很多人就非常关注它的各方面消息。于是为福建舰准备的舰载机歼-35第三架原型机亮相的时候,立刻引来了各方面的关注。

这架原型机编号350003,尾垂顶部有“J35”的字样,进一步确定了福建舰装备的新一代舰载机的名字叫歼-35。从外观上看,这架原型机的颜值相当高,采用了低可视涂装,机身扁平流畅,不像美国的F-35那样“胖”。

此前我国的战斗机在验证阶段时都采用迷彩绿涂装或**涂装,可以说配色土得掉渣。

此次歼35亮相采用低可视涂装有两种可能,第一是歼-35使用了新型复合材料,本身颜色就这样。第二是歼-35涂了隐身涂料,在进行更进一步的隐身性能测试。

歼-20上舰的问题

其实歼-35的诞生是相当多舛的,早在003型航母有消息后,国内关于新一代舰载机的讨论就没有停下来。当时网络上对于新一代舰载机的讨论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歼-20进行改进上舰,另一派则认为应该让FC-31上舰。不过后来的发展证明,这两拨人的猜测都错了。

歼-20上舰其实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因为歼-20太大,放在寸土寸金的航母机库中会非常挤占空间,会让航母的舰载机搭载量降低3分之1甚至是一半。此外舰载机为了节省空间,机翼都会采用可折叠结构。

歼-20本身的机翼是不可折叠的,真要改成海军版的可折叠机翼,对整体机身强度的影响非常大,还不如从头设计一款舰载机。另外歼-20作为一款隐形战机,重点在于隐身能力,其中它的隐身涂料是很重要的部分。

将歼-20放到海上,它的机体隐身涂料如何保存是一个大问题,毕竟海上的环境和陆上的环境不一样,在那种高湿、高碱的环境中,战机隐身涂料面临的挑战相当大。很多人坚定认为歼-20能上舰,是因为歼-20的性能足够强大,且我国的航母较少,可以走重质量的重型舰载机的路子。

这其实就是想当然了,战争不是游戏,歼-20它再强也只有一条“命”,不存在它先进就能以一敌多并多挨两发导弹的可能。

战争的一大特点就是万事万物都可以当消耗品,将某个足够先进的武器当成决胜兵器,并期待它能在战场上起到奇效,大和号战列舰就是前车之鉴。

FC-31上舰的问题

至于FC-31上舰,其实从一开始也不大可能。因为FC-31这款飞机一开始的定位就不是为了服役的,是沈飞为了积累技术搞出来的一款验证机。当初沈飞和成飞一起竞争五代机机型,最终成飞的歼-20胜出,沈飞就自己出钱出人出资源搞FC-31。

所以FC-31从一开始就是“黑户”,沈飞也没想过让它服役,顶多是搞点外销。

歼-35的技术来源,就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FC-31,并采取了一些歼-20的设计经验。很多人看歼-35和FC-31在外形上很像,认为其就是微改的同一款战机。

其实这完全就是两款战机,歼-35在材料,机翼气动布局以及机身结构的很多方面都和FC-31不同,这两款战机的确算得上是“父子”关系,但严格来看已经不是一款战机。

歼-35的动力

歼-35已经在为福建舰的服役争分夺秒,这两款武器的正式服役时间应该不会相差太远。

有了FC-31的技术累计和验证,歼-35身上能验证的地方都验证得差不多了,唯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它的动力。此前沈飞研制FC-31的时候,给FC-31装的都是RD93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在刚诞生的时候的确很先进,近年依旧能打,但它毕竟是上世纪70年代时研制出来的东西了,无法满足中国对舰载机的需求。

歼-35会采用什么发动机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涡扇-13E,一个是涡扇-19。

有军迷表示,涡扇-13本身底子比较差,就算改得再好也就那样了,真要满足歼-35的动力需求还得上涡扇-19。不过这架编号为350003的歼-35,它的尾喷管形状又和涡扇-19不像,很多军迷又对其失望了。

其实这倒是大可不必,毕竟这只是一款验证机,上啥发动机都有可能。涡扇-19也是一款正在验证过程中的发动机,直接上歼-35的验证机摔了如何?

我国的航发进步速度很快,涡扇-19怎么也该有点消息了,我们就能看到歼-35拥有强劲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441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3
下一篇2023-1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