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灯
1方便—晚上躺在床上看完书。不再起床关灯。惊扰您浓浓的睡意。
2实用—胆小的女孩天黑去阳台时。不再胆战心惊。智能照明让你有踏实的感觉。
3安全—老人也能轻松开关灯。不再摸黑担心被磕碰。为行动不便的人服务。
4简单—够不到墙壁开关的儿童。不需家长开关灯。给孩子一个自主认知的成长机会。
5舒适—躺在床上遥控各屋灯光。不必夫妻再为谁起床关灯烦恼。生活更加舒适。
6健康—夜晚开灯给婴儿喂奶。没有了突然刺眼的灯光。好妈妈精心呵护宝宝。
7节能—灯光亮度随意调节。宾朋聚会通透明亮、二人世界温馨浪漫。各种情调随意设。
8时尚—场景功能创造出 "离家"、"回家"、"会客"等灯光场景。提高生活品质。
遥控开关无需重新布线免去开关改造的全部过程和费用仅用我们的开关替换一下即可。
遥控无方向,能穿墙,家中的任何位置随意控浪漫、会客灯光随心,离家回家随意可控多路灯、多遥控器可控公共传统照明使用模式,突破性革命,轻松遥控,舒适、时尚、便捷数字化崭新生活用灯。
21世纪,正孕育着科技新巅
峰时代的到来,似乎“摩尔定律”已不能完全客观反映现实的飞速发展。在这世纪之初,我们能更真切地体会到,科技的发展有力量来影响人类的生活——人类正充分地享受着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一切福利。谁丧失想象谁就丧失未来,那么,在与我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科技又将把我们引向何方?嗯,关于这些,在本期特别报道里,有专家带领我们走进未来,预测将来的生活模式,介绍最新的科学技术,他们会给我们希望和答案。
智能服装,浪打浪
衣服还可以起电脑的作用,可以发送无线电信息或发出魔幻般的光芒——这些在今天听上去还像科幻小说里的东西,可能明天就挂在你家中的衣橱里了,甚至一部分高科技产品在今天就可以买到了。如此,真该问一下自己:明天我穿什么?
夹克冬暖夏凉、内衣起抗生素的作用、西服里配有电脑和手机、无尘衣、变色衣、衣服上的花会自动开合、能播放动画的衣服这些智能衣服(i-wear)将会成为未来纺织行业的新趋势。然而这并不表示,将来我们的衣服上全都挂着电子产品。事实上,这些电子产品都是看不见的,你看到的只是——哇!这些衣服是那么的时髦和性感,因为设计师们将电子产品直接织在i-wear衣服里了。比如这条珍珠手链:有一个手柄,将其打开,就能看到一个袖珍显示屏。这个首饰其实是一个电子产品,那些珍珠就是键盘。“为了使这种精心打造的个性化纺织品能够畅销,还需要一些比如纺织科学、电子学、信息技术、医学、微观系统技术或人类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赫尔施泰因研究所服装技术部的主任马丁·鲁伯(Martin Rupp)讲道,“如果这些都实现了,那么i-wear就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高科技时装秀,如柏林、巴黎、巴塞罗那从3月到9月的“i-wear”展览上,还有从2004年起在帕特伯恩市(Paderborn) 的海恩茨·尼克斯多夫博物馆论坛(Heinz Nixdorf Museums Forum)的长期展览上,许多公司、大学、研究机构都不断展出自己的最新设计作品。对热衷于科技时装的粉丝们而言,这里是他们必到的地方。
是衣服还是皮肤?
未来的服装将是电子和生物通信服装。科学家们正努力使纺织物或服装具有传感器、视听器和信息载体的功能。法国电信公司已推出了几件样品:电话夹克衫、多媒体披巾美国一家公司推出了一种充满传感器的背心(那些传感器可以跟踪30多种生命信息,如心跳、呼吸节奏,并把相关信息传给一个分析中心)。但这些传感背心之类的智能服装还有待完善。意大利比萨大学研究室主任达尼洛·德罗西教授说:“现在的多数智能服装样品可用于展览,但无法让人穿,因为服装上到处都是电线。于是我们想:是否可以把电子、机械或光学部件集中在纤维上,而不是集中在硅片上?例如,是否可以只用纤维制造出‘心电图传感器’?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为达此目的,德罗西教授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利用某些纤维具有的压电性,研制了一种不带传感器的医疗T恤衫(这种T恤衫本身就是一种传感器)。人穿上这种T恤衫,就能知道自己呼吸和心跳的速度、血压的高低或心电图的状况。
在美国,科学家们今后将研制的数字服饰,其柔软的屏幕就像丝绸一般爽滑和亮丽,小巧的按键类似扣子一样精致,还有设计成装饰品的电池,被淡化成一只口袋或一片缀饰。数字服饰的目标是“增强现实”,即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结合。它就像是给现实世界的正常景象加上一个菜单,人们通过这个菜单,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自由沟通信息。如今,英国Eleksen与Spyder公司开始销售一种带有ElekTex电子织物嵌入物的运动服。ElekTex由多层电子织物组成,其中包括导电层和保护面层。它的主要特点在于这种材料能“感觉”到与其表面的接触——织物不仅能记录所加的压力点,而且能记录压力以及压力的方向。同时,它还保持了传统织物的主要性能:材料可以揉软、扭折和擦洗。此项电子织物计划用来制作柔软的插口装置,或直接缝入便携式电子仪器控制系统的面层中,无须将播放器从口袋中取出也能检查iPod袖珍播放器的工作状态。为此只需要在上衣袖子上设一个带有按钮标记的专门部位,在接触此按钮标记时,信号就会传到缝入的微型检验器,微型检验器会将信号翻译成iPod能理解的指令。这种智能服装每件售价为250美元。另据报道,他们还打算提供利用此电子织物制成带有无线通讯蓝牙控制器的可扭曲的计算机键盘,新型键盘预计可承受按压1000万次,每台售价为100美元左右。Eleksen公司声称,ElekTex电子织物还可以在其他诸多领域找到应用,例如在它与柔性显示器结合后,可用来制作能扭曲的个人计算机。
最近,科学家们正加紧研制一种能呼吸的皮肤织物——皮肤型蛋白质衣料,这是一种由蛋白质加工制成的蛋白纤维衣料。因为人体蛋白质水解后可得到20余种氨基酸,利用氨基酸聚合体制成的衣料具有皮肤的呼吸功能,既能保温,又能透气,而且雨水不会透进衣服。人体蛋白质的来源很广,泪水、唾沫、汗液中都有。如果将人体蛋白质纤维做成呼吸型衣料,便是很有前途的服装新材料。
未来的纺织品:可以思考和计算
经过近两年的研究,电子消费品厂商飞利浦设在英国的实验室研制了一种新奇的产品,那就是结合全球定位系统与数码相机功能的童装。服装内的全球定位系统,有助于父母查找儿童的行踪,相机则可拍摄孩子的活动情况。此外,还有具备救生功能的电子滑雪服。当滑雪服内的温度计测量到穿衣者的体温过低时,衣料便会自然加热;内置的全球定位系统可显示滑雪者的位置;装在滑雪服背面的感应器,则会在其他滑雪者太靠近时发出警报。至于专为高尔夫球手及网球手设计的智能服装,专家们研制了缝有传导布条的运动上衣。当球手挥臂击球时,传导布条自然伸展,智能服装便会测量电阻变化情况,并将有关数据传送到电脑上——在屏幕上重组球手的活动姿势,可协助球手研究击球技巧。飞利浦公司的研究人员表示,电子服装将于未来10年内开始流行,他们正在积极研究各类可以穿在身上的电子设备,测试亦证明,穿上电子服装,在大雨中不会有遭到电击的危险。
为了适应未来数字化单兵作战的需要,军人们也加入到研究智能纤维的竞争中。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智能军服和单兵一起,可以组织完整的“数字化单兵平台”,完全突破以往单一的防卫观念。这种数字装备从头到脚,从攻击、防护到观察、通信、定位,能实时地侦察和传递信息,具有人机一体化、多功能等特点。譬如,荷兰飞利浦公司和美国一家服装公司达成协议,将生产一种内置电子装置(个人局域网)的智能夹克。和办公室的计算机局域网一样,衣服中的个人局域网也有数据传输、功率和数字信号,可以接入多个装置,通过一个配有小型显示器的遥控设备对这些装置进行集中控制。由于这种智能服装具有通信功能,远程治疗将成为可能。士兵的伤情数据可以发送到战地医生的个人电脑上,军医根据这些数据确定谁优先接受治疗,并可通过网络系统向智能军服发出指示,令其释放出在军服中储备的抗菌材料或血凝等,给士兵进行简单治疗。
此外,军服研究人员还设想在智能军服的胸前装上一个向导包,使这个香烟盒大小的装置能接收导航卫星发来的信号。军人带着它就能辨别自己和战友的位置。此外,随着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纳米军服应运而生。以正在研制中的美军“超人战斗服”为例,这种智能军服具有防护、隐形以及通信等多项功能,届时美国士兵所戴的激光保护头盔将成为信息中枢,这种头盔由纳米粒子制成,备有微型电脑显示器、昼夜激光瞄准感应仪、化学及生物呼吸面罩等,军服材料中使用的纳米太阳能传导电池可与超微存储器相连,确保整个系统的能源供应。另外,在这种纳米军服中还嵌有生化感应仪与超佩感应仪,用以监视士兵的身体状况。前者可监视着装者的心率、血压、体内及体表温度等多项重要指标,后者则可辨识体表流血部位,并使该部位周边的军服收缩,起到止血带的功用。军服研究者还希望利用纳米材料最终使新军服的面料具有较高的弹性、很轻的质地,以及极高的强度和韧性,并能发挥防弹服的功用。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为提高士兵生存能力,美国军方正在研制高科技的锁子甲,当受到攻击时,会有自动弹起式屏幕来保护士兵免受子弹的袭击,或带有能释放生物武器的解毒剂,使士兵不怕生化武器的攻击。科学家们相信,通过在面料中加入纳米技术就能做到这一点。
用不了多久,你就能隐身
隐身,一直都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中。在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次当波特身临险境时都是由一个能将其隐身的东西救了命。在**《择日再死》中也不例外,高科技使得詹姆斯·邦德拥有一辆隐形车,这辆车使他从险境中得以逃生。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场景只能发生在**或电视里的话,那么你就错了。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古老的梦想正一步步逼近现实。日本科学家新近推出了一款让人难以辨认出的宽大外衣——隐身者只需穿上这件外衣,他就可以从人们的目光中消失。在美国旧金山的Nextfest科展会上,隐身衣的发明者,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田智前(Susumu Tachi)隆重推出了这款衣服。他将他的发明称为“确实是一种延伸了的现实”。
事实上,这款名为“隐身衣”的发明并非真正的隐身,它只是利用视觉伪装而达到让人无法辨明的目的。它由回射性物质构成,具体的做法是在衣服上涂一层回射性物质,同时还装配了摄影机。其原理如下:将衣服后面的场景由摄影机拍摄下来,然后将图像转换到衣服前面的放映机,再将影像投射到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衣料上。这样的原材料还可以涂在球或砖头上。另据报道,美国和英国科学家们也于最近完成了视觉隐身技术的原理研究。他们说,只要制造出性能合适的材料,实用的隐身衣完全可能在近期问世。美国杜克大学和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科学家们将这一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的网络版上。他们说,视觉隐身的原理实际上是引导光波等转向,如果能在现实中实现,它将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通过。如果有一种材料敷在物体表面,能使被物体阻挡的光波绕着走,那么光线就似乎没受到任何阻挡。于是,在观察者看来,物体就似乎变得不存在了,也就实现了视觉隐身。杜克大学教授戴维·史密斯等人说,要制造这种扭曲光波的材料,关键是材料的晶格结构特性,而不是其物质构成。他们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推导出了决定材料结构的一套方程式,人们可以按这套方程式来制造隐身材料。史密斯表示,他们有能力在18个月内制造出符合他们方程式描述的材料。
由于光波属于电磁波的一种,按他们的方程式也可以设计出能让其他波段电磁波扭曲的材料。比如,能让微波扭曲的材料如果用于无线电通信,就可以减少某些物体对通信的阻碍。其他科学家在同一期杂志上评论说,所谓隐身,实际上躲不过多波段电磁波的探测,能扭曲一种波的材料,对其他波长的电磁波就无效了。但通过一些改进,可以将视觉隐身的效果提高。简而言之,要使这种技术变为现实,以及真正达到**《哈利·波特》中那样的隐身效果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这套技术还是吸引了军事专家的极大兴趣,他们对是否能开发出一种帮助部队隐身的技术感兴趣,这样一来,军人在执行任务时就可以在不被敌人察觉的情况下展开进攻。隐身的用途还不仅仅于此,发明者的一位同事表示,这样的技术还可以给飞行员和司机带来方便,比如让飞行员在着陆期间看清楚驾驶舱地板。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可避免地会有人用它来做恶作剧,甚至是更危险的事情,正如一位专家指出的那样:“这技术也具有使人感到相当不安的潜力。”
居斯塔夫·福楼拜,法国著名作家。1821年12月21日出生于法国卢昂一个传统医生家庭。福楼拜的成就主要表现今对19世纪法国社会风俗人情进行真实细致描写记录的同时,超时代、超意识地对现代小说审美趋向进行探索。
福楼拜的「客观的描写」不仅有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又有自然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特点,尤其是他对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的推崇,已包涵了某些后现代意识。新小说作家极力推崇福楼拜对现实主义的创新,并进一步加以发展。他们对艺术形式的追求已呈现出后现代文学特有的「崇无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小说作家正是继承了福楼拜的现实主义,才大概大大地跨越了一步。
19世纪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左拉以为福楼拜是「自然主义之父」;而20世纪的法国「新小说」派又把他称为「鼻祖」。
作品主题
福楼拜文学作品主题思想之一浪漫主义情怀。
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根本特点就是对具体事物的感性认识以及情感的自由表达宗教情感、忧伤的情绪、对大自然的情感等等。少年时期的福楼拜对这种文学审美思想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福楼拜喜欢晦涩的比喻、幽暗的色调和铿锵的用词夏多布里昂的诗句使他欣喜如果狂。在这条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福楼拜不仅通过信件及言论表明了他对浪漫主义文学思想的崇拜与热爱也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的立场。福楼拜在少年时期所写的一切都显得晦暗、阴森与悲观《狂躁与无能》写一人遭活埋啃掉了自个的臂膀《随你喜欢》的主人公是一只猴子与女黑人所生的孩子《地狱之梦》写炼丹老人栖居在倾圮的钟楼里与蝙蝠为伍撒旦以还他青春与爱情来换取灵魂无奈老者无灵魂撒旦想欺诈也欺诈不成。16岁那年他完成了哲理小说《痴心与道德》女主人公玛扎禀性骚动不安耽于幻想她走得离婚姻习俗太远了旋又见弃于情人最后以自杀告终。而著名的《十一月》受到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夏多布里昂的《勒内》和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等作品的启发主人公是一位18岁的少年载满挥之不去的失望情绪、朦胧的欲求他厌弃世俗、向往无穷有着挥之不去的自杀念头。
这些早期作品所涉及的题材都充满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如哲理故事、荒诞故事、自传、悲剧和历史故事。所有的作品都触及最黑暗、最阴郁的主题死亡、尸体、疯狂、绝望、无法摆脱的烦恼、妖魔鬼怪等等。因此可以说福楼拜生于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期并在青少年时期随着这种文学流派的发展而逐步踏上文学之路。
二、现实与浪漫「共生」下的中年福楼拜
一现实主义代表作《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的创作开始于1851年在这之前刚刚发生了两件对于福楼拜而言意义重大的事情。一是《圣安东的诱惑》的完成二是历时一年半的中东之旅。1849年9月福楼拜耗时3年时间终于写完了自以为的「神来之作」《圣安东的诱惑》他激动之余立即招来当时自个的密友杜刚和布耶一同欣赏。朗读会每日8小时共持续了4天时间。
福楼拜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朋友们的赞扬结果却等来了杜刚和布耶坦率而又严厉的裁决「我们以为大作应扔进火堆别再提了。」他们以为「作品的行文单调大段的抒情代替跌宕起伏的情节听了了无兴趣。句子漂亮意图巨集大但效果令人扼腕。圣安东一下一个幻觉没完没了。」这种评判对于福楼拜来讲不正常残酷这500多页的手稿是他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心血但是福楼拜仍然愿意接受朋友们的忠告放弃冗长拖沓的抒情、光怪陆离的想象。也正是从这一刻起福楼拜开始重新审视自个的创作风格第一次对自个的浪漫主义思想提出疑问。接下来与杜刚的中东之旅持续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两位朋友从巴黎出发经过埃及、大马士革、叙利亚、希腊最后经由土耳其回国。这段漫长的旅程对福楼拜来说除了了解异域风情、增长见闻外还是一次「疗伤之旅」他需要从《圣安东的诱惑》的失败中恢复写作热情更重要的是要思考今后的创作风格应当何去何从。「告别浪漫主义转向坚实的题材像巴尔扎克的《贝姨》或《邦斯舅舅》而摒弃枝蔓和胡话。」杜刚和布耶的忠告犹在耳边。在中东之旅结束的同年也就是1851年福楼拜第一次开始尝试了这种「脚踏实地」的写作风格即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
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于19世纪30年代出现于英、法等国并于1850年左右达到发展的繁盛时期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真实地反映黑暗的社会现实揭露资产阶级「金钱统治观」。因此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宣扬客观、细致入微地描写现实尤其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人与事不可以刻意美化、修改现实。《包法利夫人》便是这样一部作品。1853年在写给露易丝·科莱的信中福楼拜提到了这部小说的现实性「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创作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诗歌与几何学同样的精确。此时此刻我可怜的包法利夫人想必同时在法国的20个村庄里受苦、哭泣。」在整个写作的过程中福楼拜就像一位科学家以客观、精确的态度来对待笔下的文字。1853年7月22日他向科莱说道「今天「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早上「我」在《鲁昂日报》中找到了一篇市长发表演讲的报道其中的一句话与「我」昨夜写《包法利夫人》时用的句子一模一样省长在农展会上的发言。不仅基本含义、用词一模一样而且就连押韵的手法都相同。「我」毫不隐讳地说这样的事情让「我」欢欣鼓舞。当文学达到与科学一样精准的程度时是那样的刚强有力。」
《包法利夫人》的现实性不仅在作者的通讯集中得到证实其同一时期的作家们也纷纷表明了自个的观点。莫泊桑在《献给居斯塔夫·福楼拜》一文中赞扬福楼拜的创作是「对人类生存状况深入、全面且令人惊叹的研究是生活原状的呈现。」当读者翻阅该小说时一定震撼于眼前鲜活的人物通过作者细致入微地描写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悲伤、他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空气中弥漫的味道。为了不加入任何作者情感福楼拜采用了「非个人化」写作原则莫泊桑将这一创作手法比喻成一种「隐形的、无处不在却又不知所踪的力量」。安德烈·泰维尔也曾明确表达自个的观点他以为福楼拜将司汤达的影响推向一个更高点《包法利夫人》是一部历史性小说、体现了最通俗的现实性。
福楼拜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之二自然主义。
19世纪的法国作家福楼拜他是从现实主义过渡到自然主义的关键人物。因此中外学界在论及福楼拜的文艺思想时通常在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犹疑和徘徊。福楼拜客观公正的艺术追求一定的实证精神与对人物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识和描写等使他成为开启自然主义思想先河的小说家他同自然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其文艺思想与创作实践都显著呈现出自然主义的特征。自然主义作家和理论家左拉、莫泊桑等一致将他奉为老师并把《包法利夫人》视为自然主义的开山之作。
一、中外学界对福楼拜与自然主义文艺思想关系的论述
国外学术界既把福楼拜划归为自然主义流派又把他划归为现实主义流派而更多时候则是把他纳入自然主义的阵营。
福楼拜是真正的自然主义的先驱这正是因为《包法利夫人》大概将永远是自然主义的杰作。自然主义理论先驱左拉本人也把福楼拜看做是他自个的老师。左拉在《论小说》中表示「居斯达夫·福楼拜是迄今运用描写最有分寸的小说家。在他的作品里环境描写保持在一种合理的平衡中它并不淹没人物而几乎总是仅限于决定人物。正是这一点形成了《包法利夫人》和《情感教育》的巨大的力量。
二、福楼拜美学思想中的自然主义倾向
1857年《包法利夫人》发表后法国大批评家圣伯夫写了一篇批评以为《包法利夫人》的面世让大家懂得了什么是现实主义。从此福楼拜与现实主义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别人把福楼拜看做现实主义的祭酒时惹起了福楼拜本人极度的反感他一再在其书简里声称他与现实主义作家没有来往。他说他写《包法利夫人》就是由于他憎恨现实主义。
福楼拜强调他不属于任何「主义」因为他努力使自个不要成为任何流派这实质是福楼拜为了让他自个的作品创作不受限于任何一种思想的囿限「为艺术而艺术」是他唯一的艺术宗旨他有一个纯艺术的理想艺术是他的宗教。
福楼拜重视艺术语言的锤炼。他说「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名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物件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物件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用心去寻找直至找到那一个名词那一个动词和那一个形容词。」他曾让弟子莫泊桑终日观察就是为了寻求那恰到好处的唯一的一个文字这即后人所谓的「一字说」。这种对语言文字的苛求与福楼拜严谨的、爱憎分明的性格有关他十分痛恨资产阶级性格的「半」。1853年8月福楼拜写信给高莱女士「啊我开始认识资产阶级这片化石了如何的半性格如何的半意志如何的半热情。」他自个从不苟且是即是非即非绝无所谓唯唯诺诺或者许身理想或者嘲骂现世千万不求折中不求妥协不和资产者一样凡事求个平庸。表现今文学语言的追求上也是如此一定要找到那能十分精当地表述思想的唯一的语言文字。他自个的作品语言精练、准确、铿锵有力是法国文学史上的「模范散文」之作。
为使艺术的整体不受破坏福楼拜极力主张作家在从事写作的时候自个不可以在作品中出现以免破坏了作品整体的性。他自个在创作时就尽量用著作替自个说话不准自个出现于作品当中。在《包法利夫人》问世以前非常少有小说不带说书的口气。唯有福楼拜是一个自觉的艺术家。这根源于福楼拜的纯客观的写作态度与理想追求。正因为追求事物的公正客观的描写他厌恶作家自个出头露面「艺术家在他的作品里面应当和上帝在创造里面一样看不见然而万能处处感到他的存在然而看不见他」。无我格impersonalité便成为他品评作品的一个标准或者说是他创作的一个原则。根据福楼拜艺术的见地作者需要还给事物各自的其实面目来创作作品。小说家的态度应当和科学家一样是客观的。
人物评价
福楼拜在叙述方法上采用了「自由间接体」话语形式他不露痕迹地频繁变动各种叙述视点和叙述时态从而模糊了叙述人语言与人物语言的差别混淆了全聚焦叙述人的声音和内聚焦人物的声音。福楼拜绝顶巧妙地利用这种模棱两可的状态使得他可以用别人的语言为他自个说话既不完全受到牵连又不完全清白无辜。福楼拜是一个崇尚科学精神和客观精神的解剖师和心理学家。
——曾艳兵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福楼拜写作时就像在操作解剖刀。从他的手上看得出来就像个解剖师和生理学家。
——圣伯夫法国文学评论家
他倡导「作家隐匿」的写作原则。
——李健吾近代著名作家
福楼拜是法国19世纪最大的作家。
——古尔蒙Gourmont、法国后期象征主义诗坛的领袖
福楼拜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最大的小说家在塞克瑞Thackeray去世之后欧洲没有一位能出其右。
——散慈玻瑞Saint ury
福楼拜是左拉的一位自然主义兄弟。
——于斯曼法国小说家
神曲》是一部比较特殊的史诗,因为诗中叙述的是诗人自己想象中的经历。全诗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每部由三十三首“歌”组成,加上全书的序曲,总共有一百歌之多,计一万四千多行。
这部长诗采用的是中古时期所特有的梦幻文学形式,通过但丁的自叙描述了他在1300年复活节前的那个星期五凌晨,在一座黑暗的森林里迷了路。黎明时分,他来到一座洒满阳光的小山脚下。他正要登山,却被三只张牙舞爪的野兽(豹、狮、狼,象征*欲、强暴、贪婪),拦住了去路,情势十分危急。这时,古罗马时代的伟大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青年时期所爱恋的对象俾德丽采的嘱托前来搭救但丁,然后又作为他的向导带他游历了地狱和炼狱。
地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在狄斯城内,分成五层,分别收容一些异教徒的灵魂、好色之徒、犯饕餮罪者、贪婪挥霍者、生前动辄发怒的灵魂,这些人在这里受尽了各种煎熬。第二部分在狄斯城内,也分成三层,收容的都是罪孽深重的灵魂。第三部分是一个分成四层巨大的深井,其底部是个冰湖,凡生前有残杀亲人或各种背叛罪行的灵魂都给冻在湖里。
能够进入炼狱的,是那些生前的罪恶能够通过受罚而得到宽恕的灵魂。这里的刑罚不象地狱里的那样惨酷,并且带有一种赎罪的性质,因此灵魂们比较乐于接受。炼狱山共分七级,分别洗净傲慢、嫉妒、忿怒、怠慢、贪财、贪食、贪色七种人类大罪。灵魂在洗去一种罪过的同时,也就上升了一级,如此可逐步升向山顶。山顶上是一座地上乐园。维吉尔把但丁带到这里后就离开了,之后但丁就由俾德丽采前来引导了。他们经过了构成天堂的九重天之后,终于到达了上帝的面前。这时但丁大彻大悟,他的思想已与上帝的意念融洽无间。整篇史诗至此也就戛然而止了。
▲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芬奇镇。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最著名的巨匠,他不仅是一位天才的画家,并且是大数学家、科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是一位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他有着多方面的才能,对人类作出过多方面的贡献。他不仅会画画,雕塑,建筑房屋,还会发明武器,设计过世界上第一个飞行机、他又是一个医学家、音乐家和戏剧家,而且在物理学、地理学和植物学等其它科学的研究上也很有成就。他道德高尚,举止温雅,且体格健壮,力量过人,据说他一只手就能轻易地折断马蹄铁。他左右手都会写字、作画,他用左手写的字是反向的,人们只有在镜子里才能看懂。
“这是世界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右手;这副脸庞,只要见过一次,就永远离不开我们的记忆。”(《蒙娜丽莎》)“这是人类绘画的极品,这幅画的巨大成功致使以后的画家没人敢再涉足这个题材。”(《最后的晚餐》)“这是画家62岁时的自画像,寥寥数笔,就为后人留下了素描艺术史上的典范之作。”(《达芬奇自画像》)
在同时代的人看来,达芬奇就像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魔术师,有万能天才的美誉。在现代人眼中,令人惊异的是,他仅用十二幅完整的作品就奠定了最伟大的画家的地位。
人们一般认为,艺术不是科学。但是按照达芬奇的界定,艺术,尤其绘画,不但是一种科学,甚至是“所有科学之后”。
达芬奇既能发现事物表面迷人的美感,又不丧失物理学者与解剖学者的视角。他同时具有科学家的观察力与艺术家的表现力,是艺术史上第一位对人体和动物的比例做过系统研究的艺术家。他研究解剖长达40年之久,还亲自解剖了三十几具各种年龄的尸体。他不但熟悉人体外部的比例,而且了解人体的内部构造,因此笔下人物的比例、结构、动态都十分准确,无懈可击。这幅著名的人体解剖素描把完美的人体造型包含在一个圆形和正方形中,被认为是最成功的设想。
达芬奇对几何比例与构图十分着迷。《蒙娜丽莎》除了那永恒的神秘微笑外,还创造性地解决了半身肖像的构图问题。三个多世纪以来,西方那些卓越的半身像无一不受这幅画的影响。他还丰富和发展了前人的金字塔型构图,《岩间圣母》中群像以圣母的头部为顶点,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如金字塔般稳定而和谐。与其他作品一样,《最后的晚餐》以几何图形为基础设计画面,体现出数学的对称美。有人评价这幅画是科学与艺术成了婚,而哲学又在这种完美的结合上留下了亲吻。
达芬奇最大的艺术贡献是运用明暗法使平的画面呈现出空间感和立体感。在文艺复兴初期,画家一般都用线条来表现透视,单线平涂,色彩较单调。而达芬奇研究光影学,首创明暗渐进法,用光线和阴影的技巧来描绘人物、景致,使之呈现逼真的立体感。一直到印象派出现的几百年内,无人能够逾越达芬奇建立的三度空间绘画体系。由他首创的明暗法使这一时期的绘画为之一变,艺术史家普遍认为它是绘画艺术的一个转折点。他的艺术成就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米开朗其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从《最后的晚餐》起,西方绘画才真正进入了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
达芬奇画的人物像
达芬奇还进一步归纳整理了解剖、透视、明暗和构图等零碎的技法知识,并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审视。在他的《论绘画》手稿中,最初是想记录下对物理世界客观描述,但不久就转而注意到透视、比例、几何与光学,之后是解剖学与机械学,最后则是探索宇宙本身的机械功能问题。《论绘画》是后人从达芬奇十八本笔记中抽取出来编撰而成的,有人称它是整个艺术史上最珍贵的文献。
尽管有的时候,对科学的兴趣浓厚到使他不愿提笔作画,但绘画毕竟是他最初的事业。达芬奇就像研究别的学问一样,努力把绘画当成一种科学,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在同时代的人看来,达·芬奇就像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魔术师,有万能天才的美誉。在现代人眼中,令人惊异的是,他仅用十二幅完整的作品就奠定了最伟大的画家的地位。
人们一般认为,艺术不是科学。但是按照达芬奇的界定,艺术,尤其绘画,不但是一种科学,甚至是“所有科学之后”。
达芬奇既能发现事物表面迷人的美感,又不丧失物理学者与解剖学者的视角。他同时具有科学家的观察力与艺术家的表现力,是艺术史上第一位对人体和动物的比例做过系统研究的艺术家。他研究解剖长达40年之久,还亲自解剖了三十几具各种年龄的尸体。他不但熟悉人体外部的比例,而且了解人体的内部构造,因此笔下人物的比例、结构、动态都十分准确,无懈可击。这幅著名的人体解剖素描把完美的人体造型包含在一个圆形和正方形中,被认为是最成功的设想。
达芬奇对几何比例与构图十分着迷。《蒙娜丽莎》除了那永恒的神秘微笑外,还创造性地解决了半身肖像的构图问题。三个多世纪以来,西方那些卓越的半身像无一不受这幅画的影响。他还丰富和发展了前人的金字塔型构图,《岩间圣母》中群像以圣母的头部为顶点,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如金字塔般稳定而和谐。与其他作品一样,《最后的晚餐》以几何图形为基础设计画面,体现出数学的对称美。有人评价这幅画是科学与艺术成了婚,而哲学又在这种完美的结合上留下了亲吻。
达芬奇最大的艺术贡献是运用明暗法使平的画面呈现出空间感和立体感。在文艺复兴初期,画家一般都用线条来表现透视,单线平涂,色彩较单调。而达·芬奇研究光影学,首创明暗渐进法,用光线和阴影的技巧来描绘人物、景致,使之呈现逼真的立体感。一直到印象派出现的几百年内,无人能够逾越达·芬奇建立的三度空间绘画体系。由他首创的明暗法使这一时期的绘画为之一变,艺术史家普遍认为它是绘画艺术的一个转折点。他的艺术成就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米开朗其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从《最后的晚餐》起,西方绘画才真正进入了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
达芬奇还进一步归纳整理了解剖、透视、明暗和构图等零碎的技法知识,并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审视。在他的《论绘画》手稿中,最初是想记录下对物理世界客观描述,但不久就转而注意到透视、比例、几何与光学,之后是解剖学与机械学,最后则是探索宇宙本身的机械功能问题。《论绘画》是后人从达芬奇十八本笔记中抽取出来编撰而成的,有人称它是整个艺术史上最珍贵的文献。
尽管有的时候,对科学的兴趣浓厚到使他不愿提笔作画,但绘画毕竟是他最初的事业。达芬奇就像研究别的学问一样,努力把绘画当成一种科学,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
二、“宁愿在探索中失败”
《岩间圣母》
他已经画出了一幅足以同《最后的晚餐》相媲美的巨型壁画,但最后关头却因为一个低级错误毁于一旦。
他盼望着像鸟儿一样扇动起飞翔的翅膀,但片刻间就摔碎了飞行的梦想。他要雕塑世界上最大的前蹄腾空的铜马雕像,但由于浇铸方面的困难两年后不得不将其改成步行的姿势。
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期“巨人中的巨人”的达芬奇,在人类知识的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同时伴随着他的,也有鲜为人知的辛酸、磨难与失败。但是,他宁肯在探索中失败,也不愿无所用心,安然享乐生活。他一生都在实践着这种人生哲学。
在绘制可以与《最后的晚餐》相媲美的巨型壁画《安加利之战》时,他亲手研制新型颜料和外层涂油。壁画已经气势磅礴、栩栩如生地站在墙上,但墙上的涂料却迟迟不干,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试验自己配制的外层涂油,于是让助手抬来两个大火盆放在壁画下烘烤,结果油料被烤化了。他用两个火盆把八个月的辛劳毁于一旦。
在壁画变成五颜六色的小溪淌下来后不久,他又满不在乎地开始了飞行试验。51岁的达芬奇就像一个狂热的少年,把自制的巨鸟搬到山顶。年轻的学徒抓住巨鸟的木架向山下飞去,可没多远就跌落下来。这个飞行器是靠手臂与双腿的肌肉来驾驶的,不过他忽略了人体自身所无法克服的重量问题:鸟类用于飞行的肌肉要占全身重量的二分之一,而人却仅有五分之一。但是,如果对他飞行探索的失败过于苛求,就等于在责备用风筝引来闪电的富兰克林为什么没能发明电灯。当时,教会思想主宰着世人的一切观念。比如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地球是平的,而接近赤道的海洋一定热得像烧开的水。
他曾被任命为宫廷建筑师,雕塑世界上最大的骑士青铜雕像,设计中马的前蹄要腾空跃起。他用蜡像模型试验了无数次,工棚地上堆起十几厘米厚的残肢碎片。最困难的是,必须将重达10吨的金属溶液快速注入铸模中,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均匀的冷却问题。当时的技术条件显然无法支持这种设想。两年的期限到了,他无法使马站立起来,最后只好改成步行的姿势。在他死后100年,西班牙人继续尝试这一技法,才建立起一座马上骑士的纪念碑。
异想天开的灵感能让他抓住别人抓不住的东西,可他又常常半途而废。也许是为了追逐永远在飞的思想,他不得不时常停下手头的工作。当时羊毛纺织业在意大利很发达,而纺织作坊里最容易磨损的是织布针。他在笔记本上画满了各种磨针的机器,经过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最理想的一种。但是他随即产生了织布机的设想,于是又沉浸在织布机和滚珠轴承机的发明设计中。遗憾的是,这些设计图只是躺在了草稿纸上,最终没有变成机器,而他又转向了其它研究。
达芬奇的大多数著作和手稿都没有发表,直到他逝世后多年才被人们发现。科学史学家丹皮尔这样评论道:“如果他当初发表他的著作的话,科学本来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的。”
旷世奇才达芬奇为后人留下了充满智慧的财富。他那具有先知灼见的才华和永不满足的探索精神,在几个世纪之后看来,仍然令人叹为观止。
三、“阻碍我的只是时间不够”
达芬奇画的人物像
他怀有神灵般漫无边际的梦想,却只拥有凡人的生命和力量;他设想过千百个计划,但只完成了少数几个;他最大的抱负是发现一切、研究一切、创造一切,然而只有那些线条、色彩组成的艺术为他带来永恒的赞誉。
达芬奇的生命是一条没有走完的道路,路上洒满了未完成作品的零章碎页。他说:“我不曾被贪欲或懒散所阻挠,阻挠我的只是时间不够。”他想做工程师、军事家、音乐家、数学家、哲学家、建筑师,但世人认为他只是一名画出了永恒微笑的画家。
达芬奇曾以军事工程师、建筑师、画家、雕刻家和音乐师的身份为米兰公爵工作了十七年之久。他当时是最受欢迎的宫廷司仪官,负责组织宫廷节日庆典,独自担当了相当于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总导演、主持人、编剧、作曲、服装设计师和舞美设计师等多种角色。
从留给后人的十二幅绘画作品和七千多页手稿、设计图可见,达芬奇对科学的兴趣要比对绘画大得多。他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决不亚于他的艺术成就。
在天文学方面,他观察天体,曾作出“太阳是不动的”结论,早在哥白尼之前就否定了地球中心说,并幻想过如何去利用太阳能。他认为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辉。
在物理学方面,他发现了液体压力,提出了连通器设想,还发展了杠杆原理,推导出作用力与臂长的关系。他关于物体惯性的描述后来为伽利略的实验所证明。他还否定了制造“永动机”的可能性。
达芬奇对解剖学和生理学十分着迷。他研究解剖最初是为了让艺术造型更加准确,后来却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他在解剖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一套图解,这种样式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着。他最先采用蜡来表现人脑的内部结构,是设想采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的第一人,他甚至绘制过婴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图。达芬奇研究过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发现心脏有四个腔,并画出了心脏瓣膜,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幅有关动脉硬化的解剖图。
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还涉及到军事和机械领域,他设计了飞行机械、直升机、降落伞、机枪、坦克、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起重机、纺车、机床、冲床、自行车等等。他在数学和水利工程领域等方面也作出过重大贡献。
达芬奇还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坚信科学,常常流露出对宗教的怀疑和厌倦。他曾写道:真理只有一个,它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他提出以自然造化为师,鼓励人们向大自然学习。他认为认识起源于实践,知识的获得是依靠直接的观察和经验。他的实验工作方法经伽利略从实践上加以发展,后来由英国哲学家培根从理论上予以总结,成为近代自然科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为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的发明创造开辟了道路。
艺术史家曾评论说:只有一个达芬奇走在时代之前,他是包罗万象、精湛无比的天才,永不满足的孤独的探险家;他的思索的触角远远超越了他的时代,有的竟然能够和我们的时代会合。
后人对达芬奇研究想法的实践
之所以说是对达芬奇“研究想法”的实践,是因为在其所处的年代,达芬奇的研究只能体停留在“想法”阶段,没办法前进到“成果”阶段。但他的一些想法已被现代人成功的实现了。
一、达芬奇“设计”降落伞 英一男子成功仿制
南非报章28日报道,一名英国男子使用按照15世纪发明家达芬奇设计草图制造的降落伞,在空中下降2120米的高度,证明这款金字塔形的降落装置运作良好。降落伞在空中缓慢飘落,直至900米高度,他割断与降落伞的联系,用现代降落伞完成着陆的动作。他表示,虽然使用15世纪发明家设计的降落装置可以安全降落,但他无法操作它来准确选择着陆点。
达芬奇1485年设计的降落伞草图,过去从未有人照此做出实物,因为专家怀疑它的可行性。降落伞由油布、绳索和6根1米长的木棍组成,重量达到180公斤。
二、挪威建成达芬奇设计的桥
10月31日,在北欧的寒风细雨中,挪威王后和500多名各界来宾为一座造型独特的大桥剪彩。直升机在人们头顶盘旋,起重机缓缓掀起了足有48万平方英尺的白布,一座100米长、8米高的木桥展现在大家面前,三个浅色的木拱如同三只被射手用力向后拉的硬弓,牢牢地支撑着桥身。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座桥的设计者竟是500年前的达芬奇。也正因如此,桥被命名为“蒙娜丽莎”。
1502年,达芬奇为土耳其横跨两大洲的伊斯坦布尔市绘制了一幅美妙绝伦的拱形桥设计草图。该桥长346米,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如果能建成,它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桥。但土耳其苏丹却拒绝建造此桥,他认为该工程难度太大、造价太高。于是,这座桥在图纸上呆了500年。
1995年,挪威艺术家韦比约恩·桑德因一次偶然的机遇见到了这张设计草图。他回忆说:“我第一次见到她,就被她精美的造型征服了。她是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结合。”桑德通过种种努力,终于使挪威公路管理局相信,达芬奇设计该桥的原理完全成立,这座桥是可以被造出来的。经过一翻考察,建桥地点被确定为挪威首都奥斯陆以南30多公里的奥斯,正好毗邻从斯德哥尔摩到奥斯陆的欧洲18号公路。
目前落成的这座步行桥,共耗资136万美元,除扶手使用了不锈钢之外,完全采用木料建造。其实,达芬奇当年的设计是用石头作材料,但是挪威人觉得石头太贵了,所以将建桥的材料改为木料。
据悉,这是达芬奇的建筑设计首次被付诸实施,这个设计在美学和设计学上都是经典的范例。桑德自豪地说:“5个世纪前,人们认为这座桥不可能建起来,但我们把它建起来了。我们成功地证明了达芬奇设计该桥的原理是可行的。”桑德说他还有一个梦想,“我们要在全世界推广这种桥,让每个大陆都架起‘蒙娜丽沙桥’”。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出生于英格兰中部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代曾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接触过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后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莎士比亚幼年时,常有著名剧团来乡间巡回演出,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1585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去伦敦,先在剧院打杂,后来当上一名演员,进而改编和编写剧本。莎士比亚除了参加演出和编剧,还广泛接触社会,常常随剧团出入宫廷或来到乡间。这些经历扩大了他的视野,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又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这一时期,他写的历史剧包括《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和《 亨利五世 》(1599)等9部。剧本的基本主题是拥护中央王权,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比如,《亨利四世》展现的是国内局势动荡的画面,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叛国王,但叛乱最终被平息;王太子早先生活放荡,后来认识错误,在平定内乱中立下战功。剧作中,历史事实和艺术虚构达到高度统一。人物形象中以福斯塔夫最为生动,此人自私、懒惰、畏缩,却又机警、灵巧、乐观,令人忍俊不禁。
这一时期创作的喜剧包括诗意盎然的《仲夏夜之梦》(1596)、扬善惩恶的《威尼斯商人》(1597)、反映市民生活风俗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宣扬贞洁爱情的《无事生非》(1599)和歌颂爱情又探讨人性的《第十二夜》(1600)等10部。这些剧本基本主题是爱情、婚姻和友谊,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与此同时,他还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等悲剧3部,作品虽然有哀怨的一面,但是基本精神与喜剧同。莎士比亚还写有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和154首十四行诗。
17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与詹姆士一世政权交替,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丑恶日益暴露。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走向成熟,人文主义理想同社会现实发生激烈碰撞。他痛感理想难以实现,创作由早期的赞美人文主义理想转变为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时期(1601—1607),又称悲剧时期。他写出了《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和《雅典的泰门》(1607)等著名悲剧。《奥瑟罗》中出身贵族的苔丝狄蒙娜不顾父亲和社会的反对,与摩尔人奥瑟罗私下结婚,表现了反对种族偏见的主题,而导致他们悲剧的原因不仅是奥瑟罗的嫉妒,而且是以伊阿古为代表的邪恶势力的强大。奥瑟罗临死前的清醒,包含着人类理性的胜利。《李尔王》中展现的则是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李尔王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人公从具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变成了一无所有、无家可归的老人,人物命运和性格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具特色。《麦克白》中,一位英雄人物由于内在的野心和外部的唆使,成为个人野心家和暴君。其悲剧意义在于,个人野心和利己主义可以毁灭一个原本并非邪恶的人物。总体而言,这些悲剧对封建贵族的腐朽衰败、利己主义的骇人听闻、金钱关系的罪恶和劳动人民的疾苦,作了深入的揭露;风格上,浪漫欢乐的气氛减少,忧郁悲愤的情调增加,形象更丰满,语言更纯熟。
1608年以后,莎士比亚进入创作的最后时期。这时的莎士比亚已看到人文主义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便从写悲剧转而为写传奇剧,从揭露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转向写梦幻世界。因此,这一时期又称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时期。这时期,他的作品往往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作品贯串着宽恕、和解的精神,没有前期的欢乐,也没有中期的阴郁,而是充满美丽的生活幻想,浪漫情调浓郁。《暴风雨》(1611)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风格,被称为“用诗歌写的遗嘱”。此外,他还写有《辛白林》和《冬天的故事》等3部传奇剧和历史剧《亨利八世》。
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他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马克思、恩格斯将莎士比亚推崇为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提出戏剧创作应该更加“莎士比亚化”。这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象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2009年1月第25卷 第1
期
JournalofSichu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
Jan,2009Vol25 No1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神性自然观的生态伦理价值
鲁春芳
(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15)
提 要:虽然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对自然形象的选取和艺术表达的方式各异,但自然的意识都深深扎根于他们的诗篇,也深刻地渗入了他们的诗歌创作理念。他们的诗歌反映着一种与现代生态批评理念相契合的诗学主张,主张以艺术的形式真实再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重新给自然以神性的尊严,由此构画出人类与诗意自然和谐共生感人画卷。
关键词:英国浪漫主义;神性自然;生态伦理
中图分类号:I5611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9)01-0035-05
TheEcologicalEthicsintheNatureofEnglishRomanticPoets
LUChun-fang
Abstract:NatureconcernisdeeplyrootedinthepoetryofnearlyalltheEnglishromanticpoetsandprofoundlyexpressedintheirpoeticideadespiteoftheirdifferentnatureimagesanddifferentartisticformsTheyemphasizethenon-instrumentalvalueofnature,
affirmtheinherentpurposeofbiologicalcommunityandadvocaterespectforlifeandnatureThese
thoughtsjustaccordwithmodernecologicalethics
Keywords:TheEnglishromanticism;divineNature;ecologicalethics
拜0[2]。
英国浪漫主义的神性自然是对工业革命以来的科学理性的拒斥,但它既不等同于基督教观念中的自然,也不是简单回归古代文化中万物有灵的自然,而是一种新型的自然思想,它在大自然的形象里渗透着朴素的美德,使之与人的心灵形成共震和感应,启迪着资本主义金钱关系所异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HelmutJSchneider在其5论自然6一文中写到:浪漫派作家都想减轻人从自然中的
[3]
异化。事实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是从自然中发现了理性
一、神性自然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共同的自然观 神性自然(divineNature¹)一词是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自然观的概括,与华兹华斯/崇高景物0(highobjects)同义:华兹华斯称大自然是/博大的灵魂,永生的思想0,其中蕴含着/无所不在的宇宙精神和智慧(wisdomandspiritoftheun-iverse)0(5自然景物的影响6)。神性自然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理念最富有魅力的特征。英国浪漫主义诗学有其明确的诗歌主张,但在这些诗人的诗歌创作中还蕴含着更丰富的诗歌主张,我们或可以称之为/隐性的诗学思想0,它的内容主要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这一关系的最重要特征是从泛神论的出发点体察大自然的神性(thedivinityofnature),正如国内学者在评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时指出的那样:/华兹华斯的泛神信念则是将上帝引入到所有存在物,将超出经验世界之外的绝对价值引入世俗世界中,使世俗世界充满神性的辉映,获得神性的终极依靠与终极关怀,因而改变了生存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目的性。自然或卑微之物就在神光的普照中而拥有神性。0[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在许多诗歌中都热烈表达了神性自然的意识:科勒律治在其诗歌中也表达了/上帝与自然合一(divineu-nity)0的观点,在5致自然6中,宣称上帝蕴涵于自然之中,自然是唯一上帝。对自然的敬畏便是对神的虔诚。雪莱也曾把上帝看成/一个温文尔雅、高贵威严的人,他临危不惧,处变不惊,有着自然、朴素的思想习惯,深受其信徒的爱戴与崇
主义所摒弃的、整个社会却视而不见的最重要的积极因素,那就是自然之灵性。因为自然万物是/博大的灵魂,永生的思想0,那么这些/博大的灵魂0当中所蕴含的灵性则是相通的,人类作为自然界中平等的一员理应分享这一灵性,从而真正和自然融为一体,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神性自然赋予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自然观以完美的色调,使理性时代人类灰色的精神世界再次变得五彩斑斓。神性自然首先表现为诗人对自然所引发的诗情的强调,乃如华兹华斯的/自然
/Nature0一词是华兹华斯或自始至终的中心词:/ONature!Thouhastfed/Myloftyspecu-lations;0(BookSecond,Line463-462)/For,I,pedupinNatureslap,waseven/AsaspoildChild;(BookThird,Line358-359)0等充分证明了华氏的神性自然观,所有的自然景物在诗人心中永远都是大写的、神圣的、崇高的、更是值得尊重的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
¹
流露说(spontaneousoverflow)0。
华兹华斯在5序言6中曾两次提到/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0,这种/强烈情感0便是英国乡村劳动人民的典型情感,它纯朴、自然,祛除了文明社会中一切虚饰与矫揉造作,因此,华兹华斯更倾向于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为诗歌创作题材:
/我们一般都选择微贱的乡村田园生活作为题材,因为在这里人们心中的基本情感找着了更好的土壤,以便能够达到成熟的境地,少受束缚,并且说出一种更纯朴和有力的语言;因为在这种生活条件下,我们的各种基本情感共存于一种更加单纯的状态中,因此,可供更准确的思考,更有力度的交流;由于乡村生活方式产生于那些基本情感,产生于乡村职业的基本特征,所以更容易理解;也更加持久;最后,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情感总是和美好而永恒的自然形式联系在一起的。0[4]
这里人与/自然0的交流之间并非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情感交融的,用布莱尔的话说,/人类的普遍情感必定是自然的情感,惟其自然,才是恰当的0[5]104。这正是浪漫主义诗歌超越古典主义局限的核心观点,因为古典主义作家过多地强调了文学艺术/工于优美和高雅0[5]104,而浪漫主义诗人则强调/自然0地表达情感,力求展示自然状态的个人情感,揭示自然状态的人性的创作主张在一个人性日渐异化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华兹华斯权衡诗歌的最重要的标准是-自然,而他所说的自然则有着三重原始主义涵义:自然是人性的最小公分母;它最可信地表现在-按照自然生活即处于原始的文化环境尤其是乡野环境;它主要包括质朴的思想感情以及用言语表达情感时那种自然的、-不做作的方式。0[5]105
华兹华斯的诗歌主张得到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广泛的认同和发展。柯勒律治认同华兹华斯/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0的主张,但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提炼和增补。他认为,情感不仅来源于自然状态的人和生活,而且来源于/作诗这一活动本身,,一种不寻常的兴奋状态0[6],具体说,就是诗人的创作激情,这种激情是由诗人的心灵迸发出来的,因而也属于自然的流露。拜伦则更加直白地说:/它(诗歌)不时以一种狂怒侵袭着我,,如果我不动笔倾诉我的内心,我就会发疯。0而雪莱也认为:/在创作时,人们的心境宛若一团行将熄灭的炭火,有些不可见的势力,像变化无常的风,煽起它一瞬间的火焰;这种势力是内发的,,0[7]538可见,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看来,诗歌中情感既来源于最贴近大自然的纯朴民众,又直接来源于诗人心灵中孕育创作激情,这两种情感都绝非外在强加的,而是最贴近自然和人性的真情实感。
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自然与人情感的互渗关系做出诗歌理论提升的是柯勒律治,他认为那就是诗歌的想象:
/理想中的完美诗人能将人的全部身心都调动起来,,他身上散发出统一性的色调和精神,能借助于那种善
于综合的神奇力量,使它们彼此混合或(仿佛是)融化为一体。这种力量我们专门用了-想象这个名字来称呼,它,,能使对立的、不调和的性质达到平衡或变得和谐,,0[8]
柯勒律治把想像看作诗歌的本质,这与拜伦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拜伦说,/诗歌是想象的岩浆,喷发出来可以避免地震0。而雪莱则把想像这一诗歌的本质赋以更伟大的蕴含,他从哲学的高度谈论诗歌的想像,认为正是想像所具有的超强的创造和整合能力,诗人才浑然忘我于永恒、无限、太一之中。/在他的概念中,无所谓时间,空间和数量。表示时间的不同,人称的差异、空间的悬殊等的语法形式,应用于最高级的诗中,都可以灵活应用,而丝毫无损于诗本身;,,0[7]539
被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先驱的布莱克实际上在哲学的高度上成为雪莱诗论的先声,他提出关于自然与想像或灵视的理论早在5没有自然宗教6、5一切宗教皆为一体6中就有清楚的表达:/诗的或曰创造的才赋(poeticgenius))))想象)))是创世前永恒世界和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中生命的源泉和内在动力,因此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滥觞和生命力。0他在5书信集6(1799年8月23日)中这样写到:/,,一个富有想象力人的眼里,自然就是想象力本身。0[9]在5天堂与地狱的婚姻6等作品中,他把/诗性才思0称作/第一原理0,其他一切道理/不过是衍生而来0。他把想像这一激情的、自然的力量作为文艺创作的源泉和人类生活的原动力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布莱克的观点实际上正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本质论表述,它整合了主体与客体、情感与具象、流动与固定等多种要素完成了这一具象化;/布莱克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没有凭空建筑海市蜃楼,而是在一种理性的深邃思考中面对一切。0[10]在充满激情与理性的呼喊、预言、警告之间,我们听到了一种熟悉的声音,诉说着经验和经验的代价。正是在布莱克的这一创作理念的基础上,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才冲破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获得精神的自由、想像力的解放,从而使回归诗意自然成了浪漫主义诗人的最高价值追求。浪漫主义诗人视自然为人性的自然、神性的自然。诗人的目光超越一切湖光山色而直接探入大自然所蕴涵的/宇宙精神0,并将人的思想感情与它紧密地联系起来,使自然景物既渗透着神性又体现着鲜明的人性色彩。浪漫主义诗人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在/自然0的境界里找到了终极归宿,其深层不但蕴涵了释放人的非理性内容的潜在欲望,而且蕴涵着诗人们对人的处境及命运与前途的理性思考,这种思考是一种深层伦理标准的思考,而这种关于人与自然伦理标准的思考又恰恰吻合了当今生态危机时代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价值标准,也由此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二、和谐共生的意识辉映着现代生态伦理思想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在工业化加速发展和理性主
义主导地位不断攀升的背景下,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应运而生。英国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促成了人类中心主义急剧膨胀,人类以机械论而非有机论来认识世界,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完全沦为人类用来满足无限膨胀的私欲的工具。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在机械论和理性主义的强大氛围中,反其道而行之,运用自然的有机整体论指导自己的诗歌创作,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复归人类精神家园的崭新/自然观0。这不仅是对长期以来在西方社会思想阵地占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有力反驳,更重要的是,他们以力挽狂澜,试图维系自然生态平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健康生存方式和/诗意的栖息0环境为己任,用诗的语言描绘自然的图景,书写大地的心声,倡导和谐共生,关注人类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把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理解为一般山水诗人的消极避世、矫揉造作或无病呻吟之作是完全错误的,而仅仅从传统意义上将其理解为描绘自然风景借以抒发个人情感,展示内心灵魂之举也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公正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就必须认真探索这些诗歌对大自然的深刻思考,而这又使我们发现这些产生于人类工业革命之初的自然思想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之间存在着某些契合,使我们发现浪漫主义诗歌理念本身包含了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以诗歌的韵律在书写着他们对大地和生物圈/共同体0的敬畏与责任,用朴素的语言描述着生态家园当中的成员:路旁摇曳的水仙,林中高歌的云雀,汹涌澎湃的大海,低沉蜿蜒的溪流,加上纯洁可爱的孩童,朴实无华的乡民,这一切都诗意地栖息于大自然的怀抱,构成了最富生命力的和谐乐章。同时,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严肃的、理性的,他们的诗中蕴含的不仅是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怀,更重要的是诗人强烈的道德责任意识,是诗人对时代伦理强音的回应。浪漫主义诗人强调个人情感,但这种个人情感绝非狭隘的个人主义情感,而是与普遍情感相一致的情感。他们勇挑重担,试图运用诗歌载体呈现自然生态系统的美与和谐,`唤起人们内心对这种美与和谐的共鸣,警醒他们沉睡的、被压抑的审美意识和普遍情感,挖掘出埋藏在功利与污浊背后的人类美好天性。
从同一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利奥波德于1940年代提出的/大地伦理0便表达了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自然观相近的观点。他认为伦理学演化的一个必然趋势就是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拓展到协调人与土地以及生存在土地上的其它物种之间的关系,因此伦理所涉及到道德/共同体0的范围也由人群的集合体扩大到/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者把它们概括起来:土地0[11]204。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和理性主义不断加重着人的贪婪与狂妄,他总是以自然的掌控者和征服者自居,把自然界中的其他成员和全部自然资源当作为自身谋利益的工具。/大地伦理0恰恰是对这一理念的直接反驳,它/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
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0
[11]205
。它把生态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作为价值判断
的最高标准,/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0
[11]224-225
/大地伦理0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去掉人类
中心主义,它认为人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具有任何特权,只有当他的利益和要求与生态共同体的最高价值相吻合时,它的自身利益才能得到尊重。
著名环境伦理学专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也表达了相同的观察与思考,他把对自然价值的评价视为环境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他对自然价值的类型进行了精细的划分,但又从总体上分为两大类:工具性价值和非工具性价值。所谓/工具性0和/非工具性0都是相对于人来说的。非工具性价值是指自然在与人无涉的情况下具有自身的意义和功能,这些意义和功能是客观的,由自然万物和生态系统自身的属性所决定,独立于人的参与和评价而存在。它集中体现在生命支撑价值上,也就是自然界对生态系统内所有的生命都具有支撑和承载的价值。罗尔斯顿用理论化的语言表达了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类似的自然观:/大自然是一个进化的生态系统,人类只是一个后来的加入者;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价值在人类出现以前就早已各就其位。大自然是一个客观的价值承载者,,在自然的演化过程中,人类的出现也许是一个最有价值的事件,但如果以为是我们的出现才使得其他事物变得有价值,那就未免对生态学太无知且太狭隘了。0
[12]4-5
显然作为/后来加入者0的人类,与英国浪
漫主义诗学所谓/自然界中平等的一员0是完全相同的。
罗尔斯顿对于自然的工具价值的考察,表达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他的模式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自然理念是完全相同的。罗尔斯顿把工具性价值分为三种:11通过人化自然形成的自然价值;21通过自然化人形成的自然价值;31通过体验和感受自然形成的自然价值。第一种指人/对自然界的资源性利用,即我们对自然物的有目的性开发利用,创造了价值0[12]38;第二种主要指自然对人的供给、培育、塑造和教化作用;第三种指人通过融入自然,在切身感受、体味自然的过程当中形成的对自然的价值认识,包括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宗教价值等。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它不否认自然对人的功用,但绝不把这种有限范围内的工具价值夸大为自然的全部价值,因为那是人类自欺欺人的错误观念。同时,它强调自然的非工具价值才是其他一切价值的依托,是客观的终极价值,并不因人的认识、干预和评价而受损伤或发生改变。人类所能认识到的自然的价值是限定在人的认识视野范围内的那部分价值,或者说是经人的体验和经验筛选过的价值,远非自然价值的全部。自然价值的存在并不因这种认识上的限制受到影响。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观反驳和批判了人本主义的自然价值观,他象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那样,试图唤起人们
对大自然的敬畏,唤醒人们的神性自然意识,督促人们自觉承担起对大自然的道德义务。
三、神性自然观蕴含了/深层生态学0理论潜质
/深层生态学0(deepecology)是当今西方生态伦理学领域一个较新但极具影响力的概念,它由挪威生态哲学家阿伦#奈斯于1973年在5浅层与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6一文中首先提出。深层生态学的核心观点在于它的整体主义价值观。一方面,它认同许多生态伦理学派所持有的观点,即从有机整体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看作生态系统中普通的一员,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另一方面,它对/人的存在0有更深入的认识,强调以生态学原则全面指导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信仰方面的改革和进步,大大拓宽了
[13]156生态整体主义的价值视野。深层生态学提出了/自我实
独立的风光,增添了/更为深远的遗世独立的意味。0
[16]
足
见其心灵与自然景物的贴近。在诗人眼里,这里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都是生命的载体,都充满了灵性,享有同人类平等的尊严。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自身已经融入周围的一切,达到了物我交融,与大自然和谐一致,自身已成为这生态圈中的普通一员,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自我认同。
济慈在他的5秋赋6、5夜莺颂6、5蝈蝈和蟋蟀6等诗篇中对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都给予了充分的表现,既展示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在自然中放大了的/自我实现0和/自我认同0。
从有机整体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看,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自然观恰恰契合了这种深层生态意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将/自然0作为自身的主题,把申述浪漫主义/自然观0当作诗歌创作的灵魂,就在于诗人认识到了自然存在自身的价值。浪漫主义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自然最本质的价值,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约翰#拉斯金在他的5现代画家6这样写到:/华兹华斯在洞察自然方面是楷模0/在认识自然的深度和本质上他是所有现代诗人中最具敏锐目光的0;
[17]
现0和/生态中心平等0两条最高准则。/自我0绝非西方传统意义上的与自然分离的个体自我,强调个人需求和利益的满足的自我,而是指/形而上的自我0,也可以称为/生态自我0,它不是指具体某一个人,而是囊括整个人类,还包括自然生态圈内的万物:动植物、山川、河流、土壤、大海等。这个/自我实现0要求人类不断扩大自我认同范围,以致扩大到整个生态共同体,这样,人与自然万物的疏离感也会因此逐渐缩小,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生态中心平等0准则强调的是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平等的一员而存在,没有特殊身份,也没有特殊权利。两条准则紧密相关,/生态中心平等0就是要不断扩大与自然的认同,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实现。深层生态学彻底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并谋求实现/生物圈的核心民主0[14]。它所坚持的两条最高准则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均能找到原型,诗人把大自然中栖息的万物看作与自身平等的成员,把大自然看作万物共生共存的理想家园,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不断压缩个体的/小我0,放大生态的/大我0,并亲身实践着他们对自然的认同。
柯勒律治无疑最热心于从神性自然的角度表现自然,这使他的诗歌实际上具有对/生态自我实现0和/生态中心平等0的喻蕴。即使在某些抒发政治情怀的诗中,也能自然流露出/一切自然亲情的联系0,它随着这些流畅的诗句缓缓溢出:,,这里是大海,/朦胧晦冥,那边庄严的山坡/像巨大的剧场,它肥沃的土地/滋养着英国榆树,它像是朋友)))
/与心智神交,并赋予我的心智/更强的脉搏和欢快活
[15]
然而他们又是不幸的,因为在他
们生活的时代,更多的人表现出对这一终极价值惊人的无知,并沉浸在这种无知的沾沾自喜中,肆意破坏着自然的生态和谐。他们的伤痛是世间浑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伤痛。这种伤痛来自于他们的先知先觉,来源于诗人的敏感与真诚,来源于诗人最珍贵的良心。但正是这种伤痛成就了18~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那些不朽的诗篇,因为只有拥有基本良知的艺术家才能创造出不朽的作品。如果说罗尔斯顿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自然的终极价值,那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则是用诗歌的语言把自然的终极价值娓娓道来,渗透到读者最真挚的情感中,并将这种情感扩散开来,形成人类普遍情感。用这种情感去引领道德,则必然让自然主义的自然价值观遍地开花,也必然让基督教倡导的人类中心主义寿终正寝。这是浪漫主义诗人进行自然诗创作的深层动机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倘使今日他们的诗作能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生态圈的敬重和对它无私馈赠的感激,那么诗人的良苦用心也许会得到莫大的安慰。参考文献:
[1]易晓明华兹华斯与泛神论[J]国外文学,2000(2):
66
[2]江枫雪莱全集(5)[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305
[3]HelmutJSchneider1Nature,MarshallBrown,TheCam-pidgeHistoryofLiteraryCriticism,Volum5Romanticism[C]CampidgeUniversityPress,2000:92
[4]WMMerchant1WordsworthPoetryandProse[C]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pidgeMassachusetts,1963:222
跃的思想!诗中的/露珠0、/大海0、/山坡0、/土地0、/榆
树0、/茅屋0,这一切在柯勒律治眼里,多么亲切,/像是朋友0。这种情感本身就反映了诗人从内心已经把自然界中的存在物当成与自身平等成员了,这些成员平等地分享着自然的博爱与神圣,并对自然赋予的这份和谐美心存感激。
华兹华斯5丁登寺6中的诗句:/这里的清流,以内河的喁喁低语/从山泉奔注而下。我再次看到/两岸高峻峥嵘的伟崖峭壁,
/把地面景物连接于静穆的天穹,
/给这片遗世
[5]MHApams1TheMirrorandtheLamp:RomanticTheory
andtheCriticalTradition[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53
[6]SamuelTaylorColeridge1BiographiaLiteraria,VolumeÒ:
55-56[C]//MHApams1TheMirrorandtheLamp:RomanticTheoryandtheCriticalTradition[M]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53:122
[7]PercyByssheShelly1ADefenseofPoetry[C]//Hazard
Adams&LeroySearle1CriticalTheorySincePlato(ThirdEditon)[C]BeijingUniversityPress,2006:538[8]SamuelTaylorColeridge1BiographiaLiteraria(1817)(ed
JShawcross)
Oxford:
OxfordUniversityPress,1907,
fromRo-Routledge,
Londonand
CoupeLaurence,TheGreenStudiesReader:manticismtoEcocriticism[C]NewYork,2000:21
[9]WilliamBlake1NatureasImagination,Blakesletterto
theRevdDrTrusler)23August1799,
inCompleteWri-t
收稿日期:2008-09-12
ings(edGeoffreyKeynes),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25;Coupe,LaurenceTheGreenStudiesRead-er:
fromRomanticismtoEcocriticism[C]Routledge,LondonandNewYork,2000:16
[10]聂珍钊等1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M]1武汉:华中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66
[11]AldoLeopold1ASandCountyAlmanac[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49
[12]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1
New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3]李培超伦理拓展注意的颠覆[M]长沙:湖南大学出
版社,2004:156
[14]RoderickFNash1TheRightsofNature:AHistoryofEn-vironmentEthics[M]UniversityofWisconsinPress2001:46
[15]柯勒律治孤独中的忧虑[C]//玛里琳#巴特勒1浪
漫派、叛逆者及反动派1黄梅、陆建德,译1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136[16]TheNortonAnthologyofEnglishLiterature)
Company,2006:1491-1492[17]JohnRuskin1ModernPainterÑ,
cology[M]Routledge,1991:8
(London,1843),pt
Ò,sec
中文名称: 达·芬奇
性别: 男
生卒年: 1452-1519
国别: 意大利
生平文件:
达·芬奇
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赞誉他都当之无愧。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诞生在意大利芬奇镇附近的安基亚诺村,芬奇镇靠近佛罗伦萨。达·芬奇是非婚生子,他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庄里度过的。孩提时代的达·芬奇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学会弹琵琶,他的即兴演唱,不论歌词还是曲调,都让人惊叹。他尤其喜爱绘画,常为邻里们作画,有“绘画神童”的美称。达·芬奇的家庭是当时佛罗伦萨有名的望族,父亲皮埃罗希望达·芬奇象自己一样当律师,可后来由于发生了一件事情而使皮埃罗改变了想法,决定让小芬奇学画。当时,皮埃罗受一位农民的委托,要画一幅盾面画。他听说儿子会画画,想试试儿子的画艺,便将这任务交给了小芬奇。小芬奇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画成了一个骇人的妖怪。这妖怪长着火球般的眼睛,张着血盆大口,鼻孔中喷出火焰和毒气,样子十分的恐怖。作品完成后,小芬奇请父亲来到他的房间。他把窗遮去一半,将画架竖在光线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皮埃罗刚走进房间时,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面目狰狞的怪物,吓得大叫起来。小芬奇则笑着对父亲说:“请您拿去吧,这就是它该产生的效果。”皮埃罗从此确信儿子有绘画天赋,便将小芬奇送往佛罗伦萨,师从著名的艺术家委罗基奥,开始系统地学习造型艺术。此时的达·芬奇只有14岁。委罗基奥的画舫是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艺术中心,经常有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这里聚会,讨论学术问题。达·芬奇在这里结实了一大批知名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科学家,开始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 达·芬奇在20岁时已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用画笔和雕刻刀去表现大自然和现实生活的真、善、美,热情歌颂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达·芬奇并不满足他的这些才干,他要掌握人类思想的各个领域。他眼光独到,做事干练,具有艺术的灵魂。有一次,他在山里迷了路,走到了一个漆黑的山洞前。他在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突然产生了两种情绪——害怕和渴望:对漆黑的洞穴感到害怕,又想看看其中是否会有什么怪异的东西。”他一生都被这两种情绪所羁束——对生活之不可知或无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这个神秘之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加以研究,解释其含义,描绘其壮观。他很早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研究者、一个教师、尤其是一个艺术家。
达·芬奇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的眼光与科学知识水平超越了他的时代。
在文艺复兴早期,人们盲目地接受传统观念,崇拜古代权威和古典著作。人们学习科学知识也只是学习象《圣经》一样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只相信文字记载。达·芬奇反对经院哲学家们把过去的教义和言论作为知识基础,他鼓励人们向大自然学习,到自然界中寻求知识和真理。他认为知识起源于实践,只有从实践出发,通过实践去探索科学的奥秘。他说“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实践应以好的理论为基础”。达·芬奇提出并掌握了这种先进的科学方法,采用这种科学方法去进行科学研究,在自然科学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这一方法,后来得到了伽利略的发展,并由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最基本方法。 达·芬奇坚信科学,他对宗教感到厌恶,抨击天主教为“一个贩卖欺骗的店铺”。他说:“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达·芬奇的实验工作方法为后来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的发明创造开辟了道路。
在天文学上,达·芬奇对传统的“地球中心说”持否定的观点。他认为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颗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太阳本身是不运动的。达·芬奇还认为月亮自身并不发光,他只是反射太阳的光辉。他的这些观点的提出早于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甚至在当时,达·芬奇就幻想利用太阳能了。
在物理学方面, 达·芬奇重新发现了液体压力的概念,提出了连通器原理。他指出:在连通器内,同一液体的液面高度是相同的,不同液体的液面高度不同,液体的高度与密度成反比。他发现了惯性原理,后来为伽利略的实验所证明。他认为一个抛射体最初是沿倾斜的直线上升,在引力和冲力的混合作用下作曲线位移,最后冲力耗尽,在引力的作用下作垂直下落运动。他的这一发现使亚里士多德的落体学说产生了动摇。他发展了杠杆原理,除推导出作用力与臂长关系外,还算出了速度与臂长的关系。他指出了“永动机”作为能源的不可能性。达·芬奇还预示了物质的原子原理,形象生动的描述了原子能的威力:“那东西将从地底下爆起,……使人在无声的气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彻底毁坏,看起来在空中似乎有破坏力。” 达·芬奇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他掌握了人体解剖知识,从解剖学入手,研究了生理学和医学。他最先采用蜡来表现人脑的内部结构,也是设想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的第一人。他发现了血液的功能,认为血液对人体起着新陈代谢的作用。他说血液不断的改造全身,把养料带到身体需要的各个部分,再把体内废物带走。达·芬奇研究过心脏,他发现心脏有四个腔,并画出了心脏瓣膜。他认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动脉硬化,而产生动脉硬化的原因是缺乏运动。后来,英国的威廉.哈维证实和发展了达·芬奇的这些生理学成果。 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还涉及到军事和机械方面,他发明了飞行机械、直升飞机、降落伞、机关枪、手榴弹、坦克车、潜水艇、双层船 壳战舰、起重机等等。他还在数学领域和水利工程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可以说,达·芬奇的研究涉及到自然科学的每一部门,他的思想和才能深入到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全面发展的学者。 但是达·芬奇的大多数著作和手稿都没有发表,直到他逝世后多年才被世人所发现。科学史家丹皮尔这样评论达·芬奇,“如果他当初发表他的著作的话,科学本来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 说到艺术创作,在文艺复兴时期当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成就最高。他们的艺术成就达到了西方造型艺术继古希腊之后的第二次高峰,仅绘画而言,则达到了欧洲的第一次高峰。其中尤以达·芬奇最为突出,恩格斯称他是巨人中的巨人。在艺术创作方面,达·芬奇解决了造型艺术三个领域——建筑、雕刻、绘画中的重大课题:1、解决了纪念性中央圆屋顶建筑物设计和理想城市的规划问题;2、完成了15世纪以来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骑马纪念碑雕像的课题;3、解决了当时绘画中两个重要领域--纪念性壁画和祭坛画的问题。达·芬奇的艺术作品不仅象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以思考指导创作,从自然界中观察和选择美的部分加以表现。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达·芬奇比之文艺复兴时期中的任何一人,有更多的、领域更广的幻想。他思想深邃、博学多才。他怀着永无休止的探索精神去研究自然和人生的一切奥秘,他把艺术和科学、理智和情感、形体和精神熔于一炉,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把艺术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达·芬奇是当之无愧的“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列奥纳多· 达·芬奇 (1452-1519) da Vinci,Leonardo 全名列奥那多·迪·塞尔·皮耶罗·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科学家,人类智慧的象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他不但是个大画家,同样还是一位未来学家、建筑师、数学家、音乐家、发明家、解剖学家、雕塑家、物理学家和机械工程师。他因自己高超的绘画技巧而闻名于世。他还设计了许多在当时无法实现,但是却现身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总的来说,达芬奇大大超越了当时的建筑学,解剖学和天文学的水平,但是却未能推动其发展。他于1452年出生于佛罗伦萨,虽然他是一个私生子,但是却很被重视,历史资料显示,安东尼奥·达·芬奇(达芬奇的祖父)在译本笔记本的后页上写到:1452年4月15日,星期六,夜间第3个小时,我有了一个孙子,我儿子塞尔·皮耶罗的儿子,名为列奥那多。5岁时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出母亲的肖像,同时还能即席作词谱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场的人赞叹不已《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蒙娜丽莎》则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达·芬奇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运用明暗法创造平面形象的立体感他曾说过:"绘画的最大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 (达·芬奇是闻一多首创翻译名,乃按意大利语翻译。旧译“达·文西”乃按英语翻译,误;意大利语ci读如“奇”非“西”) “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莱奥纳多正是如此。他的优雅与优美无与伦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难题迎刃而解。”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传记作家瓦萨里对达芬奇的溢美之词。 莱奥纳多1452年4月15日出生于意大利中部据佛罗伦萨不远的芬奇市(Vinci),并在那儿度过了童年。1469年,他来到佛罗伦萨并在Verrocchio的画室学徒。 1472年,进入当年画家协会。在艺术方面,他是一位雕塑能手但特别注重绘画艺术,他说:“绘画是自然的女儿。”传说,在他年轻时,有一次帮老师在一副名为《约翰为基督洗礼》的画中画了一个小天使,结果其水平超过了老师画的所有其他人物。这位在当年已有些名气的老师羞愧难当,从此不再涉猎绘画,只搞雕塑了。达芬奇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就是他绝高的绘画艺术,其最著名的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圣安娜与圣母子》等。
《蒙娜丽莎》的绘制前后历时四年。据说模特是佛罗伦萨人,刚刚丧婴,为解除她的痛苦并露出自然的微笑,莱奥纳多便请人来为她奏乐。她的微笑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有时似乎是很严肃有时又象很温柔;有时略含忧伤有时又显讥讽。蒙娜丽莎的右手更被称为“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最后的晚餐》绘制在格拉齐教堂圣餐厅的墙壁上。达芬奇一改前人绘制“最后晚餐”围桌而座的布局,让所有人物座成一排面向外,而耶稣基督座在最中间。在科学方面,他观察天体,曾写下:“太阳是不动的。”几乎是与哥白尼同时发现了“太阳中心说”;他研究飞行的科学原理,设计制造了第一个飞行器;他解剖过三十多个尸体,探究人体结构并第一个发现了婴儿在母体中的生长过程。他曾说过:“你可能会被这天然的臭气弄得退避三舍你还可能缺乏耐心且不够勤奋,在这些方面我不曾被贪欲或懒散所阻碍,阻碍我的只是时间不够。”达·芬奇年轻时在佛罗伦萨画派画家韦罗基奥的工作室学画,1481年离开佛罗伦萨去米兰,其后获法王法兰西斯一世(Francis I)邀请,前往法国。达芬奇是当时世界的一位天才,他的主要才能表现在科学发现和想象上,他曾经设计过直升机、飞行器、热气球、攻城器,设计过城市防御体系、排水系统,研究过人体解剖、比例、透视。他是欧洲第一位描画风景的画家,他以科学、清晰的头脑著称。当然,也有人认为他很少动手实现他的设想,很少做出真正的成绩,因次在科学上他只是虚名。在文艺复兴“三杰”中(另两位是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他画中的人物真实、栩栩如生,构图严谨、稳重。他最著名的画作是为米兰圣玛利亚修道院作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画《蒙娜·丽莎》、《岩间圣母》,著作有《绘画论》。
晚年达芬奇定居于法国罗瓦河谷的克劳城堡(Chateau De Clos Luce),并在该处完成他的自画像。晚年的达芬奇却变得泰然、宁静,致力研究信仰与自然的关系。他于1519年在克劳城堡去世。
“一日充实,可以安睡;一生充实,可以无憾”是他遗嘱中的名句。
1452年4月15日,达·芬奇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城附近的芬奇镇上。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公证人,家庭富有。达·芬奇从小就表现出了绘画天赋,他画的小动物惟妙惟肖,于是父亲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画家和雕刻家佛罗基阿的画坊当学徒。
===============梵高的艺术成就====================
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
他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
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
甚至忘记他自己的理性。
在他的眼中,
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
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
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他用全部身心,
拥抱一切。
凡高很晚才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而崭露头角,距他去世时只有八年。
凡高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绘画训练。为弄到画布、油彩和画具而日复一日地奔波劳碌,精神上也不断处于矛盾的状态,为追求艺术的完美而承受着压力,这些即使不是他后来罹病的直接原因,也给他的生活悲剧埋下了种子。
凡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凡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
凡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艺术家,这也是自称表现派的艺术家们共有的特性。凡高在谈到他的创作时,对这种感情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凡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
凡高自杀年仅三十七岁,作为一位艺术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憾人心而富于想象力的绘画赢得评论界的赞扬。
凡高死后不出几年,一些画家就开始模仿他的画法,为了表现强烈的感情,可以不对现实作如实的反映,这种创造性的态度被称作表现主义,并且证明是现代绘画中一种历久不衰的倾向。
尽管高更和凡·高的名字双双成为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锋,成为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家的典型,但要设想他们的个人特点有多在不同则是很难的。高更是个攻击传统观念的人,语言刻薄、玩世不恭、冷漠无情,有时蛮横无礼。而凡·高对于共事的艺术家,则充满了一种天真的热情的深沉的爱。在他有了一段生活经历之后,这种爱使他成为一个美术商人,并产生了进行理论研究的愿望,进而成为比利时煤矿区的一名传教士。1880年他开始学画,后来他在布鲁塞尔、海牙和安特卫普进修。于1886年来到巴黎,他在这里见到了劳特累克、修拉、西涅克和高更以及原先的印象主义小组的成员。
凡·高在巴黎结识了印象主义画家之后,他的调色板就变亮了。他发现,他唯一深爱的东西就是色彩,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他手中的色彩特征,与印象主义者们的色彩根本不同。即使他运用印象主义者的技法,但由于他对于人和自然特有的观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结论也具有非凡的个性。这从来都是如此的。
凡·高的激情,来自他所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来自他所认识的人们所做的按捺不住的强烈反应。这绝不是一个原始人或小孩子所做的那种简单的反应。他写信给弟弟提奥的信,是一个艺术家写出来的最动人的故事。信中表明了他高度敏感的知觉力,这种知觉力完全符合他他那感情的反应。他敏锐地意识到,自己正在获得效果,这种效果是通过**或蓝色来取得的。虽然他的大部分色彩观念用来表达对于人物和自然的爱,及其表现过程中的愉快,但他对较深的色彩十分敏感,所以在谈到《夜晚的咖啡馆》时说:“我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夜晚的咖啡馆》是由深绿色的天花板、血红的墙壁和不和谐的绿色家具组成的梦魇。金灿灿的**地板呈纵向透视,以难以置信的力量进入到红色背景之中,反过来,红色背景也用均等的力量与之抗衡。这幅画,是透视空间和企图破坏这个空间的逼人色彩之间的永不调和的斗争。结果是一种幽闭、恐怖和压迫感的可怕体验。作品预示了超现实主义用透视作为幻想表现手段的探索,但是没有一种探索,能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
凡·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凡·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然而这种幻象,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的时候,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起来。那是奔放的,或者是象火焰般的笔触,它来自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凡·高绘画的标新立异,在于他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可以用一种小心谨慎的笔触来加以证明。这种笔触,就象艺术家在绞尽脑汁,准确无误地临摹着他正在观察着的眼前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看,实际确是如此,因为凡·高是一位画其所见的艺术家,他看到的是幻象,他就是幻象。《星夜》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的风景画,这可以从十六世纪风景画家老勃鲁盖尔的高视点风景手法上看出来,虽然凡·高更直接的源泉是某些印象主义者的风景画。高大的白扬树战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这不是对人,而是对太阳系的最后审判。这件作品是在圣雷米疗养院画的,时间是1889年6月。他的神经第二次崩溃之后,就住进了这座疗养院。在那儿,他的病情时好时坏,在神志清醒而充满了情感的时候,他就不停地作画。色彩主要是蓝和紫罗兰,同时有规律地跳动着星星发光的**。前景中深绿和棕色的白杨树,意味着包围了这个世界的茫茫之夜。
凡·高继承了肖像画的伟大传统,这在他那一代的艺术家里鲜见的。他对人充满了激情的爱,使他不可避免地要画人像。他研究人就象研究自然一样,从一开始的素描小品,一直到1890年他自杀前的几个月里所画的最后自画像都是如此。它如实地表现出疯人凝视的可怕和紧张的眼神。一个疯人,或者一个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画出这么有分寸、技法娴熟的画来。不同层次的蓝色里,一些节奏颤动的线条,映衬出美丽的雕塑般的头部和具有结实造型感的躯干。画面的一切都呈蓝色或蓝绿色,深色衬衣和带红胡子的头部除外。从头部到躯干,再到背景的所有的色彩与节奏的组合,以及所强调部位的微妙变化,都表明这是一个极好地掌握了造型手段的艺术家,仿佛凡·高完全清醒的时候,就能记录下他精神病发作时的样子。
凡高——一个火崇拜者
他象夸父一样地追逐着太阳,最后在阳光中燃烧,轰然倒下——每当我看见凡高的作品,总会想起古希腊智者赫拉克特关于这个世界说过的话:“它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一切转化为火,火又转化为一切。”凡高正是艺术世界的火崇拜者,他的身世经历,他的精神状态,他的绘画创作都闪耀着生命燃烧的熠熠光华,他是艺术史上最伟大的自焚者,一个古老而单纯的信仰,已为现代人所接受。
也许,凡高个人生活史是一部英雄史诗的最好题材,事实上欧文·斯通的纪实小说《渴望生活》正是在对其悲剧命运的描述中有力地证明了理想、道义和人格力量对于人生的价值。人们从凡高艰难惨烈的遭遇和对艺术执着以至狂热的追求中,树立了殉道者的榜样,这榜样一直在激励着那些处在社会底层,至今默默无闻的天才。
但这些远不是最重要的。对于一个画家,我们更需要直接研究他的艺术创造。
凡高30岁开始从事绘画。他有广博的文学知识,但并未成为一个文学性的画家。习画之初曾向荷兰绘画传统讨教,也曾对印象派有过一时冲动的兴趣,但他天性中那股地火一般的激情,使他必定要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因为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凡高在本质上属于浪漫主义,1888年他在书信中坦率承认自已深受德拉克瓦思想的陶冶:“因为我不是企图把我眼前的自然一丝不变地准确地描绘下来,而是通过更为强烈的色彩去表现自己。”
浪漫主义是现代艺术的序曲,它的基本精神是对个性和情感的解放。德拉克洛瓦在历史性绘画中发展了一种充满动感、活力、光暗强烈、色彩炽热的个人风格在他的画面上还偶尔地出现过不加调合的色彩并置。浪漫主义作为社会冲突和精神冲突的直接表达,突出地代表了现代精神的指向。但这种表达还局限在未曾改变的表现体系之中,而这个成形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体系出于群体规范和社会理想,对个人在自然面前的自决权是排斥的,德拉克洛瓦克服不了这一内在的矛盾。印象派尽管在光色研究中改变了传统绘画的面貌,但这还只是艺术体系的表层变化,因其真实观仍以人对自然的臣服为前提。这样,浪漫主义对个性的崇尚(也即是对社会规范的反叛)和对情感的尊重(也即是结理性主义的冲击),作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必然要在19世纪末叶的欧洲世界寻找自己的继承人。从这个意义上看,凡高是幸运的,他在被环境抛弃的时候能够和历史相遇。
自然永恒性的时候,凡高更正以其对宗教和原始生活的热情与想象力在寻找超越绘画自身的精神性,而凡高则凭藉着沸腾的生命活力和对事物特征的敏感反应,孜孜不倦地创造属于心灵世界的艺术作品。正是他们各执一端的差异性和不相容性,开辟了现代艺术多向发展的可能。在他们中间,凡高是人道主义者,以全身心的激动和虔诚,护卫着个体生命的崇高和内在需要的价值。他是平民化的浪漫主义,这和他喜欢自然主义(左拉)不无关系。从他对普通事物——椅子、烟斗、旧皮鞋、简陋的小酒馆等等——的亲切关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人与物在上帝面前的平等。凡高是现代艺术“主观——表现”倾向的开创人,而这一倾向正是以对个体价值的全面认可为前提的。
人们很容易把凡高视为西方艺术自我表现的始作俑者,其作品突出的个人风格和强烈的主观表现都会给人以这种印象。但应该指出,自我表现并不等同于内心世界的孤独发掘和个人情感的任意渲泄。凡高作品的主体意识并不排斥他对自然的研究:他经常以线条变化来抓住事物的特征,如在法国圣玛利斯村所作的风景画,墙用直线,烟用曲线,路面用点,叶簇用旋涡状的粗线……等等。但这种研究绝非臣服自然,凡高对特征的捕捉是主观化的和个性体的,因而题材和对象在他的绘画中只是一个起点。同样,凡高作品的情感表现也不排斥理性思考对创作的作用,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不要认为我愿意故意拼命工作,使自己进入一个发狂的状态。相反,请记住,我被一个复杂的演算所吸引,演算导致了一幅幅快速挥就的画作的迅速产生,不过,这都是事先经过精心计算的。”凡高的创作是一种疏导、一种集结,由此产生的形式创造,显示出情感生成的激烈过程,而不仅仅是对情绪现状的静观和描写。
凡高永远处在矛盾的中心:尊重自然时与自然对抗;生活于激情但求助冷静的分析;表现自我的过程中追求着高于自身的东西;以至在精神崩溃的临界线上,保持最强悍的自制力——这种充满内在冲突的精神状态,曾是人类不容揭示的秘密,长期压抑于心理底层,是凡高第一次在绘画创作中把它们充分地暴露出来,凡高的艺术成就是真诚地展示人类心灵的艺术成就。精神矛盾和心理运动,每一个形象都充满戏剧冲突,人在画布和颜料面前颤抖,冥冥中寻找着心灵物化的方式,为的是向着现实背后那个超越自身的神秘世界,那个终极的世界飞升。凡高艺术语言——线条、笔触、色彩、空间的一切创造成果都源于此,并因此具有更深刻、更富有启示性的意义。
凡高似乎对线条所能蕴含的情感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这在他的素描作品中随处可见。他把印象派的色点扩展成色线,由此超越印象派而成为用心灵作画的大师。在发挥线条笔触的表现性方面,他和荷兰画派不无渊源,但伦勃朗慎密而阔达的笔触与创作主体精神状态的联系是隐晦的,也是相当有限的,而凡高则把伦勃朗绘画中只有元素的东西,作为方法析取出来,使之明确、纯粹,带着原始的表情,推向极端。他服从于心灵(更多是潜意识)的召唤,经常用波形、螺旋形的笔触来运载奔涌不息的情感之流,粗犷,豪放,充满动势、紧张和强烈的节奏感:大地在颤抖,天空如旋涡似火焰,树木绞扭,似乎要把自身连根拔起。这种饱含自发性激情的有力笔触,既非顺从于事物固有的肌理(伦勃朗),也不倾向对象本身的动态(柯罗),而是从大自然中抽取出来的心灵象征。凡高越画越厚重的笔触使他的精神日益专注理以物即道的直接性,也许,对于颜料本身(色泽、质地、浓淡厚簿)的敏感是使一个画家离距自然、超越自我的直正原因。在这里,凡高揭示了在绘画形式和人类情感之间、在物质材料和终极真理之间可能存在着的直接联系性。
1886年4月,阿瑟·柯南道尔(ArthurCorianDoyle)写完了关于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的第一篇小说《血字的研究》,到1928年英国出版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后,该小说迅速风靡全世界。到目前为止,这部小说已经被翻译成57种文字,深受英国和世界人民喜爱,柯南道尔和他在文中虚构的主人公福尔摩斯都被英国政府授予爵位,他本人被尊崇为“侦探推理小说之父”。在历史上,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必然包含着作者对于民族精神的注释。在针对《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研读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我把这点归结为“英国人的福尔摩斯情结”。
一、福尔摩斯诞生的时代背景
在十九世纪向二十世纪转变时代,英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特别是地缘政治的战略地位发生重大变化。在经济上,十九世纪时期,英国由于工业革命、工业生产的大发展,成为“世界的工厂”,其工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居于垄断地位。而当时,西班牙、葡萄牙及荷兰老牌帝国主义已经衰落,英帝国在世界居于无可争议的地位。十九世纪中叶的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对外实行的自由贸易政策和炮舰政策,四处扩张,其海外统治的地域遍及欧、亚、美、非、澳洲,号称“日不落帝国”。但到十九世纪的后期,工业革命扩散到西欧、中欧,甚至东欧和北美,法国、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工业生产急剧上升,出口量大增,成为英国的竞争对手、英的自由贸易政策难以为继,开始逐步丧失优势。
经济决定了政治。在政治上,从1851--1874年的二十多年中,除很短的时间外,几乎是自由党独揽政权时期。这一时期,英国仍然保持着其世界工业霸权的地位,国内比较妄定,民主空气也比较浓厚。统治阶级不需要强大的国家机器即可维持其统治。这一时期,英国的军队大都驻扎在海外殖民地,国内的军队和警察数量极少。自由主义的统治方式自然而然得以推行。进入七十年代,随着工业霸权地位的丧失,国内的稳定局面一去不复了,英国资产阶级也就改变了自由主义的统治方式,加强了国家机器。国会权力被削弱,内阁权力则大大提高。到八十年代,自由党内部发生分裂,自由党反对派在约瑟夫张得伦的领导下倒向保守党,要求强化国家机器,建立一个排他性的英帝国经济体系,用高关税保护英国市场,防止外国竞争,维护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在对外政策上,他们主张奉行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扩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对内则力主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镇压。于是,保守党势力抬头了。从1874--1915年的四十一年中,保守党执政23年,自由党执政18年。也就在这一时期,两党之间的差别更是日益缩小。在内政上,两党在重大问题上几乎完全趁于一致,只是保守党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对对政策中,特别是在殖民政策问题上,保守党和自由党的区别主要在于赤裸裸的使用暴力还是隐蔽地使用暴力的问题上。自七十年代开始,两党领袖的权力大大加强,这种情况,标志着英国政治由民主自由转向专制反动。
由此可见,福尔摩斯探案小说的背景年代是英国“家道中落”的时期,也是民间由于经济下滑而导致犯罪率上升的时期(著名的开膛手杰克案就发生在这一时期),更是英国国家机器加强专制统治的时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1911年后,开始暴发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侦探系列小说就如同上世纪60年代后中国的武侠小说一样有了发生和茁壮成长的土壤。像福尔摩斯这样心思缜密、维护正义,同时又具有绅士风度和理性思维的人,则代表着那个时代英国人对于完美的理解。虽然他也吸食大烟,依靠吗啡来提高兴奋度,甚至被后世的医学专家检测为可能患有抑郁症,但在毒品尚可合法流通的年代,这些缺点都可以被忽略掉,后人也能够原谅。
二、对福尔摩斯的生平、性格特点的分析
福尔摩斯的性格是比较矛盾的,概括起来有正反两个方面。正的一方面是,理性、正义、认真、博学,并具有绅士风度。反的一方面是使用毒品、患有抑郁症、缺乏感性、骄傲自大。人无完人,即使是小说中的人物,也必须有一些缺点才能被读者所接受,才能有血有肉。更何况对于广大读者来说,那些反面的东西都可以忽略,只有福尔摩斯正面的东西才被不断的提及,甚至神话。我们可以试着通过小说给予的各种因素来拼凑一个福尔摩斯的生平,并更加细致的了解这个人的性格,进而研究一下英国人对于福尔摩斯的情结问题。
福尔摩斯的祖父为世代乡绅(《希腊语译员》),祖母是法国拿破仑时代的画家贺拉斯凡尔奈的妹妹,成长环境不详,但从其年长七岁的哥哥的工作来看(《希腊语译员》证券经济人的书记员),说明他家道中落(当时的绅士是不工作的)。有一位叫弗纳凡尔奈的做医生的远亲(《诺伍德的建筑师》)。兄弟大概都是由乳母南妮养大的。福尔摩斯少年时代开始学习拉小提琴,并接受了长期的家庭教师教育(《新娘失踪事件》)。18岁时进入大学,传说是著名的牛津或剑桥大学。在那时,他不喜好集体体育活动,而喜欢击剑和拳击,专业为化学(《格洛里亚斯科特号之谜》)。似乎认同“文学知识等于零”这个观点,而且还因此遭到过华生的嘲笑。一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因被同级威克多特雷佛的狗咬伤,两人便熟识起来,之后的一个夏天,福尔摩斯受邀去威克多特雷佛家做客,在特雷佛的父亲提醒下,意识到自己有做侦探的条件(当时福尔摩斯的推理、观察能力就已经非常强了)。同年侦破了格洛里亚斯科特号之谜案件。暑假期间,他多半时间沉迷于化学时间中(《格洛里亚斯科特号之谜》)。在大学的最后一段日子,同学们盛传他的推理方法(《马斯格雷夫礼典》)。
将福尔摩斯年幼时的情况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对比一下可以得出结论,他的家族代表着英国传统的绅士阶层,对现代理念有些排斥,比如他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接受比较流行的贵族学校教育,而一定要请家庭教师。同时,绅士阶层的没落、中产阶级的崛起在他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因此,他继承了绅士们安静优雅的行为,只对剑术一类的运动感兴趣;他的家庭有一定的社会背景,但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有一定的追求;他知识广博,同时年少有成,是块天生的侦探材料。
1877年,即福尔摩斯23岁那年,他开始从事侦探职业,直至58岁第二度隐退,最后音讯全无,期间有几件事需要注意一下,一是在华生的监督下,福尔摩斯在三十多岁时停用了可卡因。大家都知道解毒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能够在一个朋友的监督下自觉停用可卡因,说明这个人有着坚强的毅力和明智的头脑。用福尔摩斯自己的话说,可卡因、鸦片、吗啡是为了帮助自己提高兴奋度,从而使自己在没有案子发生的时候不至于疯狂。二是福尔摩斯从来都没有恋爱过,只对“那个女人”产生感情。“那个女人”就是艾琳·艾德勒,是《波希米亚丑闻》中的女主人公,唯一打败福尔摩斯的女性。在遇到艾琳之前,福尔摩斯从未恋爱过,同时也看不起女性,直到遇到她并被他打败,才对女性改变了观点,同时深深的爱上了她。华生把艾琳形容为才貌双全,而福尔摩斯则始终敬称为“那个女人”(the woman)。这里一方面可以看出,福尔摩斯本身的傲慢与偏见,同时还要注意,艾琳是个已婚女士,在传统英国人的眼中,已婚女士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于未婚女人。在很多年以后,甚至还有读者探讨这两个人是否能结合到一起的问题,也说明了福尔摩斯对于爱情的风格是非常适应读者们、尤其是英国的读者们的口味的。三是福尔摩斯对于警察、罪犯和朋友的态度。福尔摩斯是个冷漠的人,在所有的案件中,他都不免把办案的警察嘲笑一番,当然对一些“高手”或者聪明的后辈则礼貌有加,但只是少数。对于罪犯,他有时竟然哀叹道“伦敦没有具有天赋的罪犯了”,对于“有天赋”的罪犯,福尔摩斯甚至会给人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同时,在他的眼中,罪犯不一定就是坏人,这也是他看不起警察的原因。比如在《血字的研究》中,罪犯是为了替一对父女报仇才去杀人,而且杀的是恶贯满盈的坏人。对于这类人,福尔摩斯并没有鄙视,反而钦佩,比如在《波希米亚丑闻》中,他在侦破结束后就表现出对作为委托人的波希米亚国王明显的鄙夷,而对在逃的艾琳表现出好感。四是他对华生的感情以及华生对他的评价。福尔摩斯到底是否需要华生?很多人认为是作者柯南道尔真正需要华生而不是福尔摩斯。我比较同意这个看法,柯南道尔需要一个叙事者,而福尔摩斯,他大概和他哥哥一样,如果有可能,尽量自闭。但是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却不同意,他认为福尔摩斯需要一个叙述的对象,因为叙述是整理思路的最好办法。以下出自《爬行人》的一段话正说明了这种关系:“在他晚年我们的关系是特别的。他是一个受习惯支配的人,他有一些狭隘而根深蒂固的习惯,而我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之一。作为一种习惯,我好比他的提琴,板烟丝,陈年老烟斗,旧案索引,以及其他一些不那么体面的习惯。每当他遇到吃力的案子,需要一个在勇气方面他多少可以依靠的同伴时,我的用处就显出来了。但除此以外我还有别的用途。对于他的脑子,我好比是一块磨刀石。我可以刺激他的思维。他愿意在我面前大声整理他的思想。他的话也很难说就是对我讲的,大抵对墙壁讲也是同样可行的,但不管怎么说,一旦养成了对我讲话的习惯,我的表情以及我发出的感叹词之类对他的思考还是有些帮助的。如果说,我头脑的那种一贯的迟钝有时会使他不耐烦,这种烦躁反倒使他的灵感更欢快地迸发出来。在我们的友谊中,这就是我的微不足道的用处。”或者说,福尔摩斯需要一个朋友。如果就故事本身来说,福尔摩斯的确对华生很有好感,曾经多次坚持华生留下来进行委托人面谈,并且把华生从度假中拖出来跟他一起侦破案件。如果抛开柯南道尔不谈,福尔摩斯的确是把华生当成朋友的,这种友谊让歇洛克的无边冷酷中稍微透出了一点人性,同时也让他更迷人了。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福尔摩斯这个人物概括起来就是他具有了绅士般的风度和一切所应有的能力,比如博学的知识,甚至是决斗用的剑术等等,同时他又具有天生的反叛性格,具体表现在他的自信、他的锲而不舍、他对于新知识和新观念的研究和利用,以及他对爱情的观点,最后,他是一个同罪犯作斗争、帮助好人的人,是正义的化身。这恰恰迎合了英国人的思想,是他们心目中的完人,从而产生了一种偶像情结。这种偶像情结表现在,上到王室对于这个虚构人物的授爵册封,下到黎民百姓的津津乐道,甚至有人认为这个人真的存在,并专门到伦敦贝克街去寻找。我们可以从一个很小的细节来观察一下,在创作《最后一案》的时候,柯南道尔就准备让福尔摩斯死去了,毕竟编一个完美的人太难了,长期的故事创作使他筋疲力尽,最终产生了让主人公死去的办法,但是读者不同,硬是要求福尔摩斯活过来,甚至以恶劣的人身攻击相威逼。无论是柯南道尔的创作难,还是英国民众对继续创作福尔摩斯系列的要求,都说明这个任务是十分受大家欢迎的,而欢迎的原因之一也就是他是英国人的完美化身,是所有人的榜样。
或者说福尔摩斯的出现满足了英国人对英雄、楷模的期盼。福尔摩斯可以代表很多标准,比如智慧的标准、英俊的标准、博学的标准、绅士的标准、成功的标准等等,有时候你会发现,福尔摩斯的产生过程非常的简单,就是把所有的这些标准全部拼凑在一起。即使是后来的英国虚构传奇性人物——007,也只是福尔摩斯的现代翻版而已。从近代开始,当英国人接受了启蒙思想,对于理性、知识和感情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后,英雄的出现就显得迫在眉睫。也正因为如此,福尔摩斯这个形象的出现完全是一种必然,而这个形象后来被命名为福尔摩斯则只是必然中的偶然而已。
三、英国人的“福尔摩斯”情结
我们可以在福尔摩斯身上发现英国不同时期文学作品中虚构人物的影子,正如前文所说,福尔摩斯是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综合了英国人引以自豪的各方面的优良传统和叛逆性格,并使之发扬光大。这一点,我们需要从福尔摩斯小说的产生前后来看。
一是从英国文学作品创作对象的变迁来看。英格兰岛早期的原住民并没有留下什么像样的文学作品,直到北欧的三个日耳曼民族入侵后,才留下了《贝奥武普》。从此,英国文学就以英雄为主题,在6世纪末又出现了宗教文学,比较出名的有《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等。这一类的英雄文学给英国人文精神和文学路线打下了很深的烙印,以至于随后出现的各类正面人物无不渗透着骑士(绅士)精神和富有宗教传统的原则标准。在14世纪英国古文学达到了顶峰,在民间开始流传诸如罗宾汉等一类的英雄人物事迹,他们的特点就是劫富济贫、光明磊落和骑士精神。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由于新航路的发现和海外贸易的发达,英国文学随着国力一起蒸蒸日上,民族主义空前高涨。这一段时间,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莎士比亚。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对其他民族的带有宗教性质的歧视(《威尼斯商人》),同时也可以看到对于封建礼教的反抗和批判(《罗密欧和朱丽叶》),还可以看到悲剧英雄式的赞美(《哈姆雷特》)和上层贵族的深刻反省(《李尔王》)。到了17、18和19世纪,伴随着国际地位的起伏和国内革命的波折,英国文学在继承了前代精华的基础上,着重体现出了彷徨和失落的感觉,同时包含了对社会现状和自身状态的深刻反思,并大量的借鉴了国外的文学精华(柯尔律治《忽必烈汗》),当然也有充满激情的文学作品(雪莱《西风颂》)。总的来说,在福尔摩斯出现的这个年代,是个动荡的年代,是人们彷徨和失落的年代,英国群众需要有这样一个形象可以继承前代文学作品(或者说是继承英国引以自豪的民族传统和精神),福尔摩斯的出现恰恰满足了大众的要求,因此很快就被接受。
二是从福尔摩斯以后英国文学的继承来看。福尔摩斯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甚至成为后代众多文人模仿的对象。在1962年伯吉斯的《带发条的橘子》中,描写那群小流氓对付官方的做法中甚至也多少借鉴了柯南道尔的手笔,在这里,福尔摩斯对官方的不屑和叛逆,以及对自认为正义的执着追求通过一种扭曲的方式体现了出来。著名女作家莱辛创作的一系列反应南非白人妇女生活的作品也有福尔摩斯系列故事中对殖民体系的反省和反对。
三是从全世界人民对英国文学和英国风俗的观点看。福尔摩斯作为典型的英国人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带着猎帽、叼着烟斗、拿着放大镜、具备绅士风度和执着精神,这就是英国人,或者说是外国人眼中的英国人。福尔摩斯工作只是为了有趣,完全是自发的、身心的要求,不带任何功利目的;低调,讲奉献而不计较回报也是福尔摩斯的风格。很多外国人对于英国的记忆也锁定在福尔摩斯时代的伦敦,马车、火车、电报、手枪、烟草、白兰地、贝克街阳光充足的公寓……各种各样十九世纪的时髦玩意儿,福尔摩斯过着充满小资情调的生活。福尔摩斯虽足不出伦敦,客户多以欧洲为主,业务却覆盖全球;对手和客户包含多种职业和阶级,有皇室、贵族、奴隶主、农场主、资本家、医生、军人、教授等等。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曾说:“和柯南道尔所写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相比,没有任何侦探小说曾享有那么大的声誉。”足见英国人对于这部作品和主人公的自豪程度。
《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是一本由[意]卡洛·罗韦利著作,文治图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读后感(一):科学与人文
作为一名文科生,大学又选择了法学专业,平常阅读偏好无非为小说、诗歌、社科、历史、法学等书籍,对于理工科类型书籍自知看不大懂,一直敬而远之。
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自我暗示而形成的“信息孤岛”,人为疏远了许多优秀的科普书籍。读了卡洛·罗韦利的《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始觉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这是人文与社科类书籍所无法带来的。
卡洛·罗威利(Carlo Rovelli)是意大利人,作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量子引力,他也是圈量子引力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同时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上亦有贡献。在此之前,卡洛·罗韦利在国内已经著有《七堂极简物理课》《 时间的秩序》两本科普类畅销书籍。
《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是卡洛·罗韦利在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合集,书中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在浩瀚的宇宙中、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文章的主题可谓包罗万象,既有黑洞、引力波、气候变暖、空间的无线可分性等深奥复杂的物理学问题,又有探讨亚里士多德、牛顿、哥白尼、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乔治·勒梅特、霍金等人科学成就浅显易懂的文章,还有对科学与哲学、文学、宗教、政治等科学与人文互动关系的理性思辨。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中的一句话广为人知,发人深省:“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在《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中,卡洛·罗韦利不仅对“头顶上的星空”保持好奇与关注,更对“心中的道德律”作出深刻隽永的阐释,体现了一名物理学家的人道关怀与人文精神。
正如作者所说,“诗歌和科学都是人类精神的表现形式,它们创造新的思考世界的方式,以求更好地理解世界。”更进一步,“诗歌和科学”可以置换为“人文和科学”,它们是人类的两大支柱,推动我们物质世界的发展,也拓展我们的精神空间。
《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读后感(二):这本物理科普书,让科学浪漫如诗
《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
作者: [意]卡洛·罗韦利
▫️
一开始看到这本书,我竟然有一种探究的想法,毕竟作为一个物理学渣,我真的太想知道为啥物理学得那么糟糕,和物理学家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但是,书里并没有告诉我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它讲述了一些科学家的传奇人生,呈现了物理世界的魅力。
我突然领悟,如果对物理不感兴趣,再多的学习技巧和方法都是没用的。
▫️
下面是看书后的一些感想与摘抄:
1、要有统计思维。
“如果教孩子们一点基本的概率论和统计学知识,我们就可以避免很多蠢事,社会也会受益良多。”
2、努力去弄清楚一个复杂的问题会让人感到快乐。
3、很多事情都不能百分百地确定,那就不能轻易下判断,这是对自己负责,也不会造成别人的困扰。
书中说,全球变暖是一个严重风险,但有人觉得这不严重,然而否认这一事实,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也会给那些正努力为我们缓解危机的人造成困扰,毕竟他们的工作已经够艰难的了。
4、每本好书都自带使命,选对书可以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
“我们感兴趣的是从他的字里行间散发出的思想的力量,以及这些文字如何与我们的文化和知识相遇,并为新思想的产生开拓了空间。”
5、付出了不一定有结果。
牛顿研究炼金术和重建《圣经》年表,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他意识到局限性,所以没发表过相关文字,即使付出了很多精力。
6、学习最重要三件事,就是读书、交友与创新。
作者认为,哥白尼在意大利求学中发现了三大宝藏,所以才提出了“日心说”。
一是书籍,古代天文和数学知识的书籍;
二是朋友,认识了一个天文学家,他知道如何阅读哪些文献;
三是革新,知识可以被质疑和改变。
7、成长的美好在于其不确定性。
“概率让生活变得有趣,让我们经常邂逅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可以不断接受更多的知识。”
8、不要害怕犯错,知道自己的错,是求知的开始。
“科学家中几乎没有人比爱因斯坦犯的错误更多。几乎没有人像他那样频繁地改变想法。”
我比较震惊的是,爱因斯坦会怀疑自己的观点,因为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观点深信不疑,甚至接受不了别人的反驳。然而事实是,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定正确,只有敢于犯错、改变自己的观点,才能求得真知。
9、承认但不满足于自身的无知,并且不断求知。
“阿基米德意识到,昨天的无知可以在今天被启蒙,今天的知识将会在明天得到修正。”
《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读后感(三):终于等到你!看宝藏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科普新书相当涨知识
21世纪,是一个瞬间万变的新世纪。
科学半径不断扩大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细分的各大学科新知识不断迭代更新。
首张黑洞照片
回想百年前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到量子力学到今天成功捕捉到黑洞作品,百年间人类进程被这些流光溢彩的科学新知不觉间按下了快进键。
我时常在想,在这个物欲横飞的新世纪,潜心研究科学,努力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科学家们应该是什么样的?
《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封面
看到被称为下一个“史蒂芬·霍金”的卡洛·罗韦利的新书《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时,我第一反应是入来给喜欢物理的儿子看,他之前的《七堂极简物理课》我们都很喜欢,是非常擅长用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话语讲述专业的科学知识的一位物理学大佬。
卡洛·罗韦利是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圈量子引力理论的开创者之一,在时空物理学上做出了突破性贡献。曾在美国、意大利工作,现在法国带领量子引力研究小组,兼任匹兹堡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等。他的《七堂极简物理课》《现实不似你所见》《时间的秩序》畅销全球,被译成了41 种语言。国内出版后历次获得文津图书奖、新京报年度好书、出版人年度书目等。
目录
卡洛·罗韦利的粉丝很多,坂本龙一、陈嘉映、李淼、黄磊都是他忠实粉丝。这本《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是他近10年人文科普随笔的首次合集出版,全书共计收录了46篇随笔,分为三辑分别从物理学、科学家、人文与科学三个角度来向我们讲述他对这几个方面的认知和思考。
书签
拿“物理学”这辑的内容来说,“黑洞”的相关随笔有3篇:1“恒星的致命吸引”、2“虚空的热量”、3“中心之谜”。
我对黑洞的理解很简单,就是一个无法逃逸的宇宙空间,更多的物理学常识就不清楚了。这是我第一次非常清晰的通过阅读了解到物理学常识中的黑洞。
首先,宇宙中充满着对恒星有着致命吸引的黑洞,无数的恒星围绕着它运行,不时地就会有一颗恒星被它捕捉吞噬,就像一条小鱼被一头鲸鱼吞掉那样。
内页
其次,卡洛·罗韦利指出斯蒂芬·霍金证明了黑洞是热的。霍金证明了即使没有任何东西正在坠入的黑洞也是热点,黑洞本来就是热的。(物理学界有一个解释是:黑洞的热量是真空本身的热量,重力将其放大了,它是虚空的基础热量。)
白洞概念图
最后,卡洛·罗韦利科普了他正在努力探索的黑洞的中心,他和他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可能性:物质在到达中心之前速度慢下来,直至停滞,当它被压缩到极致,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斥力,防止它最终坍塌,然后这种巨大的斥力会将中心的物质回弹,成为黑洞的反面:白洞。白洞是黑洞的时间倒转,是一个向外爆炸的洞。因为时间的相对性,在黑洞内外的时间很有可能是以不同的速度在流逝,所以回弹的这个过程,我们看不到。
我很喜欢科学家们这样脑洞大开的猜想,“提出猜想——印证——失败——重新提出猜想——印证——科学证明”,这样的一个过程,正是古今中外科学家们不断尝试的路径,也正是源于他们的科学精神,才让我们今天的科学日新月异,致敬!
内页
卡洛·罗韦利是为典型的宝藏科学家,除了信手拈来的物理学知识科普,他还整理了从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到乔治·勒梅特、罗杰·彭罗斯、史蒂芬·霍金等多位科学家的生平故事和最重要的科学发现,知名物理学家讲述的科学家故事,角度自然是不同的,读来充满着启发。
内页
最后一辑是让我读完生出无数感慨的科学和人文内容,卡洛·罗韦利让人无法抗拒的渊博和人文情怀,让人感叹。这是个典型“三观很正”物理学大佬,无神论忠实粉,内心充满着对生命的热爱,对宇宙的好奇。
内页
从哲学家、诗人、艺术家到日常游记;从黑洞、引力波、大爆炸的量子引力与时间的诞生到空间、三维球面、确定性与全球变暖,卡洛·罗韦利娓娓道来,以回归古典智识传统的方式,将科学与人文视为互补的知识领域,精妙敏锐的向我们阐述了他睿智又不失谦逊科学认知。
科学,原本浪漫,卡洛·罗韦利让科学浪漫如诗。我是宸妈,2021年读书247本、一周至少读4本书的读书人。关注青少年教养和自我终身学习,分享我的读书、教育和心理知识。喜欢我的原创文字欢迎关注、点赞、转发和评论!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