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几个带有象征意义的美术作品就此谢了

谁能介绍几个带有象征意义的美术作品就此谢了,第1张

  我个人比较喜欢克利姆特的作品。

  他的《莎乐美》中的人物,就像一的荡妇。

  而他的《吻》中,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则像一阴一阳的两极,紧紧契合在一起。

  还有一幅,我忘了叫什么。画中的三个年龄段的女人,则象征了人的一生,由稚嫩,到年轻、充满活力,再到年老色衰。

  高更、蒙奇、亨克尔、诺尔德,晚期的德国艺术家因曼霍夫、潘克、巴塞里兹、波尔科和意大利人克莱门特、奇亚、帕拉蒂诺、梅茨和库奇等人的代表作品都是象征主义的大师。

  雷东,奥迪伦(1840-1916)

  法国杰出的象征主义画家。从1870年直到他50岁的时候,他一直只用黑白两种颜色作画,他的木炭素描和平板画发展了一种非常独特的风格,画面带有强烈的梦幻色彩,人体或者人体的某一部分被和植物,动物或者诸如此类的东西揉合在一起。

  1890年之后,雷东开始转向油画创作,并展现出了他善用色彩的一面。

  雷东的作品在当时的法国艺坛独树一帜,那个时候是印象主义全盛时期。印象派追求的是光色效果和一种纯粹的对客观的描绘。但是雷东很显然更加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和以后的现代主义运动不谋而合。

  http://wwwapointscom/literature/mjzp/mj-ldhtm

  象征主义

  在欧洲绘画史上,19世纪下半叶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诗歌向着绘画靠拢,绘画向着诗歌飞跃。象征主义就是这一特色的代表。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卡恩在1886年的一篇文章中深刻地阐述了它的特性:"我们艺术的根本目的是使主观事物客观化(理念的外化),而不是使客观事物主观化(通过有个性的眼睛看到的自然)。"通常人们有一种错觉,认为19世纪下半期艺术的主流是印象主义绘画,把印象主义画家视为现代主义的先驱。虽然印象主义绘画与象征主义绘画差不多同时出现,但前者是"模仿自然"的绘画传统的最后阶段,而后者的主要特征则表明它属于印象主义之后的发展,它的出现标志着欧洲艺术从传统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起点。象征主义对绘画的影响,无论在持续时间的长度和波及地域的广度上,都超过了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的革命意义在于它产生了一种新的更接近现代的艺术哲学。评论家奥里埃在一篇评论高更的文章中概括了象征主义的艺术哲学。他指出,艺术作品"第一,是观念形态的,因为它唯一的理想是理念的表现;第二,是象征主义的,因为它用各种形式表达这种理念;第三,是综合主义的,因为它用一种普遍理解的方法表现这些形式和符号;第四,是主观的,因为客体不再被认为是一个客体,而是被认为是主体所领悟的思想的符号;第五,因而是装饰性的,因为严格地说,正如埃及人,或许更如希腊人和文艺复兴早期的人所理解的那样,装饰画只不过同时是一种主观的、综合的、象征的和观念形态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已。"由此亦可见出,综合主义与象征主义是相互渗透的。

  象征主义绘画活跃于1885年至1900年之间,与19世纪80年代中叶法国文学,特别是诗坛的象征主义运动有密切关系。

  象征主义绘画发于法国,被认为是象征主义主要代表的画家有夏凡纳、莫罗和雷东。

  皮维·德·夏凡纳(Puvis de Chavannes,1824--1898)的艺术活动主要是给许多公共建筑作装饰壁画,因此他的油画也具有湿壁画的特点。他创造了一种淡色平涂、简练单纯、气氛恬静、节奏分明的装饰风格,描绘寓意性的情节和源自古代的题材,表现出学院派的特点。他的画面总是带有一种稍显粉气的色彩,无论是内体还是衣袍,泥土还是树叶,好像都是同一材料做成的,这种考古发现般非真实的处理方法,强调了画面理性的抽象和统一。正是这种特性吸引了当时许多青年画家。

  夏凡纳在壁画中大多采用象征手法来传达对生活的寓意。如他为里昂艺术宫所作的《文艺女神们在圣杯中》(1884--1889)就是一例。整幅画给人以一种梦幻的、充满诗意的意境。同他的其它作品一样,这幅画的和平宁静的气氛中也带有一丝忧郁,这是典型的世纪未情调。夏凡纳的作品还影响到高更、凡·高、修拉、德尼、毕加索等人的创作。就对画面统一性的关心而言,他是塞尚真正的先驱。

  与夏凡纳分享殊荣的是居斯塔夫·莫罗(Gustave Moreau,1826--1898),他是象征主义绘画的中心人物,比夏凡纳更大胆地使用象征符号,而且不怕触及最怪诞的题材。他以描写神话和宗教题材的充满情欲的绘画著称,笔下的女性形象大多妖艳而邪恶,画中充满了异性的冲突、生与死的谜语、善与恶的寓意。他的创作揉合了意大利的古典艺术和异国情趣的东方艺术,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学,尤其是诗。他的作品也引起了文学家的关注。莫罗作的《在希律王面前跳舞的莎乐美》(1876)展于沙龙时,吸引了50多万名观众。这幅画有着宝石般的明亮色彩和梦幻般的神秘情调。

  奥迪隆·雷东(0dilon Redon,1840--1916)被德尼比作"画坛的乌拉梅"。雷东在美学上主张发挥想象而不依靠视觉印象。19世纪70年代末他开始创作石版画,共创作了近200幅,总标题为《在梦中》。法国作家于斯曼称雷东的画是"病和狂的梦幻曲"。他献给诗人艾伦·波的组画(1882)可以说是视觉造型的诗篇,展现了诗人痛苦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一个没有光照、没有时间的黑夜王国。由于雷东差不多完全以单色作素描和版画,所以他后来的色彩画能达到非常简练的程度,甚至几乎没有真实的背景。

  19世纪未,英国文学的唯美主义运动也对象征主义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个运动的学说是,艺术只为本身之美而存在,也就是说,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唯美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康德的审美不涉及功利的学说。80年代后期,英国的唯美主义进入了最旺盛时期,其标志为王尔德的颓废主义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1891)和剧本《莎乐美》(1893)的出现,以及画家奥布里·比尔兹利(Aubrey Beardsley,1872--1898)为《莎乐美》作的插图的发表。唯美主义运动中最突出的美术家除了比尔兹利外,还有乔治·瓦茨(George Watts,1817--1904)和伯恩--琼斯(Bume-Jones,1833--98)。法国画家图卢兹--劳特累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也明显地受到英国唯美主义的影响。

  法国和英国的象征主义美术成就最突出,但在欧洲其它各国也涌现出一些著名的团体和杰出的画家,他们对象征主义绘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比利时的二十大团,巴黎的玫瑰十字,德奥的分离派等等。杰出的画家有比利时的费尔南·赫诺普夫(Fernand Khnopff,1858--1921),詹姆斯·思索尔

  (James Ensor,1860--1949),挪威的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荷兰的扬·托岁普(Jan Toorop,1858--1928),德语国家的阿诺尔德·勃克林(Arnold BocMin,1827--1901)、古斯塔去·克利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等等。他们的作品大多流露出一种忧郁、颓废、苦闷、孤独、彷徨的情绪,这就是所谓的世纪末情调。

  概而言之,象征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神秘主义,信仰那种理想的彼岸世界。对象征主义来说,重要的是反映个人的主观感觉,使个人从现实中超脱出来,把他引向虚无飘渺的"理念"世界。所以在象征主义作品中所能感受到的只是形象的抽象性和不稳定性,是那种强烈的主观色彩和含义的朦陇晦涩。

  http://wwwjlhsnet/jzyy/mszl/foreign/paintingart/19cOUandUS/XZZY/XZZYfiles/19-xz-1htm

  象征主义

  是19 世纪末产生于法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巴黎的知识界影响很大,并对 20 世纪美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运动主要在法国,欧洲的其它文化中心也有一些追随者,如德国,比利时等。象征主义是描述艺术中的创造气氛的术语。产生象征派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印象派画家的视觉,库尔贝朴实的写实主义(“绘画是由可见物所组成的有形语言”),文学上浪漫主义趋势的上升和哥特建筑的复兴等。通常,象征派画家对科学和智力思索感兴趣,强调脑的职能,强调想象力和精神。在创作上,这就意味着既要表现自然,又要以想象力来处理自然。毕竟,这首先是一场文学运动,因此对象征派画家来说,有形世界是真实的,脑和精神同样也是真实的,而有形世界新的方面,正是通过后者来表现的。

  对于莫罗,这意味着对神话和宗教的新探索。他的视觉观念,正是从这一探索中获得了奇异和模糊的形象。对雷东这位超现实主义先锋来说,则意味着对梦境和想象的探求,其作品浓厚的诗意,散发出永恒的魅力。影响最大的当推高更,虽说他并不完全是一个象征派画家,但在 19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他的作品常常带有象征主义色彩。

  后来,象征派的思想,逐渐对整个欧洲的作家和艺术家产生了影响,并随着一些完全不同的艺术家的加入,增加了活力。

  http://wwwarch-worldcn/article/articleaspsn=08090805-20040920-0022

1、山遥水远遗墨间,彼岸花开意连连,行笔走墨书流年。

2、墨笔丹青,如行云流水绕素笺,展瀚海崇山依旧颜,怎一个好字了得。

3、几笔勾勒似云锦,点墨绘出心中情,意境如此赞!

4、指尖的笔触缓缓地盛开,在视野中凝固,清澈的风在眼神中歌唱,在迷幻的惆怅之中分裂.几多汹涌的思绪,瞬间化成了纸上的传奇.曾经出现在记忆中的景象,是绚烂的空气,游走在心间.慢慢地,初具规模。谁的影子,还在梦里徘徊,终于定格了。

5、她坐在画架前,手握着一支铅笔,眼睛仔细地观察自己面前这盆娇嫩的花朵,手中的笔轻轻移动,勾勒出略显青涩的线条,再抬头看看花,又专注地描绘着笔下的植物,有些小叶子的角度重合,她皱皱眉,思考着如何下笔……最终,她完成了这幅画。

6、绘画不仅给我带来了乐趣,也给我带来了好朋友似的安慰。在我开心的时候,用彩笔画下自己的喜悦;在我不开心的时候,用颜料画下自己的烦恼。绘画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7、绘画,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精美的、无可挑剔的艺术。绘画艺术可以让人感受无穷的乐趣。

8、绘画是一样很高雅的艺术,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现在会伴随着我走下去,我相信,以后也会,绘画会伴随着我的一生。

9、绘画的宝藏中没有金银财宝,它只有绘画这颗小小钻石,别看它小,它不小,而是一个大空间。

10、心中总会有过不去的坎,那么就要学会绘画,来结开心中的结,才会舒坦。

11、绘画,不仅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而且每一幅画,都会让人如痴如醉于情境中。

1909年,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被《艺术日报》选入“英国绘画大师”作品。其引人入胜之处,正是画家在早期作品中就展露了的对女性身体姿态的精妙刻画。沃特豪斯选取的这一时刻,是已然错乱的奥菲利亚独坐自然深幽处,将采来的野花 长发。有东方色彩的长裙和饰带,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她腰腹的丰满,同时紧凑的袖身和袖口又显露出双臂的修长。最终,那个下颌轻扬,双手曲肘稍举,抚弄发花的姿态,协调了下半身的放松和庄重,透露出死与爱带来的最宁静的疯狂和最高贵的美。

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1849年4月6日—1917年2月10日)是英国前拉斐尔派画家。擅长描绘神话的女性,被称为“现代前拉斐尔派”,很大胆地借鉴法国印象派的绘画技法到他的作品了。沃特豪斯出生在意大利罗马,小时候取了一个意大利语外号叫“尼诺”。父亲是英国约克郡人,是个功底坚实的画家,母亲是意大利人。沃特豪斯从小受到父亲影响,很早就显示了绘画天分,亲戚朋友都戏称他为尼诺,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大师乔凡尼诺的简称。

沃特豪斯童年的经历成为他作品母题的来源,例如罗马的城市,鲜花市场,希腊罗马式的建筑,地中海的阳光等。他先在父亲的工作室中学习,从1870年起,在皇家美术学院继续学业。由于沃特豪斯早年在意大利生活过8年时间,所以对希腊神话非常喜欢,以至后来多以希腊神话为作画题材。他的早期古典主义作品深受劳伦斯·阿尔马泰德马的影响,也创作关于意大利生活的轻松作品。

《许拉斯和山林水仙女》

后来,沃特豪斯开始在其作品中加入诗性,主题和文学紧密联系,特别是从丁尼生和荷马那里汲取灵感。1891年,沃特豪斯发现了一个美若天仙的模特,视她为珍宝。虽然至今也无人知道她的名字,而以她为模特的水仙、塞壬和古代的公主,诗歌里的女主人公,却早就是世界知名的形象。

1895年,沃特豪斯成为皇家美术学院院士。这一时期,他的艺术极富盛名,成为与伯恩-琼斯相提并论的人物。后来,他的水仙形象通过世界博览会而国际化,成为无数廉价画片复制的对象,甚至是浴室用品广告的借鉴。作为古典主义的代表,沃特豪斯也被认为是拉斐尔前派风格的画家。

《瑟茜把杯子递给尤利西斯》

他笔下的美女具有拉斐尔前派的女性典型特征:纤细、苍白和少女的体态神情等。他也酷爱表现“致命女人”的主题。和拉斐尔前派一样,他对装饰性的细节和真实性有执着的追求。1883年11月8日,34岁的沃特豪斯与25岁的伊斯特·肯沃特在圣玛丽教区礼拜堂举行了婚礼,这位黑眼睛圆脸庞的女子后来在沃特豪斯艺术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许多画都是以她为模特儿创作的。

《夏洛特女士》这是沃特豪斯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主题来自丁尼生的同名诗歌。沃特豪斯选择了“她松开锚链,躺了下来。”这个诗句逗号之间的微妙时刻,一个注定的悲剧之旅的开始。沃特豪斯曾在他的一本丁尼生诗歌抄本的空页处画满了创作草图。这位诗人本身的语言表达有着明晰的图像性。最见功力之处,就在于整幅画都是在忠实地传达诗歌意象,同时又是一幅室外景物画的杰作。沃特豪斯曾受法国印象派为主的“室外写生画派”影响,所以他的作品要求欣赏者有“将我们的所思和文学上从荷马到丁尼生的浪漫想象联系起来的能力”。

一天,当圆桌骑士中最出色的蓝斯洛(Lancelot)的身影在镜子中出现时,夏洛特疯狂地爱上了蓝斯洛,她决定要去王宫找蓝斯洛,就在她刚刚踏出城堡的门槛的时候,镜子突然碎了,她知道她的厄运就要来临了。为了向往的爱情,她选择了坦然面对,她要乘船划向那个城堡,如果能够见到他心爱的蓝斯洛,对她来说,死不足惜。她把亲手编织的美丽挂毯铺在船上,松开缆绳,唱着生命中最后的歌,任由小船顺流向下游的王宫漂去。她象那条在不知不觉间滑入河流无垠黑暗的小船,踏上了一条不知什么时候结束、会在哪儿终止的死亡之旅。她眺望王宫,等待时间停止的那刻……此画也是威廉豪斯艺术基调的开启之作,一种孤苦的自恋情愫在其作品中流露出来。

《尤利西斯与塞壬》

此时的沃特豪斯不仅看到了唯美主义的趋势,更看到维多利亚现实生活中的阴霾,他似乎非常理解英国妇女的压抑心态。这是19世纪末的一种观念,挪威作家斯特林勃当时就提出了“人从自己身上寻求的快乐很少,而从他人身上得到的快乐全无。”沃特豪斯在神话上除了画塞壬和女巫色茜一类的女人,还多画普赛克,但从不画维纳斯、米涅瓦或狄安娜。

《风之花》(五月银莲花)

可以看出,他虽然同情被压抑的妇女,但也不喜欢维纳斯这一类放 神。正因如此,在他晚期作品中,除了《春光时刻》组画,如《五叶银莲花》和《三月风》等,还画了《珀涅罗珀和追求者们》和《纯洁的罗萨蒙德》等画,流露出对贞女的赞美。然而,他似乎也非常理解贞女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尴尬地位。,沃特豪斯晚期艺术在题材寓意上日趋模糊,失去了早年的深度,表现力也大为减弱,其艺术也逐步失去应有的光彩。

《普绪克打开黄金盒》

1883年他与一位美术学校校长的女儿结婚,后生两孩子,都死于产难。他妻子也是曾经在皇家艺术学院的展览会上有参展作品的画家。绘画之余沃特豪斯从事美术教学工作,任过皇家艺术学院委员会委员,而加入各种艺术协会。浪漫如梦幻般的唯美画作,虽然他意想成为拉斐尔前派的风格,然而表现的是属於自我灵感的特殊形式。他的成功不仅在表现感官上的完美,同时能使人用自我认知、自我世界来阐述之,他1917年死于癌症。

表达绘画的唯美句子如下:

1、绘画不仅给我带来了乐趣,也给我带来了好朋友似的安慰。在我开心的时候,用彩笔画下自己的喜悦;在我不开心的时候,用颜料画下自己的烦恼。绘画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他坐在风景区,背对着游人写生,手持画笔急促地移动着,恨不得将眼前的美景全都画在那张纸上。

3、雪花依旧在天空飘呀,飘呀。我用画画,留下雪花。一笔,两笔,雪花被我放大了。呃,不够。我拿起相机拍下了雪花及雪的壮景。雪花像害羞了呢,随着风飘向了另一边。

4、她非常喜欢画画,她画的画可漂亮了。她的字也很工整,学习成绩很好。彭一乔有两个小缺点:一个是经常丢三落四,另一个是脾气有点暴躁。

5、我们开始会写诗画画,并能做以前所不能做的事,我们想不到自己竟有这种能力。我们能写出风格很美的诗和文章,比方说我们以前不是专业作家,现在却能下笔成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497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