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有没有登记册,我的狗和我自己都很清楚,在破晓时分,我是所有我能走过的那些土地的惟一拥有者。消失的不只是地界,还有被局限的感觉。……而原以为已从这个郡消失的孤独,朝着每一个方向延伸,只要是露珠所及的地方,就有他的踪迹。”在《沙郡岁月》里,阿尔多·李奥帕德这样向我们描述他和土地的交流。
每一个在沙郡度过的清晨,在咖啡和笔记本的陪伴下,李奥帕德从一只原野雀的吟唱开始,试图以第一首歌的表演时间,依序郑重其事地为表演者列出一张表,然而这张表经过许多的犹豫、变动,最终就停了下来。任何人的耳朵在这个时候都是徒劳而且肤浅的,哪怕他曾经听过无数在灯火辉煌的音乐厅里举行的任何顶级合唱团的演出,因为参与合唱的是蜡嘴雀、嘲鸫、**林莺、主红雀……
这样的梦幻岁月是让我嫉妒的,或者说憧憬这样的时光在现今的时代已经变成了不可救药的矫情。我们不顾一切代价地努力追求安全、繁荣、舒适、健康时,谁也没有想到得到的更多的是单调而贫瘠的生活。跟李奥帕德一样,梭罗也试图让人们明白“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还是不明白,应该怎样对待上帝赐予他们的土地以及栖居其上的漫漫岁月。李奥帕德告诉我们,我们一直都没有学会“像山一样思考”,我们没有学会冷静地聆听狼的吼叫,所以我们才会痛快地扑灭狼群。狼的减少意味着鹿的增加,每一株可食的灌木和幼木便失去了所有的细枝和嫩叶。很快地,就像鹿群活在对狼的恐惧中一样,山也活在对鹿只的极度恐慌之中,最终,干旱沙尘暴区的出现,会将我们的未来冲入大海。
土地正在以孤傲的姿态悄悄地惩罚每一个对待它不那么虔诚的人。当我们试图再向土地表示我们的好感时,好像我们忘了李奥帕德的提醒:“每一条河流的生命都唱着自己的歌,但是在大多数的河流里,这首生命之歌早就因滥用不和谐音而被糟蹋了。”这不和谐音就是过度的放牧、来福枪、陷阱和毒药。是它们一起让大量的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濒临灭迹,随后,公园和森林里出现了宽敞的道路和来来往往的游客,同时也出现了最为荒诞不经的一幕:“公园之设立是为了要将音乐带给大众,然而,当大众准备聆听时,他们大半只听见噪音,没有听见音乐。”这好像是现代生活送给人们的又一个不寻常的礼物。
当然,在《沙郡岁月》中,李奥帕德更多的不是向人们絮叨着善意的诅咒,而是带我们回到每一个与旅鸽、松鼠、草原榛鸡、春雁、大果栎、白喉林莺、绿鹃一起生活的日子。他还告诉我们,除了神和诗人可以从事“创造”以外,身份较卑微的人一样可以轻而易举地避开这个限制———“你不必身为神或诗人,才可能种一棵松树,只需拥有一把铲子。任何一个农人都可以说:‘要有一棵树’,就有一棵树。”当李奥帕德看见一只黄脚鹬以颤声鸣啭着降落在池塘上时,也不无沮丧地发现,他绞尽脑汁才能“写出”一首诗,而黄脚鹬只需提起它的脚,便能“走出”一首更优美的诗。
如果李奥帕德知道半个世纪以后,中国北方甚至整个东亚季节性地活在对沙尘暴的恐慌和诅咒之中,他大可不必为写诗赛不过一只黄脚鹬而沮丧。当年他还在嘲讽那些开着福特汽车追逐猎物的“机械化时代的猎人”,半个世纪后,在一个似乎越来越文明的世界里,“猎人”几乎仅仅是作为一种传说而存在,象征着从生活中渐渐远去的野性、浪漫和执着。
“上天的仁慈,让几千种相互残杀以建立现今世界的植物和动物保留了一份历史感。现在,同样仁慈的天意,正从我们这儿收回这种历史感。”李奥帕德当年写下这些感受时也许带着些许沧桑和愧疚,但他还是没有意识到,随着“天意”从他那个时代收回这种历史感,那一段在沙郡度过的梦幻般的悠悠岁月,永远地从这个世界上流逝了。
都很好啊。
《爱丽丝梦游仙境》讲述了小姑娘爱丽丝追赶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
爱丽丝被故事中的角色环绕。
白兔,掉进了一个兔子洞,由此坠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喝一口水就能缩得如同老鼠大小,吃一块蛋糕又会变成巨人,在这个世界里,似乎所有吃的东西都有古怪。她还遇到了一大堆人和动物:渡渡鸟、蜥蜴比尔、柴郡猫、疯帽匠、三月野兔、睡鼠、素甲鱼、鹰头狮、丑陋的公爵夫人。兔子洞里还另有乾坤,她在一扇小门后的大花园里遇到了一整副的扑克牌,牌里粗暴的红桃王后、老好人红桃国王和神气活现的红桃杰克(J)等等。在这个奇幻疯狂的世界里,似乎只有爱丽丝是唯一清醒的人,她不断探险,同时又不断追问“我是谁”,在探险的同时不断认识自我,不断成长,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姑娘的时候,猛然惊醒,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一个梦境。
《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开始于肯塔基州农场主亚瑟·谢尔比正面临着将因欠债而失去其田地的困境。尽管他与她的妻子(埃米莉·谢尔比)对待他们的奴隶十分友善,但谢尔比还是决定将几名奴隶卖给奴隶贩子来筹集他急需的资金。被卖掉的奴隶有两名:其一为汤姆叔叔,一位有着妻子儿女的中年男子;其二为哈里,是埃米莉的女仆伊丽莎的儿子。埃米莉并不喜欢这个主意,因为她曾经对其女仆许诺说,她的儿子绝对不会被卖掉;而埃米莉的儿子乔治·谢尔比也不愿意让汤姆离开,因为他把汤姆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赛门·勒格里正在殴打汤姆叔叔
当伊丽莎无意中听到谢尔比夫妇打算将汤姆与哈里卖掉的对话后,伊丽莎决定带着她的儿子逃跑。小说中描写到,伊丽莎作出这一决定并非是因为受到身体上的虐待,而是出于害怕失去她唯一幸存的孩子(她曾因流产而失掉了两个孩子)。伊丽莎在深夜里动身出发,并给她的女主人留下了一张致歉的纸条。
当这一切发生时,汤姆叔叔被卖掉了,并被装载上了一艘河船(英语:riverboat),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在船上时,汤姆认识并照顾了一位年幼的白人女孩伊娃。当伊娃落到河里后,是汤姆救了她。为了感谢他,伊娃的父亲奥古斯丁·圣克莱尔将汤姆从奴隶贩子的手里买来,并将汤姆带到了他在新奥尔良的家中。在这段时期里,汤姆与伊娃变得亲密无间,因为他们都深信着基督教。最后的片段在乘船通往自由的路上,凯茜与埃米琳遇见了乔治·哈里斯的姐姐,并与她一同前往加拿大。曾经有一次,凯茜发现伊丽莎便是她失散已久的女儿。而现在他们终于重逢了,他们前往了法国,并最终抵达了利比里亚——一个容纳前美国黑奴生活的非洲国家。在那里,他们又见到了凯茜失散已久的儿子。乔治·谢尔比回到了肯塔基州的农场,释放了他全部的奴隶,并告诉他们,要铭记汤姆的牺牲以及他对基督真义的信仰。尽管有此毋庸置疑的意义,但对《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流行看法是“一部混合了儿童寓言与传道的书”。许多文艺评论家也批评这部小说“只是一部感伤小说”;在乔治·惠彻的《美国文学史》中,他写道:“斯托夫人或她的手作都不是这部小说大受欢迎的原因;其作者的才略与一名周日学校小说的编者相比并无二样。她最多不过就是有着大量现成的情节、幽默与悲情,然后把这些流行的元素凑成一本书罢了。”
不过,也有一些评论家称赞了这本小说。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认为:“把自己完全地置身于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会证明那些令人震惊的经历。”简·汤普金斯则认为,这本小说是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一,并怀疑当时如此之多的针对该小说的批评完全是因为它太受欢迎了。除了像谴责奴隶制那样明显的主题以外,斯托夫人在小说中所试图表达出的其他观点一直是学者们多年来研究的一个主题,并为之提出了多种假设理论。举例而言,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与积极的废奴主义者,斯托夫人将她的许多宗教观点融入了小说当中。某些学者认为,斯托夫人通过她的小说,为困扰着许多奴隶制度反对者的道德与政治难题提供了一个解决途径。所谓的道德与政治难题是:即使阻止奴隶制的行为有着反对罪恶的正当性,然而,为了反对奴隶制度的暴力而以暴制暴,并违犯奴隶制恶法的行为是否有违道德公义?斯托夫人笔下的哪位角色又值得效法,是顺从的汤姆叔叔还是挑衅的乔治·哈里斯?斯托夫人的解决方案类似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如果每个人都能诚挚地去审视上帝的教义并遵守之,那么他们都将成为上帝的信徒。学者们还认为,这本小说表达了自由土壤运动(英语:Free Soil Party)的价值观。在此观点下,乔治·哈里斯这样的角色成为了自由劳动者信条的形化,而奥菲利亚这样的复杂角色则代表着那些默许与奴隶制度妥协的北方人。与奥菲利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黛娜——一位受情感驱使的厨师。在小说的情节里,奥菲利亚最终被转变了,就像美国共和党(在三年后)宣布北方必须改变自己,并捍卫其反奴隶制度的原则一样。
野性的呼唤
小说描写了一只名叫巴克的大狗被盗卖到阿拉斯加干苦工,劳动极为繁重,环境极为艰险。狗队每天拉雪橇在雪地上行走40英里,而每只狗所得到的食物是根本吃不饱的一磅半鱼干。狗统统被累倒拖垮后就被主人卖掉,来榨取最后一滴油水。巴克忍受了各种虐待,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练成吃苦的精神,比其它狗更机敏、更勇猛,最后和史皮兹争夺强者地位,结果巴克成为生存斗争的胜利者。在巴克的内心野性的力量在呼唤着他,最后他回到狼群中。这不说明它的退化,而说明它要在更加直接地进行生存竞争的地方,证明自己是强者。最后巴克也确实以勇猛和聪明,赢得狼群的领袖地位。
作品思想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
(1)浪漫主义情结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曾经谈到一段形象的比喻:“良知是诗才的躯体,幻想是他的衣衫,想象则是
《野性的呼唤》
他的灵魂,无所不在,贯穿一切,把一切塑成一个有风姿、有意义的整体。”他认为,幻觉是一种记忆中的联想,是一种“聚集和联合能力”,而想象是一种创造,具体表现就是使现实的理想化、客观的主观化和概念的形象化,离开它就不可能把对立的不协调的东西塑造成统一的艺术形象。
《野性的呼唤》特别注重想象和幻觉描写,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作者有意或无意透露出的浪漫主义情结。
A:把狗作为写作对象就体现了作者天才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才情。
B:标题“野性的呼唤”非常的抒情,给人无尽的想象。文中对荒野的描写如“北极光冷冷的在头顶上照耀着,有时繁星在舞蹈中跳动,而大地在冰雪覆盖之下在严寒下麻木了和冻结了。”等等,抒情非常浓郁,语言达到非常优美的境界。
C:书中所体现的浪漫主义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直抒胸臆,而是同现实主义相结合。有人因此把作者称为“热情奔放的现实主义作家”。
(2)现实主义
A:巴克自身的性格特征。“性格决定命运”,小说开头就提到巴克是“王”,巴克骨子里充满狼性,坚忍不拔,富有强烈的抗争精神,是适者生存的强者。
B:现实的残酷性。巴克勇猛剽悍,阴险狡诈,却又对恩人万分感激,使它身上集中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二)文本中体现着不同的哲学思想
(1)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巴克所学的第一课就是“棍棒的规律”:任何的反抗只能遭到无情的镇压
《野性的呼唤》
。在棍棒之下,巴克忍受了各种虐待。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对作者的影响:无产者受到残酷的剥削和沉重的压迫,而维护这种剥削压迫的,则是棍棒--社会权利机构的象征。
(2)达尔文的进化论。巴克在北国迅速适应环境的过程其实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赞歌。(物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小说的地点选在加拿大北部和阿拉斯加靠近北极的冰雪世界,其环境极其险恶。荒野没有和平,生命和肉体随时随刻都处在危险之中。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使强者生存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而在那里,任何为生存进行努力的手段和行为都是合乎情理的,斯文、高洁、谦让则都是弱者的表现。
(4)尼采的“超人”哲学。巴克可以拉动千磅重物,一旦起来报复邪恶时,可以把一群印第安人打得狼狈逃窜。在这里作者暗示了被压迫者无比巨大的反抗力量。巴克最后也确实以勇敢和聪明,赢得了狼群中的领袖地位。作者有意强调个人的作用和力量,显然是受了尼采“超人”哲学思想的影响。他的“超人”情结正是他思想深处矛盾的体现。
(三)“异化”折磨的悲怆
陀斯妥耶夫斯基:森林中的生活尽管贫苦可怕,但却自由自在得很,充满着冒险的事业,它有一种令人向往的东西,有一种神秘的诱惑力。
卡尔·桑得伯格:“深埋在人类灵魂深处的,令人捉摸不透的奇特主题之一的研究”:我们的文明程度越高,我们的恐惧就越深,担心我们在文明过程中抛弃了在蛮荒时代属于美,属于生活之乐的东西。
杰克·伦敦:“我的故事有双重性质,表面上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任何一个孩子都能读懂--尽是情节、变化和色彩。那下面的才是真正的故事,有哲理,很复杂,充满含义。”
作者塑造巴克这一形象是否也表达了自己心中对被异化的人类文明的悲哀与失望呢?人类在文明进步与自身进化的同时,离自己的纯朴本性也越来越远,那荒野的呼唤也越来越让人感到陌生;而那种升华的、纯朴的自然本能--对自然的爱与向往,对祖先的回忆与召唤,对冥冥之中美好意愿的期守却渐渐被陷入纷争与矛盾中的人类所淡忘。
《野性的呼唤》毕竟是一部带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表面上浮动著作者对自然的无限向往,而深层中却是人不得不陷入自己挖掘的陷阱的悲歌。巴克挣脱最后一点羁绊奔入荒野时,我们隐约意识到只有它才能真正追随那神秘的呼唤。而被日益异化的人类,或许只能在自造的炼狱中永行轮回,担负着困苦与磨难,追求着永恒与爱情,面对着生命与死亡,以及承载着希望与失望的无休纠结。
(四)小说中的死亡意识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准备死亡,练习死亡,因为死亡能够使我们的身体消失
,而生命的本质(灵魂)由此摆脱物质世界的牵绊,不会再有各种欲望,妨碍真正的自由了。可见,死亡意识与生命意识是密不可分的。
在杰克·伦敦的作品中,伴随死亡而来的不是眼泪,乞求,而是尊严;死亡也不是阴森森的,而是冷静、清醒的。他的小说的死亡意识主要表现在抗拒死亡的威胁、寻求有尊严的死亡、遵循死亡的自然规律等方面,这也正是他热爱生命,礼赞生命的独特方式。《野性的呼唤》中那些雪橇狗寻求死亡的方式(非常有尊严且高贵)以及巴克最终选择了荒野而不是被异化的人类文明社会,表明了这一点。
作者正是因为有着强烈的而清醒的死亡意识,所以他笔下的主人公对生命有着出自本能的热爱,对死亡有着源自本能的反抗。其实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的抗争,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对生命的热爱。而只有意识到人类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终有一天要被死亡终结这一悲剧性的事实,人们才会倍加珍惜和热爱生命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
(五)容格集体无意识学说在文本中的体现
美国著名诗人卡尔·桑德伯格:《野性的呼唤》是一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狗的故事,同时也是对人类灵魂最深处那奇异而又捉摸不定的动机的探讨。我们越是变得更加文明,就越是感到恐惧--因远古时期人本来就具有的某种美好的东西及生命的欢乐已经丧失殆尽而产生的恐惧。
美国最著名的杰克·伦敦专家厄尔·莱柏:杰克·伦敦的主人公巴克就是读者自性的投影,这个自性永恒地寻求着心理的整合,这个过程就是个性化过程。
容格:集体无意识似乎不可能是个别的,而是象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或许也象是一大群出现在我们梦中,或在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下涌入意识里来的形象和人物。
作为集体无意识中最重要的一种原始意象的自性是容格用来象征对完整人格的追求以达到自我实现的:它是人格的开端、源泉和最终目的。是个人成长的顶点,即自我实现。
《野性的呼唤》中巴克头一次倾听来自它心灵深处的集体无意识的呼唤是在它被偷着拐卖到阿拉斯加拉雪橇后的一个极其寒冷的寒夜。“……在寂静的寒夜里,当它扬起鼻子对着星星象狼一般发出长嗥时,也正是那些早已化为泥土的祖先们把鼻子对着星星的嗥叫,那嗥叫传过千百年传到了他身上。他的腔调也正是祖先们的腔调,这些腔调表达了他们的悲哀,而且对他们来是,这也意味着寂静、寒冷和黑暗。这是,这古老的悲歌在他体内涌动,象征着生命不过是一种听凭摆布的傀儡,他又返本归真了。”这段文字我们完全可以看作是容格集体无意识思想在此文本中的体现。作者那带有自然主义色彩的运笔画龙点睛般地道出了巴克身处萧杀严酷的寂静雪野时所特有的心理状态。桑顿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影响可巴克的自性化进程。他使巴克陷入了意识与无意识抗争的旋涡之中。闲暇之余,当它“蹲在约翰·桑顿的火堆边时,他是一条有宽阔的胸脯,长着白牙和长毛的狗;而他身后却映衬着各色狗、半狼半狗和野狼的影子,催促着他、激励着他……和他一道嗅风、一道聆听,给他讲森林中野兽发出的声音,支配着他的情绪,指导着他的行动,和他一道入睡,一起做梦,而且超然身外,成为他梦到的内容。这影子的召唤是这样的不可抗拒,使得人类和人类的要求一天天从他身上远去。……然而,……对桑顿的爱就会重新把它拉回到火堆边。”在这里,意识与无意识的相互争夺使巴克陷入了极度矛盾的状态。象征人类文明的“火堆”与象征集体无意识的“影子的召唤”以同样强大的力量作用与巴克的心灵。根据容格的观点,精神意义上的新生命可由此种痛苦而又艰难的心理矛盾抗争中诞生。然而这种紧张的局势很快就瓦解了,因为桑顿的死,巴克心中对文明社会的唯一牵挂没有了,使它决然地奔赴荒原。也就是说集体无意识最终在巴克的生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巴克凭着强大的生命意志做了森林里的狼群之首。“……他跑到狼群之首,巨人似的高高跃起在同伴们之上,他的大嗓门高声嗥叫,唱出一曲年轻世界的歌,那便是狼群之歌”。在森林里,在那超越时空的神话般的最原始的地方,自性引导巴克完成了它的自我实现--也就是厄尔·莱柏所说的“读者自性的投影”。
尼采《悲剧的诞生》:当天才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与上述世界原始艺术家站在一道,他才有可能透析艺术的永恒本质,因为此时他已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就像那童话故事中怪诞的图画一样可以随意翻转自己的眼睛看着他自己:他(指艺术家)此时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诗人、演员又是观众。
补充:在某种情况下,蕴藏在心灵深处的集体无意识可以操纵人,而此时人只是它要表达的一个载体而已。像海子、戈麦的自杀,以伍尔芙的小说《达洛卫夫人》为原型而改编的**《时时刻刻》中的小说家、诗人的苦闷、自杀等等……透过这些悲剧,你可以看到隐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集体无意识。
1人生在世,先被别人笑笑,再去笑笑别人,然后就含笑九泉了。
2不要总是拿自己跟别人比,你羡慕别人瘦,别人还羡慕你肠胃好,你羡慕别人有钱,别人还羡慕没人找你借钱。
3变心是本能,忠诚是选择,很开心你能来,不遗憾你走开,不能相濡以沫,那就相忘于江湖,从此,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4不努力,怎么让前任后悔,让暗恋开口,让现任长脸。
5我不介意有人试图了解我,但我厌恶任何人什么都不知道就自以为很了解我。
6你可以爱错三五个人渣,但不能爱一个人渣三五次,走错路可能是运气不好,但总往一个坑里跳就是活该。
7长大了,总有那么一两次,你会为重视的人奔跑,因为对的人走路真的来不及。
8让你失望的人,怎么可能只让你失望一次,别再心存侥幸了。拥有的都是幸运,失去的都是人生。
9委曲求全没有什么用的啊,所以我宁愿做一个外表冷面无私的强者,也不愿意在做墙角抽泣的废物。
10我的生活态度:不争不让事不过三。
11不要刻意的去遇见谁,也不要急于拥有谁,更不勉强地去留住谁。一切都顺其自然,最好的自己留给最后的人。
12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13低调不代表我不行,只是没必要跟狗玩高调。
14不要哭,真难看,哭也不会改变什么,这个世界从来不曾对任何人温柔。
15很小的时候,我就认为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情,就是一个人跑很远的路,去看另一个人,只要有想见的人,就不再是孤身一人了。
16你终究会删掉当初拼了命都想留下的东西。
17我吃我的零食,我长我的肉,关你什么事,你是嫉妒,还是羡慕。
18我们要学会接受,接受意外,接受变节,接受努力了却得不到回报,接受世界的残忍和人性的残缺,但是,接受却不妥协。
19如果没人护你周全,那就酷到没有软肋,你那么棒不能毁在感情上。
20余生漫漫长路,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追寻虚无缥缈的迷途微光。余生很长,何必慌张。
21有的人喜欢你是因为不了解你,一了解你就不喜欢你了;但也有一些人喜欢你是因为了解你。愿你遇到的都是后者。
22该走走,该留留,今后一律不强求;该吃吃,该喝喝,破事不往心里搁。
23我做事用不着所有人都点头,我活着就是为了让那些不喜欢我的人更加不爽。
24不喜欢的就不要假装,不适合的就不要勉强。生活已经那么不容易了,何必再辛苦自己!
25因为不够好,所以才要努力啊,不努力,你永远就是这个样子!
26人,宁可孤独,也不违心;宁可抱憾,也不将就。能入我心者,我待以君王;不入我心者,不屑以敷衍。
27日落西山你不在,东山再起你是谁。同甘共苦你不在,荣华富贵你不配。
ab文的推荐:
1、《和Alpha前男友闪婚离不掉了》by荒川黛
2、《落星》byreinhard
3、《炮灰Beta他装不下去了》by零玖一零
4、《水豚先生》by Capybara
5、《听说你只把我当朋友》by骑着扫帚去火星
6、《限定初恋》by桃白百
7、《信息值紊乱综合征》by狗血炖肉
8、《虚情假意》by觉觉今天也想睡觉
9、《一个声名狼藉的beta》byQJF
10、《ABO之末世强占》by无所谓
11、《暗河长明》
12、《信息值紊乱综合症》
13、《顽石》
14、《陈伤》
15、《领地》
16、《词不达意》
17、《我老婆是个Beta》
18、《限定初恋》
19、《水豚先生》
20、《野性浪漫》
21、《10859》
22、《一个声名狼藉的beta》
23、《beta怎么了,beta就不是人了吗》
24、《为什么beta 就是破坏别人感情的小三》
25、《不装B》
26、《AB撞接》
27、《离婚之后ABO》
28、《婚久必合》
29、《信息素骗局》
30、《虚情假意》
“或许她假装没看到我,也或许她真没看到我。她好像什么都没看到……她双眼空洞,定定看着前方,好像她走在一条空荡的走廊上。”
当十六岁就跷家的艾莉森看到美丽而空洞的德国模特时,她只晓得用她惊人的语言天分和感知系统描绘出这个德国女人的气息,而不懂得是将这种气息界定为美丽被蚕食后的寂寞,还是别的什么。但是后来当艾莉森的职业跟她一样成为表面炫目的模特,艾莉森晓得了远比寂寞更深,比美丽的席卷和破败更残忍,以及比沧桑本身更加沧桑的东西。
现在的艾莉森,已经年老色衰、贫病交加,靠给朋友约翰打扫办公室聊以维生。时间渐渐把她变成一只干瘪的橙子,只有用力剥开那风干的橙皮,才能偶然领略到橙瓣的鲜亮美丽。
这是一本气息夺目、无法被忽略也无法被忘记的书。整本书弥散着波德莱尔式的**之美与毒性,和纳博科夫式“脊背的微微震颤”。
作者玛丽盖茨基尔和主人公艾莉森相似,曾有过脱衣舞厅的卖花女郎和时装模特的经历。这种独特的直接经验,让盖茨基尔构筑了一副波德莱尔式流动的都市风情画卷。画卷的近景是霓虹灯的光彩夺目。从模特、经纪人、演员到摄影助理、校对员,这些非主流人士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在那些声色光影里舞动痉挛。这场迷乱之舞的背后,满不在乎的性,狂欢和挥霍般的游戏人生,这种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似乎构成了这场迷离之舞的一个外在的控制开关。
那内在的开关是什么呢?艾莉森说“我们等着有事情发生,却不知道那会是什么”,“我的野心就是活得像音乐里那样”。一种对生命的激情,或一种与生命的游戏?在游戏之中,结果和功利理性的重要性,似乎远远让位于对生命的更多可能性的渴望——成为别人,处在别处,成为和生活发生一切关系的人。这和包括萨特在内的诸多人对波德莱尔的解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有波德莱尔式气质的似乎还不止这些。比如和书中许多过着悬浮状态的人一样,艾莉森自甘坠落到红尘之中。这种下坠是出于美丽的牵引吗?还是出于生命本能的下坠欲望?这不得而知,但是下坠的欲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艾莉森觉得她必须如此。也许早在决定跷家的时候,年少的艾莉森,以及许多像艾莉森一样的长腿而美丽的女子,已经在潜意识的作用下,张开双臂去迎接生活的全部,包括它的炫目,以及背后全部的肮脏和美丽了。
“他那坎坷的命运与他本人之间并非没有某种同谋关系。”萨特这样说波德莱尔。这像是说那些不惜以自己为诱饵,去喂养生活的人。与害怕危险相比,他们似乎更珍爱自己的激情。并且对激情始终如一。
如果你看到盖茨基尔本人的照片,也无法不产生观照的感觉。有强烈的心灵冲撞力的是她的眼睛。眼神里毫不掩藏她的野性,并且毫无犹疑,似乎随时准备出发,也似乎随时准备发射X光去穿透她对面的人。并且,无论是出发还是透视,这里面铁了心要冷漠以对,并不打算对真相包裹以浪漫,和脉脉温情。
了解“宝贝体”写作的人都知道,描写坠落和欲望,很容易陷入方寸之地的狭隘,被欲望之城或极端的自我所囚禁,成为廉价的呻吟,和无休止的自我抚摸。
但艾莉森的视线并不限于她自身。
这场都市画卷的过客们或许记得,但更有可能的是渐渐忘记了艾莉森,但也许艾莉森用笔记住了他们每一个人。约翰伯格说,“生命中有那么多未曾言明的东西,以至于我不得不自己去发现这些秘密”,“作家必须是一个熟悉秘密的人”。
盖茨基尔便是天生的作家,她洞悉两种秘密,一个是每个人作为世上唯一一个他自己的独特性的秘密;一个是人和人之间关系较量的不可告人的秘密。
关于人,她说——
“桃乐丝黛的嗓音甜美,却没有真心”,她“只是跟你调情”。而“史黛芙是爱人”,她“更温暖。她的声音守住那首歌。”
“除了友善之外,她一脸狂野,好像她内在有什么撞在一起又分开,然后又撞在一起。”
“她那种动物式的冷静充满后座。”
“她悦耳而轻快的嗓音唱着白蕾丝和承诺和渴望被接近。她的嗓音始终有挨饿的痕迹,透出一股辛酸之感。一个甜美的声音锁在一个黑暗的地方,但全副注意力都集中在门下方透进。”
“她明白黑暗太广大了,而她在黑暗面前懂得谦卑。”
而她的语言天分使她落到每个人身上或许笔墨不多,但并不能对他们的独特性有丝毫减弱。于是他们成为一个一个鱼贯往来的幽灵,活在艾莉森眼睛和心灵的X光图谱里。
关于人与人之间,那脆弱和摧毁之间走钢丝般的危险平衡,她抿着嘴角笑嘻嘻地看——
“她的怒气像一腔温柔被陷阱困住,因为逃不了而发狂,煎熬而又无助。”
“只不过我没注意到自己的轻蔑;当时我已经轻蔑惯了。但是她注意到了。她两道眉毛一抬,那张生着皱纹、拘谨的脸上露出一个锋利而严厉的表情,像蜜蜂的螫刺。这个小小的丑女人居然有刺!我可以螫回去的,但我忽然被她那种醒目的丑弄得很不安。可是接着她的表情变成更多其他表情,然后她开口时,口气很体贴。”
福楼拜曾说过:“善良的上帝在细节中”。盖茨基尔的细节,被语言赋予神奇的形式之美。而想象力呢,又像一只翅翼洁白,有着小小尖脚的鸟儿,或者像一个命中注定的波西米亚姑娘,书本一旦没打开,它便随时准备飞行,或者开始流浪。
此时的读者或许收获蝴蝶般的喜悦。纳博科夫说:“无时间性的最高乐趣——在一片随意挑选的风景里——是在我置身于罕见的蝴蝶和它们食用的植物中间之际。这是迷醉,而在迷醉背后是什么,难以解释。它们如同一片瞬息即逝的真空,我所爱的一切疾驰而入。一种与太阳和石头浑然为一之感。一种感恩的震颤……”据说这是盖茨基尔最为推崇的作家。纳博科夫还说:“虽然读书时用的是头脑,可真正领略艺术带来的欣悦的部位却在两块肩胛骨之间。可以肯定地说,那背脊的微微震颤是人类发展纯艺术、纯科学过程中所达到的最高的情感宣泄形式。让我们崇拜自己的脊椎和脊椎的兴奋吧。”
让我们享受自己背脊的兴奋吧,同时也感谢盖茨基尔如诗般的语言带给我们的背脊的微微震颤。在这种私密而灵性横飞的深度体验之后,读者似乎很难再苛求作者的社会深度、普在性和历史感。 早晨,她起床,望着公寓楼下肮脏的河流,想着并且看到邻居肥胖的红色身体跃入水中游泳,倾听另一个邻居的抱怨,和他们道早安,来到一处工作室,开始做清洁。这时她说她的胳膊坏了,不能擦玻璃,她偷偷地抽烟,主人对此抱怨,但那也是她的朋友,不会与她计较。然后她慢慢地走出来,撑开红雨伞,路上有陌生人,有汽车,有泥浆,她爬上山坡,看见生病的树,和没生病的树,望见瀑布和雨点,路上的年轻人告诉她,树没有生病,那是正常的,最后她想打电话告诉父亲:是的,年轻的时候,坏蛋们把她从甜蜜的家人身边偷走,现在她听见了父亲痛苦的声音。
一整本小说都是在讲这个过程,但过程中间有一个死女人,名字叫做薇若妮卡。患艾滋病去世的薇若妮卡,褐色头发的薇若妮卡,小个子的薇若妮卡,喜欢臧否人物的薇若妮卡。那个死去的女人,不是她害死她,她甚至爱她,用她从小习得的一点爱的技能去爱她。最后,在死后多年的一个早晨,薇若妮卡,死去的薇若妮卡在回忆里告诉她,爱是怎么回事。但是一切都迟了,她已经老了,容颜都被摧毁了,但是没关系,小说想说:对于爱来说,只要意识到了,你就依然美丽!
但这毫无疑问是一个悲剧,巨大的悲剧,发生在一个雨天早晨,依然美丽的雨天早晨。
玛丽·盖茨基尔是个残酷的小说家,如果这个小说是虚构;她也可能是个饱经沧桑的家伙,如果这个小说不是虚构……怎么可能不是虚构?这也太惨淡了些。美丽的高挑的艾莉森,自由自在的跷家女孩,先在公园附近的酒吧街卖花,卖到深夜去飞大麻。那些人们喜欢她的长腿和她的单纯,但她自己意识不到。那时节,贞操不是件要紧的事情——对于不要紧的人,什么都不要紧,失去之后才知道严重。跷家女孩一度回家,学习做个诗人,虽然不知道做了诗人能怎么谋生,小诗人还是去做了模特,因为美丽高挑,因为妈妈跟着修车厂工人同居去了,即使爸爸天天在家听歌剧唱片,这一切不能影响她的衰落之路。妈妈说:“你以为你长得漂亮就好混吗?”
每家人都必须有三姐妹,有不同的命运。艾莉森的命运就是被薇若妮卡点化。整个雨天的早晨,艾莉森都在回想她的一生,每个早晨她想同样的问题,到底如何走到现在,老了,胳膊坏了,抽烟都犯法,和亲人远隔千里、互不关心。每天中午,她大概都可以得到这次的结论了。从跷家、卖花开始,她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不管多少模特经纪人捧场,不管多少英俊男子亲吻过她的脖子,事情就是这样。
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这样的路,有一天他们会发现,听话的孩子有好报,自作聪明的都会踩着面包掉进泥沼。这是个多么古老的故事,可是古老的真理指向永恒的幸福。美丽的艾莉森如此不幸,狡黠的薇若妮卡同样不幸,这是个不幸的时代么?不,这是个有很多不幸者的时代。而每个时代都是如此。生活就是不幸,生活就是穿过不幸。有一些幸运儿,但也许他们自己是不知道的。
青春的挽歌
阿懒
某日,80后文学青年李晟看着镜子里那张长出硬渣渣胡须的脸,突然心有所感,决定写一部小说。
于是,曾自封为岳麓山长的他,把自己关在岳麓山脚下一间简陋的出租屋里,花了20天时间,水银泻地般写出一个故事,一边写一边往天涯上发——那段时间天涯很是热闹,人气很高,有一半原因就是因为他的那部小说,那时候小说的名字还不是《青春生猛》,而是叫《我曾是奸商……》。作为一部只花了20天时间写出来的网络小说来说,在天涯一个月就有近百万的点击量,可以算是一个很大的成功了。当时时代光华图书公司的编辑陈霞慧眼识英才,看出这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说,于是在小说后面就留言联系出书,只是李晟这个神人居然把帖子在网上发完就甩手不管,也不知忙什么去了,等编辑好不容易联系上他的时候,已经是半年之后,此时虽然编辑依然有意出书,但又经过了半年历练的李晟同学自己却对那本小说不满意了,说那只是一个故事而已,不能当小说看,于是与编辑商议之后,决定下狠心,修改!把那个故事修改成真正的小说!
李晟是个有想法立马见行动的热血青年,于是马上开始第二次“闭关”。这次闭关的地点选在了北京,在那家他曾经非常向往的北京大学的对面,很有名的燕东园的一间没有暖气的平房里,那房子虽然又小又破,不过地理位置很不错,对面的北大,北面是清华。他说:“才480一个月,和长沙的房价也差不多嘛,就冲着北大清华MM的面子,也值!”
据说曹雪芹写红楼梦写了10年又改了10年,李晟觉得自己的水平要比曹老师差三到四倍,所以写了20天的东西准备花60天——最多80天——应该差不多,可以改好一部传世之作了。却不料这一住进去,从2008年3月份,一直到2009年3月份才搬出来。当然,和他一起搬出来的,还有厚厚的一叠书稿——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青春生猛》
《青春生猛》依旧取材于《奸商》的故事,但她的确已经不是《奸商》了。李晟说小说和故事的区别在于:小说除了要讲好一个故事之外,更多的是要去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二是讲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或许这就是他可以只用20天的时间讲一个故事,但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把故事变成小说的原因吧。
青春生猛这部小说,其实就是在讲述一个这样的事实:初出校门的苏历们心底有很多关于青春的肥皂泡泡,比如爱情、友情还有事业,而现实社会却残酷而又迅速地将其一个个戳破。我们可以说她是一本关于成长的小说,但我更愿意把她看做一首关于青春的挽歌。
李晟说他曾被《狼图腾》里关于狼崽吃奶的描述所震撼:“小狼崽蛮劲野性勃发,连拱带顶,挑翻了一只又一只的狗崽,……只见它叼住一个奶头,又用爪子按住了另一个大奶头,一副吃在碗里,霸住锅里的架势。三只温顺的胖狗崽,不一会儿就全被狼崽轰赶到两边去了。”他说苏历们从小到大都是接受温驯的狗甚至是纯洁的羊的训练,然而一出校门,却要去和成熟的狼竞争,这是多么无奈的现实。 谁动了我的心弦
朱小松
初看题目,以为是一部常见的类型小说,一读却一发而不可收拾。
不是那种简单的引人入胜,不是那种催人泪下的抒情故事,这些可以掀一掀心扉如同可以去厨房掀一掀锅盖的东西与之相比,不过是些列队整齐着装奢华的文字而已。
而让文字真正意义上的活下来,并且活得尊严,活得独立,活得宏毅,活得桀骜不驯,《青春生猛》当为当下所仅见。我想,无悲天地,无悯人伦,便无以痛惜人生,而没有悲悯和痛惜的深沉情怀,充其量也只能是柳絮那样的怀情,虽然飘飘欲飞,不过轻如鸿毛。只有当每一个字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或者生命的丝丝屡屡成为文字全部的时候,才能将心比心,才会震撼人心,而不是仅仅去撩人心扉,愁人肚肠。
《青春生猛》便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字字珠玑,呼之欲出的底下,愤怒、忧伤、思辩、不饶的暗流汹涌,这是它必将决开貌似华丽之堤,注定笑傲青春文学江湖的源泉。
《青春生猛》的故事简单如你我,年少轻狂的放荡不羁,初出茅庐的茫然困惑,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的失措彷徨,初恋的倾心相许,青春的饱满情欲、不安的躁动和贲张的血脉,叛逆、斗争、寻觅,古道衷肠,狭骨柔情。想过一往情深却深情终成过往,理想在现实中看到的不过是离乡,抱负在生活里扛着的不过是包袱,一腔的爱情,一床的情爱,男人的虎啸山林,女人的浅唱低吟,江湖甫入,尘埃滚滚。
简单到你我,遂成真正的文学故事,不像那些酸文假醋,一批的文学事故。
当广袤的土地上黑烟代替了炊烟;当楼与楼的峡谷间交易蚕食了友谊;当公交车像拉货车,满载着一车冷漠的目光;当这个社会只有高度没有深度,只有权贵没有高贵,只有无理没有真理,只有金钱没有从前;当人生在这里简陋到只是生人;当更多生着的人成为王小波笔下的沉默的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十分希望听到一种声音,来自独立之思想,来自自由之意志,来自热血沸腾的作家的声音。
他们用热眼还是冷眼,是横看还是竖看,这无关紧要,紧要的是心地的澄澈,目光的清醒和社会的良知。可惜的是,这样的作家少之又少,凤毛麟角。有的不是开会朝拜就是朗诵诗歌;不是华山论剑就是泰山登顶,讴歌伪生活畅谈伪激情,萝卜干当人参,兰花指当青春,远看繁荣,近看烦人,细看像牛在反刍,反反复复诉说的是他们的而不是我们的故事。没有热眼没有冷眼,只有瞎眼;没有横看没有竖看,只有瞎看。
所以,《青春生猛》才会这样的生猛,才能这样的振聋发聩。
苏格拉底说,人当代替自然成为思辩的中心。这是一种境界;海涅说,死亡,是多么凉爽的夜晚!这是一种情怀;感谢《青春生猛》,给了我们这份不可多得的联想。
作者岳麓山长很年轻,但他的深刻、睿智、调侃和幽默除了年轻的人们还依然深深打动着不年轻的人们,这种发端于深切的思考,成形于悲悯的情怀,诞生于苦苦的挣扎,用无比疑炼的文字,十分蒙太奇的手法流淌出来的故事,凡有心弦的,莫不为之动。
记得诗人顾城在极年轻的时候说过,我不能影响一代人,也要影响一批人。我想,《青春生猛》会影响一批人,一大批人,一大批有思想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