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爱丽丝》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小品。
一、乐曲背后的故事
贝多芬一生没有结过婚,但是,他一直盼望着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侣。因此,这类事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也有些浪漫色彩的故事流传。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
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巴加泰勒保˙agatelle)意思是小玩意儿。贝多芬还在乐谱上题上了“献给特蕾泽”这样几个字。以后,这份乐谱一直留在特蕾泽那里。贝多芬逝世以后,在他的作品目录里也没有这支曲子。
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传记,在特蕾泽·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诺尔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
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献给特蕾泽》的原名,而称之为《献给爱丽丝》了。
二、乐曲解析
1第一段
这部分内容显得温柔而亲切,旋律的情调很明朗。
2第二段
这部分出现了一个新的曲调,这个曲调使感情显得更加明朗。
3第三段
经过一连串快速音的过渡,和弦让气氛有了转换,情绪显得严肃而稳重好像在沉思。
4第四段
由三连音组成的乐句,表现出热烈的情感。
5第五段
经过下行半音阶的过渡,乐曲在非常优美和温柔的气氛中结束。
《致爱丽丝》全曲由五段组成。A段用的是A小调,显得温柔而亲切。然后,转到C大调,它是A小调的关系大调,情调顿时明朗起来。 这个曲调,感情更加明朗。经过一连串快速音的过渡,又回到A段。C段多用和弦,气氛有了转换。情绪显得严肃而稳重,好似作者在沉思。接下去,出现了一个由三连音组成的乐句。表现热烈的情感。经过一段下行半音阶的过渡,又把乐曲引回到A段乐曲在非常优美和温柔的气氛中结束。表现了美丽、单纯而活泼的少女性格的音乐形象。
钢琴曲《致爱丽丝》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1810年所作。作者将这首精致的钢琴小品献给伊丽莎白·罗克尔。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暗淡,节奏性强,音乐显得严肃而坚定。一连串上行的三连音及随后流畅活泼的半音阶下行音调,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题的第三次再现。乐曲在欢乐明快的气氛中结束。
贝多芬一生没有结过婚,但是,他一直盼望着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侣。因此,这类事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也有些浪漫色彩的故事流传。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赠给她。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致特蕾莎》的原名,而称之为《致爱丽丝》了。
《献给爱丽丝》基于一个纯朴而亲切的主题 这个主题把特蕾莎温柔、美丽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绘。它在这支曲子里先后出现了十六次,因此,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好似贝多芬有许多亲切的话语正向特蕾泽诉说。后半部分左右手交替演奏分解和弦,犹如二人亲切地交谈。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浪漫曲。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月光》曾以传说的形式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上。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
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种说法。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则认为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
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那段时间里,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叫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可以确认的是,贝多芬十分喜欢她。
另外的两种说法如下: ——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赠给她。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致特蕾莎》的原名,而称之为《致爱丽丝》了。 ——贝多芬12岁时,到一个富商家里去教钢琴,贝多芬非常喜欢这家的女儿爱丽丝。这首钢琴曲是贝多芬那个时候创造的。 致爱丽丝钢琴谱
钢琴曲:致爱丽丝
《致爱丽丝》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其钢琴小品贝多芬一生没有结过婚,但是,他一直盼望着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侣因此,这类事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也有些浪漫色彩的故事流传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致特蕾泽》的小曲赠给她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致特蕾泽》的原名,而称之为《致爱丽丝》了
献给爱丽丝
贝多芬,这位集西方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派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为世人留下了不朽的乐章,他的32首奏鸣曲,9部交响曲,以及各种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型作品为人们所熟知,尤其是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更被人们所喜爱<<献给爱丽丝>>在作者生前并未发表乐谱发现于1867年,是为一位贝多芬的学生所创作乐曲形象而单纯,技巧难度不大,如今,几乎成了初学者必弹的曲目之一
乐曲是A-B-A-C-A的回旋曲式,节奏3/8拍A段中基本主题是建立在a小调上清新朴实的旋律:第一乐句中,首先,前三个乐节是右手的单声部作环绕基本主题的处理,收回在低声部的主音la音上,色彩黯淡,同时又表现了主小调的纯朴和亲切,紧接着是左手伴奏的给出,表现了孩子气的情绪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则是左右手的交替分解和弦,犹如贝多芬在与爱丽丝亲切的交谈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反复型,只是最后的分解和弦是结束在了主音la上,反复之后, 随即转为了a小调的关系大调C大调上,情调也顿时明朗了起来 从第十小节开始,是连续不断的八分音符的三连音的分解和弦的使用,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节奏, 增加了音乐的动力感,使乐曲更具有了流动性与歌唱性,左手是三连音的大跳递进,右手则是七度大跳后又反向逐级填充,既像在亲切的交谈,又仿佛是作者从另一个角度对女孩天使般形象的赞美然后从第十四乐节开始,是左右手八分音符八度连续衔接,开阔了音程,紧接着又回到了下八度的mi音上,然后是小二度的重复演奏,很自然的引出了主部的再现, A段是个清新~明快的主题,犹如涓涓山泉在歌唱
B段是很有色彩的第一插部, 它一开始就建立在了一个新的调式F大调上, 情绪欢快、色彩明朗使得乐曲从刚开始a小调柔和温情的情绪中跃入F大调明亮欢快的气氛之中,在F大调上奏出了歌唱性十分强~并且十分活跃的华彩乐句,由三连音的和声引出,八分音符的节奏,整齐而有力量,右手快速地分解和弦音型,使主题更加活泼流畅, 它活灵活现地为人们描绘出了女孩心灵的另一个侧面,使人感到在端庄的同时,仍然不失欢快与活跃、爽朗而天真的单纯接着,经过一连串快速音的过渡,又回到了A段,依旧的明朗,祥和
在紧接着A段第一次再现而出现的C 段中,乐曲由主部的灵巧,秀丽,转变为了严肃,庄严,在情感上也有了变换,好似作者在沉思,情绪显得热烈而稳重,在八分音符水平进行的旋律线的衬托下,突显了主旋律和声的效果,右手是由三连音组成的乐句,表现了强烈的情感, 经过一段急速下行半音阶的过渡,又把乐曲引回到A段,乐曲在非常优美和温柔的气氛中结束。
作者贝多芬将这首精致的钢琴小品题献给女学生特雷泽马尔法蒂。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暗淡,节奏性强,音乐显得严肃而坚定。一连串上行的三连音及随后流畅活泼的半音阶下行音调,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题的第三次再现。乐曲在欢乐明快的气氛中结束。伴奏声部的低音区与主旋律的紧密配合,很有特色地表达了女孩的优美,天真在本曲中,也有莫扎特音乐风格的体现<<献给爱丽丝>>不愧是一首经久不衰的艺术之作!
当听完致爱丽丝我脑海中便会觉得……当凄惨的序曲苍白而无力的落幕,拆穿了那些耻辱的回忆。如果可以,我不想再回忆、将自己伤的体无完肤
在莱恩河畔,贝多芬的悲伤在徜徉,诙谐音乐,遗留在波恩城的泪光。
黯淡月光下,我的绝望在静静流淌,死亡的脚步渐渐近了。我卑微的乞求死神,将我和绝望的泪光一并带走
黑白琴键上,谱写华丽的乐章,在破旧的琴房,弹唱贝多芬的忧伤,诙谐街上,探望绚烂欲望的橱窗。
我的人生,谱写的只有绝望。我已用不出一分力气,只能用死寂的眼神,控诉世上疯狂的欲望。
小木船,被遗忘,剩下黯淡的月光,无力哀叹,谁的情绪彷徨,结局被凌乱。
《致爱丽丝》是贝多芬为数不多的钢琴小品之一,但在他生前未发表,乐谱发现于1867年。
传说贝多芬所创作的流芳百世的钢琴小品《致爱丽丝》,是因爱情而作,是贝多芬献给恋人特蕾泽的生日礼物。贝多芬一生没有结过婚,但他却一直在为甜蜜的爱情而不懈地追求着,《致爱丽丝》的创作就包含了这样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故事。
1810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耳疾已相当严重,已到了基本失聪的程度。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钢琴小品赠给她。“巴加泰勒”(Bagatelle)意思是小玩意儿。贝多芬还在乐谱上题上了“献给特蕾泽”这样几个字。以后,这份乐谱一直留在特蕾泽那里。 贝多芬逝世以后,在他的作品目录里也没有这支曲子。
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40年以后),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的撰记,在整理特蕾泽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诺尔称,乐谱手稿题词为“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4月27日 路冯贝多芬”。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诺尔把“特蕾泽”笔误为“爱丽丝”,曲名写成《献给爱丽丝》。待要澄清的时候,人们已接收了《致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献给特蕾泽》的原名,而称之为《献给爱丽丝》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