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析怎么看

血细胞分析怎么看,第1张

血细胞分析是一种通过一些仪器的检测对红细胞、白细胞等进行分析的技术,而其发展离不开库尔特兄弟的库尔特原理,因此大量血细胞分析仪在各国的实验室里发挥着作用。

常用的设备为半自动或全自动生化检测仪。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血细胞分析的技术也从三分类转向五分类,从二维空间进而转向三维空间。

而且我们也注意到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许多采用了和当今非常先进的流式细胞仪相同的技术,如散射光检测技术、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等。

指标参考:

1、红细胞(RBC):男性为 40X10^12~5.5X10^12/升,女性为3.5X10^12~5.0X10^12/升。

2、血红蛋白(HGB或 Hb):男 120~160克/升,女 110~150克/升。

3、红细胞压积(HCT.Hct,又称红细胞比积,PCV):男042-049升/升(42%~49%),女0.37~0,43升/升(37%~43%)。

4、红细胞平均压积体积(MCV):80-100飞升。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33皮克。

血常规主要有四项指标:白细胞数(WBC计数)、红细胞数(RBC计数)、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数(PLT计数),前面的数据是您的结果,后面的数据是参考范围,也就是正常值范围。

 MEOS是指:微粒体乙醇氧化系

  医院里的化验单总是很让人头疼,一排排的英文缩写字母和数字在平常人眼里就像天书一般。在这里我们将告诉您如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让您下次再面对它时,就可以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其中的具体数值仅供参考)

  1血常规简介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a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b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0-550万/μL,女性为350~500万/μL,新生儿为600~700万/μ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c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d白细胞分类计数(DC,以比值计):白细胞分为5类。

  一是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增高: 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020~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增高: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增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1,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3~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增高: 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e血小板(PLT):正常情况:(100-300)%

  升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f红细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 男性0-8mm/h, 女性0-12mm/h。

  增快: 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

  减慢: 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g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情况:(005-15)%

  增高: 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2小朋友的血常规

  小宝宝最常见的病可能就算是感冒了,一旦不及时治疗,就会发起烧来,这时候带宝宝到医院去,大夫就会让先验一下血。为什么要验血呢?因为人在生病时,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会发生变化。比如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就会产生变化;身体发生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

  主要看哪些指标

  血常规的化验单上往往会有一长串的化验项目,但有一些是比较专业的项目,对于它们,我们不必去深究。看血常规的化验单,我们需要重点看三个方面: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我们知道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血小板计数(PLT)

  我们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我们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宝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各年龄段宝宝血液细胞成分平均正常值(均值)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第1日 第2~7日 第2周 3个月 6个月 1~2岁 4~5岁

  红细胞(×1012/L) RBC 57~64 52~57 42 39 42 43 44

  血红蛋白测定\\(g/L\\) HGB 180~195 163~180 150 111 123 118 134

  白细胞\\(×109/L\\) WBC 20 15 12 - 12 11 8

  中性粒细胞 N% 065 040 035 03 031 036 058

  淋巴细胞 L% 020 040 055 063 06 056 034

  血小板\\(×109/L\\) PLT 150-250 150-250 150-250 250 250-300 250-300 250-300

  MEOS是指:微粒体乙醇氧化系

您好:血液的成份  白血球为已成熟的细胞,有动力及吞噬细菌的作  用;而红血球之成熟者为无核细胞,其功用为 携于氧气及二氧化碳;血小板主要之作用与血 凝固有关。2血液的一般检查 检验项目 正常值红血球计数(RBC) 男性:(40~55)×1012/L (400~500万/ul)女性:(35~50)×1012/L(350~500万/ul) 血红蛋白(Hb) 男性:120~160g/L (12~16g/dl)女性:110~150g/L (11~15g/dl) 白血球计数(WBC)  (40~100)X109/L  4000~10,000/ul 白血球分类计数嗜中性带状球   3~5% 嗜中性多核球   50~70% 嗜酸素多核球   05~5% 嗜碱性多核球   0~6% 淋巴球      20~35% 单核球      1~8% 血小板计数  (10-30)X109/L (100,000~300,000/ul)百分率:05~15% 网织红血球计数 绝对值:(24~84)X109/L (24~84万/ul) 红血球沉降率(ESR)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 出血时间     Duke法:1~3分 IVY法:05~6分凝血时间     玻片法:2~5分 试管法:4~12分 3数字代表意义*红血球计数减少:常见于各种病因所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   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另外还可见于妊娠的中、   后期以及某些老年人。增加:主要可见于缺氧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及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对性增加和真性红血球增多症的   绝对增高。*血红蛋白:其临床意义与红血球减少、增加相同。根据红蛋白减低     的程度可将贫血分为四级,轻度贫血小于11克/公合;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小于9克/公合;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小于6克/公合;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小于3克/公合。*白血球计数增高:见于(1)细菌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细菌感染,如脓肿、败血症、      化脓性阑尼炎、脓胸、大叶性肺炎。     (2)身体处于应急状态时,如急性出血、手术、组织损伤、     烧伤。     (3)某些白血病、转移性癌等疾病。减少:见于(1)某些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原虫感染时,如伤寒、疟      疾、流行性感染、麻疹、病毒性肝炎。     (2)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     (3)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如保泰松、阿斯匹林、氯霉素及化学     治疗药物使用后等情形。*白血球分类计数   (1)嗜中性多核球:其增加和减少意义与白血球总数的增减意           义相同。   (2)嗜酸性多核球:增加见于过敏反应,热带嗜酸性血球增多           症、寄生感染、慢性多核球性白血病和慢           性嗜酸性多核球白血病;减少见于伤寒早期          、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及严重传染病。   (3)嗜碱性多核球:增加见于慢性多核球性白血病;减少则无临          床意义。   (4)淋巴球:增加见于急性感染,如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球增多     症、结核病、传染病恢复期,慢性、急性淋巴球白       血球;减少见于接触放射线和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者。   (5)单核球:增加见于疟疾、活动性肺结核、单核球白血病、何        杰金氏病;减少无临床意义。*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生理性增加见于餐后、运动后。病理性增加见 于真性血小板增多症、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失血、溶血;减 少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生贫血、急性白血病、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脾功能亢进、骨转移癌。*网织红血球计数:是反应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针,增高见 于溶血 性贫血,急性大出血;减低则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红血球沉降率:增加见于结核病、风湿活动、化脓性感染、 类风湿 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心肌梗塞、严重贫血。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明显减少、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病、 血管性假血友病、严重肝肾病病患者、维生素C缺乏者。*凝血时间:延长见于重症肝脏疾病、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病、阻 塞性黄疸、先天性凝血霉原缺乏症、血浆凝血因子缺乏、应用肝素 和双香豆素治疗时。

细胞分布图非专业人士看不懂,就是业内人士看不懂的人大有常在略述一下红细胞分布图意义正常人红细胞曲线顶峰尖锐约在80~90fl之间,底部较窄,成正态分布贫血的人常出现偏态分布:顶峰下陷基底变宽左移多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反之为大细胞性贫血(无意中发现还未解决问题,希望看到答案后尽快采纳谢谢)

血常规检查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进行质和量的分析。它不仅能反映机体的造血状态,对其他器官、组织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亦有重要意义。

  血常规(血细胞分析)化验单上有20多项结果,有一些是比较专业的项目,不必深究。只要重点关注几个项目: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

  白细胞计数(WBC)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其正常参考值为:成人(4-10)×109/L,儿童(5-12)×109/L。白细胞总数升高常见于各种细菌感染、炎症、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感染、严重败血症、药物或射线损伤及某些血液病等。

  白细胞分类(DC)是指各种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其正常参考值为:中性粒细胞(N)05-07,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B)0-001,淋巴细胞(L)02-04,单核细胞(M)003-008。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一般来说,若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是细菌性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感染,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寄生虫感染或过敏性疾病。

  红细胞计数(RBC)是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其正常参考值为:成年男性(4-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儿童(40-45)×1012/L。红细胞总数病理性增加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脱水等,病理性减少则见于各种贫血、白血病、手术后。

  血红蛋白(HGB)测定的是单位体积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其正常参考值为: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儿童(120-140)g/L。血红蛋白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相似。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是相对固定的,但在贫血时,两者之间的比值将发生变化,如因月经过多导致成年女性常见的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的程度较红细胞下降严重,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含量之比就会升高。

  血小板(PLT)计数测定的是单位体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其正常参考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药物过敏致血小板减少等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各检测项目的正常参考值只是正常人群中绝大多数人的平均数值,并非每个人都适用,仍有约5%正常人不在此范围内。所以,当你拿到患病时的血常规化验单应与自己健康时体检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省儿童医院教授莫丽亚

  血 常规检查 很重要,当人身体发生变化时,常引起 血液 质和量的变化,血液发生病理变化时,常影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 血常规 检查项目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血常规检查项目的资料,欢迎阅读。

  血常规检查项目

 1、血液分为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常规检查是对外周血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量和质进行化验检查,包括: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测定,白细胞(WBC)计数及白细胞分类(DC)计数、血小板((Pt)计数。

 2、在通常情况下,单位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的数值大致呈平行的关系,故两者测定的意义大致相同;但在某些具有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改变的 贫血 ,如低色素性贫血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降低的程度常不平行,血红蛋白降低较红细胞为明显,故同时测定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以作比较,对诊断就更有意义。

 3、一般经多次检查,成年男性红细胞》60×1012/L、血红蛋白》170g/L,成年女性红细胞》55×1012/L、血红蛋白》160g/L时,即被认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这种情况可分为相对性增多和绝对性增多两类。前者是因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所致,常见于严重呕吐、 腹泻 、大量出汗、大面积 烧伤 等;多引起红细胞增多的原因,继发性可见于高原地区居民,严重的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 肺气肿 和肺原性 心脏病 ,还见于肾癌、卵巢癌以及肾孟积水、多囊肾等。原发于骨髓增殖性 疾病 如真性细胞增多症也可引起红细胞持续性显著增多,红细胞数可高达(7-10)×1012/L、血红蛋白达180-240g/L。

 4、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即可视为贫血。婴儿从出生3个月起至15岁以下的 儿童 ,因身体生长发育迅速而红细胞生成相对不足,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数值可较正常成人低约10%-20%;妊娠中、后期的孕妇血浆容量增加,使血液稀释;可导致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以上统称为生理性贫血。病理性贫血见于各种贫血,如 肿瘤 、再生障碍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失血性贫血、 白血病 、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

 5、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N)、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L)和单核细胞(M)5种。由于各种白细胞各有其生理功能,在不同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发生质或量的变化。

 6、白细胞总数》10×109/L称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0%-40%。儿童期淋巴细胞较高,婴儿出生时淋巴细胞约占35%,粒细胞占60%,4-6天后淋巴细胞可达50%;4-6岁时,淋巴细胞比例逐渐减低,逐渐达正常成人水平。淋巴细胞增多,病理性的常见于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以及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等。

 正常人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5%,其增多常见于寄生虫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 哮喘 、药物过敏反应等)。

 7、血小板(Pt)的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血小板对止血、凝血及血块收缩均有密切关系。血小板增多(》300×109/L),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脾切除后、急性失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减少(《109/L);如降低太多(《6×109/L),有可能造成大出血休克或颅内出血死亡。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瘫、再障、急性白血病、脾亢、药物中毒等。

 当然,血常规检查只是辅助性诊断方法之一,若要确诊,还需要医生结合临床和其他相关检测结果作出诊断。

血常规检查方法

 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以前由于靠人工检查分类,效率低,工作量大,又将血常规的检查分为甲规或乙规进行,但随着检验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现在的检验基本是由机器检测,速度快,数据精确。 血常规检查之采血

 血液标本的采集及运送是保证结果的重要环节,正确的血液常规标本的采集、接收及保存,使标本中的待测成分不受影响,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采血时凡位于体表的浅静脉均可作为采血部位,通常采用肘部静脉,肘部静脉不明显时,可用手背静脉或内踝静脉。幼儿可于颈外静脉采血。采血处应避免有皮肤红肿、溃疡等现象。采血时如病人检测项目多,应先采常规血,防止血小板发生聚集。止血带压迫时间不能过长,最好不超过05 min,以避免瘀血和血液浓缩(有试验证明,压迫时间过长,可引起纤溶活性增强,血小板释放及某些因子活性增强,影响某些实验结果)。最好采用封闭式真空采血器,既有利于标本的 收集 运送和保存,又便于防止血液交叉感染。抽血时避免产生大量泡沫,否则可能导致 溶血 。溶血标本会造成红细胞计数降低,红细胞比积降低。血液抽出后立即轻轻摇动,使血液和抗凝剂混匀,以防血液凝固。血液检查的标本量与抗凝剂比例要合适。血液比例过高时,血浆中容易出现微凝血块,可能阻塞血细胞分析仪,同时影响一些检验结果。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过剩,会引起血细胞形态和体积的一些改变,这些改变会使血常规检验得出错误结果。

 血液标本的保存与运送

 血液标本的保存与运送。血常规血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或分析,必须采取保存 措施 ,应在4 ℃~8 ℃低温冰箱冷藏,但低温保存不要超过4 h,保存条件非常重要,不适当保存直接影响实验结果。标本应由检验人员或临床医护人员采集。标本运送要做到专人专送。

 血常规是如何检查的

 血液检验以前是指血常规检查,是 手工 操作、显微镜下计数的,它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血小板计数等,共有10来个项目。做一个病人的血常规检验最熟练、最快速也要10来分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医学 检验仪器自动化,目前大部分医院都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目前称血液学分析)。每次检查只需用01毫升(约两大滴血)的抗凝血,只要用30秒或1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检测并打印出20多项结果。

如何看懂血常规化验单

 一、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参与氧气运输的一种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是其合成的重要原料。正常男性为(120~160) g/L,女性为(110~150) g/L。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称之为贫血,可见于多种疾病:①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营养 不良性贫血。②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③各种急性、慢性失血所致红细胞丢失过多如严重外伤失血、溃疡病出血、月经过多、 痔疮 或 肛裂 出血。④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各种溶血性贫血。⑤恶性肿瘤细胞侵犯骨髓,如各种白血病、骨髓瘤、骨髓转移癌等。

 血红蛋白增高常见于: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呕吐、腹泻等严重脱水,严重烧伤,大量长期吸烟,慢性支 气管炎 、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某些 肾脏疾病 ,高山地区的居民等。

 如发现血红蛋白结果异常,应注意查看是否同时伴有白细胞数、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数目异常,必要时应做骨髓穿刺检查,因为这些数据对于进一步明确贫血的病因非常重要。同时应听从血液科医师的指导,不可自作主张乱服药,以免延误诊治。

 二、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

 血液中的白细胞俗称“白血球”,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化验单中白细胞计数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分类是指计算上述各类白细胞的百分比。在不同的疾病状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变化。医生会根据白细胞的数量及百分比的变化来判断病因。正常成人WBC总数为(40~10)×109/L;分类百分比:中性粒细胞(Gran)占50%~70%,淋巴细胞(Lym)占20%~40%,单核细胞(Mono)占3%~8%,嗜酸性粒细胞05%~05%,嗜碱性粒细胞0~1%。

 白细胞减少常见于:①病毒性感染。如麻疹、风疹、 水痘 、流行性 腮腺炎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 感冒 等。②某些细菌、原虫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疟疾、黑热病,以及严重感染如粟粒性结核、严重 败血症 等。③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④某些药物及 化学 试剂及放射线影响,如磺胺药、氯霉素、抗肿瘤药、 化妆 品、不合格 装修 材料等。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①全身或局部感染,如大叶性 肺炎 、急性 扁桃体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丹毒、急性 阑尾炎 、白喉等。②明显的白细胞升高应警惕白血病的可能。③某些肿瘤可致白细胞升高。④外伤或组织坏死,如大面积烧伤等。

 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结核病、病毒感染、百日咳、急性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淋巴细胞比例会相对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 荨麻疹 、剥脱性 皮炎 、肠道寄生虫病等;某些白血病也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应提醒注意,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是动态变化的,有些生理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过性波动,如餐后、剧烈运动等,另外也可能出现仪器测量误差。因此发现白细胞计数异常时不必过于惊慌,至少要复查一次,尽早到血液科就诊。

 三、血小板计数(PLT)

 PLT的正常值范围为(100~300)×109/L。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止血与凝血。血小板数量过高血液会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栓,过低则容易发生出血如鼻衄、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或瘀斑等。

 血小板升高常见于 血液疾病 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某些感染、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脾切除后、运动后等也可有血小板增高。

 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系统性 红斑狼疮 ,脾功能亢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某些药物所致以及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很常用的检验方法, 报告 单中的项目比较多,所以在看报告单时,不可孤立地看某一项,必须把各项化验结果综合分析,医生也会根据你的临床症状以及体格检查的情况做进一步的诊疗处理。

 第一,我们先来看化验单中的第一项CRP

 CRP就是C反应蛋白,很多大医院都开展微量血CRP的检查。这是一个初筛的

 检查,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白细胞也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细胞出现的时间更早。同时CRP还是疾病身反应的指标,如果数值高出正常值数倍,往往提示病人身体的多个脏器受到损伤。另外,CRP还和一些严重疾病有关系,比如 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 风湿 热等。

 第二,看白细胞(WBC)的数量

 很多家长拿到化验单只知道看白细胞高不高。一般来说,如果白细胞的数量大于10000,就提示孩子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白细胞的数值越高,说明细菌的毒力越强或者细菌的数量越多。

 但有时候白细胞特别高,不见得就一定是细菌感染,白细胞内还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如果孩子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他体内的淋巴细胞就特别高,所以白细胞总数也特别高,可能达到20000,甚至30000,实际上这里面大部分是淋巴细胞,而不是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白细胞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是人体和 动物 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有细胞核,能作变形运动。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的组织中迁移到血管内。因此,白细胞除了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血液中的白细胞有五种,从体积来看,从小到大依次为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第三,看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

 数值越高,说明疾病还在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重。中性粒细胞主要是针对细菌的,当孩子的身体受到细菌感染的时候,中性粒细胞就会增加,来杀死细菌。如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低,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应地就要升高,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四,要看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

 如果它低于正常值,说明有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越低,说明病毒感染的程度越严重。如果高于正常值,说明是细菌感染。有些孩子,他们体内的白细胞总数不太高,但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很高,这预示着孩子的发热会越来越厉害。 第五,看血小板

 血小板的数值越高,说明孩子感染的次数越多。这个孩子的血小板是正常的,很多反复感染的孩子,血小板数值都是400万、500万。

 第六,看嗜酸细胞(EOS)绝对值和嗜碱性细胞(BASO)绝对值

 它们是判断孩子是否过敏的指标之一。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的嗜酸性细胞绝对值是092,正常值是005乣056,高出正常值很多,说明孩子过敏很严重,说明这个孩子这次生病是在过敏基础上受到感染导致的。

 第七,看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百分率

 淋巴细胞是干什么的呢淋巴细胞主要通过分泌抗体来对抗病毒的。如果这两个值高出正常值,就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八,看单核细胞百分率和单核细胞绝对值

  你好: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一、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53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53 ×10的12次方/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 英文缩写 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 N 03 ~ 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 ~ 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 ~ 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E 0005~ 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 B 000 ~ 001 (0~1%)

  淋巴细胞 L 020 ~ 040 (20%-40%)

  单核细胞 M 003 ~ 008 (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 ×10的6次方/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

  1、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

  100~300 ×10的9次方/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2、出血时间测定(BT)

  [正常参考值]

  纸片法:1~5min。

  [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3、凝血时间测定(CT)

  [正常参考值]

  活化法:114~205min;试管法:4~12min。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血常规标准参考值及单位

  1:白细胞(参考值:4~10),(单位:10-9/L)

  2:淋巴细胞绝对值(参考值:0.8~4),(单位:10-9/L)

  3:中间细胞绝对值(参考值:0.10~0.90),(单位:0-9/L)

  4: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参考值:2~7),(单位:0-9/L)

  5:淋巴细胞百分比(参考值:20~42),(单位:%)

  6:中间细胞百分比(参考值:3~10),(单位:%)

  7: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参考值:50~70),(单位:%)

  8:红细胞(参考值:3.5~5.5),(单位:1-12/L)

  9:血红蛋白(参考值:110~160),(单位:g/L)

  10:红细胞压积(参考值:35~50),(单位:%)

  11:平均红细胞压积(参考值:80~100),(单位:fL)

  1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参考值:27~34),(单位:pg)

  13: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参考值:320~360),(单位:g/l)

  14: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0.6~15.5),(单位:%)

  15:血小板计数(参考值:100~500),(单位:0-9/L)

  16:平均血小板体积(参考值:7.4~12.5),(单位:fl)

  17:血小板分布宽度(参考值:12~18.1),(单位:fL)

  18:血小板压积(参考值:0.108~0.282),(单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6983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