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名单(化学家)

霍夫曼名单(化学家),第1张

霍夫曼 1霍夫曼(1818~1892)

Hofmann,August Wilhelmvon

德国化学家。1818年4月8日生于吉森,1892年5月2日卒于柏林 。1836年入吉森大学学习法律 ,后受到化学家Jvon李比希的影响,改学化学,1841年获博士学位,即留校任李比希的助手。1845年任伦敦皇家 化学学院首任院长和化学教授。1865年回国,任柏林大学教授。185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68年创建德国化学会并任会长多年。

霍夫曼最先将实验教学介绍到英国,并培养了WHJr珀金和E弗兰克兰等著名化学家。回国后又把实验教学带到柏林。霍夫曼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最初研究煤焦油化学,在英国期间解决了英国工业革命中面临的煤焦油副产品处理问题,开创了煤焦油染料工业。珀金在他的指导下于1856年合成了第一个人造染料苯胺紫,他本人合成了品红,从品红开始,合成一系列紫色染料,称霍夫曼紫。回国后发展了以煤焦油为原料的德国染料工业。他在有机化学方面的贡献还有:研究苯胺的组成;由氨和卤代烷制得胺类;发现异氰酸苯酯、二苯肼、二苯胺、异腈、甲醛;制定测定分子量用的蒸气密度法,改进有机分析和操作法;发现四级铵碱加热至100℃以上分解成烯烃、三级胺和水的反应 ,称霍夫曼反应(见霍夫曼规则)。

霍夫曼在化学理论方面,于1849年最先提出“氨型”的概念,成为后来“类型说”的基础。他提出胺类是由氨衍生而来的,其中氢原子为烃基取代而成。伯、仲、叔胺由此命名。他发现了季铵盐,指出氢氧化四乙铵为强碱性。霍夫曼发表论文300多篇,著有《有机分析手册》和《现代化学导论》等书。

2霍夫曼(1937~ )

Hoffman,Dustin

美国**演员。1937年8月8日生于洛杉矶。19岁开始演出话剧。1965年获最佳戏剧演员奥比奖。1967年主演《毕业生》,获得成功。1969年在《午夜牛郎》中扮演重要角色,获得好评。1979年因主演《克莱默夫妇》荣获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1988年又因主演《雨人》而再获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他的表演真实感人,善于塑造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其他影片还有《蝴蝶》、《伦尼》、《总统班底》和《宝贝儿》等。

3霍夫曼(1776~1822)

Hoffmann,Ennst Theodon Amadeus

德国作家。1776年1月24日生于柯尼斯堡一律师家庭,1822年6月25日卒于柏林。1792年进柯尼斯堡大学攻读法律。1796~1798年在 格洛高当见习陪审员,此后在柏林和波兹南的司法机关任职。1802年因画漫画讽刺普鲁士军官受到处罚,翌年到华沙政府任职。1806年因拒绝向占领华沙的法国军队宣誓效忠而被革职。从1808年起先后担任乐队指挥、舞台美术、作曲、音乐教师、音乐评论等。1814年在柏林普鲁士政府工作。1816年担任柏林高等法院顾问。1819年被任命为“叛国集团及其他危险活动调查委员会”委员,因主持公道于1820年受到审讯,翌年辞去职务,又被任命为柏林高等法院的上诉判决院委员。不久四肢瘫痪后逝世。

霍夫曼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一生共创作了5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3部长篇小说,此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写了2部歌剧,1部弥撒曲和1部交响乐。其小说大多结集出版。《卡洛式的幻想故事》仿效17世纪法国铜版画家卡洛讽刺、怪诞的艺术风格,将人的世界和动物世界交织在一起,主要探讨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对轻视艺术和艺术家的封建-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的童话中魔幻和鬼怪的东西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奇妙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德国艺术童话的高峰。长篇小说《魔鬼的万灵药水》描写修道院的一个僧侣因喝了万灵药水而受魔鬼的控制,变成勾引女人的骗子和杀人凶手,最后又回到修道院,痛心忏悔,以表现人的双重天性。随后出版小说集《夜间故事》。1814年重返柏林后,常与朋友一起聚会,谈论文学艺术,朗诵自己的作品,称为谢拉皮翁夜会。他还写了小说集《谢拉皮翁兄弟》,在欧美各国产生过很大影响。长篇童话小说《跳蚤师傅》歌颂了真挚的爱情,未完成的长篇小说《雄猫穆尔的生活观》借两个不同艺术家的不同经历,继续探讨艺术家同社会的矛盾,嘲讽了当时的德国社会以及贵族资产阶级的风俗习尚。小说《堂兄楼角的小窗》是作家对自己瘫痪在床的生活状况的写照。

霍夫曼是德国后期浪漫派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多神秘怪诞,以夸张的手法对现实进行讽刺和揭露,所描写的人际关系的异化以及采用的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夸张荒诞、多层次结构等手法和后来的现代主义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4霍夫曼(1880~1966)

Hofmann,Hans

德裔美国美术教育家,画家。1880年3月21日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维森堡 ,1966年2月17日卒于美国纽约。早年在巴黎以立体主义风格画静物和风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回到德国。1930年迁居美国,1934年创办霍夫曼美术学校,传播现代派绘画原理,提倡纯抽象创造性表现,培养了一大批艺术家。他本人1940年以后的绘画作品多为抽象画,代表作《春》、《大门》等被认为是最早的抽象表现主义作品。

(1776~1822)是德国的重要作家,他当过法官,却因为主持正义受到打击。他还能绘画,也当过乐队指挥和音乐教师。他写了多部小说,他的作品把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崇高的东西和卑贱的东西、幻想成分和现实成分糅合在一起,用离奇荒诞的情节反映现实,别具一格。他的代表作《公猫摩尔的人生观》就程序了一只会写作的公猫,作为德国市侩的典型,这个作品虽然不是童话,但使用的已经是童话手法了。

5霍夫曼(1937~)美国化学家

霍夫曼1965年霍夫曼与导师伍德沃德(1965年化学奖获得者) 共同提出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运用这一原理, 化学家无须进行复杂的计算,只要考虑反应物和产物 的对称性质就能判断反应能否发生。霍夫曼于1981年 获奖,伍德沃德于1979年逝世未能再次获奖。

这场浪漫运动最早是从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开始的,这就是德国。德国是个很奇怪的国家:它当时在政治上可以说是很落后的,但是在精神上接受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影响,在理论创造方面超过法国,居于欧洲的最高峰。它产生了康德、黑格尔、费希特。浪漫运动从这个地方开始,也不是很奇怪的。法国有一位研究德国文学的女作家,叫斯达尔夫人,她说,德国的艺术家喜欢把一些很明明白白的事情送到黑暗里,把它们讲得很晦涩。我们说,这是从法国人的视角去看德国人。法国是一个比较爽朗的民族,作为高卢人的后裔,他们的性格比较爽朗,喜欢一些热情澎湃的很明澈的叙述方式,所以说,作为一个法国人,斯达尔夫人看德国人觉得他们是把一些明明白白的事情,有意识地送到黑夜里,把它们表现得很晦涩。比如德国浪漫运动中较早有两位作家,一位叫霍夫曼,各位可以在图书馆里很容易地找到霍夫曼的小说选集。在他写的小说里,我们常常看到一种非常奇特的构思,看到人是怎么样分裂成两半,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成两部分,互相之间产生戏剧性冲突,看到人的自我怎么转向了非我。我们读的时候,觉得这些小说很怪。这种“怪”中潜藏着某些启示和恐怖感。这些小说看起来有些晦涩,但相当有深度。另一位是比较著名的诗人诺伐利斯。他出于一种对生命的强烈渴望,而非常惧怕死亡。越是惧怕死亡,他就越接近和研究死亡、思考死亡和歌唱死亡,愿意和死亡结婚。但在这样一种情绪的背后,人们又感到他那种特别强烈的生的渴望。人们把他叫做“死亡诗人”诺伐利斯。

当然,当时的德国并不是只有这样风格的诗人和小说家。浪漫运动作为法国大革命的回声,它最积极的影响表现为德国青年人所掀起的“狂飙突进运动”。这个运动的青年领袖是赫尔德尔,运动的纲领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叫“不”。它强烈地否定当时德国的政治现实,的的确确是一场“狂飙突进运动”。和这场运动有着非常重要关系的两位作家,一位是青年歌德,关于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我们已经在前面谈到过,这部小说是欧洲浪漫主义报春的燕子,它预告了浪漫主义春天的到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位是席勒,他在“狂飘突进运动”中发表了重要剧作《强盗》,而他的《阴谋与爱情》可以作为整个“狂飙突进运动”成熟的标志。在《强盗》这部剧本的扉页上写着“打倒暴君”。由于《强盗》的演出没有得到正式的批准,在演出后,席勒被禁闭了两个礼拜,这部戏也被禁演了。这部戏具有非常强烈的政治倾向,恩格斯讲,席勒的戏剧是“时代精神的传声筒”。我们从贬义来讲,它的政治倾向过于直露,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特别需要的。《阴谋与爱情》是一部市民悲剧,很多中国人都熟悉它,因为在中国曾多次上演。席勒在这个时期还写了诗《欢乐颂》,它构成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的灵魂。席勒的诗成了贝多芬灵感风暴的重要源泉。

浪漫主义运动得到较大发展,不是在德国,德国在政治上落后,无法提供这一运动充分发展的土壤。那么它在哪儿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呢?英国和法国。

简介:

皇宫里有个魔术师,他造了一种很厉害的捕鼠夹杀老鼠,鼠后为了报复他,就把魔术师的侄子变成了一个胡桃夹子,只有杀死鼠王并且有一个女孩爱上胡桃夹子,他才能恢复原样。

魔术师把胡桃夹子送给了克拉拉。晚上克拉拉偷偷跑出来看胡桃夹子,发现胡桃夹子正在率领一群玩具兵和一群老鼠作战。克拉拉把鼠王杀死了,胡桃夹子也变成了一个英俊的王子,带着克拉拉到糖果王国去寻找糖果仙女。

克拉拉和王子在糖果王国游玩,夜晚结束了,克拉拉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经忘记了晚上的经历,但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个莫名其妙很面熟的年轻人。

《胡桃夹子》是柴可夫斯基编写的一个芭蕾舞剧。根据霍夫曼的一部叫作《胡桃夹子与老鼠王》的故事改编。

扩展资料

影响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芭蕾舞剧之一,有“圣诞芭蕾”的美誉。全曲最美妙之处在《糖果仙子》中钢片琴独奏,依照剧本的描写,迷人地暗示出水滴“从喷泉中溅出”。它之所以能吸引千千万万的观众,一方面是由于它有华丽壮观的场面、诙谐有趣的表演,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赋予舞剧以强烈的感染力。

参考资料

-胡桃夹子

  人名:霍夫曼,ETA

  霍夫曼,ETA为德国的文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德国作家。1776年 1月24日生于柯尼斯堡(今苏联加里宁格勒)一个律师家庭。1792至1795年在柯尼斯堡大学学习法律,并从事文学创作。毕业后在柏林当法官。后因同情反普鲁士军官的行动而受到惩罚,被派到波兰任职。1806年法军占领华沙,霍夫曼被法国当局解除公职。1808至1813年先后在班贝克、莱比锡、德累斯顿等地绘画、作曲,并充当乐队指挥、家庭教师等。他在音乐评论中热情推崇贝多芬、莫扎特,并赞扬当时几乎已被遗忘的巴赫。1814年战胜拿破仑后,霍夫曼又在柏林法院任职,与沙米索、布伦坦诺、富凯等人来往甚密。1819年普鲁士政府镇压学生运动,霍夫曼被任命为“危害国家集团审讯委员会”成员,并负责审讯德国的“体操之父”雅恩。霍夫曼力主正义,反对当局捏造罪名,为所谓“煽动分子”雅恩辩护,结果他自己遭受审讯。晚年全身瘫痪,1822年6月25日在柏林逝世。

  霍夫曼的文学创作受浪漫派的影响,作品具有神秘怪诞的色彩。他笔下的人物常受一种神秘的幽灵般的力量支配,无法主宰自己的行动。但他并不颂扬黑暗或逃避现实,而是对黑暗势力亦即现实社会进行批判。他善于以离奇荒诞的情节反映现实,发展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轻快的讽刺文学。

  霍夫曼的作品大多描写艺术家的遭遇,包括《金罐》(1814)在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卡罗特式的幻想篇》(1814~1815)中的大部分作品,都反映了作者从事音乐活动的经历,批判了当时社会对艺术的敌视。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公猫摩尔的人生观,附乐队指挥约翰·克赖斯勒的传记片断》(1820)写了两个对立的人物:一是会写作的公猫摩尔,作为德国市侩的典型;一是富于理想的乐队指挥,为上流社会所不容。作品揭露了德国社会的市侩习气。《谢拉皮翁兄弟》(1819~1921)是霍夫曼著名的小说集,其中的《斯居德丽**》(1819)写巴黎一个制作首饰的名匠为一种不可克制的占有欲所驱使,不择手段要夺回已经出售的首饰。小说结构严谨,故事曲折,情节紧张。

  霍夫曼晚年更加面向现实,靠近人民,主要作品有《小查克斯》(1819)、《跳蚤师傅》(1822)和《堂兄弟的屋隅之窗》(1822)。《小查克斯》是他的代表作,写一个侏儒招摇撞骗,因而飞黄腾达,成了最高的独裁者,后来终于垮台。这是对19世纪德国病态社会的深刻揭露,具有普遍意义。《跳蚤师傅》是一部诙谐的童话体小说,作者把法院审讯纪录编成对话,以抨击普鲁士的警察统治。《堂兄弟的屋隅之窗》写一个作家瘫痪后从窗口观察到的柏林光怪陆离的生活,反映了作者晚年思想感情的变化。

  霍夫曼是19世纪杰出的小说家,他对黑贝尔、施托姆、瓦格纳、霍夫曼斯塔尔、托马斯·曼以及大仲马、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狄更斯等人都有很大影响。

一、丰富的想象——超现实的情节

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上的一种创作方法,指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引述亚里士多德的话将浪漫主义定义为“按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模仿”,强调其“理想”与人的主观因素可以说,丰富的想象是浪漫主义最为本质的特征

二、大胆的夸张——无法考究的细节

夸张指文艺创作中突出描写对象某些特点的手法作为修辞方式,它是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应该说,大胆的夸张是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

三、强烈的抒情——极端鲜明的爱憎

在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都特别重视对于自己的理想的描绘,并把它和现实对立起来,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由于在描绘理想的过程中,必须从作者的内心感受出发,抒发出自身强烈的主观愿望,所以感情色彩特别浓烈重理想的表达,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是浪漫主义的又一个基本特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230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