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作文

李白的作文,第1张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李白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的作文1

 前两天,李白的《行路难》学习后,老师要求背诵默写,当时不大在意,随手抽了一张面巾纸涂涂抹抹后交了上去。自然不会有好下场,隔天,被老师狠批了一顿,表面上沉默地听着,不时点点头,心里想着,哦,就这样啊,我仍是不大在意。事后,我拿起那张面巾纸反复看了几遍,笑了笑,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我将那纸拿到远处,观望着。诗中他用了两个“行路难”,嗯,我这事确实挺难的,他呢,他多难?谁知道呢。

 课本上清楚地写着,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但我觉得不够,就这十几个字,无法概括他。根据史料记载,李白“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自少年时,他就开始学剑。少年时的他曾说“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抛却诗人的身份他是长安第二的青莲剑客,他也曾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长大后的他好游仙、好游侠。这么悠闲的生活应该是我们现代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避世为仙,入世为侠,然而,这终究只能成为一种意境沉淀在我们的梦里。谁都做不到,这社会不养闲人,即使在空前鼎盛的唐朝也一样。时代终究容不下他,“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一点,他很清楚,他也确实很难,但即便如此。他仍如他在人前表现的那样放荡不羁,飘然若仙。李白不属于这世间,换言之,这世间不属于他。“昔年有狂客,称尔谪仙人”他是仙,游戏红尘,浪迹人间。

 我始终相信他并没有驾鹤而去,而是带着一把剑、提着一壶酒,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做着他的谪仙。可能多少年后他会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那时,这仙人的容颜想必还是翩翩少年。若有朝一日我能梦回太古,那便默默地注视他,披一袭白衣,系一束黑发,吟一篇诗,饮一斗酒,听一曲长歌,望一剑天涯。

李白的作文2

 李白的诗中有壮观的山水,饱含了气吞山河的豪放人生,流淌着源远流长的自然之声。李白游历山河,且歌且行,且行且乐。李白对山水一见钟情,是因为他信仰道教,喜欢自然,也因为他的远大理想让他对山水有了更广阔的情怀。倾听李白的声音,我听到了山高水阔般的博大胸襟。

 李白游走在外,特别迷恋友情,在他的眼里,千山万水总关情,那深千尺的桃花潭就是他与汪伦友谊的象征。汪伦称他那里有十里桃花、万户酒家,李白慕名而来,当李白临走的时候,写下了千古绝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对朋友的感情正如那滚滚滔滔的汶水“浩浩寄南征”。聆听李白的声音,我听到了友谊的珍贵,懂的了友情的重要。

 李白的豪放正如“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鸟,乘风而翔。他抱有远大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的大器与浪漫不被逆境所压倒,她对理想的追求正像是那自天而降的黄河水,“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乐观与豁达促使他写下了不朽的诗句,当遭到谗言陷害不的不离开利于发挥自己才能的皇宫时,他吟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就是李白,他不苟且偷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就像是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倾听李白的声音,我听到了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

 李白,忘情于山水,陶陶然;钟情于友情,欣欣然,在山川与友情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对朋友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自己的豪情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理想的追求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为诗而生,诗因李白而辉煌。读李白的诗,我听到了乐观、豪放与浪漫。

李白的作文3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而深远,他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也是一部风流人物的缔造史。

 在这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中,中民族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英雄不断涌现,人才接连辈出,创造出多少可歌可泣的诗篇。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礼拜那无尽的愁绪让我陷入深思,生活中的愁苦永无止境,因此,有许多人都在寻找消愁的方法。有的以酒为寄托,想要麻醉自己,岂料,醒来之后,愁苦更上一层楼;有的以歌舞为寄托,想要用喧嚣来掩埋自己,岂料,过后又会觉得空虚的无所适从。“剪不断,理还乱”小小的人儿,那里载得动,这许多的愁……

 但是,愁苦虽多,人生也并不会因此而变得沉重。李白以酒为意境,以愁为基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为后世所颂扬,千古流芳。

 “天门一场小,万里清风来”满腔的愁苦,仍抵挡不住他的壮志豪情。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向他学习呢?叶子落了,不要因此而感到哀伤,李白要为他感到高兴,作为一片叶子,生,可以为世界增添一片绿色,为世界增添一点生机。死后,还能落叶归根,为下一代提供养分,孕育新生。这不正是对生命意义的诠释吗?

 在李白的引领下,我学会了全面的看待事物。生活中,有许多的压迫、许多的无奈,但是为何不把它看做是前进的动力呢?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中,那一个英雄不是凭借坚强的意志创造辉煌的呢?李白就是因为心中有信念,有乐观向上的精神,才创造了辉煌,被人们誉为“诗仙”在他的引领下,我也会积极向上,奋力进取,活出价值,活出生命的意义。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而深远,它的辉煌由无数历史人物们创造。而中国的未来同样精彩,它,将由我们创造!

李白的作文4

 我乘坐着多啦A梦的时空穿梭器到了许久前的唐朝。还望着周边的景色,虽然不是那么清静,但我总能感觉到那惬意的气息。在那里到处散发着片片树叶的香气,天空总是显着那样的晴朗,白云总是显得那样清亮,鸟儿正在自由自在的翱翔。几乎什么都不用顾及,真是无忧无虑,逍遥自在。

 我走着走着,只见那屋子上袅袅的炊烟在徐徐升腾,我走近了那座小屋,轻轻地敲了敲门,突然有一位风度翩翩的人推开了门,我疑惑地对他说:“你是谁呀?”“我姓李,名白。字太白,请问这位是?”“对,自我介绍下,我叫王妮,今年十三岁了,见到你很高兴!”“我是从21世纪来的。那里有先进的设备,发达的科技,搞笑的游戏,风驰电掣的汽车,无所不能的电脑,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好东西呢?!”李白一头雾水地说:“我们这里是唐代,所以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们这里也很快乐,有摇摇晃晃的马车,有欣赏不完的风景,有……”我们聊呀聊,慢慢地夜幕悄悄地降临。

 俗语说话“月明星稀”,今天晚上也是如此,李白看着那又大又圆的月亮,不禁深情的吟诵道: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我听了这首《静夜思》,再望望那一轮明月,脱口而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听了,欣喜道:“好诗!好诗!果然是江山自有才人出啊”。我暗笑道:“哼!这又不是我写的!”

 又是一天的清晨,我告别了那位大诗人李白,消失在了那片茂密的森林中。体验了那“床前明月光”的来历以及过程,明白了《静夜思》的真正意思,见识了“传说”中的诗仙,欣赏了唐代热热闹闹的场面,我已心满意足!

李白的作文5

 梦里,我看见一个似有若无的身影,那是……李白?

 夜深人静时,你独自一人站在苍天大树下,身着一袭青衫,双眼正和残月对视着,好像在交流着什么。手举一壶清酒,时不时的轻微颤动,这让我不再错觉你只是一幅画,月光下,你,走远了;我,梦醒了。

 于是,我便把你追逐,把这个梦追逐!因为,我已确定,你是李白,你是不屈的李白!

 《行路难》中,我看到了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你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你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你始终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春夜洛城闻笛》中,我看到了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身居他乡的你,独自一人同寂寞战斗,此时却听到几缕断续凄凉的玉笛之声,涌上心头,让你久久沉浸,只能借酒消愁。

 《宣州谢I饯别校书叔云》中,我看到了你:“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你身处浊世,烦恼“剪不断,理还乱。”你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产生矛盾之时却又无法发泄。你虽然精神上承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却并未因此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这都可贵于你的乐观,你的洒脱!

 李白,我多想就这样追随你的足迹,陪你看完你这一生辉煌的历史,可梦醒来,我依旧还是我,你依旧是我心中那个触摸不到的大写的人。坐在宽敞的教师里,李白,你听到了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的作文6

 这天,我心血来潮,想品读《唐诗三百首》。翻着翻着,李白的《月下独酌》映入眼帘。突然,一道白光闪现,我顿时感到一股寒风迎面袭来。

 睁眼一看,我来到一棵参天大树下,对面站着一个穿古装的人正在吟诵“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我突然意识到,这或许就是诗仙李白吧。于是,我走上前去,说道:“此句甚妙,此句甚妙!”。李白转过身来,有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我,然后说道:“小姑娘,你也很喜欢诗词吧?我们一起畅饮美酒,继续创作吧!”。只见李白又望了望天上的明月,接着吟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需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情游,期藐云汉。我听完不禁拍手叫好。接着,李白眉飞色舞地说道:“这诗我已经斟酌了好几天了,今日一饮酒,又想出了这些妙句。”

 我和李白又来到了旁边的竹林里,我看到一棵棵竹子节节高,我向李白问道:“诗仙,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佳作呢?”诗仙回答说:“因为我喜欢倾听自然,喜欢作诗,所以自然触景生情。并且我常对我的诗句字斟句酌,所有佳作都是这样来的呢。”听了李白的一番话,我说道:“小生佩服,您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呢!”

 这时,我看到地上有一本书,我弯下腰,拾了起来。这时,白光再现,眨眼间,我又回到了温暖的房间。

 经过了这次与李白的促膝长谈,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端正的态度,都要用心去做,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在以后的学习中,我更要好好背诗词,好好写文章,把我们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李白的作文7

 岁月悠悠,弹指一挥,触摸那盛唐的尘土,在诗的世界里走进李白,走进那月色缠绕的低头思故乡;走进那影像叠重的对影成三人;走进那放浪江面的直挂云帆寄沧海的李白的心灵深处.叩响他的灵魂之门,感受他的心中丘壑!

 在浮华与金钱交织的霓虹灯的世界里,尔虞我诈之风吹得我们迷茫在生命不名一钱的彷徨世界.然而,凝望盛唐之雨,掷地之音让我发现了生命的价值,生命的重量,生命的长存.他扬帆出海,他凝望烟云庐山,他荡舟湍流之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之壮美把他的心凝接于瀑布自由迸裂的一刹那,镶嵌在心的最深处.流水不羁,任意东西,心的包袱得以解脱,发黑的葡萄才露出一点光泽,霜白的头发才摇曳黑的光辉.李白把生命的真正的意义定格在自由自在的秀丽山水画卷里,不让污浊的泥淖玷污高洁的灵魂.也许他在物质上很穷,然而精神之上他却超越了众人,寻得一方净土安放自己的心灵.在山与水的交映下,谛听两岸猿声啼不住,想象朝辞白帝彩云间,放歌轻舟已过万重山.水的灵动,带走了心的疲劳;山的厚重,增加了生命的重量!

 李白,你那洒脱的心灵让欣羡;你那不羁的仗剑天涯的豪情让人留念;你那大自然的放旷心胸让人追求!

 李白为诗而生,诗因李白而辉煌。读李白的诗,我听到了乐观、豪放和浪漫。

李白的作文8

 窗外的天边,一片红霞,好似一幅惬意的油画。

 夕阳无限好,可我却高兴不起来。枯燥的教学题让我头晕脑涨,我呆呆地趴在书桌上,有些疲倦,渐渐进入了梦乡。

 “啊,这是哪里?”我望着眼前的一切,叫出了声。此时的我,正坐在柔软的草坪上,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一条小路通向不远外的森林。美丽的景色吸引了我,我情不自禁地走进了森林。一会儿,我发现了出口。好奇心驱使我去看个究竟,当我走出森林时,被惊呆了。一条宽大的瀑布从山间悬崖往下倾,溅起层层水花,十分壮观。我环望四周,突然发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亭子。我向亭子走去,发现里面坐着一个人,他身穿着宽大的长袍,留着长长的头发,一副古代人的打扮。

 只见他一挥长袖,摇头摆脑地大声念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没等他说完,我不禁接了下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个人一脸惊奇地看着我,问:“你怎么知道我才想的诗?”“你想出来的诗,难道你是李白?”我问。他听了更是一脸疑惑,说:“你还知道我的名字?”听了他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到了唐朝,还遇到了李白。我努力控制自己的兴奋,说:“我当然知道您,您可是诗仙啊。”李白听了,微微一笑:“那都是别人说的,我不敢当啊。”

 我和李白交谈了很久,他丰富的知识和谦虚的态度让我十分敬佩。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做学问就应该谦虚请教别人,自己也必须努力。

 突然间,我醒了过来,才知道是在做梦。想到李白话,我开始认真的做起作业来。

李白的作文9

 朦胧中,我似乎看见你来了,身着一袭袍,醉捧半杯酒,飘逸若仙……

 好像在生命刚开始的那一刻,我的记忆里就有了你言谈的影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种温馨的感动勾起了我无尽的遐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那种独在异乡的孤独令人憔悴。

 你说“长风破浪会有时”,你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你说“千金散尽还复来”,你似乎一直在用乐观浇灌着生命之根。你宠辱不惊,笑看风云,醉梦中,犹见你嘴角微笑的影子。你似乎将生命视作近乎美丽的圆,有失必得,有始善终。在“众鸟高飞尽”的敬亭山旁,你对酒当歌邀明月;面对友人被贬,豪放的你寄愁心与明月,你给生命一份坚定的允诺,用双手撑起一方天空,让欢乐尽情徜徉。

 于是,我视你若生命的信仰。我在彷徨的路口追寻你盈盈的足迹。我在失落的窗口感恩你词句的慰藉。遥空断雁,青苔落蝶,再也勾不起我的惆怅与惘然。我最寻你的人生目标——乐观。然而,我错了。我以为你白色的长袍划下了半空的美丽,我以为你看见俗世浮尘,只将信念付诸快乐……

 当我静下心来叠合你的故事,才发现留些与生命中的那惘惘情思。你曾用怀才不遇而感到悲愤;你愤世嫉俗,感到仕路艰难;你对朝廷的重用心怀希望;你对自己施展才能,实现理想充满信心。你将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从事中表达了出来。是我误解了你,原来,你的人生中也有风中落叶翻飞的秋叶;原来,这才是你的充满坎坷的诗意人生。

李白的作文10

 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大英雄,总有一天,他会架着五彩祥云来娶我。他的名字叫李白。

 大约是在一个朦胧的带雾的早晨,一袭白衣,风度翩翩的李白走近了我。在一个月满西楼,满天繁星的夜晚,衣带渐宽面容憔悴的我,走近了李白。

 初识李白,是那首响彻千古的绝唱,“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再见李白,却是在那长安城天子脚下,在那个纸醉金迷的安平年代,你一身才华无处可施,迈入了皇宫的大门,做了一只金丝雀,“力士脱靴,贵妃研磨。”多么大的殊荣!而你,终究还是看不惯宫中的尔虞我诈,摔门而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是乎,江湖中又多了一个浪子李白。

 我心目中的李白,是个重情重义的男人。昔日,他的好友王昌龄被贬,你没有像别人那样趋炎附势,避之不及,反而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其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更是表达了你对友人的思念以及担心。

 我爱李白。

 也许有人会说,即使李白诗写的好,与他名声并列的也还是有的,也有其他的历史名人,你为何独钟情李白呢?我想说的是,在那个醉生梦死的和平年代,哪个敢像李白一样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我不得开心颜。”的绝唱?他的豪迈,他的情义真的让我爱上了李白。

 我曾经梦见过李白,他有世界上最深邃最迷人的眼睛,一袭白衣绣着细碎的竹叶,腰间别着他的酒葫芦。

 “梦里不知身是客。”李白啊,我爱你!

李白的作文1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大家都知道这些永垂不朽的万古名句是谁写的吗?对就是诗仙李白,李白在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种,有伟大的,有博学多才的李白,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赞美李白的作文。

 豪放的李白:

 李白一生中作出的诗词近万篇,有悲伤的、有感恩的但是李白写过最多的诗是豪放的,如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些诗跟他的性格有关,他人很豪放,游遍大江南北,结实了许多朋友,并且还很不把官府放在眼里,这就导致它丧失了一次次时机,一次次机会。

 心怀大志的李白:

 李白心中一直有一个政治梦想,想做宰相(给皇上出谋划策的人)李白自己认为很聪明,可是等不到机会。常常把自己比作:姜太公……很多有名的人物。最后李白进宫了,可是不是政坛上的人物,而是陪皇上娱乐的待诏,李白没有得到机会十分惭愧。最后退出皇宫。又当了一名游侠,但是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梦想,还想被国家,被唐玄宗(当时的皇帝)重用。

 才华横溢的李白:

 李白才华横溢,被很多人赞扬,贺知章说李白是:“谪仙人”杜甫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现代人诗人余光中说:“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还有许许多多人赞扬过李白,李白是当时诗坛界的顶峰人物,李白进皇宫等很多机会都他的文采吸引人才有的。李白之所以被我们现代人传来传去就是因为他文章写得好,诗文写的好。

 李白是我们中华的骄傲,大家心中的李白是什么样的呢?

在不同的朝代当中也都涌现出了很多具有自己代表特色的文学形式,在唐朝,自然就是以唐诗为主,唐诗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都非常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在宋朝,宋词则是最重要的一种文学形式,宋词的篇幅要比唐诗长很多,而且读起来也有一种别样的韵味。李白作为豪放派的诗人,苏轼作为豪放派的词人,他们两个的豪放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苏轼的要更加有哲理一点,而李白的则更加的飘逸一点。

一、豪放派

诗和词能够根据自己不同的风格分成不同的流派。词则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这两种不同的流派。李白一直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典型代表,李白的诗歌也会有一种放浪形骸的感觉,不为世俗所拘,在游山玩水的文字当中,总能够看出李白内心的飘逸和浪漫。而豪放派也非常的恢弘大气,让人读起来有一种一泻千里的感觉。

二、李白的豪放

李白的诗放在那个年代也算得上是豪放派的代表了,李白的仕途非常的不顺利,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报国,所以他就寄情于山水,四处游山玩水,在游山玩水的过程当中,也写下了很多非常著名的诗篇。李白的豪放当中是带着一丝浪漫主义的,让人读起来觉得非常的唯美,所刻画的场景也非常的美好,仿佛让人身临其境一般,整体读起来还是非常的放松的。

三、苏轼的豪放

苏轼作为豪放派的词人,他与李白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苏轼的豪放是真真正正的豪放,并没有含有浪漫的色彩,而且苏轼的豪放都是非常有哲理的,他的作品是读起来非常的恢弘大气,但是又有着一层让人猜不透的意味在其中,仔仔细细的品味之后,才能够发掘其中的韵味和道理。所以苏轼和李白虽然都是豪放派词人和诗人的代表,但是他们的豪放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摘要:苏轼、辛弃疾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苏轼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词婉作风,开创豪放派风格,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受到后人广泛的喜爱,成为无与伦比的苏轼;而辛弃疾在苏轼开创的豪放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词的疆域,稼轩词摧刚为柔,确立了豪放一派,影响十分深远。

关键词:苏轼、辛弃疾、豪放词、相似、区别。

正文:一、苏、辛豪放浪漫主义

1纵观苏、辛词作,我们显然会发现他们的作品充满豪迈旷放的特点。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苏、辛的词作不难看出二人对生活无比的热爱,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为国建功立业的伟大理想。例如苏轼《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中的“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既表现了他“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和少年时代的意气风发,豪放自信的精神风貌,也表现了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2苏、辛二人的豪放浪漫主义也有不同之处。苏轼自由挥洒的写作态度和变化不测的篇章结构成为苏词的一大亮点。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越,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苏轼由积极进取转而苦闷压抑又力求超脱自适的心路历程,他总是有一颗发现生活美的七窍玲珑心。

辛弃疾词作是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稼轩词比苏词更具雄奇阔大的意境,生动而夸张的描绘及想象。

稼轩词总是给我一股“酸”劲,仿佛看到了词人矛盾而焦灼的内心世界。辛弃疾本身积极进取的精神、抗战复国的政治主张本来就与当时只求苟安的政治环境相冲突。由此他不得不发出“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舟”的傲岸慨叹。

二、乐观旷达与刚拙自信

1苏轼的思想性格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来剖析。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他写了大量的政论诗歌,充满了积极入世精神和社会历史责任感。后期更参入了大量佛、道家思想,外儒内佛,已求身处逆境时的精神解脱。《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故国神情,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是何等的乐观与旷达。他把对自然的山水的关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将壮阔的自然美注入到历史感慨和人生感怀之中,升华了“小我”,精妙绝伦。

2辛弃疾既有词人气质又有军人豪情,这就是稼轩词雄奇而沉郁的另一原因。辛出生于金人占领区,但他天生有一颗英雄心。据说他精神健壮如虎,这不正是英雄相貌!当时年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乘机揭竿而起,生擒张安国这一壮举,毫无疑问他是刚拙自信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我对《破阵子》这几句印象尤为深刻,在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位洪颊青眼、骑马练兵的英雄在咆哮着。这便是我心中的辛弃疾。

三、坎坷书生与柔情将帅

1作为地地道道的黄州人,我对苏东坡有着一份特殊情怀,并不仅仅是流传千古、享誉盛名的东坡肉,而是被贬黄州,他留下的显著政绩和丰富的精神文化。对苏轼有过一定了解的话,你一定会感慨这个柔弱书生的坎坷之路。他的人生不仅仅有“三次波折”,更有大大小小的坎坷。

二十二岁中进士,二十六岁又中制科且优入三等,在王安石行新法遭贬,贬官过程中“灭蝗救灾”、“抗洪浚湖”,政绩卓越,四十多岁因“乌台诗案”远贬海南,之后被贬惠、儋州,六十五岁遇赦北归,之后不久病逝。你会发现苏轼的一生坎坷不平,但他谈笑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令我感动,经历磨难始终乐观向上的精神使我由衷钦佩。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道“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我想稼轩词豪与他军人出身,弃笔从戎的特殊经历有关。作为英雄壮士,辛弃疾的心态既不同于晏几道的平和,也不同于苏轼的旷达超然,秦、周等人的哀怨,而常常豪情激扬。“横空只把,曹吞刘矍”,“气吞万里如虎”。而稼轩因国家民族仇恨长期压抑苦闷,又使他怒气翻涌,“说剑论诗馀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

了解辛弃疾“三仕三已”,你会由衷感慨他的“酸”,不是醋酸,而是心酸。智勇双全,英雄气概,壮志难酬,无奈弃笔从戎还不令人心酸么?本想做统兵将领,建功立业,郁志不得,还不够心酸么?我想我大概能理解到稼轩词不同于苏词的豪迈旷达了,我也为辛心酸。

总结:苏轼、辛弃疾为宋词做出了尤为显著的贡献,为奠定豪放词地位起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清人赵翼平评苏诗“此所寄李、杜后为一大家也。”王国维曾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不正契合稼轩词。其实正是由于苏辛二人之不同才能构成豪放的浪漫主义,苏、辛二人都是优秀文化的缔造者,词风文化之大家,更是我心中不可磨灭的英雄人物!

参考:《中国文学史》(第三版)

面对花树莺啼一派春光,作者触目生愁,又听到凄怨的笛声,视春景如秋,想要登楼望远,无奈暮云重叠,表现了词人羁旅漂泊中浓浓的思乡之情

第一句表达在曲子结束的时候闲看风景却充满心事第二句以景物衬托心情烦乱难定,鸟儿乱鸣,夕阳乱思绪。第三句再次思量不知谁家的曲子吹出这么多愁思,满目春光却在心中荒凉如秋,想要登高远望,排解心中苦闷,却被晚霞遮住景物更添烦忧。

总体来讲突出一个愁字,以美景衬托苦闷的心情,比较好理解。(第二段自己写的哦!)

  风雪漫道——苏轼

  就宋词的格式来说,不外乎婉约豪放两种。现今词学研究界认为,应该是重豪放,轻婉约的。因为豪放派基本上以爱国,保家,民族,大气为重,内容健康,而婉约派则以酒色和风花雪月为描写对象,忽视了思想、内容。然而在宋代词流行的时候,是以婉约派为主流的。自唐末五代花间词流行开始以来,到宋代苏轼开豪放一派一直是以婉约派为代表的,况且婉约词在数量上也占有绝对的优势且佳作颇多,就是豪放派代表人物苏东坡和辛稼轩也不乏婉约名作。现在我们就来说说苏轼的婉约代表作品。

  苏轼是豪放派代表作家早有定论,然苏的婉约词作也非常难得,大词学家吴世昌先生认为:苏轼真正称的上豪放派作品的不过十数首而已,余者并未摆脱“旖罗香泽之态”。苏轼的婉约词作首推《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首词描写了杨花的形态和神韵,幽怨缠绵,虽属咏物,真是抒情,“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正说明了这一点。“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化用唐人金昌绪的《春闺》诗“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形象的描述了闺妇的思夫之情。

  “思量却是,无情有思。”句化用杜工部的“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宣转举。”和韩文公的“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做雪飞。一说有情,一说无思,此句兼而化用,是乃妙句天成,又有“娇眼”句,以佳人明眸喻娇柔的柳叶,引李商隐的“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具有情”句。于是有宋词人张炎赞苏轼的《水龙吟》“真足压倒今古”,实不虚也。

  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和父弟并称为三苏,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上文中我已经对苏轼的婉约词作了有关的说明,现在我们对苏轼的其他方面说说。

  苏轼不光作词开创豪放一派,而且苏轼的诗也写的很好,苏轼的诗各体皆有,四五六七,杂今古什么体的诗苏轼都写的很好。苏轼尤其以七言古诗写的最好。但是苏轼的诗的成就相比于。其他的方面来说是最差的。

  苏轼的豪放词开词家一派,苏轼以前的词人中能写一些较为豪放的词的作家就是范仲淹,和年龄略长于苏轼的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苏轼步入词坛以后,便创立豪放词,时值当时词坛正是柳永声名赫赫,婉约词大行其道。苏轼的豪放词一问世便给当时的词坛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他的豪放词成熟于其在密州所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其作品高峰就是名传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而苏轼的某些词虽然豪放但是却不是同一种类型,他的《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八声甘州寄参寥子》等等却是沉郁顿挫,寄慨万端。这种豪放词后来为辛弃疾所继承,开南宋豪放派词一脉。苏轼曾经有一次问自己的门客自己与柳七词相比如何,他的门客的回答也成为人们区分婉约与豪放词的区别了。“柳郎中词,适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汗,铜琵琶,铁灼板唱“大江东去”。苏轼的婉约词和清新自然的农村题材的词也都很有特色,苏轼历来主张文贵自然,不愿以声律害人,这也与其豪迈不羁的性格有关,也是苏轼使词这原来的音乐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后来的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文中曾对自己的老师这样评价:“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中缚不住者”。

  苏轼能列名唐宋八大家,足见其文章写的如何了,其实苏轼的散文无论是丛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说在八大家中都是首屈一指的,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我个人认为是可以和诸葛孔明的前后《出师表。相提并论的,苏轼的这两便文赋都写的很美,而且写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前一篇写秋游赤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而后一篇写冬游赤壁“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前一篇写秋夜之景,后一篇写冬夜特色,却都给人以美的感受。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从仕四十年时间,有三十年是在地方上度过的可以说是“身行万里半天下”,他先后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颖州,扬州,定州,英州,惠州等等,最后死于常州。其一生足迹遍及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海南安徽等省。所到之处写了不少的游记。别人的游记都是由景抒情,而他的确是由景而议论,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在高中时学的他的《石钟山记》,那是反驳李勃的关于石钟山山名由来的一篇驳论性质的游记。苏轼一生总想为国家尽忠尽力,加之其忧国忧民,并且与当权的王安石,后来的司马光政见不同,所以写了不少的政论,史论和奏议。如其成名作《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御侍制科策》、《思想论》、《上神宗皇帝书》等等。这些文章虽然不是散文,但是确是最足以代表苏轼文风的文章,其文风气势雄浑,纵横恣肆,滔滔不绝。乃有孟子之风。

  苏轼是一位全能型的作家,是一位通才,其诗,词,文等方面都是一位宗师级人物,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而且苏轼在绘画,和书法等方面也是开派人物。他擅长行书和楷书,创苏体写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书法宋四家。他还擅长文人写意画,并善画苦竹,并且开创了湖州画派。

  李白是浪漫派诗人,苏轼是豪放派词人。按词义来说,“浪漫”和“豪放”绝不是近义词,但我总觉得李白的诗风和苏轼的词风非常相似,同样是气势磅礴,充满豪气。

  其实,说李白的诗风和苏轼的词风相似是不确切的,可以说苏轼的诗词近于李杜,也就是说苏轼身兼李杜两家之长,苏轼的诗词具有杜甫诗的现实主义内容,但是却不同于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因为苏轼的多数诗词以明快的直露为特征,从苏轼诗词的艺术风格上来看,确实象青鸟所说的,苏轼更接近李白,具有李白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特征。

  首先说说苏轼诗词 现实主义近似杜甫,苏轼一生并没有接触过戎马,但是苏轼从青年时期就主张抗击辽国和西夏的侵扰,在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西北望,射天狼。”其实就是抒发他的报国之心。即使在其被贬谪之时,他也不忘“臂弓腰剑何时去,直上阴山取可汗。”而且苏轼也象杜甫一样,时时不忘民间疾苦。其著名的《荔枝叹》揭露了统治者为了为了赢得“宫中美人一破颜,”而“惊尘见血留千载”其作品的笔力实不下于小杜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也正是因为如此,苏轼一生才屡遭贬谪,写下了大量抒发个人感慨的诗词,这类诗词消极情绪很重,而这类作品也正反映了苏轼的怀才不遇的精神苦闷。

  再说苏轼的艺术风格近于李白,苏轼的那些豪放派代表名词自是不必说,其在《八月十五观潮》诗中曾有“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又有在《游径山》中“众峰来自天幕山,势若骏马奔平川”苏轼这类诗词的想象十分丰富,气势磅礴。记得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集注》中曾经写到“李白以后,古代再也没有人能赶得上苏轼那样豪放的了”。

  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雨中漫步,颇有浪漫色彩,吟啸徐行,却是豪气逼人。

  后来“乌台诗案”,苏轼被贬,词中渐有看透世事之感,悟出“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仍不改疏狂,情愿“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苏轼被贬又如何?即使被贬黄州,“幽人独往来”,仍不改“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傲;被贬岭南,我自“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非有旷达胸襟,焉能如此?

  虽然苏轼被贬谪后,其诗词还是豪迈,乌台诗案”,苏轼被贬,词中渐有看透世事之感,悟出“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但是我认为,这以后苏轼的诗词却越来越象陶渊明了,他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念奴娇中秋》等等诗词,都写的清新矿远,飘飘欲仙大有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另外还有象他的 一些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也极力学陶渊明的清新明净,朴素自然,淡而有味。

  既然是排行,就应该有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结果也就迥异。最易操作的无疑是量化排名,如以流传下来的词作数量为尺度,按照这个方法,辛弃疾会是老大,而一些知名度极高的词人,如范仲淹岳飞等,则将在百名之后。但文学终究不是数学,否则乾隆就是有史以来的头号诗人了。又有一些折中的方法,如依据入选各种版本的词选的频率,为名家提起的次数,以及和作的多少等,据我所知,这样得出的排名与流行的看法相差并不会太远,只有第三种办法,也就是通过和作的多寡来衡量,得出的结果可能会让现代人有些吃惊,因为周邦彦毕竟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虽然他当年曾经叱咤风云,号称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开辟了整整一个时代。

  但是,这些数字化的方法毕竟不是正宗,真正的排名,应该是有相对系统的理论作为其支撑的。张炎的“清空”说,陈廷焯的“沉郁”说,王国维的“境界”说,都在各自的大旗下聚集了不同的精英。我不知道我是否受过他们影响,有些东西潜移默化,我无从一一追寻出处。我只知道我是努力的试图按照自己的感知来对我所了解的词人进行一个排名,这种排名或许是无聊的,却不能因此就否认我的真诚。

  我想,文学的本质既不是题材,更不是方法,而是一种对生命的体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却完全可能殊途而同归,在对生命的体验上达到一样的深度。不是每个人都可能有曹雪芹那样的遭遇,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李煜一样国破家亡,但是,你瞧,鲁迅,杜拉斯,他们不也是成了一流的文学大家么?我把这种体验称为“质感”,是我进行排名的唯一标准,而我不想对它进行阐释,因为我未必能够说明白,而且中国人是相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婉约派

  柳永(-约1053), 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 字景庄 后改名永, 字耆卿, 排行第七, 崇安(今属福建)人 景佑元年(1034)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 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 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 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 情景交融, 语言通俗, 音律谐婉, 在当时流传很广, 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但作品中时有颓废思想和庸俗情趣 诗仅存数首, 《煮海歌》描写盐民贫苦生活, 甚痛切 有《乐章集》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

  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

  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

  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

  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

  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

  ,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为太学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四)。出为庐州教授。哲宗元佑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为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为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皋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奉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著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著》三卷(《直斋书绿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一字石帚,别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波阳县)人。南宋著名诗词作家、音乐家。他在文学艺术上的才华和成就是多方面。不仅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成为当时一大词家和诗人;且娴通音律,善吹箫弹琴,有乐论著述,能配合词作自创曲谱,成为南宋唯一词调曲谱传世的杰出音乐家。他的书法也为当时人所称道,有论书法的《续书谱》传世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是宋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晏词造语工七巧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豪放派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张孝祥(1132-1169) 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简州(今属四川)人,卜居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廷试第一。曾因触犯秦桧,下狱。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为建康(今南京市)留守,因赞助张浚北伐而被免职。后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治水有政绩。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苏轼;但有些词作也有不够清新生动,远离生活之弊。其中代表作有《西江月》(一)、《念奴娇》、《浣溪沙》(一)、(二)、《水调歌头》(十一)等,其作与张元干的爱国词章一起,对后来辛派词人的创作很有影响。作品有《于湖集》,词集为《于湖词》。

  《辛稼轩诗文钞存》。

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就是豪放。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善于凭 借想象,以主观反映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

他的想象,极 其丰富,几乎是每一诗篇中都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都是多种多样的想象。 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他常常 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 客观现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703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