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华尔兹歌词特色

爱的华尔兹歌词特色,第1张

特色在写明了在(一起来看流星雨)的男女主角有多么相爱,但是在相爱的过程中却发生了男女主角都不开心的事发生了,又是一个情节他的母亲不同意他们2个在一起,这里就看出了他母亲把钱看的很重要和地位她怕他的儿子以后会被人看不起,但是最后还是让那1对相爱的男女主角在一起了?因为感动了他的妈妈。就是说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伦巴

伦巴(Rumba)

简介

伦巴(Rumba)英文Rumba的音译。也被称为爱情之舞的,是起源于古巴的拉丁舞,所以又叫古巴伦巴,舞曲节奏为4/4拍 。它的特点是较为浪漫,舞姿迷人,性感与热情的;步伐曼妙有爱,缠绵,讲究身体姿态,舞态柔媚,步法婀娜款摆,若即若离的挑逗,是表达男女爱慕情感的一种舞蹈。

伦巴(rumba)名字可能是来自"rumboso orquestra",该词是1807年一支舞蹈队的名字,虽然在西班牙,“rumbo”是通道的意思,"rumba"是堆积的意思,且毫无疑问,在加勒比海地区“rhum”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酒精饮料的名字,当跳这种舞蹈的时候,有可能有引用该饮品。也有人认为伦巴的名字是起源于西班牙语的单词--喧闹的酒会。

在古巴,乡村伦巴被认为是一种家禽的哑剧表演,其观赏性超过了大众的参与性。当跳舞的时候,需保持肩膀的平稳,这可是来源背着沉重的物品而移动的奴隶的肩膀特点。这种步法称为Cucaracha(好像有听周老师上课的时候提到过,音为“库卡拉奇”?),就像跺蟑螂一样。点转就像在车轮辕上行走。伦巴的流行曲la paloma,1886年开始在古巴为人所知。

美国于19世纪30年代引进伦巴,以复合舞蹈的形式,把Guaracha, son,和古巴Bolero舞与这种乡村伦巴舞相结合。 1935年,因为在**“伦巴舞”中George Raft饰演的温柔的舞者的角色赢得女继承人的欢心,伦巴在美国变得非常流行的。

  用R表示。拉丁舞项目之一。节奏为4/4拍,每分钟27~29小节。每小节四拍。乐曲旋律的特点是强拍落在每小节的第四拍。舞步从第4拍起跳,由一个慢步和两个快步组成。四拍走三步,慢步占二拍(第4拍和下一小节的第一拍),快步各占一拍(第二拍和第三拍)。胯部摆动三次。胯部动作是由控制重心的一脚向另一脚移动而形成向两侧作"∞"型摆动。具有舒展优美,婀娜多姿,柔媚抒情的风格。

  源自非洲的黑人歌舞的民间舞蹈,流行于拉丁美洲,后在古巴得到发展。在古巴把一切即兴的黑人歌舞都称为伦巴。这种舞蹈完全是自娱性的,有时可以一男一女相互追逐,也可以成为多人的集体舞。舞步以扭胯、捻步为主,加以抖肩。伴奏以打击乐为主,舞者亦伴以呼喊歌唱,节奏为2/4拍,灵活多变。民间伦巴气氛十分热烈欢腾。20世纪20年代后,伦巴传入欧洲、北美,并吸收了爵士乐和其他舞蹈因素,成为舞厅舞的一种重要形式。

历史渊源

  伦巴这个名字是对一部分舞蹈的统称,涵盖了很多舞蹈子类(比如Son,Danzon,Guagira,Guaracha,Naningo)等等,作为印第安人音乐或舞蹈的一种形式,每个岛屿上的确切定义都不尽相同。

  伦巴舞有两个来源:西班牙人和非洲人。虽然可考的得主要的发展是在古巴,但在加勒比海其他地区也普遍发展了类似的舞蹈形式。

  伦巴的起源来自于16世纪黑人奴隶的输入有关,这种舞蹈赤裸裸的表现了男女之间的性动作,超常快速的动作、被夸大的臀部动作等,伦巴的动作中,男性是进攻性很强而女性的动作则充满了防御的氛围。音乐通过敲打STACCATO和舞者传神的动律保持一致其他用到的乐器还有maracas, claves, marimbola和一些鼓类。

  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Son"成为了古巴中产阶级的大众化舞蹈,它是一个经过修改的节奏较慢而优雅的一种形式。比这更慢的是"Danzon",古巴富人阶级的舞蹈。这种舞蹈形式的步伐很小,并且女性有很轻微的倾斜臀部动作,这是靠轮流弯曲和伸直膝盖来完成的。

  美国的伦巴是经过修改的一个分支,在1913年第一个正式尝试向美国引进伦巴舞蹈的是LEW QUINN和JOAN SAWYER,10年后在1925年伴随着一些音乐家的引进乐队的领队带去了一对伦巴演员Benito Collada在格林威治村开办了一个EL CHICO的俱乐部,并且他发现纽约人根本就伦巴一无所知。

  1929年,拉丁音乐开始变得流行,在19世纪20年代末Xavier Cugat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拉丁美洲的乐队,从洛杉矶的椰子林夜总会开始的,并且音乐出现在了早期的有声**如“快乐的马德里”中,而后在19世纪30 年代CUGAT在纽约WALDORF ASTORIA饭店演奏,十年之后他被授予了最佳乐队的殊荣。

  1935年GEORGE RAFT在音乐**“伦巴”中饰演了一个名叫Joe Martin的舞蹈家角色,因为共同的舞蹈兴趣爱好,最终她赢得了女继承人Diana Harrison(Carole Lombard扮演)的芳心。

  在欧洲,拉丁舞的传播(尤其是伦巴)更多的是依赖于Monsieur Pierre的才智和努力(他在伦敦是这个舞蹈种类的主导老师)在19世纪30年代在他的搭档DORIS LAVELLE的努力下,他在伦敦致力于介绍传统拉丁美洲舞蹈文化。经过反复考证老PIERRE 和 LAVELLE最终确立了真正古巴风格的伦巴并且在1955年作为官方认可的版本

  伦巴是拉丁音乐和舞蹈的精髓和灵魂,引人入胜的节奏和身体表现使得伦巴成为了舞厅中最为普遍的舞蹈之一。

世界著名华尔兹

简 介

圆舞曲是浪漫之舞,爱情的夜晚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在温柔如水的音乐里拥抱起舞,在迷人的节拍中感觉身体的曲线美,触摸幸福的心跳;圆舞曲又是健康之舞,她和谐流畅的旋律能为我们创造一个美丽优雅的空间,而每个人的身心健康,是他所处环境的镜子;圆舞曲还是生命之舞;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旋转,在淋漓尽致的身心里打开自由之门。

特别介绍:

优雅华美诗意永远的贵族气质。永远的华尔兹。华尔兹起源于欧洲,既有平民的朝气、活力,又有贵族的优雅气质,是浪漫之舞、健康之舞、高雅之舞……

曲目

01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

02 维也纳森林圆舞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

03 溜冰圆舞曲 瓦尔托伊费尔(法)

04 杜鹃圆舞曲 约纳森(瑞典)

05 皇室圆舞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

06 勃拉姆斯圆舞曲 勃拉姆斯(德)

07 春之声圆舞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

08 匈牙利圆舞曲 勃拉姆斯

09 香槟、美女与歌圆舞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

10 风流寡妇圆舞曲 莱哈尔(匈)

11 蝙蝠 小约翰·施特劳斯

12 浮士德圆舞曲 古诺(法)

13 多瑙河之波圆舞曲 伊凡诺维奇(罗)

14 叽叽喳喳波尔卡舞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

15 G大调小步舞曲 贝多芬

16 春之歌 门德尔松(德)

适合三步舞曲子

  呵呵,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战火中的华尔兹》。 前段时间,看到《读者》上的另一篇文章,大概叫《海明威魔咒》,讲述了海明威家族的不幸,虽不是爱情故事,却同样引人思考。楼主抽时间可以看一下。

  言归正传,以下是你想要的文章:

  1918的夏天,他以一名战地记者的身份,随战友们一起踏上了炮火纷纷的意大利前线。那时,他才18岁,满脑子塞着火热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可他未曾料到,战争的残酷远远超出他的想象。在一次炮火袭击中,他的一条腿受了很严重的伤。

  命运就是在那个时候,把他和她纠结在一起的。他被抬到了她工作的救护站,她正是照顾他的女护士。

  从昏迷中醒来,他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那双美丽清澈的大眼睛。那一瞬间,顾不上疼痛的他,竟然咧开嘴笑了:“我爱你!”那句话里,到底有多少爱的成分,他自己也不清楚。她却温和的瞪了他一眼,轻轻的替他清洗着腿部的伤口。在她的眼里,他不过是一个英俊而又稚气未脱的大男孩。此后,她便常常出现在她的面前,亲切地叫他“小男孩”,他看她的目光却已日日变得热烈。

  由于伤口受感染,他的那条伤腿生了坏疽。限于当时的条件,主治医生主张将那条腿锯掉,她却极力反对。她的理由只有一个:他还那么年轻,不能就此永远地失去一条腿。为了保住他的那条腿,她每隔一小时就要用药水冲洗一下伤口。那样坚持的结果是,他的腿真的完好地保留下来。数日后,当他拄着拐杖在救护站的营房里来回走动的时候,她笑着打趣他:“小男孩,你又可以回到家乡与你喜欢的女孩跳舞了。”他有些羞涩,却回答的一板一眼:“我不会跳舞,我的脚大,节奏感也不强。我不喜欢和家乡的女孩跳舞,如果可能,我只希望同你跳。”火热的表白,她不是听不懂,可她很明白,他们之间,永远不可能有结果。她比他大8岁,在她的眼里,他不过是个一时头脑发热的毛头小子。他却固执地一次又一次去找她,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她的爱。

  她接到临时命令被调往另一处前线阵地时,他正处在康复期。走得匆忙,连告别都没来得及。她只匆匆忙忙给他留了一封信,信封里还夹着一枚她从手上摘下来的戒指。信中,除了简短的叮咛,再没有更多,他却捧着那封信,欣喜若狂。

  不久之后的一天下午,他拄着拐杖出现在她的面前。那一刻,彼此的眼里都有太多的惊喜。一开口,她送他的却是埋怨:“小子,你疯啦,到这种地方来!”“我必须得来,明天早晨五点钟的火车,我要回国了。我在火车站旁边的一家旅馆里订了房间,去还是不去,你自由选择,我会在那里等你……”他也是临时接到的调令。

  所谓的火车站旁边的旅馆,其实就是军妓的聚集地。那里的环境脏乱,本不是适合他们的地方。可战乱纷纷,他找不到更合适的地方。她还是来了。简陋的小屋,把门轻轻一关,门里的世界与门外的肮脏游戏无关,这里是爱情的天下。她光脚踩在他大大的脚板上,与他相拥相吻。他的舞步果真有些笨拙,他还是那句话:“我不会跳舞。”她用一阵热烈的吻回答了他:“谁说你不会跳,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华尔兹。”是的,就是那曲美妙的华尔兹,陪着他们度过了那个终身难忘的夜。黎明,晨光初显,一阵长长地鸣笛声将他和她载向不同的岸。她留在意大利,他回美国。列车启动,他从车窗里伸出脑袋,孩子气地向她叫:“说,你爱我!你说,你爱我!……”风很快就把他的话打碎,散到空气中,她怔怔的看着他慢慢远离,却始终没能如他所愿,大声而勇敢的说一句:我爱你!

  回国后,他成了英雄。鲜花,掌声……在媒体的闪光灯前,他不遮不挡:“在那里,我遇上了一位可爱的姑娘,不过,她不是意大利姑娘,是一位我们美国的姑娘……”“她叫什么?”“战争结束后,她就是我的太太。”他给她写信,一封又一封,叮嘱她在意大利照顾好自己,也绘声绘色的向她描述他们将来在美国的小家:美丽的华伦湖畔有一栋老房子,你是里面的女主人,把它收拾得干净又利索。我在湖畔钓鱼,你负责烧煮……那样的日子,的确让人神往。可他的信却越来越少得到她的回复。在意大利,有她的事业,有一个支持她的男人一直在热烈地追求她。事业、爱情面前,她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留下。

  一封很简短的信,就结束了他们曾经的爱。她留在意大利,与一位被称为“大国手”的医生订婚;他在美国的华伦湖畔日日酗酒,摔摔打打,把日子过得一塌糊涂。他无论如何都不能理解,她曾经那样无私地把自己的爱奉献给他,为何又在幸福唾手可得的时候那样决绝的转身。

  觥筹交错的订婚宴会上,当她被身边的男子拥着共跳一曲华尔兹的时候,她的心蓦地为一个人疼痛。她想起了他们共同跳过的华尔兹,这才知道,对他的爱,已深入她的骨子里了。她不声不响地逃离,收拾行装急匆匆地去了那个美丽的华伦湖畔。她要告诉他,她爱他,再不犹豫。世事却同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再次相见,彼此间已恍若隔世。那张曾经热烈又单纯的脸,已被一层又一层的沧桑裹住。“再也回不去了,尽管现在的我还是多么渴望拥抱你,可我已做不到。”面对她晶莹的泪,他却再也无力向她敞开自己热情的怀抱。

  轻轻的一松手,就是一生。华伦湖畔一别,他们终生都没有再见。那个爱笑,有几分腼腆又勇敢热烈的男孩,在此后的生涯中竟然变成一名世人眼里桀骜、孤僻的硬汉。她只知道他在写作,成了著名作家,还知道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结过四次婚,却还是在62岁那年痛苦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叫海明威。她则是那个让他一生无法忘怀的艾格尼考茨基。她36岁结婚,92岁逝世,一直在红十字会从事护理事业,曾获国家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护士奖。她在回忆录中说,她生命里的近七十年是与他紧紧相连的,尽管他们此后再没有见面。近七十年里,她一直在想,假如当时,他上前去抱一抱她,或者去把她追回来,或许,他们的命运就是另外一种样子。可是,命运又会给人安排多少“如果”?战火中那曲浪漫美丽的华尔兹,终究没有在现实里演绎成一个王子与公主的幸福童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006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